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生理学课件全套PPT课件

生理学课件全套PPT课件
(1)概念 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小的物质,在膜 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 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2)分类
①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②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1)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Na+]o > [Na+]i
[K+]i >[K+]o 转运的物质:各种带电离子
(2)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转运的物质:葡萄糖(GL)、氨基酸(AA)等小分子亲水物质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机 体 的 内 环 境 第三节 生 理 功 能 的 调 节 第四节 体 内 的 控 制 系 统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生理学的概念、任务与学习方法
(一)概念 生理学(physiology) 是研究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 现象规律和功能的一门科学。
(二)任务 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 疾病情况下,身体发生的变化
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一)整体水平:活体解剖实验法、慢性实验法
(三)细胞和分子水平:离体细胞、分子实验法
(二)器官和系统水平 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
一、体液极其分布 体液:体内含有的液体,称为体液(body fluid)。 分布:细胞内液:约2/3,占体重40%。
(2)特点
①扩散速率高 ②无饱和性
③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
④不需消耗能量 ⑤扩散量与浓度梯度、温度和膜通透性呈正相关, 用扩散通量(mol or mol数/min.cm2)表示。
(3)转运的物质
O2、CO2、NH3 、N2 、尿素、乙醚、乙醇、类固 醇类激素等少数几种。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生理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

生理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

1.单纯扩散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高一浓)度被动 侧经过细胞膜向低浓度转侧运净——扩 移动的过程,称单纯扩散散。 体内肯定单纯扩散的物质是O2 和CO2。特点:膜无阻碍;顺 浓度梯度。
水溶性物质小分子或离子在细
胞膜蛋白质的帮助下顺(浓一度)梯被动 度或顺电化学梯度跨膜转移运动—的—扩 过程称易化扩散。浓度散梯度和
附 细胞膜的结构概述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细胞膜对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转运
(一)被动转运——扩散
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高浓度 其侧特或点是高:①电顺化溶学度侧梯经度过或细顺胞电膜化向学 梯 低度 浓;度侧或低电化学侧移动的 ② 过膜程本,身称不 扩额 散外 ,耗 也能 称; 被动转运 。
四、前馈控制系统 feed-forward control 控制部分向受控部分发出指令进行某一活 动的同时,经另一快捷途径向受控部分发 出发出“前馈”信号,使受控部分在接受
控制部分指令进行活动时,又及时地受到前 馈信号的调控,从而活动更加准确。 如:条件反射。
快捷前馈信号
比较
装置 控制系统
受控系统
(closed loop system)
前馈控制系统
非自动控制系统
Non-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特点: 1.是开环系统(open loop system) 2.单向控制:仅由控制部分发出指令, 控制受控部分活动 3.此方式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少见,仅 在体内反馈调节受抑制时发生。如: 应激情况下,减压反射被抑制→应激 刺激引起交感系统(+)→BP↑,HR↑
第二节 生理学的三个学习水平 1.细胞和分子水平 2.器官和系统水平 3.整体水平

生理学--基础医学概论PPT课件

生理学--基础医学概论PPT课件

第二节 生命与健康
一、生命
生命定义:生物大分子的存在形 式,由物质、信息、能量3种基 本要素组成的综合运动,具有自 我调节、自我复制和对内外环境 选择性适应的属性。
生命从何时开始? 社会学家认为从分娩并得到社会 承认后开始 生命神圣论者认为从受精卵开始
生命的基本表现(P7):
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既 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 生长发育 生殖遗传与变异 反应性:组织受到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精力充沛; 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意承担责任;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比例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 牙齿清洁,无龋齿;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
第三节 生理学概述
一、生理学的概念和研究水平
2.特点:强度弱,范围小,灵敏度低,仅局 限于某些器官或组织内。 举例: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四、机体活动调节的反馈作用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
刺激 控制 指 令 受控
部分
部分
机能 活动
特点:对受控部分活动无法调节。人体功能调节中 极少见,仅在反馈机制受抑时出现。
(二)反馈控制系统
特点: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之间存在双向信息联系。 受控部分影响控制部分,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 生理学: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 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人体生理学研 究正常人体功能活动规律。
2.生理学研究方法——实验
动物实验 急性实验(在体、离体实验) 慢性实验
人体实验
人群资料调查 特殊研究
历史上第一部基于实验证据的生理学著作 ——心与血的运动(哈维,英)
他估計心脏搏动72次/ min,每次 搏动泵血量约兩盎司,每h有540 磅血液從心脏泵入动脉。

