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超验主义文学与中国道家的哲学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是美国超验主义文学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以开办传播超验主义思想的刊物和俱乐部而闻名。爱默生的“超灵”是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的核心,它奠定了美国人的精神基础。“超灵”是爱默生超验主义的支柱,指灵魂的超验性质,它高于物质,高于感觉,包含了爱默生对世界本原的根本看法。对爱默生来说,“世界是向往的”,它不过是灵魂的镜子。灵魂虽然远远高于物质世界,优越于物质世界,但它却是真正的现实,不是人拥有灵魂。而是灵魂拥有人。宇宙的灵魂“不是我的,你的,他的,而我们却是它的。我们是它的财产,它的人。”每个人不过是他灵魂的外在体现。“超灵”还含有灵魂的渗透性和超越性。灵魂深入宇宙的每一部分:“我们看见的世界是单个的:太阳、月亮、动物、树木,但它的全部则是灵魂,具体个别的只是它光耀的部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宇宙的真谛或灵魂,它鼓励人去超越各种限制。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而只有服从这一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灵魂,人才可能达到超越。爱默生视宇宙为统一体,超灵就是统辖宇宙的唯一心灵,唯一意志,万物从中产生并相互关联;只有一个心灵,每个人都是通向它的走廊。道家哲学思想里的“道”是形而上的本根,是宇宙的本原。道家鼻祖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写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不能够用概念解释,却可以通过虚静自我来洞察“道”的幽微玄妙。因此,虚静自我就为认识“道”提供了宽广的视野。道家是这样表述宇宙生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此可见,“道”生万物,人天同源是道家思

想体系的一个基本观点。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万物存在着相互影响,普遍联系,可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运动,才能生生不息。“道”是真实的存在。万物是从阴阳二气的融合中产生出来,万物的本体和生命就是“气”,也就是“道”。万物包含有“阴”、“阳”这两种对立的方面或倾向,而在看不见的“气”中得到了统一。“道”是一切实存物的神秘来源,它统合万物,超越万物,是宇宙不可言传的神秘本体。“超灵”与“道”分别代表着爱默生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最高范畴和最高目的。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正是以牺牲个性、自然,牺牲人和自然的和谐为代价的资本主义经济跃进时期。超验主义批判商业文明对人们思想的毒害,认为对财富无节制的追求必然导致精神空乏,思想浅薄。因此,财产、贪婪、权誉都是与人心、自然之统一背道而驰的,都是应该彻底否定的。而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国家四分五裂,统治者穷兵黩武,昏庸荒淫,冲突和战争不断,民不聊生。人们浪费奢侈,追求物欲享受。为使人们回到一种安宁有序的本真生活和社会秩序中来,返璞归真,老子将人生论和社会自然论提到哲学高度加以把握。虽然时空相隔久远,但“超灵”与“道”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二者都是万物的源泉与归宿;二者都是天与人的和谐统一;二者都是无所不容,自在自为,超验而完美的。“超灵”和“道”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

西方古代的自然观是一种天人对立的自然观。人与自然的斗争是主要的矛盾,征服自然成为传统西方文化意识的主流。这种人与自然对立与斗争的关系,爱默生却给予了不同的看法。他始终认为人与自然是紧密相连、和谐统一的。他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大自然》探讨了自然、人和灵魂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典型的唯心主义的思想:自然于人是物质的保障和精神的寄托;自然揭示了人类灵魂的真谛,激发了人类的灵感和直觉;认为自然界及人心都充满了精神的存在,物质本身便是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便是世间万物的内涵,一种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的力量,他称之为“超灵”,即绝对的精神。爱默生认为,自然具有提升人格的精神作用以及扬善抑恶的道德力量。自然的圣洁和崇高的美在人心中唤起一种崇敬和景仰之情,置身于自然,人会感受到一种愉悦,思想得到提升,灵魂得到净化,美丽的本性得到复归。爱默生的哲学精神表现在对逻辑学、经验论的卓越见解上,他轻视纯理论的探索,信奉自然界,认

为它体现了上帝和上帝的法则。在他看来,自然、社会和人都可以纳入于一个巨系统加以考查、把握。他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可以说人是宇宙的全息,天体运行、四季更迭等自然现象无不对人产生影响。从爱默生的自然观中,我们不难看出道家思想的影子。道家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古代的诸多大家之作无不展现出道家的风范。道家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已经溶人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之中,成为中国人思维的一种模式。天人合一意指人类与天地、自然万物的合一。将自然和人类看成一个大的生命整体,在这一生命整体里的万事万物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相互撼应、相互贯通。不仅如此,天人合一观还把认识世界与认识人自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推出了人道和天道的合一,即人的愈志、情操、理想、品格与自然精神、自然规律的合一。天人合一讲求天人一理,知天即含知人。道家哲学认为,人来源于自然,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宇宙的根是气,气化流行,衍生万物,气凝聚而成实体,实体之气散而物亡又复归于宇宙流行之气,天上之日月星辰,地上的山河草木,飞禽走兽,及至悠悠万物,一切皆由气生。人为万物之灵,亦属天地之气而生。人和自然是相通的,人的目的不是狂妄地支配自己以外的自然,而是有一种必须和自然保持协调而生存的信念。爱默生在《论自然》一文中引用乔治·赫伯特的诗表明了他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身的一切应合着世上的一切,感应着来去盈亏的潮水与明月”。自然与人紧密相连,自然规律与人的思想规律具有一致性。宇宙这一大体系中。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都是宇宙的一部分。爱默生不再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人与自然,而试图以辨证的角度去重构这两者的关系。他看到了两者的相似处:都源于宇宙、都有相似的运动和规律,他将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爱默生的自然观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及自然规律与人的思想规律的一致性,同中国古代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或契合之处。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正是说明宇宙间万物遵循根本规律和根本原则。人作为自然有机体的一部分,对自然界也应“道法自然”,“维道是从”,严格遵循自然法则。爱默生强调自然中的成功者必定理解自然准则,也吸取了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人属于自然界,人来自自然且又依赖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理应和睦相处,协调发展”是爱默生自然观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共同的观点。

道家创始人老子与爱默生之间所跨越的时间近两千年,但从以道家之“道”与爱默生超验主义文学中的“超灵”理念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在思考方式上的内在一致性。在自然观上,二者又都主张走向自然,返璞归真,直觉自然,领悟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可见伟大的思想是超越时空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并闪耀着恒久的智慧光芒。

[参考文献]

[1]唐成林.十年来国内爱默生研究综述叨.世界文学评论,2006,(1).

[2]杨翰卿.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阴.社会科学研究,200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