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化录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化录井
摘要:地化录井由于其不可取代的优点已经在油气勘探领域取得了一席之地,本文讲述了地化录井的基本原理,参数意义以及其基本应用,同时也对地化录井的现状及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地化录井,原理,参数,应用
一、地化录井的现状
地化录井技术主要包括岩石热解录井技术、灌顶气分析轻烃求井技术、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分析。

由于多年来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不够,录井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效果差异很大,真正掌握地化录井技术的人员不多,技术进步较慢,致使目前地化录井评价都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评价方法。

二、地化录井的基本原理
在特殊的裂解炉中,对分析样品进行程序升温,使样品中的烃类和干酪根在不同温度下挥发和裂解,然后通过载气的吹洗,使样品中挥发和裂解的烃类气体与样品残渣实现定性的物理分离,分离出来的烃类气体由?仍彳氢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样品残渣则先后进入氧化炉、催化炉进行氧化、催化后送入?10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检测岩石样品中的烃类含量,达到评价生油岩和储油岩的目的。

分析流程:①将样品粉碎、称量置于热解坩埚,用加热至90冗的氮气吹洗2 乂⑴将样品内的轻烃吹入氢焰检测器,测得5。

峰;②样品被自动置于热解炉中,在炉温300冗时恒温3 乂〜测得样品中的重烃51峰;③热解炉从300冗程序升温到600冗,测出、峰;④热解完毕的样品被转入到氧化炉内,通入空气,在600冗温度下恒温5 砠化,把岩样中的残余碳燃烧成二氧化碳,由热导检测器测出峰。

三、地化录井参数意义
地化录井可获得14项参数,其中原始分析参数5个,派生参数9个,各参数意义表述如下:
S0为岩石中吸附的c1-c7烃类,在生油岩中表示生成的气态烃的的残余量。

s1为岩石中 c8-c32液态烃量,可作为识别油层和原油性质指标。

S2为岩石中部分重质烃、胶质
和沥青质,可作为识别油层和原油性质指标。

S4为岩石样品在 600 0c下不能裂解的残余有机碳,燃烧成二氧化碳由热导鉴定器测出的值,代表部分胶质和沥青质。

Tmax为s2峰最高的裂解峰温度,反映干酪根成熟度。

cot值为指岩石中总有机碳,是生油岩有机质丰度指标之一。

ih值为每克有机碳裂解产生的毫克热解烃量,用于判别有机质类型。

cp值为能生成油气的有机碳。

d值为有效碳占有机碳的百分数,表示有机碳中能生成油气的百分数。

pg为生油岩的产油气潜量,在储集岩中表示含油气丰度,用于识别油气层。

GPI、OPI、TPI分别为气产率、油产率、油气产率指数〔或称油质系数〉,可用于判别生油岩有机质成熟度或原油性质。

储集岩的热解参数与储集岩含油性质主要组分之间存在对应关系〔3〕,储集岩的热解参数反映储集岩含油气丰度和含油气性质
四、参数的地质应用
烃源岩层识别与评价
对钻井获得的岩屑〔岩心)密集取样分析,垂向上快速扫描分析有机质丰度〔仏,〉、类型〔I I〉和成熟度〔『腿〉特征,在此基础上,标定有效烃源岩富集层段。

定量评价有机质丰度
按产油潜量和总有机碳把生油岩分为4个等级来定量评价
生油岩有机质丰度。

划分有机质类型用降解潜率和氢指数划分有机质类型,也可用氢指数与『腿值图版划分有机质
类型。

判断成熟度用热解烃峰峰顶温度tmax判断生油岩成熟度,tmax值随成熟度增高而增大;也可用产率指数s1/(s1+s2)判断生油岩成熟度。

3.2油气层评价
1识别油层、气层和水层
油层中s0、s1和s2含量较高,而水层则相反。

因此,可利用地化录井参数与储层含油性的关系判别储集层的含油级别。

潘志清等统计了塔里木盆地储集层大量地化录井参数和试油结论⑷,建立了盆地储层含油性热解标准(见图2〉。

2、研究油藏的含油非均质性
油藏内部的含油性及组成不均匀相当普遍。

由于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不同,常常造成储层物性及含油率在纵向上的非均质性,致使同一油层不同层段热解参
数值(如&〉产生差异。

根据不同油组^值的大小和分布特征,可对油层非均质性进行描述。

3.3.3预测原油性质
地化录井参数与原油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之间存在联系。

五、对地化录井的展望
目前录井现场分析对象主要还是钻井液及其携带物,由于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录井技术尚没有大的突破。

以钻井液为分析对象的气测录井(包括钻井液全脱、虽然几十年没有大的技术突破,而为什么长盛不衰,一直是录井的主力军,气测不挑样、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分析结果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储集层情况〈个别情况除外〉,即样品没有失去地质真实性和代表性是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探索可行的、最具录井特色和本质特征的录井方法是当务之急,即在岩屑的代表性越来越差的环境下,也能进行油气层的解释评价、获得地层划分及区域地质研究所需的相应资料;同时,提供工程录井和相应的安全监控服务,也是录井技术下步应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玉桓刘应忠地化录井技术现状与展望 .录井工程
2、唐友军徐佑德王锦生翟晓雯地化录井参数及其地质应用.断块油气田
3、唐友军彭松良王锦生翟晓雯地化录井参数开发及地质应用 .特种油气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