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整合研究的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教育整合研究的初探
摘要:本文从科学教育与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的整合,如:生活活动、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家园社区互动活动的有机结合,阐述实施幼儿科学教育整合研究的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科学教育;整合;
幼儿科学整合教育,是用一种整体的眼光看待科学教育活动,使科学教育活动超越于学科本身的视野,而赋予幼儿更为丰富的眼光,使其不仅能从科学的、还能从艺术的和人文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世界。
从而使得科学教育活动也不再仅仅是一种学科性的活动,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为此我们将科学教育与幼儿一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做了一些实践和尝试。
一、立足生活,激发科学探索的求知欲望
基本的生活活动是指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一些活动,主要包括:盥洗、进餐、喝水、吃点心、睡眠等等,是幼儿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幼儿来说,基本生活习惯的养成、个体身心的发展和生活能力的形成是成长的关键。
因此,基本生活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其渗透作用和综合作用包含了多领域的丰富的教育内容,尤其是科学教育。
1、盥洗中的科学教育
教师可以抓住契机,开展有关水的科学活动。
不仅使幼儿体验到水的形成、特征、与人们的关系,还能在活动中自己体会要养成
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进餐中的科学教育
进餐活动包括一餐两点。
在幼儿的进餐时,我们常会发现许多问题,从中也能根据幼儿的兴趣所在来进行科学教育。
适时对幼儿进行相关的科学教育,让他们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逐步地改变了幼儿挑食的不良习惯。
3、午睡中的科学教育
睡眠活动是幼儿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生理需要,睡眠前的准备工作和巡视工作尤为重要。
作为教师应像串珠一样,通过活动使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整合,让幼儿在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中获取科学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自理能力,激发探索求知的欲望。
二、学科渗透,优化科学教育的活动模式
在科学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显性的、直接的方式认识科学,理解科学;而在语言、文学、艺术等其他学科领域的活动中,我们则通过一种隐含的方式来感受科学,表现科学。
(1)科学与语言的整合,在讲述中丰富幼儿的科学经验;
(2)科学与社会的整合,在交往中拓展幼儿的科学知识;
(3)科学与健康的整合,在运动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
(4)科学与艺术的整合,在观察中积累幼儿的科学体验;
三、特色游戏,拓展幼儿的科学体验
新《纲要》总则部分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保教并重。
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幼儿会把广泛的生活内容反映在游戏活动中,也会把丰富的学习内容反映在游戏之中。
我们适时地在晨间、游戏、户外等活动中,加强师幼互动、生生互动,共同丰富幼儿的科学体验。
1、晨间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幼儿来园,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开端。
一好的开始,可使幼儿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地参与幼儿园的一天生活、学习。
在晨间活动时,我们不再限制孩子该玩桌面结构游戏还是户外体育游戏。
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既渗透了科学教育,又培养了幼儿热爱科学的思想。
2、户外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幼儿一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很长,包括早锻炼和散步活动。
在早锻炼中体育活动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教师要善于观察、捕捉。
3、区域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各领域目标,充分利用活动室的空间,精心设计的探索型的主题活动,非常受幼儿的欢迎。
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自己选择活动内容。
在宽松的探索环境中,幼儿没有心理压力,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诱发。
四、亲近社会,丰富科学教育的内涵
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里度过的,但也有一部分时间是和父母、家人一起度过的,这部分生活是幼儿的社会生活。
五彩斑
斓的社会生活对幼儿有着不可阻挡的吸引力,同样也蕴涵了很多社会科学的教育因素。
在周围社会中存在着更多的科学教育资源:马路、车辆、桥梁、公园、工厂、博物馆、邮电局……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幼儿在与外部世界的不断接触中变得聪明、好问、好想、好动、好探索,而这些正是我们进行科学教育的目的所在。
同时我们结合主题教学特色及特殊节日,组织家长、带领幼儿走进社会、亲近自然,先后组织了多种活动。
大自然、大社会是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我们只有走出幼儿园狭小的天地,把孩子们解放出来,带他们到社会中、自然中,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就会变大,心胸宽广,性情快乐,生活活力、思想情感、身心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幼儿在观察和思考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幼儿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我们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让幼儿真正地“做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师和家长们应善于将幼儿生活中有关科学的人、物、环境更有效地组织、整合利用起来引发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积累经验,提供有益的指导和适时互动的环境,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经验,最终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参考文献:
1、(美)国家研究理事会著:《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面向全体儿童的科学》,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5年1月;
2、韦钰、(加)p.rowell著:《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
3、(美)《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一》、《之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4、红霞著:《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作者单位:扬州市商业职工幼儿园江苏2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