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06 湖泊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06 湖泊
【知识体系】
【考点梳理】
一、湖泊的分类
1.按湖水含盐度,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及盐湖。
淡水湖含盐度小于1克/升(0.1%);咸水湖含盐度在1—35克/升之间;盐湖含盐度大于35克/升(3.5%)。
外流湖大多为淡水湖,内陆湖则多为咸水湖、盐湖。
2.按湖盆成因分类
构造湖:是在地壳内力作用形成的构造盆地上经储水而形成的湖泊。
其特点是湖形狭长、水深而清澈,如云南高原上的滇池、洱海和抚仙湖等,世界许多的大湖亦属于构造湖,例如贝加尔湖、维多利亚湖等。
火口湖:系火山喷火口休眠以后积水而成,其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湖岸陡峭,湖水深不可测,如白头山天池深达373米,为我国第一深水湖泊。
堰塞湖:由火山喷出的岩浆、地震引起的山崩和冰川与泥石流引起的滑坡体等壅塞河床,截断水流出口,其上部河段积水成湖,如五大连池、镜泊湖等。
据《黑龙江外记》载:“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墨尔根(今嫩江县)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越数日火熄,其地遂成池沼,即今日的五大连池”。
岩溶湖:是由碳酸盐类地层经流水的长期溶蚀而形成岩溶洼地、岩溶漏斗或落水洞等被堵塞,经汇水而形成的湖泊,如贵州省威宁县的草海。
冰川湖:是由冰川挖蚀形成的坑洼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湖泊。
如新疆阜康天池,又称瑶池,相传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北美五大湖。
风成湖:沙漠中低于潜水面的丘间洼地,经其四周沙丘渗流汇集而成的湖泊,如敦煌附近的月牙湖,四周被沙山环绕,水面酷似一弯新月,湖水清澈如翡翠。
海成湖:由于泥沙沉积使得部分海湾与海洋分割而成,通常称作泻湖,如里海、杭州西湖、宁波的东钱湖。
约在数千年以前,西湖还是一片浅海海湾,以后由于海潮和钱塘江挟带的泥沙不断在湾口附近沉积,使湾内海水与海洋完全分离,海水经逐渐淡化才形成今日的西湖。
潟湖,在浅水海域,被沙咀、沙堤或珊瑚礁围成的封闭,或半封闭状的湖泊。
在太平洋的许多珊瑚岛中都存在这一类的湖泊,还分布在一些大陆海岸地区,比如南美洲东部海岸。
二、湖泊的环境效益
1.生态环境效益:调节气候;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2.社会环境效益:美化环境;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
三、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1.外流湖: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2.内流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从入湖河流大量取水。
四、湖泊水文现象
1.水位
高低取决于补给类型;变化原因,从来水和出水两方面分析;水文变化的影响有湖泊面积、湖泊盐度、环境效益三方面。
2.结冰
湖岸早于湖心;结冰体积膨胀,融冰体积缩小;结冰使湖区环境气温升高或下降减慢;融冰时使湖区气温降低;湖水浅,湖冰存留时间长;冰层相当于大气层,当阳光透过冰层时,会在冰层下
形成“温室效应”。
五、湖泊渔业资源
1.是否丰富的原因
湖泊面积;水温(寒带:生长慢,存活率低;温带水温变化明显,有利于湖水上泛将湖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热带:光热足,生长快);缺少捕食者,族群能够维持很高的密度;饵料(有丰富营养物质的河流入湖;湖岸附近有阳光和氧气,能够生存且饵料多)。
2.保护
休渔制度;避免水质污染;保护湖区周边生态环境;控制水产密度;周边地区合理发展农业。
六、水量平衡
1.概念:水量平衡是指任意尺度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水量与支出水量之间的差额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总体上收支平衡。
2.各区域的水量平衡问题
①海洋: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蒸发量=0。
②内流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0。
比如我国西北地区,多年实际降水量很少,因此其多年平均蒸发量也不大,并非想象中那么大。
③外流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径流量=0。
④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0。
