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为什么可以叫“古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城叫“古中国”的缘由
打造以“古中国”为标识的国际旅游目的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从学术理论上对“古中国”标识进行论证,形成全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中国”概念的出现
在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中国位于正中,“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西汉之前的商周时期,“中国”这个概念就已经大量使用了,目前,我们可以从三部《春秋》和《尚书》及其《诗经》中都可以查阅到“中国”这个概念。不同的经典,对“中国”的理解不尽相同。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一)“国”的概念
1、南宋郑樵编撰的《通志》上说:“伏羲但称氏,神农始称帝,尧舜始称国”。
这则史料说明:尧舜时期有了“国”的概念,在此之前,国家
的形态尚未形成,黄帝、炎帝、颛顼等古帝建都的地方,都还不能称为“中国”。
(二)“中国”指京师、天子统治的王国
2、《诗经·大雅·民劳》中,诗说:“民亦劳之,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馁四方。”意谓:西周的人民非常辛苦劳累,乞求能过上安康的生活。要惠爱西周的京城,进而安抚四方。此处的“惠此中国”的“中国”一词,就是指西周王朝的“京城”,也可以说是天子统治的区域。
3、《公羊春秋·昭公二十三年》:“戊辰,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胡子髡、沈子楹灭,获陈夏啮。此偏战也,曷为以诈战之辞言之?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然则曷为不使中国主之?中国亦新夷狄也。其言灭获何?别君臣也,君死于位曰灭,生得曰获,大夫生死皆曰获。不与夷狄之主中国,则其言获陈夏啮何?吴少进也。”通过《公羊春秋》对“中国”概念的使用,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虽然在春秋时期的中原之人就已经有了“中国”与“夷狄”的概念的区分,但是,《公羊春秋》中的“中国”,是指君主统治地区的意思,“夷狄”则泛指为一切被统治地区。
4、《左氏春秋·僖公二十五年》:“阳樊不服,围之。苍葛呼
曰:“德以柔中国,邢以威四夷,宜吾不敢服也。此谁非王之亲姻,其俘之也!”乃出其民。”
5、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刘熙在《释名》中说:“帝王所都曰中,故曰中国”。
(三)“中国”指中原地区、诸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
6、《管子·匡君小匡》:“故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国诸侯,莫不宾服,与诸侯饰牲为载书以誓,要于上下荐神。然后率天下定周室,大朝诸侯于阳谷,故兵车之会六,乘车之会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甲不解垒,兵不解翳。弢无弓,服无矢,寝武事,行文道,以朝天子。”从管子的这段将“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国诸侯”排列在一起的情况看,当时的管子,也没有把“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当成是外国,而是把“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与“中国诸侯国”排列在一起。管子这里所说的“中国”,也是纯粹的地理概念。
7、《史记·秦本纪》:“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
以上史料说明:一是尧舜禹时期有了“国”的概念;二是至少在商周时期,有了“中国”的概念;三是当时的“中国”,既有地理
区域概念,又有京师、京畿之地的意思,
二、运城是“古中国”所在地的依据
第一部分:史料记载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要对“帝王所都”进行追根溯源,至少要追溯到尧舜禹部落时期。尧舜禹时期,上承“炎黄”,下启夏商周三朝代,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转折时期,为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社会进入文明时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尧时创建的具有高度礼仪的“唐国”,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深深地打下了国家的烙印,表现出中国早期国家机构的雏形。
在很多的经史典籍中都有对“中国”一词及位置的记载。我们需要考证的是,这些典籍中所记载的“中国”与运城的关系。
(一)关于“河东”之说
1、《史记·货殖列传》:“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商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
2、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河东地形极好,乃尧舜禹故都,
今晋州河中府是也。左右多山,黄河绕之,嵩、华列其前。”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蒲州镇。
3、《汉书·地理志》:“河东,地平水浅,有盐铁之饶,唐尧之所都也。”
(二)关于“冀州”之说
4、杜预《注》曰:“灭亡,谓夏桀也。唐、虞及夏同都冀州,不易地而亡。”
5、孔颖达《疏》曰:“尧治平阳,舜治蒲坂,禹治安邑。三都相去各二百余里,俱在冀州。统天下四方,故云‘有此冀方’也。”
6、《吕氏春秋·有始览》:“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路史》:“中国总谓之冀州。”《日知录》:“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后人因以为中国之号。”
7、《太平御览》引《帝王世纪》云:“《世本》又言,夏后居阳城,本在大梁之南┈┈按经传曰,夏与尧、舜,同在河北冀州之域,不在河南也。故《五子歌》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行,乱其纪纲,乃底灭亡。’言自禹至太康,与唐、虞不易都城也。然则居阳城者,自谓禹避商均时,非都也。”
史学泰斗刘起釪先生在《由夏族原居地纵论夏文化始于晋
南》一文中详细阐述了“冀州的原始地境在晋南”的观点。同时,对“夏是冀州之人,晋南——夏人之故墟,夏人西起晋南然后东进豫境,晋南陶寺、东下冯等地的夏文化遗存提供了铁证”四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证。(原文附后)
(三)关于“鸣条”之说
8、《史记·十二本纪·秦本纪》:“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於鸣条。” 鸣条在运城夏县之西、安邑镇北,可见夏商之际的“中国”,在运城这一带。
9、《晋地理志》、《太康地道记》:“虞旧都安邑鸣条地带”。这就是说,尧先都蒲坂,后迁平阳(今临汾)。舜先都安邑鸣条,后移都蒲坂(今永济蒲州)。禹都安邑,实际上是现在夏县境内的禹王城。
(四)关于“南河之南”之说
10、《孟子·万章上》:“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而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