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线和证券市场线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市场线和证券市场
线的异同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资本市场线和证券市场线的异同:
资本市场线(Capital Market Line,CLM)
资本市场线是指表明有效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之间的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的一条射线。它是沿着投资组合的有效边界,由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假设下,当市场达到均衡时,市场组合成为一个有效组合,而所有有效组合都可视为无风险资产与市场组合的再组合;这些有效组合在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的坐标系中刚好构成连接无风险资产F与市场组合M的射线FMH,这条射线称为资本市场线。
资本市场线可表达为
E(rp)=rF+re*Qp
其中rp为任意有效组合P的收益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纯利率),re为资本市场线的斜率,Qp为有效组合P的标准差(风险)。
虽然资本市场线表示的是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也决定了证券的价格。因为资本市场线是证券有效组合条件下的风险与收益的均衡,如果脱离了这一均衡,则就会在资本市场线之外,形成另一种风险与收益的对应关系。这时,要么风险的报酬偏高,这类证券就会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造成该证券的价格上涨,投资于该证券的报酬最终会降低下来。要么会造成风险的报酬偏低,这类证券在市场上就会成为市场上投资者大量抛售的目标,造成该证券的价格下跌,投资于该证券的报酬最终会提高。经过一段时间后,所有证券的风险和收益最终会落到资本市场线上来,达到均衡状态。
证券市场线
个股要求收益率Ki=无风险收益率Rf+β(平均股票要求收益率Rm-Rf)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图示形式称为证券市场线,如图所示。它主要用来说明投资组合报酬率与系统风险程度β系数之间的关系。SML揭示了市场上所有风险性资产的均衡期望收益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证券市场线很清晰地反映了风险资产的预期报酬率与其所承担的系统风险β系数之间呈线性关系,充分体现了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E(Ri )——第i种股票或第i种投资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m——市场组合的平均报酬率。
证券市场线是以Ep为纵坐标、βp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的一条直线,它的方程是:Ei=ri+βi(Em-ri)。其中:E和β分别表示证券或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和β系数,证券市场线表明证券或组合的要求的收益与由β系数测定的风险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资本市场线与证券市场线的区别
(1)“资本市场线”的横轴是“标准差(既包括系统风险又包括非系统风险)”,“证券市场线”的横轴是“贝它系数(只包括系统风险)”;
(2)“资本市场线”揭示的是“持有不同比例的无风险资产和市场组合情况下”风险和报酬的权衡关系;“证券市场线”揭示的是“证券的本身的风险和报酬”之间的对应关系;
(3)“资本市场线”中的“Q”不是证券市场线中的“贝它系数”,资本市场线中的“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与证券市场线中的“平均股票的要求收益率”本质上没有区别,在数量上完全相同。M是所有证券以各自的总市场价值为权数的加权平均组合,我们定义为市场组合,也就是说M包括市场上所有证券,但是在实践中,我们有个代表,比如标准普尔 500指数中的证券就几乎可以代表美国证券市场,更缩小范畴,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情况下,7-10种证券就近似一个市场组合。这样大家就不难理解了,M的贝他系数为1,仅仅承担市场风险,可以获得市场平均必要报酬率
(4)在资本市场有效的情况下,期望报酬率等于必要报酬率,没有区别。应该是投资前预期的报酬率。投资后实际获得的叫做实际报酬率。对于证券的报酬率只有三种说法,分别是必要报酬率,期望报酬率和实际报酬率
(5)证券市场线的作用在于根据“必要报酬率”,利用股票估价模型,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资本市场线的作用在于确定投资组合的比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一)资本市场线(CML)
在建立了上述假设后,现在我们考虑所有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显然,当所有投资者对风险资产(证券)的预期一致,而且每个投资者都可以不受限制地以固定的无风险利率借入或贷出资金时,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每个投资者投资组合的有效界面都表现为从无风险资产出发、并与风险资产有效界面相切的同一条射线;每个投资者最优投资组合(最优证券组合)中所包含的对风险证券的投资部分都可以归结为对同一个风险资产组合M(在上一节我们称之为“切点处的资产组合”)的投资,即在每个投资者的最优证券组合中,对各种风险证券投资的相对比重均与M相同;不同投资者的最优证券组合的唯一区别仅在于,由于每个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每个投资者投资于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组合M的比例不同。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这一特征常被称为“分离定理”。换句话说,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偏好状况与其应当持有的风险资产组合无关。
实际上,根据分离定理,我们还可以得到另一个重要的结论:在均衡状态下,每种证券在切点处的风险资产组合M中都有一个非零的比例,而且这个比例就等于该种证券在整个资本市场的相对市值。这是因为,根据分离定理,每个投资者都持有相同的风险资产组合M。如果某种证券在组合M 中的比例为零,那么就没有人购买该证券,该证券的价格就会下降,从而使该证券的预期收益率上升,一直到在最终的切点处的风险资产组合M中该证券的比例非零为止。反之,如果投资者对某种证券的需要量超过其供给量,则该证券的价格将上升,导致其预期收益率下降,从而降低其吸引力,它在切点处的风险资产组合M中的比例也将下降,直至对其需要量等于其供给量为止。
当所有证券的供求达到均衡时,整个市场就被带入一种均衡状态:(1)每个投资者对每一种证券都愿意持有一定的数量;(2)市场上每种证券的价格都处在使得需求与供给相等的水平上;(3)无风险利率的水平正好使得借入资金的总量等于贷出资金的总量。结果,在均衡状态下,切点处的风险资产组合M中每种证券的比例就等于该种证券的相对市值,也就是每种证券的总市值在所有证券的市值总和中所占的比重。由于切点处的风险资产组合M的这一特征,习惯上人们也把它叫做市场组合或全市场组合。
所谓资本市场线(Capital Market Line,CML),就是在预期收益率E(r)和标准差s组成的坐标系中,将无风险资产(以rf表示)和全市场组合M相连所形成的射线rfM(见图10-17)。资本市场线上的每一点都对应着某种由无风险资产和全市场组合M构成的新组合。而根据上文的分析,它也就是在满足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条件下,所有投资者投资组合的有效界面。任何不利用全市场组合、或者不进行无风险借贷的其他投资组合都位于资本市场线的下方。
和前面的公式推导过程类似,我们可以给出资本市场线的方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