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物具有相反的方面
2.朴素辨证法思想 转化的规律。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哲学思想: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变;对中国文 化产生深远影响
政治主张:消极悲观的态度
h
18
问题探究 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
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 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
h
20
知识点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
株 待
民,皆守株之类也。”
兔
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 什么样的政治观点?
①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h
21
课堂探究
8
讲一讲
你能给大家讲一 讲“苛政猛于虎”的 故事吗?
这个故事反映了 能够反映儒家的什 么思想?
h
9
师生互动
如何理解荀子所提出的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和“制天命 而用之”等观点?
——《荀子·天论》
h
10
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在自然面前不是无 能为力的,可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但“法治”过度易导致暴政,使社会矛盾激化
h
24
秦王借法家思想振 兴国家,实现统一 大业。统一后,秦 始皇继续厉行法治, 结果呢?
——天下大乱,15年便 灭亡。历史启示?
——法家理论可得天下 而不能治天下。
h
25
第四框题 墨家的主张
墨子(约前468—前376),
名翟。出身于“贱人”。春秋战
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
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
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h
32
师生互动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为什 么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
经济: 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 荀子关于人与自然的认识
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 孔子、老子、墨子的思 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想主张
阶级: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士”阶层活跃
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 遏制学生晚自修说话的现象?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
h
40
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
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 实意义:2分
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 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2分 甲乙说说::““估可计 能是 是“宣 弘丙仁传扬的”中中说国华,法孟古文有子代化一提优,秀让定出的世道过界教理“了育民,解思孔本中想子”国。主,。”张”2 丙说:“也许是分让但外与国人西知方道启中蒙国思人想权家思想提比出西的方早两千 多年。” “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2分
对孔子这段名言,你有什么感想?
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 善自己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自 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
h
5
知识点拔
材料1
子曰:“仁者爱人。”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h
3
知识·梳理 儒家
百家争鸣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孟荀 子子子
老庄 子子
韩非子 墨子
生平 思想 文化 教育 成就
仁政 思想
天人 关系 礼的 思想
哲学 思想 政治 学说 思想
h
思想 学说
思想 特点
4
个人简介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h
29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孔子
春秋
提倡“仁”和“礼” 思结合
;“因材施教”
,学
儒家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
战国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老子 春秋 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无为而治” 道家
庄子 战国 乐天安命;顺从自然
法家 韩非 战国 主张法、术h 、势相结合;变法革新 30
他编订古籍,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 贡献
h
42
史官),就是孔子曾向
他问礼的老聃
h
15
知识点拔
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 柔能胜刚。
小国寡民的社会
h
16
知识点拔
领域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核心
内容
思 哲学 想 思想
学
说 政治
主张
思想评价
h
17
知识点拔
领域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核心
内容
思 哲学 想 思想 学 说 政治
主张
思想来自百度文库价
1. "道"是万物的本源 “道”是世界的根本;
A,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使一般人的子弟也有受教育机会
B,打破男尊女卑的传统,不论 男妇皆有受教育机会
C,力图通过发展教育的途径, 为统治者选拔治国的贤良之士
D,以仁的学说来劝导民众,麻
痹广大人民群众斗志
h
38
知识巩固
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 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 国,谁攻?
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全析提示
归纳历史事物的作用与影响,应从分析其内容入手,先具体分 析各项内容的作用,然后从总体上概括其深远影响。
h
35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
材料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 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上述材料各表述了哪h 一学派的观点和主张? 39
h
11
指出荀子思想倾向,分析 其产生的根源。
h
12
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倾向。
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 对自然认识、利用和改造能力的增强。
h
13
师生互动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早期儒家思想有何特点?
形成: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学说,经孟
子、荀子的总结、改造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更 加完备。
h
19
知识·梳理
理论来源
①法、术、势三派 ②道家思想 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韩 非 子
法 家
观点主张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认识论:①遵循客观规律行事;②“参验法”
发展趋势 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
作用
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 全国奠定理论基础。
h
1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 学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 习 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形 要 成的重要意义;了解 求 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
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h
2
概念呈现
百家争鸣:
“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 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争鸣在前 期和中期,主要表现为争鸣,后期表现为合流,争鸣是在 争鸣中吸收,吸收是为了更好地争鸣。争鸣只是探讨问 题,合流才是向解决问题迈进。
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 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 国时期最“有用”的 思想?
h
22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 的需要
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 争的需要
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
h
23
课堂探究2:如何评价韩非子的主张?
