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文献综述专业班级:会计学11学生姓名:曹彩云指导教师姓名:章文芳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2013 年 4 月成本控制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得效益的基本途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成本控制的内容并不是孤立的只是单纯的降低成本这么简单,成本控制应该是立足于企业的整体计划和战略目标,从企业本身出发,寻求其利润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1]张淑英.浅谈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若干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3)[2] 黄靖、陈耘.中小企业成本控制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1.(25)[3] 王惠.浅析中小企业成本控制[J].经济师2011,(04)[4] 刘晔.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思考[J].财经界2011,(24)[5] 王勇.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05)[6] 许湖湘.小议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J].商情2012,(13)[7] 周晓琳、周晓庆.民营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探讨——以十堰市为例[J].财会通讯:综合(中)2012,(07)[8] 董利、何程.加强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探究[J].企业导报2012,(24)[9] 赵书娟.企业成本控制浅析[J].财经界2013,(03)[10] 王琼阁.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探析[J].财经界2013,(03)[11] 库珀、卡普兰.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本[M].[12] Roger J. Binder. Cost Control [M].Reference for Business, Encyclopedia of Business, 2nd ed. COS-DES[13][美]厄休特·库恩(Ursula Kuehn).项目成本与进度综合控制[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4] [美]爱德华·布洛克.王斌、许华译.战略成本管理(第2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会计学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16]王群.基于战略成本管理的中小企业成本决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09.[17]Martin Christopher. JOhn GattOrna.Supply Chain COSt management and VakIe-based PnCing [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nlent, 2004.[18]RiChard ChiVaka- COSt ManagenIent along the SUPPIy Chain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M]. COSt Management along the SUPPly Chain, 2008.12・[19]Stefania 一EliZa Bana (Panciu)9 FlOrin Sgardea・ COSt Management And COSt COntrOl In DeCiSiOnal PrOCeSS Of OrganizationsfJ]・ AnnaIeS UniVerSitatiS APUlenSiS SerieS OeCOnOmiCa, 2009.11 ・二、文献综述(含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主要成果、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等内容,字数不少于2000字,力求内容切题,具有综合归纳性)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促进中小企业乂好乂快发展, 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日趋明显,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身处竞争漩涡的我国中小企业要维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经营和管理策略。
而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基本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发展。
许多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都对此提出了各自独特的见解。
王浩同在2011年《我国中小企业成本与效益研究》一文中认为提高成本意识,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至关重要,现代化企业生产经营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LI标的,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
宁波市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宁波市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虽然在多年的经营中取得长足发展但在其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成本管理观念落后,成本管理方法陈旧,成本管理缺乏驱动因素,成本信息严重失真。
这些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规模发展,当前宁波市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于成本的核算分析控制都不重视,因此企业成本管理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极其重要。
为了加强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使企业发展处于盈利之地就必须树立企业成本管理的系统概念,对成本管理有本质的认识。
并且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运用多动因理论加强成本管理的分析和研究,将企业主客关动因分析透彻,把握好企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还有采取措施确保成本信息的有效性。
只有做好这些才能使先天不足,后天弱小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在竞争激励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立于盈利之地。
1 成本管理的含义迈克尔·波特(1980年)认为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中过程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
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
肯尼斯·西蒙兹(Kenneth Simmonds)认为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系统而全面、科学和合理,它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经济核算,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国内外学者对于成本管理的研究2.1作业成本管理2.1.1作业成本管理国外研究现状8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人们认识到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实际。
