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合理密植解析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6b5855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0.png)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因其具有优良的纤维性能和良好的经济价值,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而棉花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和减少病虫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以期能够帮助农民朋友们提高棉花产量,增加经济收益。
一、地力肥沃,土壤疏松1.选择适宜的土地选择适宜的土地是棉花高产栽培的前提。
棉花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适宜种植棉花的土地应该是地力肥沃、土壤疏松、排水性好的土地。
2.合理施肥合理施肥也是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
在种植棉花的时候,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和棉花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证棉花的养分供应。
3.土壤疏松还需要注意保持土壤的疏松性,通过合理的耕作措施,保证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能力,为棉花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二、合理密植,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1.合理密植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合理的密植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过合理的密植,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从而增加经济收益。
2.科学调整行距在调整行距时,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和降水情况,选择合适的行距,以保证每株棉花都能充分获得阳光和营养物质,并防止棉花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棉花的产量。
3.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合理的密植还能够提高机械化作业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科学浇水,稳定产量1.科学制定浇水方案合理的浇水方案对于棉花的生长和产量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降水情况,科学制定浇水方案,保证棉花在不同生长期都能得到合适的水分。
2.适时浇水在浇水过程中,要注意适时浇水,避免棉花缺水和过水现象的发生,保证棉花的正常生长,稳定产量。
3.充分利用雨水还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备,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防治病虫害,提高品质1.科学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在选择品种的时候,要尽量选择抗病虫害的棉花品种,降低病虫害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保知识】棉花早、密、矮、膜栽培新技术
![【植保知识】棉花早、密、矮、膜栽培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7f135e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5.png)
【植保知识】棉花早、密、矮、膜栽培新技术一、早1应用早熟品种:洮南推广的耐密品种都是生育期120天左右的中棉16号、豫棉9号、豫棉12号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早熟、高产、优质,使霜前花比率由原来的50%左右提高到1998年的70%~80%。
2适时早播:4月15日适时播种,坚决不种5月棉,提早出苗,为棉花中后期生长发育争得了时间,促使棉花产量和品质都有所提高。
3加强田间管理:棉田管理好坏对棉花的生育期影响很大。
我们对不同播期的两块棉田进行了对比试验,一块是4月28日播种,管理较差,另一块晚播10天,管理比较好,虽然相差10天,但是由于管理水平不一样,晚种的这块棉田长势好,现蕾时间,开花时间和早种的基本一样。
4适时集中采收:棉花吐絮后一般7~8天才能充分脱水成熟。
统一管理的棉田,吐絮都比较集中,待棉田吐絮70%,即吐絮一周后,进行第一次采收,此期都是霜前花,单独存放;再有20%左右吐絮采收第二遍,此期将有霜后花,分级存放;最后再采收一次,如果天冷,可将棉秆拔回家采收。
此期绝大部分是霜后花或僵瓣棉,不要和前面的好棉花混在一起,因棉花收购标准是就低不就高。
二、密1一般密植:即垄幅80~90厘米,垄上双行,株距13.3~16.7厘米,亩保苗0.8~0.9万株,品种可选本地推广的辽棉13号和耐密品种均可,如棉株徒长可在6月末到7月初喷施缩节胺化控两次,亩用量1.5~3克。
此做法缺点是打围尖和疯水杈较费工时。
2高度密植:即垄幅80~90厘米,垄上双行;垄幅120~130厘米,垄上叁行,两种垄幅株距均为11.7~13.3厘米,亩保苗0.9~1.2万株。
品种选择耐密品种中棉16号,中棉27号等。
该种做法的宗旨是多留苗,少留桃,坐早桃。
由于密度大,需要化控,整个生育期需化控3~5次,防止徒长。
因棉田基本不用打围尖和疯水杈,从而大大减少了劳动用工,此做法技术性强,时间性强,棉农初次应用,须技术员现场指导,高度密植单位面积产量高,使丰产有了保证。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6418c5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d.png)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
棉花的种植现在已经成为了许多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而要想达到高产的水平,栽培技术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科学的指导。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知识,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棉花的种植技术。
