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治疗烧伤创面的多中心研究_周亮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4种创面的疗效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4种创面的疗效黎洪棉;梁自乾;蒙诚跃;李德会【期刊名称】《中国新药杂志》【年(卷),期】2004(13)11【摘要】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临床上4种创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颜面部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大腿中厚供皮区创面和糖尿病足部溃疡创面共134例,前3者选择自身相应部位和相同深度创面做自身对照,各占30例;糖尿病足部溃疡44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采用20mL 生理氯化钠溶液稀释rhEGF后用于创面,对照组单用抗生素纱布覆盖创面,每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速度加快,同期愈合率提高,愈合时间缩短,治疗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rhEGF能显著加快4种创面愈合速度,提高愈合质量,安全性好.【总页数】3页(P1048-1050)【作者】黎洪棉;梁自乾;蒙诚跃;李德会【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86;R969.4【相关文献】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烫疮油治疗小儿Ⅱ度烫伤创面的疗效 [J], 王建中;王元阳2.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儿童浅Ⅱ度烧伤创面中的疗效研究 [J], 雄婉玲3.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修复雀斑激光术后创面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J], 张楠4.封闭负压引流术结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老年性糖尿病溃疡创面疗效分析[J], 易远历;黄建华;孟宏5.纳米银敷料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伤创面疗效观察 [J], 朱树刚;蔡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雾剂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面再 上 皮 化 日 加 速 创 面 愈 合 。 本 文 两组 的 观察 发 现 表 皮 生 , 对
1 创面处理 . 2
治疗 组: 度烧伤创 面以 1 I I %洗 必 泰 液 清创 ,
并 用 无 菌 生 理 盐水 冲洗 拭 干后 均 匀 喷洒 国产 r E F喷雾 剂 。 hG
长 因子 治 疗 组 Ⅱ度 烧 伤 创 面 愈 合 时 间 比对 照 组 明显 缩 短 。 表 明外 用 表 皮 生 长 因 子 具 有 促 进 表 皮 细 胞 增 殖 、 化 , 速 以 分 加
【0 9 0 — 8收 稿 ,0 9 0 — 0修 回】 20—5 1 20 —62
【 文 编辑 : 本 吴
蓉】
重组人表皮生长 因子 喷雾剂治疗 Ⅱ度烧伤创 面的临床 观察
邹 元 明
【 键 词】 Ⅱ度 烧 伤 ; 面 ; 组 人 表皮 生 长 因 子 ; 胺 嘧 啶银 关 创 重 磺
岁 , 均 ( 55  ̄ .5 岁 ; 平 2 . 8 ) 热液 烫伤 2 0 6 4例 , 焰 烧 伤 1 火 3例 , 化
烧 伤创 面愈 合 过 程 需 要 多 种 生 长 因 子参 与 . 些 生 长 因 这
学 烧 伤 1 ; Ⅱ度 烧 伤 1 例 浅 2例 , Ⅱ度 烧 伤 2 深 6例 , 伤 总 面 烧 积 ( B A 1 4% , T S )%~ 0 伤后 05 1 . 6h入 院 。 对 照 组 3 ~ 5例 , 2 男 1 例, l 女 4例 ; 龄 5 6 年 — 0岁 , 均 (65  ̄ .5 岁 ; 液 烫 伤 平 2 . 70 ) 热 4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李晓芳;赵柏程;钱利;吴祖林【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05(15)17【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临床观察,选择同体、同深度、相近或对称部位烧伤创面、肉芽创面和慢性溃疡创面进行自身对照观察,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局部喷rhEGF或安慰剂,以创面愈合为指标,判断创面愈合时间,并观察创面动态愈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浅Ⅱ度创面、深Ⅱ度创面、残余肉芽创面、慢性溃疡,治疗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提前为2.08d、3.00d、4.33d、4.80d,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rhFGF能够有效促进浅Ⅱ度创面、深Ⅱ度创面、残余肉芽创面及慢性溃疡创面的愈合,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总页数】3页(P2683-2685)【作者】李晓芳;赵柏程;钱利;吴祖林【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烧伤整形外科,湖南,长沙,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烧伤整形外科,湖南,长沙,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烧伤整形外科,湖南,长沙,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烧伤整形外科,湖南,长沙,41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44【相关文献】1.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浅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J], 过云;虞俊杰;吕国忠2.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J], 方万芬;李会林3.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Ⅱ度烧伤创面42例临床观察 [J], 姚明;陆安民;吴银生;赵翔4.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J], 牟世伟;高金娥5.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雾剂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J], 邹元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用于深二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用于深二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表皮细胞因子对深二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97例深二度烧伤创面使用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并选用同一患者相同的条件的创面作为对照。
结果:实验组烧伤创面愈合天数为(9±3)天,对照组为(13±2)天,p<0.05。
实验组烧伤创面半年后增生性瘢痕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18%,p<0.05。
结论: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创面愈合并可减轻创面瘢痕形成。
