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风险相关概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培军(2002)认为脆弱性(vulnerability)是指一定致灾因子强度下,承灾体可能遭受损失的程度。脆弱性评估可划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广义脆弱性评估是对灾害系统的脆弱性评估;狭义脆弱性评估是针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对致灾因子的敏感反映程度。脆弱性反映了灾害发生时系统将致灾因子打击力转换成直接损失的程度,所以脆弱性研究主要是为灾前的减灾规划服务的。笔者认为广义的脆弱性包含了孕灾环境稳定性。
防灾减灾的定义目前也未有定论。张继权(2006)认为防灾减灾能力表示受灾区在长期和短期内能够从灾害中恢复的程度,包括应急管理能力、减灾投入、资源准备等。胡俊锋等(2010)根据影响区域防洪减灾能力的要素分类,从防洪工程能力、监测预警能力、抢险救灾能力、社会基础支持能力、科普宣教能力、科技支撑能力、灾害管理能力七个方面考虑进行区域防洪减灾能力评价。谢礼立,张风华等(2004,2006)以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震后恢复时间为评价准则,建立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高庆华等人(2006)区分了减灾基础能力与基础减灾能力两种概念,指出后者为支撑社会减灾系统的社会基础能力,给出了减灾基础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上述工作中可以看出,防灾减灾能力的内涵涉及到承灾体脆弱性、恢复力、承灾能力,以及孕灾环境的部分属性。
按照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2009)的定义,“暴露是指位于危险地区易于受到损害的人员、财产、系统或其它成分,可以用某个地区有多少人或多少类资产来衡量暴露元素”。有的学者将暴露性作为承灾体脆弱性的组成部分来考虑,如于汐等(2010)认为脆弱性可分为物理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和环境脆弱性,其中物理脆弱性包含了对暴露性的考虑。事实上,在各种灾害风险概念模型和评估方法中,暴露性有时候是脆弱性的组成部分,有时候是与脆弱性并列的变量指标。笔者认为暴露性不是承灾体的固有属性,根据灾害种类和强度的不同,暴露程度就会有所不同,因此暴露性不属于承灾体的脆弱性,但是可以看成是灾害系统脆弱性的一部分。
自然灾害风险相关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根据史培军等人的研究,灾害系统是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与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结构体系(史培军,1991),以及由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不稳定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功能体系(史培军,2005)。其中,致灾因子危险性的内涵比较清晰,对承灾体和孕灾环境的描述却涉及到多个概念,如脆弱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易损性、恢复力、暴露性、承灾能力、防灾减灾能力等。
随着“承载力”一词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在灾害研究中也就出现了“承灾能力”一词。冯志泽等(1994)用抗灾能力、救灾能力和恢复能力构建了城市自然灾害承灾能力指标。郭章林、刘明广(2003)考虑了防灾能力,也构建了城市承灾能力评价指标。高庆华、聂高众等在“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综合自然灾害信息共享》综合分析的研究中对承灾能力作了详细分析(2003),综合承灾能力是工程防灾房屋建筑抗灾能力、工程防洪除涝能力、社会经济承灾能力的综合反映。目前,对承灾能力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刘婧、史培军等(2006)认为恢复力和脆弱性是承灾体的两个重要属性。广义的灾害恢复力包括系统抵抗致灾因子打击的能力(静态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灾后恢复的能力(动态部分)两个方面,所以抵抗力包含在广义的恢复力概念中;而狭义的灾害恢复力则只包括系统灾后调整、适应、恢复和重建的能力,可以由恢复速度、恢复到新的稳定水平所需时间和恢复后水平等变量来表征。根据恢复力狭义的概念可看出,恢复力主要反映了灾情已经存在的情况下,社会系统如何自我调节从而消融间接损失并尽快恢复到正常的能力,所以恢复力研究主要用于灾后恢复重建计划的制定,主要目的在于确定从什么方面入手进行恢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考虑到上一次灾害发生后系统所做出的反应对下一次灾害的影响。恢复力的主动性和在减灾规划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且在社区级别的应急管理和安全建设规划研究中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灾害恢复力目前仍没有较公认和统一的定义,而且恢复力与脆弱性的关系仍处于模糊状态。
李辉霞等(2003)认为区域易损性是指区域容易受到伤害或损伤的程度大小,也就是区域对灾害的承受能力,它反映特定条件下区域的脆弱性。北京师范大学黄崇福教授(2005)曾提到承灾体的抗灾性能分析也称脆弱性分析。可以认为,国内研究中对承灾体脆弱性和易损性概念的理解是同一的。随着易损性研究的深入,国际社会科学界在认识影响社会易损性主要因素问题上,逐渐取得了共识,认为下列因素是决定社会易损性的主要组成:资源、信息、知识和技术的缺乏,政治权力和代表性的有限性,社会资本的不足,信仰和生活习惯,住房状况,易损的和行动不便的人群、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的类型和密度。但在选择刻画确定这些因素的专门变量或指标上,学术界尚未达到统一(李辉霞等,2003)。
