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部编版2020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5课《中国山水画》教案2 人美版
![部编版2020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5课《中国山水画》教案2 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7738d30975f46526d3e127.png)
中国山水画1教学目标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
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
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要求学生通过课本示图练习能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步骤,大胆的进行造型表现。
2学情分析鉴于八年级学生对于中国山水画有一定的认知,教学中应做到放手让学生对所展示的美术作品进行评述,发表自己的感悟与审美体验。
鉴于学生们欠缺书法的基本功,在造型表现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落墨表现,不要拘泥于太多的专业技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绘画艺术的热情。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重点:通过对山水画的概念、特点及起源的把握了解不同种类的山水画。
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的思想、技巧和形式表现;在山水画的树石绘画中体会笔情墨趣。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中国山水画一、中国山水画的概念、特点、及起源1.概念: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
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
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
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大、小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没骨山水等。
中国山水画不讲究形式上的相似,也就是说不太在意画得逼不逼真,而是讲究画的神韵意境,以简洁飘逸的笔法给欣赏者带去精神上的享受。
2.特点: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据本人的认识应具有以下要素;1,让人看上去就感到宽广,气魄非凡。
要有“方寸之间见万里”“气象万千”的气度。
(如: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2,有深度,一层一层,向远延伸,无有穷尽的感觉。
(如:春水芳洲溥儒)3,层次感要鲜明。
块面要分隔开,让人感觉不同块面,立即知道各个块面之间的前后,左右关系。
(如:富春山居图黄公望)4,你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遍文章的中心,应重点描写,交代清楚,其它的衬托部分强调意到,寥寥疏笔,点到为止,中国画强调意境,可以意到笔不一定到,不要面面具到,交代得太清楚,否则会冲淡主题,画蛇添足。
中国山水画__初中教案
![中国山水画__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c3ae8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a.png)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学会欣赏和评价山水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途径,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线条、墨色、构图等表现手法创作山水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难点:运用线条、墨色、构图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意境的山水画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中国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提问:“你们觉得这幅画美吗?美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导入本课。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历史背景。
2. 教师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如线条、墨色、构图等,并示范绘画步骤。
3. 教师分析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如意境、笔墨、构图等,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山水画的美。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绘画步骤,尝试绘制一幅简单的山水画小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完成作品后,相互欣赏、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四、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性和美感,激发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和热爱。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回家后,结合课堂所学,绘制一幅富有意境的山水画作品。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观后感,表达对山水画的认知和感悟。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实践环节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提升,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2024年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
![2024年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ae338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c.png)
2024年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难点: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山水画名作,如《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山水画的魅力。
2.知识讲解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从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的代表画家及其作品。
分析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如“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方法。
讲解山水画的笔墨运用,如干湿、浓淡、虚实等技法。
3.欣赏分析展示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其艺术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培养审美能力。
4.动手实践分组进行山水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示范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运用,学生跟随练习。
学生自主创作,教师点评、指导。
5.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创作山水画。
四、作业布置1.课下临摹一幅山水画作品,注意构图、笔墨的运用。
2.收集有关山水画的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欣赏、实践等环节,使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了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提高了审美能力。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开展山水画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个人风格。
2.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品。
3.结合语文、历史等学科,探讨山水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七、教学资源1.美术教材、多媒体课件。
2.山水画名作图片、视频资料。
3.美术工具:毛笔、宣纸、水墨等。
八、教学时间本节课共2课时,分为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九、教学评价1.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点的了解程度。
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优质教案+
![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16577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4.png)
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学美术教材第七章《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第二节《中国山水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基本技法、艺术特色以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详细内容涉及中国山水画的分类、构图、笔法、墨色、意境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过程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 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韵味,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中国山水画的构图、笔法和墨色的运用。
重点: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艺术特色及基本技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中国山水画作品、教材、多媒体设备、绘画工具等。
学生准备:教材、绘画工具(毛笔、宣纸、墨水、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山水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其独特韵味,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过程、艺术特色等,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知识。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现场演示中国山水画的绘制过程,讲解构图、笔法、墨色等基本技法。