关键词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深二度创面;烧伤应用外源性细胞生长因子干预创面修复是近年来烧伤治疗方面的进展之一。
涉及到创面修复的主要细胞因子有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研究表明,表皮生长细胞因子(EGF)对皮肤上皮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1],基因工程的发展,使重组人表皮细胞因子(rhEGF)能够作为一种药物用于多种创面的治疗。
为了观察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临床效果,本组应用rhEGF在深二度烧伤创面9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及病人入选标准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收住我科深二度烧伤创面患者97例。
其中男性50例,女性47例。
年龄2~50岁,平均(30.75±6.25)岁,平均烧伤面积20%TBSA。
1.2材料使用深圳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金因肽2000IU/mI)。
1.3实验设计与分组治疗组使用(rhEGF)与对照组均为同一病人。
选择同一患者两处创面深度相同、部位对称、面积相同的深二度创面分别作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1.4方法每天将rhEGF按约4000IU直接均匀喷在治疗组烧伤创面并用五黄油纱布覆盖,再用消毒敷料加压包扎,对照组烧伤创面直接用五黄油纱布覆盖后用消毒敷料加压包扎。
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治疗面部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

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治疗面部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治疗面部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面部Ⅱ度烧伤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的参考样本。
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上述6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
给予对照组面部Ⅱ度烧伤患者常规对症治疗,给予研究组面部Ⅱ度烧伤患者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因子水平、创面愈合时间,以及瘢痕评分。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瘢痕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治疗面部Ⅱ度烧伤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不仅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避免瘢痕的形成,还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炎症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面部Ⅱ度烧伤;临床疗效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opical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combined with chitosan wound repair membrane gel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second degree burns.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facial second degree burns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reference samples for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admission time, the above 6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3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30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symptomatic treatment.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and chitosan wound repair membrane gel. The serum factor levels and wound healing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scar scores. RESULTS: The serum factor level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wound healing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ar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 Conclusion: External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combined with chitosan wound repair membrane gel has an ideal clinical effect in treating facial second degree burn. It can not only shorten the wound healing time, avoid the formation of scar, but also reduce 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 with high security.Key words: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chitosan wound repair membrane gel; facial second degree burn; clinical efficacy面部Ⅱ度烧伤是一种临床常见外伤,在高温作用下,患者的表皮组织受到了严重损伤,并使其丧失了保护能力,进而会延缓烧伤部位的愈合速度,再加上感染、炎症等因素的干扰,甚至会出现病情反复、康复速度迟缓等现象[1-2]。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杨伯明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
【年(卷),期】2013(020)024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在治疗深Ⅱ度烧伤中的应用
价值.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实验组(常规治疗+rhEGF),对两组患者的
创面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90%、100%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换药时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
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6.7%)(P
<0.05).结论 rhEGF有促进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作用,并且无不良反应.
