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视网膜屏障是什么
眼部给药新剂型

眼部给药新剂型赵玲0743085096摘要:由于眼部生理结构复杂和诸多屏障的存在,许多药物对眼部疾病的治疗作用甚微。
为了更好地使治疗药物进入眼内发挥疗效,眼部给药的途径也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就近年来凝胶系统、胶粒系统、微粒系统、植入剂等眼用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眼部、给药、制剂、剂型、进展眼睛是人体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因此,制剂学上对眼用制剂的要求并不亚于注射剂。
现临床应用的剂型中以滴眼液为主,占上市产品的70%左右,其中62..4%为溶液型,8.7%为混悬型;还有少量的软膏剂,占17.4%。
与其它给药途径相比,眼部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十分缓慢,主要原因在于眼部高度的敏感性和独特的生理功能,限制了很多眼部给药剂型的临床应用。
综合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在胶粒系统、微粒系统、凝胶系统、眼部插入剂和植入剂、给药装置等领域的研究有较大进展,但亦存在很多问题,现简述如下。
一、眼部的给药屏障1.1 眼部结构眼部的生理结构可以分为前段和后段,眼的前段主要包括角膜、结膜、虹膜、房水、睫状体等结构,后段主要包括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巩膜等结构(图1)。
图 1 眼部结构和药物分布代谢途径的示意图1.2 给药屏障(1)泪液屏障眼部的生理屏障包括角膜和结膜屏障,血房水屏障,血视网膜屏障,其中角膜和视网膜为药物不易透过的屏障。
泪液更新速率仅有 1 IxL ·min-1,多余的药液在数分钟之内流人鼻泪管。
此外另一种药物清除方式为全身吸收,可直接通过结膜囊经局部毛细血管吸收或在溶液流人鼻腔后吸收。
一般而言,大部分小分子药物在数分钟内快速吸收进入全身循环。
因此,药物在眼部的生物利用度往往小于5%。
(2)角膜和结膜屏障角膜屏障是由成熟的上皮细胞组成,它们由角膜的边缘向中心迁移,并到达角膜顶端。
最顶端的角膜上皮细胞形成紧密连接,限制了细胞间的药物渗透。
非角膜途径中药物主要通过结膜和巩膜渗透进入眼内组织,结膜的上皮细胞较角膜易渗漏,表面积也较角膜大得多。
《眼科学基础》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眼科学基础》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角膜上皮层的描述错误的是A、角膜上皮层由5-6层上皮细胞组成B、角膜上皮层与内皮层紧密相连C、角膜上皮层细胞排列整齐D、角膜上皮层创伤愈合后不留瘢痕E、角膜上皮细胞再生能力强正确答案:B2、关于颅内段的视神经描述正确的是A、呈“S”形弯曲B、两侧交叉C、视神经离开视神经管,进入颅内到达视交叉前脚的部分D、视神经离开视神经管,进入颅内到达视交叉后脚的部分E、长约1mm正确答案:C3、矫正无晶状体眼的视力常用的镜片是A、凸透镜B、凹透镜C、平光镜D、柱镜E、以上均不能用正确答案:A4、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血液主要来自A、视网膜中央动脉B、睫状后短动脉C、睫状前动脉D、睫状后长动脉E、肌动脉正确答案:B5、关于睫状后短动脉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一项A、睫状后短动脉属于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分支B、只供应脉络膜一层C、主要供应脉络膜和视网膜外五层D、在脉络膜内平行走行E、只有鼻侧一支主干正确答案:C6、眼睑的皮肤层特点是A、皮肤疏松B、没有弹性,易形成皱褶C、皮肤层外伤时不易愈合D、没有弹性,易形成皱褶E、富有弹性,易形成皱褶正确答案:E7、脉络膜炎症时疼痛不明显,是因为A、脉络膜色素多B、脉络膜无感觉神经分布C、脉络膜紧贴视网膜D、脉络膜血管多E、脉络膜有大量神经末梢正确答案:B8、血-视网膜屏障是视网膜组织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屏障和外屏障组成,其中外屏障是A、视网膜内界膜与脉络膜的连接复合体B、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其之间的紧密连接C、视网膜中央静脉D、视网膜中央动脉管壁E、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及其连接复合体正确答案:E9、支配上斜肌的神经是A、外展神经B、滑车神经C、面神经D、动眼神经E、三叉神经正确答案:B10、支配瞳孔括约肌的神经是A、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B、滑车神经C、面神经D、外展神经E、视神经正确答案:A11、晶状体的透明性和光学特性得以保证是因为A、晶状体悬韧带的作用B、晶状体有囊C、晶状体纤维排列规则、紧密相连D、晶状体细胞不会变化E、晶状体不能再生正确答案:C12、当面神经麻痹时,眼部会出现什么症状A、畏光B、睑裂闭合不全C、不能睁眼D、视野缩小E、视力下降正确答案:B13、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出现眼红的症状A、白内障B、眼外伤前房出血C、虹膜睫状体炎D、结膜下出血E、过敏性结膜炎正确答案:A14、支配瞳孔开大肌的神经是A、外展神经B、滑车神经C、动眼神经中的交感神经支配D、视神经E、面神经正确答案:C15、球结膜覆盖于眼球前部巩膜表面,止于哪里A、睑裂开口B、上睑缘C、角巩膜缘D、穹隆部E、下眼睑正确答案:C16、视盘是视野上生理盲点所对应的部位,主要原因是该处A、仅有神经纤维而无视细胞B、无脉络膜结构C、仅有视杆细胞而无视锥细胞D、无色素上皮E、视细胞被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遮盖正确答案:A17、视网膜是一层透明薄膜,前起锯齿缘,后止于哪里A、视盘B、角膜缘C、巩膜D、眶尖E、虹膜根部正确答案:A18、房水排出的主要通道是A、葡萄膜B、瞳孔C、前房角D、虹膜表面蒸发E、后房角正确答案:C19、黄斑病变时视力下降明显,是因为A、视锥细胞主要集中在黄斑区B、视杆细胞主要集中在黄斑区C、视杆细胞集中在视网膜周边部D、双节细胞主要集中在黄斑区E、视锥细胞主要集中在视网膜周边部正确答案:A20、脉络膜具有营养晶状体、玻璃体及视网膜外层的作用,是因为A、脉络膜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