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概貌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1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了谢无量的 《中国妇女文学史》,这是第一部较有影响 的中国Leabharlann Baidu女文学研究的专史。
• 1927年,梁乙真撰写的第一部妇女文学的 断代史《清代妇女文学史》出版。
• 1930年,光明书局出版了谭正璧所著的第 一部白话妇女文学史《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 (后改名为《中国女性文学史》)。
女性文学批评 在20世纪中国的发展演变
• 20世纪初到二三十年代,西学东渐之势渐 盛,妇女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在 启蒙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以及进步思 想界不断发出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呼吁的背 景下,在“整理国故”和反思传统的文化思 潮中,古代女作家及其创作的整理取得发展, 产生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女子艺文志。与此同 时,刊有古代女性作品的总集、别集、各类 选本陆续印行,一些受新思想影响的知识女 性直接参与了这些文集的编辑出版,其中一 些文集体现出编者在文学观念和性别观念上 的进步。
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研究
• 80年代初,朱虹在《美国女作家作品
选·序》(注:《世界文学》1981年第4期。) 和《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编选者序》(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中,就站 在女权立场上,向中国大陆读者详细介绍 了美国自60年代后期兴起的女权运动,以 及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妇女 文学的热潮。她特别着重介绍了作为女权 主义中心观念的“妇女意识” 。
建国后“十七年”的研究实践
• 首先是搜集整理古代女性创作资料
• 《李清照集校注》、《历代妇女著作考》 等。
• 陈寅恪《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 等
• 其次是对现代女性创作的评说
• 1951年出版的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 述及冰心、卢隐、白薇、丁玲、萧红、罗淑、 草明、葛琴等新文学重要女作家,评论范围 广泛,一些观点很有见地。
• 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进一步发展。对对象 做出分类把握,在相互比较中,揭示女作家 创作的某些特点。开始有了富于学术意味的 探讨。这一时期,一些新文学阵营中的主要 批评家在女性文学创作的评论方面做出了重 要贡献。鲁迅、茅盾、沈从文、李健吾、冯 雪峰等的评论肯定妇女作为“人”的存在, 承认女性创作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他们 以现代意识关注女性文学研究。这一时期的 女性文学研究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 研究,为新时期女性文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
• 在80年代初,在国人对女权主义所 知甚少的情况下,朱虹的这些推介, 对推进国人了解和认识女权运动和 女权主义文学,无疑是具有启蒙意 义的。但 很显然,朱虹等人对西方
女权主义的翻译介绍,还只是一种 横向的移植,她还没有着手中国自 己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建构。
• 孟悦、戴锦华因《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 学研究》(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上海人 民出版社1989年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的出版而“浮出历史地表”。这是大陆最早运用 西方女性主义(女权主义)和解构主义理论对中国 现代女性文学进行研究的文本,同时又将话语理 论、叙事学、精神分析学与上述理论融为一炉, “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全面地向男性文学传统 提出诘难,探究女性文学的特殊性,表现出浓烈 的女性主义批判精神。因为有了这本书,中国大 陆的女性主义批评才名符其实 。
•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这一时期的研究虽在史 料的搜集方面做了不少基础性的工作,初步 理出了中国古代妇女文学创作活动的历史线 索,并开始注意到古代女性文学创作与其生 活经历、思想文化背景的联系,对妇女文学 活动及其作品的某些特点进行了一些讨论,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较之传统文学史 男性本位观有所进步的倾向,但也存在明显 的缺陷。例如,一些编著者的研究观念尚未 完全跳出“表彰才女”的窠臼,时或流露出 传统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一定程度上存在着 男性中心意识引领下对女性创作的误读等。
• 此时期对“十七年”女性创作的评论大都采 取忽略性别的方式,女作家的性别意识普遍 淡薄,多数创作没有体现出鲜明的性别特征, 在文学关于社会、时代和阶级群体的表现中, 很难辨别出女性的声音。与之相应,女性创 作评论延续了注重社会生活内涵和作品思想 教育意义的批评尺度,缺乏自觉的性别意识 和个性视角。
现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批评的发生
• 与女性文学的早期实践紧密联系。五四时期,女作 家以觉醒的“人”的姿态登上文坛,创作产生了相 当广泛的社会影响。20年代,报刊杂志上已经有有 关女性创作的评论文章。总体说来,这一时期有关 女性创作的评论比较稚嫩、粗浅,基本为零篇断章 式。但其重要意义在于,现代文学批评在建设之初, 已将女性创作作为“人”的文学的一部分纳入了批 评的视野;评论者大都在肯定妇女“人”的存在、 承认女性创作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的着眼点上, 对她们加以评论。为中国女性创作进入“主流”文 学批评提供了历史契机。
• 陈顺馨、林丹娅、陈惠芬、刘慧英、王绯。
• 第三代出生于20世纪60~70年代,崛起于 90年代中期以后,尽管目前涌现出的出类 拔萃的人物还不多,著作也较少,还没有形 成一股像第二代女学人那样的强势力量,但 她们的潜力和前景却不可忽视。对新知的敏 锐接纳和宽阔的文化视野,使她们有可能成 为女性文学和文化批评的一支生力军。
• 这一代女学人成长的年代,正是知识结构大幅度 转型,新学科、新知识大量传入的年代。她们对 知识结构的转型具有天然的适应力,对新学科、 新知识的接受比较快,视域比较开阔。她们考察 和研究女性文学或女性主义文学,不只是把它当 作文学现象,而是当作一种文化现象。她们更强 调的是一种“文化立场”,或者说是把“文化立 场”和“性别立场”统一起来加以考察的。例如, 兼有学人身份的女作家徐坤,在她的《双调夜行 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注:山西教育出版 社1999年版。)一书中这样讲道:在考察女性写 作实践时,强调“文化立场”而非“性别立场” 显得尤为重要。
•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文坛笼罩在阶级斗争、民族 斗争的气氛之下。以反对封建压迫、要求人性解放为 主要内容的启蒙主义的五四新文学,其主潮在新的社 会历史背景下,发展为以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为旗帜 的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文学。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 文以载道的传统进一步发扬,作家大都难以保持静观 的审美心态,而怀着沸腾的情感、深切的忧患,关注、 参与着阶级搏杀和救亡图存的斗争,文学格局由五四 时期的开放态势趋于比较单一,政治意识大量输入文 学本体,反映革命生活、阶级斗争、民族抗战的文学 创作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妇女接受文化教育的 机会逐渐增多和知识女性社会参与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涉足文坛的女性较前一时期有了一定数量的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