Cooper和Kaplan等人(1985年)在分析了传统成本管理的弊端后,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将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通过成本动因更为精确地分摊到产品成本中,从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为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
他们认为,产品成本就是制造和运送产品所需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成本计算的最基本对象是作业。
成本控制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

成本控制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利润的增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成本控制的研究也是管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将对成本控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以及成本控制的实施效果。
一、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1. 传统成本控制方法传统成本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标准成本法、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数据,对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行预测和计划,然后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以确定偏差和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直接成本法是将所有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直接分配到相应的成本中心,以便更好地掌握成本的来源和用途。
间接成本法是将所有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基数分配到各个成本中心,以实现成本的合理分配和控制。
2. 现代成本控制方法现代成本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活动基础成本控制(ABC)、目标成本控制(TC)和生命周期成本控制(LCC)。
ABC方法是根据活动的实际资源消耗情况,将成本分配到各个活动上,以实现成本的精确掌控和合理分配。
TC方法是根据企业的利润目标,确定产品或服务的目标成本,然后通过不断优化设计和生产过程,以实现目标成本的控制和实现。
LCC方法是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成本考虑,包括设计、生产、销售和维护等各个环节,以实现成本的最优化和控制。
3. 成本控制策略成本控制策略主要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成本是通过降低各项成本的支出,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成本等,以实现总成本的降低。
提高效率是通过提高生产和运营效率,减少浪费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实现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降低。
优化资源配置是通过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和成本的最小化。
二、成本控制的实施效果成本控制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成本的降低和利润的增长两个方面。
成本的降低是通过成本控制的各种方法和策略,实现各项成本的降低和优化,从而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会计学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它不仅为大量城镇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国宏观经济良性运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
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高速发展都是以资源大量消耗为代价,在财务上表现为成本高、盈利少,这成了障碍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是其能否得以长期发展的基础,而成本控制是中小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努力寻求降低成本途径的一种手段。
国内外学者对于成本控制以及其与企业的绩效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由于样本取样和指标选取的差异性以及在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造成了不同的结论。
1成本的概述美国成本管理专家查尔斯·T·霍恩格伦(charleST·Horngren)认为:“成本是获得商品或劳务所做出的牺牲,可以采用现金支出形式,也可以采用机会成本形式。
通常成本意味着牺牲或放弃”。
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辑《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注释中,对成本概念作了如下说明:“成本是为了进行经济活动而有所失—就是为了耗用、挽救、交换、生产等等而丧失或放弃的东西。
”在改革开放早期我国学术界对成本问题的讨论出现过两次高潮,曾对我国现行《成本管理条例》的制定产生过重要影响。
成本概念也是层出不穷,具有代表性的是于富生,王俊生,黎文珠在《成本会计学》中提到:“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由此可见,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
人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财力和物力),其所耗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企业成本控制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4500字》

企业成本控制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目录企业成本控制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国外研究现状 (1)1.2国内研究现状 (2)1.3研究述评 (3)2成本控制相关理论 (4)2.1成本相关概念 (4)2.2成本控制相关理论 (4)2.3标准作业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5)2.4标准作业成本法的具体核算方法 (6)1 国内外研究现状1.1国外研究现状(1)成本控制研究成本控制于19世纪近代工业经济发展的萌芽时期被提出,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确定了在企业管理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Ursula Kuehn从项目成本的角度来看,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方法被认为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1]。
Edward Blocher阐明了成本控制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成本优势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战略成本控制是现代管理会计领域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2]。
Daniel提出了成本控制对于现代制造企业来说,成本控制掌握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命脉,成本优势将会让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3]。
Baayen鉴于他们在成本管理过程中面对的困难,他强调,要想更好地控制成本,应严格控制整个过程的成本[4]。
