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简答题
一、词类活用的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
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王天下:统治天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王:陈胜当君王。
2、名词、形容词在“所”字后
“所”是个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构成“所”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故“所”后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如:
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所罾:网到的(鱼)。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所高:推崇的(人)。
3、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
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时,活用为动词。如: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可妻:可以娶妻。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不能穷:不能走到头。4、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
副词一般在句中只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所以当名词前面有副词修饰时,要活用为动词。如: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史记·西门豹治邺》)皆衣:都穿着。
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粟疏》)农:不从事农业生产。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的前面
“之”、“我”这两个代词的用法特点鲜明,即一般常做宾语,也就是在它们前面的多是动词,所以它们前面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如:
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晁错《论贵粟疏》衣之:穿它们(织的布)。
是欲臣妾我也。(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臣妾我:让我们当臣做
6、名词后有介词词组
介词词组在古汉语中经常做补语来修饰它前面的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所以名词后有介词词组,这个名词要活用为动词。如:
晋师军于庐柳。(《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军于庐柳:驻扎在庐柳。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吕氏春秋·上农》)蚕于郊:在郊外养蚕。
7、名词用“而”连接
连词“而”经常用来连接的是动词、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形容词性词组,但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所以用“而”连接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盐铁论·相刺》不织而衣:不织布却穿衣服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衣冠而见之:穿上衣服戴上帽子见他。
二、宾语前置的定义和种类
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在一定的语法条件下,宾语可以从谓语中心语的后面移至谓语中心语的前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其为“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下面几种:
1、疑问代词作宾语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3、宾语用代词复指
4、无标志的宾语前置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类型
1、无“者”、“也”句(基本形式):
荀卿,赵人。
夫鲁,齐晋之唇。
2、有“者”句:
兵者,不祥之器。
陈轸者,游说之士。
3、有“也”句:
张骞,汉中人也。
王,人君也。
4、有“者”、“也”句(完美形式)
陈胜者,阳城人也。
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的活用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非判断的内容,就是“判断句的活用”。
1、表达比喻内容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曹公,豺虎也。
2、表达因果关系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托),非下也,权重也。
3、表达条件关系
夫战,勇气也。
百乘,显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