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与脑微血管病的相关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何跃. 视网膜微血管病征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 J]. 中 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7(2):102-105.
[4] 张慧萍,张晓曼,邢滨,等. 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症与视网膜微血管 改变的关系[ J]. 广东医学,2013,34(15):2395-2396.
[5] 张东平,胡长林. 脑白质疏松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4):462-464.
【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游离皮瓣移植
口腔颌面部缺损不仅可导致患者面部畸形,使患者外形受
DOI:10. 3760 / cma. j. issn. 1674 - 4756. 2015. 14. 069 作者单位: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到影响,严重者可导致患者产生咀嚼功能等多项障碍[1]。报道 显示,随着医疗发展及显微外科经验的累积,在修复口腔颌面 部缺损时,游离皮瓣移植已成为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主要 的治疗方法,其不仅可确保患者安全缘阴性,有效减少肿瘤复
P值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3 讨论 视网膜微血管 改 变 包 括 视 网 膜 动 静 脉 交 叉 征、棉 絮 样 斑、
出血等,传统常通过眼底镜检查了解视网膜微血管改变,有一 定的效果,但该方法主观意识强,影响因素多,常出现诊断错误 现象,影响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观察结果。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 断发展,眼底照相技术逐渐在视网膜微血管异常诊断中得到较 多的应用,具有标准化、量化等特点[3]。调查研究发现超过 40 岁、且无心脑 血 管 疾 病 人 群 中,视 网 膜 微 血 管 异 常 发 生 率 占 2% ~ 15% ,5 年新生率为 6% ~ 10% 。
[11] 于清雪,刘海燕,曹福志,等. 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J]. 中外妇儿健康,2011,19(6):356-357.
[12] 鲍丛玲. 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J]. 医药论 坛杂志社,2013,34(8):141-142. ( 收稿日期:2015 - 03 - 22)
( 本文编辑:马艳丽)
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与脑微血管病的相关性
刘源
【 摘要】 目的 研究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与脑微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012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神 经内科住院患者 100 例,对所有患者行头颅 MRI 检查、双眼眼底照相,观察和分析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与脑微血管病 严重程度分级的关系。结果 脑微血管病分级下视网膜平均静脉直径、平均视网膜动静脉比值( AVR)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 ﹤ 0. 01)。结论 动静脉交叉征、棉絮样斑等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与脑微血管病分级密切相关,AVR 越小,视网膜平均静脉直径越大,脑微血管病发生率越高。
14. 91
P值
﹥ 0. 05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 0. 01
表 2 视网膜微血管改变相关检验分析
血管改变 动静脉交叉征
银丝样改变 硬性渗出 棉絮样斑 出血
例数 28 54 36 6 10
平均秩和 66. 42 57. 69 52. 86 35. 01 49. 56
检验统计量 / Z - 2. 22 - 0. 28 - 0. 48 - 2. 06 - 0. 92
见表 1。 2. 2 秩和检验:视网膜微血管改变相关检验分析见表 2。
表 1 视网膜微血管直径改变与脑微血管病 分级相关性分析( x-± s)
脑血微管 例数
分级
平均动脉 直径( mm)
平均静脉 直径( mm)
平均 AVR
0级
62 0. 39 ± 0. 05 0. 53 ± 0. 07 0. 73 ± 0. 06
【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改变;脑微血管病;相关性
临床研究证实,脑血管病高危因素多,包括高血压、糖尿病 等慢性疾病及其他,这与脑组织病理生理学随着微血管改变而 改变有关[1]。视网膜血管是颅内血管分支,其解剖、病理生理 学、结构等基本类似,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视网膜血管改变( 如出 血、微动脉瘤)是小血管病的标志,是脑白质变性等脑微血管病 发生的危险因素[2]。为此通过视网膜检查了解微血管改变,对 研究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与脑微血管病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与脑微血管病的相 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 2012 年 1 月 至 2013 年 12 月 神 经 内 科住院患者 100 例,男 70 例,女 30 例,年龄 42 ~ 78( 62. 0 ± 1. 3 )岁;单纯腔 隙 性 脑 梗 死 40 例,无 脑 卒 中 事 件 36 例,脑 梗死、出血性脑梗死、脑出血中至少 发 生 1 项 14 例,腔 隙 性 脑梗死合并卒中事件 10 例。合 并 征:糖 尿 病 24 例,高 血 压 59 例。所有患者均自愿签订知情协议书,排除肝、肾功能严 重障碍,遗 传 病 家 族 史,眼 部 炎 症,半 年 内 眼 部 手 术 史 等
[9] 周铣,陈建平,丁妍,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遗 综合症疗效观察[ J].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6):625-626.
