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甲亢的具体项目与步骤有哪些

诊断甲亢的具体项目与步骤有哪些
诊断甲亢的具体项目与步骤有哪些

诊断甲亢的具体项目与步骤有哪些

甲亢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严重伤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但是大家大可不必担心,因为甲亢的诊断并不困难,只要积极配合减产,就能明确甲亢性质,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就能彻底治愈。

诊断甲亢要检查哪些项目?

1、了解甲状腺肿大情况的项目:甲状腺B型超声检查,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影检查等。

2、甲状腺免疫学检查:促甲状腺受体抗体的测定,如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测定(TRAb)等;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或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测定。

3、了解机体代谢状态的项目:基础代谢率(BMR)测定;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及尿肌酸测定。

4、了解血清甲状腺激素高低的项目:血清总T3(TT3)测定,血清总T4(TT4)测定,血清游离T3(FT3)测定,血清游离T4(FT4)测定,血清反T3(yT3)测定。

5、了解垂体一甲状腺轴调节的项目:甲状腺吸131碘率及甲状腺抑制试验(包括T3抑制试验和甲状腺片抑制试验),血清超敏促甲状腺激素测定(S-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TRH兴奋试验)。

甲亢的辅助检查项目?

1、反T3(FT3)的测定:血FT3正常均值为50mg/dl,甲亢时明显增高。

2、血总T3:正常值100~150mg/dl,甲亢时增高,幅度常大于总T4。

3、甲状腺摄碘率:如摄碘率增高,3小时大于25%,或24小时大于45%(近距离法),峰值前移可符合本病,但宜作T3抑制试验,以区别单纯性甲状腺肿。

4、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在甲亢中TGA 和MCA均可阳性,但其滴度远不如桥本甲状腺炎高。

5、TSAb或TSI:甲亢患者阳性率约80%~90%,经治疗病情缓解后TSAb的活性明显下降或转正常,有利于随访疗效和鉴定治疗后复发,临床上也常以此估计抗甲状腺药物停服合适时间。

5、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有兴奋反应患者正常,如TSH

接近于零,或用灵敏感度较高的免疫测量分析结果TSH低于正常,且不受TRH

兴奋,可提示甲亢(包括T3甲亢)。本试验意义与T3抑制试验相似,且可避免摄入T3影响心脏。

甲亢诊断的具体依据

临床表现诊断:特别要注意怕热、多汗、易激动、纳亢、消瘦、腹泻、静息时仍心动过速、眼征及甲状腺肿大等。在甲状腺部位查到震颤及血管杂音,更具有诊断意义。

一般实验室检查:血清总T3及T4升高,T3树脂摄取试验(RT3u)及游离T4指数(FT4I为总T4与RT3u的乘积)高于正常。Graves病血中TSH浓度常低于正常。

诊断甲亢的具体项目与步骤

特殊甲状腺功能试验:①甲状腺131I摄取率或抑制试验:在禁碘剂两周后,做此试验,常示总摄131I率增高,峰值前移,提示甲亢存在。如果对结果有怀疑或仍难诊断的病例,必要时应作甲状腺片或T3片服后甲状腺131I摄取的抑制试验。此抑制试验对年老及有心血管疾病者应慎用。②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于注射TRH后有兴奋反应者为正常。如血中基础TSH很低,注射后仍低或未见上升,即不被TRH兴奋,结合临床症状,可能提示有甲亢。此试验优于甲状腺素抑制试验或T3抑制试验,副作用少,并可避免甲状腺激素摄入对心脏的影响及甲亢症状加重等缺点。③对症治疗:对少数疑难病例经过实验室检查仍未能确诊,可重复上述检查,还可在对症治疗情况下随诊或可试用抗甲状腺药物进行诊断性治疗1~3月,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

诊断甲亢的具体步骤

诊断甲亢步骤一、进一步检查

甲亢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患者体内甲状腺分泌过多引起的,因而在对甲亢的诊断时主要是对甲状腺进行检查。在甲状腺扫描分布均匀或不均匀,会表现为“冷结节”。病理学检查时,若是没有典型的临床的甲亢的诊断表现,抗体滴度不高或阴性者,可以采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组织活检以确诊。

诊断甲亢步骤二、诊断要点

有些女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地坚硬,这时候应该先对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查。血清中TGA、TMA滴度存在明显升高,可以基本确诊。甲亢的诊断要与甲状腺癌鉴别,甲亢后者抗体阴性。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bd12113160.html,/jk/2013/0731/142010.html

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附参考数值) IVD第一资讯平台IVD资讯2月13日 整理、来源:体外诊断网 本文整理化学发光临床常见的检测项目、临床意义及参考范围,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甲状腺功能◆◆ 1、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 T3)临床意义: Tot T3是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首选指标之一,对甲状腺功能紊乱进行确诊。 增高:Grave 病,大多数是由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特发性T3型甲亢、新生儿一过性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TBG、白蛋白增高时、地方性缺碘甲状腺肿、服用外源性T3等)。 降低: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低(如呆小症、Hashimoto 甲状腺炎、先天性甲状腺形成异常、新生儿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特发性粘液性水肿等);继

