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为天下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孝”字,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了一体,称之为孝。
子女从父母那里承传血脉和家训,子女之身,就是父母的分身,不孝父母就失去了自身的大根大本。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父母给予了子女生命,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无时无刻地在倾注着他们的心血和对我们的牵挂之情。
不知不觉中他们的满头青丝已经变成了苍苍白发。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么父母的大恩当以什么相报呢?
作为儿女,我们都能知道羊羔有跪乳之恩、乌鸦是反哺的。
动物都有这样的心,何况是人呢?“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你让父母衣食无忧了,但是你在心中没有那种深刻的尊敬,没有你的心在里面,这能叫做孝吗?不要以为赡养了老人就是孝,不敬,你和畜生还有什么不同呢?所以中国人说“孝敬孝敬”孝为行,敬为心那!关键是我们的心中是不是对父母有这份深深的敬意。
不一定是每一个人都有充分的钱财、很高的地位、把他的爱用物质来表达出来,有的时候可能是一件小事,很普通的,也会让父母觉得心里很温暖,其实父母真的并不需要我们轰轰烈烈的去为他们做什么大事,就算是陪父母聊聊天,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个微笑。
父母从来没有祈求过子女应该给多少回报,他们的爱是无私的,是全部的,是永远的,是不计回报的,他们希望孩子们好,自己怎样都无所谓,他们无论是对物质还是孩子给回馈的爱都是要求很低的。
伟大的母爱和无私的父爱跟我们的自私比起来。
真是叫我无地自容啊!人生短暂,不要忘了父母对我们的恩情,生命是脆弱的,千万不要等到父母走了,才想起来行孝!那样我们剩下的就只是遗憾和内疚懊悔了!现在,我们还年轻,父母还健康,就要无时无刻的记住自己为人子女,知恩报恩那!
孝,这个概念和行为是不分国界、不分职位高低、不分贫贱、没有终始和结束的。
衷心的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多抽空陪陪自己的父母,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经常打电话问候一下,多进点孝心!
孝,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理念,一种信仰。
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播下“孝”的种子,精心培育,让中华传统美德——孝成为他们一生的信仰。
这便是本教材编者的出发点。
本教材编写仓促,编者的水平有限,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滩头联校《孝为天下先》编委会
2012年3月
第一部分 为孝求源
一 伟大的母爱
一位母亲在楼房倒塌时用身体挡住了石块,救了还在襁褓中的婴儿,死前还完成了最后一次哺乳.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
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
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
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
被子里,大概有3、4
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
庇护着,他毫发未伤,
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
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
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
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二、孝为天下先
“孝”不仅是一个人对自己父母长辈的爱心,更是他内心道德的高度,没有孝心,一切皆是空谈,因为孝为天下先。
没有孝心就没有爱心 孝心是一个人具有爱心的前提条件。
没有孝心
的人,就没有爱心。
如此之徒,人人
尽可得而诛之。
没有孝心的凡人会遭
到世俗的鄙视,没有孝心的“伟人”
更会遭到历史的唾骂。
李鬼欺骗李
逵,“弱者、强者都被他的谎言欺骗”。
汉高祖刘邦与项羽争天下,其父母为
项羽所擒,当项羽威胁要蒸其父母
时,刘邦却无耻地说:“愿分得一杯
羹。
”如此不孝之徒,虽是汉王朝的
开国之君,却依然遭到历史的鞭挞。
孝是天下的大义,无孝之人不论是凡人还是所谓的伟人,都会遭到历史的遗弃。