血容量大B、脉络膜含有大量色素C、脉络膜有神经分布D、脉络膜离晶状体近E、脉络膜离视网膜近正确答案:A21、不起自眶尖部的眼外肌是A、内直肌B、下斜肌C、下直肌D、上直肌E、外直肌正确答案:B22、视网膜脱离出现的症状是A、夜盲B、视物时有虹视现象C、偏头痛D、剧烈眼痛E、视野中有幕样遮挡正确答案:E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角膜炎的症状A、畏光B、眼红C、流泪D、眼痛E、视物变形正确答案:E24、“双眼视物不清2月”这句话是A、现病史B、一般资料C、既往史D、主诉E、个人史正确答案:D25、患者吸烟20年,这是病史中的A、主诉B、家族史C、现病史D、既往史E、个人史正确答案:E26、上下睑缘交界处称为内眦和外眦,鼻侧为内眦,内眦的特点为A、内眦角平滑B、内眦角钝圆C、外眦角钝圆D、内眦角尖锐E、外眦角尖锐正确答案:B27、关于睫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虹膜根部与脉络膜之间的环状组织,矢状面略呈三角形B、睫状体与脉络膜连接处呈锯齿状,称锯齿缘C、睫状体上皮细胞生成房水D、组织学上睫状体由睫状肌和睫状上皮细胞组成E、睫状体构成视中枢正确答案:E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眶内容物的是A、眼外肌B、视束C、视神经D、眼球E、泪腺正确答案:B29、动眼神经麻痹时,眼睑会出现A、上睑退缩B、上睑下垂C、眼球突出D、失明E、睑裂开大正确答案:B30、眶隔是睑板向眶缘延伸的一层结缔组织膜,特点是A、厚而没有弹性B、容易变形C、薄而没有弹性D、薄而富有弹性E、厚而富有弹性正确答案:D31、由黄斑中心凹周围的视网膜感受的视觉称为A、旁中心视觉B、周边视野C、中心视野D、中心视觉E、周边视觉正确答案:E32、房水更新一次的时间约为A、5分钟B、1.5分钟C、1.5小时D、2小时E、15分钟正确答案:C33、具有分泌房水功能的是A、睫状肌B、虹膜C、脉络膜D、视网膜E、睫状突正确答案:E34、关于眼的调节描述错误的是A、人眼的调节主要是依靠睫状体与晶状体的调节来实现B、从5米以外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射入眼内,正常眼不需要进行调节就能成像在视网膜上C、瞳孔的调节和双眼的会聚对于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D、眼睛看近物时需要调节才能看清E、人眼的调节作用和人的年龄无关正确答案:E35、当房水成分发生改变时,会影响晶状体的代谢,从而导致哪种疾病的发生A、白内障B、玻璃体混浊C、泪囊炎D、视网膜脱离E、角膜炎正确答案:A36、玻璃体前面有一碟形凹面,称为玻璃体凹,里面容纳的是A、瞳孔B、角膜C、晶状体D、房水E、视网膜正确答案:C37、虹膜组织内有两种平滑肌,他们是A、上斜肌和下斜肌B、眼内肌和眼外肌C、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D、睫状肌和睫状体E、内直肌和外直肌正确答案:C38、角膜移植的成功率较其他器官移植的成功率高,是因为A、角膜上有丰富的血管B、角膜不含血管C、角膜供体少D、角膜位于眼球表面E、角膜是屈光间质正确答案:B3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视网膜的生理功能的是A、遮光起到“暗房”作用B、接受外界光线刺激C、以上都不对D、接受光线刺激后通过光化学作用,转化为生理刺激E、把视觉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向中枢正确答案:A40、脉络膜能到遮光形成“暗房”作用,以保证视网膜成像的质量,是因为A、脉络膜没有神经分布B、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色素C、脉络膜紧贴视网膜D、脉络膜含有大量血管E、脉络膜紧贴巩膜正确答案:B41、角膜的生理特点除外下面哪项A、角膜内不含色素,无角化层B、角膜可以分辨温度、疼痛和压力C、角膜内皮损伤后不能再生D、角膜内没有血管E、角膜只有上皮层具有再生能力正确答案:E42、眼眶的四个眶壁中最坚硬且前缘向后退缩的是A、眶尖B、眶外壁C、眶下壁D、眶上壁E、眶内壁正确答案:B43、睫状体的前部表面有放射状排列之突起称为A、睫状肌B、睫状冠C、睫状体平坦部D、睫状突E、睫状小带正确答案:D44、当一侧视束完全损伤后,会出现A、双眼颞侧偏盲B、双眼同向性偏盲C、双眼鼻侧偏盲D、双眼下面盲E、双眼上面盲正确答案:B45、人眼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和晶体的变化是A、睫状肌收缩、晶状体不变B、睫状肌松弛、晶状体扁平C、睫状肌和晶状体不变D、睫状体松弛、晶状体变凸E、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凸正确答案:B46、在眼球的睫状动脉系统中,睫状前动脉来自于哪里A、泪腺动脉B、睫状后长动脉C、睫状后短动脉D、肌动脉E、视网膜中央动脉正确答案:D47、新生儿泪囊炎发病的原因是A、新生儿在胚胎期已经感染了B、新生儿出生后鼻泪管下端的HasnerB瓣膜未开放C、新生儿的HasnerB瓣膜太厚D、新生儿出生后不注意卫生E、新生儿鼻泪管比较细,容易阻塞正确答案:B48、眼睛向正前方平视时,眼球一般突出于外侧眶缘多少A、12-14mmB、10-12mmC、22-24mmD、30-40mmE、14-16mm正确答案:A49、眼球的上斜肌起自A、眼眶的下壁B、眶尖部的滑车C、总腱环D、眶尖部的蝶骨体E、泪囊窝内正确答案:D50、角膜前弹力层前面为上皮细胞层,后面和哪层紧相连接A、穹窿结膜B、角膜后弹力层C、眼睑结膜D、角膜基质层E、角膜内皮层正确答案:D51、睫毛质地较硬,长约10mm,生长期一般为3-5个月,脱落再生大约需要多长时间A、半年B、5个月C、2天D、3个月E、2个月正确答案:E52、晶状体本身无血管,它的营养来自于A、角膜B、睫状体C、晶状体本身D、房水E、巩膜正确答案:D53、关于视神经的管内段描述正确的是A、长约30mmB、管内段视神经与骨膜连接疏松C、是视神经在眼眶视神经管内的部分D、管内段视神经不会发病E、呈“S”形弯曲正确答案:C54、以下不属于眼球内容物的是A、角膜B、晶状体C、玻璃体D、前房水E、后房水正确答案:A55、闪光感是在缺乏外界相应光刺激下,出现“光”或者“闪电样”光影,可见于哪种情况A、斜视矫正术后B、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早期C、视神经炎D、角膜溃疡E、动眼神经麻痹正确答案:B56、眼部出现水样或浆液性分泌物,多见于哪种感染A、细菌感染B、衣原体感染C、真菌感染D、病毒感染E、没有感染正确答案:D57、视杆细胞中含有视紫红质,在其合成过程中,维生素A起重要作用。
眼科学重点

