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海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海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海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133C07C2.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平台3.课程性质:必修4.学时/学分:34/25.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6.适用专业: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药物,生物技术,水产养殖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1.课程简介《海洋微生物学》是生物与环境专业、海洋药物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海洋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种类组成、形态结构、生长生理、生态作用、与人或其他海洋生物的疾病的关系。

本课程将通过专题式讲授和讨论结合,将海洋微生物基础理论知识与最新研究进展结合起来。

海洋微生物在海洋生态过程、全球气候变化和与其他海洋生物的相互作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环境生态保护和修复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海洋微生物是迄今为止最为丰富但未被人们认识利用的药物和其他活性物质生产的资源。

生物化学是海洋微生物学先修课程,而海洋微生物学则是分子生物学、海洋药物、基因工程原理、近海海洋环境调查、环境生物技术、分子及微生物检测技术等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根据学生英语基础和需求可开设双语课。

2.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海洋微生物的分类系统,海洋细菌、海洋古菌,海洋病毒、海洋真核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形态、结构特点;理解海洋微生物与海洋环境以及其他海洋生物的关系,使学生懂得海洋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海洋环境复杂性的统一性。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海洋微生物学科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海洋生物技术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熟练掌握海洋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方法、了解微生物的致病机理及防控方法。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及权重(参照培养方案)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课程权重1政治素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正确的个人价值取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水产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水产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水产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限修课。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类群、鉴定以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生态及致病机理等的理论和方法。

它与水产养殖的水质调控、病害防治及饵料学密切相关,所以本课程在水产专业是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学习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水产养殖实际生产中发掘、利用有益微生物,消灭及控制有害病原微生物,并掌握在养殖过程中微生态的调控方法。

微生物学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要充分重视实验课,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一)理论课内容第一章绪论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的主要特征、主要类群、微生物与人类和水产养殖的关系、微生物学的发展及今后的任务。

教学重点:从微生物的特征特性,了解微生物学与水产养殖的关系,从微生物的类群了解整本教材的编写原则及体系。

使学生逐渐进入一个崭新的微生物世界。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1)原核生物的形态及细胞的结构2)细菌的繁殖及菌落特征3)放线菌及其它原核生物4)细菌分类与水产常见细菌a. 细菌分类b. 水产常见细菌的分类位置c. 光合细菌第三章真核微生物―霉菌、酵母菌(1)霉菌形态大小、菌落特征、繁殖及生活史、常见类群(2)酵母菌教学重点:a. 掌握霉菌与细菌的差别b. 繁殖方式中孢子繁殖的特点及典型的生活史c. 常见类群(包括水产中常见致病真菌)d. 酵母作为一种很重要的饵料,掌握其生理特性e. 水产病害防治中如何防治致病真菌第四章非细胞生物―病毒(1)病毒的发现和病毒的特征、形态构造(2)病毒的分类(3)病毒的繁殖方式(4)噬菌体的生理特性教学重点:(1)从病毒的形态构造了解致病机理及研究它的特殊方法(2)联系当前虾病的大规模暴发与病毒的关系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1)微生物营养类型,营养需要(2)微生物培养分离,制作培养基原则要求教学重点:(1)根据微生物的营养类型确定培养基的成分(2)掌握各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为实验课中微生物的分离打下基础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控制(1)微生物的一步生长曲线及培养(2)各种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3)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机理,微生物的抗药性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1)生命遗传的本质――核酸(2)基因突变(3)基因重组(4)基因工程(5)菌种的衰退和复壮教学重点:(1)通过三个经典实验掌握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2)了解变异的两个途径(3)基因工程的原理(4)菌种保藏原理第八章微生物的生态(1)微生物的分布及水中微生态(2)微生物在自然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3)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教学重点:(1)了解水体中的微生物类群及分布,了解养殖池塘中各种微生物的关系(2)微生物在大自然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从而理解水产养殖中是如何运用这个原理,加速或控物质循环的速度,以确保良好的水质(3)树立微生态观念,充分在水产中运用所学知识稳定住微生态平衡,防治病害微生物暴发第九章传染与免疫(自学)(二)课程应达到的要求1)掌握微生物的类群、形态、结构、鉴定以及生命活动、生态。

#12-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2020版-微生物学

#12-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2020版-微生物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微生物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从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阐述了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及其在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基本应用。