【总页数】2页(P99-100)
【作者】杨伯明
【作者单位】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烧伤科,重庆4015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44
【相关文献】
1.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临床观察 [J], 张静;张秀芝;李红
2.含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面膜促进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J],
张兵;徐海
3.外用消毒剂对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促烧伤残余创面愈合作用的影响 [J], 高兴新;王润秀;林源;张艮龙
4.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 [J], 王文俊
5.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J], 戴方平;潘耀良;范青源;李永林;唐洪泰;韦多;俞为荣;陈玉林;葛绳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华若岳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9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在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6年6月-2018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面部皮肤深Ⅱ度烧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rhEGF治疗。
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时间、6个月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和疗效。
结果:观察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修复;瘢痕;疗效[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9)02-0036-03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hEGF) in the process of facial deep second degree burn wound repair. Methods From June 2016 to January 2018, 100 patients with deep second degree burn of facial skin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hEGF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wound healing time, the vancouver scar scale (VSS) score after 6 months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healing time of wound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Key words: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 face; deep second degree burn; wound repair; scar; curative effect面部皮膚Ⅱ度烧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采用预防感染、清创包扎和半暴露疗法进行治疗[1]。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软膏对烧伤创面修复的促进效果观察

学, 2 0 1 1 , 3 2 ( 9 ) : 1 7 3 5 .
[ 4 ] 韦凤金 . 6 2例早孕先兆流产 临床治疗效果 分析 [ J ] .吉 林 医学 , 2 0 1 2 。 3 3 ( 2 4 ) : 5 1 8 1 .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0 4— 0 8 编校 : 陈伟/ 郑英善]
料, 依据治疗措施不 同进行 临床分组 , 治疗 I 组2 0例和治疗 Ⅱ组 2 0例 。结果 : 治 疗 Ⅱ组烧伤 患者 临床治疗总有效 率明显高 于治
疗 I 组, 治疗 Ⅱ组烧伤患者愈合 时间、 感染、 瘢痕形成率 明显 高于治疗 I组 , 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 重 组人表 皮生 长 因子 软膏治疗烧伤 患者 临床效果明显 , 预后 良好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关键词 ] 重组人表皮生长 因子 ; 烧伤; 创面 ; 修复 随 着生产力 的发展 , 社会活动的增加 , 烧伤 等意外性 事故 火 焰烧 伤 6例 , 金 属热力烫 伤 4例 , 化学烫伤 2例 。浅 Ⅱ度 1 2
( 2 . 1 %) , 其中 , 1例四肢短小 , 1 例先天性 心脏 病 ; B组 围生儿
黄体酮的足量 , 规律使用黄体酮 , 能够有效改善 围生儿结 局。
综上所述 , 对先兆流产患者早期 采用 足量的黄体 酮 , 并有 规 律的使用 , 能 够有效改 善 围生儿结局 , 降低 胎儿畸形 率 , 值
得 临床推广 。 4 参考文献
畸形 6 例( 6 . 3 9 %) , 其 中, 1 例2 1 三体综合征 , 2例附耳畸形 ,
1 例六指畸形 , 1 例胎儿多囊 肾 , 1例动脉导 管未闭 。A组 和 B 组 的围生儿 畸形率 比较差 异无 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在治疗深Ⅱ度烧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实验组(常规治疗+rhEGF),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综合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90%、100%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换药时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6.7%)(P<0.05)。
结论rhEGF有促进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作用,并且无不良反应。
标签:深Ⅱ度烧伤;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创面愈合为进一步研究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促进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效果,本科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对3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应用rhEGF喷雾剂进行治疗,并与同期30例单纯磺胺嘧啶银霜剂治疗的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进行对照,发现rhEGF有促进创面快速愈合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烧伤患者60例(不含化学烧伤),所有患者采取四度五分法均判定为深Ⅱ度烧伤[1],烧伤面积均在在10%~50%TBSA(总体表面积),且均在伤后72 h内送至本院,排除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严重感染及药物过敏史患者。