Pelagagge提出成本控制是企业战略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产品成本失控的主要因素是管理者缺乏成本控制意识[5]。
William lanen曾说,企业想要提升利润需要利用真实可靠的成本信息,以供管理者做出科学的决策,这也进一步提升了成本控制在企业决策中的存在价值[6]。
(2)标准作业成本法研究Robert V okurka和Rhonda Lummus进行了大量分析,发现相较于传统成本法下,作业成本法计算得出的产品成本更接近实际成本。
尤其在制造费用所占比例较高的产品中,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出的成本误差更小[7]。
Basuki使用作业成本法对酒店和客房进行核算,可以提高酒店容量成本率的准确性,提高市场定价的灵活性[8]。
【《中小型企业成本控制探究(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4200字】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阐述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案、进度安排、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一、小型企业完善成本控制制度提出新途径。
三、研究内容1前S2相关理论介绍2.1中小企业界定与特点2.2成本控制的内涵2.3成本控制的分类2.4成本控制的作用3S乳业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简介3.15乳业有限公司概况3.25乳业有限公司业务流程及产品介绍4S乳业有限公司成本控制存在的的问题4.1采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4.1.15乳业缺乏规范的采购制度4.1.25乳业采购部门缺乏科学的采购计划,经验不足4.2生产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4.2.1S乳业面临劳动成本上升和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4.2.2原奶及辅料增加致使生产成本不断增加4.3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4.3.1S乳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不系统4.3.2S乳业有限公司内部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4.3.3S乳业有限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上缺乏科学的方法和经验4.4企业缺乏内部审计部门无法对成本控制进行监督5S乳业成本控制的改进5.1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改进5.2生产成本控制的改进5.3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改进5.4加强内部审计对成本控制的监督6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四、研究方案1、利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完成与毕业论文相关内容的论文的检索;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查阅相关的理论内容;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检索收集。
2、运用经验总结法和文献资料法撰写了此文,得出了从企业内部各种因素改善成本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水文献综述汉森(DonR.Hansen)在文章《管理帐户控制成本》中提出成本管理:会计和控制强调变化的条件往往需要改变成本管理系统。
本书全面吸收近十年来理论界和实界关于管理会计的有益成果,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很多内容进行了改造,代表现代管理会计发展方向。
本书的第4版吸收了管理会计领域的最新成果,恰当地将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作业管理会的内容融为一体,并加以作业成本、作业管理和价值链分析的一体化作为全书的一条突出的主线。
中小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策略【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物流管理中小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策略一、引言物流成本控制与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水平的高低。
企业物流成本应在控制方式与管理策略上均有所创新。
目前,美国、日本作为经济强国特别注重物流成本的研究,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我国物流概念引入的比较晚,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国物流管理与发达国家物流管理水平相比还是有巨大的差距。
长期以来,我国成本控制的重点多是生产成本或其它运营成本,物流成本一直被忽视,而一些国际著名的物流公司如丹麦马士基、法国家乐福等,正是看到了中国物流产业如此巨大的利润空间,纷纷进入内地市场。
由此看来,加强物流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刻不容缓。
二、主题1.国外物流成本研究动态1956年,霍华德·T·莱维斯(Howard T.Lewls)、詹姆斯·W·克里顿(James W.Culiton)和杰克·D·斯蒂勒(Jack D.Steele)3人撰写《物流中航空货运的作用》一书,在书中他们指出航空货运尽管运费比较高,但是由于它能直接向顾客进行商品配送,因而节约了货物的在库维持费和仓库管理费,因此,应当从物流费用总体上来评价运输手段的优缺点。
霍华德等学者的研究第一次在物流管理中导入了整体成本的分析概念,深化了物流活动分析的内容。
1961年爱德华.W斯马凯伊、罗纳德.J.鲍尔索克斯和弗兰克.H.莫斯曼撰写了《物流管理》,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介绍物流管理的教科书,在该书中他们详细论述了物流系统以及整体成本的概念,为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62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在《财富》杂志发表文章指出,物流是“经营的黑暗大陆”,强调应当高度重视流通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管理。
“黑大陆”学说是对物流本身的正确评价: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还很多,理论与实践都不成熟。
1970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物流冰山”学说。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文献综述摘要: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依靠加强内部管理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本文试图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找出应对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成本控制;中小企业;解决措施企业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社会组织,其目的在于追求经营利润最大化。
其中,成本控制是中小企业获得利润乃至生存的关键。
因此,在企业运营中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寻找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文献主要从成本控制的内容以及其对影响企业追求经营利润最大化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这些研究都体现着成本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