Microbiology is an importantly basic disciplinary courses for the major of aquaculture, 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basic principles of microbiology, and elucidates the basic laws of life, including the morphology structure,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 genetic variation,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evolutionary taxonomy, etc., and also describes their applications in industrial fermentation, medicine and health, bio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设计思路:《微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对于本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掌握水产养殖学专业涉及的水产动物病害、水环境生态等重要学科内容具有铺垫性作用。

课程在简要介绍微生物学发展史的基础上,以阐明微生物的五大生物学规律(即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鉴定)为主线,同时联系实践应用,课程包括绪论在内共11个章- 4 -节,各章节内容层层铺垫,互为关联。

《水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水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水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37E27F学分:3 周学时:4 总学时:68(课堂教学34 + 实验34)开课学期:2.1开课学院:海洋学院英文名称:Aquaculture Microbiology适用专业:水产养殖专业卓越班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平台课课程修读条件:普通生物学、有机化学网络课程地址: 无所属基层学术组织:水产养殖系二、课程简介《水产微生物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卓越班的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很多其他课程的基础或内在重要部分,包括《水产动物疾病诊断学》、《水生病原微生物学》和《水生动物免疫学》等。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一门学科,对象包括病毒、原核生物和简单的真核生物。

微生物学涉及多领域的学科,其基础研究主要涵盖生物化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进化学和临床诊断学等。

本课程是给非微生物专业学生开设的入门级课程,尤其适用于水产养殖和其他农学类专业或环境专业的本科学习。

课程将会介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及多样性,包括细菌、古生菌、真核微生物和病毒的差异比较;讲解微生物的繁殖(或复制)和生长;讨论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及其方法;分析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扮演重要角色,举例讲解细菌在生物地化循环中的作用(陆地、水体中氮元素循环等)和水体中微生物群落与水生动物健康的关系以及其他相关的内容。

《水产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准备培养基、如何操作平板划线分离细菌、革兰氏染色、鞭毛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细菌基本生理生化反应等实验操作。

三、教学目标通过这门课程的课堂学习,学生将能掌握微生物基本知识和与基本实验技能,如微生物生长、进化和分类的基本概念,以及了解如何在实验中使用这些概念。

这是一门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课程,目的旨在促进学生掌握课堂讲授的微生物学知识,同时练习基本微生物学的操作技能。

课程学习能让学生夯实生物领域的知识基础,为未来更好地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做好准备。

《水产动物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

《水产动物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

《水产动物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学时数:32 学分:2.0适用专业:海洋生物、水产养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海洋生物、动物遗传与育种学科学位课,水产养殖和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科选修课。

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来研究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及调控机制的一门学科。

发育生物学作为生物技术学科基础课程,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免疫学、胚胎学、进化生物学以及生态学等多中学科整合在一起,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

“水产动物发育生物学”的内容涉及生物体的配子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后发育与生长、衰老和死亡整个生命周期演化发展过程与机制。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系统掌握水产动物发育的基础知识、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和发育调控机制,并对发育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和学科动态有所了解。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将所学过的与此相关的生命科学课程(如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胚胎学、生理学、进化生物学等)的有关知识融会、梳理和贯通,并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教师主讲、学生自学、课堂讨论、论文作业等。

2、教师使用PPT课件授课。

3、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

利用网络平台,查阅相关参考文献。

4、学生需要有前序课程的基础,尤其是水产动物方面的知识。

5、掌握水产动物发育生物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并能在研究中应用。

教学大纲绪论主要内容:发育生物学概念;相关研究手段和方法;研究成果及应用。

教学目标:了解发育生物学概念;了解发育生物学的研究手段;了解水产动物发育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及应用第一章生殖器官结构和调控主要内容:水产动物生殖器官结构特点;生殖器官基本结构;雌雄同体性腺;多倍体动物性腺;杂交动物性腺;影响性腺发育的因素;生殖;关于生殖器官的一些研究重点:水产动物生殖器官的结构特点和分类,影响生殖器官发育的因素。

【水产课件】《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教学大纲

【水产课件】《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教学大纲

【水产课件】《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教学大纲第一篇:【水产课件】《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教学大纲《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 Aquatic Ecology for Aquaculture 课程编码:课程要求:必修课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学时数:48 学分:3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养殖水域生态学是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是在原先的淡水生态学和海洋生态学基础上整合并加强针对性而设立的一门水生生物学系列课程。