没有孝心就没有责任心 陈毅元帅不仅仅是我们党的好干部,而且也是一个“孝子”的楷模。
他在“忠孝两
难全”的情况下,始终感到心中内疚。
1962年陈毅出访,途经成都探望重病的
父亲,他亲手给母亲洗尿布。
母亲有难
色。
他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
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洗上十条,也报
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啊!”一个好干部,
好的企业负责人,他应该是孝敬父母的
楷模。
一个没有“孝心”的领导,不可
能爱民、爱员工。
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
清,平时满口“人道”
,然而他却是一个不孝的逆子,一个月只给母亲
100元生活费,自己花天酒地,却对乡下的母亲不管不问,令人所不齿。
所以后来因贪污被枪毙。
孝心是检验人格
的标准——孝心是一
场“考试”“孝心”
是一种能够以小见大
看到这个思想道德和
人格品质的试金石。
这
样说来“孝心”对每个
人本身就是一次“考
试”。
如近日,甘肃一
民营企业招聘一名集团公司副经理,把“孝敬父母”作为招聘条件之一还曾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建议把干部的“孝心”纳入考核干部的条件之一,再就是2004年11月14日,由浙江省嵊州团市委、教体局、少工委主办,嵊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孝心考场”正式开考。
总之,“孝心”是一次“考试”,是对一个人人格的测验。
孝心是社会赋予的责任,试想,一个没有“孝心”的社会,是不可能和谐的,一个没有孝心的儿女,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不孝敬父母的人,也不可能“孝敬”社会。
三、家有一老胜似一宝
我有一位朋友,对丈夫把八十多岁且有病的老母亲接到自己家里共同生活精心照顾非常的不满,她极力反对婆婆住在家里,让婆婆回老家独自生活,为此事和丈夫大吵大闹……事后还向我大诉“苦情”,大倒“苦水”,说老人住在家里给她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说她看到老人的那张老脸就会心生厌恶,嫌弃老人把她家搞脏了搞乱了,说老人影响了她的休息之类的等等……我好言相劝,可她根本不愿意听我的劝解……我对这件事的感触颇深,故写此短文,我想给我的朋友讲一个关于孝道的故事,希望朋友能看到这篇文章!!!!
小时候,夏夜纳凉,爷爷喜欢给我们讲一个关于孝道的故事:
一对夫妻父母早逝,家中无长,憾缺承膝之欢,妻子便责令丈夫外出寻亲。
另外有一对夫妻,家中有一老母,口流涎水,眼生疮,越看越让人生厌,于是,妻子责令丈夫将老母送至荒郊野外,盼她自然死亡。
不孝之子,思想反复斗争,无奈“妻管严”严重,只好照办。
老母被抛弃后,恰被寻亲者遇到,于是老人被背至家中,精心奉养。
有老人的日子没有饥荒,善良的夫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气少雨,旁人无收,他们的稻谷依然粒粒饱满,如此循环,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安逸,越过越殷实。
爷爷说,这真是善有善报啊!
而送走老娘的那对夫妻,没有因节省口粮而舒坦,反倒是越过越紧张,最后一场天火将房屋烧尽。
无奈,夫妻只好双方出外讨饭。
那好心人家富足,决定放粥三天救济穷人,第一天从队伍的东首发放,排到队尾的忤逆夫妻没有分到,第二天,忤逆夫妻赶了个大早抢排到东首,但好心人考虑到前一天西首的人没分到就便从西边放起,忤逆夫妻又没有分到;第三天好心人从两头放起,花了心思排在中间的忤逆夫妻又没有分到!三天都没有分到粒米,好心人家甚觉愧疚,
就把他们请到家中,预备食物招待,忤逆夫妻走进好心人家殷实的堂屋,发现了自
家耳不聪目
不明却满面
红光的老母
亲,顿时羞愧
难当……
爷爷说:
人老了,对晚
辈是有用的……越老的人越是家里的福星。
这样的教化故事带着太多的离奇色彩,爷爷的思想里掺杂了许多的因果报应,我读的书多了一点自然不全信。
但我相信那句话:人老了,也是有用的。
不谈别的,只谈丈夫家当时年近九旬的老祖母,在我婆婆来我们家里生活的日子里,她每天都从大伯家赶到婆婆住的院子里,鸡来赶鸡,狗来撵狗,碰到陌生人进来了,还能瞪上昏花的老眼骂上几句,实在无事就扫上几扫帚……只是一把老骨头,却保持了我们老家院子里的整洁和安宁,同时也赐给我们后人一种对家的向住和亲近。
后来奶奶越过越老,越过越糊涂,有时不认识邻居,不认识亲友,甚至不认识自己的儿子。
但我那不常回家的女儿走过她身边时,她却惊喜不己,伸出枯瘦的手摸摸女儿花一样的脸蛋,混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慈祥:“这不是我们家的孩子苗苗吗!”这样的昏昏老祖母,有时如老僧入定,有时如大仙跳场,有时如巫师宣法,但她见到亲人的这句话,使我立即有了一种骨肉亲情,我这个孙辈媳妇立即有了家族回归感。
看来老人的一句话抵得上一本书的宣传教化啊!
