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勘察设计知识点
1.道路按用途分类: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农村道路。
2.道路的功能 : 道路能为用路者供给交通服务的特征,它包含经过功能和通畅功能。
经过功能:
道路能为用路者供给安全,快捷,大批交通的特征。
通畅功能 : 道路能为用路者供给与出行端点连结
的特征。
3.公路按功能区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4.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区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5.公路分级(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6.公路技术标准:在必定自然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纳的技术指标系统。
7.道路建设项目三个程序 : 准备、实行、总结。
详细分为:项目建议书(立项)、可行性研究、设
计、动工准备、施工、完工查收、通车运转、后评论。
8.平面线性三因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9 . 为何要设置爬坡车道和避险车道:(1)公路纵坡较大路段上,载重车爬坡需战胜较大坡度
阻力,使输出功率与车重比值降低,车速降落,大型车与小型车速差变大,超车频次增添,对行
车安全不利。
速差交大的车辆混淆行驶,必定减小快车的行驶自由度,致使通行能力降低,增设
爬坡车道,将载重车从正线车流中分别出去,提升小客车行驶自由度,保证行车安全,提
高路段通行能力(2)供失速车辆驶入,利用制动破床的流动阻力和坡度阻力迫使汽车减速泊车,
可防止减少车辆和人员损害。
10. 为何要进行平曲线加宽、超高设计?加宽原由:汽车行驶在圆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一样,此中
后内内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倾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添路面宽度,以保证圆曲线上
的行车安全。
设置超高的原由:将此弯道横断面做成向内倾斜的单向横坡形式,利用重力向内侧
分力抵消一部分别心力,改良汽车的行驶条件。
让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能获取一个向圆曲线内
侧的横向分力,用以战胜离心力,减少横向力,进而保证汽车在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
的最小半径时能安全、稳固、知足计算行车速度和经济、舒坦地经过圆曲线。
11. 路线平、纵线形设计中应防止的组合:1)防止竖曲线的顶、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2)防止将小半径的平曲线起、讫点设在或凑近竖曲线的顶部或底部3)防止使竖曲线顶。
底部与方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4)防止小半径的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合5)防止在长直线上设置斜坡或长
度短、半径小的竖曲线6)防止出现驼峰、暗凹、跳跃等使驾驶员视野中止的线性。
12 . 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
(1)作用①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按照②离心加快度渐渐变化,游客感觉舒坦③超高及加宽
渐渐变化,行车更为安稳④与圆曲线配合,增添线形雅观
13. 什么是合成坡度,为何要限制均匀纵坡及合成坡度:( 1)道路纵坡和横坡的适当和(2)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限制及缓和坡段,防止急弯和斜坡的不利组合,防备因合成坡度过大
而惹起该方向滑移,保证行车安全。
14.为何要设置缓和曲线 :
为了使路线的平面线形更为切合汽车的行驶轨迹,离心率渐渐变化,保证行车的安全和舒
适
15.越岭线的展线方式有三种: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
16.平原、微丘区定线步骤: 1.定导向点 2.试定路线导线
3 .初定平曲线 4.定线。
17.山岭、重丘区定线步骤:
(1 )定导向线 1)剖析地形,找出各样可能的走法 2)放坡定坡度线 3)确立中间控制点,分段调整纵坡,定导向线 . ( 2)修正导向线 1)试定平面和纵断面 2)一次修正导向线 3)二次修正导向线。
( 3)定线
18 . 选线的方法和步骤:
1)路线方案选择( 假如解决起、终点间路线基本走向问题。
) 2 )路线带选择 ( 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
细部控制点,连结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也称路线布局。
3 )详细定线 ( 依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联合有关条件在有益的定线带内进行平、纵、横综
合设计,详细定出道路中线 ).
19.道路选线新理念 : ①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安全至上的理念②坚持人与自然和睦,建立尊敬自
然,保护环境的理念③坚持可连续发展,建立节俭资源的理念④坚持质量第一,让民众满意的
理念⑤坚持合理采纳技术指标,建立设计创作的理念⑥坚持系统论的思想,建立全寿命周期成
本的理念 .