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的年均降水量是210 mm,但流域内某湖泊的湖面蒸发量可达2 000 mm,该流域多年实际蒸发量应该是210 mm而非2 000 mm。
七、杰里德大盐湖
杰里德大盐湖,(也叫埃尔杰里德盐湖、吉利特盐湖),是突尼斯南部的一个内流盐水湖,世界第三大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盐湖。
没有固定的河流流入,夏季基本完全干涸。
附近曾作为电影《星球大战》系列的拍摄地。
这里是撒哈拉沙漠中海市蜃楼的高发地,因为这里气候炎热、干燥,在持续高温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海市蜃楼。
盐湖年降雨量只有100毫米,气温却可高达摄氏50度。
在这种极端的气候之下,湖水都被蒸发掉,夏天的时候捷利特盐湖更是几近干涸。
在日落时分,这里将变成一片红色的盐海,似乎永无尽头,如同脚下永恒的撒哈拉,与天空在遥远处连成一片。
杰里德湖是世界最大沙漠中的盐湖,它位于非洲西北部阿特拉斯山脉的东段南部山麓。
该湖湖水深度在1~20m,东西长120km,南北宽60km,海拔为16m,在湖底曾经挖出不少鲨鱼的化石骨架。
湖区周围大风天气很少,地形平坦,湖盆上分布有大量圆锥形的盐丘。
盐湖公路穿越杰里德湖中部,路面高于湖面不到1m。
杜兹是盐湖边的重要旅游集散地,该地区大量地饲养骆驼。
历史上该地区地势较低,被海水覆盖;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抬升,导致海水退去;湖区地势低洼,积水成湖。
夏季湖面面积小,湖面破碎甚至干涸;冬季湖面面积大,湖面相对完整。
原因:夏季该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气温高,蒸发十分强烈;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增多,由于气温降低,蒸发减弱。
受侵蚀作用弱;降水较少,湖面难以大涨。
地处湖泊沿岸,土壤巾水分较多,带刺、带毛、气味强烈和盐碱重的植物较多;地处沙漠,骆驼适应性强;游客多,对骆驼作为代步工具的市场需求大。
八、乌梁素海污染
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
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
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湖泊的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单靠某一部门不能解决问题,乌梁素海的治理,曾经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原来是各部门各做各的,九龙治水”,包巍说,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之后,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正式成立,统筹乌梁素海的综合治理工作,在部门的协调和统筹上,有了一个更好的机制。
“湖泊的治理,根子在岸上,要把岸上的问题解决了。
”岸上的问题主要包括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
控制面源污染方面,保护中心重点做好“四控”工作:控肥、控水、控药、控膜;控制点源污染方面,积极实施乌梁素海点源污水“零入海”工程,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短板,加大中水回用力度。
这些举措,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除了解决岸上的问题,保护中心也在内源污染治理方面下功夫。
为解决底泥污染问题,保护中心同中国环境科学院合作,构建约1万平米的湖泊水域试验区,利用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获得核心技术参数,为制定乌梁素海内源治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目前,该试验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待试验结束取得良好效果后大范围推广。
保护中心还积极与科研院所、相关企业接洽,探索底泥清淤、芦苇资源化利用途径,为乌梁素海内源污染治理寻找技术路径。
同时,乌梁素海的生态补水工作也在不断加强。
据悉,2018年,利用黄河凌汛期和灌区农业灌溉间隙期,乌梁素海完成生态补水5.94
亿立方米。
2019年,全年计划生态补水量5.65亿立方米。
包巍介绍,引进黄河水,一方面加大乌梁素海整体的水体流动,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水体置换的力度,使水质有了较大的改善。
九、湖泊的特征
1.湖盆特征:形成、大小、坡度。
2.湖水特征:水位、水深、温度、盐度。
十、湖泊演变
包括湖盆的演化、湖水的演化,以及湖中生物的变化。
湖盆的演化:湖岸的变形;湖底的沉积,湖水的演化(化学性质的变化,包括自然因素和认为因素)。