一、土壤准备棉花对土壤的要求非常高,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无铁板、无结皮。
种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彻底杀死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二、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力争选用高产优质的棉花品种。
目前国内已经培育出了许多高产抗病虫害的优质棉花品种,农民在选用品种的时候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做出合理选择。
三、适时播种适时的播种是棉花高产的关键,播种时间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长周期来确定,一般在气温回暖后,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摄氏度左右时适宜进行播种。
四、合理密植棉花的合理密植对于产量的提高非常重要,一般栽植密度控制在每亩45-60万株左右为宜。
过密会造成光合作用受阻,通风不良,湿度大,极易滋生病虫害等问题,影响产量和品质。
五、适量施肥在土壤准备工作完成后,必须做好肥料的施用工作。
适量的氮、磷、钾肥对于棉花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播后根据实测数据进行追肥,确保棉花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保持生长旺盛。
六、科学浇水保证适宜的土壤湿度是棉花生长的关键,也是保证高产的关键。
在作物萌芽初期、苗期和盛花期要适量浇水,避免出现干旱或积水的情况。
在果期要减少浇水,保持土壤适度干燥,促进棉铃成熟。
七、田间管理在棉花生长期间,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及时清除杂草,保持通风透光,预防土壤墒情不良。
在发现病虫害危害时,要及时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合理使用,不得过量施用。
八、适时采摘棉花的采摘时间要根据棉花的品种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在棉铃完全成熟后进行采摘。
棉花栽培学2品种选择合理密植
![棉花栽培学2品种选择合理密植](https://img.taocdn.com/s3/m/58b1858571fe910ef12df8e4.png)
应当肯定的是,过去十多年来转基因抗虫棉 的发展是我国棉花育种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抗虫棉对我国棉花生产所发挥的作用,无论怎样 评价都不为过。各主要棉区也都培育出了相对优 势较强的优良品种,尤其在丰产性与适应性等方 面,明显超过了国外引进品种。但这些品种大都 没有在生产上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令人费解的是,真品种与好品种往往被假品 种、劣品种打败。
(一)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种子是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关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 们对各种农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栽培技术、 环境条件都是影响品质的重要因素,但提高品质, 最关键的措施还在于采用优质的品种。
近年来我国苹果品质提高很快,这主要得益于苹果的品种改良,占主导地位的“国光” 苹果大面积地被“富士”等优质苹果所取代。当前广大育种工作者越来越注重专用品 种的选育,如鲜食玉米、高油玉米、面包专用粉小麦等等,更进一步地满足了不同消 费者对品质的需求。
棉花栽培
第二部分 品种选择 合理密植
黄梅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张 羽 2011年3月
一、品种选择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优良品种不 仅是棉花生产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 棉花科技发展与创新的主要对象。
(一)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种子是种植业赖以延续的基础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创造了选种技 术,选出了大量的优良品种,它们是人类 文明的宝贵遗产,正是依靠它们,各种种 植活动才能年年复始地得以进行。
我国之所以开始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是被 加入“WTO”所逼出来的。但目前所加入的版本较 低,发展方向必然是越来越严格。 本质上看,作物品种主要有三方面的属性。市 场经济下,品种首先是商品;第二是特殊的生产 资料;第三是知识产权。以前,我们忽视了品种 的商品属性;现在,我们对品种作为知识产权还 缺乏充分的认识。
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14e161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d.png)
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织造棉纺织品的重要原料,也是提供食用油的重要作物,具有广泛的用途。
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于提高我国棉花产量、改善品质以及提高棉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和棉农们有所帮助。
一、土壤培肥土壤培肥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做的是对土壤进行质量分析,明确土壤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肥力状况。
然后根据土壤分析结果,进行施肥和施钾,合理配置氮、磷、钾等肥料,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盐碱化、结皮等问题。