60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17例,年龄27~59岁,平均(36.9±9.3)岁。
将60例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烧伤面积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实验组(常规治疗+rhEGF):采用喷雾型rh-EGF(深圳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国药准字号S2*******/S2*******,规格:15 ml/支,2000 U/ml),患者深Ⅱ度烧伤创面用1‰的苯扎溴铵溶液进行清创,拭干后用喷雾型rh-EGF均匀喷湿创面(喷药计量以药液不外溢为宜),再用磺胺嘧啶银霜剂(本院自制)覆盖在创面上,每天换药1次,观察直至创面愈合。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筛选本院在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浅II度烧伤患者,共60例。
以随机抽签分组,各3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创面护理,观察组结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护理。
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d、7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d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采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进行浅II度烧伤创面护理,有助于减轻换药时的疼痛程度,不需要频繁换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应用效果好。
【关键词】浅Ⅱ度烧伤;创面护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烧伤是一种突发的非故意伤害,通常由热、化学物质或电流等因素引起,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影响。
如何有效地促进烧伤后残留肌肤的修复一直是烧伤科的研究热点[1]。
在烧伤救治中,重点在于对伤口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应用。
在处理烧伤创面时,应注意引流,减少渗出,并寻求具有止痛、促进伤口生长和修复、以及抑菌作用的药物辅助治疗。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促使皮肤上皮细胞增殖,加速其创面修复,这烧伤的治疗非常有益[2]。
为此,本次研究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浅Ⅱ度烧伤创面的护理中,观察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筛选本院在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浅II度烧伤患者,共60例。
以随机抽签分组,各30例。
对照组,男女比16:14,年龄12-72岁,平均(43.5±4.8)岁;观察组,男女比15:15,年龄11-75岁,平均(44.2±5.2)岁。
均明确诊断为浅II度烧伤,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分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全身治疗,通过创面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确定敏感抗生素用药。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耿康;郭力【期刊名称】《西部医学》【年(卷),期】2012(24)12【摘要】Wound repair is a diversified process; growth factor as a potentiating tools to promote wound healing, application fields widely. All kinds of factor is of great variety,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and wound, especially refractory surface of wound. From the receptor ligands, promote healing mechanism,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combined use of several aspects of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to do a simple summary and prospect.%创面修复是一个多元化的进程,生长因子作为促创面愈合的辅助手段,应用领域广泛.各种生长因子种类繁多,本文主要就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与创面,特别是难愈性创面的关联性,从受体配体、促愈合机理、影响制约因素以及联合应用等几个方面对近年的研究进展做一述评.【总页数】4页(P2247-2249,2252)【作者】耿康;郭力【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四川泸州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44【相关文献】1.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结合仙葫骨炎膏在骨质肌腱外露创面中的应用 [J], 张弩;李秉辉2.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足部慢性溃疡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J], 许杰;关志广;张治平3.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家兔烫伤创面修复作用的研究 [J], 王世岭;周亮;马建丽;杨珺;潘强;高振梅;高远征;郭华4.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供皮区创面的修复 [J], 郭杏;谭美云;郭力;熊爱兵;李越钢;何晓川5.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创面愈合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J], 王国寿;李永刚;贾慧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创面美容修复中的应用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创面美容修复中的应用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人皮肤创面的修复效果。