[10] 毛亚妮,樊川民,刘果,等. 介入疗法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 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8): 1308-1309.
综上所述,综合治疗对于妇产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具有显 著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提高血管再通率及改善临床症状,值得 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陶丽平. 综合治疗措施对妇产科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研究[ J]. 中 国实用医药,2013,8(16):162-163.
[2] 王秋菊. 妇产科术后、产后并发静脉血栓性疾病员怨例分析[ 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14):143-144.
1级
20 0. 43 ± 0. 09 0. 62 ± 0. 14 0. 67 ± 0. 05
2级
6 0. 37 ± 0. 08 0. 55 ± 0. 07 0. 60 ± 0. 09
3级
12 0. 39 ± 0. 07 0. 57 ± 0. 09 0. 65 ± 0. 05
F值
2. 072
4. 536
·126·
中国实用医刊 2015 年 7 月第 42 卷第 14 期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July 2015,Vol. 42,No. 14
有效抑制血液的凝固,促进纤溶,减少血栓发生率并加强患肢 血液循环[10 - 12]。术后叮嘱患者清淡饮食,避免进食高脂肪、高 胆固醇等食物,多食新鲜瓜果蔬菜,减少血液黏稠度。
[6] 袁训芝,吴新民,陈铭,等. 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 危险因素[ 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0,25(10):786-787.
[7] 李力. 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与处理[ J]. 中国实用妇科 与产科杂志,2010,25(2):147-148
[8] 张 艳 萍. 产 后 下 肢深 静 脉 血 栓形成 33 例 分析[ J]. 当代医 学, 2010,16(14):64-65.
综上所述,动静脉交叉征、棉絮样斑等视网膜微血管改变 与脑微血管病分级有关,且脑微血管病发生概率与 AVR 呈负 相关性,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罗轮杰,罗本燕. 视网膜微血管异常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临床 研究现状[ 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4,11(2):100-104.
[2] 王丹丹,赵性泉. 脑卒中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及其相关结构改变的 研究[ G]. 北 京:第 一 届 华 北 地 区 神 经 病 学 学 术 会 议 论 文 集, 2013.
DOI:10. 3760 / cma. j. issn. 1674 - 4756. 2015. 14. 068 作者单位: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内一科
患者。 1. 2 检测方法:对 100 例患者行头颅 MRI 检查,包括 T1WI、 T2WI 等成像,对基底节、脑干、小脑等部位脑微血管病变进行 全面观察。根据病灶数量判断脑微血管病严重程度:0 级( 0 个)、1 级(1 ~ 4 个)、2 级(5 ~ 9 个)及 3 级(10 个以上)。另外, 所有患者接受双眼眼底照相,照相前先散瞳,指导患者完成眼 底照相后将获取的双眼视网膜图像上传到电脑,经由 Photoshop 软件对图像处理和分析( 测量 1 / 2 ~ 1 倍视乳头水平直径内 6 条最大视网膜动脉直径),将相关数据带入公式中得出视网膜 中央血管( 动脉或静脉)直径。 1. 3 观察指标:记录脑微血管病与视网膜微血管直径改变、脑 微血管病严重 程 度 分 级 与 视 网 膜 微 血 管 改 变,如 动 静 脉 交 叉 征、银丝样改 变 等 视 网 膜 动 脉 硬 化;棉 絮 样 斑、硬 性 渗 出、出 血等。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9. 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 资料应用 t 检验,方差齐性行 F 检验,检验统计量用 Z 表示, 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相关性:脑微血管病分级下视网膜平均静脉直径、平均视 网膜动静脉比值( AV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脑微血管 病 在 影 像 学 上 主 要 表 现 为 脑 白 质 疏 松、微 出 血