解剖和生理:眼球、附属器、视路、视中枢【眼球壁】:有外层(角膜、巩膜)、中层(葡萄膜)、内层(视网膜)【角膜cornea】:作用为屈光(43D)、屏障、感觉。
感觉神经来自于三叉神经眼支、交感、副交感。
特点为透光性、免疫赦免、敏感性。
分层:上皮细胞层(可再生)、前弹力层(不可再生)、基质层、后弹力层(可再生)、内皮细胞层(屏障作用,防止防水渗透)。
角膜缘:角膜与结膜、巩膜的移行区,前界为角膜前弹力层和后弹力层末端连线,后界为巩膜内缘与前界的平行线。
在外2/3可见放射状排列的乳头状突起,称Vogt栅,其中有角膜缘干细胞。
【巩膜sclera】:与角膜、结膜共同构成眼内容的外屏障;避光;眼外肌的附着点。
【葡萄膜uvea】:富含色素的血管性结构,由前往后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虹膜】:瞳孔对光反射:光→瞳孔→视网膜的黄斑纤维→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上丘臂→上丘和中脑顶盖区。
由此发出纤维→同侧对侧缩瞳核→第3对脑神经→睫状神经节→瞳孔括约肌。
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由副交感神经的动眼神经支配;瞳孔开大肌由交感神经支配。
【睫状体ciliary body】:前接虹膜根部,后以锯齿缘为界移行于脉络膜。
分为无色素睫状上皮(分泌房水)、色素上皮、基质、睫状肌、睫状体上腔。
【脉络膜choroid】:分为脉络膜上腔、大血管层和中血管层、脉络膜毛细血管层、Bruch膜。
【视网膜retina】:由内层的神经上皮和外层的色素上皮(营养)组成,前界为锯齿缘,后为视盘,内侧为玻璃体,外侧为脉络膜。
视盘optic disc:又称视乳头optic papilla,是视神经传出眼球的部位,有视网膜中央动脉、中央静脉通过。
中间的小凹称视杯。
黄斑:视网膜后极上下血管弓之间的区域,富含叶黄素,是视锥细胞聚集之处。
神经视网膜的分层:①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层;②外界膜;③外核层;④外丛状层;⑤内核层;⑥内丛状层;⑦神经节细胞层;⑧神经纤维层;⑨内界膜。
眼底检查的实验报告

眼底检查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检查患者眼屈光介质和眼底的情况是否正常实验仪器:检眼镜实验理论:1、视网膜结构①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②视锥视杆细胞层③外界膜④外核层⑤外网状层⑥内核层⑦内网状层⑧神经节细胞层⑨神经纤维层⑩内界膜视网膜的血液供应系统:①脉络膜血管--供应外层视网膜②视网膜血管--供应内层视网膜血-视网膜屏障:①内屏障--视网膜毛细血管管壁内皮细胞之间存在紧密连接及周细胞,构成了视网膜内屏障②外屏障--RPE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构成了视网膜外屏障2、正常眼底:瞳孔区呈均匀的橙红色反光。
视网膜后极部有一直径约2mm的反光点,为黄斑中心凹。
在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约1.5mm,边界清晰的淡红色圆盘状结构,为视盘。
视盘上有中央动静脉通过,杯盘比为0.3~0.63、各种不同眼病的眼底: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眼底出现玻璃膜疣,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局灶性萎缩,黄斑周围有鲜红色浅层出血和深红色深层出血②视网膜脱离: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水肿,眼底出现新生血管④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水肿,樱桃红点⑤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火焰状出血⑥青光眼杯盘比增大,视神经萎缩4、检眼镜的结构与原理:检眼镜的结构主要包括照明系统和观察系统①光学结构原理:光源通过一个平凹透镜汇聚成像于光阑,再通过析光镜使部分光线投射到投射物镜,部分光线投射到屈光补偿盘。
经过投射物镜的光线为平行光线,经反射镜射入人眼,经眼屈光系统会聚成像与眼底,将眼底照亮。
②光学成像原理:(直接法)被检眼为正视眼时,眼底像经被检眼屈光系统后成为平行光线,再经观察眼的屈光系统,成像于观察眼的视网膜上。
被检眼屈光不正时,眼底像经被检眼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被检眼远点处,再经补偿透镜成为平行光线,经观察眼的屈光系统成像于观察眼底的视网膜上。
实验步骤:(直接法)1、暗室里操作2、让患者舒适坐好,验光师将检眼镜接通电源3、先观察患者右眼,验光师站在患者右方,右手持检眼镜,从患者右眼约25厘米处从窥孔观察瞳孔,调整屈光补偿盘刻度,直至能清晰看到患者眼底4、看到血管后沿着血管粗的走向移动,直至观察到视盘,观察视盘的形状,大小,颜色,杯盘比为多少5、在视盘的颞侧偏下方找到黄斑部,观察黄斑的亮度,色泽6、观察患者左眼,验光师站在患者左方,左手持检眼镜,观察过程同右眼7、记录结果实验现象:瞳孔区呈现均匀的橙红色反光血管:正常无渗出,无新生血管视盘:边界清晰,颜色为淡红色,盘状,杯盘比约为0.3黄斑:黄斑中心反光正常,无水肿,渗出变性等实验结论:该患者屈光介质,眼底情况均正常。
眼科学:视网膜病