当时只有五岁的女儿说:“太奶奶什么也不知道了,没用了,快要死了”,童言无忌,一家人都笑了,而我赶忙制止女儿:“太奶奶有用,
太奶奶往那儿一坐,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就成立了,一颗漂泊的心就安
定了,一段匆匆赶路的旅程就吉祥了……”,逢年过节,家中有一位高寿的老人硬朗的坐着,就彰显出家庭的安然,宁静和吉瑞。
这样的气
氛,是对联
贴不出来
的,,窗花也
剪不出来
的,鞭炮的
轰鸣也创造
不出来的。
所以怎么能
说太奶奶没
有用呢?因
为奶奶的存在,我的婆婆在家照顾她,奶奶年轻时对我婆婆很苛刻,而婆婆现在不计前嫌,替她洗头,洗澡剪指甲,老人家清醒时说尽好话,为当年的事羞愧不已,婆婆听了当然舒坦,多年的心结因此而打开,心结打开了便俞发活得轻松愉悦。
而我们这些晚辈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对待他们也尽心尽力。
这样的良性循环,不能不说是一种善报,就像故事中所讲的那对好心夫妇一样。
我始终相信"善有善报"这句话,我想聪明的朋友也一定会相信的吧!
第二部分 为孝力行
四、现代孝心小故事五则
(一)献肾救母
:山东汉子田世国在瞒着母亲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身患尿毒症的
母亲。
手术很成
功,但老母亲至今
不知道捐肾的“大
善人”正是自己的
亲生儿子。
上海中
山医院接受的几
百例捐肾手术中,
子女给父母捐肾
的这是唯一一例,多数都是父母给子女肾脏。
(二)背母求学
张尚昀背母求学:2001年7月,张尚昀在长春税务学院申请休学,背着患病的妈妈打工。
边打工边自学,其间,
张尚昀参加长春税务
学院6个学期的考
试,5次拿到奖学金。
2005年6月,张尚昀
参加河南省税务系统
公务员招考考试,在数千名考生中,取得了税务稽查岗位笔试第一名的成绩。
一诺至孝三十载
(三)一诺至孝三十载
谢延信,男,河南焦作一位普通工人。
1973年,谢延信(原姓刘,
后改姓谢)与同村姑娘谢
兰娥喜结良缘,然而,天
有不测风云,第二年7月,
产下女儿仅4天的谢兰娥
因病撒手人寰,临终前她
嘱咐丈夫要照顾好自己的
爹妈和智障兄弟。
想着爱
妻临终嘱托,谢延信开始照顾老人一家,为了省钱给老人治病,4元钱一双的塑料凉鞋,他补了又补,一穿就是6年;一件衬衣白天穿脏了晚上洗洗,第二天再穿,整整穿了10年。
(四)从侍奉双亲到关爱社会
1997年,来自安徽的胡兰同丈夫创办
金盾涂料有限公司,公司正在业务打拼
的时候,婆婆和公公都患上癌症,治疗
期间,胡兰将公司委托给他人管理,四
处求医问药陪着家人治病,20年如一日
照顾生病的公婆。
公司发展了,胡兰将
她讲慈善、讲孝道的思想不断在社会上
传播,关爱、资助社会老人,以延续自
己的尽孝之情,几年来胡兰先后救助了
100多位老人。
胡兰先后荣获全国第二届
“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安徽省第二届“十大孝星”等荣誉称号。
(五)困苦家庭换回幸福情
2003年,傅维从河北丰宁嫁到怀柔一个特殊的五口之家后,便含
辛茹苦照料年老体弱的奶奶和智障的公
公、婆婆,以热忱的孝心和柔弱的双臂
撑起了这个贫穷困难的家庭。
从此,傅
维家里家外一把手,挑起家庭生活的重
担,用行动书写了“久病床前有孝媳”
的孝老爱亲之歌。
6年的含辛茹苦,傅维
牺牲了自己的很多东西,换来了这个不
幸家庭的幸福,赢得了周围人们的尊敬
和赞美。
五黄香温席
在中国的古书上,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
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
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黄香非常悲伤。
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
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
一
天,黄香晚上读书
