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 第三章 网络金融经营管理策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思考题: 1.举例分析网络金融间接金融模式的特点; 2.举例分析网络金融直接金融模式的特点; 3.举例分析竞合策略的特征与实践路径; 4.结合案例分析网络金融价值。
THANK YOU
第二节 网络金融之直接金融
(四)竞合与共生的优势 1.互联网企业与金融企业都不可能扩张至对方的绝对优势领域。
2.大企业谋求垄断中小企业寻求合作
第三节 网络金融竞合模式
一、竞合的基本特征 竞合思想与中庸之道和唯物辩证法是一脉相承的。竞争与合作既相 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双方以行为的“度(量)”把握相互依存与相互 制约的关系。竞合是通过“竞争”与“合作”来显示对立面的统一,并 使强弱互变在动态中保持和谐。中庸是辩证法的矛盾统一性、强弱互变 的中国哲学,是以“中”为原则、以“用”为目的和实践路径。“中” 是状态,即和谐的状态;“用”是手段和目的,既在动态中维护这种和 谐状态。中庸是要保持动态中的和谐,而不是静态中的和谐。。
本章关键词: 网上银行 互联网脱媒金融 竞合 竞合模式 本章小结:本章从间接网络金融的类型、环境、价值与直 接网络金融的基础、形式与发展等方面分析网络金融两种不 同类型的相关理论与实务,基于两者的特征提出适合网络金 融的竞合模式,诠释信息时代应有的管理与营运的特点。
源自文库
案例分析:
2017年,中国银行业整体IT市场规模将达到1,163.2亿元,201 3-2017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1%。银行信息化投资的增长将为 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带来发展契机。
第三章 网络金融经营管理 ——策略
第三章网络金融经营管理策略
1
第一节 网络金融之间接金融
2
第二节 网络金融之直接金融
3
第三节 网络金融竞合模式
4
案例分析
第一节 网络金融之间接金融 一、间接网络金融模式分类 (一)综合性:大银行的网上银行发展模式
1.收购现有的纯网上银行; 2.发展自己的网上银行 (二)区域性:区域银行的网上银行发展模式 (三)单一性:纯网上银行的发展模式 1.全方位发展模式; 2.特色化发展模式
二、网络金融竞合模式
竞合的网银服务平台是一种新型的网上银行运作模式, 是银行与专业信息服务外包企业合作的产物。搭建网银平 台服务公司,专业的信息服务公司为购买服务的商业银行 提供网上银行系统开发、运维和营销等一揽子服务,银行 专注做好金融业务,两者优势互补,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网络金融竞合模式
网银平台服务公司应该是网络金融的竞合模式。一方面网银平台 服务公司是采用公司制的方式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网银平台服务 公司不是由某一家商业银行或信息服务公司建立的公司,是商业银 行和信息服务公司优势互补的产物,大家各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共同搭建一个互惠共赢的平台。主要原因是因为商业银行的规模和 技术能力一般难以支撑一个强大的网上银行平台,商业银行与信息 服务公司有相对一致的客户基础.。
2018 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419.74 亿元,2014 到2018 年的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14%。
随着银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和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IT系统建设 的步伐也大大加快,银行业务与IT走向深度融合,搭建中间业务 平台、核心业务系统升级、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建设重点,中国银 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将更加重视专业化和产品化。中国银行业IT 解决方案市场主要分为业务、渠道、管理和其他等四大类,其中 业务解决方案包括核心业务、支付业务、中间业务和信贷操作等 ,管理解决方案包括风险管理、企业资源管理(ERM)、数据库/ 决策支持、财务审计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等。
第一节 网络金融之间接金融
二、间接网络金融环境分析
(一)网上银行服务创新缤彩纷呈别具一格 (二)网上银行将会成为未来银行服务的主流 (三)安全隐患是发展的主要障碍 (四)《电子签名法》的颁布
第一节 网络金融之间接金融
三、间接网络金融价值分析
(一)网上银行对金融业的价值; (二)网上银行对用户的价值; (三)网上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价值;
1.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产品和服务;2.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智能服 务;3.通过客户行为分析提供主动式服务;4.虚拟空间摆脱时物理时 空限制;5.打破地域限制拥有广阔市场;6.向全能银行发展实现混合 经营
第二节 网络金融之直接金融
一、互联网脱媒金融是“金融脱媒”的新形式 二、互联网脱媒金融发展趋势及前景解析 (一)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各自的跨界实践越来越多 (二)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 (三)互联网企业的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