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一) 明清时期的政治

合集下载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明清1368-1840年前第11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课时作业含解析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明清1368-1840年前第11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课时作业含解析

通史版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复习:第5单元第11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北京东城期末)有学者认为:“作为秦始皇统一海内以来历代沿用的辅政制度,早已为士大夫官僚集团所认同和接受,有其巨大的制度惯性。

”突破这一制度惯性的演变是( )A.从世卿世禄制到官僚制B.从察举制到“恩荫”制度C.从宗主督护制到三长制D.从废宰相到实行内阁制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作为秦始皇统一海内以来历代沿用的辅政制度,早已为士大夫官僚集团所认同和接受,有其巨大的制度惯性”可知为宰相制度,而废宰相设内阁打破了这一制度,故选D项。

2.(2019·河南开封定位)明代内阁大学士张居正是神宗的师傅,代皇帝管事,要各衙门奏章公事每样备两份,一份送内阁,一份送纠察六部的六科给事中。

(给事中职责:参加审核,单独发表意见,若反对,可原旨退回。

)张居正的做法( )A.符合明代政治体制的规定B.体现了六部是政府最高行政机构C.说明内阁是皇帝的私人顾问D.属于越权行为答案 D解析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没有行政权,根据材料可知,张居正的做法属于越权行为,故选D项。

明代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机构,所以张居正的做法不符合明代政治体制的规定,排除A项;B项材料未体现,排除;内阁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但张居正的做法已经超出了顾问的职责,排除C项。

3.(2020·河南非凡联盟调研)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布政使司”“藩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民政与财政。

明太祖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地方藩王割据势力B.提高地方机构的行政效率C.削弱丞相行政管理职权D.改变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答案 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实行中书省制度,行省长官集地方军政、财政和民政等大权于一身,权力较大,明太祖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民政与财政,分割地方权力,改变了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故D项正确。

【小初高学习】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0讲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随堂检测

【小初高学习】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0讲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随堂检测

第10讲(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 ) 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解析】由题干信息“罢丞相”“不许立丞相”可知,材料讲的是废除丞相制度,由所学知识可知丞相制度废除于明朝。

【答案】 C2.(2009年北京黄冈冲刺卷)观察下图,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

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皇权不断加强C.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D.古代礼仪不断发展完善【解析】官员上朝礼仪变化中可以看出,皇帝日尊,官吏日卑,说明皇权不断加强。

【答案】 B3.“北京实为都会,地势雄伟,山川巩固,四方万国,道里适均。

……自营建以来,天下军民乐于趋事……今工已告成,选以永乐十九年正月朔旦,御奉天殿朝百官。

”发布此诏的皇帝是( ) A.金世宗B.元世祖C.明成祖D.清世祖【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材料内容反映了迁都北京,发布此诏的皇帝是明成祖。

【答案】 C4.右图所示法律的哪一内容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 ) A.规定了皇族和贵族、大臣的封建特权B.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C.增加了经济立法D.对贪污贿赂严惩不贷【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大明律》增加了经济立法。

【答案】 C5.(2009年南京市第一次调研测试)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从材料中可看出明代的阁臣( ) A.位高权重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D.是明代祸乱的根源【解析】从材料信息“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可知,阁臣是皇帝的助手,故B项正确;由“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可知,阁臣权力不大,即使有个别位高权重者、剥夺六部职权者,也最终遭杀身之祸,故A、C项错误;D项材料无法体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9 元明清前期的政治(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9 元明清前期的政治(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课时规范练9 元明清前期的政治一、选择题1.元大德九年(1305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

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

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C.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D.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2.(2018广东梅州一模)元代以前常“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而元代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

这表明元代( )A.以山川地理环境来划分行政区域B.以消除割据可能性划分行政区域C.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划分行政区域D.以文化认同作为行政区划的依据3.据史书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