时,感到特别冷,
捧着书卷的手一
会就冰凉冰凉的
了。
他想,这么冷
的天气,爸爸一定
很冷,他老人家白
天干了一天的活,
晚上还不能好好
地睡觉。
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
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窜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
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
"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
"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
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
蚊子又多,我用
扇子使劲一扇,
蚊虫就跑了,屋
子也显得凉快
些,您好睡觉。
"
黄香说。
爸爸紧
紧地搂住黄香,"
我的好孩子,可
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扇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
"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六 清丰规矩
唐大历九年,清丰县城东关有个老员外朱青斋,一日去坑李家村看
望老姐姐。
吃饭时,发现外甥朱三不懂礼数,饭没熟就下手捏了个鸡腿啃起来,到吃饭时更是毫无规矩,不等老舅和母亲坐下,就大吃起来。
这下惹急了老
舅,朝他的头打了
一巴掌,喝斥其跪下。
外甥问老舅咋回事,员外反问:“清丰的县名是咋来的呀?”外甥说:“是因有个叫张清丰的孝子”。
又问:“张清丰这个孝子咋孝敬爹娘的?”外甥说:“头一炉烧饼不卖,留给父母吃。
”员外一拍桌子:“你不把锅尖留给老母亲,算个啥东西!怪舅打你吗?”外甥连连磕头:“以后跟张清丰学着,把锅尖留给老娘,和清丰一样做个孝顺儿”。
在清丰,直到现在,吃饭时都要给老人先盛。
这就是清丰规矩。
第三部分孝的力量
七孝心把我送入大学
1989年6月初,我上高中,据高考还有一年,当时是16岁。
我读的中学是普通中学,升学率在10%左右,班级64个同学,我排名在60名后。
一天上课,突然患病,父亲闻讯来到学校,带我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亚急性阑尾炎,可以保守治疗,但最好是做手术切除。
父亲与我回到学校,征求班主任的意见,以权衡治病与求学如何处理。
老师很负责地告诉父亲,你的儿子成绩很差,高考无望,还是身体要紧。
我的父亲是一名师范毕业生,任乡村小学校长,特别希望自己家里出一个读书人,而我是他最大的希望。
老师说完后,父亲一语不发,牵着我的手向医院走去。
我看到父亲的脸上满是失望,是绝望。
我看着父亲,他的脸色是灰色的,人突然一下子像小了很多,背也弯了下来,牵着我的手一路无语。
那一瞬间,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简直无地自容:我还是他的儿子吗?还够儿子的资格吗?我还是人吗?羞愧呀!
走了几百米,我咬咬牙听了下来,到父亲前,低声说:“爸爸,还有一年时间,我想试一试。
”于是我们买了口服的,注射的各类针药剂,回到
学校,
暑期
回家,
把阑
尾切
除了。
开学
上了
高三,
我开始像一个真正的儿子那样拼命学习。
第一次考试,我在班里冲到了32名,第二次,冲到了第15名,第
三次考了第
7名。
模拟
考试,我考
了488分,
全班第二
名!父亲依
此为我报了
志愿,这个
分数可以到
本科院校。
我喜欢大
海,就在重点一栏里自己填写了。
结果,高考时,我考了550分,是我高中三年唯一的一次全校和全班第一名,考进了大连海事大学!
当时的我,以为是为我的父亲而学习,为了尽一个儿子的孝道而学习,后来才明白,一生的命运,因此而转变,那是自己的命运。
感谢父亲,让我及时清醒,也要感谢老师,是他从末路上把我激醒!