发性甲状腺机能减低(如垂体功能低下、TSH单独缺乏症等);下丘脑功能障碍、重症消耗性疾病;先天性TBG减少症;65岁以上。 参考范围~nmol/L (– ng/mL) 2、总甲状腺素(Tot T4 )临床意义: 增高:甲亢;妊娠、新生儿;服用雌激素和避孕药;高TBG血症;急性肝炎;服用碘时;亚急性甲状腺炎;TSH分泌性肿瘤;甲状腺激素过度使用。 降低:甲减;TSH不应症;甲状腺形成异常;母体抗甲状腺制剂的应用;TBG低下症;某些严重肝病、禁食、高热病、肾病综合症。 参考范围~nmol/L (~ug/dL) 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临床意义: 甲亢增高,甲减降低,与病理生理相一致,不受TBG等的影响,故可诊断妊娠性甲亢,并是诊断甲亢的最佳指标。 参考范围~pmol/L (~pg/mL) 4、游离甲状腺素(FRT4)临床意义: 甲亢、T4中毒症、恶性肿瘤等增高,甲减降低,与病理生理相一致,不受TBG等影响,是诊断甲减的最佳指标。 参考范围~pmol/L (~pg/mL) 5、促甲状腺素(超敏)(hTSH)临床意义:

甲状腺功能亢进T3T4的检查

甲状腺功能亢进T3T4的检查 *导读:甲状腺功能亢进t3t4的检查: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甲亢?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凭临床症状和体征即可明确诊断。对于不典型或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则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方可作出明确诊断。…… 甲状腺功能亢进t3t4的检查: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甲亢?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凭临床症状和体征即可明确诊断。对于不典型或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则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方可作出明确诊断。甲亢患者的检查项目很多,每项检查都有~定的临床意义。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项目进行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血清t3、t4测定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常用检查项目,包括测定血清总t3(tt3)、总t4(tt4)和游离t3(ft3)、游离t4(ft4),一般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国内开展血清tt3、tt4测定的医院较多,开展血清ft3、ft4测定目前仅限于少数大医院。这种检查用血量不多,测定tt3、tt4一般只需2-3毫升血,抽血时间在什么时候都可以,进不进食均不影响测定结果。 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时血清tt3、tt4往往都增高,尤其tt3增高更为明显。有的病人只有血清tt3增高,血清tt4还在正常范围,这种病人的甲亢病情比较轻。极少数病人血清 tt4增高,而tt3增高不明显。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时

血清tt3、tt4往往都降低,尤其tt4降低更为明显。病情较轻的甲减病人,血清tt4降低,而血清tt3可在正常范围。 血清ft3、ft4往往与血清tt3、tt4呈平行改变,即前者增高或降低,后者亦增高或降低,因此两者测定的价值相似。但是,有以下几种情况可能测定血清ft3、ft4才能反映病人的甲状腺功能状态,而测定血清tt、ttd不能说明其功能状态。1.妊娠; 2.服避孕药; 3.先天性甲状腺激素载体蛋白浓度异常; 4.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5.慢性肝、肾疾病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t3t4的检查:对于甲亢的及时检查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能够更好的确诊甲亢的病症,得到更好的治疗,甲亢患者一定要积极的配合治疗,否则会给患者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甲亢病人的诊断标准

甲亢病人的诊断标准 甲亢我国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患者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痛苦,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下面我们就请专家翟章锁介绍一下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其发病过程大多是特定遗传素质的个体,在环境因素(细菌、病毒、碘等)、应激(如精神创伤)作用下,激发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甲亢。 甲亢患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一、甲亢的诊断方法都有: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结节,扫描时放射性集中于结节处:经TSH刺激后重复扫描,可见结节放射性增高。 二、单纯性甲状腺肿。除甲状腺肿大外,并无上述症状和体征。虽然有时131I摄取率增高,T3抑制试验大多显示可抑制性。血清T3,rT3均正常,这是甲亢的诊断方法。 三、其他。这也是甲亢的诊断方法。结核病和风湿病常有低热、多汗心动过速等,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常易被误诊为慢性结肠炎。老年甲亢的表现多不典型,常有淡漠、厌食、明显消瘦,容易被误诊为癌症。单侧浸润性突眼症需与眶内和颅低肿瘤鉴别。甲亢伴有肌病者,需与家族性周期麻痹和重症肌无力鉴别。 甲亢病人的诊断标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甲状腺过多地分泌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得病之比为1:4,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发病者最多。甲亢的主要临床症状有甲状腺肿大、食欲亢进、体重减轻、心动过速。情绪容易激动、怕热、出汗、手抖。甲亢的种类很多,手部按摩对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疗效较好。 甲亢病人的诊断标准 1、血总甲状腺素测定。

2、血总T 3、总T4。 3、反T3的测定。 4、游离T4和游离T3。 5、甲状腺摄131I率。 6、T3抑制试验。 7、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8、TSAb或TSI。 9、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 前言 本标准的3.1、4.1、5.1、6.1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标准。原标准 GB16390-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是指电离辐射以内和城外照射方式作用于甲状腺或/和机体其他组织所引起的原发或继发性甲状腺功能或/和器质性改变。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白求恩医科大学预防医学院和自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玉珂、孝延龄、王明东、宫恩甲、高风桐。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adiation thyroid diseases GBZ101-200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放射性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工作人员,非职业性受照人员也可参照本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97 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