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布洛克在《战略成本管理》一书中提出了成本控制在会计和管理领域中对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性:在这样竞争激烈的时代,平淡无奇的公司很难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每种组织或者每个公司都应该拥有各自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吸引较多顾客,而较低的成本或许成为某些公司的竞争优势。
低成本是会计领域乃至管理领域比较注重的方面,这样才能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为顾客或者股东增加价值。
1987年,库珀和卡普兰在《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本》中第一次提出了“成本动因”(cost driver,成本驱动因子)理论,将成本比作因变量,各种独立或交互作用着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认为成本是各种独立或交互作用着的因素合力相互影响的结果。
他们还是认为,业务量,比如产量,是影响成本的主要动因。
主要论述了业务量对成本的制约作用,但没有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
按照这一动因决定思想,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诸如量本利分析以及依存于产量的弹性预算等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成本动因理论的提出,将成本控制从理论上提升到了系统的高度,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成本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研究1 全面成本管理概况成本的发生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从企业引人该产品概念开始,到企业放弃与该产品相关的一切业务活动为止的全过程。
这个过程囊括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开发设计成本以及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废弃成本等一系列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
而产品的生产管理组织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工艺、部门以及员工都承载着成本。
因此全面成本管理中要体现成本管理中的“三全性”——全员、全面、全过程。
同时,全面成本管理强调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与发挥全员参与改善的主动性相结合,并以此来实现经营层的要求同基层部门的追求的一致性。
综上所述,全面成本管理体系就是以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为依据,建立由全员参与、包含企业管理全过程的、全面的成本管理体系,并汇集全员智慧,发挥全员主动性,让各部门全体员工自主改善不断降低成本,使经营层与各部门员工具有降低成本的一致性,谋求在最低成本状态下,进行生产管理与组织运作1。
2 国外研究成果在1880年之前,为满足规模逐渐扩张的工厂对成本信息的需求,一些简易的成本计算方法产生了,例如分批法、分步法。
1880年以后,工厂中开始采用重型机器设备来生产,而生产的产品品种也日益丰富,与此同时,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也逐步加剧,这些因素的存在促使了成本管理的深入发展、成本归集方法的明确化以及间接费用处理方式的多样化。
19世纪末,美国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企业规模扩张迅速,企业内部分工合作逐渐精细化且生产日趋自动化和机械化。
企业内部的这些变化,使管理者无法再仅仅倚仗经验管理企业了,而“泰罗制”的产生将众多管理者从这一困境中解救出来。
“泰罗制”的创造者泰罗在《科学管理》一书中提出:“科学管理如同节省劳动的机器一样,其目的在于提高每一单位劳动的产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企业利润最1吕世军. HG公司成本管理改进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7..大化实现的重要手段。
论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 文献综述 精品

xxx科技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论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文献综述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会计学本科2006级学生姓名xxx学号xxx指导教师(签字)文献综述要求1.文献综述是要求学生对所进行的课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综合分析而写出的一种学术论文。
其特点“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加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描述和评价。
2.文献综述中引用的中外文资料,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方向紧密相关,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
3.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其所附注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同正文。
文献综述的评阅评阅要求:应根据学校“文献综述要求”,对学生的文献综述内容的相关性、阅读数量以及综述的文字表述情况等作具体的评价。
指导教师的评语: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论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文献综述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成本核算在会计核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准确性对企业经营效益的衡量作用更是无可替代。
世界各国对成本核算都给与了重视,根据自身情况,对成本计量作出了相关规定。
我国制定了成本计量的一些准则,与其他国家存在差异,应加强对其重视,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成本予以合理计量。
关键词: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研究路径。
一国内外成本核算理论的研究成本是企业产品定价的重要依据⑴。
企业在制定产品销售价格时,要综合考虑产品利润、目标利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场价格等因素。
产品成本核算不准确,向企业决策层提供了失真的成本信息,会导致产品定价不合理,从而影响企业的总体利益。
成本核算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经营成果及分配。
成本核算是财务核算中的重中之重,对企业、投资者、国家都非常重要⑵。
成本核算准确及时,成本分析便有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7月9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常设解释委员会发布5份解释公告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⑺。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3] 王勇.我国中小企业成本与效益研究[J].金融经济,2011.05.
[4] 程 艳.中小企业成本中的财务管理探讨[J].商业时代,2011第9期.
[5] 冯元章.从“温州制造”透视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J].晋中学院学报,2011.02.
[6] 董凤云.新形势下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与创新对策[J].财经界,2009.11.
[7] 吴志坤.现代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创新分析[J].会 计 之 友,2009.03.