还需要注意及时翻耕、深耕和松土,保持土壤通气、保水、保肥的功能,为棉花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二、品种选择在进行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时,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棉花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要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病虫害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等综合因素来选择适宜的棉花品种,以保证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已有许多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推广到市场上,对于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密植栽培棉花的密植栽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提高棉花产量的方法。
通过合理的密植距离,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量。
一般来说,密植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每亩棉花的种植数量,从而增加产量。
但是密植栽培也需要留意病虫害防治,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四、灌溉管理灌溉是影响棉花生长发育的关键环节。
在干旱地区,合理的灌溉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同时减轻棉花对水资源的需求。
灌溉的方式分为地面灌溉和滴灌等多种形式,不同的灌溉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土壤条件。
在进行灌溉管理时,要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水量,进行合理的灌溉,避免过量浇水导致的积水或者缺水情况。
五、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棉花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对于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具有严重的影响。
在进行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时,要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
通过合理施肥、增强棉花植株的抗病虫能力,及时清除病虫害源地,以及选用抗病虫性能好的品种等多种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对棉花的危害,保证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浅析棉花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浅析棉花高产种植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89a894a3b3567ec102d8ae3.png)
浅析棉花高产种植管理技术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地膜覆盖、田间管理、采摘等方面内容,以指导棉花高产栽培。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我国是一个植棉大国,棉花种植面积居世界前列。
棉花属锦葵科棉属植物,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种好棉花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棉花种植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农事操作,栽培技术水平的高低,导致产量差异很大[1-4]。
现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地整地棉花是喜温、喜光作物,根系发达,根深达2 m以上。
生产1 500 kg/hm2皮棉要求土壤耕作层含有机质约1%,全氮0.05%,速效磷20 mg/kg,速效钾120 mg/kg,丰产棉田要有良好的水利条件,排灌便利,遇旱能浇,遇涝能排。
因此,棉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
土质黏重、光照差、容易积水的地块不宜种棉花。
空闲田,在秋收结束后及早深翻冻晒,促进土壤风化,早春适时施基肥腐熟饼肥750 kg/hm2,45%三元复合肥900 kg/hm2,优质农家肥15 t/hm2,重新耕翻耙平,做墒,墒宽80 cm,要“三沟”配套。
二、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增产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中国棉花促增产的基本技术途径,是提高棉花群体光能利用率的重要栽培措施。
首先,在中国现有大面积生产条件下,从总体上看,由于有机肥料不足,综合地力偏低,可适当增加栽植密度。
随着生产条件和栽培技术的改善,密植促早技术的推广,尤其是缩节胺等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改善了棉田通风透光条件,致使种植密度进一步提高。
其次,在综合条件有利于棉花生产发育和单株生长力发挥时,种植密度也可以减少。
此外,种植的密度与品种的种性与栽培措施有关,如早熟品种、中晚熟品种宜稀植;露地栽培宜稀植,覆膜栽培宜密植。
合理密植是增产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中国棉花促增产的基本技术途径,是提高棉花群体光能利用率的重要栽培措施。
首先,在中国现有大面积生产条件下,从总体上看,由于有机肥料不足,综合地力偏低,可适当增加栽植密度[1]。
民权县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民权县棉花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ff58b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8.png)
民权县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民权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是中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
