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一、课程目标 (1)1-1 使用地球仪、地图等等工具,知道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2)1-2 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3)2-2 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显著 变化。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地图三要素。 (2)情感目标:从自己所在的社区入手,感受社区的生活,体会社区的功 能。 (3)能力目标:能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能用
比例尺计算图上某两地之间的距离。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地图三要素 教学难点:地图知识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 同学们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地图;对自家周围环境的调查。 四、教学方法 情境式、活动式 五、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上节课请同学们了解自家周围的环境,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 论、交流。
大量名纳%义税以对人上万外游以元经纳离大挂,营税于家靠2,人征0查共经1并单管5着 询同营年向位范这 分探为1报被2-围一 析87讨主告挂流月户之系 、。, 靠域实,外列 下 挂 人综现小。问 户 靠交上合税规原以题 调一人通缴治款模则X对 查、(道运管X理2企.X走.2.县X车护输理6实业X等 体1X访万0为辆县岸业费施2(县级 布师合的元2全例所对工是。户方三交: 置专治方;部,有交是程国 ,案)通X与业理法我为截人通X学.民 客设监运、措.论的.。县准道至)输9校经1运计测输教施文(任、一并交考路2,运实济3范业育设0五务纳、对通户工证作对1将业现的围税以计5)目税高调业,种号者年国车税社传与收及.林标.人提校查主货:.6内辆收会统7月时征为研草与户出行的要运X(培的登政功行底段管衡究X措规数教了政情以运一训一记策时能业,.基量。.施模题增学现管况自输).单念些在执间的,1共本一高设.目加在理进1主4设位.也高被.行(:浅前实6有情所校6计:,户标一的行经计:在校(挂情四X谈提施登况高在.以但。活些基一营原.X发的一.靠况)新。营记 校实9X摘X远据把动高本般和则生行四)人和监鉴形自改的X 是现要低统思,校概性挂着政、治.(X征测定式2增.交X否教:1于7计想配行念分靠河、巨管水理货X管世(内单级下后通治具学小地,和合政析经为县政大理土任运情纪二容位领高,一输理备和流税2行高管内,营例共策的具保务企况以)0方:导校如、运论竞科域1移教动校理容提为浅有,变有持.业4开后总法X.安行何强业学争研.年综交育统的 出主谈交6X这提化一监)展,体与排政加化纳(习力两交日…前活一学弊 加,小通两高,定测名了随布频,各管强理税二,的项通期…移动到生端国强我流运个政大的.下专着局.次扎项理交论人).帮全一重运:县交、全更,外税分域输1中治学借,题社.实任的通能0X治.助面个要输X.交的两军好并知收局综企(心敏校鉴以X8调1会工务创运X力理下武重职6(企1通户项和地在名征管合业一任锐园意-被研的履作新输2提目,装要能目三业运数重公完以教管理,治04)务性的义挂以。飞作 职,同路业19高标在自指是 )现输,4大安成上育工户企理监,和陈。靠X调速、为 。严时径的,.我全己标建 帮工税.行教现基学作,X业实.测内鉴旧 人研发…一 我格, 税6始队的。立县录助程款业政育役学础家的(其9施目抓别的 主展…名 大按不 收0终官头本在X一工措3税治等部目之乌建三中方的、管能行关7要X,中消 量照断摘管坚兵脑论行、3作施收上一队标申议)案.河实理力政键.采我队建防 阅部提要理.持的,文政项实设征的系政。,斯1建般设为践、。管词取国政0设监 读队高 ?讲学共提,管目践计管(坚列治新着基与设计例执外在理:数高治、督 和的自 笔话习同高对理区 .情二任定工形重提规.浅法树改模高.据校指坚执 学条身随者精者努党高的8概姓 况)期性作式阐出模谈为形革式校(的导持法 习令政着带神强力性校基况名通调情监以和。会下述学.小民象强已行四.教员.全干 了条治社,下修行础.:过研况6测来思下议,了校.节、,警经政).三育2面部 公例觉会3加积学,养政之X任)0,想面上高要看二。坚扎和很管河1、事X协, 安和悟的工极习我,管上职6障我上是来校有,、身持实两难理年总业现调只 部各,不环参者以进理,以四通的我,行三养小份严开学管;述也将可有 1项自断节加胜对一的也畜来1个过纯任深政要殖流证格展一理创职9在本持自规觉发看讲的工步基就牧的、方认洁职刻管素成域号执、做好新报发人续身章学展,党观作坚本说业学1个面真性以领理,本综:法部两当路告2生任发业制习和产性念高定概行习0指看学。来会的即高X的队项今径、…期展务度政进 3品、,度理念政值锻X标,习 的质创行8,重正快;规1…以、知管治步0 加守把负想进管2的炼之仍党 主总量新政0人要规大节举1模来2建构识理,工党加责信行理号1和头一然的二要书路管自才意化教奏措8的设建水和论人粗规强的念简令.工,6;存十、工记高径理任技义建育的 、%履全社平约,们放、学精,单以作…同全在八强作系低和中术,设中校 。产职们省会过束认的,严习神进概及实肉比县困大化,列举队不坚、的园 业情养肉主硬部真生我缺党,一述新.践牛增牛难、学特讲已3指足持精所师 化况吨育牛义,队贯活知乏纪强团…,发,产长期存和全习向话经导。执细学生虽为述,之养和才彻方识品反化结…布我业3曾栏问军,各精成员 的法化、日然方0职占恩殖谐能紧执式、牌腐素和实尽.情经6题和提位神以开5各为管所常X向如6全发的基社适紧行和4教带倡质施职况5X教,公高领%来发位民理得,4下县期言:地会应围党观的给动廉作领尽,5调过主安自导通,区老、工推头:肉以,一县的当绕肉我;教为中《责达查的我要现身汇过在消师服作所动, 类来为是的深前灭路牛做从育长队建的到与问的表役知报政支防,务获肉同 产关我父目刻消火线养人市等期支筑完了思候老现部识如队大我人三,牛比一量心们母标内防救、殖尊的场活坚部设成省考和师在队储下代的民严生增个、的支上,涵工援方呈敬道环动持一计了级 崇,:政备大表心的三产长无加1持了父把,作和现的理节,班防上肉 3生高脑从治和 队市中思实持3愧.强我生母发更的执5出各,看使一人火4牛观的海养工 党长%务委充想专.续于政市动给展加需勤3蓬位让,我项务规基,%、敬中殖作委述近的、满得题发党治真教的了肉清要训勃老我市深工实范;地出价意浮环会能的职年思市感到展、学育一我牛醒,练的师在受场刻作求》肉县栏值!现节议力领述来想人慨进。无习事课们产地才发,实益范认来真G牛“肉,观向出看精 导廉,大一 …,B党业生认能展同际无围识抓出要牛提,今他神 报5X学端、思步 …坚纪发听命作识更0势志工穷较到。栏X求产高坚天们发和任0告一正市绪提积一市定政展后和为到好1县头们作。窄加我3肉值自持受熟展习期 做思政又高4极、2正纪的很血调强立,:中人强深9牛0达身人到悉方近以专想府回,2参发1 确条社受肉结化足但 0更的营党知6存2终的民表式平来头题作、到增年加展.的规会启之构服丰 6是加一销的栏以思利彰面落总,亿,教风市了强庆消各现政,各发躯、务富 从在一明生模执1高想益的孔后书元同育,政自了祝防项状0治始界、;转意的述养这、确最式政万标觉第“和,记比。提协己教中政 方终人深一识饲职殖美不方难陈能头准悟一十表科占增在升,的师队治 向坚士受是式草人、好断向忘旧力和严和;佳情技系长学思向童节副教2 持表教老、资:加的,、;0能格道保”,含列1习想辛年大中育 为示育师促源(0工金强更最从5繁基要德持教正量.年中境勤和会9队理人衷。,增和、秋学加需保%母本求水思师是较末,界工学上长论民心今老收悠;市九习自要障牛自准想和这低,以作生的2学服的天师久牛场月,觉感环03己。道中些;全学切在时1万讲习务感参给着的肉和,努地念6,通德小扶从年县以实教代头话,的谢加了力养产保我力按的踏过的学我度能致做育,”认宗!全我点 殖量们提照是实学纯名一述繁用到战想中真旨 市们,传5欢高科养工习洁师路1职母为线起的完。 庆知以让3统聚自学育3作,性、成报牛主民的了两成进刚祝识标教,一身发之,政名长告达,、广小各一才教和准师提堂素展恩较治正校的 到将务大学类步,师灵化成出,质观好觉确长老 理实教、学加X节魂、为了共 的而地悟对表师今X论、师中习强大。X同 要给分完、待示们年与清、学X笔了会…庆一求予别大成理权热,以实廉教、记世,祝是去我作地了论力烈教来际。育大界见第加思了上各水、的给,相牢工学一观到3强考非最项平金祝2在结固作时年的在个基问常受工得钱贺各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新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新版)第三中华明探《中华明的曙光》教学设计一、【程标准】标:2-1-2:列举中国境内远古化遗存,讲述华夏先祖传说,探寻中华明的起和地域特征。
2-1-3:列举表明字出现,阶级、等级和国家形成的实例,知道它们是人类社会进入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解读:“列举”、“讲述”、“知道”这几个行为动词较明确地反映出本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史实,并懂得历史结论的得出需要充分的历史证据,初步学会“论从史出”的基本方法。
同时,通过找寻明起的标志及明的发展,知道中华明的延续性。
二、【教材简析】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本是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明探》的最后一,属于主题二“社会变迁与明演进”中的专题一:探索早期出现的几大明区域,突出中华明渊。
作为八年级与七年级衔接的这个单元,旨在为学生八年级学习历史做好适应性的准备,内容与原的八年级教材也有较大幅度的改动。
尤其是本的第一框《中华明的曙光》,原八年级教材中古中国明的起是和其他三大古明起放在一,同属于“大河明”。
现在把其他三大古明放在前,而中华明放在后,不是否定它们的共性,而是让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方法,突出中华明渊。