[8] 孔祥瑞.ERP成本管理在我国制造业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06.
[9] 尚慧丽.关于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认识[J].当代经济,2011.09.
[10] 熊英.基于价值链的大规模定制下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 10.讯,2011.06.
[12] 祁 虹.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1.06.
[13] 张 颖.浅谈全面成本控制[J].出国与就业,2010.06.
[14]高丽霞.对中小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探讨[J].经济视角,2011.06.
[15]王浩同.我国中小企业成本与效益研究[J].金融经济,2011.04.
[16]王群.基于战略成本管理的中小企业成本决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09.
[17] Martin Christopher. John Gattorna.Supply chain cost management and value-based pricing [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4.
中小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研究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管理思想向人们展示了企业成功的内在原因。
而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却仍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运行, 传统的成本管理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高成本运营成为困扰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成本管理应该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相结合,企业首先应该分析自己的产品所处的市场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然后确定其应采取的战略,而不能一味的降低成本,把大量的精力消耗在不必要的成本计算中。
同时对成本管理的相关理念进行探讨,以实现成本管理从战术成本管理到战略成本管理的拓展,要求在产品开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考核等多个环节。
全面地实行管理和成本预测、决策及控制,使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质量好、成本低、价格合理,从而获得市场的认同,并占领市场,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
1国内外文献综述1.1国外文献综述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成本管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国外,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成本管理信息有用性和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拓展成本管理功能、提高成本管理效率方面,特别是作业成本的应用和结合ERP的实施。
在对于成本管理研究方面涉及到成本管理的学科归属问题时,美国《成本管理》杂志的主编凯瑟琳娜和乔·斯腾詹夫妇编著的《成本管理精要》的一书中认为,会计有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后者和成本会计含义相同。
同时在对于成本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应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层次方面的研究上,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会计教授唐·R·汉森和玛丽安娜·莫文教授在《成本管理――预算与控制》一书中认为,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是一个组织会计信息系统的两个主要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是目标使用者不同。
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对象是外部使用者;成本管理为内部使用者提供信息。
而成本管理又包含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系统。
成本控制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

成本控制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成本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成本控制的概念、意义、方法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成本控制的概念成本控制是指企业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和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成本控制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运转。
成本控制包括企业的各项费用,如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
二、成本控制的意义成本控制对企业的意义在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通过控制和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率。
同时,成本控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和经营效率,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成本控制的方法1. 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消除浪费为目的的生产方式,它强调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精益生产的核心是通过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如过程浪费、物料浪费、时间浪费等,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率。
2. 价值工程价值工程是一种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目的的工程设计方法,它通过对产品结构、设计、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优化,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通过对产品的分析和优化,来实现产品附加值和生产成本的平衡,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一种通过对企业各项费用进行分析和核算,来控制和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的方法。
成本核算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类型,其中直接成本指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如原材料、人工、能源等,间接成本指与产品生产间接相关的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通过成本核算,企业可以了解各项费用的构成和变化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降低各项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毕业论文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

毕业论文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摘要:成本控制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了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首先,中小企业应通过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来准确把握企业的成本结构。
其次,通过采用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方法,可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最后,中小企业应加强对员工成本的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活动成本管理;员工管理1.引言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其规模较小,资源有限,成本控制对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和挑战2.1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中小企业资源有限,成本控制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合理控制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