以上变化表明( )A.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B.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C.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D.内阁拥有参与国事决策的权力4.(2018安徽马鞍山质量检测)明朝时,出现了刘球、蒋钦、海瑞等一大批士大夫,他们与皇权抗争时表现出了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精神;同时,也有许多大臣撰写“青词”巴结崇道的世宗,相当部分士大夫形成“阉党”。

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A.宦官权力的加强B.宰相制度的废除C.士大夫信仰的丧失D.君主专制的强化5.清代史学家赵翼评价明太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键丁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

”他评价的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者的残暴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王朝建立者的初衷C.封建专制体制的固有特性D.地方权力过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6.(2018湖南张家界三模)清朝雍正帝在《御制朋党论》中说,“要根除朋党之源,那么全国上下必须统一思想。

要统一思想,那么是与非的标准都必须唯我是从”,“你们各大臣如果将朕之所好者好之,所悲者恶之,是非画一,则不敢结党矣”。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明清时期的政治共24页文档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明清时期的政治共24页文档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明清时期的政治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新疆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第11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新疆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第11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新疆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第11讲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6高二下·北仑期中) 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

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

这种现象()A . 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B . 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C . 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D . 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2. (2分) (2020高二下·海安月考) 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同时把察举制度中的考试因素加以强化,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唐宋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发展。

科举制的特点是()A . 加强了中央集权B . 自由报名,通过考试差额录取C .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 . 扩大了统治的基础3. (2分)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明代规定:凡内廷下达的诏旨以及经内阁票拟、皇帝批红的奏章,必须先抄送给监察部门的给事中,若内容有不恰当的,给事中则要求相应部门进行改正。

此规定旨在()A . 削弱内阁权力B . 加强皇权专制C . 防止篡改诏令D . 避免决策失误4. (2分) (2015高一上·淄博期中)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B . 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C . 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D . 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5.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 清初,南书房是翰林文人陪君王读书研学的内廷场所,“非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明清时期的政治+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明清时期的政治+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明清时期的政治一、选择题1.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

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

此举( )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2.(2024·聊城二模)隆庆四年(1570年),文渊阁大学士高拱上奏道,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以及北方的蓟、辽、山、陕等边疆地区“有司虽有牧民之官,实有疆场之责,乃官其地者,非杂流则迁谪”,建议“今后各边有司,必择年力精强、才气超迈者除补”。

此建议被中央采纳。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边官晋升机会增多B.边疆治理力度加大C.改土归流趋于式微D.内阁地位明显提高3.(2024·济南十一校高三联考)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朱棣敕谕,“四方海外诸藩王及头目人等: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

……尔等祗顺天道,恪守朕言……若有摅诚来朝,咸锡皆赏。

故兹敕谕,悉使闻知。

”这表明明政府( ) A.固守宗藩体制B.扩展海洋的政治愿望C.强化海禁政策D.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4.(2024·丹东高三期末)1728年,清政府同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重新确认了之前《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条约》所规定的中俄东北段和中段边界,并规定清廷需开恰克图为口岸与俄通商,俄国在恰克图、尼布楚两地进行的贸易免除关税等内容。

《恰克图条约》的签订( )A.有利于北部边疆的发展与稳定B.表明清政府开始放弃锁国政策C.是清政府丧权辱国的典型体现D.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对华掠夺5.(2024·日照二模)明朝实行巡按御史和按察司双重监察体制。

巡按御史由中央派遣,巡查地方行政、财务、教育、农田、水利、治安乃至风土民情,视问题轻重随即处理,或回京交有司处置,或交皇帝裁决;按察司为地方常驻监察官,以监察吏治和审理冤狱为主要职责。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通史版课时检测:(八) 元明清时期的政治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通史版课时检测:(八) 元明清时期的政治 Word版含解析

课时检测(八)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元朝设立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以总理全国政务,实际长官为左右丞相各一人,或仅置右丞相,总领省事,统领百司。

这一政策措施有助于()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B.防止丞相专权C.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D.缓解中枢权力机构内部的对立解析:选C由材料可知其政策措施是对中央官制的调整,调整的是皇权和相权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做法没有起到防止丞相专权的作用,反而出现相权的加强,故B项错误;元朝实行三省归一,精简了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相权的扩大,会激化中枢权力机构内部的对立,故D项错误。