20.路线方案选择的方法和步骤:
(1)采集资料:采集与路线方案有关的规划、计划、统计资料及各样比率尺的地形图、航测图、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
(2)依据确立的路线总方向和公路等级,先在小比率尺( 1:50000或1:100000)的地形图上,联合
采集的资料,初步研究各样可能的路线走向。
(3)按室内初步研究提出的方案进行实地检查,连同野外检查中发现新的方案,都一定坚持跑到、
看到、检查到,不遗漏一个可能的方案。
(4)分项整理汇总检查成就,编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上司编制或增补改正设计任务书供
给依照。
21.沿河(溪)线:沿着河(溪)岸布设的路线。
22 . 沿河(溪)线优弊端:长处: 1)路线走向明确 2)线形好,纵坡一般小于 5%。
3)资料根源方便 4)联系民众多,服务性好。
弊端:洪水威迫大,艰巨工程多,桥涵防备工程多,占地多。
23.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1). 多方案比选,确立最优的路线方案。
2). 工程造价与运营、管理、
保养花费综合考虑,合理采纳技术指标。
3). 注意与农田基本建设相当合。
4).办理好路线与名胜、景色、遗迹的关系。
5). 对不良地质地段,正确办理路线与绕避或穿越的关系。
6). 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因为修筑道路及汽车运转所产生的影响和污染等问题。
7)对高速公路和一
级公路,合理采纳整体式断面和分别式断面。
24.越岭线:翻越山岭布设的路线。
25.山脊线:大概上沿山脊布设的路线
26.沿河(溪)线主要解决:河岸选择、路线高度和桥位选择的问题。
27.越岭线选线主要解决:垭口的选择、过岭标高的选择和垭口双侧路线的展线。
28.山脊线布线时主要解决:垭口选择,侧坡选择,试坡布线。
第一章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五种运输方式: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组。
2.道路运输的作用:直抵运输作用,连接其余交通运输方式的纽带作用。
3.道路按用途分类: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农村道路。
4.道路的功能 : 道路能为用路者供给交通服务的特征,它包含经过功能和通畅功能。
经过功能:
道路能为用路者供给安全,快捷,大批交通的特征。
通畅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供给与出行端点
连结的特征。
5.公路按功能区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6.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区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7.公路分级(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8.公路技术标准:在必定自然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纳的技术指标系统。
9.城市道路分类:迅速路、骨干路、次干路、支路。
除迅速路外,各种道路区分为Ⅰ、Ⅱ、Ⅲ级。
10.道路设计控制:对道路几何设计其控制作用的因素。
这些因素为:技术标准,地形地质等
自然条件,交通流特征。
11. 影响道路的自然因素:地形,天气,水文,地质,土壤及植被等。
12.地形区分:平原、微丘和山岭、重丘。
13.设计车辆:道路设计所采纳的拥有代表性车辆。
14 . 作为道路设计依照的车辆可分为四类: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铰接车。
15 . 设计速度(又指计算行车速度):指当天气条件优秀、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转只受道路自
己条件(几何因素、路面、隶属设备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
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16.运转速度: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优秀的天气条件、实质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
能保持的安全速度。
17.城市道路分级依照: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
18.设计交通量:指拟建道路到展望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均匀日交通量。
19.通行能力:在必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经过的最
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路能肩负车辆数的极限值.
20.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某一条车道或某个断面上,单位时间内所能
经过小客车的最大数目。
21.可能通行能力:在实质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一点所能经过的最大交通量。
22.设计通行能力:道路交通运转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常,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
面上所能经过的最大车辆数。
23服务水平:车辆在道路上运转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所感觉的质量量度。
24.服务交通量:在一般的道路、交通和管束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能保持规定的服务
水平常,道路某一断面或均匀路段所能经过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25.公路网:在全国或一个地区内,有各级公路构成的一个七通八达的网络系统。
26.公路网系统特征:会合性,关系性,目标性,适应性。
27.合理的公路网一般应具备的条件:拥有必需的通畅深度和公路里程长度,拥有与交通量相
适应的公路技术标准和使用质量,拥有经济合理的平面网络。
28.典型公路网结构形式:三角形,棋网形,并类形,放射形,扇形,树杈形,条形。
我国采
纳:放射形,棋网形。
29.城市道路网四种基本形式:方格网式,环形反射式,自由式,混淆式。
30.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分界控制线。
31.道路红线规划内容:确立道路红线宽度,确立道路红线地点,确立交织口形式,确立控制
点坐标和高程。
32.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构成。
它是为保证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与安全,规定在道路的必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一样意有任何设备及阻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
33.净高是指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一定知足的竖向高度。
34.净宽是指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一定知足的横向宽度。
35.道路用地:为修筑,保养道路及布设沿线设备等规定所征用的土地。
36.公路可行性研究包含内容:总论,现有公路技术评论,经济与交通量发展展望,建设规模
与标准,建设条件和方案必选,投资估量与资本筹备,工程建设实行规划,经济评论。
37.道路设计分为:几何设计和结构设计。
38.道路勘察设计阶段
(1)一阶段设计:即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合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地小型建设项目。
(2)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合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3)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合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少和不
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织或地道等。
39 . 公路安全性评论的目的和作用 : (1)目的: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事故危害程度( 2)作用:①将因为公路及其四周环境影响而产生的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②将已建成公路的后续安全
整顿花费降低到最低限度③减少项目在设计,建设和保养的整个使用寿命期内的总花费④增添
设计者、管理者和其余全部有关人员在规划、设计、建设和保养中的安全意识.