2.2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存在一些问题:(1)成本结构不清晰,难以准确核算;(2)缺乏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3)员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下。
3.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对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进行研究。
3.1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成本核算是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基础。
通过科学的成本核算,可以准确把握企业的成本结构,为成本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3.2活动成本管理的应用活动成本管理是一种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
通过对企业各项活动的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3.3员工成本管理的优化员工成本是中小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至关重要。
中小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
4.结论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小企业应通过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来准确把握企业的成本结构;(2)通过采用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3)中小企业应加强对员工成本的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成本控制文献综述

1.成本控制理论文献回顾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促使人们不断地寻求以最少的劳动耗费获得质量更优、数量更多的劳动成果,通过交换最大限度的实现超过社会平均劳动耗费水平的经济利益,这种价值规律和利益机制的动机,正是成本控制产生的理论基础。
[1]1.1国外研究文献成本控制产生于19世纪近代工业经济发展的萌芽时期,随着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社会化大生产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现代意义上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企业基本形成,成本控制也就开始在企业管理中确立了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回顾成本控制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阶段成本的含义一般只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即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应该分摊的制造费用,而将其他的费用放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一律作为期间费用。
这一时期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有标准成本制、预算控制、变动成本法、价值工程。
(1)标准成本制泰罗在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科学管理学说。
他提倡的定额管理、标准化原理、计件工资制等都体现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思想,其中标准化原理不仅带来时间的节约和成本的降低,而且推动了成本会计、成本核算的改革。
受其影响,随后在会计中“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等技术方法应运而生。
标准成本法是指企业根据一定的生产定额或标准制定出产品的目标成本,并根据目标成本实施成本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
到了20世纪30年代,工程技术人员与成本管理人员才取得共识,将标准成本法纳入成本核算体系,从而使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结合起来,这就是标准成本制度。
(2)预算控制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控制成本有效的办法除了制定标准成本以外,还有预算编制。
1921年,美国国会公布了《预算和会计法案》,对于企业实行预算控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企业竞相采用预算控制。
1922年,芝加哥大学教授麦金赛出版了《预算控制》一书,这是研究预算控制的第一部著作,但当时的预算都是单项预算,即销售预算、现金预算等,各自独立没有结合在一起。
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会计学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小企业已从初期的拾遗补缺的角色,成长为现在的国民经济的主力军。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产品竟争十分激烈,产品价格不断下滑,而物资采购价格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盈利的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生存、发展,除了努力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路之外,最主要的是要紧扼采购这一重要环节,把采购成本控制住。
采购成本是企业进行采购工作所发生的各种相关费用,它包括资金占用成本、物流或运输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库存维持成本和因采购不及时带来的缺货成本。
控制采购成本的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如今的市场更多的是买方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非常多的企业在竞争,而生产的往往是相同品质的产品,差异不大,这时就要看哪家企业具有成本优势,提供的服务是否优质,市场口碑如何,其中采购成本控制是最基本的也是关键的因素。
如果企业的成本比竞争对手具有优势,那么他就可以运用低价格竞争手段,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增大生产量,获得规模效应,占领市场。
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加强对成本的控制,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获利水平。
1购成本国外研究现状Stuart F.Heinritz(1968)等指出采购的首要任务是为其他部门提供所需的物资,他认为采购紧紧是一种服务功能,它从属于其他部门的目标和喜好。
这种说法虽然认识到采购行为的“服务”意识,但是没有指出采购战略职能及其战略地位。
在企业的营运中,采购不是从属于其他部门的,而是与企业其他部门活动平行的,并且在企业的日常运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Mark Shepherd(1968)认为,采购将成为创造利润和为企业增值的庞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观点意识到了采购的巨大增值空间,事实上,目前企业如果能在采购环节节约成本,那么这个数目是十分巨大的。
库柏和卡普兰(Robin Cooper&Robert Kaplan)于80年代借鉴了斯坦伯斯的理沦,提出了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 ABC),并在90年代形成了作业成本体系(Activity-Based Cost System, ARC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会计学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它不仅为大量城镇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国宏观经济良性运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
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高速发展都是以资源大量消耗为代价,在财务上表现为成本高、盈利少,这成了障碍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是其能否得以长期发展的基础,而成本控制是中小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努力寻求降低成本途径的一种手段。
国内外学者对于成本控制以及其与企业的绩效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由于样本取样和指标选取的差异性以及在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造成了不同的结论。
1成本的概述美国成本管理专家查尔斯·T·霍恩格伦(charleST·Horngren)认为:“成本是获得商品或劳务所做出的牺牲,可以采用现金支出形式,也可以采用机会成本形式。
通常成本意味着牺牲或放弃”。
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辑《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注释中,对成本概念作了如下说明:“成本是为了进行经济活动而有所失—就是为了耗用、挽救、交换、生产等等而丧失或放弃的东西。
