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主要翻译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沫若主要翻译思想
班级:英语1103班 姓名: 田小星 学号:1101901307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 名开贞,号尚武,笔名沫若,四 川乐山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 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思 想家和翻译家。他也是创造社的 领军人物,在文学创作和翻译方 面都颇有创造,郭沫若翻译介绍 外国文学是从“五四”前夕开始 的。大约在1917年左右,他就 开始从英文翻译泰戈尔、海涅等 人的诗歌,这是他翻译实践的起 点。郭沫若不但在翻译实践方面 硕果累累,在翻译理论方面也颇
有建树,他的翻译思想在中 国翻译文学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
郭沫若的主要译作:
《浮士德》 《少年维特之烦恼》 《雪ຫໍສະໝຸດ Baidu诗选》 《战争与和平》 《血路》 《政治经济学批判》 《茵梦湖》 《神曲》 《哈姆雷特》
浅谈郭沫若的主要翻译思想:
纵观郭沫若的翻译言论,发现他的翻译思想立论新颖,值 得我们研究。本文试从译者伦理观、翻译动机论、翻译创 作论三个方面对他的翻译思想进行简单的讨论。 一、译者伦理观 在《理想的翻译之我见》一文中,郭沫若认为理想的翻译 对于原文的字句,原文的意义,自然不许走转,而对于原 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这样的译法取决于以下先决条件 :译者的语学知识要丰富,对于原书要有理解,对于作者 要有研究,对于本国文字要有自由操纵的能力。这说明他 强调翻译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从事翻译工作要有严 肃的态度。译者应该唤醒译书家的责任心。读者应该从教 育着手,劝知识未备的青年先从事基础知识的储积,多培 养直接读外籍的人材;望国内各大书坊多采办海外的名著 。
郭沫若在翻译上自然侧重于文学翻译 ,他 先后为我国读者译介了德、英、法、美、俄 、日、印度、波斯等国几十位作家的作品 , 其译介范围之广 ,时间持续之长 ,所涉流派 之多 ,在现代翻译文学史上都是少见的。郭 沫若对翻译理论也比较重视 ,他对翻译的意 义、作用和地位 ,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翻译 家的修养等方面的问题均有较为深刻的论述 ,其中不少观点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翻译创作论
(1)郭沫若指出文学翻译“与创作无以异”,“ 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超过创作”,因此,文 学翻译须“寓有创作精神,除了强调翻译工作者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以严肃的态度从事翻译工 作,郭沫若还指出,翻译外国文学必须要有深刻 的生活体验,对原著的时代背景要有深入的了解 。 (2)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郭沫若主张意译和风 韵译。”所谓“风韵译”也可以叫做“气韵译” ,即指翻译时不仅不能背离原文的意义,而且“ 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原文中的字句应 该应有尽有,然不必逐字逐句的呆译,或先或后 ,或综或析,在不损及意义的范围之内,为气韵 起见可以自由移易”。译文学上的作品不能只求 达意,要求自己译出的结果成为一种艺术品。
二、翻译动机论
郭沫若认为,文学研究不论研究作家或研究作 品,都属于研究者的个人自由;而文学的介绍, 当然比个人介绍多出三个因子来:文学作品,介 绍家和读者。介绍者是三个因子中最重要的一个 ,他对文学作品有选择之权,对读者有指导之责 。郭沫若还就介绍家即翻译家的态度论述了翻译 的动机。他认为如果翻译家对于自己要译的作品 能涌起创造的精神、有精深的研究和正确的理解 ,能充分理解作品的表现和内涵,能把自己的创 作精神融入原作中并进行移译,那么他的译品必 然会能引起一般读者的兴趣,必然能产生极大的 效果。
班级:英语1103班 姓名: 田小星 学号:1101901307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 名开贞,号尚武,笔名沫若,四 川乐山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 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思 想家和翻译家。他也是创造社的 领军人物,在文学创作和翻译方 面都颇有创造,郭沫若翻译介绍 外国文学是从“五四”前夕开始 的。大约在1917年左右,他就 开始从英文翻译泰戈尔、海涅等 人的诗歌,这是他翻译实践的起 点。郭沫若不但在翻译实践方面 硕果累累,在翻译理论方面也颇
有建树,他的翻译思想在中 国翻译文学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
郭沫若的主要译作:
《浮士德》 《少年维特之烦恼》 《雪ຫໍສະໝຸດ Baidu诗选》 《战争与和平》 《血路》 《政治经济学批判》 《茵梦湖》 《神曲》 《哈姆雷特》
浅谈郭沫若的主要翻译思想:
纵观郭沫若的翻译言论,发现他的翻译思想立论新颖,值 得我们研究。本文试从译者伦理观、翻译动机论、翻译创 作论三个方面对他的翻译思想进行简单的讨论。 一、译者伦理观 在《理想的翻译之我见》一文中,郭沫若认为理想的翻译 对于原文的字句,原文的意义,自然不许走转,而对于原 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这样的译法取决于以下先决条件 :译者的语学知识要丰富,对于原书要有理解,对于作者 要有研究,对于本国文字要有自由操纵的能力。这说明他 强调翻译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从事翻译工作要有严 肃的态度。译者应该唤醒译书家的责任心。读者应该从教 育着手,劝知识未备的青年先从事基础知识的储积,多培 养直接读外籍的人材;望国内各大书坊多采办海外的名著 。
郭沫若在翻译上自然侧重于文学翻译 ,他 先后为我国读者译介了德、英、法、美、俄 、日、印度、波斯等国几十位作家的作品 , 其译介范围之广 ,时间持续之长 ,所涉流派 之多 ,在现代翻译文学史上都是少见的。郭 沫若对翻译理论也比较重视 ,他对翻译的意 义、作用和地位 ,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翻译 家的修养等方面的问题均有较为深刻的论述 ,其中不少观点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翻译创作论
(1)郭沫若指出文学翻译“与创作无以异”,“ 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超过创作”,因此,文 学翻译须“寓有创作精神,除了强调翻译工作者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以严肃的态度从事翻译工 作,郭沫若还指出,翻译外国文学必须要有深刻 的生活体验,对原著的时代背景要有深入的了解 。 (2)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郭沫若主张意译和风 韵译。”所谓“风韵译”也可以叫做“气韵译” ,即指翻译时不仅不能背离原文的意义,而且“ 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原文中的字句应 该应有尽有,然不必逐字逐句的呆译,或先或后 ,或综或析,在不损及意义的范围之内,为气韵 起见可以自由移易”。译文学上的作品不能只求 达意,要求自己译出的结果成为一种艺术品。
二、翻译动机论
郭沫若认为,文学研究不论研究作家或研究作 品,都属于研究者的个人自由;而文学的介绍, 当然比个人介绍多出三个因子来:文学作品,介 绍家和读者。介绍者是三个因子中最重要的一个 ,他对文学作品有选择之权,对读者有指导之责 。郭沫若还就介绍家即翻译家的态度论述了翻译 的动机。他认为如果翻译家对于自己要译的作品 能涌起创造的精神、有精深的研究和正确的理解 ,能充分理解作品的表现和内涵,能把自己的创 作精神融入原作中并进行移译,那么他的译品必 然会能引起一般读者的兴趣,必然能产生极大的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