40.道路运输的特色:自成运输系统,通畅深度广,覆盖面大,投资少,批量与时间不受限制,
以中短途运输为主。
第二章
1.平面线性三因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2.路线是指道路中线的空间地点。
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路线的平面。
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
睁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
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路线的平面、纵断面和各个横断面是道路的几何构成。
3.行驶中的汽车其重心轨迹在几何性质上的特色:1)轨迹是连续的 2)轨迹的曲率是连续的3)轨迹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4.为何要限制直线的最大长度?
(1)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域,直线难以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路基,损坏自然景观。
若
长度运用不妥,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
(2)过长的直线会使驾驶员感觉单一、疲备和焦躁,易超速行驶,对安全行车不利。
5.同向曲线:两个转向同样的相邻圆曲线中间连以直线所形成的平面线形。
6.反向曲线:两个转向相反的圆曲线之间以直线或缓和曲线或径相连结而成的平面线形。
7.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固性:指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外面因素作用下,汽车尚能保持正常行驶状
态和方向,不致失掉控制而产生滑移、颠覆等现象的能力。
8.横向超高:为了抵消或减小离心力的作用,保证汽车在圆曲线上稳固行驶,一定使圆曲线上
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呈单向横坡的形式。
9.极限最小半径:为保证车辆按设计速度安全行驶所规定的圆曲线半径最小值。
10.一般最小半径:各样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舒坦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11.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指不用设置超高就能知足行驶稳固性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12.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因素之一,在平面线形中,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
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13.缓和曲线的作用:1 )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按照;2)离心加快度渐渐变化,游客感觉舒
适; 3)超高及加宽渐渐变化,行车更为安稳;4)与圆曲线配合,增添线形雅观。
14盘旋线:曲率随曲线长度成比率变化的曲线。
15. 动力因数:表征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状况下,每单位车重战胜道路阻力和惯性阻
力的性能。
第三章
1.在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地面线, 设计线 .
2 . 纵坡:纵断面上同一坡段两点间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坡长)的比值。
3.变坡点:不一样纵坡转折处。
5.理想最大纵坡:指设计车型在油门全开的状况下,连续以希望速度等速行驶所能战胜的坡度。
6. 不限长度最大纵坡:指设计车型在油门全开的状况下 , 连续以允许速度等速行驶所能战胜的坡度。
7.坡长:纵坡断面相邻变坡点的桩号之差,既水平距离。
8.最大坡长限制:控制汽车在坡道上行驶,当速度降落到最低允许速度时所行驶的距离。
9.缓和坡段:在纵断面设计中,当纵坡的长度达到限制坡长时,按规定设置的最小纵坡路段。
10. 最小纵坡:指的是为纵向排水的需要,对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
11 . 是为纵向排水的需要,对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
12 . 均匀纵坡:是指必定长度路段两头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
它是权衡纵断面线形质
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13.合成纵坡:是指道路纵坡和横坡的矢量和。
14.竖曲线:在道路纵坡的变坡点处设置的竖向曲线。
15 . 在纵断面设计中,决定竖曲线的最小半径或最小长度的三个限制因素:缓和冲击,行驶时
间可是短,知足视距要求。
16.爬坡车道:是指设置在斜坡路段上坡方向右边供慢速车行驶的附带车道。
17. 爬坡车道横断面构成:正线,路缘带,爬坡车道,硬路肩,土路肩。
18. 避险车道:在长斜坡下坡路段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
道。
19. 避险车道的构成:引道,制动车道,服务车道及协助设备。
20.避险车道基本种类:上坡道型,水平坡道型,下坡道型,沙堆型。
21.路线纵断面设计主假如指:纵坡设计(拉坡)和竖曲线设计。
22.室内纵断面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1)拉坡前的准备工作 2)标明控制点地点 3)试坡 4)调整 5)查对6)定坡。
23.控制点:影响路线纵坡设计的高程控制点。
24.汽车的行驶阻力分为三种:空气阻力、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
第四章
1.道路横断面:中线上随意一点的法向切面,他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构成。