等,近年来在 MRI 技术临床广泛利用下,脑微血管病检出率逐 年上升。由于视网膜血管与脑微血管在病理生理学等方面有 共通性,而眼底照相能对视网膜血管改变清晰显现,因此眼底 检查可作为评价脑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指标[4]。张东平和胡长 林等[5]通过比较分析脑白质疏松( LA)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 RA)危险因素( 两者独立危险因素均包括年龄、血压、血糖及 高敏 C-反应蛋白),以证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可作为脑白质疏 松预测的重要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白质疏松的发生及 严重程度。本研究在该学者研究基础上扩大延伸到脑微血管 病与视网膜微血管改变相关性上,且探讨了视网膜微血管直径 改变与脑微血管病变程度分级的关系,发现脑微血管病分级下 视网膜平均静脉直径、平均视网膜动静脉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 0. 01),与朱佳佳等[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6] 朱佳佳. 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D]. 广州: 南方医科大学,2012. ( 收稿日期:2015 - 03 - 25)
( 本文编辑:马艳丽)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金艳红
【摘要】 目的 观察口腔颌面部缺损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 院收治的 84 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 84 例患者均采用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及皮 瓣成活率。结果 治疗成功 81 例,失败 3 例。术后早期局部并发症 6 例,占 7. 1% ,皮瓣危象 3 例,占 3. 6% ;患者 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骨肌皮瓣及背阔肌皮瓣的成活率分别为 97. 8% 、95. 0% 、100% 和 75. 0% 。结论 修复 口腔颌面部缺损较为常用的包括前臂皮瓣及背阔肌皮瓣等,患者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术后成活率较高,可获 得满意外形及功能。
[3] 徐晶. 综合治疗措施对妇产科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 J]. 中国 医药指南,2012,10(17):251-252.
[4] 崔泉. 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J]. 实用心脑肺血管 病杂志,2011,19(2):260.
[5] 邓慧丽. 综合治疗对妇产科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 J]. 当代医学, 2013,19(11):86-87.
[4] 张慧萍,张晓曼,邢滨,等. 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症与视网膜微血管 改变的关系[ J]. 广东医学,2013,34(15):2395-2396.
[5] 张东平,胡长林. 脑白质疏松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4):462-464.
【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游离皮瓣移植
口腔颌面部缺损不仅可导致患者面部畸形,使患者外形受
DOI:10. 3760 / cma. j. issn. 1674 - 4756. 2015. 14. 069 作者单位: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到影响,严重者可导致患者产生咀嚼功能等多项障碍[1]。报道 显示,随着医疗发展及显微外科经验的累积,在修复口腔颌面 部缺损时,游离皮瓣移植已成为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主要 的治疗方法,其不仅可确保患者安全缘阴性,有效减少肿瘤复
P值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 0. 05
3 讨论 视网膜微血管 改 变 包 括 视 网 膜 动 静 脉 交 叉 征、棉 絮 样 斑、
出血等,传统常通过眼底镜检查了解视网膜微血管改变,有一 定的效果,但该方法主观意识强,影响因素多,常出现诊断错误 现象,影响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观察结果。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 断发展,眼底照相技术逐渐在视网膜微血管异常诊断中得到较 多的应用,具有标准化、量化等特点[3]。调查研究发现超过 40 岁、且无心脑 血 管 疾 病 人 群 中,视 网 膜 微 血 管 异 常 发 生 率 占 2% ~ 15% ,5 年新生率为 6% ~ 10% 。
[11] 于清雪,刘海燕,曹福志,等. 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J]. 中外妇儿健康,2011,19(6):356-357.
