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作业--从实践角度出发,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善美及其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实践角度出发,理解马克思主义真善美及其关系

摘要: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真善美的涵义从古发展至今,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和完善。当今社会,真善美作为一种认识,已经发展为一种意识文化,人们弘扬真善美,也是对社会实践的一种指导。由此可见,真善美从实践中产生,与实践相辅相成,并指导实践。

关键字:实践真善美认识

一、真善美的涵义和意义

关于真善美的定义,一种普遍的解释是,原始的本质的真实的真诚的,利他的良好品行,美好的言行事物,多用来形容人的德操和具备良好品质的事物。

根据我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社会的实践来看,真一般解释为真实,真心,真诚,能准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人物的认识感受可以称之为真。善可延伸为善良,和善,善行,多是用来对人的一种评价。美,可以联想到美丽,唯美,美好,美味,是从感知和情感出发,包括艺术,美食,美景等带给人的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人们称之为美。

真善美,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优秀文化,它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作用。柏拉图曾说:“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出美对人的鼓舞和激励作用,对人的引导作用。这应该是真善美能够长久弘扬的原因之一。莎士比亚戏剧集中写道,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

将它流传到遥远的后世。的确,从古至今,很多人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复存在,而有一些人,我们至今依旧铭记着他们,他们影响我们最深的是其身上的闪光点――真善美。所以,我们学习真善美,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德行。我们弘扬真善美,因为它能够让这个世界更和善。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开篇设问并自答,“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这个问答寥寥数语,却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是关于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可见,正确的认识对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实践的一些特性。

第一,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实践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真善美从无形的认识和文化,转化为有形的行动,来改造世界,让世界有更多善意的举动,让世界充满真善美的行为。

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实践着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决定着实践者的行为。我们弘扬真善美,我们传承真善美,目的就是希望,可以把真善美用实践的方式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用实际行动,来发扬真善美的精神,来向世人展现这种美德,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是善,美,和真。

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实践又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从简单易懂的方面来理解,古时候,劫富济贫,帮助孤寡老人,流落街头的儿童吃饱穿暖就是善,不隐瞒真相就是真,举止优雅大方就是美。而现在,善不再是只从物质上帮助别人,更多的是从心灵上让别人感到温暖,真更注重于真心诚意地对待别人,美,更延伸出了心灵美。这些体现真善美的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有意义。

三、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真善美,作为一种文化方面的认识,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反复的实践,总结提炼出的美德,没有人们真诚美好善意的行动,就不会有真善美的文化。

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实践改造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人们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打破认识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认识上的新飞跃,从而不断有发现,有所前进。人们就是由于构建美好社会的需要,不断增加对真善美的认识,从而让真善美从一种美德发展为一种优秀文化。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某种认识,不是为认识而认识,最终目的还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满足人们某种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也就是说,人们弘扬真善美,并不只是为了让社会大众了解这种文化,最终还是希望通过这种文化,指导实践,通过人们的各种善行,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绝不是主观感受。从古至今,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传承并发扬着真善美。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检验真善美是否是一种正确的认识。几千年实践的检验,真善美是一种优秀的行为和实践,这个认识的真理性已经得到验证并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四、实践对真善美的传承和发扬作用

认识不但来源于实践,而且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就像真善美,一开始通过实践体现,人们认识到它是一个充满善意行为。而后,它才逐渐发展为一个理论的认识,一种文化。

从认识到实践,就是从精神到物质的阶段,或者说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一方面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另一方面,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

得到检验和发展。关于真善美的文化,家喻户晓,而把它从认识转变成实践,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理论转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真善美存在的意义,不是作为一幅风景画高高挂在那里供人们欣赏,而是作为一面旗帜,引领人们去传承,去实践,让它体现在社会的每个角落。

很多时候,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人们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两种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传承真善美的实践,它的真理性体现在,这是一个经过几千年检验而依旧焕发生机的行为。另一方面,它的价值体现在,这一种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是一种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的行为。

从不同角度来看,真善美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认识,它看不见摸不着,而你在生活中,却能处处感受到它的存在。当你帮助一个迷路的孩子找回了家,当你把地上的香蕉皮放回了垃圾箱,当你攒钱给山区的孩子送去了棉鞋,当你在灾难发生时义无反顾投身救援,你会看到真善美的光芒照耀着你,指引着你,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人们尊敬的人。真善美,不是一本书,不是一幅画,我们无法触摸它,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实践,通过我们的行动,让它发扬并传承下去,让它充满社会的每个角落。

从马克思实践角度分析,真善美是一种认识,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所以可以理解为,实践是真善美的关键部分,是真善美传扬下去的根本动力,实践和真善美是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没有实践,真善美无法体现,没有真善美,有些实践也就变得没有意义。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把真善美和实践结合,以实践的方式,把真善美融入社会大众的心中,让社会处处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