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理想数学课堂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理想数学课堂——董凤兰上传: 曾育刚更新时间:2012-5-20 16:55:07 【构建理想课堂指导思想】

新教育提出“理想课堂”有“六度三性”,即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以及真实性、兴奋性、有效性。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的课堂应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能使教师体验挑战,使学生享受学习。我将以此为契机,以“新教育理念”为依托,认真开展“构建理想课堂”课题研究工作,努力创建适合我班学生学情的理想数学课堂。

【构建理想课堂的基本要求】

一、创设情境,让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1、改变教师大段讲解的倾向,让各层次的学生大量参与学习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

2、情境创设、活动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

3、情境、活动应多样化,每节课的活动应依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设计恰当的项目和形式,控制合理的时间和数量。

4、教师应热情、主动地和学生一起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5、对很少参与活动的学生,教师要热情地为他们创造参与的条件,并给予积极的鼓励,不得置之不理、任其自然,也不得讽刺、挖苦、指责,更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

二、实施分层教学,为每个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1、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应体现分层教学的要求。

2、教学要求应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

3、每一层次的教学设计必须符合该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

4、每一层次之间的衔接应作比较,引导要适当、自然、有序。

5、每一层次教学完成后,要进行层次小结。

6、在学生认知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练习、反馈、评估,都应提出不同要求。

三、注重教与学的多向交流,及时反馈矫正

1、课堂教学反馈的内容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2、反馈形式要多样化,通过多种渠道确保信息流通。

3、对每一层次的反馈内容都要及时应对和小结。

4、课堂教学反馈时,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学习困难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5、通过教学反馈,教师应清楚地了解自己每一层次的教学效果,一旦发现学生有认知障碍,应及时矫正和调整教学进度。

四、构建理想课堂的评价体系

1、学生学习情况评价:在学生评价这一维度中,我们主要从学习方式、学习水平、学习效果等几方面考察以下五个要素是否得到充分体现:主体、兴趣、交往、思考、生成等。

2、教师教学情况评价:教师教学情况评价是理想课堂评价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我们主要从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等角度考察以下五个要素是否得到充分体现,即问题、对话、刺激、指导、评价等。

3、教师教学素养评价:教师素养是实施理想课堂的关键。我们主要从教学过程、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考察以下五个要素是否得到充分体现,即情绪、技能、组织、方法、效果等。

五、指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1、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2、建立课堂教学常规,发现学生学习行为不规范时,应及时指导纠正。

3、教育学生课堂上思想要集中专一,自觉参与学习活动。

4、要求学生作业格式规范,书写认真。

5、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6、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列入素质考核的内容,并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构建理想课堂的研究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以现代教育理论、协同理论和传播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实验的理论基础,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二、主体性原则。

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中获得自主发展,形成自我鲜明的个性。

三、针对性原则。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求得解决的办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

四、灵活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等选择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五、过程性原则。

要改变过去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的简单做法,通过自由课堂多样化的互动生成,把课堂教学的重心由注重结论转到引导学生去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去。

基于以上思考,结合教学实践,在课堂中尝试小学数学“一设二问三展示”教学法。

【构建理想课堂的具体内容】

一、教学法的流程

一设巧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二问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基本问题小组集体展示

展示解决问题典型问题个人独立展示

三展示拓展延伸全班自由展示

展示梳理总结

展示反思评价

二、教学法的步骤

(一)“一设”——巧设教学情境

青岛版数学教材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平日的教学中采用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直接经验,有目的的选取课本情境和自主建构教学情境两种方式。自主建构的教学情境主要有以下六类:

1.生活情境:把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亲身经历的事情编入教学情境。涉及计算教学的内容: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法及乘除法等,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弥补计算教学的单调和枯燥。

2.游戏情境:把数学知识穿插在游戏中,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问题情境创设办法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非常有效。

3.模拟情境: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创设教学环节。遇到“超市购物”、“装修房间”、“旅游观光”等,这些问题情境与现实场景息息相关,但又无法具体呈现时,选取“模拟”方式创设简单实用。

4.实物情境:对于涉及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例如“图形的面积、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创设实物情境是必不可少的。

5.故事情境:许多故事中蕴含着深奥的数学道理,将故事适当改编,创设的故事情境既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又能有效地学习数学内容。

6.图像情境:当学习“对称、平移和旋转、方和位置、图形的面积、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等对学生来说较抽象的内容时,借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不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二)“二问”——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和产生疑问是学生思考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学生创新、发展的前提。

1.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⑴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与学生日常生活贴近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很快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种情形下,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思索“你能根据所给信息提出什么问题?”。这样的学习氛围,学生愿意提出问题,也容易提出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

⑵巧妙示范提问,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先教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每节课出示问题情境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思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培养提问的意识;再有意识带领学生分析“哪些问题与数学学习关系紧密?”,渗透提问的技巧;另外在情境导入、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总结梳理这些环节中,不时提醒学生“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请教老师或者同学们?”。

⑶适时恰当评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上让学生“放下包袱”,勇于提问需要一个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应用价值高时,老师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激励大家向他学习;学生提出的问题缺乏合理性、规范性和解答性时,老师先对这种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行为表示赞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