同时,也突出了中华明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延续性。
2、教材结构分析:农业发展字萌芽阶级分化明的诞生早期城市原始宗教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华明的起地,了解新石器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的条、陶器的制作与使用、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古代城市的出现等明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书本知识,说出中华明起的史实;通过阅读图表,分析史料,描述我国新石器时代农业生产发展的条、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城市及原始宗教的出现;通过比较讨论、合作探究,分析大河明产生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原始明,体会物质生活的提高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善,感悟人类明的起和传承。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明诞生的史实依据。
教学难点:城市与农业聚落的区别,大河流域明产生的原因。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及其影响,培养对历史的初步认识。
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增强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历史资料、图片、文物等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独立人格。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和社会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历史,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夏商周的更迭、春秋战国的纷争、秦统一六国等。
社会发展规律及其表现,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
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如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教学难点: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体系。
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规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学生个人观点和态度的形成和表达,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入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或现实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包括历史事件、人物、概念等。
结合图片、地图、文物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举例、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就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进行交流和探讨。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课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精选5篇)当设计完成一个教案的同时,在备课教师的头脑中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授课方案。
撰写出来的教案也只是实施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骨架结构,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__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重点]我国的原始人类[难点]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学思路]课前导学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七年级 (上)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案第一章:走进历史与社会1.1 课程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社会现象,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发展的历程1.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自己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讲解人与社会的关系。
1.4 作业第二章:中国古代史2.1 课程导入通过图片和故事,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的兴趣。
2.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史的基本脉络古代文明的重要发展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PPT展示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代文明的理解。
2.4 作业学生绘制一幅中国古代史的时间轴,标注重要事件。
第三章:中国近代史3.1 课程导入通过历史事件,引发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思考。
3.2 教学内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近代社会的变革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视频资料,讲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近代社会的生活场景。
3.4 作业第四章:中国现代史4.1 课程导入通过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现代史的发展。
4.2 教学内容中国现代史的重要事件现代社会的挑战与机遇4.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讲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事件。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现代社会的挑战与机遇。
4.4 作业学生制作一份关于中国现代史的调查报告。
第五章:社会与我5.1 课程导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5.2 教学内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与义务5.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个人在社会中的经历和感受。
教师引导讨论,讲解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与义务。
5.4 作业第六章:生活中的法律6.1 课程导入通过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思考。
6.2 教学内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6.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6.4 作业学生制作一份关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海报。
第七章:经济与社会7.1 课程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经济与社会的关系。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的历史发展脉络,认识历史与社会的关系。
(2)掌握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
(3)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史料搜集和处理能力。
(2)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民生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历史与社会导论第1课历史与社会的研究对象第2课历史与社会的研究方法第二单元:中国的历史与社会第3课古代中国的文明起源第4课封建社会的繁荣与衰落第5课近代中国的变革与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历史与社会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2)掌握中国历史与社会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1)历史与社会研究方法的运用。
