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06-14T13:20:27.65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0期作者:柴宁

[导读] 肢体痉挛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发病后行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柴宁

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市 300400

摘要:肢体痉挛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发病后行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在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中,基于中医理论的辨证施治,针灸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对患者肢体痉挛程度的改善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增强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治疗过程中副作用较少。基于此,本文对近几年的针灸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的治疗方式选取提供资料支持。

关键词:针灸;中风;肢体痉挛;进展

中风又称为卒中或者脑卒中,具有发病急、变化快、高致残率等特点,基于中医理论,其发病机理主要是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1]。中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昏仆、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舌蹇不语、肢体痉挛、半身不遂等,其中肢体痉挛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约有70%-80%的中风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痉挛[2]。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行动功能障碍,劳动能力丧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近些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秉承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理念在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本文将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机制

依据中医理论《灵枢·邪客》篇“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奚马利认为“邪气恶血住留”是痉挛发生的关键病因,基于此提出刺络拔罐加井穴放血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进行治疗。王春琛发现,通过针刺夹脊穴可有效提高β-内啡肽和强啡肽的分泌水平,有效调节脑梗死后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活动,进而可以改善肢体痉挛。吴常征发现头针可以改善患者脑部供血,降低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全血还原黏度,体针可以抑制神经兴奋状态,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穴位组织的新陈代谢,因此提出头针和体针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冯晓东发现穴位埋线法可以通过促使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来改善肢体痉挛。

2 体针

体针是治疗中风后痉挛最采用的治疗方式。哈静等采用拮抗肌取穴针刺法,上肢痉挛分别取肩髃、合谷、曲池和外关四穴,下肢痉挛分别取三阴交、委中、阴临泉和承山四穴,治疗有效率达75%以上[3]。张红岩等采用拮抗肌透刺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痉挛程度。李红星等采用拮抗肌取穴针刺法,上肢痉挛分别取外关、肩髎、合谷、支沟、曲池、八邪穴六穴,下肢痉挛分别取悬钟、足三里、环跳、解溪穴、承扶、足临泣六穴,同时配合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刘欣等基于阴阳学说,采用泻阴补阳针的刺法,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肢体痉挛症状[4]。李团结等研究认为中风后肢体痉挛属于中医“筋病”的范畴,基于此采用张道宗教授创立的通督调神针法,取至阳、百会、大椎、风府、腰阳关、水沟六穴,同时配以巨刺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5]。

3 头针

头针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醒脑开窍、运行气血的作用,该方法主要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共同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头针可以调节大脑两侧血液流速、改善大脑供血情况。何小花等结合中医经络学说与现代医学大脑皮层功能定位,选取双侧感觉区、运动区、足运感区、平衡区和震颤控制区为主要针刺部位,同时配合康复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吴常征等采用头针,选取顶中线、顶旁1线和顶颞前斜线,得气后采用小幅快频捻转手法,同时配合体针进行治疗,50天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改善。

4电针

耿吉冬采用电针疗法,利用频率为100Hz的疏密波进行治疗,上肢痉挛分别患侧合谷、肩髃、臂臑、外关、曲池、手三里六穴,下肢痉挛分别取患侧足三里、俾髀关、阳陵泉、解溪四穴,留针时间为30分钟,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肢体痉挛症状。任媛媛等分别采用20 Hz、40 Hz 和60 Hz3种不同针刺频率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3中频率均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但是20Hz频率治疗效果最好。

5其他疗法

张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采用雀啄灸的治疗方式,选取患者患侧的阴陵泉、照海、曲池、血海穴、三阴交、肩髃、手三里位进行治疗,每个穴位治疗时间约5-7分钟,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痉挛症状[6]。王英等提出温针法可以有效疏通经络气血,又可以达到温通温补的疗效,因此对中风后痉挛患者采用温针治疗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7]。段权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采用火针疗法,分别选取患肢的少阳经、阳明经和太阳经穴,如:足临泣、四渎、丘墟、肩髃、手三里、阳陵泉、臑会、消泺、足三里、殷门、三阴交、委中、申脉等穴开展火针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6 结语

针灸治疗作为我国的传统治疗方式,受到历代医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其对于中风后肢体痉挛疾病的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据上述分析,针灸在中风后肢体痉挛疾病治疗中的治疗方式包括体针、头针、电针、温针、火针等,每种治疗方式选取穴位和治疗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进一步分析各种方法的机理特征,有针对性的选取合适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罗梦,詹珠莲,周国平.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6):1018-1021.

[2] 周基松,刘佰成.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观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7):245-246.

[3] 哈静,冶尕西,贾红云,等.针刺拮抗肌组腧穴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2):416-

418.

[4] 刘欣,彩娟,刘迎春,等.泻阴补阳针刺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9):3225-3227.

[5] 李团结,邢燕彬,李佩芳,等.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巨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8):9-12.

[6] 张燕.艾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15(1):35-36.

[7] 王英.温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3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8):70-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