棉花是民权县的重要经济作物,为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当地农民开发出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民权县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棉农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良种选育良种是高产栽培的第一步。
民权县选育的优质棉花品种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纤维质量好等优点。
在种植时应选择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的良种进行播种。
二、地力调理民权县的土壤多数偏酸性,为了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农民在种植前进行了地力调理工作,施入有机肥、复合肥等,在土壤PH值适宜的范围内,增加土壤肥力,为棉花的生长提供有力支持。
三、合理密植在民权县的棉花种植中,采取了合理密植技术。
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期,控制每亩地的栽植株数,以保证每株植物有充足的养分和生长空间,从而提高每株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四、科学施肥在民权县的棉花种植中,采取了科学施肥的方法。
在播种前、生长期和开花期,合理施入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棉花植株的养分供给,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五、合理浇水在民权县的棉花种植中,合理浇水是提高产量的重要保障。
在生长期和开花期,根据土壤含水量和气候条件,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保证棉花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六、病虫害防治在民权县的棉花种植中,采取了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定期喷洒农药,保证棉花植株的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害对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七、合理管理以上就是民权县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
通过良种选育、地力调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浇水、病虫害防治和合理管理等措施,民权县的棉农朋友们成功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取得了丰收的成果。
希望这些经验和技术能够为更多的棉农朋友们所借鉴和参考,共同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cec5b3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1.png)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棉花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长期以来都具有重要地位。
目前,国内棉花产量逐年增加,成为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之一。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棉花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以帮助农民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
一、种植前准备1.地施肥:在良好的农田条件下,深耕改良土壤,施足基肥,保证棉花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
一般在农田耕作前半个月左右,施足基肥,一次性投入20~25公斤氮肥,12~15公斤磷酸二铵,15~18公斤氯化钾等肥料。
2. 清除杂草:清除杂草是保证棉花顺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
通过耕地、犁地、锄地等措施,使土壤更松软,杂草更容易铲除。
3.选种优良的种子:选择优良的种子是保证棉花产量的重要方面。
在种子选择方面,要根据棉花品种适应性、产量、病虫害抗性等因素来评估。
二、适宜的栽培方法1. 合理密植:根据不同棉花品种、土壤质量、农艺水平等因素合理安排植株密度。
合理密植有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棉花总体产量。
2. 加强中耕和除草:在棉花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要时时进行中耕和除草。
这有助于降低土壤湿度、增加通透性,使根系更加丰盈,同时还能减少杂草和害虫的干扰,促进棉花的早期抽芽和生长发育。
3.合理浇水:积极掌握土壤含水量、环境温度等因素,避免浇水过多或过少。
大约在棉花抽芽后的第5~7天浇一次表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在棉花3-4叶期,进行一次深灌。
利用灌溉系统加强灌溉管理,保证棉花生长发育的养分和水分供应充足。
三、增强病虫害防治1. 综合治理:在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
应定期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同时要注意及时消除棉田中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及时清理田间病虫害的类群,减少它们的传染能力。
2. 加强育苗工作:育苗是增强棉花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环节。
在育苗过程中,应充分拣选优良种子,及时浸泡消毒。
使用加温毯等措施,保持培养箱内的温度和湿度,在繁殖棉花优良品系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病害的传播。
棉花适宜密度的掌握技巧.doc
![棉花适宜密度的掌握技巧.doc](https://img.taocdn.com/s3/m/151a2072c5da50e2524d7fbd.png)
棉花适宜密度的掌握技巧棉花播种的密度要掌握好,才能保证在生长的时候不受影响,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棉花个体和群体是否能协调均衡发展,还关系到对不同气候的适应程度。