3 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 acute radiation thyroiditis 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是指甲状腺短期内受到大剂量急性照射后所致的甲状腺局部损伤及其引起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3.1 诊断标准 3.1.1 有射线接触史,甲状腺剂量为200Gy以上。 3.1.2 一般照后两周内发病。 3.1.3 有甲状腺局部压痛、肿胀。 3.1.4 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与体征,重症可出现甲状腺危象。 3.1.5 三碘甲腺原氨酸(T 3)、血清甲状腺素(T 4 )及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 3.1.6 参考指标 3.1.6.1白细胞数减少。 3.1.6.2 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3.1.6.3 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升高。 3.2 处理原则 3.2.1 避免继续接触放射线或摄入放射性核素,促进体内131I排出。 3.2.2 对症治疗。 3.2.3 转变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按第5章诊断和处理。 4 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 chronic radiation thyroiditis 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是指甲状腺一次或短时间(数周)内多次或长期受射线照射后,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损伤。 4.1 诊断标准 4.1.1 有射线接触史,甲状腺吸收剂量为0.3Gy以上。 4.1.2 潜伏期一年以上。 4.1.3 甲状腺肿大,多数无压痛。 4.1.4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和/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促甲状腺激素(TSH)增高。 4.1.5 可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4.2 鉴别诊断 4.2.1 原发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甲亢首次病程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XXX,女,62岁,以“心悸气短伴乏力2年,加重半年”为主诉,于2017-04-25 08:48:14:000入院。 病例特点: 1.病史:该患2年前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心悸气短,活动后明显,伴有乏力,主要为双下肢,剧烈运动后明显,自觉易疲乏,怕热多汗,多食善饥,情绪紧张,焦躁易怒,双手抖动,大便次数增多,无畏寒发热,无头晕,头痛,无咳血胸痛,无呼吸困难,无腹痛,腹胀,无尿频,尿急,尿痛,发病以来曾就诊于我县人民医院,诊断为“甲亢”,口服甲巯咪唑50mg,每日一次,口服至今,半年来患者上述症状仍逐渐加重,为了进一步诊治,遂于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病程中精神尚可,食欲亢进,睡眠欠佳,大便3次/日,小便正常,近期体力下降,半年来体重减轻约5kg.{请输入既往史} 2.查体:T36.5℃.P75次/分.R17次/分.BP 150/90mmHg.神志清楚,步入病房,自由体位,营养中等,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淋巴结未触及无压痛.头颅及五官无畸形头发色黑白,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耳鼻部无分泌物鼻腔畅通无堵塞,听力正常,口唇无紫绀,气管居中,甲状腺可触及,无震颤,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肺部触诊语颤正常,双肺听诊无异常呼吸音,心律整齐无杂音,心率75次/分,腹部平坦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脊柱正常生理弯曲,四肢无畸形关节活动自如,四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四肢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二便正常. 余(-) 3.辅助检查:{请输入辅助检查} 初步诊断: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性心脏病 心功能II级 诊断依据: 1、老年女性:{请输入既往史} 2、以“{请输入主诉}”入院 3、查体:{体征} 4、辅助检查: {请输入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 1、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大,但无甲亢症,各种甲状腺功能检查均属正常范围。

甲亢鉴别与诊断

甲亢鉴别与诊断 不少疾病与甲亢症状相似,其中最常遇到的有神经官能症和单纯性甲状腺肿,而心脏病与甲亢性心脏病也容易混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甲亢与这三种疾病的区别。 1.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患者有许多症状与甲亢相似,包括出汗,消瘦,心动过速,心悸,呼吸不畅,疲乏,腹泻,手臂颤动等,但区别在于前者一般没有食欲亢进的症状,皮肤不发热也不湿润,无甲状腺肿,心率在休息后可以降低。实验室检查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证据。 2.单纯性甲状腺肿:其实单纯性甲状腺肿与甲亢不难鉴别,因为前者仅有甲状腺肿大,并没有甲亢的症状,但是有少数患者除了甲状腺肿大还伴有神经官能症,特别是有些甲状腺摄131碘率也增高的,给诊断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不过通过甲状腺抑制试验可确诊。 3.心脏病及高血压:一般来说,心脏病与甲亢性心脏病的鉴别比较有难度,因为两者都有基础代谢率高,神经紧张,手臂震颤,呼吸不畅,心动过速等症状,但甲状腺功能检查均无异常发现。不过要注意的是,两种疾病同时存在的现象并不少见。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常规治疗心率不见减慢,特别是心脏病或心房纤颤动原因不明者,应考虑甲亢的存在。当心动过速伴脉压增大,以及心力衰竭时血液循环时间无明显延长者,甲亢存在的可能性更大。 由于甲亢中最常见的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因此一般临床上所说的甲亢即指Graves病。Graves病的诊断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甲亢症候群 新陈代谢率亢进的症候群:食欲亢进却消瘦,怕热多汗,低热疲乏。 中枢神经及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的症候群:急躁易怒,心情波动,失眠难安,心悸气急,心动过速,湿热。收缩压增高,而舒张压降低,双手轻颤。 其他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月经不调,男性阳痿、不育等。 2.甲状腺肿大伴血管杂音:占70%。 3.突眼:可一侧也可双侧,约占50%。分非浸润性突眼与浸润性突眼两种。前者可能与交感神经亢进有关。而浸润性突眼有充血、流泪、水肿,甚至眼外肌麻痹症等症状。 4.实验室检查: 血清总?3、T4及rT3均增高。