(2)学生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中国山水画的绘制实践。
4. 例题讲解:分析经典中国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掌握其构图、笔法和墨色运用。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中国山水画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6. 作业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业,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山水画2. 内容:(1)起源与发展(2)艺术特色(3)基本技法(4)构图、笔法、墨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山水”为主题,创作一幅中国山水画。
2. 答案要求:(1)构图合理,层次分明。
(2)运用适当的笔法和墨色。
(3)表现家乡山水的特点。
3. 作业提交时间:下节课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山水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山水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1992d6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2.png)
教案标题:山水画课程名称:美术年级:五年级下册教材:《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和代表画家。
2. 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指导学生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能独立完成一幅山水画作品。
教学重点:1. 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和代表画家。
2. 山水画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3. 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1. 山水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2. 学生对山水画技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山水画PPT、教学视频、教学图片、示范用笔墨纸砚。
2. 学生准备:毛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山水画的初步了解和感受。
二、新课学习(20分钟)1. 教师讲解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和代表画家。
2.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了解山水画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3. 教师示范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学生跟随练习。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幅山水画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展示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山水画作品,进行自评、互评。
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山水画知识。
2. 教师检查学生对山水画技法的掌握情况。
二、深入学习(2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作品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2. 学生跟随教师,再次练习山水画技法。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山水画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展示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山水画作品,进行自评、互评。
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山水画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最新部编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最新部编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394ea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e.png)
最新部编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绘画中的山水画艺术;2. 研究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4. 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山水画的起源与特点;2. 山水画的构图和造势方法;3. 山水画的笔墨运用和表现手法;4. 创作山水画作品。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山水画作品,激发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和好奇心;2. 讲授:介绍山水画的起源与特点,讲解构图和造势方法,示范笔墨运用和表现手法;3.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山水画的练,提供指导并纠正错误;4. 创作:组织学生创作自己的山水画作品,提供素材和参考,鼓励发挥个性和创意;5. 展示和评价: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欣赏和评价,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资源1. 展示山水画作品的图片和实物;2. 山水画的教学案例和范例;3.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纸张、颜料、毛笔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专注度;2. 评价学生绘画作品的技法和表现;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反思和改进教学设计。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绘画,提供额外的研究资源和参考书籍;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3. 鼓励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或展览,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采用了直观、互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
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学生通过观察、练习和创作,逐渐掌握了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课后的延伸活动和评价反馈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例和案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和个性发展空间。
中国山水画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中国山水画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0cd0c2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8.png)
《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简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画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
3、感受山水画的意境美,热爱祖国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
难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画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师:同学们好!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有一个视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视频)师:山水画不仅能表述一个故事,而且还蕴含了许多更深层的东西,比如中国的文化、精神。
而早期的山水画主要是呈现了真实的景物,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画家们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也融入了其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中国山水画》。
二、山水画的画法师:通过描绘自然界中山水树木、天地云气,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变化,山水画画家们把真实的景呈现在纸上,供别人观赏,同时也在这变化莫测的山水间藏进了自己独特的情感。
那么山水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师:在这里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些画山水画的运笔方法:(展示动态图片)勾勒法:用巨锋笔式勾画,常用于勾线等。
皴笔法:笔上沾少许墨、色在山石上擦画,此法曰皴擦,常用于多种皴。
师: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绘画的方法:(展示图片)师:我们在欣赏山水画的时候,总是会感觉山水画有一种朦胧美,那么这种朦胧的感觉是怎么造成的呢?这就是渲染!渲染的方法有很多:平染法:将墨色均匀的平涂在画面上曰平染。
分染法:将墨色涂在画面上,然后用清水笔将边缘染开,形成浓淡自然过渡效果。
师:中国画主要表现意境美,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师: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通过时空镜象的描绘,在情与景的高度结合后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中国画是一种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其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
师:画国画山水画,我们可以概括成五个步骤。
(1)用小号狼毫笔调重墨,勾画出山头的形状。
边勾边皴,皴下不皴上,皴暗不皴明。
(2)由近至远,勾勒出山的大形;对山的暗面加以皴笔。
《中国山水画》教案(精选
![《中国山水画》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356b585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8.png)
《中国山水画》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七章——《中国山水画》。
详细内容包括: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表现技法。