韩非子主张积极进取,反对墨守成规,是顺应 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同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为秦朝结束诸 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 论基础。
墨
心思想:
家
: 墨 翟
主张:
非攻 尚贤 非乐 非命
尚同 节葬 节用
特点 :
①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 ②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③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精神
h
27
墨子像
孔子曰:“仁者,爱人, 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 利”,“爱无差等。”造 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的创始人。墨子精于工技,曾
经“学儒者之业”。他一生的活
动主要是“上说下教”,儒、墨
两家并称为“显学”。墨子门下
弟子众多,他们对巨子(墨家
墨子
领袖)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相传墨子曾止楚攻宋,主张兼爱、非攻。墨子为
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曾长期h 奔走于各诸侯国。 26
知识·梳理
宗旨、核 “兼相爱、交相利”
特点:儒家思想较为完整,但带有浓厚的理
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大多是关于思想修 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治国原则; 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
h
14
第二框题
老庄之学
老子
司马迁的《史记》一说
他姓李名耳,字伯阳,
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
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
里人,做过周朝“守藏
室之史”(管理藏书的
孟子、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文化: 私学兴起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h
33
深化·拓展
“百家争鸣”的意义
⑴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 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 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h
28
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 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材料二:(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 获敛……百姓饥寒而死者,不可胜数。
材料三: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
之人,有能则举之。
——《墨子》
请指出:墨子的思想核心,并说明其产生的社会根 源,分析其积极意义。
课堂总结:关于百家争鸣
1、什么叫“百家争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3、百家争鸣的意义是什么?
h
31
关于“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代表
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
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
生了儒、道、墨、名、
法、阴阳、纵横、农、杂
等各家思想流派,他们针
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
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
教育、职业教育等 •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
爱和平、反对战争
认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h
36
练习:
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 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h
37
2、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准 确含义是
问题: 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h
41
我们应如何评价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仁”, 具有民本思想,对于和谐社会人 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他主张维护周礼,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 益,具有保守性,不可能被当时统治阶级所接受。
他首倡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促 进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论语·颜渊》
材料2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颜渊》
材料3
1.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
h
6
知识点拔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核心
内容
思 想
政治 思想
“仁”和“礼 ”
学
说 教育 有教无类、因材施 思想 教、全面发展
文化贡献
创办私学; 整理文化典籍
“仁者爱人”、“克己 复礼”; “为政以德”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 神敬而远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礼、乐、身、御、 书、数
弟子三千 儒家五经
h
7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h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 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h
34
知识升华
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 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 了极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 治的理论武器
2.朴素辨证法思想 转化的规律。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哲学思想: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变;对中国文 化产生深远影响
政治主张:消极悲观的态度
h
18
问题探究 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
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 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
h
20
知识点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
株 待
民,皆守株之类也。”
兔
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 什么样的政治观点?
①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h
21
课堂探究
8
讲一讲
你能给大家讲一 讲“苛政猛于虎”的 故事吗?
这个故事反映了 能够反映儒家的什 么思想?
h
9
师生互动
如何理解荀子所提出的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和“制天命 而用之”等观点?
——《荀子·天论》
h
10
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在自然面前不是无 能为力的,可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但“法治”过度易导致暴政,使社会矛盾激化
h
24
秦王借法家思想振 兴国家,实现统一 大业。统一后,秦 始皇继续厉行法治, 结果呢?
——天下大乱,15年便 灭亡。历史启示?
——法家理论可得天下 而不能治天下。
h
25
第四框题 墨家的主张
墨子(约前468—前376),
名翟。出身于“贱人”。春秋战
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
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
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h
32
师生互动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为什 么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
经济: 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 荀子关于人与自然的认识
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 孔子、老子、墨子的思 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想主张
阶级: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士”阶层活跃
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 遏制学生晚自修说话的现象?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
h
40
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
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 实意义:2分
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 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2分 甲乙说说::““估可计 能是 是“宣 弘丙仁传扬的”中中说国华,法孟古文有子代化一提优,秀让定出的世道过界教理“了育民,解思孔本中想子”国。主,。”张”2 丙说:“也许是分让但外与国人西知方道启中蒙国思人想权家思想提比出西的方早两千 多年。” “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2分
对孔子这段名言,你有什么感想?
