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镜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中镜像
[摘要]点点滴滴的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随着“水”文化所指的无限延伸,更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
的光辉。水的三层基本所指为:女性、生命和道,每一层都体现了入世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且通过电影,完美地传达了这三个方面的表述。本文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分析,具体探讨了中国传统入世精神在新媒介电影中的传承。
[关键词]水;入世精神;中国电影
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默默地滋润着百余年的中国电影。自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8月11日放映“西洋影戏”开始,电影便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中国上岸。但,电影要在中国落地生根则必须融合中国的传统文
化,在国内培养受众,从而形成拥有民族特质的中国电影。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的点点滴滴都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或显或隐的影响,以儒家的入世精神最为显著。入世精神在中国电影的发展中以一条显线贯穿始终。
点点滴滴的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随着“水”文化所指的无限延伸,更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水最初具有三层所指:女性、生命和道。根据这三层所指的衍生和变异,水拥有更多的所指,如女性衍生出玉(冰清玉洁)、思念和爱情,生命衍生出时间和历史,道衍生出龙、北方和宇宙秩序。尽管如此,水的能指还远远大于所指。因此,从水中镜像这一隅,我们可以窥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电影滋养的全貌。
一、水的存在
水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首先作为自在自然中的自在之物存在。水的存在先于生命的存在。科学证明,早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就出现了原始海洋,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风吹日晒,水不断地蒸发和凝结,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越来越多,有机物频繁密切地接触,促使了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蛋白质和核酸长期积淀,形成了由多分子构成的新的更高级的体系,逐渐发展为单细胞生物。水使世界实现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渡。
水不仅是自在自然中的自在之物,更是人化自然中的人化之物。人类诞生之后,首先要生存,因此原始初民认为羊大则美,水只是解渴的功能性所在。当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时(《孟子?尽心》),当香草美人频繁地出现在《楚辞》中时,人们才有自然之悦,这些中国的先贤们首创了自然的艺术之美。而中华文
明和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在中国的奇山秀水中逐渐陶冶成型。从古至今,中国的风流雅士往往寄情于水,这是一种个体的性灵之美“与群体美意识产生于生活必
需品‘羊’相反,个体性灵之美则往往超越于生活必需品之外,在山水琴书之间飘逸挥洒,与伦理美互补,表现出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
二、水?入世精神
水作为客观存在物在中国的文学包括电影之中,传达出中国几千年正统思想儒家的入世精神。文人多言他物而暗含己志,对水情有独钟,事实上却隐含处世之忧。比如中国第一个旅游名家和山水诗人谢灵运,在抒发“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山水之乐的同时,也伴随着人生不得志的一声长叹“索居易永久,离群难
处心”。中国的大批文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不能实现时,采取“逆向的入世”态度,而不是消沉待毙,他们仍然希望得到统治者的重用,一展宏图伟志,入世的精神深入骨髓。当李白久不得志,突然得知唐玄宗要接见他时,他“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此时,有着慷慨激昂入世精神的李白与“将进酒,杯莫停”的酒仙不可同日而语。
伴随着中华几千年对水的感情倾注,水被附加的象征意义远远超过了水的本体存在。于是,人化之物的水更能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包括入世精神。女性、生命和道是水最基本的三种象征意义,它们体现了中国入世精神的主要内容。当水的所指不断延伸,文人志士寄托己志之物开始从水扩展开来。比如,古典诗词中的“思妇诗”,以沈?缙诘摹抖啦患?》为例,“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诗人借一位少妇思念远方征战的丈夫,表现对战争的憎恶。尾句少妇因思念丈夫而埋怨月光,无理而有情,借少妇的纯真可爱,反衬战争的残酷无情。
三、水?入世精神?中国电影
中国几代的电影导演均有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和民族、国家的历史责任感。他们受到政治的约束,但不是政界领导者,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电影,参与政治和社会伦理的建设,启发民众的心智,他们以进取的入世精神,将责任和义务贯穿影片的始终。20年代投身电影事业的前辈夏衍、阳翰生等,处于民族危亡的前夜,他们的影片是宣扬抗战的救国救民之作;30
年代―40年代投身电影事业的电影艺术家司徒慧敏、谢添等人,更为抗战电影、国防电影献出了精力和才智;第三代导演是社会的“改良主义艺术家”,他们完整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创作实践中,看重电影的教化功能;第四代导演自觉地延续第三代导演的创作道路;第五代导演更以其宏大的历史叙事成为影坛的主力军。
入世的精神体现在中国电影的方方面面,笔者从水的三层基本象征意义中体现出的入世精神为依托,阐述中国电影中的入世精神。如上所述,水的三层基本象征意义为:女性、生命和道,每一层都体现了入世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且通过电影,完美地传达了这三个方面的表述。
女性与伦理化的社会批判
水蜿蜒流动,是女性阴柔之美的象征。阴阳刚柔出自《周易》。在《易经》的卦象之中,水为坎卦水,因而甲骨文中的水为水形,宛如弯弯曲曲的河流,是典型的象形造字法。在卦象中,短线的阴爻表示弱、慢、静等阴柔之象;长线阳爻表示强、快、动等阳刚之象。水的卦象既充分体现了水表面和底层流速慢,中间流速快的自然规律,也体现了女性外柔内刚的品格。《红楼梦》中所述“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也取自此意。
由女性引发的伦理道德批判是入世精神在中国电影中的一个重要体现。纵观中国电影的历史长河,很多影片塑造了真切感人的女主人公形象,在如水的女主人公身上寄托导演的社会理想或社会批判。一方面,因为女性是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也是传统文化的受难者;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最依赖伦理道德体系维护社会关系的国家,小至个人修养,大至国家统治,都
有一套严密、完整的伦理道德规范来维系。著名学者胡智锋曾述:“这些伦理规范、原则已成为中国人认识、判断、把握世界不可代替的方式”。通过表现女性的苦情戏,电影可以引起中国观众伦理化情感的共鸣。
中国的很多电影,为了参与社会,为了启发大众,走了女性形象塑造这条路。如郑正秋的《孤儿救祖记》(1923年),无疑是典型的社会伦理批判之作。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职业演员王汉伦饰演的女主角余蔚如惨遭丧夫横祸、又受谗言诬蔑,仍然忍辱负重地育子成人。影片把她的悲痛和坚韧表现得淋漓尽致,深深地打动了观众,抨击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和对妇女的凌辱,批判了社会制度的种种不公和罪恶。再如吴永刚导演的《神女》(1934年),一位母亲为了抚养自己的孩子忍辱负重出卖肉体,作为一位母亲,她是高贵的,可社会却无情地践踏她的尊严,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