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出口结构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7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
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
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德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
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演进趋势,贸易对象已达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我国对外贸易依旧存在着总体发展水平依旧不高,尤其是结构仍比较落后,贸易流向的集中化趋势等较为突出的问题。
据《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中国在2004年的对外贸易额自从2002年增长21.8%,2003年增长37.1%之后,迎来又一历史新高,增长了35.7%,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11548亿美元。
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从2003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
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但是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问题却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
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包括其自身的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与其相关主体在贸易中产生的不平衡,也包括对外贸易与对外贸易发展也即外贸依存度大小的不平衡
通过分析和研究得知,中国外贸结构不平衡背景如下:
1、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是还算不上世界贸易强国,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尚有很大差距,要成为世界贸易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已进入到一个大调整阶段,今后中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保持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已有规模的同时,将商品出口贸易进一步扩张的着眼点置于资本、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品上
3、要实现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必须以竞争优势为导向,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取向的变化及贸易格局的变动,近几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出现了一些新的迹象,可能预示着中国未来的对外贸易格局会形成一个大三角关系,其中中国与欧美有顺差,但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有逆差。
这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落实入世的承诺,不断扩大开放并修改国内有关法律法规有关,也与中国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取向的变化有关。
一方面,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多边经济贸易合作和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成为国际生产转移的目的地,而且成为这种转移的推动力量。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取向的变化影响着贸易格局变动趋势。
中国入世以来外贸政策取向的变化中国在加入 WTO以前,主要利用APEC以及双边机制展开对外经济和贸易合作。
加入WTO使中国能够在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参与谈判和规则的制定。
例如,在坎昆会议上,中国就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为争取发展中国家更公平的贸易条件。
(一) 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
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批判了重商主义,创立了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某一产品只被那些能以最低成本进行生产的国家出口,各国只有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生产和贸易,即集中生产和出口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备绝对优势的产品,才能实现自身福利和全球福利的最大化。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年)1817年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利益论。
他认为国际贸易得以进行的基础决不仅仅局限于贸易国之间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只要国家间存在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即使有的国家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存在绝对劳动生产率劣势,国际贸易还是能够使参与贸易的国家获利。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中,以劳动为各国进行生产所需的唯一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是各国产业部门间唯一的差别。
在两种产品的模型中,本国总是生产和出口其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而进口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产品。
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一国会以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作为判定指标,决定以何种方式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1919年,赫克歇尔(ELI.Heckscher )发表了《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提出了要素禀赋的基本论点,该学说由俄林(Bertie Ohlin )系统创立。
赫克歇尔和俄林指出,产品生产需要一系列资源要素,如劳动、土地、资本等等,不同产品的生产对资源要素要求的比例是不同的。
世界上的各个国家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在各种资源要素的存量比例上是有差异的。
正是因为各国资源禀赋差异和不同产品对资源需求比例差异的存在,产生了不同国家对不同产品拥有的比
较优势。
一些国家劳动力充足,它们由此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输出国;另一些资本充裕的国家则成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输出国。
1948年,萨缪尔森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这个观点作了进一步论证,发展了要素禀赋论。
然而,一系列与事实完全不符的假定条件使H—0模型的产生了很大缺陷。
里昂惕夫(Wassail W.Leontief 1906-)通过对美国战后25年的国际贸易的研究发现,作为一个显然资本密集的国家,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要低于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