甲状腺验血各项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文字版

甲状腺验血各项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中山--0,开始转载于 2011-12-26 20:13:33 原文由上海-天天快乐发表于甲状腺交流 3群 | 查看原文 回复转载到 1、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T3)(周一~周五检测,可当天出报告,急诊可随时检测) T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血清TT3浓度反映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优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T3是查明早期甲亢、监控复发性甲亢的重要指标。TT3测定也可用于T3型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医源性甲亢,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TT3呈相对性增高;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的TT4可降低,但TT3正常,亦呈相对性升高;T3型甲亢,部分甲亢患者TT4浓度正常,TSH降低,TT3明显增高。降低:甲减,低T3综合征(见于各种严重感染,慢性心、肾、肝、肺功能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BG血症等。 正常参考值:0.45~1.37 ng/ml 2.总甲状腺素(TT4,T4)(周一~周五检测,可当天出报告,急诊可随时检测) T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

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T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家族*),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时,进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降低:甲减,低TBG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丢失性肠病,遗传性低TBG血症等),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病变,剧烈活动等。 正常参考值:4.5~12 ug/dl 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游离甲状腺素(FT4)(周一~周五检测,可当天出报告,急诊可随时检测) FT3、FT4是T3、T4的生理活性形式,是甲状腺代谢状态的真实反映,FT3、FT4比T3、T4更灵敏,更有意义。FT3、FT4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要另外测定结合参数。 FT3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对甲亢的诊断很敏感,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性指标。 FT4测定是临床常规诊断的重要部分,可作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监测手段。当怀疑甲状腺功能紊乱时,FT4和TSH

甲亢临床表现诊断指数表

甲亢临床表现诊断指数表 注:<11分可排除甲亢;11~19分可疑为甲亢;>19分可确诊甲亢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 在纤维机体基本的生理活动(即血液循环、呼吸及恒定的体温)时,每小时单位表面积最低耗热量减去标准耗热量,其差值与标准耗热量之百分比,称为基础代谢率。测验前一天晚餐不宜过饱,夜间应有充分睡眠,测验日禁早餐,利用基础代谢率测定器进行测定,如无基础代谢测定器设备时,亦可测定患者的脉率、血压,并选用下列公式之一进行计算。如取以下四种公式结果的平均值,则更为可靠; (1) 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差)-111 (Gale) (2) 基础代谢率℅=0.75×(脉率+脉压差×0.74)-72 (Read) (3) 基础代谢率℅=1.28×(脉率+脉压差)-116 (Kosa) 【参考值】-10~+15% 【生理学变异】妊娠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禁食时可有程度不等的降低。 【病理学改变】 1.升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发热,心肺功能不全,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白血病、恶性肿瘤。 2.降低: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恶病质、神经性厌食、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 ——网上下载,资料来源待考 基础代谢率测定 可根据脉压和脉率计算,或用基础代谢率测定器测定。后者较可靠,但前者简便。常用计算公式为: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测定基础代谢率要在完全安静、空腹时进行。正常值为±10%;增高至20%~30%为轻度甲亢,30%~60%为中度;60%以上为重度。 注:脉率单位为:次/min;脉压单位为:mmHg。 ——第5版《外科学》主编吴在德人民卫生出版社P337

甲功全套检查的指标为哪些

甲功全套检查的指标为哪些? 【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正常情况:14~168pmol/L 增高:原发性甲减,继发性(垂体性)甲减。 降低:甲亢,第三性(下丘脑性)甲减。 【T4】游离甲状腺素指数——正常情况:2.2~14.0 增高:甲亢,应用甲状腺激素或肝素等。 降低:甲减。 【TSH】促甲状腺激素——正常情况:脐血3~12mU/L;儿童0.9~8.1mU/L ;成人2~10mU/L;>60岁,男2.0~7.3mU/L ,女2.0~16.8mU/L 增高:原发性甲减,异位TSH分泌综合征(异位TSH瘤),垂体TSH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 降低:继发性甲减,第三性(下丘脑性)甲减,甲亢CTSH瘤所致者例外,EDTA抗凝血者的测得值偏低。 【F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正常情况:6.0~11.4pmol/L 增高:甲亢。 降低:甲减。 【反T3】反-三碘甲腺原氨酸——正常情况:0.2~0.8nmol/L 增高:各种应激状态,饥饿,禁食,各种急性疾病,肝脏损害,肥胖症减肥过程中,高龄等【T3 RU】三碘甲腺原氨酸——正常情况:0.98~1.00 注意:在此试验中,是用未结合的TBG量来间接反映血中T4的浓度,与T3并无关系。增高:甲减。 降低:甲亢。 【TT4】甲状腺素总量——正常情况:新生儿130~273nmol/L 婴儿91~195nmol/L 1~5岁95~195nmol/L 6~10岁83~173nmol/L 11~60岁65~156nmol/L >60岁男65~130nmol/L 女72~136nmol/L 妊娠后5月79~229nmol/L 增加:甲亢,高TBG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家族性),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时,进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 降低:甲减,低TBG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丢失性肠病,遗传性低TBG血症等),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病变,剧烈活动等。 【FT4】游离甲状腺素——正常情况:26~39pmol/L 增高:甲亢,应用甲状腺素治疗时。 降低:甲减,应用T3治疗时。 【TT3】三-碘甲腺原氨酸总量——正常情况:脐血0.5~1.1nmol/L 新生儿1.4~2.6nmol/L 1~5岁1.5~4.0nmol/L 6~10岁1.4~3.7nmol/L 11~60岁1.8~2.9nmol/L >60岁男1.6~2.7nmol/L 女1.7~3.2nmol/L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医源性甲亢,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TT3呈相对性增高,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的TT4可降低,但TT3正常,亦呈相对性升高。