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 善自己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自 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
h
5
知识点拔
材料1
子曰:“仁者爱人。”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h
3
知识·梳理 儒家
百家争鸣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孟荀 子子子
老庄 子子
韩非子 墨子
生平 思想 文化 教育 成就
仁政 思想
天人 关系 礼的 思想
哲学 思想 政治 学说 思想
h
思想 学说
思想 特点
4
个人简介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h
29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孔子
春秋
提倡“仁”和“礼” 思结合
;“因材施教”
,学
儒家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
战国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老子 春秋 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无为而治” 道家
庄子 战国 乐天安命;顺从自然
法家 韩非 战国 主张法、术h 、势相结合;变法革新 30
他编订古籍,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 贡献
h
42
史官),就是孔子曾向
他问礼的老聃
h
15
知识点拔
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 柔能胜刚。
小国寡民的社会
h
16
知识点拔
领域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核心
内容
思 哲学 想 思想
学
说 政治
主张
思想评价
h
17
知识点拔
领域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核心
内容
思 哲学 想 思想 学 说 政治
主张
思想来自百度文库价
1. "道"是万物的本源 “道”是世界的根本;
A,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使一般人的子弟也有受教育机会
B,打破男尊女卑的传统,不论 男妇皆有受教育机会
C,力图通过发展教育的途径, 为统治者选拔治国的贤良之士
D,以仁的学说来劝导民众,麻
痹广大人民群众斗志
h
38
知识巩固
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 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 国,谁攻?
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全析提示
归纳历史事物的作用与影响,应从分析其内容入手,先具体分 析各项内容的作用,然后从总体上概括其深远影响。
h
35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
材料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 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上述材料各表述了哪h 一学派的观点和主张? 39
h
11
指出荀子思想倾向,分析 其产生的根源。
h
12
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倾向。
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 对自然认识、利用和改造能力的增强。
h
13
师生互动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早期儒家思想有何特点?
形成: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学说,经孟
子、荀子的总结、改造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更 加完备。
h
19
知识·梳理
理论来源
①法、术、势三派 ②道家思想 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韩 非 子
法 家
观点主张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认识论:①遵循客观规律行事;②“参验法”
发展趋势 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
作用
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 全国奠定理论基础。
h
1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 学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 习 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形 要 成的重要意义;了解 求 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
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h
2
概念呈现
百家争鸣:
“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 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争鸣在前 期和中期,主要表现为争鸣,后期表现为合流,争鸣是在 争鸣中吸收,吸收是为了更好地争鸣。争鸣只是探讨问 题,合流才是向解决问题迈进。
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 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 国时期最“有用”的 思想?
h
22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 的需要
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 争的需要
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
h
23
课堂探究2:如何评价韩非子的主张?
韩非子主张积极进取,反对墨守成规,是顺应 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同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为秦朝结束诸 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 论基础。
墨
心思想:
家
: 墨 翟
主张:
非攻 尚贤 非乐 非命
尚同 节葬 节用
特点 :
①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 ②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③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精神
h
27
墨子像
孔子曰:“仁者,爱人, 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 利”,“爱无差等。”造 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的创始人。墨子精于工技,曾
经“学儒者之业”。他一生的活
动主要是“上说下教”,儒、墨
两家并称为“显学”。墨子门下
弟子众多,他们对巨子(墨家
墨子
领袖)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相传墨子曾止楚攻宋,主张兼爱、非攻。墨子为
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曾长期h 奔走于各诸侯国。 26
知识·梳理
宗旨、核 “兼相爱、交相利”
特点:儒家思想较为完整,但带有浓厚的理
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大多是关于思想修 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治国原则; 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
h
14
第二框题
老庄之学
老子
司马迁的《史记》一说
他姓李名耳,字伯阳,
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
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
里人,做过周朝“守藏
室之史”(管理藏书的
孟子、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文化: 私学兴起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h
33
深化·拓展
“百家争鸣”的意义
⑴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 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 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h
28
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 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材料二:(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 获敛……百姓饥寒而死者,不可胜数。
材料三: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
之人,有能则举之。
——《墨子》
请指出:墨子的思想核心,并说明其产生的社会根 源,分析其积极意义。
课堂总结:关于百家争鸣
1、什么叫“百家争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3、百家争鸣的意义是什么?
h
31
关于“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代表
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
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
生了儒、道、墨、名、
法、阴阳、纵横、农、杂
等各家思想流派,他们针
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
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
教育、职业教育等 •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
爱和平、反对战争
认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h
36
练习:
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 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h
37
2、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准 确含义是
问题: 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h
41
我们应如何评价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仁”, 具有民本思想,对于和谐社会人 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他主张维护周礼,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 益,具有保守性,不可能被当时统治阶级所接受。
他首倡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促 进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论语·颜渊》
材料2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颜渊》
材料3
1.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
h
6
知识点拔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核心
内容
思 想
政治 思想
“仁”和“礼 ”
学
说 教育 有教无类、因材施 思想 教、全面发展
文化贡献
创办私学; 整理文化典籍
“仁者爱人”、“克己 复礼”; “为政以德”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 神敬而远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礼、乐、身、御、 书、数
弟子三千 儒家五经
h
7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h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 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h
34
知识升华
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 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 了极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 治的理论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