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问题
第一部分新课标问题
“语文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宗旨性概念,统领整个课标。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也是为了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第一次明确了语文学科所要达成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整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由此长期以有关语文学科的性质、内涵的争论得以澄清,有了科学的清晰的定义。这是个理论贡献。
把“语言建构与运用”放在最前头,突出其重要性。这是语文学科独有的,具本质意义的。新课标如此强调思维发展,还把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等各种思维形式都加以明示,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必须部分,这对于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缺少思维训练(尤其是缺少批判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状况,会有一个大的冲击。
我们的语文教学其实已经久违了“情趣”,很少顾及和尊重学生个人的“情趣”,新课标的提示应当给线教学提个醒:“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是语文教育题中应有之义。而“鉴赏品位”这个
说法的提出,在这个过分物质化的浮躁且低俗的环境中,是有针对性的。
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这样明确的概括和提示,也是第一次。
“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彼此融合,不能分开。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学习任务群的提出。将会改变高中语文的教学模式。高一是“必修”,要求完成7个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写作、应用性阅读与写作。这7个任务群的前4个,是贯穿整个高中课程的。
高二,是“选择性必修”,除了前面4个任务群,又还增加了5个“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文化论著研习。任务群的设置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学中强调的不是以课文为纲,也不求知识的完备与系统,训练也不再是纯技巧的分解,而是任务群驱动下的多文本学习,主体是学生,教师则是教学的组织者,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中生语文学业质量水平分为5个等级,做了比较具体的描述。
任务群的设置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学中强调的不是以
课文为纲,也不求知识的完备与系统,训练也不再是纯技巧的分解,而是任务群驱动下的多文本学习,主体是学生,教师则是教学的组织者,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三个问题,要平衡兼顾-一下,不走极端:
一是任务驱动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
二是防止任务驱动下的多文本学习造成浅阅读的弊端。
三是任务驱动下的学习活动应当适当。
近年来,语文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太热闹,太浮躁了。我们缺少的是沉没式的学习,自由式的阅读。未来的教师要吸收新课标关于任务群的理念,在某些教学环节中可以多使用这些方法,但应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情况与教学的内容来确定合适的教学方式。
建构主义与新课标的关系。建构主义这一理念有用但不可滥用。
第二部分新教材问题
“统编本”语文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读书为要”。用一家媒体的报道标题来说,就是“新教材专治不读书”。读书、熏染、积累是语文不变的法宝。读书的习惯是语文最重要的宗旨。激发读书兴趣,养成读书习惯,是教语文的最重要的办法。举一反三(精读课)运用精读学来的方法来读其它书(略读课)赤手空拳重读课文,才使备课有温度,自己的感知。结合学生的实际。
1.(精读)x(泛读)
2.采用“1加x”方法拓展阅读。
3.授之以渔,要教读书方法。一堂课下来,有把握得住的“干
货”。读书方法就是“干货”。跳、猜、默、速、(教泛读略读速读的方法)
4.语文的干货——读一类书的基本方法。
5.关于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我看首先就是“养性”,涵养性情,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感受读书之美,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6.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传统文化中有相当一部分糟粕,只属于它过去那个时代,不可能转化,也不可能支持当代文化生活。
如传统文化仁爱共济、立已达人的社会关爱,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以及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大同等观念,都是精华的部分,可以继承和转化、吸收;而愚忠、愚孝、封闭、自私、奴性、麻木,等等,都是糟粕,应当批判和抛弃。
第三部分新高考问题
一、命题将更加注重考阅读速度,题量会增大。
一目十行,快慢结合读题读文,考试必须这样,否则做不完题。选拔性考试,做不完75%的人,题量文字量加大。教学要教精、略、泛、速读等方法。
如:中轴线法,嘴唇不动法等。
二、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随着高考命题材料面拓展这一改革,我们一线教学就要调整思路,让课堂教学多往课外阅读延伸,多鼓励广泛读书,多关注社会,
不能处处扣着考试只读那么一个小的范围。扩大阅读视野,考试几乎没有鸡汤文,读者、意林等不太有用。如今题型偏检索对照,都要加大阅读。科幻也进入,读《新华文摘》才适合教学,现已突破文学视野。广、快、关注社会。
三、更加注重信息筛选处理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
这些年高考语文在强化检索能力的考察,这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上升思维能力,检索能力训练考察。注重检索能力训练。排除概念干扰,提取信息的能力。
如下文注入的“概念干扰”,就是要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能否在短时间筛选信息。
【题例】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__________,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肤释放出来
四、越来越重视考逻辑思辨能力。
新课标注入逻辑内容。针对碎片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