甲亢危象诊疗规范

医院甲亢危象诊疗规范【病史采集】 1具有甲亢的明确诊断依据; 2.症状发生的诱因、时间、发展过程及程度: (1)发热:体温在37.2?420C之间; (2)心率快:心率多大于140次/分; (3)中枢神经系统:焦虑不安,感觉迟钝,谵妄,昏迷或淡漠; (4)消化系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黄疸; (5)充血性心衰:下肢水肿,两肺底湿鸣,黄疸; (6)房颤:心室率100次分以上,甚至140次/分以上。 【体格检查】 具有甲亢的体征,并出现以下体征者: 1.体温:37.7?42C,极少数可小于37C; 2.心脏: (1)心室率常大于140次/分; (2)心律: 1)窦性心率,心率大于100次/分; 2)室上速; 3)房颤,心室率大于100次/分,甚至140次/分以上。 (3)心衰体征:下肢水肿,肝大,肝颈返流征(+ ),两肺

底湿鸣音。 3.中枢神经系统:焦虑不安或淡漠,重者昏迷; 4.消化系统;皮肤黄染。 【实验室检查】 具有甲亢诊断的实验室依据,如病人临床表现符合甲亢危象, 应立即进行治疗,不应等待化验结果。目前尚无针对危象的特异的实 验室检查。 【诊断】除具备诊断甲亢的依据外,应有以下表现: 1.典型甲亢危象诊断标准:体温40 C以上,心室率140 次/分以上,焦虑,昏睡,腹泻,呕吐; 2. Burch 诊断标准: (1) 分数〉45甲亢危象; ( 2) 分数25~44 甲亢前期; (3) 分数V 25无危象。 【鉴别诊断】 1 .脑血管意外; 2 .急性胃肠炎; 3.冠心病、心律失常。 【治疗原则】 1 .甲亢的处理: (1)阻断T3、T4的合成:PTu为首选。首剂600mg以后每4小时200mg直至症状消除。无PTu时可用他巴唑60mg以后每4 小时20mg

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1.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 ) T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血清TT3浓度反映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优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T3是查明早期甲亢、监控复发性甲亢的重要指标。TT3测定也可用于T3型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医源性甲亢,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TT3呈相对性增高;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的TT4可降低,但TT3正常,亦呈相对性升高;T3型甲亢,部分甲亢患者TT4浓度正常,TSH 降低,TT3明显增高。降低:甲减,低T3综合征(见于各种严重感染,慢性心、肾、肝、肺功能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BG血症等。 正常参考值:~ ng/ml 2.总甲状腺素(TT4) T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T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家族性),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时,进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降低:甲减,低TBG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丢失性肠病,遗传性低TBG血症等),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病变,剧烈活动等。

正常参考值:~12 ug/dl 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 游离甲状腺素(FT4) FT3、FT4是T3、T4的生理活性形式,是甲状腺代谢状态的真实反映,FT3、FT4比T3、T4更灵敏,更有意义。FT3、FT4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要另外测定结合参数。 FT3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对甲亢的诊断很敏感,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性指标。 FT4测定是临床常规诊断的重要部分,可作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监测手段。当怀疑甲状腺功能紊乱时,FT4和TSH常常一起测定。 TSH、FT3和FT4三项联检,常用以确认甲亢或甲低,以及追踪疗效。 正常参考值:FT3 ~ pg/ml FT4 ~ ng /dl 5.促甲状腺激素(TSH) TSH检测是查明甲状腺功能的初筛试验。游离甲状腺浓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带来TSH浓度向反方向的显著调整。因此,TSH是测试甲状腺功能的非常敏感的特异性参数,特别适合于早期检测或排除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中枢调节环路的功能紊乱。 分泌TSH的垂体瘤的患者血清TSH升高,TSH是甲状腺癌术后或放疗以后采用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监测的重要指标。 增高:原发性甲减,异位TSH分泌综合征(异位TSH瘤),垂体TSH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降低:继发性甲减,第三性(下丘

