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出口结构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7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德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演进趋势,贸易对象已达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我国对外贸易依旧存在着总体发展水平依旧不高,尤其是结构仍比较落后,贸易流向的集中化趋势等较为突出的问题。
据《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中国在2004年的对外贸易额自从2002年增长21.8%,2003年增长37.1%之后,迎来又一历史新高,增长了35.7%,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11548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从2003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但是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问题却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
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包括其自身的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与其相关主体在贸易中产生的不平衡,也包括对外贸易与对外贸易发展也即外贸依存度大小的不平衡
通过分析和研究得知,中国外贸结构不平衡背景如下:
1、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是还算不上世界贸易强国,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尚有很大差距,要成为世界贸易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已进入到一个大调整阶段,今后中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保持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已有规模的同时,将商品出口贸易进一步扩张的着眼点置于资本、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品上
3、要实现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必须以竞争优势为导向,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取向的变化及贸易格局的变动,近几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出现了一些新的迹象,可能预示着中国未来的对外贸易格局会形成一个大三角关系,其中中国与欧美有顺差,但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有逆差。这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落实入世的承诺,不断扩大开放并修改国内有关法律法规有关,也与中国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取向的变化有关。
一方面,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多边经济贸易合作和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成为国际生产转移的目的地,而且成为这种转移的推动力量。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取向的变化影响着贸易格局变动趋势。中国入世以来外贸政策取向的变化中国在加入 WTO以前,主要利用APEC以及双边机制展开对外经济和贸易合作。加入WTO使中国能够在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参与谈判和规则的制定。例如,在坎昆会议上,中国就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为争取发展中国家更公平的贸易条件。
(一) 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
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批判了重商主义,创立了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认为:某一产品只被那些能以最低成本进行生产的国家出口,各国只有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生产和贸易,即集中生产和出口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备绝对优势的产品,才能实现自身福利和全球福利的最大化。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年)1817年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利益论。他认为国际贸易得以进行的基础决不仅仅局限于贸易国之间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只要国家间存在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即使有的国家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存在绝对劳动生产率劣势,国际贸易还是能够使参与贸易的国家获利。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中,以劳动为各国进行生产所需的唯一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是各国产业部门间唯一的差别。在两种产品的模型中,本国总是生产和出口其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而进口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产品。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一国会以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作为判定指标,决定以何种方式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1919年,赫克歇尔(ELI.Heckscher )发表了《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提出了要素禀赋的基本论点,该学说由俄林(Bertie Ohlin )系统创立。赫克歇尔和俄林指出,产品生产需要一系列资源要素,如劳动、土地、资本等等,不同产品的生产对资源要素要求的比例是不同的。世界上的各个国家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在各种资源要素的存量比例上是有差异的。正是因为各国资源禀赋差异和不同产品对资源需求比例差异的存在,产生了不同国家对不同产品拥有的比
较优势。一些国家劳动力充足,它们由此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输出国;另一些资本充裕的国家则成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输出国。1948年,萨缪尔森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这个观点作了进一步论证,发展了要素禀赋论。
然而,一系列与事实完全不符的假定条件使H—0模型的产生了很大缺陷。里昂惕夫(Wassail W.Leontief 1906-)通过对美国战后25年的国际贸易的研究发现,作为一个显然资本密集的国家,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要低于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一体化的实现使大多数国家的大部分部门都同时经历了进口和出口的同时上升,而非如传统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出口伴随着专业化的增强,而且这一趋势并非只限于欧共体国家。“二战”后,发达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贸易比重日趋下降,而经济结构相似的国家间出现的产业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针对贸易实践中出现的大量无法用传统贸易理论解释的新现象,经济学家们纷纷提出新的观点与理论,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Kurgan)为代表的战略贸易理论强调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以及外部经济,对传统贸易理论形成了重大突破。战略贸易理论摒弃了传统贸易理论关于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从现实出发引入了不完全竞争模型,在这一架构下用规模经济解释了资源结构相似的国家之间如何通过国际贸易获取贸易利益。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罗•克鲁格曼又系统地阐述了产业内贸易理论。指出了由于规模经济和需求相似等原因,一国同时存在着进口和出口同类产品的贸易活动,或贸易两国彼此买卖着同一部门所生产的产品。
(二) 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理论
熊彼特(Joseph Aloes Schumpeter,1883-1950)在其1912年发表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认为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技术及组织的不断创新。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企业家对创新的不断追求,成为竞争力的源泉,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xporter)专攻竞争力问题,先后发表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等三部著作,系统地提出竞争优势理论。他把产业组织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引入企业战略管理中,形成了经典的结构——行为——效果(SCP)模式,认为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决定了企业的战略和行为以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