具体章节为第七章第一节,着重探讨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原则、笔墨运用以及意境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2. 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原则、笔墨技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艺术特色的认识,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原则、笔墨运用及意境表达。
难点:如何运用笔墨技法表现山水画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山水画作品图片、示范用笔墨纸砚等。
学具:毛笔、宣纸、墨、颜料、画毡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山水画的意境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
(2)讲解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如“主次分明、虚实相生、开合有致”等。
(3)演示笔墨技法,如皴、擦、点、染等。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山水画作品中的构图和笔墨运用。
(2)学生进行笔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幅经典山水画为例,分析其构图、笔墨运用和意境表达,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山水画创作。
教师个别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山水画起源:原始社会发展:唐宋时期达到高峰特点:构图、笔墨、意境2. 构图原则:主次、虚实、开合3. 笔墨技法:皴、擦、点、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山水”为主题,创作一幅山水画。
2. 答案:无标准答案,要求构图合理,笔墨运用得当,体现山水画的意境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4cd33c69eae009581becb9.png)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收集和选择适当的图片素材。
特别是符合中国传统绘画特点的创作,注意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巩固对中国传统绘画美的认识和理解,锻炼和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教学重点:在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上,运用山水画基础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如何在选择素材和创作中,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二次备课课前准备提前向学生布置作业:结合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搜集有关山水画图片资料,进行创作构思。
教师出示预习提纲搜集各种山水画图片资料,根据教师所列提纲提前预习,并做好笔记增强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和了解,收集合适的图片素材进行构思。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展示预习成果1.复习上节课内容(意境和形式美),然后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a.这几幅山水画的构图运用了哪种构图方法。
b.分析一下这几幅画,画家在笔墨处理和构图上有什么特点,作品带给我们怎样的意境。
2.组织学生讨论,或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引出课题学生赏析图片,展开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自主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和思考题a.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欣赏图片b.“山水画”的基础知识:①“三远法”③制作步骤④如何处理画面空间如何与自己的创作构思有机地结合运用。
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主学习,认真思考,通过查资料、观察、分析、比较这些图片并作出判断,形成初步成果通过以上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1.检查学生自学情况2.对于疑难问题,由教师点拨、讲解和演示a.“三远法”。
“高远”、“平远”、“深远”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三种构图方法,简称“三远”。
(教师结合图片作简要讲解)c.中国画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在空白、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等方面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df839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b.png)
教学设计5.中国山水画主备人:某某某八年级美术上册教学周次:第7周(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划分,本课属干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
造型是表现的基础,通过欣赏名家山水画,激发学生感性认识,了解山水画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
体会造型语言的魅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二、学情分析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所以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
但是他们对于中国画的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中国画所表达的意境更是知之甚少,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在体验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知识和基本技法。
2、通过指导练习和临摹、创作活动,使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步骤进行中国山水画的创作。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中国山水画产生兴趣。
四、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性和技法,掌握中国画的绘画技法。
五、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及运用。
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启示1、欣赏。
(1)展示课件中各个画种的图片,如:中国画、水彩、油画。
(2)教师选择其中一幅画,介绍中国山水画的概念、特点及起源。
(3)展示一些中国画作品,向学生提问,如:同学们能觉察出这些中国山水画都有哪些特点。
(二)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知识和基本技法。
2、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步骤进行中国山水画的创作。
3、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中国山水画产生兴趣。
(三)自主学习、展示交流2、讲解。
(1)欣赏两幅中国山水画的作品,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对中国山水画形成感性的认识。
(2)思考练习。
设置一道配图选择题:从油画、中国山水画、中国画中选择出中国山水画。
(四)学生质疑、教师点拨3、分析。
(1)给学生欣赏几幅融合了部分水彩技法的作品,提出: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结束。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三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03e59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b.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三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画。
2. 研究山水画的基本绘画方法。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山水画的特点和起源。
2. 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表现手法。
3. 使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进行山水画的绘制。
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山水画,并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意境。
梳理知识点1. 介绍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山水画,并观看相关作品。
绘画实践1. 教师示范如何绘制山水画的基本线条和轮廓。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绘画练。
探究创新1. 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线条和色彩进行山水画的绘制。
2.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展示与评价1.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班级讨论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资源1. 山水画相关图片或视频。
2. 绘画工具:纸张、铅笔、颜料、刷子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绘画表现,包括线条、构图和色彩运用等方面。
2. 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和讨论。
3. 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和指导。
扩展活动1. 邀请专业画家或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指导。
2. 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素描和写生。
家庭作业1. 要求学生完成一幅自己的山水画作品。
2. 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欣赏和讨论自己的作品。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三单元教案》的内容安排,旨在通过学习山水画,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欣赏能力。
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
![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ade72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0.png)