甲亢检查项目及说明

甲亢检查项目及说明 1.总T3、总T4: 正常参考值:T3 ~ nmol/L T4 ~ nmol/L 意义: ①T3、T4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的灵敏指标; ②辅助诊断甲亢(包括甲亢复发)和甲减; ③确定甲亢的分型; ④是甲亢治疗时,评价疗效与医生调整用药的有效指标; ⑤T3、T4的测定受血清中TBG(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浓度的影响。因此,对结果分析要结合临床。 2.游离T3(FT3)、游离T4(FT4) 正常参考值:FT3 ~ Pmol/L FT4 ~ Pmol/L 意义:同T3、T4。FT3、FT4的测定结果不受TBG浓度改变的影响,其结果更能反映甲状腺功能情况。 3.促甲状腺激素(TSH) 正常参考值: ~ mIU/L 意义: ①TSH是甲状腺功能测定的重要指标; ②可辅助诊断甲亢、甲减和甲状腺炎; ③是医生评价疗效、调整用药的有效指标; ④同时测定T3、T4或FT3、FT4,更能准确而较全面地诊断甲状腺疾病。 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 TSH、FT3、FT4的联合检测明显优于TSH、T3、T4的检测。 4.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 正常参考值:〈5 U/L

意义: ①辅助甲亢和甲状腺炎的诊断:约95%甲亢患者TRAb阳性,对Graves甲状腺有早期诊断意义; ②判断甲亢病情及疗效:经治疗恢复过程中TRAb趋向正常然后转阴,表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缓解; ③指导抗甲亢用药:TRAb持续阳性,如停药很易复发; ④预测甲亢复发:若TRAb转阴一段时间后又重新转阳,虽无临床症状,常是病情复发的预兆; ⑤鉴别诊断“无症状甲状腺炎-V”; ⑥预测新生儿甲亢。 5.血清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 正常参考值:MCA 〈 20% TGA 〈 30% 意义: ①辅助诊断甲状腺炎; ②约60%甲亢MCA、TGA升高; ③TMA、TGA与FT3、FT4或T3、T4和TSH联合检测,对甲亢和甲减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注意:如甲亢治疗计划完成时测MCA、TGA仍为阳性则提示停药后仍可能复发。

甲亢临床路径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 一、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ICD-10:E05.0) 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ICD-9-CM-3:06.3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着,2008年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临床甲亢症状和体征。 2.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触诊和B超证实)。 3.血清TSH浓度降低,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 4.眼球突出和其他浸润性眼征。 5.胫前粘液性水肿。 6.甲状腺TSH受体抗体(TRAb或TSAb)阳性。 以上标准中,1、2、3项为诊断必备条件,4、5、6项为诊断辅助条件。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着,2008年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适用于: 1.甲亢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 2.甲亢甲状腺药物或131碘放射性核素治疗后复发; 3.甲状腺较大对周围脏器有压迫或胸骨后甲状腺肿; 4.疑似与甲状腺癌并存者; 5.妊娠期甲亢药物控制不佳者,可以在妊娠中期(13-24周)进行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05.0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疾病编码。 2.有手术指征患者; 3.患者的甲亢病情稳定,术前准备有两种方法,可在门诊完成: (1)术前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基本控制甲亢症状后,改服2周碘剂,再进行手术; (2)对症状较轻的患者开始即用碘剂,2-3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可进行手术;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免疫; (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4)甲状腺功能检查、抗甲状腺抗体、甲状腺球蛋白; (5)请耳鼻喉科会诊了解声带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气管正侧位; (2)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气分析等; (3)甲状腺同位素扫描、甲状腺B超。 3.卢戈氏液、心得安控制基础代谢率。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局麻或颈丛麻醉。 2.手术方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亢性心脏病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甲亢性心脏病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1.冠心病甲亢性心脏病尤中、老年患者,伴有心绞痛、心房纤颤和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时常易误诊为冠心病。因此,对具有诊断冠心病标准的中、老年人,虽无典型或明显的甲亢征象,如有下列情况时,应进一步做有关甲亢方面的检查: (1)心绞痛、阵发心房纤颤或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经扩冠等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 (2)长时间丧失劳动力之后发生心衰。 (3)有不可解释的进行性消瘦、腹泻或血脂明显降低者。 (4)有代谢升高与交感神经兴奋的征象。 (5)伴有甲亢的症状,如多汗、焦虑、兴奋、失眠(易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的表现)以及周期性瘫痪或明显肌无力等。 2.心房纤颤甲亢性心脏病因心房长期承受过度负担,易于发生心房纤颤,这与高血压病的二尖瓣狭窄发生心房纤颤的机制相似。 冠心病等其他心脏病也可发生心房纤颤。甲亢心所致心房纤颤有如下特点:以45岁以上的甲亢患者较为多见;初为阵发性,继之窦性心律与阵发性心房纤颤交替出现,最后可发展为持续性房颤;房颤多为快速型,心室率甚快多>130次/min,而冠心病房颤心室率常<130次/min;对洋地黄反应差,用一般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病程长;药物或手术治疗控制甲亢后心房纤颤可随之消失。甲亢被控制后并经药物转复仍不消失,则要考虑有无冠心病。要注意寻找甲亢症的各方面证据,并除外或证实其他引起房颤的心脏病,多可做出鉴别。 3.心力衰竭甲亢性心脏病出现心衰者以右心衰竭为主,伴发心房纤颤者易发生心力衰竭;在心衰时因心脏扩大,可出现二尖瓣反流与狭窄的杂音,可伴有心尖区舒张期杂音与肺动脉区第二心音增强,这种情况往往被误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三尖瓣反流等。 4.风湿性心脏病甲亢病人心尖部无震颤,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区更为响亮。心尖部杂音不向腋下传导,且很少舒张期杂音,一般也不发生肺部感染、急性肺水肿、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对洋地黄反应也不佳,风湿性心脏病人则相反。 虽然大部分甲亢病人很少有舒张期杂音,但少数病人则可能存在舒张期杂音,这时需与二尖瓣狭窄的病人相鉴别。