2.公路横断面的种类
(1)单幅双车道,合用:二、三级和一部分四级公路。
(2)双幅多车道,合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3)单车道,合用: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公路或地方道路,采纳设错车道的
单车道公路,合用于地形困难的四级公路
3.城市道路横断面构成:行车道,灵活车道,非灵活车道,人行道,分开带及绿带。
4.整体式断面的路幅构成:包含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迫泊车带、爬坡车道、避险车道
等。
5.城市道路横断面部署种类:(1) 单幅路(2)双幅路(3)三幅路(4)四幅路。
单幅路:合用于灵活车交通量不大且非灵活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和拆迁困难的
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
双幅路:合用于各向起码拥有两条灵活车道,非灵活车较少的道路。
有平行道路可供非灵活车
通行的迅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别的路段亦可采纳。
三幅路:合用于灵活车交通量大,非灵活车多, 红线宽度≥ 40米的城市道路。
四幅路:合用于灵活车车速度较高,各向两条灵活车道以上,非灵活车多的迅速路和骨干路。
6.行车道宽度包含:汽车宽度和充裕宽度。
7.充裕宽度:对象行驶时两车厢之间的安全空隙、汽车轮胎至路面边沿的安全距离。
8.专用车道主要有:爬坡车道、变速车道、错车道、避险车道、紧迫泊车带、港湾式停靠站。
9. 路肩: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沿拥有必定宽度的带状部分。
作用:1)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
2 )供暂时泊车之用。
3 )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添驾驶的安全和舒坦感,特别在挖方路段.还能够增添弯道视距,减少行车事故。
4 )供给道路保养作业、埋设地下管
线的场所。
5)对未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灵活车使用。
10.路拱 : 为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将路面做出中央高于双侧拥有必定横坡的拱起形状。
11. 路拱的形式有:抛物线形、直线形、直线接抛物线形、折现形。
12.中间带由两条左边路缘带和中央分开带构成。
13.路缘石:设在路面与其余结构物之间的标石。
14.路缘石的形状:立式、斜式和平式。
15.平曲线加宽:指的是为适应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倾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平曲线
内侧相应增添的路面、路基宽度。
16.平曲线超高:为抵消或减小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
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形式。
17.超高过渡段:从直线段的双向路拱横坡渐变到圆曲线段拥有单向横坡的路段。
18 . 超高过渡方式:( 一 ) 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1)当超高值等于路拱横坡度时,只要行车道
外侧绕中线外侧渐渐抬高,内侧不动,直至内、外侧坡度相等为止。
2)当超高值大于路拱横坡度时有三种过渡方式:①绕内边线旋转②绕中线旋转③绕外边线旋转。
(二)有中间带道路的
超高过渡, 1)绕中央分开带中线旋转2)绕中央分开带边线旋转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19.汽车的制动性:汽车行驶中强迫降低车速以致泊车且能保持行驶方向和在下坡时能保持必
定速度行驶的能力。
20.评论汽车制动性的指标: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及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固性。
21.①泊车视距:汽车行驶时,驾驶员自看到前方有阻碍物时起,至抵达阻碍物前安全停止,
所需的最短距离。
②会车视距:两辆车相向行驶,驾驶员自看到前方车辆时起,至安全会车时止,两辆汽车行驶
所需的最短距离。
③错车视距:在没有明确区分车道线的双车道道路上, 两对向行驶汽车相遇, 自觉现后采纳减速躲让举措至安全错车所需的最短距离。
④超车视距:在双车道道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自开始驶离原车道初起。
至可见对素来车并
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
22 . 行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驾驶人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方相当远的一段行程,一旦发现
前方道路上有阻挡物或迎面来车能实时采纳举措,防止相撞所一定的最短距离。
23.泊车视距分解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24.视距曲线:是指驾驶员视点轨迹线每隔必定间隔绘出一系列与视野相切的外边沿线。
25.横净距: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驾驶员视点轨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
26.在标准横断面土中一般包含 : 路堤、路堑、半填半挖、护坡路基、挡土墙路基。
27.路基填挖的断面积 : 横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围面积。
28.土石方分配:在路基设计和施工中,合理调运挖方作为填方的作业。
29.土石方分配原则
(1)在半填半挖断面中,第一考虑在本路段内移挖作填进行横向均衡,再作纵形分配,以减少
总的运输量。
(2)土石方分配应第一考虑桥涵地点对施工的影响,一般大沟不作超越调运,尽可能防止和减