2.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

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这里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表现在()A.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B.元朝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C.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D.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解析:选A材料中“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表明行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行省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但没有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故B项错误;行省制发展了秦朝推广的郡县制,故C项错误;秦朝时全面确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故D项错误。

3.《元史》记载,元成宗大德七年,御史台官员上奏“行省官久任,与所隶编氓联姻,害政”。

对此,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B.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C.元大都周边地区由中书省直辖D.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解析:选D御史台官员上奏“行省官久任,与所隶编氓联姻,害政”强调因为任职久容易与当地联合,威胁中央集权;为解决在地方官“久任”产生的弊端,省官互迁是一个有效的办法,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11讲明清时期的政治学案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11讲明清时期的政治学案含解析

第五单元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三维坐标·时空清][三面解读·特征明]第11讲明清时期的政治一、明朝1.废除宰相制度(1)原因:宰相权势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2)废除: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制度(1)出现:(2)地位: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不能统率六部,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3)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其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

二、清朝1.清朝初年(1)设内阁、六部,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2)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限制。

2.康熙时期,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1)背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2)职责: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

(3)影响: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辩]内阁对皇权也有一定程度的约束。

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但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回。

[联]清朝统治者在承袭明制基本框架的同时对其有所调整,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与此同时,17~18世纪的西方,一种新的政治制度——代议制不断发展,中国的封建专制政体中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拓] 军机处的特点“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勤”:地近宫廷,便于宣召;“速”:办事速度快,效率高;“密”: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

三、地方——中央集权继续加强和因地制宜设置地方体制(一)三司分权,设立督抚明代仿效宋朝中央对地方的集权制度,地方最高层级的省(布政司),设三司使以分其权:承宣布政使司的布政使管民政、财务;提刑按察使司的按察使掌刑法;都指挥使司(都司)的都指挥使掌兵务,调兵则由中央。

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宋元明清专题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宋元明清专题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宋元—明清专题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1.金世宗在位时,施政仁德,政治清明,得到史书与历代名家认可。

朱熹称赞“他能尊行尧舜之道,要做大尧舜也由他”。

又说:“他岂能变夷狄之风,恐只是天资高,偶和仁政耳。

”这反映出( )A. 南宋时民族矛盾的缓和B. 传统华夷观念根深蒂固C. 金统治者照搬汉族政治D. 理学蕴含唯物辩证思想2.北宋时期,散文家的作品常常洋溢强烈的民族意识;南宋时期,从岳飞《五岳祠盟记》到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等,亦是如此。

此外,宋代豪放派、婉约派词人,也具有同样意识。

这主要是由于宋代( )A. 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B. 社会经济的繁荣C. 文学作品的传承发展D. 民族交融的加强3.宋代绘画以精妙著称,画家以多样的笔法表现不同山石的纹理,不同季节的水波等,昆虫花鸟亦毫发毕现;当时还出现大量研究自然万物的谱录,如《梅谱》《橘录》《昆虫草木略》《禽经》等。

这反映出宋代()A. 关注自然科学成为风尚B. 崇文抑武使文人寄情自然C. 经世致用思潮影响广泛D. 格物致知影响文化的氛围4.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每一段都配有歌诀,都与疾病预防、脏腑调理相匹配,每一段都要求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动作柔和、舒展、自然而不用僵力,所谓“锦”者,是誉其似锦之柔和优美,整套动作练习要求做到自然连贯。

“八段锦”的出现()A. 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B. 说明了中国古人对卫生保健的重视C. 证明了古代中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 有效地避免了大型疫病的广泛传播5.如图为以中国的临安(杭州)、明州(宁波)、泉州、广州为起点的南宋贸易路线,该路线不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