一体化的实现使大多数国家的大部分部门都同时经历了进口和出口的同时上升,而非如传统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出口伴随着专业化的增强,而且这一趋势并非只限于欧共体国家。
“二战”后,发达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贸易比重日趋下降,而经济结构相似的国家间出现的产业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
针对贸易实践中出现的大量无法用传统贸易理论解释的新现象,经济学家们纷纷提出新的观点与理论,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Kurgan)为代表的战略贸易理论强调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以及外部经济,对传统贸易理论形成了重大突破。
战略贸易理论摒弃了传统贸易理论关于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从现实出发引入了不完全竞争模型,在这一架构下用规模经济解释了资源结构相似的国家之间如何通过国际贸易获取贸易利益。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罗•克鲁格曼又系统地阐述了产业内贸易理论。
指出了由于规模经济和需求相似等原因,一国同时存在着进口和出口同类产品的贸易活动,或贸易两国彼此买卖着同一部门所生产的产品。
(二) 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理论
熊彼特(Joseph Aloes Schumpeter,1883-1950)在其1912年发表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认为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技术及组织的不断创新。
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企业家对创新的不断追求,成为竞争力的源泉,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xporter)专攻竞争力问题,先后发表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等三部著作,系统地提出竞争优势理论。
他把产业组织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引入企业战略管理中,形成了经典的结构——行为——效果(SCP)模式,认为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决定了企业的战略和行为以及企
业的绩效和盈利能力。
提出了不同产业环境下竞争对手分析的框架以及企业成功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产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决定因素,国家的竞争优势决定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支持作用,并构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为企业竞争力分析提供了实践方法。
在进行产业竞争力分析时,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著名的价值链分析法和菱形模型分析法。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资源学派的出现克服了结构学派和能力学派单方面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片面性分析的缺陷,它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资源差异,这些资源既包括外部资源又包括内部资源,即资源差异——战略差异——竞争力差异——不同绩效。
沃纳菲尔特(B•Wernerfelt)等不同的学者通过不同的方法研究了竞争力的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导致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
由于资源是不完全自由流动的,使得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可能会长期存在。
如果一个企业拥有稀缺的、能够创造价值的资源,并且这些资源既不能够被其竞争对手所模仿,也不能被其他资源所替代,那么这个企业就具有垄断的地位,并成为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的必要条件。
因此,资源基础理论把对企业竞争能力和绩效的分析与企业资源密切联系起来。
1990年,普拉哈拉德(Parallax , C. K.)和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
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事业发展的源泉。
以核心竞争力为代表的企业竞争理论强调,企业竞争力分析的注意力应集中到企业自身上来。
根据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定义,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知识。
核心竞争力是多因素的混合体,它是技术、治理机制和集体学习的结合,而不是某一单个技术和技能。
1995年,戴维(David J. Collins)和圣西亚(Cynthia A. Millinery)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资源竞争:90年代的战略》一文。
该论文对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认识更深了一层。
他们认为,价值的评估不能局限于企业内部,而要将企业置身于其所在的产业环境,通过与其竞争对手的资源比较,从而发现企业拥有的有价值的资源。
20世纪9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的重点已经减少了对企业市场定位的热衷,
开始转向对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追求,而且逐步从现有的产业和产品竞争转向为创造未来而竞争。
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战略联盟的目标就是通过控制和利用外部独特的战略资源或战略要素,强化企业的战略环节并扩展价值链以增强企业的总体竞争能力。
但是要建立战略联盟,企业首先必须具备合作的资本即核心竞争力。
因此,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战略联盟的基础。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把开创新事业作为公司战略的焦点,并把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事业发展的源泉。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变革的突飞猛进,许多学者认为产业所处的环境由过去的相对稳定演化为充满不确定性,产业的内部资源、条件和发展战略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要不断地进行调整。
因此,应该从动态的角度展开对竞争力的研究,而这种动态研究既要包括外部环境的动态研究又要包括内部条件的动态研究。
艾特金森(Atkinson)80年代后期提出的柔性组织概念,提斯(D.J. Tierce)1997年提出的动态能力观点以及布朗(Brown S.L)与艾森哈特(Eisenhardt K.M)1998年提出的边缘竞争战略,都从动态角度对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陈卫平和裴长洪2002年在《国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和《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中表示目前产业层次的竞争力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并没有和产业竞争力概念相区别,直接把重点放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上。
2003年金碚在《竞争力经济学》中指出产业竞争力不完全等同于产业国际竞争力,但是在研究产业竞争力时,总是一国的某一些产业同其他国家的同一产业的比较,而对不同产业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产业竞争力总是指产业国际竞争力。
