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状态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
我们很多家长都会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但是,孩子的心理问题从哪儿来?除了孩子先天的生理素质外,我们父母的心理素质、教养方式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方向。我相信,我们父母总是以我们认为的最好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但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性格特征以及我们自己的父母的影响,于有意无意中,却给了孩子不是那么好的感觉,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临床的研究与实践证明,青少年的人格、情绪特点、行为方式等都与其父母的自身的特点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两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对父母们有所帮助:
1、父母自身的哪些特点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
2、父母的哪些教养方式容易导致问题。
一、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父母自身的一些特点
1、父母自身的紧张焦虑或悲观情绪会传给孩子。
如有一些带孩子来看心理医生的父母自身是很焦虑的。再如我们一起参加心理成长小组训练时,有一个小组成员的比较自卑,难以接受正面的表扬,追溯起来,是因为他的母亲的消极思维,当别人夸她身体好的时候她就会担心一夸就会生病。
2、父母的过分挑剔、完美主义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
例如:自从进入高中后,琳琳觉得学习比以前更紧张了,可是她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却是要将家里所有的东西进行整理、归类。做完了这些事后,才能集中思想做作业。有时放好的东西又会再拿出来重新放。这样的事总要重复几次,最终必须做到全部让自己认可,才终止这一行为。这花费了琳琳许多宝贵的时间,为此她感到很烦恼,但她表示,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
二、容易导致子女的心理问题的一些教养方式
主要有专制型(支配型)、否定型、溺爱型、保护型(限制型)、放任型(忽略型)、不协调型[page]
1、专制型(支配型)
家长教育孩子态度生硬,言语粗鲁,方法简单;只从父母的主观意志出发,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与认识,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愿望。
这种教养方式使子女容易发展为顺从、懦弱、缺乏自信、自尊、孤独、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的能力;或是走向另一极端,强烈反抗、冷酷、残暴。这样教养出来的孩子学习被动,成绩很差。发展下去容易导致抑郁症、网络成瘾甚至杀人等。
这是我接触过的一个案例——
正在上二年级的小锦对姥姥说:“活着真没意思,还得写作业,我真想死掉。”姥姥有些害怕,老问我怎么办。
我问:“她的学习成绩如何?”
回答:“很好呀!一年级还是三好学生呢!现在成绩也不错。”
我又问:“作业多吗?”
回答:“不多。她也能完成,做得挺好,只是不爱做,老想玩。”
我又问:“孩子任性吗?”
回答:“很任性。”
我再问:“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学了很多东西吗?”
回答:“参加过几种学习班。哭着喊着不爱去,她妈妈逼着,只好去了。都没坚持下来。有一回她妈妈一次就给她报了舞蹈、书法、美术三个班。她妈妈说:‘我好容易排了半天队,多报几个班!’”
[page]
2、溺爱型(顺从型)
多见于独生子女家庭。把孩子摆在高于父母的不恰当位置,过多的满足孩子的各种愿望,包办孩子的一切,帮助孩子解决各种问题。
这种教养方式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子女常表现为幼稚、依赖、懦弱、任性、自私、骄傲、情绪不稳定、无责任感。这样的孩子往往在社会上到处碰壁。这种个性心理特征熄灭了孩子的创造欲望,处处需要别人的指点与帮助,没有开拓精神,智力发展也受到限制。
长春市有一个13岁的少年,因要求得不到满足,以死威胁家长,一周内竟3次服药自杀,幸被及时发现,抢救脱险。
据男孩的父亲詹先生讲,1999年4月30日,男孩向爸爸要500元钱,
说“五一”跟同学去旅游,詹先生考虑儿子年龄太小,不放心,没答应他,儿子当即表示不想活了,詹先生没注意。夜里,他发现儿子说胡话,推了半天,也不清醒。经追问,男孩说吃了一大把安眠药,其父迅速将其送人医院,经治疗于5月2日出院。没想到当晚又住了进来,这一回是因为他擅自将家里的一台进口照相机借给了同学,爸爸说了他几句,他又吃了20片安眠药。送到医院时,他的瞳孔已经缩小,抢救了两天才苏醒。这次出院后,爸爸将他送回了奶奶家。7日中午,他再一次住院。医生说,他吃了20片治疗糖尿病的优降糖,服药原因还是要求得不到满足。
[page]
3、保护型(限制型)
过分保护型的家庭比例比较高,保护型就是父母过分限制孩子的言行,画框框,定调调,孩子按父母的认识和意愿去活动,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
子女性格表现缺乏主见、脆弱、依赖性很强,缺乏思维的批判性,做事没主意,人云亦云,独立性差,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社会适应能力差。
【案例1】一位15岁的独生女喝下农药,过早地辞别了人世。在她最后几天的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我绝望了。老师和爸爸告诉我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美好。可为什么无人来告诉我这世界还有丑,还有恶,还有这难为人理解的一切。谁来告诉我呀,谁来告诉我?”过度保护使孩子们了解的是片面的世界,一旦步人复杂、立体的社会,他们只会感到痛苦、迷茫,应付困难。
【案例2】小悦是个好学上进、听话的学生,可上初中一年级后,仅因为换了班主任,并被新班主任批评了一次,竟出现焦虑不安、失眠等症状,无法继续学习,于是求助于心理咨询。她告诉我,她是独生女,在家里很受宠爱,。两岁多时,晓悦不小心把额头碰了个大口子,从此,家里人就再也不让她一个人出门玩耍。她除了读书、做作业和玩,从来不用做家务事。小学五年级,她到中心小学寄宿,样样事情都要自己做,很难适应,被同学们讥笑为“笨蛋”。为此她经常暗暗哭泣,老想回家,性格也变得孤僻、胆小,总是提心吊胆。随着年龄增长,她总是拿自己和别人对比,发现别人比自己强,心里就不安。到了初中后,虽然成绩很好,但她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评价的那么好。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她必须时时处处掩饰自己的短处,远离同学,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看着别的同学三五成群在一起叽叽喳喳,开心的笑闹,她也很羡慕,并为此常常感到痛苦、忧郁和焦虑。
分析:现在的许多独生子女不是生活在真实、现实的社会环境中,而是生活在父母为他们特意精心设置和安排的虚假、远离现实的天地里。父母用自己的身体为子女挡住了外部的风雨,用自己的心智为子女撑托起外界的压力。这种生活环境,除了家庭以外,其他地方不会存在。所以当孩子们不得不面临现实社会生活时;当他们遇到未曾料到的打击和挫折时;当他们碰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时,便显得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和应付能力。在现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