这说明当时()A. 中国海上贸易繁荣B. 政府重视贸易管理C. 全球贸易网络形成D. 南宋外贸处于顺差6.明代史家在论史时,总是将史书和“药案”“医方”“药笼”等医家用语联系起来,如“经尤本草,史即药案也,舍此而欲以救世,无他术也”“六经如医家素难(指《素问》《难经》),而诸史则药案也”“聊仿古所谓经验方者,将以备当世药笼也”。

明清时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明清时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明清时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选择题1.(2024·广东新高考模拟)《大清律》规定苗疆地区苗汉之间的诉讼,按大清律治罪;西藏由驻藏大臣,新疆由驻防将军、参赞大臣负责该地区的司法。

这一规定( ) A.有利于实现民族自治B.维护了法律政令的统一C.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D.加剧了民族之间的分化2.明清律法皆规定:“凡典买田宅不税契者,笞五十,仍追田宅价钱一半入官。

”经营其他商品的商人如果偷税逃税,处罚与之同。

该规定体现明清时期( )A.注重规范市场行为B.抑商维护封建统治C.商品经济高度繁荣D.逃税漏税十分普遍3.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

清朝的蠲免,除“偏灾赈蠲外,凡逋负(拖欠赋税)之在民者,与银谷食种之贷而未收者,遇国家庆典,或巡幸,或军兴,辄止勿责”。

据此可知,蠲免政策旨在( )A.减轻地方财政负担B.稳定地方社会秩序C.遏制地方官员贪腐D.提高民众生活水平4.(2024·广东四校高三联考)清代雍正年间制定“留养承嗣”制度:死刑犯为独子,而祖父母、父母年老无人奉养,经皇帝批准,可以改判重杖一顿、枷号示众三个月,使其能免除一死,侍奉祖父母、父母。

这一制度( )A.利于社会秩序稳定B.开启了法律儒家化C.体现皇权高度集中D.缓和满汉之间矛盾5.明代中期后,无论银差、力差,都以银两作为衡量徭役轻重的标准,并且力差常常由应役人户雇募他人应役,因此徭役经费可以在数额上予以量化编制。

这一现象( ) A.促进了人口迅速增长B.减轻了农民赋税负担C.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D.得益于政府赋税改革6.明太祖说:“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无故兴兵,杀伤人命,切记不可……将不征诸国名列于后……”这反映出明太祖( ) A.开始实行海禁B.维护朝贡贸易C.推行睦邻政策D.蔑视周边诸国7.赈灾,是指赈济灾荒、救助灾害、救济灾民。

明朝审户法规定:“州县官先画分界,县分为十至二三十方,每方内有若干村,每村若干保,某保灾民若干名,先令保正造册,县官须亲到,按册核查,排门沿户,举目了然。

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第5单元第11讲明清时期的政治课时跟踪一练而就含解析

通史版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1第5单元第11讲明清时期的政治课时跟踪一练而就含解析

模块一第五单元第11讲明清时期的政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届河南九师联盟高三质量检测)在明代,督抚始终是作为中央派遣官的身份出现的,到了清代才真正实现了地方化,成为地方大吏。

督抚制度在内容上承袭了秦汉以来的近官出监地方的监察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与汉朝的分州监察的刺史制度和使者巡行制度、唐代节度使制度等都有着历史上的渊源。

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督抚制度( ) A.突出监察与行政分权要求B.继承发展了前朝政治制度C.顺应了君主专制强化诉求D.背离了中央集权发展趋向解析:选 B 材料“承袭了秦汉以来的近官出监地方的监察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与汉朝的分州监察的刺史制度和使者巡行制度、唐代节度使制度等都有着历史上的渊源”说明督抚制具有继承性,“真正实现了地方化”说明督抚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故选B项;材料“督抚制度在内容上承袭了秦汉以来的近官出监地方的监察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只能说明督抚制具有继承性,并不能说明其具有行政分权要求,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制度,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C项;督抚制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中央集权,排除D项。

2.(2020届河南顶级名校高三开学摸底)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撤销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军事权力,三者地位平等,互不统摄,向中央负责。