[12] 鲍丛玲. 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J]. 医药论 坛杂志社,2013,34(8):141-142. ( 收稿日期:2015 - 03 - 22)
( 本文编辑:马艳丽)
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与脑微血管病的相关性
刘源
【 摘要】 目的 研究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与脑微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012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神 经内科住院患者 100 例,对所有患者行头颅 MRI 检查、双眼眼底照相,观察和分析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与脑微血管病 严重程度分级的关系。结果 脑微血管病分级下视网膜平均静脉直径、平均视网膜动静脉比值( AVR)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 ﹤ 0. 01)。结论 动静脉交叉征、棉絮样斑等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与脑微血管病分级密切相关,AVR 越小,视网膜平均静脉直径越大,脑微血管病发生率越高。
14. 91
P值
﹥ 0. 05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 0. 01
表 2 视网膜微血管改变相关检验分析
血管改变 动静脉交叉征
银丝样改变 硬性渗出 棉絮样斑 出血
例数 28 54 36 6 10
平均秩和 66. 42 57. 69 52. 86 35. 01 49. 56
检验统计量 / Z - 2. 22 - 0. 28 - 0. 48 - 2. 06 - 0. 92
见表 1。 2. 2 秩和检验:视网膜微血管改变相关检验分析见表 2。
表 1 视网膜微血管直径改变与脑微血管病 分级相关性分析( x-± s)
脑血微管 例数
分级
平均动脉 直径( mm)
平均静脉 直径( mm)
平均 AVR
0级
62 0. 39 ± 0. 05 0. 53 ± 0. 07 0. 73 ± 0. 06
【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改变;脑微血管病;相关性
临床研究证实,脑血管病高危因素多,包括高血压、糖尿病 等慢性疾病及其他,这与脑组织病理生理学随着微血管改变而 改变有关[1]。视网膜血管是颅内血管分支,其解剖、病理生理 学、结构等基本类似,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视网膜血管改变( 如出 血、微动脉瘤)是小血管病的标志,是脑白质变性等脑微血管病 发生的危险因素[2]。为此通过视网膜检查了解微血管改变,对 研究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与脑微血管病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与脑微血管病的相 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 2012 年 1 月 至 2013 年 12 月 神 经 内 科住院患者 100 例,男 70 例,女 30 例,年龄 42 ~ 78( 62. 0 ± 1. 3 )岁;单纯腔 隙 性 脑 梗 死 40 例,无 脑 卒 中 事 件 36 例,脑 梗死、出血性脑梗死、脑出血中至少 发 生 1 项 14 例,腔 隙 性 脑梗死合并卒中事件 10 例。合 并 征:糖 尿 病 24 例,高 血 压 59 例。所有患者均自愿签订知情协议书,排除肝、肾功能严 重障碍,遗 传 病 家 族 史,眼 部 炎 症,半 年 内 眼 部 手 术 史 等
[9] 周铣,陈建平,丁妍,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遗 综合症疗效观察[ J].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6):625-626.
[10] 毛亚妮,樊川民,刘果,等. 介入疗法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 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8): 1308-1309.
综上所述,综合治疗对于妇产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具有显 著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提高血管再通率及改善临床症状,值得 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陶丽平. 综合治疗措施对妇产科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研究[ J]. 中 国实用医药,2013,8(16):162-163.
[2] 王秋菊. 妇产科术后、产后并发静脉血栓性疾病员怨例分析[ 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14):143-144.
1级
20 0. 43 ± 0. 09 0. 62 ± 0. 14 0. 67 ± 0. 05
2级
6 0. 37 ± 0. 08 0. 55 ± 0. 07 0. 60 ± 0. 09
3级
12 0. 39 ± 0. 07 0. 57 ± 0. 09 0. 65 ± 0. 05
F值
2. 072
4. 536
·126·
中国实用医刊 2015 年 7 月第 42 卷第 14 期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July 2015,Vol. 42,No. 14
有效抑制血液的凝固,促进纤溶,减少血栓发生率并加强患肢 血液循环[10 - 12]。术后叮嘱患者清淡饮食,避免进食高脂肪、高 胆固醇等食物,多食新鲜瓜果蔬菜,减少血液黏稠度。
[6] 袁训芝,吴新民,陈铭,等. 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 危险因素[ 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0,25(10):786-787.
[7] 李力. 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与处理[ J]. 中国实用妇科 与产科杂志,2010,25(2):147-148
[8] 张 艳 萍. 产 后 下 肢深 静 脉 血 栓形成 33 例 分析[ J]. 当代医 学, 2010,16(14):64-65.