甲亢诊治指南

甲亢诊治指南 1、甲状腺疾病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1 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 甲状腺素(T4)全部由甲状腺分泌,而三碘甲腺原氨酸(T3)仅有20%直接来自甲状腺,其余约80%在外周组织中由T4经脱碘代谢转化而来。T3就是甲状腺激素在组织实现生物作用得活性形式。正常情况下,循环中T4约99、98%与特异得血浆蛋白相结合,包括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占60%-75%)、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TBPA, 占15%-30%)以及白蛋白(Alb,占10%)。循环中T4仅有0、02%为游离状态(FT4);循环中T3得99、7%特异性与TBG结合,约 0、3%为游离状态(FT3)。结合型甲状腺激素就是激素得贮存与运输形式;游离型甲状腺激素则就是甲状腺激素得活性部分,直接反映甲状腺得功能状态,不受血清TBG浓度变化得影响。结合型与游离型之与为总T4(TT4)、总T3(TT3)。正常成人血清TT4水平为64-154nmol/L(5-12μg /dl),TT3为1、2-2、9nmol/L(80-190ng/dl),不同实验室及试剂盒略有差异。目前多采用竞争免疫测定法,趋势为非核素标记 (标记物为酶、荧光或化学发光物质)替代放射性核素标记。正常成人血清FT4为9-25pmol/L(0、7-1、9ng/dl),FT3为 2、1-5、4pmol/L(0、14-0、35ng/dl),不同方法及实验室测定结果差异较大。将游离型激素与结合型激素进行物理分离(半透膜等渗透析、超滤、柱层析等)后行高敏感免疫测定被认为就是本测定得金标准,但技术复杂,测定成本昂贵,不能在临床普遍使用。目前大多数临床实验室测定FT4与 FT3所采用得方法并非直接测定游离激素,其测定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仍受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浓度得影响,所以称之为“游离激素估计值(free hormone estimate)”。血清TT4、TT3测定就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最佳指标,它们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降低。一般而言,二者呈平行变化。但就是在甲亢时,血清TT3增高常较TT4增高出现更早,对轻型甲亢、早期甲亢及甲亢治疗后复发得诊断更为敏感,T3型甲亢得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清TT3测定,TT4可以不增高。T4型甲亢诊断主要依赖于TT4,TT3可不增高。而在甲减时,通常TT4降低更明显,早期TT3水平可以正常;而且,许多严重得全身性疾病可有TT3降低(甲状腺功能正常得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 syndrome,ESS)。因此TT4在甲减诊断中起关键作用,如上所述,凡就是能引起血清TBG水平变化得因素均可影响TT4,TT3得测定结果,尤其对TT4得影响较大,如妊娠、病毒性肝炎、遗传性TBG增多症与某些药物(雌激素、口服避孕药、三苯氧胺等)可使 TBG增高而导致TT4与TT3测定结果假性增高;低蛋白血症、遗传性TBG缺乏症与多种药物(雄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则可降低TBG,使 TT4与TT3测定结果出现假性降低。有上述情况时应测定游离甲状腺激素。理论上讲,血清FT4与FT3,测定不受TBG浓度变化影响,较TT4、TT3 测定有更好得敏感性与特异性。但因血中FT4、FT3含量甚微,测定方法学上许多问题尚待解决,测定结果得稳定性不如TT4与TT3。此外,目前临床应用得任何一种检测方法都尚不能直接测定真正得游离激素。血清TBG明显异常、家族性异常白蛋白血症、内源性T4抗体及某些非甲状腺疾病(如肾衰竭)均可影响 FT4测定。药物影响也应予注意,如胺碘酮、肝素等可使血清FT4增高;苯妥英钠、利福平等可加速T4在肝脏代谢,便FT4降低。所以,TT4、TT3得测定仍然就是判断甲状腺功能得主要指标。 1、2 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测定 1、2、1 血清TSH测定方法 血清TSH测定方法己经经历了4个阶段得改进。第一代TSH测定,主要采用放射免测定(RIA)技术,灵敏度较差(1-2mIU/L),下限值为 0mIU/L,可以诊断原发性甲减,但无法诊断甲亢;第二代TSH测定以免疫放射法(IRMA)为代表,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提高,灵敏度达 0、1-0、2mIU/L,称为敏感TSH(sensitive

甲功七项检验及其临床意义

甲功七项检验及其临床意 义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甲状腺功能七项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T3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及分泌的激素。FT3约占T3的%,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发挥生理效应,其浓度与组织中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浓度一致,也与机体代谢状态一致,对非甲状腺疾病也有诊断价值。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亢、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 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 正常参考值:4~10pmol/L (二)、游离甲状腺素(FT4):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是甲状腺功能体外试验的灵敏指标,即使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引起血浆甲状腺素结合蛋白结合力和浓度改变时,也能较准确反映甲状腺的功能。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状腺中毒症、突眼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无痛性甲状腺炎伴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伴甲亢、甲状腺制剂服用过量、甲状腺受体不应症、慢性甲状腺炎伴甲亢。 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发性)、垂体性或者无痛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一过性功能减退期、低白蛋白血症。 正常参考值:10~31pmol/L (三)、促甲状腺激素(TSH):