这反映出明代( )A.地方权力的扩大B.君主专制的强化C.中央集权的加强D.官员能力专业化解析:选 C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行中书省是地方行政单位,通过题干可知,朱元璋撤销行中书省,将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并且“三者地位平等,互不统摄,向中央负责”,这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统治的加强,故选C项;题干仅是述及朱元璋将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没有涉及地方权力的扩大或缩小,排除A项;题干述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没有涉及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排除B项;题干仅是述及朱元璋将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没有涉及官员的执政能力问题,排除D项。

(一轮复习)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一轮复习)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2、(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3题)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 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试解:________(先做再看,效果更好) [解析] 选C。本题考查历代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皇 权与相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 一。西汉时期通过建立中朝,以削弱和对抗以丞相为首 的外朝的权力。北魏实行三长制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 从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故清朝没有丞相与皇权的斗争。
答案二:观点——悲歌 理由:政治: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
芽发展缓慢; 科技:没有产生近代科技; 思想:思想文化落后。 (4分)(只答出观
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三:观点——既是繁荣又是悲歌
理由:繁荣的理由参见答案一,悲歌的理由参见答 案二。(7分)(应明确答出“既是繁荣又是悲歌 “的观点,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题最 多得 6 分)
【课堂检测】
1、(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13题)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 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 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试解:________(先做再看,效果更好)
[解析]选A。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 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相权在不断削弱, 皇权在不断加强,以军机处的设立为标志,皇权专制发 展到顶峰。
C.手工业发达 D.自然资源丰富
A
探究问题
探究一:当时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 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课时作业1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课时作业1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第3讲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全国名校联盟联考)清顺治皇帝说:“尔等(内阁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

”这说明()A.军机处分割了内阁权力B.内阁的票拟权被剥夺C.内阁制约着皇权的滥用D.内阁权力受到了限制解析军机处始设于雍正皇帝时期,故A项错误;内阁享有票拟权,故B项错误;内阁作为皇帝的内侍机构,为专制皇权服务,故C项错误;据材料“皆朕亲裁”可知内阁权力受到了皇权限制,故D项正确。

答案 D2.(2018·江西重点中学联考)《清史稿》:“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

”这表明()A.军机大臣位高权重B.内阁学士的地位尊崇C.军机处控制了内阁D.军机与内阁相互牵制解析军机大臣位高权重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据材料“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可知重用内阁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可知是地位尊崇,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内阁,故C项错误;材料也未体现军机处与内阁相互牵制,故D项错误。

答案 B3.(2018·辽宁大连调研)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写道“时年24 岁的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 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

这反映了()A.专制皇权空前加强B.皇帝与司礼监关系密切C.中央集权大大加强D.内阁与司礼监互相牵制解析材料反映皇帝利用内阁和司礼监互相牵制,不用上朝即可控制朝政,故反映出皇权空前加强,故A项正确。

皇帝与司礼监关系密切,体现不出“时年24 岁的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故B 项错误;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内阁与司礼监互相牵制是材料内容,但不能体现出材料现象的本质,故D项错误。

答案 A4.(2017·湖南考前演练)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阁首辅的地位开始突出,倍受大臣们的尊崇,称其为首相,内阁中的其他成员也多为首辅举荐,他们事事附和首辅,不敢有什么意见。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明朝的政治统治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作业课件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明朝的政治统治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作业课件

考点13 明朝的政治统治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经典3+2 3年高考+2年模拟1. [2021天津卷]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

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

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答案1.B 材料反映的是丞相胡惟庸权力过大,从而导致中书省被取消,其根本原因是丞相制度致使权力失衡,故B项正确。

丞相个人贪权揽政是次要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是中央集权的削弱,故C项排除;君主专制强化必然会削弱相权,故D项排除。

2. [2023湖北黄冈调研]明万历年间“惟内阁独得进密揭,盖心膂近臣,非百司得比……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竹语。