所以这是棉花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在播种之前就要设计好,以做到全年主动管理棉花。
通过多年份和多地、多点调查发现:北方棉区最容易实现棉花高产稳产的密度是每亩2500~3000株。
按每株结优质铃(每铃棉籽至少24粒)18~22个计算,亩优质铃为5万到5.5万个。
可保证棉花亩产子棉稳定在275~300公斤。
按理论计算,大行距90厘米、小行距50厘米(平均行距70厘米)、株距33.3厘米,密度应是2860株。
所以一般中等地力,可以这样设计。
如果地力过壮或过弱,则可突破这个密度范围。
壮地单株结铃多,可适当少留苗;弱地单株结铃少,要适当多留苗,加大群体,不减少亩结铃数。
所以具体到每户和每块棉田密度应是不同的。
播种时每条地都进行调整,壮地适当加宽行距,弱地适当缩小行距,达到密度与地力的最佳适应。
当前在棉花生产上,关于密度有两种非主流倾向。
一种倾向稀植。
强调品种好、地力壮,把密度定在2000~2200株之间。
这种密度遇低温或干旱年份很难高产。
如果只有2000株,必须要求单株结优质铃25个以上,才能实现亩5万铃的最低要求,这是很难达到的。
有人怕增加密度会造成棉株旺长,这可用缩节胺控制。
另一种倾向密植。
强调地弱,棉棵长不起来,把行距缩小到60厘米左右,株距缩小到20厘米左右,每亩5000多株。
如河北邱县、威县不少棉田。
在这种情况下,棉株地上和地下环境都拥挤不堪,难以发挥个体生产潜力,最终也难高产。
以上适宜密度是相对而言的,只能说比较适应当前北方棉区多数棉田的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实现高产稳产机率大一些;其它管理技术也都对产量有影响,应该是:“稀植稀管,密植密管。
”随着对化控技术的熟练掌握,适宜密度还有上调空间。
2010年国欣繁种农场亩产第一名的王重合场长,平均行距为71.5厘米、株距30.1厘米,每亩3097株,单株平均优质铃18.0个,亩优质铃55746个,380亩平均亩实产子棉310.1公斤(含水率仅9%)。
棉花高产栽培密度的探讨
![棉花高产栽培密度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e3e19e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e.png)
棉花高产栽培密度的探讨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
棉花高产栽培密度是一种重要的栽培
技术,它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棉花高产栽培密度的原理是在单位土地面积内增加植株数量,使每株棉花分配到的养
分和光能减少,从而促进棉花植株的光能利用效率,增加其光合作用强度,加快籽棉重量
的积累,实现棉花高产。
在进行棉花高产栽培密度栽培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品种特性和气候环境等
因素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栽培密度可以控制在1.5万~2.5万株/667平方米之间。
在
有利的生长环境下,提高栽培密度可以进一步增加产量。
棉花高产栽培密度的成本较低,能够有效提高种植面积的利用效率和棉花的经济效益。
但是,在进行棉花高产栽培密度栽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意对棉花的施肥管理。
增加栽培密度会导致每株植株分配到的养分减少,因
此需要加强补充养分,防止棉花缺肥。
其次,保证棉花植株的通风通透。
栽培密度增加后,植株之间的距离变小,空气流通
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增加通风设施,保证棉花植株的通风通透。
最后,加强病虫害防治。
密植后,棉花植株之间的距离变小,某些病虫害易于传播,
因此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总之,棉花高产栽培密度是一种有效提高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
中需要注意对棉花的施肥管理、通风通透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问题。
合理密植条件下种植模式对棉花生长结铃和产量的影响
![合理密植条件下种植模式对棉花生长结铃和产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e5afcd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b.png)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合理密植条件下种植模式对棉花生长结铃和产量的影响阿斯古力·托合提为了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对棉花生长结铃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种植模式,以新陆中87为研究品种,分别设置了4种栽培方式,并研究不同行距下棉花生长节量和合产量。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密植条件下,对棉花生长高度茎杆粗壮不会产生多大影响,但是会对棉花的果枝台数和节铃性有着较大影响。
其中处理一组、处理三组果枝台数、单株成铃数、面积产量要高于对照组和处理二组。
结合上述结果,可以表明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可以采用宽窄行栽培模式和航距在75cm 的等距离栽培模式。
在棉花栽培过程中对棉花定制密度与棉花产量之间的研究数量较多,但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定植密度下对棉花的生长和产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但在合理密植条件下,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研究相对较少。
在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环境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栽培措施不同,不同的栽培管理条件对棉花的生长发育也有着较大影响,本次研究就分析了合理密植条件下不同种植模式下对棉花生长、结铃和产量的影响,现将具体研究内容介绍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选取。
本次试验选择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农业示范基地开展种植,该示范基地的土壤以壤土为主,0~20cm ,土壤层的养分含量分别为有机质17.29g/kg 、全氮1.18g/kg 、碱解氮83.66mg/kg 、速效磷12.31mg/kg 、速效钾196.06mg/kg 。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棉花品种为新陆中87。