促甲状腺激素是腺垂体分泌的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机能的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的作用。临床意义: 增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桥本病、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摄人金属锂、碘化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使促甲状腺激素增高。 降低: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非促甲状腺激素瘤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摄入阿司匹林、皮质激素及静脉使用肝素可使促甲状腺激素降低。 正常参考值:2~10mU/L (四)、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TPOAb):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是甲状腺微粒体的主要抗原成分,其功能与甲状腺素的合成有关。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或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可能使甲状腺细胞损伤。检测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方法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类似。测定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临床意义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也大致相同,主要对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辅助诊断、疗效考核价值。 临床意义: 桥本(Hashimoto)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中ATG检出率可达90%~95%;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检出率40%~90%不等,检出率高的可能与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要点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要点一、概述 (一)定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midism)指甲状腺腺体不适当地持续合成和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简称甲亢。甲状腺毒症是指任何原因导致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甲亢是其病因之一,临床上,需要与非甲亢性甲状腺毒症鉴别。后者甲状腺腺体并无功能亢进,是由于摄人过量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炎症破坏甲状腺滤泡,导致甲状腺激素释放至血液增多等病因所致,产生一过性甲亢。 (二)分类 按照发病部位和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甲亢和中枢性甲亢。原发性甲亢属于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包括自身免疫性甲亢——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碘甲亢。而中枢性甲亢又称为垂体性甲亢,是由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珊one,TSH)腺瘤分泌过多TSH所致甲亢。在甲亢分类中,以Graves 病为最多见,约占所有甲亢的80%,为本指南主要讨论内容。

按照甲亢程度可分为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亢。 (三)流行病学 甲亢患病率受调查人群的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影响而存在差异。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甲亢的发病机制因病因不同而异。 Graves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具有遗传易感的人群(特别是女性)中,环境因素如吸烟、高碘饮食、应激、感染、妊娠等可促进发病,细胞免疫及体 液免疫均参与了发病过程。 三、识别、诊断与转诊 (一)识别 1.症状和体征:

甲亢患者以代谢亢进和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 (1)高代谢症候群: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乏力、怕热、多汗、皮肤温暖、潮湿、低热、体重下 降等。 (2)神经系统:易激惹、失眠、紧张、焦虑、烦躁、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伸舌或双手平举可见细震颤、腱反射活跃。 (3)眼部表现: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非浸润性(单纯性)突眼,病因与甲状腺毒症所致的交感神经兴旮陛增高有关,眼球轻度突出,可见眼裂增宽、瞬目减少等眼征(见附录1)。另一类为浸润性突眼,即Graves眼病,病因与眶后组织的炎症反应有关。 (4)甲状腺:Gmves病患者甲状腺多呈弥漫性肿大,质地软或坚韧,无压痛,上、下极可触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患者可触及甲状腺结节性肿大。 (5)心血管系统:患者感心悸、气促、活动后加剧。

内二科甲亢临床路径(新)

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临床路径 一、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瘿病(TCD编码为:BNG12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ICD-10 编码为:E03.9)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断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内科学》。瘿病临床常见证候: 气郁痰阻证 痰结血瘀证 肝火旺盛证 心肝阴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医内科学》。瘿病临床治疗原则: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瘿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TCD编码为:BNG120、ICD-10 编码为:E03.9)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 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血清甲状腺素(TT 4、TT 3 、FT 4 、FT 3 )、血清TSH测定 (4)甲状腺彩超、心电图、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甲状腺抗体检测(TgAb、TPoAb、TRAb)、心肌酶、心脏彩超。 (八)治疗方法 1.内科基础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气郁痰阻证: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亢,第9稿,070607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一、概念 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是指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中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功能亢进,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所导致的甲状腺毒症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由于甲状腺滤泡被炎症(例如亚急性甲状腺炎、安静型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破坏,滤泡内储存的甲状腺激素过量进入循环引起的甲状腺毒症称为破坏性甲状腺毒症(destructive thyrotoxicosis)。该症的甲状腺的功能并不亢进。 二、病因 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包括: Graves病、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碘甲亢、垂体性甲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相关性甲亢。其中以Graves病最为常见,占所有甲亢的85%左右。 三、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由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其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与病史长短、激素升高的程度和病人年龄等因素相关。症状主要有:易激动、烦躁失眠、心悸、乏力、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女性月经稀少。可伴发周期性麻痹(亚洲、青壮年男性多见)和近端肌肉进行性无力、萎缩,后者称为甲亢性肌病,以肩胛带和骨盆带肌群受累为主。Graves 病有1%伴发重症肌无力。少数老年患者高代谢的症状不典型,相反表现为乏力、心悸、厌食、抑郁、嗜睡、体重明显减少,称之“淡漠型甲亢”(apathetic hyperthyroidism)。 体征:Graves病大多数患者有程度不等的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肿为弥漫性,质地中等(病史较久或食用含碘食物较多者可坚韧),无压痛。甲状腺上下极可以触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也有少数的病例甲状腺不肿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可触及结节性肿大的甲状腺;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可扪及孤立结节。心血管系统表现有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房纤颤、脉压增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