1.视网膜视网膜感觉层(神经上皮层)和视 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分别由视杯的内 层和外层分化形成。二层间粘合不紧密, 有潜在的间隙,是两层易发生分离(视网 膜脱离)的组织学基础
2.RPE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 ,为感觉层视网膜的外层细 胞提供营养、吞噬和消化光 感受器细胞外节盘膜,维持 新陈代谢等重要功能。
眼底检查:视网膜动脉变细,静脉轻度迂 曲。视网膜散在暗红色斑点状出血和微动 脉瘤,多分布在周边视网膜。
(五)视网膜中央动脉慢性供血不足(眼缺 血综合征)
• FFA检查显示脉络膜充盈迟缓,臂视网膜循环时 间明显延长,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周边视网膜 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渗漏。
• 未及时治疗,多数病例会出现虹膜新生血管青光 眼,患眼会逐渐失明。
• “软性渗出”:呈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 边界不清的棉絮状灰白色斑片,故称之为 棉絮斑(cotton- wool spots)。病变并非 渗出,而是微动脉阻塞导致神经纤维层的 轴浆运输阻断而形成
3.视网膜出血
(1)深层出血: 来自视网膜深层 毛细血管,出血 位于外丛状层与 内核层之间, 呈 暗红色的小圆点 状
(二)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branchretinalarteryocclusion,BRAO)
[病因] 同CRAO,以栓子栓塞及炎症为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 视力可有不同程度下降,视野某一区域有 固定暗影。眼底镜下表现为阻塞支动脉变细,受累动 脉供血区视网膜灰白水肿。沿阻塞的血管的后极部视 网膜灰白水肿最明显
、眼眶创伤、球后肿瘤或出血压迫、眼科手术等
(一)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病因]
(5)凝血病:如S蛋白或C蛋白缺乏、抗凝血酶III 缺乏、黏性血小板综合征、妊娠、口服避孕药等 。
(6)栓塞:约20%~40%的CRAO眼视网膜动脉系 统内可查见栓子。根据栓子的来源可分为心源性 栓子(钙化栓子、赘生物、血栓、心脏黏液瘤脱 落物)、颈动脉或主动脉源性栓子(胆固醇栓子 、纤维素性栓子及钙化栓子)和其他来源的栓子 ,如下鼻甲或球后注射泼尼松龙等药物偶可形成 药物性栓子。
葡萄膜炎名词解释综述

一.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综合征)(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1)特征是双眼弥漫性渗出性葡萄膜炎,伴全身性的脑膜刺激征,听力障碍,白癜风,毛发变白或脱落等病症,2)病理表现为慢性弥漫性肉芽肿性葡萄炎。
3)以前部炎症为主者称VK病,以后部炎症为主者为H病,4)病因不明,可能由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并与免疫遗传因素有关。
5)分为前驱期,后葡萄膜炎期,前葡萄膜炎,前葡萄膜炎反复发作期。
(双肉全,脑听白)二.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桐泽型葡萄膜炎)1)特征重度全葡萄膜炎伴视网膜动脉炎,周边大量渗出,视网膜坏死,玻璃体高度混浊,后期出现裂孔及视网膜脱离。
2)病因多由疱疹病毒包括HSV和HZV感染所致。
3)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多见,性别无差异,多单眼,4)治疗困难,视力预后差。
5)临床分急性炎症阶段,缓解阶段,后期并发视网膜脱离阶段。
三. Behcet病—(皮肤-黏膜-眼综合征)1)一种影响全身多种器官的慢性迁延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闭塞性血管炎2)临床以复发性葡萄膜炎,口腔溃疡,皮肤损害,生殖器溃疡为特征的多系统受累的疾病。
3)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或病毒感染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所致。
4)有明显的遗传背景。
5)眼部表现:非肉芽肿性反复发作的全葡萄膜炎,全身表现:可合并多发性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皮肤结节性红斑。
国际葡萄膜炎研究组推荐诊断标准:1、复发性口腔溃疡(一年至少复发3次)2、下面4项出现2项可确诊:①复发性生殖器溃疡或瘢痕。
②眼葡萄膜炎改变②皮肤结节性红斑,假毛囊炎或脓丘疹,非发育期的痤疮样结节③皮肤过敏反应实验阳性。
四.Fuchs综合征,Fuchs虹膜异色性葡萄膜炎,Fuchs虹膜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1)慢性非肉芽肿性虹膜睫状体炎。
2)好发于男性青壮年,多单眼发病,病程缓,常无自觉症状。
3)临床多表现为前葡萄膜炎,以细小灰白白色KP,虹膜脱色素或萎缩为特征,4)不发生虹膜后粘连,无眼底损害。
视网膜病