防灾减灾的定义目前也未有定论。张继权(2006)认为防灾减灾能力表示受灾区在长期和短期内能够从灾害中恢复的程度,包括应急管理能力、减灾投入、资源准备等。胡俊锋等(2010)根据影响区域防洪减灾能力的要素分类,从防洪工程能力、监测预警能力、抢险救灾能力、社会基础支持能力、科普宣教能力、科技支撑能力、灾害管理能力七个方面考虑进行区域防洪减灾能力评价。谢礼立,张风华等(2004,2006)以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震后恢复时间为评价准则,建立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高庆华等人(2006)区分了减灾基础能力与基础减灾能力两种概念,指出后者为支撑社会减灾系统的社会基础能力,给出了减灾基础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上述工作中可以看出,防灾减灾能力的内涵涉及到承灾体脆弱性、恢复力、承灾能力,以及孕灾环境的部分属性。
按照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2009)的定义,“暴露是指位于危险地区易于受到损害的人员、财产、系统或其它成分,可以用某个地区有多少人或多少类资产来衡量暴露元素”。有的学者将暴露性作为承灾体脆弱性的组成部分来考虑,如于汐等(2010)认为脆弱性可分为物理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和环境脆弱性,其中物理脆弱性包含了对暴露性的考虑。事实上,在各种灾害风险概念模型和评估方法中,暴露性有时候是脆弱性的组成部分,有时候是与脆弱性并列的变量指标。笔者认为暴露性不是承灾体的固有属性,根据灾害种类和强度的不同,暴露程度就会有所不同,因此暴露性不属于承灾体的脆弱性,但是可以看成是灾害系统脆弱性的一部分。
自然灾害风险相关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根据史培军等人的研究,灾害系统是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与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结构体系(史培军,1991),以及由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不稳定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功能体系(史培军,2005)。其中,致灾因子危险性的内涵比较清晰,对承灾体和孕灾环境的描述却涉及到多个概念,如脆弱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易损性、恢复力、暴露性、承灾能力、防灾减灾能力等。
随着“承载力”一词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在灾害研究中也就出现了“承灾能力”一词。冯志泽等(1994)用抗灾能力、救灾能力和恢复能力构建了城市自然灾害承灾能力指标。郭章林、刘明广(2003)考虑了防灾能力,也构建了城市承灾能力评价指标。高庆华、聂高众等在“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综合自然灾害信息共享》综合分析的研究中对承灾能力作了详细分析(2003),综合承灾能力是工程防灾房屋建筑抗灾能力、工程防洪除涝能力、社会经济承灾能力的综合反映。目前,对承灾能力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刘婧、史培军等(2006)认为恢复力和脆弱性是承灾体的两个重要属性。广义的灾害恢复力包括系统抵抗致灾因子打击的能力(静态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灾后恢复的能力(动态部分)两个方面,所以抵抗力包含在广义的恢复力概念中;而狭义的灾害恢复力则只包括系统灾后调整、适应、恢复和重建的能力,可以由恢复速度、恢复到新的稳定水平所需时间和恢复后水平等变量来表征。根据恢复力狭义的概念可看出,恢复力主要反映了灾情已经存在的情况下,社会系统如何自我调节从而消融间接损失并尽快恢复到正常的能力,所以恢复力研究主要用于灾后恢复重建计划的制定,主要目的在于确定从什么方面入手进行恢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考虑到上一次灾害发生后系统所做出的反应对下一次灾害的影响。恢复力的主动性和在减灾规划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且在社区级别的应急管理和安全建设规划研究中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灾害恢复力目前仍没有较公认和统一的定义,而且恢复力与脆弱性的关系仍处于模糊状态。
李辉霞等(2003)认为区域易损性是指区域容易受到伤害或损伤的程度大小,也就是区域对灾害的承受能力,它反映特定条件下区域的脆弱性。北京师范大学黄崇福教授(2005)曾提到承灾体的抗灾性能分析也称脆弱性分析。可以认为,国内研究中对承灾体脆弱性和易损性概念的理解是同一的。随着易损性研究的深入,国际社会科学界在认识影响社会易损性主要因素问题上,逐渐取得了共识,认为下列因素是决定社会易损性的主要组成:资源、信息、知识和技术的缺乏,政治权力和代表性的有限性,社会资本的不足,信仰和生活习惯,住房状况,易损的和行动不便的人群、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的类型和密度。但在选择刻画确定这些因素的专门变量或指标上,学术界尚未达到统一(李辉霞等,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