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学美术教材第七章《中国传统绘画》,详细内容为第三节《中国山水画》。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基本技法和审美特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山水画的构图、用笔、用墨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基本技法和审美特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墨色表现自然景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融入个人情感,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山水画的构图、用笔、用墨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山水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画笔、画纸、颜料、墨水等。
学具:画笔、画纸、颜料、墨水、毛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中国山水画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其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基本技法和审美特点。
(2)讲解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如主次分明、虚实相生等。
(3)演示山水画的用笔、用墨技巧,如皴法、泼墨等。
3. 实践操作:(1)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简单的山水画构图练习。
(2)学生运用所学技法,独立完成一幅山水画作品。
4. 课堂互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学生互评,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山水画2. 内容:(1)发展历程(2)基本技法(3)审美特点(4)构图原则(5)用笔、用墨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自然景观为题材,创作一幅山水画。
2. 答案要求:构图合理,线条流畅,用墨恰当,富有个人特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掌握程度如何,哪些环节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深入研究中国山水画,了解不同流派的风格特点。
(2)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欣赏名家的山水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国山水画教案
![中国山水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a1bb4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c.png)
中国山水画教案
教案内容如下: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2. 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表现技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二、教学准备:
1. 展示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作品;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展示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作品,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涵;
3. 示范绘制基本山水画的构图和表现技法,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4.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通过素描、绘画等形式进行实践训练;
5. 教师和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欣赏和评价各自的作品;
6. 总结讲解,强调中国山水画要求学生注重自然的观察和表达。
四、教学延伸:
1. 邀请专业画家来校进行山水画表演和指导;
2. 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山水画展览,增强他们对中国山水画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组织学生参加山水画比赛,展示他们的绘画才华。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通过实践训练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创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第15课 山水画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5课 山水画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d1c7ca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f.png)
教案标题:第15课山水画教案科目:美术年级: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 教授学生山水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山水画的构图、线条、墨色等基本技巧。
3. 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和创作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创作灵感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山水画作品、教材、教学PPT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墨水、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著名的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它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的主题:中国山水画。
二、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包括山水画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介绍一些著名的山水画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三、艺术特点和技巧(1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如构图、线条、墨色等。
2. 教师讲解山水画的构图技巧,包括画面布局、远近关系、虚实对比等。
3. 教师示范山水画的线条和墨色技巧,如运用不同的笔触和墨色层次来表现山水画的效果。
四、绘画实践(30分钟)1. 教师分发绘画工具和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山水画的创作。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构图、线条和墨色,进行绘画实践。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完成绘画作品后,教师组织作品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中国山水画初中教案板书
![中国山水画初中教案板书](https://img.taocdn.com/s3/m/9c40d87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b.png)
中国山水画初中教案板书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起源和发展过程。
2. 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山水画作品、绘画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绘画纸张、墨汁、毛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中国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山水画的感受和认识。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介绍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如勾、皴、擦、染、点等,并示范绘画过程。
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技法,自行尝试绘制山水画小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提供绘画建议。
四、展示和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山水画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性和技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山水画的认知和收获。
板书设计:中国山水画历史背景:- 起源:魏晋时期- 发展:唐宋时期达到高峰基本技法:- 勾:用线条勾勒出山石、树木等轮廓。
- 皴:用干笔、枯笔表现山石的纹理和质地。
- 擦:用软笔、枯笔擦出山石的暗部和阴影。
- 染:用淡墨或色彩染出山石、树木的立体感。
- 点:用点笔表现树木的枝叶和山石上的细节。
表现手法:- 意境:通过山水画表达画家的情感和意境。
- 笔墨:运用笔墨的浓淡、干湿、粗细等变化表现山水的美感。
- 构图:合理的布局和空间处理,使画面和谐统一。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起源和发展过程,掌握了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中国山水画》教案中国山水画艺术教案
![《中国山水画》教案中国山水画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77b38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6.png)
《中国山水画》教案中国山水画艺术教案1、知识与技能目标:解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造型语言,逐渐掌握用笔用墨的技法特点如:中锋、侧锋、逆锋、焦、浓、重、淡、清等。
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造型方法,比如山石、树木的画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展示,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动手操作等过程,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国山水画大师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创作兴趣,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笔墨在国画中的重要性,熟悉笔、墨、水的关系,熟悉中国画的画法步骤,掌握一些基本造型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本课介绍的画法步骤,掌握用墨时对水分的控制,创作出一幅优秀的山水画小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笔墨纸砚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入课题:(1)通过给学生们欣赏一段水墨动画片《山水情》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浓厚兴趣。