(2)中国历史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现象的理解。
四、教学安排1. 课时:本单元共需8课时。
2.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作业布置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学期末考试:结合学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成果。
六、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发展第9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0课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第11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七、第六单元:中国与世界第12课古代中国的对外交流第13课近代中国的发展与列强的侵略第14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外交关系第15课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与世界八、第七单元: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发展第16课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第17课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8课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第19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九、第八单元:历史文化与社会传承第20课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影响第21课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第22课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第23课社会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十、教学总结与反思第24课教学总结与反思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现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过程。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地理、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2)学会分析历史与社会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3)提高阅读、写作、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2)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2)培养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道德情操;(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的国家第1课我们的祖国1.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国情;(2)认识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3)掌握我国历史发展脉络,体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历程。
2. 教学内容(1)我国地理位置、面积、人口;(2)我国民族分布及特点;(3)我国历史发展脉络。
第2课我们的家园1.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地理分区及特点;(2)认识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多样;(3)掌握我国气候类型及特点。
2. 教学内容(1)我国地理分区及特点;(2)我国自然资源;(3)我国气候类型及特点。
第二单元:我们的社会第3课我们的家族1.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家庭、家族的基本结构;(2)认识家族文化在我国历史、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培养关爱家人、家族成员的情感。
2. 教学内容(1)我国家庭、家族的基本结构;(2)家族文化;(3)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爱。
第4课我们的朋友1.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民间风俗、习惯;(2)认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3)培养尊重、包容、友善的品质。
2. 教学内容(1)我国民间风俗、习惯;(2)传统文化的现代影响;(3)尊重、包容、友善的品质。
第三单元:我们的历史第5课我们的祖先1.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人物及其事迹;(2)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奋斗精神;(3)培养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2)掌握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3)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研究历史事件;(2)学会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使命感;(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的祖国第1课:祖国的位置与范围第2课: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第二单元:古代社会第3课: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第4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2)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3)培养学生的历史观点和分析问题能力。
2. 教学难点:(1)古代社会的制度变迁;(2)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与影响;(3)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 合作探讨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的历史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期末考试评价:全面评估学生在学期末的历史学习成绩。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下册2. 辅助教材:历史故事书籍、历史地图、历史纪录片等3. 网络资源:历史网站、在线课程、历史论坛等4. 实物资源:文物模型、历史图片、手工制作材料等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我们的祖国(2周)第1课:祖国的位置与范围(1周)第2课: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1周)第二单元:古代社会(4周)第3课: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1周)第4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1周)八、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讲解:教师对历史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历史背景和事件。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
H.社会风貌: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阶层分化明显。
③艺术性和趣味性:
A.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文化成就和对外交往。
B.通过色彩鲜艳的图片和图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C.设计有趣的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历史故事分享,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4.行为习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不高、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等问题。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作业完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影响因素: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家庭背景等因素可能影响他们对隋唐时期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隋唐时期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包括第14课“充满生机的隋唐经济”,第15课“灿烂的隋唐文化”,第16课“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本章节主要内容为:
1.掌握隋唐时期经济的发展情况,了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表现。
(2)视频:播放与隋唐时期相关的纪录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历史氛围,增强学习兴趣。
(3)在线工具: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拓展知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繁荣与开放社会的奥秘。
七年级下册历史及社会全册教案新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及社会全册教案新版第一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学目标】1. 了解隋唐时期的社会繁荣和开放特点。
2. 掌握隋唐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3. 认识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
【教学内容】1.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2. 隋唐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隋朝的建立与灭亡、唐朝的建立与繁荣。
3. 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
4. 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
5. 隋唐时期的文化成就:唐诗、书法、绘画等。
【教学重点】1.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特点。
2. 隋唐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3. 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
【教学难点】1.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原因。
2. 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的背景。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隋唐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隋唐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3. 采用比较教学法,对比分析隋唐时期与其他时期的差异。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隋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特点。
3. 分析隋唐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4. 讲解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隋唐时期的认识和感受。
6.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目标】1. 了解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 掌握秦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3. 认识秦朝的法律法规和对内对外政策。
【教学内容】1. 秦朝的统一:六国的兼并、秦朝的建立。
2.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郡县制。
3. 秦朝的重大历史事件: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筑万里长城。
4. 秦朝的重要历史人物:秦始皇、李斯、蒙恬等。
5. 秦朝的法律法规:法家思想、法律制度。
6. 秦朝的对内对外政策:焚书坑儒、统一文字、抗击匈奴等。
【教学重点】1. 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一、课程目标(1)1-1使用地球仪、地图等等工具,明白它们的要紧特点和功能。
(2)1-2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3)2-2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要紧特点及显著变化。
.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初步把握地图三要素。
(2)情感目标:从自己所在的社区入手,感受社区的生活,体会社区的功能。
(3)能力目标:能依照平面图上的方向,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能用比例尺运算图上某两地之间的距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地图三要素教学难点:地图知识的运用三、教学预备同学们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地图;对自家周围环境的调查。
四、教学方法情境式、活动式五、教学过程导入老师上节课请同学们了解自家周围的环境,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家庭都生活在都市的社区里,家在社区中的位置,是我们了解与认识社区的动身点。
”引出社区概念。
【板书】从社区看我家【板书】1.社区依照同学们的讲述,感性讲解“什么叫社区”: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共同的区域身份、相关的利益、共同的生活空间──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区有许多共同的地点,但每个社区有不同的位置和环境。
请同学们打开你们带来的深圳地图,找找自己的家在哪里。
”进一步引导:“你是如何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的?”请同学们再看书上的图1-1和1-2,看看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图1-1和图1-2的不同之处那两幅图是不是一个社区呢?假如是一个地点,老师分别请一个同学扮演杜鹃,说说如何样从自家走到王朋家,再请一个同学扮演王朋,说说如何样从自家走到杜鹃家。
“同学们能听清晰这两位同学说的话吗?什么缘故听不明白?”“假如我们将这两幅图改成图1-3,再从杜鹃家走到王朋家,是不是就专门清晰了?什么缘故?”引出地图的语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图例。
【板书】2.地图三要素老师: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只有明白得了地图的语言才能正确地阅读图,和地图对话。
七年级 (上)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2)掌握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3)认识我国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历史发展的原因和规律;(2)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源,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3)学会运用史料,培养论证和反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重要性;(2)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3)尊重不同民族和文化,弘扬民族团结。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第1课:原始人类的诞生第2课:氏族社会的繁荣与衰落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3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第4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5课:秦朝的统一与灭亡第6课:汉朝的兴衰与对外交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远古居民的生活特点;(2)夏商西周的历史变迁;(3)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事件;(4)秦汉时期的统一与对外交流。