2、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于2018年开始,分别设置了4个处理组,别行距分别为80cm ,75cm ,70cm 和宽窄行150cm (宽行100cm 、窄行50cm )4种种植模式,中80cm 的行距为对照组,剩下三个组别分别命名为处理一组、处理二组和处理三组。
每个处理种植6行,株距按照具体的行距确定,每个处理组别重复三次,随机排列。
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ea85b4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0.png)
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一、良种选用: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质棉花良种进行种植。
要选择抗逆性强、产量高、纤维质量好的品种,例如辣椒46、兰纳22和鸳鸯1号等。
二、畦湿肥属:在播种前对田地进行覆膜保温和灌溉浸泡,保持田地湿润,并施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或复合肥。
三、密植栽培:减少株行间距,增加植株密度,可以有效提高棉花单株产量和总产量。
在北方地区,一般每株密植3-4株,南方地区每株密植2-3株。
四、早播早补:提前进行播种,尽量避开雨季和低温期,增加棉花生长期,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能力。
同时,及时进行补种,填补缺苗,确保良种的数量和质量。
五、科学施肥: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养分情况,合理配置有机肥和无机肥,进行追肥,并注意平衡施肥。
适当增加磷肥和钾肥的供应,有助于提高棉花质量。
六、合理耕作:定期进行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达和养分吸收。
注意及时除草,保持棉田的整洁,减少杂草对棉花生长的竞争。
七、科学灌水:根据棉花生育期和气象条件,合理安排灌溉次数和水量。
初期测土保湿,中期均匀灌水,末期减少灌溉水量,有助于促进开花结果和纤维发育。
八、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合理防治棉花的病虫害,例如红蜘蛛、棉红蜜虱、棉铃虫等。
可选择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并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
同时,增加棉花抗病虫性,进行抗虫品种培育。
九、科学采收:根据棉花开花结果的情况,合理安排采收时间。
采用机械采摘和手工采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收,减少损失和纤维质量的下降。
十、及时田间管理:定期检查和管理田间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修剪枝叶,调整植株生长势。
定期检查土壤养分情况,进行追肥补充。
同时,也要加强农田的排水管理,防止涝灾。
在实际的棉花生产中,要根据地方的具体条件和不同的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栽培技术,结合自身的经验和实践,不断总结和创新,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标。
这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并加强与科研和技术部门的合作,共同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棉花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棉花栽培管理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73eb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5.png)
棉花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对于农民来说,棉花的种植管理技术至关重要。
良好的栽培管理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益。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棉花栽培管理技术的要点。
一、土壤选择和土壤处理棉花的生长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棉花生长的土壤要求比较宽松、排水性好、肥力强、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比较适宜。
因此在种植棉花之前,农民需要对土壤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填补土壤中的缺陷,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为棉花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决定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品种对不同的环境和栽培管理措施有不同的适应性,农民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
一般来说,抗逆性强、抗病虫害性好、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是农民们所追求的。
三、适时播种适时的播种是确保棉花顺利生长的重要保障。
一般来说,棉花的最佳播种期为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这个时期气温适宜,有利于种子的出苗和生长。
在播种之前,农民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去除杂质,保证种子的纯度和发芽率。
四、合理密植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内增加植株数量,以提高作物的产量。
但是对于棉花来说,密植过密会导致植株间竞争激烈,生长不良,产量减少。
因此农民需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合理确定每亩播种数量,尽量避免密植和疏植带来的不利影响。
五、施肥管理施肥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一般来说,农民可以采用有机肥、化肥和微量元素三位一体的施肥方式,根据生长期的不同,合理搭配氮、磷、钾等各种营养元素,为棉花提供充足的养分。