在绝对优势理论和超边际学派的影响下,2004年赵洪斌在《论产业竞争力:一个理论综述》中从产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入手,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产业获得并利用资源参与竞争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放宽假设条件,提出了产业绝对竞争力、产业相对竞争力、产业差别竞争力三个产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
辽宁工学院的程春梅2001年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以及贸
易竞争指数3个显示性指标的分析,在《我国外贸竞争力现状分析》中认为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有所提高但是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仍然很弱,在出口商品中,具有竞争力比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正面临严峻挑战,附加值高的技术或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尚处于劣势。
2006年,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的唐骁鹏、林琳在《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中从动态竞争优势、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出口比价以及贸易模式等方面对入世前后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变化进行对比研究,鼓励技术革新以及差异化中间产品生产的发展,促进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位次的提升。
改善投资环境,鼓励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
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规模经济效应的实现
三、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与模型
目前区域产业竞争力分析与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型方法,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在评价区域产业竞争力时,应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SWOT分析法等,常用的定量方法则包括单项指标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
(一)以竞争结果为基础的单项指标评价法
选取能够表示竞争结果或具有显示性的指标,通过计算这项指标在不同产业层次或不同地域层次上的比重来确定产业竞争力的大小,常见的计算方法有四种:巴拉萨(B. Balsa)1965年提出来的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专业化指数TSC(或TCU),相对出口绩效REP指数,和劳埃德一格鲁贝尔指数。
(二)以竞争力决定因素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法足将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各个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评价。
常用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加权综合法。
首先设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根据各指标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力大小赋予相应的权重,做综合加权运算,得到产业国际竞争。
这种方法容易理解,而且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但由于指标权重的确定具有主观性或随机性,因此,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DE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法是建立在相对效率概念基础上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该方法使用数学规划模型对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进行比较,从而对决策单元做出定量的综合评价。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处理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系统的定量综合评价问题。
3. 投入产出分析法。
基于一定的投入对其产出成果进行评价,或者基于给定的产出衡量其投入量的多少,以此对产业的生产过程做出判断。
这种方法比较容易理解,是经济核算中常用的传统方法。
其缺点是对于一些投入或产出指标很难定量化,应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给出一种科学合理的量化方法,使投入产出模型更加符合产业国际竞争实际。
4. ICPO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Output aj1d Productivity)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法。
ICPO评价法是以单位值比较为基础的,它的研究范围一般是双边比较或多边比较,而且,在双边比较中经常以美国作为基国,能够针对性地反映出与比较国的优势性特点,但是,评价结果与比较国的选择依赖性较大,往往不具有基国不变性或传递性。
5. 基于因素筛选的综合评价法。
由于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不可能也不现实对所有的影响因素都进行分析评价,因此,对各种影响因素的选择和分组,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三)定性分析方法
美国旧金山大学韦里克(H.Weihrich)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SWOT法是分析一个经济主体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方法,通过区域经济主体自身所具备的优势(S)和劣势的分析来判断经济主体的实力,通过对经济主体所处的环境中的机会(0)和威胁(T)来判断环境的吸引力。
经济主体自身的实力和环境的吸引力构成了该经济主体的战略地位,也可以此作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19]。
四、结论
纵观有关竞争力问题的各种理论和观点,我们不难发现,早期的比较优势理论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探讨竞争力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并不足以解释问题的全部。
后来学者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们对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的视野。
如熊彼特提出的“创新”观念成为竞争力的源泉,也是当今的主流思潮。
波特著名
的钻石模型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实践方法。
核心竞争力更从企业内部出发来分析企业。
这些理论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为我们对行业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是,笔者在根据国内外竞争力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发现很少研究过关于黄岩吹塑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情况。
因此,在了解和分析黄岩实地情况和经济特点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来分析黄岩吹塑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