通过理论教学、研究设计性实验与自学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水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了解养殖水域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能够运用生态学原理来分析养殖生产中发生的技术和理论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采用课堂讲授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使学生了解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以及养殖水域非生物环境的特点;掌握水生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初步具备用生态学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养殖生产中出现的理论和技术问题的能力。

3.了解国内外在水域生态学方面研究的动态和进展,掌握有关文献的检索和查询的方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与水生生物学是同一系列课程,与水产养殖其他课程,如水产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鱼类学、贝类学和水产动物增养殖学等关系密切。

(四)新大纲的改革说明(新大纲在教学内容、时数,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主要改革)本大纲主要依据高等农林院校培养二十一世纪水产养殖人才的需要和我校水产养殖专业的培养目标编写而成。

本大纲本着避免重复、结合实际、突出重点、便于自学的原则,根据当代生态学从个体生态向群体生态发展的总趋势,本课程将以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重点。

本大纲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缩减和优化,理论教学时数由50或60学时减到48学时。

水产微生物学

水产微生物学

水产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清楚的一类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学: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进化和生命活动基本规律以及微生物与人类、动植物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并将其应用于农牧渔业、工业、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

3.水产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应用于水产养殖业后而形成的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在研微生物学的—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微生物与水产养殖环境、水产动物饲料、水产动物疾病和水产品保鲜、贮藏的关系,充分发挥微生物在改善养殖环境、提高抗病力和健康水平、防治水产动物疾病以及防止水产品腐败变质中的作用。

二、杂题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霉形菌、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蓝细菌。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原生动物等。

3、按结构差异,微生物有三种类型:非细胞型微生物(主要是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4、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检测技术有:检样处理、细胞与动物接种、MLD和LD50测定、致病因子分析等5、用于微生物的免疫学技术有:抗原和抗体的制备、凝集、沉淀和抗体标记技术等。

6、研究病毒大小和形态的方法有:电子显微镜法、超滤膜过滤法、超速离心法、电离辐射与X线衍射法。

三.问答题1、微生物有哪些特性①个体微小,结构简单②种类繁多,分类广泛③群居混杂,相生相克④生长繁殖快,适应能力强。

⑤生物遗传性状典型,实验技术体系完善。

2、微生物的主要作用1)有益方面:①推动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②净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③维护人和动物健康④制造加工食品和工农业产品⑤用于生物科学研究和生物工程2)有害方面:①某些微生物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疾病②毁坏工农业产品,农副产品和生活用品第二章细菌一、名词解释1、细菌:是指个体微小、形态与结构简单、具有细胞壁和原始核质,无核仁和核膜,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的原核生物。

《水生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水生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水生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水生生物学实验/Hydrobiology experiment 课程编号:2401010 课程类别:水生生物实验指导书(自编)教材名称:水生生物学学时学分:学时:27;学分1;实验学时:27应开实验学期:第4-5学期先修课程:普通动物学适用专业:生物科学专业,水产养殖专业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水生生物学是水产养殖和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而水生生物学实验则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是水生生物学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常见水生生物类群的形态结构、主要特征、分类等基本知识,学会各类水生生物标本的固定、储存和观察方法,掌握生物图的绘制以及CCD图像拍摄技巧,掌握水生生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和编制方法。

最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识别常见和经济水生生物种类并掌握分类地位,具备独立进行水生生物种类的鉴别能力,为以后的水生生物教学实习及后续的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形态和分类学基础。

二、课程简介本实验课程主要通过观察各类水生生物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大型水生维管束代表种类的形态结构,掌握不同类群水生生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解剖或直接观察主要特征,借助检索表,对常见水生生物种类进行鉴别分类。

根据实验观察的实物标本绘制生物图制作实验报告,应用CCD成像系统拍摄观察的实物标本图像,并训练测量标本大小和处理图像的技巧。

旨在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水生生物标本的鉴别能力以及生物图像的采集和处理能力。

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水生生物资源调查实习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主要仪器设备: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CCD成像系统四、教学方法与基本要求教师在实验课开始的15分钟讲授实验课的内容,演示实验操作方法和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碰到问题随时要求教师解答。