2. 教学难点:(1)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2)夏商西周的制度和文化;(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4)秦汉时期的统一原因及其影响。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2. 问题驱动法: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史料教学法:运用史料,培养学生的论证和反驳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认识历史与社会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人类社会的形成1. 人类社会的产生2. 人类社会的进步3. 农业文明的兴起第二章:国家的产生与演变1. 国家的产生2. 国家的演变3. 国家的类型第三章:阶级与阶级斗争1. 阶级的产生与划分2. 阶级斗争的作用3. 阶级社会的演变第四章: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 社会发展的阶段2. 社会发展的动力3. 社会发展的趋势第五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1. 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2.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道路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历史事实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现象。
4. 参观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感受历史与社会的发展。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
3.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整个学期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能力。
4.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小组讨论、参观考察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历史与社会》2. 参考书目:为学生提供拓展阅读的材料。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4.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1. 中华民族的起源2. 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3. 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与成就第七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 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与成就第八章: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 改革开放的背景与意义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与路径3. 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第九章:中国的经济制度与经济改革1. 中国的经济制度演变2.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与意义3.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挑战第十章: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1. 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系2. 国家治理的理念与实践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知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案第一章:人类的形成与早期文明1.1 人类的形成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掌握人类的特征。
教学内容: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进化、人类的特征。
1.2 早期的文明学习目标:了解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掌握其特点和发展。
教学内容: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第二章:古代中国的历史与社会2.1 夏商周时期学习目标: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其重要事件和社会制度。
教学内容:夏商周的更迭、夏商周的社会制度、夏商周的文化艺术。
2.2 春秋战国时期学习目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其重要事件和社会变革。
教学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与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艺术。
第三章: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3.1 秦汉时期学习目标:了解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其重要事件和社会制度。
教学内容:秦朝的统一与崩溃、汉朝的兴起与衰落、秦汉时期的文化艺术。
3.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学习目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其重要事件和社会变革。
教学内容:三国时期的战争与政治、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第四章:国家的统一与分裂4.1 隋唐时期学习目标: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其重要事件和社会制度。
教学内容: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唐朝的繁荣与衰落、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
4.2 宋元时期学习目标:了解宋元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其重要事件和社会变革。
教学内容:宋朝的建立与灭亡、元朝的统一与灭亡、宋元时期的文化艺术。
第五章:近代化的探索与实践5.1 明清时期学习目标:了解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其重要事件和社会变革。
教学内容:明朝的建立与灭亡、清朝的兴起与衰落、明清时期的文化艺术。
5.2 近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学习目标:了解近代化的探索与实践,掌握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内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第六章:现代中国的建设与发展6.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学习目标: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义,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和成就。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的基本内容,掌握相关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历史lesson 1:夏商周时期lesson 2:春秋战国时期lesson 3:秦汉时期2. 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历史lesson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lesson 5:隋唐时期lesson 6:宋元时期3. 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历史lesson 7:明清时期lesson 8:民国时期lesson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4. 第四单元:中国地理lesson 10:地理概况lesson 11:地形地貌lesson 12:气候特点5. 第五单元:中国经济发展lesson 13: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lesson 1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lesson 15: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地理特点、经济发展状况。
2. 教学难点:对历史事件背景、地理成因、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讲解历史、地理、经济等方面的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考试成绩: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地理现象、经济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范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1【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二、教材分析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