《生理学》全套PPT课件

《生理学》全套PPT课件

•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生理目录•循环生理•呼吸生理•消化与吸收生理•能量代谢与体温01绪论定义任务古代生理学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和实验,积累了一些关于人体生理功能的经验性知识。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解剖学的发展,生理学开始从描述性向实验性转变。

17-19世纪哈维发现血液循环,奠定了实验生理学的基础;随后,神经生理学、消化生理学等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20世纪至今生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手段不断更新,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生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医学的基础学科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为医学提供了关于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知识和理论。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对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生理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02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转运非脂溶性物质或带电离子顺浓度差转运逆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转运方式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转运方式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膜泡运输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位030201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肌细胞的收缩功能骨骼肌的收缩机制:肌丝滑行理论心肌的收缩特点:全或无式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对细胞外液钙离子依赖性强平滑肌的收缩机制:肌丝滑行理论与肌浆网钙离子释放03血液生理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理化特性包括比重、粘滞性、渗透压等,这些特性对于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和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血细胞生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血型与输血原则血型输血原则04循环生理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的泵血过程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1 2 3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心肌的生物电现象与生理特性血管生理血管的分类和功能血流阻力与血压的维持微循环与物质交换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05呼吸生理肺通气原理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01肺通气动力02肺通气阻力03气体交换与运气体交换原理气体交换包括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两个过程,前者是指肺泡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后者是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生理学绪论(精美课件)

生理学绪论(精美课件)

VS
详细描述
归纳演绎法是一种科学推理方法。通过收 集和整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可 以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和规律。然后,这 些结论和规律可以用于解释和预测其他实 验结果和现象。这种方法有助于建立和完 善生理学理论。
数学模型法
总结词
利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和预测生理学现象的方 法。
详细描述
数学模型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它可以 通过数学公式和模型来描述生理学现象和过 程。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理 机制,预测实验结果,以及比较不同实验条 件下的数据。此外,数学模型还可以用于模 拟实验,以减少实际实验的次数和风险。
研究运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如 运动对心肺功能、肌肉代谢、能量消 耗等方面的影响,为运动员的训练和 比赛提供科学指导。
研究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和 利用,为运动员和普通人群提供科学 合理的膳食建议,促进身体健康和提 高运动表现。
康复生理学
针对运动损伤和慢性疾病患者的康复 治疗,生理学知识有助于评估患者的 生理功能,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生理学绪论
目录
CONTENTS
• 绪论 • 生命的基本特征 • 人体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 人体生理学的研究领域 • 人体生理学的应用
01
绪论
生理学的定义
生理学:研究生物体及其器官、组织 、系统以及细胞等微观层面的功能活 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生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为医学、生 物学、农学等领域提供理论基础。
生理学等学科提供理论基础。
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人体 正常生理功能,为预防和治疗疾
病提供科学依据。
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推动生命科学 领域的发展,促进人类健康水平
的提高。

生理学(Physiology)PPT课件

生理学(Physiology)PPT课件

G.J. Tortora & S.R. Grabowski, HarperCollins Pub.Inc. 1996
6. Human Physiology: the mechanisms of body function, 7th ed,
A. Vander, J. Sherman & D. Luciano, McGraw-Hill Co. Inc., 1998
3
实验课内容(21学时)
实验1.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复合收缩(蛙)
实验2. 皮层运动区刺激效应、去大脑僵直(兔) 实验3. 小白鼠脊髓半横切术与观察、毁小脑术 实验4. 离体蛙心灌流 实验5. 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兔) 实验6. 呼吸的反射性调节(兔) 实验7.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兔)
11. 生理学实验指导 赵轶千 王雨若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
12. 生理学实验
解景田 谢申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13. 生理学方法与技术 周衍椒 赵轶千 王雨若 科学出版社 (第一集) 1984; (第二集) 1984; (第三集) 1987
14. 现代生理学实验教程
沈岳良
科学出版社 2002
更接近生理情况。
11
第二节 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生物体(包括人体)的活动有三大基本 特征:
新陈代谢 兴奋性
生殖(自我繁殖)
12
一. 新陈代谢(新老交替,不断地自我更新) • 同化作用:
– 机体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成 自身物质的过程
• 异化作用:
– 机体分解自身物质,把分解产物排出体外, 并在物质分解时释放能量,供机体生命活动 的需要
17
生物体对环境变化作出适宜反应,是一切 生物体普遍具有的功能,也是生物能够生存的必 要条件。