对课堂中学生碰到的共性问题,教师运用示教镜通过投影大屏幕进行集中讲解。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水产养殖学专业)动物科技学院编二0一六年修定目录目录 (1)《普通动物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3)《生物化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1)《鱼类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34)《水产微生物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46)《无脊椎动物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57)《细胞生物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67)《普通生态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77)《环境科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86)《动物生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96)《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07)《水生生物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16)《养殖水环境化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27)《组织胚胎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38)《渔业资源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54)《分子生物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62)《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69)《水产生物遗传与育种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78)《生物饵料培养》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91)《渔业工程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98)《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08)《淡水捕捞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14)《水生动物微生态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20)《池塘养殖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27)《水产动物疾病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35)《水产品加工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45)《渔业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53)《甲壳类、贝类养殖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58)《饲料配制与投饲技术》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66)《水生生物保护》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72)《内陆大水域增养殖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77)《水产专业英语》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84)《水族景观规划与设计》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92)《鱼类行为与福利》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300)《市场营销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307)《观赏鱼养殖》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312)《水生作物栽培》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317)《水生动物病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325)《水生态工程》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331)《水产经济动物养殖》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340)《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346)《水产药物药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355)《渔业环境质量评价》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365)《水生态毒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374)《普通动物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普通动物学(英文):General Zoology课程编号:28210010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适用专业:水产养殖专业开课学期:第一学期课程学时:54学时(理论27学时 + 实验27学时)课程学分:2.5学分讲授语言:中文课程简介:《普通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和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水产养殖技术实验》教学大纲.doc

《水产养殖技术实验》教学大纲.doc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学时:28学分:课程性质:必修实验个数:6适用专业:生物系各专业及全校公选课大纲执笔人:王红妹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通过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能牢固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加深理解微生物学课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任务是教会学生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微生物,学会分离培养微生物。

二、实验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训练,培养学生:微生物工作的基本修养,牢固树立无菌概念,掌握无菌操作技术,,熟悉显微镜使用原理和方法,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木操作技能。

树立严谨求实科学态度,提高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勤偷节约、爱护公物和相互协作的优良作风。

具有初步的微生物工作和生产技能。

为达到上述目标,要求学生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独立实验,实事求是的完成每一次实验报告,并做好每次实验前的预习。

三、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四、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一、目的与要求1.复习显微镜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2.了解油浸系物镜的基木原理3.掌握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材料染色装片、香柏油、二甲苯、显微镜、擦镜纸三、实验内容1.学习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2.用油镜观察枯草芽泡杆菌和金黄色箭萄球菌等染色装片。

实验二革兰氏染色一、目的与要求初步掌握细菌涂片方.法及革兰氏染色法步骤。

原理二、实验材料苏云金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Wl (Staphylococcus an reus)>大肠杆菌(服湖)菌液,待测菌菌液I〜2种。

革兰氏染色液(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95%乙酬、石炭酸殳红液等)、香柏油、二甲苯;显微镜、擦镜纸、接种环、载玻片、吸水纸、试管、小滴管、酒精灯。

1.制作细菌染色装片。

2.进行革兰氏染色法操作。

实验三芽抱染色一、目的与要求了解细菌芽泡染色的原理,掌握芽泡染色法二、实验材料枯草芽泡杆菌二甲苯、香柏汕、蒸微K、5%孔雀绿水溶液、0.5%沙黄水溶液(或().05%碱性复红);显微镜、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小试管(lX6.5cm)、烧杯(300mL)、滴管、试管夹、擦镜纸、吸水纸。

《水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水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水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二、课程目标《水产微生物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课程以阐明微生物五大生物学规律为主线,使学生从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深刻理解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不同微生物类群的主要特点,初步具备利用有益微生物和控制有害微生物的能力。

在了解水产微生物学的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的同时,结合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时代背景,增强学生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激发学生使命感和责任心。

通过理论教学达到以下课程目标: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对水产养殖学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情况如表2所示: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对应关系五、学时分配各章节的学时分配如表4所示。

六、课程学生成绩评定方法1.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课程最终成绩使用百分制;课程最终成绩构成比率:平时占50 %,期末占50 %;理论课程期末考核形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至少包含4项考核项目,总占比50%,考核项目包括:课程思政实践(占5%)、课后作业、出勤、课堂测验、课堂互动等。

七、教学资源八、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在课程结束后,需要对每一个课程目标(含思政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用以实现课程的持续改进。