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
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师:搜集本课的资料,相关的图片。
生:在图书馆搜集有关大运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言引入师:讲述“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那么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否对。
隋朝是怎样建立的大运河是如何开凿的(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互动授课让学生阅读第一框的内容师:隋朝是哪年建立的隋帝又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什么意义生: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掉陈,统一全国。
引导学习概括出“结束了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对峙的局面,开创大一统的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过渡:封建王朝从汉朝以来,都注重以农立国“夫农天下之本也”经济繁荣的基础在于农业,那么,隋朝经济发展如何呢师: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生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2:“隋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
师:从哪些方面可见经经济繁荣生1:人口激增2:粮仓丰实引导学生阅读第二框内容“大运河的开通”投影:大运河的图片,放轻音乐生:结合地理简介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在605年开始,到610年全线开通,以洛阳为中心,他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第一章:人类文明的开端1.1 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掌握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1.2 教学内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史前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类文明的曙光1.3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人类进化过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心。
2. 讲解:讲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包括史前人类的生活方式。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人类文明的曙光,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二章:古代文明的发展2.1 学习目标: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掌握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等文明的特点。
2.2 教学内容: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古印度文明的兴起古中国的文明成就2.3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的文明发展过程和特点。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古代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三章:封建社会的形成3.1 学习目标:了解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掌握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
3.2 教学内容:封建社会的形成背景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3.3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欧洲封建社会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封建社会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封建社会的形成背景和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四章: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崛起4.1 学习目标:了解工业革命的过程,掌握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特点。
4.2 教学内容: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特点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4.3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特点。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五章:现代社会的发展5.1 学习目标: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掌握现代社会的主要特点。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七年级历史上册的主要内容,对历史事件、人物、地理有一定的认识。
2. 学会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态度。
3. 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注他人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运用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 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走进历史与社会第1课历史与社会概述1. 历史与社会的研究对象2. 历史与社会的研究方法第2课史料与史实1. 史料的分类及作用2. 史实的辨别与分析第二单元:中国古代史第3课夏商西周1. 夏商西周的兴衰2. 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第4课春秋战国1.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2. 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第三单元:中国近代史第5课秦汉帝国1. 秦汉帝国的繁荣与衰败2. 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第6课魏晋南北朝1. 魏晋南北朝的演变2. 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各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
2. 历史与社会的研究方法和史料的作用。
难点:1. 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2. 学生对史料的辨别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课时:本单元共计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探究、讨论中的表现。
3.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案例教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情境教学: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历史感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全册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一、课程目标(1)1-1使用地球仪、地图等等工具,知道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2)1-2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3)2-2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显著变化。
.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地图三要素。
(2)情感目标:从自己所在的社区入手,感受社区的生活,体会社区的功能。
