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解读在阅读教学运用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多元解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阅读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作者平等对话、互动生成的知识重塑过程。随着对话进程的推进,意义不断生成、转换、聚合,并且在不同语境、不同对话者和不同的其他条件下,读者对一个文本的理解是不可能一样的,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状态与条件下的理解也会前后不完全一致。笔者通过近年教学实践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元解读,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在多元解读中整合理解文本,立体贮存知识。对于一个文本,要获得一个满意的解读,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作者规定的解释、参考资料、编者的意图去确定正确答案,更应关注阅读的主体——学生的意见,从不同角度看同一文本,从不同体验出发感悟文本,将获得不同理解,达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创新性学习的要求。

[案例1]《背影》片段

师:父亲“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作者为什么说是“很轻松似的”,谈谈你的看法。

生1:因为父亲为儿子买回了橘子,他为儿子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心里感到宽慰,所以显得很轻松。

生2:因为父亲为儿子买回橘子很不容易,爬月台,过铁道,但他不让儿子知道他的劳累,所以表面上装的很轻松,实际上他还没有从买橘子的劳累中缓过神来。

生3:因为父亲没有了工作,加之祖母的去世,家境很是惨淡。

父亲为一家人的生计而发愁,他的心情是沉重的,但他深爱着儿子,不想让儿子知道这些。他表面上很轻松,实际上他心里一直笼罩者阴影,并不能轻松起来。

生4:“轻松似的”充分显示出父爱子的一片深情,父亲是让儿子放心的走,高兴的走,不原让儿子分担他的忧愁。

学生“同阅一本书,各自悟其妙”,在各抒己见中,朱自清笔下的父亲的形象立体地凸现出来了,脑海里清晰地树立起的是一个关爱儿子、为生活四处奔波、艰难挣扎的父亲,透析到的是父亲那极其复杂的内心世界,深切地感受到了人物性格的真实性,对文章的主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众人拾柴火焰高,这种全方位的理解是深刻的、形象化的。同时,自然训练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了思考解决问题,要从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思考,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发散性创新思维品质。

二、在由多元达到统一中挖掘价值取向,不断深化感悟。关注文本发出的声音,是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多元解读中,顺着文本的价值取向,读者会与文本、作者、时代背景奏出和弦美,这种美的音乐来自作者、读者的心灵,来自文本的深层意义。

[案例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九自然段。(生读到“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时,声音乱了,出现了错误。)师:(板书“ade”)请对照注释读一读。

生1:aidei。

生2:andi。

生3:adi。

生4:这几个字母是德文,不好读,我们刚学英语,又用汉语拼音读外文,实在拗口。

生5:这几个字母的意思是“再见”,不如换成“再见”读。

师:好吧,你们试一试。

生(齐):再见!我的蟋蟀们,再见!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

师:还可以改成什么词?

生6:别了!我的蟋蟀们,别了!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

师:那作者为什么用“ade”,而不用“再见”或“别了”呢?

生:因为这样写能突出“我”的稚气与天真,就像现在我们常说“byebye”一样。

师:那换成“byebye”行吗?

生:不行,因为鲁迅写这篇文章时是1926到1927年之间,当时我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外国列强纷纷在中国建立租界,德文可能比英文使用范围广。

师:所以也因为鲁迅当时广泛接触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对德文比较熟悉。那还是读“ade”好,现在同学们用心跟老师读。

在纠错、质疑、挑战文本、辨识中,师生达到共识,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对“ade”体现儿童的幼稚与单纯有了体悟,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学生认识到了读课文必须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尊重历史背景,这也使学生对文本理解由裂变达到聚合统一,由表层感

知转入深层体悟,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三、在营造解读情境中带动人人参与,构建自由课堂。教学《皇帝的新装》,摈弃烦琐的分析,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体会、合作交流、共创共演剧本,“骗子”的织布表演天衣无缝,“老大臣、官员们”个个卑恭屈膝、媚态尽显,虚伪的“皇帝”丑态百出、空虚的内心一览无余,教室里的小型游行大典的滑稽场面不亚于大街上的游行。绘声绘色的表演使文本活起来,课堂大起来,打破了教材的束缚,集体的智慧远远超过了教材内容,延伸到社会生活,超出了教者的预设。多元解读促进了知识内化与拓展,使学生学习走上了自我构建知识、自我生成知识的一条捷径。

四、在把握解读契机中启迪创造灵性,内化开拓知识。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这是多元解读所期待的,那么要引领学生体味成功,教师必须创设情境,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才能开启多元解读的钥匙。问题要让学生提,看法让学生讲,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难点让学生解,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有创意的解决问题,多元解读就能充分转化为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行为。

总之,利用多元解读,可有效变灌输学习为发现学习,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中受到人文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及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多元解读到底有界无界》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

李宏欣《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评价的新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