湖中生物的变化:湖盆的变化、水质的变化必然使得湖泊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生物的种类、数量也相应发生变化。
湖泊一旦形成,就受到外部自然因素和内部各种过程的持续作用而不断演变。
湖泊由深变浅、又大变小,湖岸由弯曲变为平直,湖底由凹凸变为平坦,这就会使深水植物逐渐演化为浅水植物,沿岸的植物逐渐向湖心发展。
入湖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和生物残骸年复一年在湖内沉积,湖盆逐渐淤浅,变成陆地,或随著沿岸带水生植物的发展,逐渐变成沼泽;乾燥气候条件下的内陆湖由於气候变异,冰雪融水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等,补给水量不足以补偿蒸发损耗,往往引起湖面退缩乾涸,或盐类物质在湖盆内积聚浓缩,湖水日益盐化,最终变成乾盐湖,某些湖泊因出口下切,湖水流出而乾涸。
此外,由於地壳升降运动,气候变迁和形成湖泊的其他因素的变化,湖泊会经历缩小和扩大的反覆过程,不论湖泊的自然演变通过哪种方式,结果终将消亡。
十一、湖泊与候鸟
某湖泊成为候鸟天堂的原因--位置:地处候鸟迁徙的路径上;地域偏僻孤立,天敌少。
气温:冬季温和,湖面不封冻;夏季温和,适合鸟类繁衍生息。
水质:水质优良,空气新鲜。
生存空间:冬季水温低,多浅滩湿地。
食物:生物类型多样,数量大,食物丰富。
人为变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们的爱鸟、护鸟意识强。
十二、湖泊与资源
1.湖泊与水资源
湖泊是指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流动缓慢的水体。
湖泊水资源由补给资源和储存资源两部分组成。
其天然补给方式包括上游入湖水量、湖面获得降水量和地下水潜流入湖量三部分。
2.湖泊与矿产资源
“石油”湖,它位于委内瑞拉,正式名称是叫马拉开波湖,这个湖为什么被叫“石油”湖呢?其实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这个湖下面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原油会源源不断地从湖底沥青裂缝中喷涌出来,最终这个湖在世界上被广为人知,堪称是“石油”湖。
3.湖泊与旅游资源
(1)生态观光驱动型:美国尚普兰湖,依托自然与人文资源,打造全方位的环保生态型观光湖泊。
于开发水下和陆上的人文历史观光旅游:开展水下观光,开展水下观光,潜水探奇不同历史时期水下的沉船面貌,将历史环境与遗迹的保护及开发利用的良好结合。
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性:尚普兰湖地区根据条件不同,形成了岛屿度假、湖滨度假、森林野营等多种旅游方式,无论哪种形式,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做到了生态环保性。
优秀的资源和线路组合:通过不同的线路组合,合理将自然景观与当地的人文历史内涵相融合,使人在感悟自然之美时,又能获取丰富的地方历史信息,得到多重体验(拉默特岛上的环岛骑自行车游)。
(2)文化体验驱动型:奥地利哈尔施塔特湖,奥地利哈尔施塔特湖,从自然观光到多种文化的深度体验,迎合游客需求心理开发文化旅游产品。
自然资源:海拔3000多米的的高山湖泊,将风景如画,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湖畔小镇。
世界文化遗产:铁器时代考古遗迹;传统而独特的民俗文化;湖区历史上盛产盐矿,原是皇家领地,至今还有一个盐矿在运作并对游人开放。
欧洲效应:历史上曾吸引了众多浪漫的画家、艺术家、诗人和作曲家。
著名观光旅游胜地。
国际效应:韩剧《春天华尔兹》的外景地,后成为亚洲旅者的旅游天堂。
(3)美食休闲驱动型:中国阳澄湖,依托阳澄湖的生态资源,开发以蟹为中心的系列旅游产品,拓展产业链。
以品尝美食、购买大闸蟹、体验蟹文化为脉开发美食系列旅游产品:以大闸蟹为核心,阳澄鳊鱼、鳜鱼、青虾、螺蛳等八大湖鲜为辅的标准桌餐已成为美食游的主打产品;每年举办阳澄湖蟹文化节,用文化为经济注入活力;还建有美食一条街和大闸蟹交易市场,满足游客的需求。
以蟹为主的农产品生产、观光游延伸农业产业链:全镇从事大闸蟹养殖、经营的农户有3300多户,针对市场需求养殖南美白对虾、翘嘴红鲅、澳洲淡水龙虾等品牌水产品;以葡萄为引领,以5大农庄为载体,形成了总面积超万亩的观光农业区。
以蟹为中心的水上公园和其他高端度假设施的休闲度假游:以水为脉,以蟹为中心的水上公园是一所综合性的休闲场所,还配有高尔夫球度假村、东方云顶广场、阳澄湖度假村等度假设施。
以蟹文化为主,老街和宗教文化为辅的文化游:蟹主题的蟹文化博物馆、重新修葺的巴城老街和千年古刹崇宁寺。
十三、湖泊的保护和开发
合理围垦,保护湖泊滩地;保护上游河流及周边自然生态环境;防止湖泊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湖泊生物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发湖泊资源,为人类造
福。
十四、湖泊奇观
湖泊奇观--冰泡湖
作为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严冬礼物,最基本的形成条件:一是湖底腐殖质丰富,能分解形成甲烷等气体;二是湖泊当地气温急速降到冰点以下。
