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教材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初中语文
新教材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摘要:
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以全新的设计,全新的内容,令人耳目一新。为了了解语文新教材具体的使用情况,我对我校教师及学生使用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情况作了认真细致的调查与分析,发现新教材以全新的面貌获得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喜爱,采用主题单元的方式组合教材获得了教师的肯定。同时,也发现对新教材的考试评价方法未跟上新课程的步伐,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新课程仍有一定的距离。为此我建议:完善语文学科的考核机制,全面而真实的评价学生;本着“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精神,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改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
关键词:
调查报告新教材使用分析
正文:
一、调查目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从2001年7月颁布实施,已经历了七个年头,2002年秋,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面世。新教材以全新的设计,全新的内容,令人耳目一新。几年过去了,课改实验的效果究竟如何?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在广大师生的教学实践中有何评价?这些都是大家所想知道的。然而,最能够回答这一问题的不是权威、专家或是官员,也不是教材的编制者,而是千千万万教材的使用者和课改实验的直接参与者──教师和学生。为了了解语文新教材具体的使用情况,我对我校教师及学生使用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情况作了认真细致的调查与分析,以期为全面掌握课程改革情况提供一些参考。
二、调查对象及内容
(一)调查对象及内容
1、调查对象:
江苏省射阳县新坍初级中学2007级学生(现初一年级学生)15 9人,2006级学生(现初二年级学生)139人,2005级学生(现初三年级学生)120人,合计408人,发出问卷408份,收回有效问卷400份。
江苏省射阳县新坍初级中学语文教师15人,发出问卷15份,收回有效问卷15份。
2、调查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使用情况。
(二)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三)调查材料:
调查材料为自制问卷,分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三种。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A、学生使用教材方面
(一)新教材以全新的面貌获得绝大多数学生的喜爱。
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编写框架,与第三学段一脉相承,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二学期)联系生活,着重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分类编排。第二阶段(第三、四、五学期),联系生活,着重培养阅读类文章的能力,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兼顾表达方式编排(依次为记叙、说明、议论)。第三阶段(第六学期)联系生活,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兼顾文学载编排。三个阶段,贯穿一条主线,就是指导学生通过语文基本实践,逐渐加紧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三个阶段体现着互相衔接,逐步递进的学习程序。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每册分阅读、写作、综合实践活动及专题阅读,名著推荐与阅读等板块。阅读课文6个单元,每个单元5课,共30课,按照课文反映生活内容编排。教读课文15课,每一课一般用二至三课时,另配有课外补充教材,一课两篇,题材或文体相关,供学生参阅,比较、鉴定。综合实践活动六册共10次,有文学类、综合类、新闻类、生物类等,编制目的均为了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的机
会,也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足够的素材。名著推荐与阅读则每册安排一次,让学生通过名著之窗来观览更多的经典,也为了学生打开文学之门埋下铺垫,其他如语法知识,字体知识,修辞知识等则客观于文中文后,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这些知识。
新教材以全新的面貌获得绝大多数学生的喜爱。在回答“你是否喜欢语文新教材?”一问时,共有376人答“是”,占94%。
(二)学生最喜欢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
苏教版语文教材,把学生的“学”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所有课文的选择、课后题的编排与处理都极能突显出学生是这本教材的主人这一特点。教材告诉我们,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剥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种种体验与主观感受。这本语文教材,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处处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发展打基础。苏教版的新教材中新的课文占有很大的比例,新增的课文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点,同时又考虑到初中生的阅读兴趣。新教材中既选取了鲁迅、冰心、老舍、季羡林等名家的经典作品,力求为学生提供典范的文化内涵丰富的白话文作品;同时也选取了《送你一束转基因花》等涉及最新科技发展的富于时代气息的作品,甚至连文言文也尽可能选取主题依然具有强烈的现代意义的作品,比如《人琴俱亡》赞美亲情,《治水必躬亲》歌颂勤政为民,其主题现代意义依然很强。选文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材面对的对象是十四、五岁的初中生,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望,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并且已经具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思想。因此,此次改版的新教材充分照顾到这一点,新教材的内容考虑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苏教版新教材从选材范围看,每册书24-26篇课文涉及中外古今,其中现代作品占83%,外国作品占25%,文学作品占66%,(统计有交叉),推荐诵读欣赏的诗文全是名家名篇,如七年级(上册)中的《泰戈尔诗三首》、《过故人庄》等等,都是平时耳熟能详的。这样的选材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学生自觉学习习惯需要养成。
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没有像前三个学段实验教材那样,开篇都安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其训练应渗透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之中,“反复抓,抓反复”,务求形成“习惯”。但实际上学生自觉学习习惯养成明显不足,在回答“你平时是否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自觉学习,并得到较好的坚持?”一问时,只有88人答“是”,占22%。这说明了我们的学生还习惯于老师的“教”,还不习惯于自己去探索、发现问题。
还有更加令人忧心的数字。课前经常预习的同学有81人,占20. 25%,课后经常复习的同学有96人,占24.9%。许多学生依赖老师学习的习惯并未改变,似乎只有老师上课才重要,自己预习、自己复习都无关紧要,这对于学习极为不利。
(四)学生课外阅读贫乏。
语文新课标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增大阅读量。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有这样的要求: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5万字。而我们的调查结果却是:在回答“你读过几部名著?”时,有116人答“一部”,占29%,有180人答“一部都没有”,占45%。这样看来,绝大部分学生并未真正看过名著。我国的四大名著,根据我们了解,没有一个同学完整阅读过!学生课余时间就是做作业,看电视,或打游戏。对一般的课外读物尚难问津,更别论长篇巨作了。
B、教师使用教材方面
(一)、采用主题单元的方式组合教材获得教师肯定。
对于新旧教材的比较,老师最有发言权,因为学生没学过以前的旧教材,并不知晓以前的语文书怎么样,而老师多是教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课本,对新旧教材的优劣应比较清楚,也应说的比较中肯。在回答“你认为新教材比旧教材更适合学生吗?”一问时,有13个老师答“是”,占87%。作为《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苏教版国标本围绕某个主题组织3~4篇课文成为一个单元,单元练习中的内容也尽量予以配合。81%的教师认为苏教版国标本主题单元的组合方式较能体现《课标》理念。如八年级下册的课文安排: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咏物抒怀”,第二单元的主题是“道德修养”,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事理说明”,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小说之林”,第五单元的主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