视网膜病[单项选择题]1、血-视网膜内屏障界面是指()A.视网膜外界膜B.视网膜内界膜C.Bruch膜D.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E.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视网膜组织学分层及其各层功能的理解与掌握。
视网膜组织学上共分为十层,其中内界膜虽然在最内层,但它并非内屏障,而是神经胶质细胞的基底膜,若理解或记忆有误,仅凭字面意思猜测,可能会错误地选B,因此视网膜内界膜是个很强的干扰选项。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在最外层,Bruch膜属于脉络膜,它们均参与形成血视网膜外屏障,只有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的紧密连接才是真正的血视网膜内屏障。
[单项选择题]2、下列关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治疗方法,禁忌采用的是()A.活血化瘀,改善眼底微循环的药物治疗B.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C.密切观察,不给任何干预D.荧光血管造影指导下的视网膜激光光凝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设计该考题目的有二:第一,强调激素的正确使用,防止滥用激素;其次,指出这类疾病虽然千人一病,治疗却必须因人而异。
皮质激素可能影响该病患者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从而加重病情,因此主张禁用。
该病具有自愈趋向,对于一些经济困难或抗拒药物的患者可以考虑密切观察;尽管活血化瘀,改善眼底微循环的药物对于该病的直接疗效尚有争议,但它的确能给一些治疗愿望强烈的患者带来良好的心理安慰;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渗漏点明显远离黄斑中心凹的患者,激光光凝可以帮助封闭渗漏点以加快渗漏液吸收。
总之,不同患者不同治疗方法,除外激素,以上其余各法总有其适应证,因此答案只有选B。
[单项选择题]3、眼底检查发现有白色棉絮斑(软性渗出)说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到()A.Ⅱ期B.Ⅲ期C.Ⅳ期D.Ⅴ期E.Ⅵ期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1985年我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分期:Ⅰ期视网膜有微血管瘤并小出血点;Ⅱ期除外微血管瘤并小出血点,特征是视网膜病灶区域出现硬性渗出;Ⅲ期特征是视网膜病灶区域出现软性渗出,棉绒斑;Ⅳ期出现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标志性体征新生血管,同时可能伴有玻璃体积血;Ⅴ期出现新生血管及纤维血管膜;Ⅵ期指已经发生了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人类眼睛中的视网膜结构

人类眼睛中的视网膜结构你是否曾想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洞察世界的神奇器官——眼睛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奥秘?正是由于一系列微小而精密的构造,我们得以欣赏到色彩斑斓的景色,感受到丰富的光影变化。
其中,视网膜作为眼睛内部的一个关键部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视网膜的位置让我们了解一下视网膜的位置。
视网膜位于眼球的后部,是眼睛内部的光感受器官。
它类似于一块薄膜,覆盖在眼球内部,负责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传输至大脑,最终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视网膜的结构视网膜结构复杂且精细,由多个层次组成。
最外层为色素上皮细胞层,负责吸收和分解光线,起到保护作用。
其次是感光细胞层,包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分别负责彩色视觉和黑白视觉。
最内层是神经细胞层,将感光细胞传递的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送至大脑皮层进行处理和解码。
视网膜的神奇之处视网膜作为光感受器官,具有惊人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
它能够在光线强度巨大变化的情况下迅速调整,让我们即使在光线昏暗或强烈的环境下,也能清晰地看到事物。
视网膜还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即使受到轻微损伤,也能够迅速恢复功能。
视网膜与视力健康保持视网膜健康对于我们的视力至关重要。
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眼科检查、远离眩光和蓝光辐射等都有助于保护视网膜。
而年长者应特别注意防范眼底疾病,保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
视网膜作为眼睛内部的关键结构,承担着将光线转化为信号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的视力和视觉体验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并关注视网膜的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视力,以确保我们能够长时间享受清晰明亮的世界。
在关注眼睛健康,重视视网膜保护的我们才能拥有更美好的视觉体验。
视网膜病

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
(一)色素改变 [部位]视网膜色素上皮 [原因]RPE代谢障碍发生萎缩、变性、死亡或增生,眼底出现色素脱失、色素紊 乱或骨细胞状沉着。 [病例]视网膜色素变性 (二)脉络膜新生血管 [部位]在后极尤其黄斑区附近 [原因]玻璃膜可因变性、老化、外伤等原因而发生破裂,如果此破裂部位位于眼 底后极部尤其是黄斑区附近,脉络膜毛细血管则可由此裂隙向内生长而形成视 网膜下新生血管膜,从而引起渗出、出血、机化,最终形成瘢痕,致使中央视 力严重损害。 [病例]老年性黄斑变性 (三)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 [部位]视网膜色素上皮 [病因]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可因疾病的影 响而游走、增生、化生为成纤维细 胞样细胞,分泌胶原,形成玻璃 体或视网膜表面的增生膜。 [病变]PVR
视网膜渗出或微梗塞
• 硬性渗出:视网膜毛细 血管的病变、慢性水肿 渗出、液体逐渐吸收后, 在视网膜外丛状层遗留 下的脂质沉着,为边界 清楚的黄白色点或斑块。 • 棉绒斑:视网膜内形态 不一、边界不清的灰白 色棉花或绒毛状斑块, 是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 塞后,神经纤维层的微 小梗塞,轴浆运输阻断 而形成。
神经组织病变
[部位]视网膜神经组织本身。 [病因] 神经元变性、死亡;神经胶质增生 和修复。 [病变]先天性、遗传性、退行性疾病。
总
结
1. 全身系统性疾病以及很多血管性疾病与视网 膜有关; 2.邻近组织如葡萄膜、巩膜、玻璃体等疾病均可 影响视网膜; 3.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以及退变性疾病等也 可引起视网膜病变。
(2)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病因]血栓形成或栓塞 [临床表现] 1)视力不同程度的下降,视野缺损。 2)动脉分布区的视网膜灰白水肿。很少 见到出血。即使有出血量也很少。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见视网膜动脉充盈 时间延长,并可见动脉充盈前峰及阻 塞的血管无荧光素灌注。
眼科学名解