《生理学》感觉器官生理ppt课件

《生理学》感觉器官生理ppt课件
创新实验技术和方法
开发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以更精确地模拟真实环境刺激和测量生理 参数,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注个体差异和复杂性
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和复杂性因素,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 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
感谢观看
THANKS
皮肤感受器类型及分布
温度感受器
分布于皮肤表层,对温 度刺激敏感,包括热感全层,对机 械刺激敏感,如压力、
振动等。
痛觉感受器
分布于皮肤全层及深层 组织,对伤害性刺激敏
感。
痒觉感受器
分布于皮肤表层,对轻 触和搔抓等刺激敏感。
皮肤感觉传导通路
温度觉传导通路
触觉传导通路
壶腹嵴
是位觉斑感受器,能感受头部旋转 运动的刺激。
前庭器官功能
平衡觉
通过前庭器官感知身体平衡状态, 维持身体姿势。
运动觉
通过前庭器官感知头部在空间的 位置和运动状态。
协调眼球运动
前庭器官与眼球运动系统有密切 联系,协同完成视觉定位功能。
前庭反应及原理
前庭-眼反射
01
当头部在空间发生位置改变时,眼球发生反向移动,使视觉轴
内耳结构与功能
内耳结构
包括前庭窗、蜗窗、半规管、椭圆囊、球囊和耳蜗,前庭窗和蜗窗分别与中耳 相连,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负责平衡感觉,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内耳功能
接收中耳传递的机械能,通过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 脑进行听觉识别。
听觉传导通路及原理
听觉传导通路
声波经外耳、中耳和内耳的传递,最终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听神经传递至大脑皮 层听觉中枢。
听觉原理
声波经空气传导或骨传导至外耳,经过外耳、中耳和内耳的放大、传导和转换作用, 最终被听觉感受器接收并转化为神经信号。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对神经信号进行加工 处理,形成听觉感知。

生理学全套ppt课件

生理学全套ppt课件
胃的结构和功能 胃液的分泌和成分
胃的蠕动和排空
小肠内消化
小肠的结构和功能 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和成分
小肠内的消化过程
大肠的功能
大肠的结构和功能 大肠内的细菌作用 大便的形成和排
吸收
01
吸收的部位和机制
02
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吸收障碍和相关疾病
03
THANKS
02
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脂质、蛋白质和糖类 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转运、信息传递、细胞识别等
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
单纯扩散
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转运
易化扩散
非脂溶性物质或带电离子顺浓度差转运
主动转运
逆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转运
膜泡运输
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转运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03
动物实验
人体观察与实验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模拟人体生理 条件,研究各种生理现象的机制和规律。
通过对人体的直接观察和实验,了解人体 在各种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
应用细胞培养、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技术 手段,深入研究细胞、分子水平的生理机 制。
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生理学全套ppt课件
目录
• 绪论 • 细胞的基本功能 • 血液生理 • 循环生理 • 呼吸生理 • 消化与吸收
01
绪论
生理学的定义与任务
01
生理学的定义
02
生理学的任务
Hale Waihona Puke 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器官、组织和细胞等各个 层次的生理功能。
揭示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机制,阐述各种生理功能在整体生命活动 中的意义,为医学提供理论基础。

生理学 PPT课件

生理学 PPT课件
1.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
态。 2.稳态的含义: ①指细胞外液的理、化因素在一定水平上是恒定的。 ②指这个恒定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平
衡,在微小波动中保持相对恒定。 3.稳态的实现:在整体是在神经体液机制调节下,通过 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而实现的。 4.稳态的意义: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正常 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破坏内环境稳定,机体将发 生疾病。
控制方式:单向性
控制部分 指 令 受控部分
机能活动
控制特点: ①对受控部分的活动不起调节作用。 ②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该方式极少见的, 仅在反馈机制受到抑制时,机体的反应表现为非自动控制的方 式。 例如:应激时,因压力感受性反射受到抑制,应激刺激引 起交感神经系统高度兴奋,使血压、心率↑,而这些信息不能 引起明显的神经调节活动,故血压和心率维持在高水平。
从控制论的角度来看,体内存在着数以千计的 各种控制系统。学者们应用控制论的概念、原理和方 法来认识和分析机体各种功能的调节。 从控制论的观点分析,控制系统可分为:非自动
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三大类。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
非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开环系统,即受控部分的活动不 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三)内环境的概念
(一)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
例如:细胞外液
作用:
1.细胞直接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例如O2和营 养物质只能直接从内环境摄取,代谢产物也只能 直接排到内环境中。 2.是细胞生活和活动的地方。
二、内环境的稳态(homeostasis)
注:膀胱内液体不属于细胞外液
(二)人体与外环境