”在改革开放早期我国学术界对成本问题的讨论出现过两次高潮,曾对我国现行《成本管理条例》的制定产生过重要影响。
成本概念也是层出不穷,具有代表性的是于富生,王俊生,黎文珠在《成本会计学》中提到:“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由此可见,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
人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财力和物力),其所耗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对于成本的研究,也有相当部分学者从成本控制的方面去研究、探索。
英国学者威尔逊认为“成本管理是牺牲的同一语,是各种牺牲的一般形式。
”DatarandFOSter曾提出过:“成本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来制定决策,具体是指在短、长期计划和控制决策中,管理人员为增加对消费者的价值、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所采取的手段和行为。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有:胡秀群,曾春华在《新编成本会计学》中论述的:“成本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成本控制主要指对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即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产品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成本的一切耗费,进行科学严格的计算、限制和监督,将各项实际耗费限制在预先确定的预算、计划或标准的范围内,并通过分析造成实际脱离计划或标准的原因,积极采取对策,以实现全面降低成本目标的一种会计管理行为或工作。
狭义的成本控制比较看重对日常生产阶段成品成本的限制。
广义的成本控制则强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及各个阶段的所有成本的控制。
它不仅要控制产品生产阶段的成本,而且要控制产品的设计试制阶段的成本和销售及售后服务阶段的成本;不仅要控制产品成本,而且要控制产品成本以外的成本,如质量成本和使用寿命周期成本;不仅要加强日常的反馈性成本控制,而且要做好事前的前馈性成本控制。
广义的成本控制在空间上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时间上贯穿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由此可见,成本领先是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之一, 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
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抓住它就可以带动全局。
若中小企业不遵循这一客观需要, 就可能被社会所淘汰。
因此, 成本控制对于中小企业尤其重要。
2国内外成本控制的研究2.1国外成本控制的研究成本控制演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其中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是泰罗制度。
泰罗制度的核心是强调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通过时间、动作研究来制定一定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最有效的标准,作为评价和考核的依据,从而推动企业的管理与生产。
成本管理运用“泰罗制”形成了一套标准成本管理方法。
美国的乔治·斯托布斯教授1971年和1988年发表了《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和《服务于决策的作业成本计算—决策有用性框架中的成本会计》,在文中阐述了作业会计理论,成为成本理论的经典文献之一。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竞争开始激烈,引起了企业经营特征的革命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了。
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西蒙提出,他当时对战略成本管理仅仅做了一些理论性的探讨。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两本书中指出了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成本分析的一般方法。
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等人接受了西蒙提出的观点,并在迈克尔·波特教授研究的基础上,于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使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方法更加具体化。
1998年一向推崇作业成本制度的英国教授罗宾·库拍也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理论界和实务界也开始加强战略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实践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在战略成本管理中,国外学者较多的是研究价值链、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管理以及成本企划。
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本世纪四十年代初。
当时最早提出的概念是“作业会计”(Activity-Based Accounting)。
而最早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作业会计的是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
作业成本管理实际上就是价值链分析在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它是一种战术管理方法,主要是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原理,对企业的每项作业进行分析。
通过考察作业变动与顾客价值变动的关系,将作业区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并将非增值作业删除,从而降低不必要成本的发生。
成本企划是日本型成本管理模式的核心和精华,最早萌芽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源自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新车开发和车型更新,但成本企划真正成为一种确保目标利润的手段还是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的事。
石油危机使得世界发达国家受到重创,而日本却藉此机会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其成功的秘诀主要得益于具有能够大幅降低成本功效的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成本企划。
几十年来“成本企划”作为日本独特的成本管理方法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发展普及与逐渐完善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密切相关。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成本企划”开始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热点,1994年6月日本会计学会第53届年会上由“成本企划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成本企划研究的课题》报告草案,把“成本企划”定为管理会计的一个研究领域,使其成为日本成本管理的一种新模式。
2.2国内成本控制的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怎么样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是其能否得以长期发展的基础,而成本控制是中小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然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却存在一系列问题:冯俊(2007)、许丽(2008)、杨瑞(2009)针对如何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提出:①中小企业成本方法管理陈旧:传统成本方法侧重于降低消耗、节约费用,其强调的是通过最大限度地避免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的成本,来谋取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而忽视了企业成本发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价值创造的过程。
②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成本管理观念落后:传统分析着眼于企业内部,只注重生产过程中各种耗费的控制,而忽视了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供应成本及售后服务等过程的管理。
对企业的成本管理侧重于从采购至销售阶段的生产制造过程的管理。