少上坡运土。
(3)为使分配合理,一定依据地形和施工条件,采纳适合的运输方式,确立合理的经济运距,
用以剖析工程用土是调运仍是外借。
(4)土方分配“移挖作填”不单要考虑经济运距问题,还要综合考虑弃方或借方占地,补偿青苗损失及对农业的影响等。
(5)不一样的土方和石方应依据工程需要分别分配,以保证路基稳固和人工结构物的资料供给。
(6)位于山坡的回头曲线路段,要优先考虑上下线的土方竖向调运。
(7)土方分配关于借土和弃土应预先同地方商议,妥当办理。
30.土石方分配方法:累计曲线法、分配图法、土石方计算表分配法。
31.经济运距:确立借土或调运的界线及距离。
当调运距离小于经济运距时,采纳纵向调运是
经济的;反之,则考虑就近借土。
32.均匀运距:土石方分配时从挖方体积重心到填方体积重心的距离。
33.均匀距离与土石方分配数目的乘积。
第五章
1.平面线形设计重点
(一)平面线形应直捷、流利,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四周环境相协调。
(二)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续
(三)注意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
(四)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2 . 基本型曲线:平曲线按直线-盘旋线-圆曲线-盘旋线-直线次序的组合形式。
3.S 形曲线:两个反向曲线用两段反向盘旋线连结的组合形式。
4.卵形曲线:用一个盘旋线连结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形式。
5.道路平面线形组合形式:基本型、S形、卵形、凸形、 C形、复合型和回头型曲线。
6.纵断面线形设计主要内容:依据道路等级、沿线自然条件和结构物控制高程等,确立路线合适的高程、个坡段的纵坡和坡长,并设计竖曲线。
基本要求:纵坡均匀平顺、起伏缓和、坡长和竖
曲线长短适合、平面与纵断面组合设计协调,以及填挖经济、均衡。
7.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在知足汽车运动学和力学要求前提下,研究怎样知足视觉和心理方面的连续、舒坦,与四周环境相协调,并有优秀的排水条件。
8.驾驶员的动视觉特色:1)驾驶过程中,驾驶员不易全面正确感觉车外的状况变化程中,驾驶员的空间分辨能力降低3)高速行驶时,对驾驶员易形成“道路催眠”时,驾驶员更易出现错觉,致使判断失误增添。
2)驾驶过4)高速行驶
9.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原则
1)在视觉上能自然地指引驾驶员的视野,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2)保持线形技术指标在视觉和心理上的大小均衡。
3)选择组适合合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
4)注意与道路四周环境的配合。
10 . 平、纵线形组合的基本要求:1)直线与直坡线、直线与凹形竖曲线、直线与凸形竖曲线、
平曲线与直坡线是常用的组合形式2)平曲线与竖曲线宜互相重合,且平曲线应稍擅长竖曲线3)保持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大小均衡4)选择适合的合成坡度。
11.线形设计查验与评论的方法:道路透视图,沿线耗油量,事故率展望模型,可能速度法,
运转速度法。
12.可能速度:在优秀的天气条件和交通条件下,汽车行驶只受道路自己几何条件影响,技术
娴熟的驾驶员驾驶汽车沿道路行驶可能达到的速度。
13.线形设计连续性:道路设计中的几何因素与驾驶员的希望速度相适应的特征。
14.希望速度:特定的道路几何因素所对应的运转速度。
15 . 连续性设计的要求:视距上的连续性,行驶速度的连续性,加快度的连续性。
16.确立运转速度的方法:路段实测回归法,理论展望法。
18.鉴于运转速度的线形设计步骤: 1,初始设计 2,查验和校订(查验步骤: 1) 区分剖析路段 2)沿线运转速度测算 3)线形连续性查验 4)设计速度协调性检查 5)修正原设计,绘制平、纵面图
6)按正、反反向绘制沿线“运转速度图”)3 ,达成设计。
19.线形设计的评论:运转速度协调性评论;设计速度与运转速度协调性评论。
20.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原则:1.在视觉上指引驾驶员的视野,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2.保持平、纵线形指标大小应均衡, 使线形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3.适合的合成坡度,以利于
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4.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协调,减少疲惫与紧张。
第六章
1.选线:依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联合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安全、环保、土地利用和
施工条件,以及经济等因素,经过全面比较,选定路线中线的全过程。
2.选线的方法和步骤:1 )路线方案选择 2 )路线带选择 3 )详细定线
3.整体设计一定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全面、协调、可连续的科学发展观,做到“六个坚持”。
4. 路线控制点:指公路网规定的经过地址以及为便于分段布线,在选线过程中选定的对路线走向起
控制作用的点。
5. 整体设计的主要内容: 1)路线方案, 2)技术标准、工程规模及工程方案的制定, 3)线形设计 4)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 5)公路景观设计。
6.路线方案比选指标:( 1)技术指标( 2)经济指标( 3)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剖析
7.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1)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改革
开放、综合利用等重要目标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