眼科学名词解释1、盲(blindness):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规定,一个人较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05时为盲,较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3但》0.05时为低视力(low vision)2、视野(visual field):眼向前固视某一点时所看到的空间范围,又称“周边视力”。
3、角膜缘(limbus):是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是前房角和房水引流系统所在的部位,是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角膜干细胞所在处。
4、睑内翻(entropion):指眼睑,特别是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的位置异常。
5、前房闪辉(anterior chamber flure):是血-房水障碍功能破坏,蛋白进入房水所造成,裂隙灯检查时表现为白色的光束。
6、角膜血管翳:角膜上方1/3,可向中央瞳孔区发展成垂帘状,影响视力。
7、眼球穿通伤(penetrating injury):由锐器的刺入、切割造成眼球壁的全层裂开,伴或不伴有眼内损伤或是组织脱出。
8、睑板腺囊肿(chalazion):也称霰粒肿,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9、麦粒肿:即外睑腺炎,是睫毛毛囊及其附属的皮脂腺活变态汗腺的细菌性感染。
10、睑腺炎(hordeolum):是化脓性细菌侵入眼睑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分内、外睑腺炎。
外睑腺炎以往称为麦粒肿,如果是睑板腺感染称为内睑腺炎。
11、睑缘炎(blepharitis):是指睑缘表面、睫毛毛囊及其腺组织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
主要分为鳞屑性、溃疡性和眦部睑缘炎3种。
12、泪膜:是覆盖于眼球表面的一层液体,威严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脂质层、水液层、黏蛋白层。
13、视网膜震荡(commotio retinae):是指在挫伤后,后极部出现的一过性视网膜水肿、视网膜变白、视力下降。
14、泪溢(epiphora):泪液的排出受阻,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溢出眼睑之外称~。
15、流泪(lacrimation):眼泪分泌过多,排除系统来不及排走而流出眼睑外,称。
人类眼睛中的视网膜结构

人类眼睛中的视网膜结构人类的眼睛是一个神奇的器官,它使我们能够看到世界的美丽与多样性。
而在眼睛的深处,有一个与视觉直接相关的部分,那就是视网膜。
视网膜就像是我们眼睛的内在相机,将外界的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让我们能够感知到形状、颜色和运动等视觉信息。
视网膜的位置和结构视网膜位于眼球的内侧壁,可以看作是一层薄膜,分为几个主要的层次。
从内向外,它们分别是光感受器层、神经元层和上皮细胞层。
光感受器层是视网膜最内侧的一层,它主要由两种类型的光感受器细胞组成: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
锥状细胞负责感知明亮的光线和颜色,而杆状细胞则对暗光更为敏感。
这两种细胞对视觉的贡献不同,使我们能够看到世界的细节和颜色。
在光感受器层,光线首先通过视网膜的最内部进行捕捉和处理。
神经元层是视网膜的中间层,由多种神经元细胞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是双极细胞、水平细胞、星形细胞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这些细胞通过复杂的神经网络将光感受器层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处理和传递,最终将信息传送到脑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
在视网膜的最外层是上皮细胞层,它主要起到维持视网膜结构的支持作用,并参与营养物质的传递。
视网膜的功能视网膜在视觉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当光线进入眼睛,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聚焦后,最后到达视网膜。
在视网膜的光感受器细胞中,光线会与细胞中的色素分子发生反应,产生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经过神经元层的传递和处理,最终通过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形成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的视觉中枢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解读。
视网膜的功能不仅限于传递光信号,还能实现色彩感知、辨别物体运动和深度感知等视觉能力。
光感受器细胞对不同波长的光有着不同的敏感性,从而使我们能够感知到丰富的颜色。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对于光线的强度也非常敏感,使我们能够感知到微弱的光源。
视网膜的保护和保养视网膜是一个十分脆弱的结构,任何损伤都可能导致视力受损。
因此,对视网膜的保护和保养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保护视网膜的方法:视屏幕使用时保持适当距离,并定期休息。
视网膜病图谱 ppt课件

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 Cilio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25
视网膜毛细血管前微动脉阻塞
病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 SLE 肾病性视网膜病变
临床表现:眼底可见黄白色斑点状棉絮斑 治疗:查找系统性病因,针对病因治疗
26
眼缺血综合征 ocular ischemic syndrome
42
Coats病
Costs病:又名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 1.病因:为特发性疾病,病因不明 2.流行病学:多在20岁前诊断,高峰在近10岁时,主要
累及男性 3. 眼底检查: (1)毛细血管迂曲扩张,以灯泡样血管最为典型,即局 部血管呈瘤样扩张 。 (2)早期在视盘、黄斑附近出现黄白色渗出,逐渐融合 成片,排列成边界不清的半环状或环状,渗出附近可见 胆固醇结晶及出血。 (3)晚期大块渗出占据整个眼底,引起视网膜脱离。 (4)视网膜血管大出血,使玻璃体混浊,如渗出量多, 使视网膜高度隆起至晶体后囊,出现白瞳症,酷似视网 膜母细胞瘤。
33
治疗
非缺血型 缓解黄斑水肿—糖皮质激素 乙酰唑胺 随诊—注意转化为缺血型
缺血型 严密观察,必要时行全视网膜光凝,防治新 生血管性并发症 出现青光眼时—药物或手术控制眼压
34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
病因
动静脉交叉处静脉支受压 其他原因与CRVO相似
原因不明,病情反 复
20~40男性多发.
39
初期
周边小静脉少量出血 出血增多进入玻璃体
无症状
飞蚊症 视力下降
病程反复持久 广泛血管闭塞 视网膜新生血管
大量玻璃体出血 PVR TRD
40
简析视网膜结构