春夏季湖中的水草茂盛,秋冬季腐烂后从湖底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大量气体;冬季气温低,湖区降温快,湖面快速封冻;冰封的速度快过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气泡被阻滞在冰水中;随着冰层加厚,气泡被“锁”在冰层之中,形成“冰泡”。
【典例分析】
例1.例1.【2018·安徽二模】柴达木盆地地处青海省海西州,属高寒干旱大陆性气候。
根据最新遥感监测资料显示,2017年柴达木盆地内多个湖泊面积增加,其中,湖泊面积增加最为显著的是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大柴旦地区的小柴旦湖,该湖泊1976年面积仅为40.4平方公里,如今增长到了10394平方公里,达到近42年来最大值。
简述小柴旦湖面积增加的原因,并说明其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答案】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水量增加;影响:空气湿度增大,降水量增加;有利于生态环境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
例2.【2017·全国卷Ⅰ】如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 mm。
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 mm。
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 mm B.约为2 000 mm
C.约为210 mm D.远小于210 mm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
【答案】(1)C(2)A(3)B
【解析】(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与年均降水量相当。
该地年均降水量仅为210 mm,因此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为210 mm。
(2)由图可知,坡面坡度大,岩性硬,地表水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由于水分储存量小,实际蒸发量最小。
(3)虽然是耐旱植物,但注意是“大量种植”,依然会消耗大量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
例3.位于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的湖泊,冬季湖水随气温急剧降低而迅速封冻,如果湖泊底部有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在上升过程中会被封锁在湖面的冰层中,形成形态各异的冰冻气泡。
风把湖面的积雪吹走并打磨冰面,使冰面透明,冰泡清晰可见,这样的湖泊被称为“冰泡湖”。
位于新疆天山山脉的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赛里木湖(海拔2071米,最大水深92米,平均水深464
米)就是著名的“冰泡湖”。
如图示意赛里木湖冰泡景观。
赛里木湖出现冰泡的区域主要位于()
A. 湖泊北部
B. 湖泊南部
C. 湖泊内部
D. 湖泊边缘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气泡主要由甲烷气体组成,甲烷气体是厌氧生物分解的产物,它的存在说明湖泊中有生物的生长和腐殖质积累。
但赛里木湖最大水深92米,平均水深46.4米,最深的地方应在湖泊的内部,在如此深的水域植物是难以生长的,也难以积存较多的腐殖质,并且即便是腐殖质积存多,被微生物分解的甲烷气体也难以从很深的水域上升到湖泊表面。
故而冰泡景观应主要分布在水域较浅的湖泊边缘。
【巩固练习】
[2019·郑州模拟]我国某湖泊原有面积为1 416 km2,由于人为增加湖泊深度,湖面水位降低,其面积减小为239 km2。
读该湖水平衡表。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湖面缩小后()
A.湖面蒸发量增大
B.湖面降水量不变
C.径流补给量减小
D.供给下游水量增加
3.湖泊的变化最可能导致该湖泊流域内()
A.气候变得湿润
B.地下水位升高
C.水土流失加剧D.荒漠化加剧
【答案】1.C 2.D 3.D
【解析】1.由表可知,该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即该地区降水少,所以最可能为西北地区。
2.由表可知,该地湖面蒸发量减小;湖面降水量减小;径流补给量增加;地表流出量,即供给下游水量增加。
3.由表可知,该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降水较少,湖泊面积减少会导致该地干旱程度增加,地下水位下降,荒漠化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