审计理论专题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理论研究》试题

08 中职硕士沈国光

一、简答题

1、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审计环境是指与审计的存在、发展密切相关,影响审计思想、审计理论、审计实务,以及审计发展水平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审计环境决定了审计需求与供给随着合伙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产生了对独立审计的最初需求;股份有限公司的兴起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使独立审计制度得以确立、发展与完善资本的跨国界流动带动了独立审计国际需求的发展。

2)审计环境决定了审计模式的建立与调整审计模式一般意义上可以表述为若干审计特征的集合,而且是具有一定性质和组合形式的集合。审计模式的生成和变换,均取决于社会

经济环境的变化。

3)审计环境制约着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审计工作的基本服务方向,代表着社会各利益集团要求的基本方向,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一国的审计目标最终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审计目标。

4)审计环境推动了审计技术与手段的进步科学技术环境对审计技术的影响最为显著。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审计带来了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审计师应采用何种审计技术对网上信息进行验证提供了一个新的课题。

5)审计环境决定了审计风险水平在执业过程中,审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将审计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不仅仅靠审计人师个人良好愿望,更有赖于其所处的审计环境;

审计环境还通过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可靠性的影响制约着审计风险。

2、简述注册会计师规避法律责任的对策

注册会计师规避法律责任的对策包括审计职业界应采取的对策和审计人员及事务所应采取的对策两个方面:

1)审计职业界应采取的对策增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意识; 增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意识; 完善审计准则; 加强与法律界、使用者沟通,缩小审计期望差距; 鼓励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积极应对诉讼。

2)审计人员及事务所应采取的对策遵循独立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要求; 谨慎选择委托单位; 招收合格的民间审计助理人员; 严格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深入了解委托单位业务; 聘请懂行的律师; 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 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

3、简述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的特点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以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导致的会计报表重大错报、漏报风险为导向,以达到最终降低注册会计师职业审计风险的一种审计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责任前移,重心前移2)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引入战略管理分析工具

3)审计证据重点向外部证据转移

4)审计的目标是消除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增强财务报表的可信性

5)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思路

6)风险评估以分析性复核为主

4、什么是审计期望差距?如何缩小审计期望差距?

1)关于对审计期望差距的定义主要有:“独立审计师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审计业绩的期望水平的差异。

(Liggio,1974)

“公众对审计的期望和审计职业界选择的审计目标之间的差距” (美国科恩委员

会,1978)

审计期望差距可以看作是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和审计师实际业绩的公众看法之间

的差距审计期望—业绩差距”(Porter,1993)

期望差可以由于社会期望的提高(有些可能是不合理的)或审计业绩的下降(审计未能遵守或被认为未能遵守法律和职业要求而导致的低于标准行为)而扩大。

这种定义对于研究审计期望差距的组成和降低方法非常有效,目前被审计界普遍接受。

2)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的解决对策

a.消除业绩缺陷差距

通过职业界自身努力和法律诉讼的压力来提高审计质量是缩小业绩缺陷差距的根本方法。

法律手段:诉讼和日常监管从行业内来看,应当通过改善审计质量和提高审计独立性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从而缩小由于不恰当的行为导致的审计差距。

遵守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准则,尤其要关注审计师的胜任能力和职业独立性问题;提高审计技能以及对所有可能存在的重大非法行为保持应有的谨慎;在事务所内应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在行业内要实行同业复核;加强审计师队伍的后续教育。

b.消除准则缺陷差距

通过审计期望差距的研究,不断改善审计准则

多样化准则制定队伍,使准则反映公众意见

c.消除不合理差距

增加与公众的沟通;运用恰当措辞的审计报告

二、论述题

1、试述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概念和要求任何科学均需要有一个理论结构,借以建立起统一的逻辑推理体系,从而对复杂的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审计理论结构是指审计理论诸要素(组成部分)及其相互排列与组合形式。构建一个科学的审计理论结构,是审计理论研究系统化的需要,也是审计学科趋向成熟的表现。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在研究审计理论结构过程中,

以什么作为逻辑推理的出发点

“逻辑起点”就是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性的本原或开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至少应符合以下要求:

必须是审计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一般、最简明的一个理论范畴;必须能够联系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必须能够推导论证所有其他相关的审计理论范畴;必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2)不同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的分析与考察

a、审计假设导向型

该观点认为:审计假设是审计科学研究的先导、是审计实务的基本前提,只有从普遍接受的审计假设出发,才能演绎出其他理论,以便建立起审计理论体系。

审计假设常被用作演绛推理的前提,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来构建审计理论结构,有助于审计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审计理论与社会经济环境失去相关性。审计理论结构内部离散

b、审计目标导向型

该观点认为:审计目标是整个审计理论结构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其他审计要素都要围绕审计目标而展开并最终为审计目标服务。如果没有审计目标,审计理论研究便无从下手。

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确定审计目标是建立和制定审计准则的前提条件,再由审计准则产生一系列的审计概念和审计技术,从而形成首尾呼应的审计理论体系。

审计目标还是联系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纽带。审计目标能直接反映审计环境的需求,所

有审计环境对审计目标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而引起审计实践的变革

审计目标也直接影响着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有什么样的审计目标,就有什么样的审计责任。

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的固有的局限性:

审计目标要受到审计环境的影响和审计职能的制约,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往往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从审计目标出发,必将使这一研究失去应有的客观基础。审计目标难以揭示审计产生、发展的真正原因,无法推知审计假设、审计本质等重要理论要素,从而难以揭示更深层次的审计理论,因而不能建立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以审计目标为导向来构建审计理论体系,实质上体现了人们对审计理论需求的“有用性”原则,使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于偏向审计实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