视网膜在视觉系统中作用
1 2 3
感光作用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光线刺激,将光信 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实现视觉感知的第一步。
信号传导作用
视网膜通过复杂的神经网络将感光细胞产生的神 经信号传导至视神经,保证视觉信息的有效传递 。
维持视觉功能
视网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对于维持清晰、准确的 视觉至关重要,任何视网膜的病变或损伤都可能 导致视力下降或失明。
视锥细胞
对光线颜色和细节敏感,主要负责日间和彩色视觉。视锥细胞内的光敏色素包括红、绿 、蓝三种类型,分别对应不同波长的光线,共同构成彩色视觉的基础。
信号传导通路分析
感光细胞与双极细胞连接
感光细胞通过突触与双极细胞相连,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 递给双极细胞。
双极细胞与神经节细胞连接
双极细胞接收来自感光细胞的信号后,通过化学突触将信号传递给 神经节细胞。
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通常包括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等危险因素,以及进行视网膜 光凝、玻璃体切割等手术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并保护视力。
05
诊断方法与治疗策略探讨
诊断方法总结
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表等工具评估患者的视力状况,是视网膜疾病初步筛查 的重要手段。
眼底检查
利用检眼镜等设备观察眼底病变,可以直接观察到视网膜的形态和 结构变化。
02
视网膜解剖结构特点
外层结构:色素上皮层
色素上皮细胞
具有吞噬和消化作用,能 够维持视网膜的正常代谢 。
基底膜
连接色素上皮层和脉络膜 ,为视网膜提供营养和氧 气。
Bruch膜
位于色素上皮层和脉络膜 之间,具有屏障作用,防 止有害物质进入视网膜。
中间层:感光细胞层
视网膜PPT课件

4、视网膜、视功能再形成的研究 许多严重损害视力甚至致盲的视网膜病变,已有的手术药物或者手术方法均不 能阻止其进展、恶化。对于如何解决再形成视觉近年来研究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一个途径是通过生物材料即视网膜干细胞达到视网膜再生和视网膜视神经保护; 另一个途径是人工替代装置或称为人工视网膜的研究。
3、增生性视网膜病变 由于出血、外伤、炎症及视网膜裂孔形成,多种因子参与下,在玻璃体,视网膜 前,视网膜后发生增生性病变,形成视网膜前膜、视网膜下膜等
.
7
研究热点
1、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机制和治疗 常见的致盲眼底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均与异常血管 生长有关。
2、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研究 有关基因在发病和治疗中的研究,发现视网膜色素变性具有典型的遗传异质性
1、视网膜屏障 各种病因使视网膜内屏障和(或)外屏障受到破坏,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的成分 进入视网膜内或视网膜下,发生不同程度、深度和范围的视网膜出血、渗出及水肿
视网膜水肿
.
5
视网膜出血
视网膜浅层出血
视网膜前出血
视网膜下出血
玻璃体积血
.
6
视网膜病变表现
2、视网膜色素改变 视网膜色素改变是视网膜色素上皮对损伤的反应。先天性发育异常、变性性疾病 及炎症等可发生色素分布异常,表现为色素减少如炎症中心RPE受损色素脱失, 毗邻RPE增生而色素沉着
.
8
.
9
.
10
视网膜营养来源于眼动脉分支,与全身血液循环相连。眼球各组织、头颅和全身 疾病均可累及视网膜。眼底检查有助于了解全身病变严重程度,有助于确定治疗 方案。
眼的节点名词解释

眼的节点名词解释眼,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日出至黄昏,我们的眼睛通过感知光线和色彩,帮助我们感知并理解世界的美妙之处。
然而,很多人对于眼睛的节点可能并不了解。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眼的节点进行解释,并探索它们在眼睛的功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视网膜视网膜是眼睛的一部分,位于眼球的后壁。
它是一层薄膜,主要由感光细胞组成,包括视棒细胞和视锥细胞。
视网膜的主要作用是捕捉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传送到大脑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因此,视网膜被认为是视觉过程中最重要的节点之一。
玻璃体玻璃体是眼睛内部的一种透明胶状物质,位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屈光来聚焦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
此外,玻璃体还提供眼睛的形状和稳定性,帮助眼球保持其正常结构。
晶状体晶状体是眼睛内的透明组织,位于虹膜和视网膜之间。
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改变其形状来调节光线的折射,从而使光线能够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
这种调节机制使我们能够在看远处和看近处时都能获得清晰的图像。
视神经视神经是一对神经束,将视觉信号从眼睛传送到大脑。
它起源于视网膜的背面,并负责将通过视网膜接收到的神经信号传输到大脑的视觉中枢。
视神经的功能非常重要,因为它承载着眼睛与大脑之间的信息传递,使我们能够感知和理解所看到的世界。
角膜角膜是眼睛表面的一层透明组织,起到保护眼球免受损伤的作用。
它是视觉系统的前沿,是光线进入眼球的第一个屏障。
角膜还负责屈光,使光线能够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
虹膜虹膜是位于眼睛前部的一层有色环形组织,位于角膜的后方。
它具有多种色彩,形成了个体的眼睛颜色。
虹膜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扩张或收缩瞳孔的大小来调节光线的进入量,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光照条件。
眼睑眼睑是位于眼睛前部的一对可移动的薄膜,具有保护眼球免受异物和伤害的作用。
眼睑的运动还能帮助润湿眼睛表面,并保持眼球的清洁。
泪液泪液是由泪腺分泌的清澈液体。
它主要由水分、盐类和蛋白质组成,具有润湿、滋润和保护眼球的作用。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综述——眼部给药新剂型