还需要注意肥料的施用方法和时间,避免对土壤和作物造成不利影响。
六、灌溉管理适量的水分是棉花生长的必要条件。
过量的灌溉会导致土壤板结,影响根系生长,提高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而缺水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此农民需要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科学合理的制定灌溉计划,确保棉花的生长需水。
棉花高效栽培技术之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棉花高效栽培技术之优质高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40d1a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e.png)
棉花高效栽培技术之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棉花高效栽培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提高。
优质高效的棉花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
本文将介绍一些棉花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土壤管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一、土壤管理1. 土壤改良:选用富含有机质的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可以使用有机肥料、绿肥等方式进行土壤改良,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提高棉花的耐旱性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2. 保持土壤湿润:通过浇水和覆盖物管理等方法来保持土壤湿润。
合理的浇水方法可以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速度,保证棉花的水分供应。
覆盖物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增加土壤保湿能力。
二、种植技术1. 合理选择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棉花的特点,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不同品种的棉花在生长期、生育期和产量等方面存在差异,选择适合自己地区的品种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质量。
2. 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的特点、土壤条件和农业技术水平,合理控制棉花的密度,既要保证棉花的生长发育,又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合理密植可以提高棉花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
三、病虫害防治1. 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在棉花生长期间,定期进行病虫害的调查和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通过病虫害预警系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等自然敌害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通过合理利用棉花的天敌,可以有效的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3. 农药合理使用:在病虫害防治中,合理使用农药,选择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农药产品,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农药,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农药,降低农药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四、其他技术1. 棉花定植时间的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棉花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定植时间。
合理的定植时间可以避开病虫害的流行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同时也可以减少天气灾害对棉花的影响。
棉花田间管理技术
![棉花田间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6b1760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a.png)
棉花田间管理技术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棉花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它的种植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何科学地管理棉花田,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成为了棉花种植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棉花田间管理技术,以期能够对棉花种植者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一、地力管理地力管理是保证棉花高产的重要措施。
在棉花生长期间,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棉花的生长需要,合理施肥,保证棉花的养分供应。
在施肥过程中,要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棉花的生长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
同时,要注意防止土壤的盐碱化,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二、田间管理1、深耕松土:在春季开春前,对棉花田进行深耕松土,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2、及时翻耕:在棉花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翻耕,以松土、除草、保湿、保温和促进根系的生长。