八 孝心铸就辉煌 ——潘长江的孝心故事
199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小品《过河》让全国的电视观众记住了其貌不扬的潘长江。
这位个头不高,没有什么偶像风范的大众笑星,凭着朴实、幽默的表演打动了观众,让人们家喻户晓。
潘长江出生在黑龙江东宁的一个梨园世家。
父亲、母亲王晶平都是辽北地区著名的评
剧演员。
因为身高不足,父亲潘林生费尽心血,全力打造儿子的文艺特长,指望他能“扬长避短”。
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潘长江唱、念、做、打四功俱佳,艺术之路越走越宽,名声从地方传向了全国,他的名字和作品为人们所熟知。
成名后的潘长江不忘父母曾经为了他成功的艺
术生涯所付出的心血。
“小时候对父亲的严厉不理解,一度还产生过怨恨,后来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和深厚爱意,对他们除了感恩还是感恩”,每当提及自己的事业,潘长江就会说没有爹妈的养育之恩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1998年,潘长江调到第二炮兵文工团工作,团里分给他三室一厅的住房,房子一装修完,他就立即将父母接过来住。
潘长江说:“我要让他们在北京享享福。
”潘长江的岳母在去世前的13
年里一直跟着
他们住在一起。
“我甚至觉得一个好的家庭氛围,能让艺术家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当然,这观念也许太老了,但我一直是这样想的,这对我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都有很大影响。
”
潘长江的父亲在晚年常常叹息错过了演戏的黄金时代,叹息自己无法尽情的展现自己的才艺。
为了让父亲的晚年生活过得充实,也为了回馈父爱,潘长江决定帮父亲实现多年的银屏之梦。
2002年,潘长江的父亲出演电影《今年夏天我们在一起》。
为了支持父亲,潘长江
加盟此片助阵。
在影片拍摄之前的表演培训中,潘林生的表演常常
带有评剧演
出的痕迹,潘长江总会在一边小声地提醒:“老爸,这不是舞台演出,动作不要过大,不要使劲!”即便一个动作连续多次不合格,潘长江仍不厌其烦地安慰父亲:“老爹,慢慢来!”爷俩俨然回到了潘长江小时候学艺的情景,只是角色互换了一下。
2006年7月,电影《今年夏天我们在一起》在河北开拍。
在开机仪式上,迎着频频闪亮的镁光灯,潘林生的眼睛湿润了,他对记者说:“是儿子的孝心促使我第一次‘触电’,也算是圆了自己心中的艺术梦!”
每年春节期间,潘长江都会准备一场独特的“春节晚会”,作为春节礼物送给父母。
家庭春节联欢晚会聚集了潘家的文艺能人。
潘长江身兼主持、联络亲戚的工作,女儿潘阳则兼任策划、灯光、化妆数职。
晚会充满温馨的气氛,家人的积极参与使得晚会隆重而又热闹,
而最高兴的当然是潘长江的父母了,他们用幸福的微笑感谢儿子一片
孝心。
潘长江对父母的孝心深深感染了他周围的人。
在拍摄《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2》时,女儿潘阳心疼老爸每天大量超负荷的工作,特意请来按摩师到片场为潘长江按摩腰椎和头部。
因为潘长江喜欢吃辣椒,每次在片场吃饭时,女儿都会专门买来辣椒给父亲下饭。
每当回忆起这些事情时,潘长江脸上总会不由得流露出欣慰和温馨的笑容。
潘长江不仅享誉国内,在国外也颇具知名度。
一个叫岸田修次的日本影迷非常崇拜潘长江,经过各种努力见到了心中的偶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潘长江像兄长一样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
听说岸田修次不常给家里打电话,潘长江告诉他:“中国有句俗话,‘儿行千里母担忧’,你不了解当母亲的心情。
你必须一个月给你妈妈打一次电话。
”那天在潘长江家,他让岸田修次立刻给家里打了电话。
潘长江说他不会跟不孝的人交朋友。
“我觉得对爹妈不孝的人,对朋友不会好的;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孝敬父母,这人无论为人还是品德上都会是一个好人。
我愿意从这个方面去评价和结交人。
”
潘长江曾经演唱过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两个对我恩重如山的女人》,他唱到“疼你们一生,是我的责任;疼你们一生,是我的福份”。
这首用心演唱的歌曲正是潘长江内心的写照,让我们看到了潘长江温情的另一面:舞台上,他给无数观众带来欢声笑语;舞台下,他孝顺父母、疼爱家人。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潘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