其中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算法如下:1、使用教学活动(如课程思政实践、课后作业、课堂测验、课堂互动等等)成绩或期末考试部分题目得分率作为评价项目,来对某个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2、为保证考核的全面性和可靠性,要求对每一个课程目标的评价项目选择超过两种;3、根据施教情况,评价项目可以由教师自行扩展,权重比例可以由教师自行设计;4、对某一个课程目标有支撑的各评价项目权重之和为1;5、使用所有学生(含不及格)的平均成绩计算。

●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计算公式如下(参照教学计划,本课程分目标一共有6个):δi=αi*A/100+χi*B/100 (i=1-5)●其中:A、B分别对应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平均成绩(百分计);各考核环节分目标权重系数如下表:分目标序号平时考核分目标权重系数αi期末考核分目标权重系数χi 目标1 0.5 0.5目标2 0.5 0.5目标3 0.5 0.5目标4 0.5 0.5目标5 0.5 0.5目标6 0.5 0.5●注: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各占50%。

《海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海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海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二、课程目标《海洋微生物学》是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复合交叉课程。

在学习《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本课程以海洋微生物的分类系统、主要类群、形态结构、营养生长、生态作用、致病性、多样性研究技术、开发利用、分离培养、分类鉴定等理论知识为基础,使学生深刻理解海洋微生物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具备海洋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的基本能力;本课程将海洋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与最新研究进展融合,结合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背景和我国在海洋微生物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为国家战略需求做贡献的使命感。

通过理论教学活动,达到以下课程目标: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对应关系五、学时分配各章节的学时分配如表4所示。

六、课程学生成绩评定方法1.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课程最终成绩使用( 百分制、五级制、二级制);课程最终成绩构成比率:平时占50 %,期末占50 %;理论课程期末考核形式(闭卷考试、开卷考试、 一页开卷、小论文、大型作业、报告):平时成绩至少包含4项考核项目,总占比30-50%,考核项目包括:课程思政实践(占5%)(必须含有)、课后作业、出勤、课堂练习、课堂互动、课堂讨论、小组展示、课后实践、文献阅读报告等绩构成考核项目考核关联的课程目标考核依据与方法占总评成绩的比重期末考试一页开卷考试2,3 根据批阅成绩50% 总评成绩1,2,3,4 =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 100% 七、教学资源表6 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源资源类型资源教材海洋微生物学(第二版),张晓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16年参考书籍或文献Marine Microbiology: Ecology & Applications (2nd Edition), Colin Munn,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11课程网址/course/214423684.html课程文档无八、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在课程结束后,需要对每一个课程目标(含思政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用以实现课程的持续改进。

水产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资料

水产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资料

《水产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水产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是《水产微生物免疫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讲授课程理论部分的同时进行的实践性教学。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得到微生物学实验技木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熟悉水产动物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理论课讲授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勤俭节约、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良好作风,为后续课程学习和今后胜任相关专业工作奠定厚实的微生物学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一)教学目的1.熟悉微生物实验各类器材的准备工作,建立牢固的无菌概念,掌握一般实验的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的技术。

2.掌握培养基制备、各类标本片制备及其常用染色的方法。

3.能进行微生物的分离、接种、培养和镜检的方法。

4.熟悉细菌生理生化性状的一般检测方法。

5.能对水产动物常见病原微生物进行基本分类鉴定。

(二)基本要求1.能熟练掌握教师示范的各种规范性操作技术。

2.能按实验指导书提供的方法进行验证性实验。

3.根据教师提供的或自我发现的某些微生物现象等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或技术创新。

三、实验考核方式及方法一般每次实验都应对学生进行下述考核:(1)实验态度是否端正;(2)操作是否规范;(3)实验方法是否正确;(4)实验报告是否符合要求。

最后根据各次考核成绩获得的平均成绩作为实验成绩,最后以30%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如实验平均成绩达不到60分(及格)者应单独组织进行实验综合考核,仍不及格者,不得参加理论课考试,整个课程应重修。

四、实验项目一览表实验一显微镜油镜使用及细菌形态构造观察(一)目的要求1.正确掌握油镜使用和护理的方法。

2.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和某些特殊构造。

(二)实验内容或原理1.了解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芽胞、荚膜、鞭毛。

(三)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1.仪器及配套试剂、材料:显微镜、擦镜纸(剪成小片置培养皿中)、吸水滤纸本、二甲苯、香柏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