方法:将60例有皮肤创面患者分为两组,30例应用表皮生长因子作为实验组;30例应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对照。
结果:实验组同对照组相比,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创面修复时间快,愈合明显缩短2~3天。
结论: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加快组织的修复。
标签: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创面;修复医疗美容科较其它科室患者对伤口的愈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就诊者都希望创面的修复能更接近于原来正常的皮肤。
我科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发现应用后的创面较未使用的创面,能提前恢复2~3天,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较好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年龄在18~40岁的人群,实验组30例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其中,激光治疗14例,手术切口7例,面部外伤创面9例。
对照组30例未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同实验组激光治疗14例,手术切口7例,面部外伤创面9例。
1.2 方法1.2.1 实验组:用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50 000IU/支,加生理盐水10ml溶解。
激光治疗后或外伤创面直接喷于伤口表面,保持创面在自然通风状态,4h后重复一次。
手术切口缝合后,直接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第二次换药时,用3%过氧化氢棉签轻试创面,清洁创面,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然后局部喷上rhEGF,再用生理盐水纱布湿敷,纱布表面同时喷上rhEGF,4~6h换药一次。
同时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加强营养。
1.2.2 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换药,其它与实验组相同。
2 结果经以上方法治疗2~3天后,局部创面渗出减少,4~5天创面周围部位有上皮向中心生长,1周左右创面愈合或明显缩小,见表1。
由表1可见: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表明:实验组皮肤创面表皮生长较快,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实验组创面无不适及瘙痒感,创面均未出现瘢痕过度增生现象。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治疗中的临床
疗效观察
薛仰杰
【期刊名称】《安徽医学》
【年(卷),期】2011(032)007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在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应用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诊的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68例,随机分成rhEGF治疗组和非rhEGF治疗组,rhEGF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rhEGF,非rhEGF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生理盐水,其他处理措施两组完全相同.观察创面变化、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方法比较,rhEGF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EGF应用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创面局部应用rhEGF可促进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愈合.【总页数】2页(P928-929)
【作者】薛仰杰
【作者单位】236800,毫州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加利福平油纱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观察 [J], 汤拥军;张弛;柳原;田宜肥
2.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足部慢性溃疡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J], 许杰;关志广;张
治平
3.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 [J], 胡德林;方林森;汪昌荣;余又新;王春华
4.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利福平联合治疗烧伤残余肉芽创面效果分析 [J], 李成亮
5.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慢性溃疡创面中的应用 [J], 朱建辛;张耀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家兔烫伤创面修复作用的研究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家兔烫伤创面修复作用的研究王世岭;周亮;马建丽;杨珺;潘强;高振梅;高远征;郭华【期刊名称】《解放军药学学报》【年(卷),期】2005(21)5【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凝胶对家兔烫伤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家兔12只,制备深II°烫伤模型,rhEGF凝胶分为3个剂量组(0.5、10.0、50.0μg*g-1),另设空白基质、生理氯化钠溶液和rhEGF水溶液对照组,每只动物6个创面,均采用自身对照试验.结果 rhEGF凝胶治疗的创面愈合速度较对照组显著加快,并存在着一定的量效关系.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rhEGF凝胶治疗的创面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生长与胶原沉积明显.结论 rhEGF凝胶对家兔深II°烫伤创面有明显的促进愈合作用,并可提高创面愈合质量.【总页数】4页(P348-351)【作者】王世岭;周亮;马建丽;杨珺;潘强;高振梅;高远征;郭华【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7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39;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4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相关文献】1.