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第三节 人体机能的调节
一、人体机能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一)、神经调节 (nervous regulation)
定义: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体机能 进行的调节,基本方式为反射。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 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reflex arc)。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 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 和效应器。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4
反射弧模式图
非条件反射:与生俱来,较为固定。
条件反射:后天获得,建立在非条反射的基 础上。
三、填空
1、生理学的三个不同研究水平:



3、反应的基本形式有


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 、

第二节 人体与环境
一、外环境与适应 外环境:是指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适应:机体随环境变化调整自身生理机能的
过程称为适应。
二、内环境与稳态
体液:人体内液体的总称 水及溶于其中的多种物质构成的人体液体部分。 人体含水量:平均60% 婴幼儿70%
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一方面,许多医学问题的研究要以生理学的 理论和方法为基础。
另一方面,医学的发展与实践不但能检验生 理学理论的正确性,而且还不断对生理学提 出新的课题。
生理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医 学生只有学好了生理学,才能为下一步学习 病理学、药理学等其它医学专业课程打下坚 实的基础。

人体生理学PPT课件

人体生理学PPT课件
恩格斯对哈维的发现给予了 高度的评价:“哈维由于发现了 血液循环而把生理学(人体生理学 和动物生理学)确立为科学。”
后人将1628年视为近代生理 学的起点。
12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William Harvey在《论动物的心脏与血 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一书的序言中呼吁: “无论学和教应当以实验为据,而不应当以 书籍为据,应当以巧妙的自然为师,而不应 当以知识的教条为师”。
动脉是从心脏输出血液的血管, 静脉是运回血液到心脏的血管,血液 能从动脉透入静脉,动脉与静脉的移 行是在四肢及身体的远端部分;心脏 是一种肌肉,其瓣膜阻止了血液的逆 流,心脏运动是血液循环的唯一原因。
10
生理学—绪论
11
生理学—绪论
1660年和1668年,Malpighi 和Leunwenhock 分别用显微镜 看到了蛙的肺的毛细血管和蝌蚪 尾部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的实际循 环过程,证实了Harvery 的推论。
17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课程。
18
生理学—绪论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metabolism)
为了表彰亚力西斯·圣马丁的功绩,加 拿大生理学会于1962年在他的墓碑上镶了 一块金属牌,用英、法两种文字写着: “通过他的痛苦,他为全人类做出贡献。”
15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细胞和分子水平 器官和系统水平 整体水平
(一)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各个器官的功能都是由构成该器官的各个细胞的特性决
生理学—绪论
人体生理学
PHYSIOLOGY
1
生理学—绪论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生理学人卫版第1章ppt课件