综上所述,动静脉交叉征、棉絮样斑等视网膜微血管改变 与脑微血管病分级有关,且脑微血管病发生概率与 AVR 呈负 相关性,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罗轮杰,罗本燕. 视网膜微血管异常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临床 研究现状[ 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4,11(2):100-104.
[2] 王丹丹,赵性泉. 脑卒中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及其相关结构改变的 研究[ G]. 北 京:第 一 届 华 北 地 区 神 经 病 学 学 术 会 议 论 文 集, 2013.
DOI:10. 3760 / cma. j. issn. 1674 - 4756. 2015. 14. 068 作者单位: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内一科
患者。 1. 2 检测方法:对 100 例患者行头颅 MRI 检查,包括 T1WI、 T2WI 等成像,对基底节、脑干、小脑等部位脑微血管病变进行 全面观察。根据病灶数量判断脑微血管病严重程度:0 级( 0 个)、1 级(1 ~ 4 个)、2 级(5 ~ 9 个)及 3 级(10 个以上)。另外, 所有患者接受双眼眼底照相,照相前先散瞳,指导患者完成眼 底照相后将获取的双眼视网膜图像上传到电脑,经由 Photoshop 软件对图像处理和分析( 测量 1 / 2 ~ 1 倍视乳头水平直径内 6 条最大视网膜动脉直径),将相关数据带入公式中得出视网膜 中央血管( 动脉或静脉)直径。 1. 3 观察指标:记录脑微血管病与视网膜微血管直径改变、脑 微血管病严重 程 度 分 级 与 视 网 膜 微 血 管 改 变,如 动 静 脉 交 叉 征、银丝样改 变 等 视 网 膜 动 脉 硬 化;棉 絮 样 斑、硬 性 渗 出、出 血等。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9. 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 资料应用 t 检验,方差齐性行 F 检验,检验统计量用 Z 表示, 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相关性:脑微血管病分级下视网膜平均静脉直径、平均视 网膜动静脉比值( AV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脑微血管 病 在 影 像 学 上 主 要 表 现 为 脑 白 质 疏 松、微 出 血
等,近年来在 MRI 技术临床广泛利用下,脑微血管病检出率逐 年上升。由于视网膜血管与脑微血管在病理生理学等方面有 共通性,而眼底照相能对视网膜血管改变清晰显现,因此眼底 检查可作为评价脑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指标[4]。张东平和胡长 林等[5]通过比较分析脑白质疏松( LA)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 RA)危险因素( 两者独立危险因素均包括年龄、血压、血糖及 高敏 C-反应蛋白),以证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可作为脑白质疏 松预测的重要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白质疏松的发生及 严重程度。本研究在该学者研究基础上扩大延伸到脑微血管 病与视网膜微血管改变相关性上,且探讨了视网膜微血管直径 改变与脑微血管病变程度分级的关系,发现脑微血管病分级下 视网膜平均静脉直径、平均视网膜动静脉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 0. 01),与朱佳佳等[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6] 朱佳佳. 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D]. 广州: 南方医科大学,2012. ( 收稿日期:2015 - 03 - 25)
( 本文编辑:马艳丽)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金艳红
【摘要】 目的 观察口腔颌面部缺损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 院收治的 84 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 84 例患者均采用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及皮 瓣成活率。结果 治疗成功 81 例,失败 3 例。术后早期局部并发症 6 例,占 7. 1% ,皮瓣危象 3 例,占 3. 6% ;患者 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骨肌皮瓣及背阔肌皮瓣的成活率分别为 97. 8% 、95. 0% 、100% 和 75. 0% 。结论 修复 口腔颌面部缺损较为常用的包括前臂皮瓣及背阔肌皮瓣等,患者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术后成活率较高,可获 得满意外形及功能。
[3] 徐晶. 综合治疗措施对妇产科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 J]. 中国 医药指南,2012,10(17):251-252.
[4] 崔泉. 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J]. 实用心脑肺血管 病杂志,2011,19(2):260.
[5] 邓慧丽. 综合治疗对妇产科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 J]. 当代医学, 2013,19(1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