3、适时灌溉:棉花生长期间,要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湿度,适时进行灌溉,保证棉花的水分供应。
4、及时除草:在棉花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除草,以保证棉花的养分供应和光照条件。
5、防治病虫害:在棉花生长期间,要注意防治病虫害,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以保证棉花的健康生长。
三、种植技术1、选用优良品种:在棉花种植前,要选用优良品种,以保证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2、合理密植:在棉花种植期间,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采取合理的密植措施,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3、适时播种:在春季开春前,要适时进行棉花的播种,以保证棉花的生长和发育。
4、合理施肥:在棉花生长期间,要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棉花的生长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四、收获技术1、适时收获:在棉花成熟期到来时,要适时进行收获,以保证棉花的品质和产量。
2、合理运输:在棉花收获后,要采取合理的运输措施,以防止棉花的损失和质量下降。
3、妥善储存:在棉花收获后,要妥善储存,以保证棉花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棉田的光照、温度、土壤 养分、水分状况不致因密度过大而 恶化,能满足棉花群体、个体发育 的需要。
因此,合理密植是增产的 中心环节;也是衡量农业技 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密、早、矮、膜”综合 栽培技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加上高衣 分的大铃品种的推广是新疆棉花生产持 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收获株数 14000~15000株/亩。特别是随着宽膜植 棉技术的普及和种植方式的改进,棉花 收获密度已增加到15000~17000株/亩。
目前生产上三种配置方式: ①机采棉(10+66+10+66)cm; ②小三膜(20+40+20+60)cm; ③大三膜(20+70+20+60)cm。
三种种植方式田间生长表现
三膜12行模式
一管4行机采棉模式
• 应该看到,棉田种植的密与稀是 相对的,合理密植的范围也不是 固定不变的,必须依据客观条件 的变化,不断加以调整。
棉花密植的相关知识
汇 报 人: 指导 老师:
• “密、早、矮、膜”栽培技术是
新疆棉花取得高产、优质、高效的 主体技术。
•“密”是指合理密植,是综合栽培
技术的核心;也是棉花栽培技术中 的关键问题之一。
总株数与单株铃数是有矛盾的。
如果单位面积上总株数少,单 株生长条件好,结铃多,但是, 单位面积上的总铃数不一定是最 多。
密植过大,单位面积上总株 数增多了,但是由于株数增多了, 对单株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单株 结铃数会减少,因此总铃数仍然 不一定增加。
总铃数的增加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棉株群体与个体发育的矛盾是否能 得到协调,即保证单位面积上有足够的株数, 又能给个体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条件,不致 因密度过大,个体的生长受到抑制。
146.7
10.5
4.0
420.0
152.2
Hale Waihona Puke 12.04.1492.0
178.3
13.5
3.8
456.0
165.2
3.70
12.2
450
100.0
4.94
9.3
461
102.4
7.50
5.6
419
93.1
15.0
3.9
584
129.8
30.0
1.4
406
90.2
测试地点 及资料来源
临汾,山西农科院棉花 研究所,1993
石河子,石河子大学, 2000
充分利用光能
利用有利的生长季节,充分发挥自然潜力 增加产量。
一般情况下,靠近棉株主茎部位的棉铃,由于 处于较好的营养状况下,脱落较少。
据调查,靠近主茎的第一果节,成铃率57.7%, 第二果节只有38.8%,第三果节只有21.5% ,成铃率 更低。因而充分利用靠近主茎的棉铃在适当的农业技 术配合下,必然能够降低蕾铃脱落,提高成铃率。
单株结铃5~6个,亩总铃数达7~8万 个,亩产皮棉可达150kg左右。单位面 积上的总铃数增加仍是提高产量的主攻 方向;当然铃重的提高也是取得高产重 要原因之一。
2 合理密植增产的理论依据
2.1 能充分利用地力; 2.2 能充分利用光能; 2.3 能利用有利的生长季节,充分发挥自 然潜力增加产量。
3 确定棉花合理密植的原则
3.1 光热气候条件的影响; 3.2 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 3.3 品种特性; 3.4 种植方式。
光热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的影响
在棉花生长期中,平均气温高,无霜 期较长的地区,棉花密度要小。
气候温凉,无霜期较短的地区,密度 要大。
土壤肥力条件
土壤肥力高,棉株生长旺盛,植株高, 果枝多,应稀植;
充分利用地力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植株的主根变细, 侧根减少,但单位面积上的根量却显著增加,吸收能 力也相应加强。
棉区 黄河流域棉区
新疆棉区
表 19-3 不同密度根系干物质重的变化
密度 (万株hm-2)
单株(g)
每公顷(kg) 增长数(%)
6.0
4.6
276.0
100.0
9.0
4.5
405.0
• 在生产管理中只要因不同密度采
谢谢大家!
土壤肥力低,棉株生长较矮小,田间 郁蔽的可能性小,密度要大。
品种特性
生育期较长的品种,植株高大、松散, 果枝长,叶片宽大的品种密度要小。 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密度要加大
种植方式
• 种植方式:指棉株在田间的分布(配置)问题; • 当密度较高时,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使棉株
得到合理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田间的通 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棉株的生长。 • 调整行株距配置也是实现高密度与新技术结合 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