(2)向同学展示中国元代黄公望的作品《天池石壁图》,唐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唐代李思训的《宫苑图轴》,以及现代当代画家李可染的《万山红遍》等和溥儒的《春水芳洲》,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这些作品的不同点,学生以自己的语言表述后,我将以专业术语的形式进行总结性介绍:中国画的设色不同,有浅绛,青绿,金碧,淡彩,重彩等方式。
通过欣赏名家作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导入新课,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效果。
二、引导分析、示范讲解(2)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表观点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和感受总结中国画造型语言笔墨。
概括出山石、树木的画法步骤。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国画的基本技法。
笔法:勾、皴、擦、点、染用笔:中锋,侧锋,逆锋墨法:积墨法、破墨法墨色:焦、浓、重、淡、清。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中国画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创作奠定基础。
(3)教师示范:教师结合课本上的图片,现场示范山石、树木的画法步骤,同时配以讲解示范,尤其对笔墨干湿的画法给予重点突破。
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
![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24494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6.png)
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和特点,认识中国山水画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画法技巧,掌握山水画中的水、山、林、石等元素的表现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通过制作中国山水画作品,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和专注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画法技巧。
2.理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特点和意境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多媒体设备、山水画作品范例。
2.学生准备:铅笔、纸、画笔、水彩颜料、画板、毛笔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10分钟)1.展示中国山水画的范例,引起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在哪里见过山水画?”“你对山水画有什么了解?”3.通过讨论,了解学生对山水画的认识和想法。
Step 2:知识讲解 (20分钟)1.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向学生介绍中国山水画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画法技巧,如“三分法”、“远近法”等。
3.向学生展示不同风格的中国山水画作品,让他们感受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特点和意境表达。
Step 3:示范与练习 (30分钟)1.教师示范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画法,注重对水、山、林、石等元素的表现方法进行讲解。
2.要求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练习画出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画法技巧。
3.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他们多加尝试和创新。
Step 4:创作作品 (30分钟)1.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选择一个具体的主题来创作中国山水画作品。
2.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构图和画法技巧,表现主题中的水、山、林、石等元素。
3.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完成自己的作品。
Step 5:展示与评价 (10分钟)1.学生将完成的作品放在画板上,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
2.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感受。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dd198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1.png)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和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山水画技法创作出一幅具有个性的山水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4. 欣赏和分析经典山水画作品。
5. 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
难点:山水画的构图、笔墨运用和意境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技法等方面的内容。
2. 准备一些经典山水画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3.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纸、砚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山水画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山水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教师通过PPT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意境”、“笔墨”、“构图”等。
(3)讲解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如“泼墨”、“皴擦”、“点景”等。
3. 欣赏和分析经典山水画作品:教师展示一些经典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理解作品中的意境、笔墨和构图等特点。
4. 创作实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山水画的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法和表现手法,注意构图、笔墨和意境的运用。
6.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其他艺术形式中的山水元素,如诗词、音乐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技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山水画的基本技法,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欣赏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经典山水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教学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山水画,激发学习兴趣。
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e4341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1.png)
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观赏中国山水画作品,能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学习画山水画的方法步骤。
2.通过观赏、商量等途径,学习观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发感情、表现意境的,通过动手实践,学习和体验山水画的根底画法。
3.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乐于学习与传承传统绘画,从而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体会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学习用艺术和自然愉悦心灵、丰富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山水画勾、皴、擦、染、点的表现技法。
学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的小品。
难点:使所画山水画小品能表达笔墨和情趣。
三、课前打算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08年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视频当中展示的是谁的作品展示的什么作品学生思考答复,教师总结: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他以“咫尺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周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山河。
从而引出课题——(中国山水画)环节二:作品赏析,直观感知1.教师展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看到这幅作品能够想到哪首诗词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学生答复,教师总结:(沁园春长沙),给人以雄壮豪迈壮阔的景观。
2.继续提问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描绘的传达了怎样的感情学生思考答复,教师总结:画面描绘了万千山峰的红色,一层层树林好似染过颜色一样。
画面物象经营布局具有形式感,笔墨韵味也得到强化,既有严谨的刻意经营,又不失感情的自然流露。
此画以墨作底,红为主调,强调“遍〞字。
以朱砂色铺陈整个画面,可谓大胆创新之举,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传达出作者对这里的喜欢之情。
表达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环节三:比拟观赏,形式分析1.教师展示(富春山居图)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作品,引导学生比照观赏,并提问:这两幅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答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