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压疮创面34例疗效分析 [J], 周文涛;何国;张文仕;曾婷苑;陈秀凤2.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足部慢性溃疡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J], 许杰;关志广;张治平3.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J], 耿康;郭力4.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供皮区创面的修复 [J], 郭杏;谭美云;郭力;熊爱兵;李越钢;何晓川5.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观察 [J], 吕耀龙;靳巍;宗大伟;郭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烫伤的临床护理观察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烫伤的临床护理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烫伤在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烧烫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医用硅酮凝胶膏湿敷创面,观察组采用医用硅酮凝胶膏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混合湿敷创面。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换药的次数、疼痛状况、烧烫部位愈合时间。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换药次数(4.3±1.2)次,明显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换药疼痛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8.3±1.4)d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烫伤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减少了患者换药的次数,加快了烧烫伤创面的愈合,促进表皮的生长。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烧烫伤;临床护理;【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烧伤是由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热力引起的组织损害[1]。
烫伤是由热液、蒸气等所引起的组织损伤,是热力烧伤的一种。
烧烫伤后需要进行及时妥善处理,否则病菌会直接进入血液和淋巴液,引发全身感染[2]。
因此,烧烫伤面的处理是治疗烧烫伤的关键环节,它关系到烫伤面的愈合[3]。
本研究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烧烫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皮肤烧烫伤,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护理的体会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烧烫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例。
其中,男性90例,女性30例,年龄1~70岁,平均(18.2±4.6)岁。
有3%-80%全身烧伤面积,是属于浅II度-深Il度,对照组有热液烫伤31例,火焰烧伤20例,电弧光烧伤5例,化学烧伤3例,气管切开1例。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 ) 是通过基因工程 技术, 将人工合成的 rhEGF 基因片段克隆于大肠杆 菌中进行高效表达后, 再经分离纯化而制得的可促 进表皮细胞生长的多肽类物质。临床前实验表明, rhEGF 对多种组织来源的上皮 和表皮细胞有 较强 的促有丝分裂活性, 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对肉芽 组织的形成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Ñ 期临床试验结果 证明, rhEGF 安全范围 大, 健康 受试者及体表 创伤 病人对 rhEGF 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为进一 步证实 rhEGF 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 自 1998 年 7 月至 1999 年 3 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304 医院、北京积水潭 医院、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等¹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 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制的 rhEGF 进行了多 中心 Ò期临床试验。
# 339 #
验差异有显著意义或非常显著意义( P < 0. 05 或 P < 0. 01) , rhEGF 用于浅 Ò度、深 Ò度创面, 试验组 + 开放组较对照组创面炎性反 应消失时间明 显提 前, 经 t 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 P < 0. 05) , 见表 4 和 5。
表 4 不 同创面治疗后临床指征(分泌物) 消失时间比较 ( x ? s)
89 ? 16c
29 ? 18
47 ? 23
67 ? 29
40 ? 25a
61 ? 30a
79 ? 29a
48 ? 25b
73 ? 24c
86 ? 17b
43 ? 25b
68 ? 27c
83 ? 23b
不同时间创面愈合率/ %
12 d
15 d
18 d
48 ? 23
67 ? 23
83 ? 19
64 ? 23c
# 337 #
周 亮, 王世岭, 马建丽, 柴家科, 李立根 ( 中国人民解放军 304 医院, 北京 100037)
[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烧伤; Ò期临床试 验; 局部投药
[ 摘要]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 ) 治疗烧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 rhEGF 治疗各 类烧伤 302 例( 男性 213 例, 女性 89 例, 年龄 33 a ? s 11 a) , 其中试验组( 双盲自身对照) 190 例, 开放组 112 例, 在常规治疗( 1 % 磺胺嘧啶银霜) 基础上, 局 部喷涂 rhEGF 或安慰 剂。结果: rhEGF 用 于浅 Ò 度、深 Ò度、供皮区、残余创面, 试验组较对照组愈合 时间 分别提前 2, 3, 3, 6 d, 不良反 应轻 微。结论: rhEGF 对烧伤创面具有明显的促进愈合的作用。