”明神宗“虚己委(张)居正”,但亲政后,旋即削夺阁权,“及后中官愈重,阁势日轻。

阁臣反比厂为之下”。

由此可见,内阁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取决于A.内阁在百官之中的影响力B.宦官势力恶性膨胀的程度C.内阁的权力是否受到制约D.皇帝信任程度及使用方式答案2.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能否参与中枢决策、发挥重要的辅政作用,主要取决于它同皇权的关系,即是否得到皇帝的信任,故选D项;内阁并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法定机构,内阁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取决于皇帝,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排除A项;宦官势力的膨胀表现在宦官对于朝政的干预,但宦官本身也是依附于皇权的,故无法从根源上制约内阁,排除B项;内阁权力是否受到约束,从根源上取决于皇帝对内阁的态度,内阁本身并无决策权,无论其权力是否受到制约,本质上都只是辅佐皇帝处理事务的机构,简而言之,根源在于君主专制制度而非制约程度,排除C项。

3. [2021全国甲卷]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夯基提能作业本:第11讲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Word版含解析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夯基提能作业本:第11讲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Word版含解析

第11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7辽宁师大附中期中)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

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

这样()A.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B.内阁辅臣拥有对国家大事的部分决策权C.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D.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2.依据相关知识判断:六部最高首长的官阶由正三品提高到正二品,六部成为平行的帝国最高行政管理机关应发生在()A.秦朝“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B.唐设官分职,实现政务机构多元化C.明裁撤中书分庶务,“君相合一”D.清代内阁之外别设军机处掌理政务3.明朝始设巡抚,“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后来绝大多数巡抚都带有兵部官衔及都察院的官衔。

明朝设立巡抚的主要目的是()A.取代地方的军政长官B.解决军粮供应问题C.发挥地方上的自主性D.加强对“三司”的管理4.下图为某朝皇帝的宫城局部示意图,该皇帝是()A.明太祖B.明成祖C.康熙D.雍正5.(2017广东茂名一调)清朝前期的君主对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但同时也明确规定:这些王公须在京城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给予。

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方便满洲贵族参政议政B.消除君主制的潜在威胁C.尊重少数民族原有传统D.减少清政府的财政开支6.(2017甘肃平凉一模)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二、非选择题7.(2017河北保定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明清时期的政治与经济习题精练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明清时期的政治与经济习题精练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9课明清时期的政治与经济习题精练新人教版一、选择题巩固篇1.明初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中,直接导致六部在中央机构的权力地位提高的因素是()A.皇权的加强B.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C.丞相的废除D.内阁的废除解析: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从而使六部在中央机构的权力地位提高。

答案:C2.明太祖和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相似之处是()A.极大地削弱相权B.分化中央和地方事权C.地方上设三司分权D.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解析:解题时,要对明太祖和宋太祖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

明太祖废丞相,由此可排除A项,C、D两项都是明太祖时期的举措,故选B项。

答案:B3.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军机大臣由皇帝挑选的亲信充任B.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C.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发展到顶峰D.军机处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解析:教材中有叙述:“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故D项不正确。

答案:D4.清朝大兴文字狱,反映了清王朝()①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②对满汉实行民族分化政策③封建专制的强化④实行文化专制主义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解析:清朝实行文字狱,是专制主义加强的表现,并非是民族分化政策,故排除含有②的选项。

答案:B5.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清朝大兴文字狱,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A.防止人民反抗B.巩固君主专制C.压制知识分子D.加强思想控制解析:审题的关键在于“根本目的”。

答案:B6.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的相似之处是()A.都征收银两B.都因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停止C.都以人丁为征税的主要标准D.都加强了对土地税和财产税的征收解析:两税法并未规定征收银两;摊丁入亩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但未停止执行;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都不再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故排除A、B、C三项。

答案:D7.清朝征收的“地丁银”是指()A.只征“地丁银”,废除人丁税B.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C.按土地和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D.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答案:D8.在明朝中期古城开封的街市上,人们的衣着五颜六色,其主要原料应是()A.丝帛B.棉布C.苎麻D.皮革解析:明代棉花的种植由江南推广到江北。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