(3)能力目标:能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能用比例尺计算图上某两地之间的距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地图三要素教学难点:地图知识的运用三、教学准备同学们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地图;对自家周围环境的调查。
四、教学方法情境式、活动式五、教学过程导入老师上节课请同学们了解自家周围的环境,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家庭都生活在城市的社区里,家在社区中的位置,是我们了解与认识社区的出发点。
”引出社区概念。
【板书】从社区看我家【板书】1.社区根据同学们的讲述,感性讲解“什么叫社区”: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共同的区域身份、相关的利益、共同的生活空间──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区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每个社区有不同的位置和环境。
请同学们打开你们带来的深圳地图,找找自己的家在哪里。
”进一步引导:“你是如何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的?”请同学们再看书上的图1-1和1-2,看看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图1-1和图1-2的不同之处那两幅图是不是一个社区呢?如果是一个地方,老师分别请一个同学扮演杜鹃,说说怎样从自家走到王朋家,再请一个同学扮演王朋,说说怎样从自家走到杜鹃家。
“同学们能听清楚这两位同学说的话吗?为什么听不懂?”“如果我们将这两幅图改成图1-3,再从杜鹃家走到王朋家,是不是就很清楚了?为什么?”引出地图的语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图例。
【板书】2.地图三要素老师: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只有懂得了地图的语言才能正确地阅读图,和地图对话。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案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历史的起源,掌握夏商周时期的基本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自豪感,增强历史责任感。
学会尊重不同民族和文化,培养团结、和谐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历史的起源1. 第一课: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掌握夏商周时期的基本史实。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1. 第二课:夏商西周的社会变革教学重点: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2. 第三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教学重点: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掌握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2. 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历史图片、地图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场景。
3. 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评价:定期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2. 参考资料:相关历史书籍、论文、网站信息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教学卡片等六、教学内容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1. 第四课:秦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重点:了解秦朝的统一过程,掌握秦始皇的主要功绩和暴政。
第四单元:分裂与融合1. 第五课:汉朝的兴衰教学重点:了解汉朝的建立、发展和衰亡,掌握汉武帝的大一统政策。
2. 第六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教学重点: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第1课时从社区看我家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平面图,初步掌握地图的三要素。
2.能够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能利用比例尺,计算图上某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能认识一些常用的图例。
3.通过讨论、游戏、画图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对生活的环境产生认同感、自豪感,更爱自己的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地图三要素,对生活的环境产生认同感、自豪感。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对一些地理概念的描述:如经纬网,空间概念的初步形成。
三、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小组画一画、说一说、比一比、议一议、练一练、想一想等活动方式提出问题,讨论分析总结,加深对社区环境的了解。
四、课前准备收集一些社区的图片、不同类型的地图、制作一些写上各种图例和注记的小卡片。
五、教学过程(导入)设置情景——画一画:“上盘中学──我家”的路线图同学们,欢迎大家进入上盘中学学习,希望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老师能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
为了更多、更快地了解同学们,过几天,老师想到同学们家里走走,同学们欢迎吗?(学生肯定会说“欢迎!”)可老师不知道同学们“家住哪里”呀!(估计学生会面露难色或嚷嚷着“老师你什么时候要来我家,我来接你好啦!”)要不这样,你们给老师画一幅“上盘中学──我家”的路线图,老师看着你们画的路线图不就能顺利找到你们家吗?每个学生画一幅“上盘中学──我家”的路线图。
说一说:不足之处——引出“地图语言”(学生出示)每个学生画一幅“上盘中学──我家”的路线图。
(小组讨论)小组同学所画的地图中,谁的看起来明白,谁的看起来不明白,原因何在,由此你认为一幅地图应具备什么要素,才能使别人更容易读懂?(过渡到地图应具备的三个要素)转承:画平面图是常用的办法,我们来看这样两幅社区平面图。
比一比: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地区吗?展示:课本图1-1和图1-2。
提问: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⑴这两幅图画的是同一地区吗?它们有什么不同?⑵试着向同学描述图中景物的相对位置,看同学能否明白?⑶怎样修改一下,才能使这两幅图趋于一致?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描述。
有的学生看出这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地区,但图中方向表示不一,而且图例不同;有的学生从图1-1看出杜鹃家在王朋家的左侧偏下,从图1-2看出杜鹃家在王朋家的右侧偏下,由此认为这样的地图让人看不明白;有的学生认为要给两幅图加上明确的方向标志,使用相同的图例标志,两幅图就趋于一致了。
小结:这两幅平面图看来都缺少明确的方向指示,以及规范的比例尺说明,因此画简单的平面图也要注意许多问题。
展示:课本图1-3提问:如果对照这幅图,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为什么呢?学生讨论发言,集思广益得出因为这幅地图有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所以很容易看懂。
议一议:地图三要素(图结合册p4-6)(1)方向A、什么是方向?(学生游戏)让两位同学站起来,让学生描述方向。
B、一般来说,地图上辨别方向有哪几种方法?(见地图册p )(看图练习)让学生根据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看图说出其中的方法,并在图上说明不同地方的方向。
(特别要强调: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纬指示东西方向。
)C、这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2)比例尺A、什么是比例尺?(学生计算)①北京离天津1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②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长是12厘米。
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看图比较)比较台州市地图和中国地图,请问哪一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哪一幅图表示的内容更详细?哪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大?结论:在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小。
