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论 进行阐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洛伊德人格观点对幼儿游戏的分析
2008146055 学前教育王超
摘要: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代表认为人格理论是游戏说的基础。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不断地认识和掌握社会规范,以超我的境界来控制和把握本我,获得完善的自我。同时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矛盾的平衡机制。在游戏中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同时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
关键词:弗洛伊德儿童游戏人格
一、弗洛伊德眼中的游戏研究: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研究,重在关注游戏对儿童情感发展的意义,宣泄、补偿的思想,虽难以摆脱生物性的游戏本质认识,但也清晰可见游戏在平衡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积极作用。这里的游戏,是自我的一
种活动,兼顾生物的本能与社会的规范,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游戏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是相对于一种动物性存在而言的。对动物而言,其生活仅仅受自然规律支配,而就人类而言,生活则不仅受自然规律支配,而且受社会规律所支配。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在不经意间给游戏的社会性存在以支持。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础都是一些与生俱来的原始冲动和欲望,这些原始的冲动和愿望,在动物界可以赤裸裸地表现出来,而在人类社会则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这样,人类的原始冲动和欲望,就会受到压抑。如果人们不能找到一条出路就会导致精神分裂。在此理论前提下,以弗洛伊德为首的精神分析学派对游戏有了自己的基本观点:
(1)儿童天生也有上述内在的需要和欲望(本我),但由于儿童所生活的客观环境(超我)不能听任儿童为所欲为,也有导致内心抑郁的可能。
(2)儿童是有可能减缓自身的郁闷情绪的,这就要靠游戏来实现。这是因为: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有一个平衡机制,即自我。自我不是一开始就出现在发展过程中的,它有一个形成的过程。游戏帮助儿童形
成“自我”的能力。
(3)游戏的对立面不是严肃的工作,而是现实。游戏能够满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能够使他逃避现实的强制和约束,为发泄受压抑、不能为社会所允许和接受的冲动提供一个安全的场所。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
(1)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去除抑郁,获得快乐。并且认为这是游戏最经济、最直接的价值所在。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在儿童游戏的原因、意义及价值方面,给予独特的阐述,情感需要成为游戏理论的内核。
(2)发挥创造性想象: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最喜欢、最投入的活动是游戏.喜欢把想象中的物体和情境与现实世界中的有形的、看得见的事物联系起来.“每一个正在做游戏的儿童的行为,看上去都像是一个正在展开想像的人.当儿童以“椅”为“马”,以“竹”为“枪”时.“椅”虽不足以代表“马”,“竹”虽不足以代表“枪”可是儿童却觉得无关紧要.当游戏中的事物仅仅成为暗示的工具和行动的线索时,它们就远远超越了原来的事物本身.这就是儿童创造性想象充分发挥的结
果。
满足“长大成人”的心理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幸福的人从来不会去幻想,只有那些愿望难以满足的人才去幻想.幻想的动力是尚未满足的愿望.每一个幻想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都是对人不满足的现实的补偿”.对于儿童而言,“十分明显的是他们所有的游戏都受到一种愿望的影响,这种愿望始终支持着他们,那就是快快长大成人,以便能做大人所做的事情.”因此,“儿童(他)总是做‘已经长大’的游戏,在这种游戏中,他模仿他知道的年长者的生活方式”另外,儿童在游戏中模仿什么人和什么事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角色和情境的选择,都是根据游戏主题在儿童身上产生的特殊的情感动机来进行的.这种特殊的情感动机主要来自儿童爱恋、钦佩和尊重的人,儿童模仿这些人。其实就是要满足将来成为与
他们一样人的愿望.
(3)战胜和医治心理创伤:游戏能使儿童摆脱现实世界的约束和限制。从而为那些常常是危险的,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那些被压抑的精神冲动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宣泄渠道.这是儿童应付某种创伤性事件的心理机制.儿童通过反复地重演使他恼火或痛苦事件的组成部分。其实就是要战胜心理创伤.例如:儿童给布娃娃“打针”,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克服在打针时产生的恐惧、紧张和无可奈何的感觉;儿童对“大狗”感到恐惧。但在游戏中。狗就不会显得那么凶恶、恐惧了.儿童之所以表现出这样的行为,正是因为儿童的心理防御机制还没有完备地组织和发展起来,不能抵御由焦虑、恐怖性事件引起的扰乱性影响,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伤害.所以,儿童在游戏中会重复现实生活中给他们以深刻印象的每一件事情,使其印象造成的紧张程度降低.儿童在游戏中反复重演生活经验中存在的矛盾(内心冲突和焦虑性事件),不仅缓和了心理危机,克服和弥补了生活经验中的挫折和失败.而且还可以医治和修复心理的创伤,具有“自我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儿童在和环境的交往中,能够对正确与错误做出判别,这是人格中的“超我”.“超我”是指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不是在头脑中自然生成或先天固有的,而是要经过从无到有、从肤浅到深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儿童最初的道德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依据成人表现的态度来领会的.当儿童把小伙伴的玩具占为己有受到成人的批评时,儿童就会懂得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因此就会改正过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以及成人逐渐向他们灌输道德观念,儿童会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与规范去行动,形成和懂得一定的道德观念.也就是说当幼儿期时的“本我”与“超我”发生冲突时,游戏作为一个发泄欲望的一种工具,同时其又具备了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功能。
文献综述:
[1]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3]弗洛伊德.性爱与文明【M】.腾守尧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4]车文轩.弗洛伊德文集:四卷[M】.长春:长春出版社,
[5]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