忽视了采购前及销售后的管理。
③忽视市场需求。
④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成本管理体系松散等。
针对这些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建设性的策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点有:许丽(2008)提出“树立系统成本管理理念,采用作业成本法,利用信息技术降低企业成本,树立全成员理念,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体制。
”国内学者蒋银花(2009)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中提出关于中小企业成本控制一些解决策略:“①强化成本控制责任制度。
②树立成本效益观念。
③运用作业成本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管理是以作业为基础的科学信息系统,它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上来,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尽可能地消“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改进“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从而把有关的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
④利用特色经营战略控制成本。
”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目前我国较多的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方法上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从宏观来看,成本管理方法还很陈旧。
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和目标成本是目前成本管理中较为流行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 而责任成本法、适时生产制等先进的成本管理法在中小企业远未得到推广。
要用现代的成本控制方法来代替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
首先,树立新的成本观,传统的成本一般只是指产品的制造费用,即包括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应分担的制造费用。
然而,现在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仅考虑产品的制造成本会造成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
因此,成本概念应扩展,它既包括产品的制造成本,还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成本,同时也包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废弃成本等一系列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
其次,要改进成本控制的方法,传统成本控制中,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等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产品品种多样化,产品周期短等特点,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和建立更强功能的成本控制体系。
因此,要应用更为科学,先进的方法,如适时生产制(Just in time 简称JIT )、项目成本管理模式、目标成本管理模式等方法,以适应这变化万千的市场。
成本领先是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之一, 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
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抓住它就可以带动全局。
若中小企业不遵循这一客观需要, 就可能被社会所淘汰。
因此, 成本控制对于中小企业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1]王秀兰,裴文晶.浅谈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控制[J].山东交通科技,2009(3).[2]〔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论财务会计概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3]于富生,王俊生,黎文珠.成本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威尔逊.实用成本控制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5]张健.HY公司产品成本控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6]胡秀群,曾春华.新编成本会计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7]许丽.如何控制中小企业成本[J].现代企业,2008(9).[8]杨瑞.我国中小型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J].管理观察,2009(2).[9]冯俊.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3).[10]王立彦,刘志远.成本管理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1]蒋银花.关于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12]陈丹.企业策略管理应用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5.[13]梁红.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05.[14]刘彬彬.作业成本法理论与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2.[15]周雪雁.作业成本控制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16]陈秀娟.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管理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17]唐亮.浅谈企业成本控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5).[18]唐彬豪.企业成本管理现状与对策思考[J].时代金融,2008(5).[19]张健.浅谈树立企业成本管理新观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5).[20]陈吉东,余家建.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成本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0(5).[21]王赋.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势[J].中国经济问题.2001(5).[22]吴国富.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J].当代经济.2010(3).[23]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24]Taylor. Grabski. Perceived Semantic Expressiveness of Accounting System.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2000.[25]Jonz Stowe tshaw and Teresa M. Cortese-Danile Activity-Based Costing: Usage and pitfalls Review of business, Winter 2002.[26]Anthony, Robet N. Cost Control[M].Encyclopedia of business,2 and ed .2002.[27]CharleST·Horngren. On costs and decisions in population management[J]. Ecological Modeling,Volume201,Issue 1,10 February 1995.[28]K.Simmon.The Accounting Assessment of Competitive Position[J].European Journal ofMarketing,1986(1).[29]DatarandFOSter.Modeling Changes in Market: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J].Strategy Management Journal,1993.[30]Robin library pat..Sviokla.Exploriting the Virtual Value Chai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7(9).[31]Eric keller. Sustainable Cost Reduction[M].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A Field Study Perspective,2001.[32]Jack SangKe.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