表 5 不同创面治疗后临床指征( 炎性反应)消失时间比较 ( x ? s)
各组 与对 照 组相 比较, 经 t 检验: aP > 0. 05, bP < 0. 05, cP < 0. 01。
各类创 面治疗后 临床指征 消失时间 比较 rhEGF 用于浅 Ò度、深 Ò度、供 皮区创面, 试验组( 含开放 组) 较对照组创面分泌物消失时间明显提前, 经 t 检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hin J N ew Drugs Clin Rem) , 2001 年 9 月, 第 20 卷 第 5 期
验组+ 开放组较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创面愈合百分率 明显提高, 经 t 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或非常显著意 义( P < 0. 05 或< 0. 01) , 见表 3。
表 2 各类创面完 全愈合时间比较( x ? s)
创面类型 浅Ò度
深Ò度
供皮区
残余
组别 对照 试验 开放 试验+ 开放 对照 试验 开放 试验+ 开放 对照 试验 开放 试验+ 开放 对照 试验 开放 试验+ 开放
卿, 李 国辉, 曹 勇, 曾元临, 郭光华 ( 江西医学院第一附 属
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
# 338 #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hin J N ew Drugs Clin Rem) , 2001 年 9 月, 第 20 卷 第 5 期
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制剂规范( 1995 版) 项中规定, 由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304 医院提供。 用药方法与疗程 试验组: 创面按常规方法清创后, 用 rhEGF 溶液局部均匀喷湿创面或在创面上覆盖 双层纱布, 将药液滴在纱布上, 给药剂量以不流失为 宜( 按 10 cm @ 10 cm 双层纱布滴药液 2 mL 计) , 再 以磺胺嘧啶银霜纱布覆盖, 按上述方法与剂量, 每日 换药 1 次, 至创面愈合止。对照组( 即试验组双盲自 身对照) : 给药方法使用对照药, 基础用药与试验组 完全相同。 观察指标 1 创面变化情况及愈合时间 全程观察记录创面 的愈合情况及速度。创面愈合速度以相同时间内创 面愈合百分率( % ) 表示, 以创面愈合为指标, 判断最 终愈合时间。 2 创面炎性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 视创面感染状况 按 4 级标准分别评定为无( - ) 、轻( + ) 、中( + + ) 、 重( + + + ) , 并记录创面分泌物变化情况。统计炎 性反应及分泌物消失时间。 3 生化及其他指标检查 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均 于治疗前后各检查 1 次。 4 不良反应 记录全身及局部刺激、过敏反应及与 其有关的不良反应等。
世岭, 李立根, 周 亮, 马建丽 ( 中国人民解放 军 304 医院,
北京 100037) ; 张 明 良, 张普 柱, 周 业平 ( 北京 积水 潭 医
院, 北 京 100035) ; 王甲汉, 汪仕良, 罗奇志, 彭毅志 ( 中 国
人民解放军 第三 军医 大 学西 南医 院, 重 庆 400038) ; 熊 玉
例数 67 67 28 95 76 76 33
109 18 18 21 39 29 29 30 59
愈合时间/ d 11. 6 ? 2. 7
9. 7 ? 2. 8c 9. 6 ? 1. 7cd 9. 7 ? 2. 2c
21 ? 4 18 ? 4c 17 ? 3cd 17 ? 4c 14 ? 5 11 ? 5b 11 ? 4bd 11 ? 4b 19 ? 7 14 ? 5b 12 ? 4cd 13 ? 5c
深Ò度
对照
76
试验
76
开放
33
试验+ 开放 109
残余
对照
29
试验
29
开放
30
试验+ 开放 59
不同时间创面愈合率/ %
5d
7d
9d
33 ? 24
54 ? 27
73 ? 25
47 ? 26c
70 ? 25c
88 ? 17c
38 ? 20a
66 ? 22b
88 ? 13b
42 ? 24b
69 ? 24c
[ 收稿日期] 1999- 12- 13
[ 接受日期] 2000- 09- 15
[ 作者简介] 周 亮( 1969- ) , 女, 北 京市 人, 主管药 师, 学
士, 从事临床药理, 临床药学工作。
[ 联系人] 周 亮。Phn: 86- 10- 6686- 7349
¹ 重组人表 皮生长因 子多 中心临 床研 究协 作组 : 柴家 科, 王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hin J N ew Drugs Clin Rem) , 2001 年 9 月, 第 20 卷 第 5 期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hin J New Drugs Clin Rem) , 2001 年 9 月, 20( 5) : 337- 340.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治疗烧伤创面的多中心研究
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 经 t 检验: bP < 0. 05, cP < 0. 01。试验 组 与开放组比较: dP> 0. 05。
表 3 各类创面动态愈合率比较( x ? s)
创面类型 组别 例数
浅Ò度
对照
67
试验
67
开放
28
试验+ 开放 95
供皮区
对照
18
试验
18
开放
21
试验+ 开放 39 创面类型 组别 例数
创面类型 浅Ò度 深Ò度 供皮区 残余创面
对照组
n 消失时间/ d n
26
7? 3
25
51
1. 5
6
25
10 ? 6
28
试验组 消失时间/ d
5. 3 ? 2. 4b 10 ? 5c 32 ? 1. 0c 6 ? 5b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经 t 检验: bP< 0. 05, cP < 0. 01。
84 ? 19c
94 ? 14c
66 ? 21c
84 ? 19c
93 ? 12c
65 ? 22c
84 ? 19c
94 ? 13c
72 ? 22
83 ? 18
90 ? 15
83 ? 22a
91 ? 17a
95 ? 11a
88 ? 21b
94 ? 15b
99 ? 3b
86 ? 21b
93 ? 15b
98 ? 7b
材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 1 入组标准 烧伤面积估计采用中国九分法, 烧伤 深度判断采用 三度四分法[ 1] , 选择烧伤浅 Ò度、深 Ò度、供皮、残留肉芽小创面的住院病人( 部分可以
控制的门诊病人) 作为受试对象, 受试者年龄 33 a ? s 11 a( 16~ 65 a) , 性别不拘, 创面面积< 30 % , 用药 面积< 10 % 。 2 排除标准 病情危重、伴有严重并发症及全身感 染症状者; 主要脏器有严重疾病者; 对该类药物有过 敏倾向者; 创面面积大于体表面积的 30 % 者; 哺乳 期、妊娠期的妇女; 4 w k 内使用过已知对主要脏器 有损害的药物者。 3 入组情况 入组 病例 326 例, 剔除 资料不全者 24 例, 进入统计的 302 例。各组 ( 试验组 190 例双 盲自身对照) 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程及创面类型基 本一致, 均具可比性, 见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