生理学人卫版第1章ppt课件

四、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
完整人体可划分为执行不同生理功能的若干 系 统,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各系 统 由若干器官相互联结而形成,如循环系统由心脏、 血管构成,呼吸系统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 和 肺所构成,而消化系统则由口腔、咽、食管、胃、 小肠和大肠所组成。各器官又由不同的组织和细 胞 所组成。因此,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全面研究,大 致 可分为三个水平。
(一)器官和系统水平
人体对生理党的研究最早是从器官和系统水平开始的 ,并获得和积累了大量的生理学基本知识。这一水平的研究主 要是从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规律、调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 如心脏的射血、肺的呼吸、小肠的消化和吸收、肾的尿生成 等。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有利于把复杂的整体化整为零, 从而更加方便也更加准确地把握整个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进行这地水平的研究可应用多种方法包括急性和慢性动物实 验,但更多采用急性动物实验的方法,急性动物实验法既可 进行在体实验,也可进行离体实验。这一水平的研究及其所 获知识和理论称为器官生理学(organ physiology)
二、生理学和医学的关系
人体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它 以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为基础,同时又是药理学、病 理学等后续课程和临床各课程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 的作用。对医护人员来说,不具备人体生理学的基本 知识,就不能正确认识疾病,不仅如此,在他们认识 和处理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中,生理学 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也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重要的 研究手段。
(二)细胞和分子水平
细胞是组成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而细胞及 其亚微结构又由多种生物大分子组成。所以细胞和分子水平的 研究在于探索细胞及其所含生物大分子的活动规律。如,骨骼 肌收缩时的肌丝滑行;细胞兴奋时,细胞膜上通道蛋白通透性 的改变和离子的跨膜移动;细胞在不同环境因素刺激下基因表 达的改变等。这一水平的研究一般采用离体实验的方法,所获 得的知识和理论称为细胞生理学(cell physiology)和普通生 理学(general physiolog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述三个水平的研究,它们相互间不是孤 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要阐明 某一生理功能的机制,一般需要对细胞和分 子、器官和系统, 以及整体三个水平的研究 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近年来随着物理、化学、数学、电子计算 机等的发展,应用这些科学成果,研究生理 功能活动,发展出很多新兴的研究领域,如 数学模型、系统分析、计算机模拟等等。相 信随着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对生理学的研究 会越来越深入。
4、学习与掌握一些实验技术,培养观 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样学好生理学? 端正态度, 循序渐进, 认真听课, 及时复习; 刻苦钻研, 多提问题, 独立思考, 纵横对比; 全面理解, 重点记忆, 重视实验, 提高技能。
3.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
蛋白质和核酸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 活动至少包括以下三种基本活动。
如果它的终产物或结果降低这一过程的进展速 度,称为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如果 是加速或加强这一过程的进展速度则称为正反 馈 (positive feedback)。
(一)负反馈控制系统
负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使系统保持稳定。机体 内环境之所以能维持稳态,就是因为有许多负反馈 控制系统的存在和发挥作用。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构成机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 能单位。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 (图)
组成:脂质、蛋白质、糖类(图) 1.脂质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含:磷脂、胆固醇、鞘脂。 磷脂 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肌醇
2.蛋白质:多为球形蛋白质
表面蛋白质(外周蛋白质)
3. 转运的物质:O2 ,CO2 4 .特点:① 高浓度→低浓度
② 不耗能
(二)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
易化扩散 1.定义
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特殊膜蛋白质 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2.特点 ①高浓度→低浓度 ②不需耗能 ③具有选择性 ④通透性可改变
3.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离子通道 ①转运的物质:离子:Na + 、K+等 ②特点:a.通道蛋白功能状态可以改变 图
20 世 纪 初 , 俄 国 著 名 生 理 学 家 巴 甫 洛 夫 (И.П.Павлов,1849~1936)研究了大脑的功能,创建了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对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甚至哲学 产生深远的影响。
1939年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B.Cannon,1871— 1945)在内环境恒定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稳态”的概 念。
细胞直接接触的外界环境称为外环境 (external environment)。例如环境的温度、湿度、阳光、空气 等等(人类不仅接触自然环境.还有社会环境)。
人体的细胞一般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发生接触, 直接生存的环境是细胞外液。所以,细胞外液是机 体中细胞所处的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的调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即 神 经 调 节 (nervous regulation) 、 体 液 调 节 (humoral regulation)和自身调节(auto regulation)。
1.神经调节 (Nervous regulation)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是调节全身各种功能活动的系统。 通过nervous的调节称为nervous regulation。
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一)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细胞的生理特性是由构成细胞的各个分子,特 别是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学和化学特性决定的。在这 个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对象是细胞和构成细胞的分子, 这方面的知识称为细胞生理学(cell physiology)或普 通生理学(general physiology)。