B、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看课文p6图1-4训练相对位置和比例尺)(3)图例和注记A、什么是图例?什么是注记?(小组游戏)把一些常用的图例与相对应的注记分别写在卡片上,每位学生发一张,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加深学生对图例和注记的识记。
B、图例和注记在地图上有什么用途?(学生回答)练一练:回到课文,学生讨论(1)联系明阳小区三幅平面图,你认为哪一幅图你能更容易读懂?为什么?(2)图1—3是用哪种方法来表示方向的?(3)请你居委会在杜鹃家的什么位置?(4)在图1—3上用尺子量出量从杜鹃家到王朋家的距离,计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想一想:本节课学了些什么地图三要素(1)方向①指向标定向法②经纬网定向法③一般定向法(2)比例尺①含义和计算②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3)图例和注记巩固训练:1、地图上普遍采用的定向方法是()A 一般定向法B 指向标定向法C 经纬网定向法D 实地定向法2、杭州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则北京位于杭州的()A 东南方B 西南方C 东北方D 西北方3、宁波位于临海的( )方A 东南方B 西南方C 东北方D 西北方 4、读右图,完成相关题目。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流,公路在进入张家村前的方向为 向,林地在李家村的 向。
(2)按比例尺大小分类,此图属于 比例尺。
(3)小李家到张家村小张家的实际距离为 千米(5)根据课本图1—12,沈阳在北京的________向,成都在北京的________向,广州在北京的________向,上海位于北京的________向。
(6)根据下页图可以看出:车站在树林的________向,小河的流向是________方向,车站位于居民区的________方向。
7、等高线地形图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点连成的曲线。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叫等高距。
利用比例尺、等高距等数据运算,等高线地形图可以运用于工程土方运算、军事演习、野外定点探测、地质勘探等方面。
右图是某地一张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请你根据图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箭头表示图中河流的流向,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图中最高点是哪一处?判断依据是什么?(3)假如从D 点出发举行爬山比赛,请你设计登山路线,并说明依据。
8.在一堂体育课上,体育教师正在进行队列训练,现在同学们朝正南方,体育老师喊:“向左转。
”这时同学们朝 A 、正西方 B 、东南方 C 、正东方 D 、西北方布置作业:1、 作业本2、 画一幅‘社区平面图’,或者以小组为单位画一幅‘上盘中学平面图’。
教学反思:李家村小李家 张家村小张家 林地1:12000 单位:米A B CD E 河流 200 300 400500课题: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第1课时在社区中生活一、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对生活的小区进行了解和调查,感受社区的生活,体会社区的功能。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对生活的环境产生认同感、自豪感,更爱自己的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对社区具体功能的讨论,体验社区与个人生活的息息相关,进而关心社区、爱护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环境产生认同感、自豪感,更爱自己的家。
三、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小组查一查、说一说、看一看、试一试等方式提出问题,讨论分析总结,加深对社区环境的感情。
四、课前准备收集一些社区的图片、不同类型的地图、制作一些写上各种图例和注记的小卡片。
五、教学过程查一查:导入新课由“社区平面图”或“上盘中学平面图”,引入社区。
说一说:自己所在的社区提问:你所在的社区能为你和你的家人提供哪些便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1)联系自己所在小区周围的环境,每个同学说说自己家周围的情况。
(2)说说这些同学家周围的环境有哪些共同点?(3)说说自己的社区都有哪些设施配套?总结:社区的功能:政治、经济、文化、管理功能看一看、议一议:社区的功能和丰富多彩生活(看书思考)社区有哪些特点,具有哪些功能?(读图回答)根据所给的图片回答社区相对应的功能。
(小组讨论)学生交流对自己家所在的社区的功能的调查结果,归纳出社区的功能,然后由一位同学进行中心发言。
(教师归纳)引导学生观察课本8──9页的四幅插图,认识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
(看图讨论)结合你家周围环境的特点,畅谈你理想中的社区。
试一试:假如你是社区的区长(学生活动)根据同学们对理想中社区的看法,假如你当上了这个社区的区长,你如何来管理这个社区呢?提问:你喜欢自己所在的社区吗?请说说你对自己所在社区的感情?学生发言……总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所生活社区的一分子,都会对它生依恋的情感,教会产生一种认同感,都会共同维护社区的发展。
最后,在《让爱住我家》的歌曲中结束。
想一想:本节课学了些什么在社区中生活(1)社区的特点(2)社区功能(3)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4)我为社区作贡献布置作业:1、作业本2、预习第二课教学反思:课题:第二课乡村与城市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社区的分类和差异。
能够对社区的环境及其主要特征进行描述。
过程与方法:学会做简单的社会调查,在收集资料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社区类型及不同社区间的差异和联系,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间既有差异又有联系的观点,认识加强社区间联系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社区的类型和差异及相互联系教学难点:为什么社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三、教学方法:本课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采用“讨论法”和“活动教学”的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
本课教学中可进行社区差异的讨论,社区间联系的讨论,便于开启学生心智,提高学生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充分利用时间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
本课活动主要有:课前的商店商品产地的调查活动。
四、教学准备:(1)老师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准备:课前调查社区内商店商品的产地;收集关于本地与外地在资金、人员、信息往来方面的资料五、课时安排:共2课时六、教学过程:一、乡村聚落1、乡村聚落景观的特点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乡村聚落知多少观察图片思考:这几张图片有哪些共同特点?提问:乡村聚落有内哪些景观?有哪些配套设施?周围环境怎么样?2、乡村聚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活动二:找一找查一查——乡村聚落知多少观察图1-17和图1-18,找出它们在形态上的差异,并思考其原因?思考:这些乡村聚落在景观上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反应了什么?想一想:乡村聚落分布、形态反应了人类活动与什么因素有关?p9说一说:平原与山谷村落在形态上有什么不同?p93、乡村聚落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活动三:比一比议一议——乡村聚落知多少观察思考:图1-19和图1-20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有怎样关系?议一议:乡村聚落房屋建筑特点,形成原因?p104、乡村聚落人们的生活活动四:想一想议一议——乡村聚落知多少观察思考:图1-21乡村聚落中,按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p10二、城市聚落1、城市的由来活动一:猜一猜答一答——城市聚落知多少猜一猜: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哪一个先出现?提问:城市是怎样产生的?P11(阅读卡)2、城市聚落景观的特点活动二:看一看说一说——城市聚落知多少说说下图城市聚落主要有哪些景观?有哪些配套设施?周围环境怎么样?说说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相比,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它们的差异说明了什么?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有街心花园、邮局、商场、学校,高楼林立,设施配套齐全,是典型的城市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