眼部给药新剂型姓名:学号:XXXX学校 XX级XXX学XX班 XXXXX摘要:由于眼部生理结构复杂和诸多屏障的存在,许多药物对眼部疾病的治疗作用甚微。
为了更好地使治疗药物进入眼内发挥疗效,眼部给药的途径也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就近年来凝胶系统、胶粒系统、微粒系统、植入剂等眼用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眼部、给药、制剂、剂型、进展眼睛是人体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因此,制剂学上对眼用制剂的要求并不亚于注射剂。
现临床应用的剂型中以滴眼液为主,占上市产品的 70%左右,其中62..4%为溶液型,8.7%为混悬型;还有少量的软膏剂,占17.4%。
与其它给药途径相比,眼部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十分缓慢,主要原因在于眼部高度的敏感性和独特的生理功能,限制了很多眼部给药剂型的临床应用。
综合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在胶粒系统、微粒系统、凝胶系统、眼部插入剂和植入剂、给药装置等领域的研究有较大进展,但亦存在很多问题,现简述如下。
1.眼部的给药屏障1.1 眼部结构眼部的生理结构可以分为前段和后段,眼的前段主要包括角膜、结膜、虹膜、房水、睫状体等结构,后段主要包括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巩膜等结构(图1)。
图 1 眼部结构和药物分布代谢途径的示意图1.2 给药屏障1.2.1泪液屏障眼部的生理屏障包括角膜和结膜屏障,血房水屏障,血视网膜屏障,其中角膜和视网膜为药物不易透过的屏障。
泪液更新速率仅有 1 IxL ·min-1,多余的药液在数分钟之内流人鼻泪管。
此外另一种药物清除方式为全身吸收,可直接通过结膜囊经局部毛细血管吸收或在溶液流人鼻腔后吸收。
一般而言,大部分小分子药物在数分钟内快速吸收进入全身循环。
因此,药物在眼部的生物利用度往往小于 5%。
1.2.2角膜和结膜屏障角膜屏障是由成熟的上皮细胞组成,它们由角膜的边缘向中心迁移,并到达角膜顶端。
最顶端的角膜上皮细胞形成紧密连接,限制了细胞间的药物渗透。
非角膜途径中药物主要通过结膜和巩膜渗透进入眼内组织,结膜的上皮细胞较角膜易渗漏,表面积也较角膜大得多。
血眼屏障允许通过的分子量

血眼屏障允许通过的分子量
血眼屏障(Blood-ocular barrier,BOB)由两部分组成:血-房水屏障(Blood-aqueous barrier,BAB)和血-视网膜屏障(Blood-retinal barrier,BRB)。
这两个屏障共同作用,控制着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免疫细胞等从血液进入眼内组织的过程。
血-房水屏障主要位于睫状体上皮细胞,而血-视网膜屏障则由视网膜内皮细胞构成。
这两个屏障对分子的透过性有严格的选择性,通常只允许小分子和水溶性物质通过,以保持眼内环境的稳定。
对于分子量的限制,血-房水屏障允许的分子量一般小于70 kDa。
而血-视网膜屏障的选择性更高,通常只允许分子量小于400-500 Da的小分子通过。
这些限制确保了大分子和潜在有害物质不能轻易穿过屏障进入眼内组织,同时也影响了药物的眼内传递。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屏障并不是完全不可渗透的。
它们允许某些特定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通过特殊的运输机制(如被动扩散、主动运输和载体介导的转运)进行交换。
在药物开发领域,了解血眼屏障的透过性对于设计能够有效到达眼内并发挥作用的药物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常常需
要通过改变药物的分子大小、亲疏水性、电荷特性等来优化药物的眼内传递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视网膜屏障是视网膜组织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视网膜血管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组成。
血-视网膜屏障的通透性分为内向通透性和外向通透性,前者是指物质经屏障进人视网膜,后者是指视网膜内物质经屏障到达视网膜毛细血管腔或脉络膜组织。
正常情况下,内向通透性明显低于外向通透性,这是维持视网膜内环境稳定所必需的。
血-视网膜屏障由内屏障和外屏障组成:
(1)内屏障为内皮型屏障:由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其间的紧密连接构成。
视网膜毛细血管具有严格的选择性通透作用,在内皮细胞之间由粘连小带和闭锁小带连接,后者位于近管腔侧,非常短,前者为连接的主要部分。
除了内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以外,视网膜毛细血管壁形态和功能的不对称性也是产生屏障作用的因素。
形态上的不对称是指内皮细胞内大量胞饮小泡分布不对称,多集中于胞浆的远管腔侧;功能不对称性指单向主动运输作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蛋白质等通过胞饮作用向组织运输处于极低水平,而组织内物质很容易通过胞饮作用进人毛细血管腔。
结构的不对称是功能不对称性的基础。
(2)外屏障为上皮型屏障: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及其连接复合体构成。
细胞之间包括有其顶部的缝隙连接、中部的闭锁小带和底部的粘连小带。
其中闭锁小带功能最为重要。
RPE为单层排列的六角形细胞,其底膜有许多内褶以利于运输,并组成Bruch膜的内层。
RPE除了作为视网膜的选择性通透屏障外,还能主动运输各种离子、分子和液体,钠离子和钙离子经RPE顶部被主动运输进入视网膜,而钙离子经RPE基底膜被主动运输到脉络膜,这些离子的运输伴有水分子的移动。
RPE泵的重要作用在于调节视网膜下和天津配眼镜外层视网膜液体含量及组成、维持视网膜与RPE的贴附。
除RPE细胞外Bruch膜也对某些大分子物质形成屏障。
脉络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为窗孔型,细胞质膜有许多孔洞,所以不能形成屏障。
因脉络膜毛细血管病变可直接影响色素上皮屏障,故可将它看做外屏障复合体成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