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主讲:
医学生理学教研室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生理学的概念及任务 1、什么是生理学? 生理学 (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
究生物机体功能(function)的科学。包括细菌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人体生理学等。
人体生理学 (Human Physiology)是研究人体功能活 动规律(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排泄、内分泌、生 殖、行为表现、思维等)的科学。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
成人液体占身体重量的约60%。分为两大类:
约2/3的液体(约占体重的40%)分布在细胞内—— 为细胞内液。
其余 1/3的液体(约占体重的2来自%)分布在细胞 外——细胞外液。
约1/4(约占体重的5%)分布在心血管系统内,也 就是血浆。
约3/4(约占体重的15%)分布在心血管系统之外, 即组织液。
近来发现某些组织可产生一些化学物质,它们并 不随血流流到其他器官起作用,而是在组织液中扩 散,调节邻近组织的功能活动,称为局部体液因素 和旁分泌调节 (paracrine regulation)。组织代谢活 动产生的代谢产物如C02、乳酸等,有扩张小血管 的作用,属于局部体液因素,因此从广义上看,上 述这些调节都属humoral regulation范围。
3. 自身调节(Auto regulation) 机体内有些调 节既不依赖神经也不依赖体液,而由自身对刺激产 生适应性反应,称为Auto regulation。
例如将心肌或骨骼肌拉长后,再刺激引起肌肉 收缩,其收缩力明显加强。
第四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用工程技术控制原理和方法来分析研究 人体许多功能的调节,可以看到功能调节过 程和控制过程有共同的规律。 任何控制系统都由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组成。 从控制论的观点来分析,控制系统可分为非 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 统三大类。
我国近代生理学形成的标志是1926年中国生理学会 的成立。
林可胜(1897-1969)是我国近代生理学和中国 生理学会的奠基人,又是我国消化生理学的先 驱。
蔡翘(1897-1990)也是我国近代生理学的奠基 人之一,他还是我国著名的医学教育家,是我 国近代第一位用中国语言和文字讲授生理学和 编写生理学教材的人。
(二) 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要了解一个器官或系统的功能,它在机体中所起 的作用,它的功能活动的内在机制,以及各种因素 对它活动的影响,这都需要从器官和系统的水平上 送行现察和研究。
(三) 整体水平的研究 在整体情况下,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之
间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各种功能互相 协调,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在变化 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从整体水平 上的研究,就是以完整的机体为研究对象, 观察和分析在各种生理条件下不同的器官、 系统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协调的规律。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
非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开环系统,即系 统内受控部分的活动不会影响控制部分的活 动。这种控制方式是单向的,即仅由控制部 分对受控部分发出活动的指令。这种控制方 式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实际上不能起调节作用。 在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调节中,这种方式是 极少见的。
二、反馈控制系统
在整体,被调节的器官(效应器),在功能活动 发生改变时,往往这一变化的信息又可以通过 回路反映到调节系统,改变其调节的强度,形 成一种调节回路。人们常常用“反馈” (feed back)一词表示这种调节方式。在反馈控制系 统中,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的活动可发生不同 的影响。
具有对刺激产生生物电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excitability)。
凡能引起某种组织产生兴奋的最弱(最小)刺激 强度称阈刺激(threshold stimulation)。
阈刺激的倒数(1/threshold stimulation)可以 作为测定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⑶ 生殖(Reproduction) 生物体能产生与自己相 类似的个体称为生殖。一个单细胞经过分裂成为 两个子代细胞,就是生殖。因此,生殖也是生命 活动的基本表现之一。
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reflex)。反射 的通路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反射弧):
感受器→传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五部分中任何一部分结构被破坏或功能障碍都会使 反射不能完成。
2.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一般是指由 某一器官或组织分泌的化学物质(hormone,激素), 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另一器官,调节它的功能活动。
整合蛋白质(镶嵌蛋白质)
功能:① 物质转运功能
② 受体功能
(图)
③ 识别功能
④ 连接功能
⑤ 催化功能
3.糖类:糖蛋白或糖脂是细胞的特异性 “标志”
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一)单纯扩散 1.定义 扩散:
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高浓度 向低浓度跨膜移动的过程。
2. 扩散通量: Mmol/s.cm2 影响因素:膜内外物质浓度差、电压差 膜的通透性
⑴ 新陈代谢(Metabolism): 生物体是在不断地 更新自我,破坏和清除已经衰老的结构,重建新的 结构。这一贯穿生命活动的全过程,称为 Metabolism。Metabolism一旦停止,生命活动也就 结束。
⑵ 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及兴奋性
生物体所处的外界环境是经常发生变化的,生物 体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以适应变化的 环境。这是一切生物体普遍具有的功能。
如肾上腺髓质可以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通过血液循环达心脏和血管,调节心血管活动;甲 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全身的能量代谢等等。
很多内分泌腺并不是独立于神经系统的,它们也直 接或间接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因此,也可以将体 液调节看成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成为“神经— 体液调节”(nervous-humoral regulation)。人体内 的功能调节大多是这种复合式的调节。
只有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复杂的多细胞动物才 有可能生存。
内环境各种理化因素经常保持相对的恒定——稳态 (homeostas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