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风险评估完整版

血液透析风险评估完整版
血液透析风险评估完整版

血液透析风险评估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血液透析风险评估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肾代替疗法之一,我国经历了40年漫长的血液透析时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医保制度逐渐完善,医院不断深化改革,血液透析患者有了经济保障,血液透析事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与此同时血液透析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结合我科室实际情况,现分析出如下风险:

1.失衡综合征

2.血液透析发生高血压

3.心力衰竭

4.透析中溶血

5.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症

6.透析器破膜

7.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

8.恶心与呕吐

9.低血糖

10.透析中发生休克

11.发热

12.透析过程中静脉肿胀

13.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

14.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

15.透析中停电或透析机短路

16.透析中水源中断

17.透析设备故障

18.医疗纠纷

19.医护人员针刺伤与血源感染

血液透析室是医院内高风险科室之一,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与防控措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安排合理的透析室布局与设施,可以有效减少风险的发生,不仅保证患者透析治疗的安全性,而且保护医护工作者的职业安全,创建和谐共赢的医院环境。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工作,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透析导致的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三条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医疗服务需求,做好血液透析室设置规划,严格实行血液透析室执业登记管理。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进行指导和检查,加强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规范,制定并落实血液透析室管理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血液透析室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血液透析治疗安全、有效地开展。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指定相关部门负责血液透析室的质量监控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血液透析室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二)对血液透析室的医疗质量、医源性感染管理、器械和设备管理、一次性医疗器具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 (三)对血液透析室的重点环节和影响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控制措施; (四)对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五)对血液透析室发生的医源性感染进行调查,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七条血液透析室应当设负责人全面负责血液透析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应当由具备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二级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血液透析室负责人必须具备透析专业知识和血液透析工作经验。

血液透析室所有制度全

血液净化室管理制度 一、主任职责及管理 (1)负责全面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对透析质量和安全负责。(2)依据血液透析规范化要求制定并实施透析中心的管理规程。(3)负责透析室人员安排和责任划分。 (4)负责透析的培训、教学和科研工作,组织业务学习、技术考核等。 (5)定期查房,解决临床疑难问题。 (6)监督及评估患者的透析质量,做好持续性质量改进工作。(7)负责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展。 (8)负责统计汇报透析登记相关资料并提供报告。 1 血液净化室管理制度 二、护士长职责及管理 (1)负责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组织实施。 (2)协助透析室主任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3)负责各项透析护理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技术培训。 (4)负责透析医疗用品的登记和管理。

(5)负责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和管理。 (6)负责各项报表如患者账单、工作量、各种护理记录的汇总。(7)负责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 (8)定期对卫生员进行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9)负责护理人员(含卫生员)工作安排。 (10)负责定期组织对患者家属的科普宣教工作。 2 血液净化室管理制度 三、各级医生职责 (1)在透析室主任的领导下,全面负责血液净化室的日常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2)负责患者透析方案的制定和调整,遵循个体化透析方案。(3)经常巡视患者,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4)积极开展各种血液净化新技术、新疗法。 (5)负责透析技术操作前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填写知情同意书。(6)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等有关制度。 (7)认真记录并保管好病历资料。 (8)贯彻持续质量改进,定期分析评估患者透析质量,不断提高透

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规程 NITW怎1.1??F*£ '? ”:Kc>√>? <^√?√4)?t √'^? -*√>1: COmPany DOCinnCni nιιιnber : W r r 1' - ■ I 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操作规程

(-)用物准备 透析机、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消毒物品、止血带、一次性手套、透析液等。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压、体重等,合理设置脱水量和其他治疗参数。 2、评估血管通路的状态,如动静脉内痿局部的触诊和听诊、中心静脉置管的评估等,及时发现相关的并发症,并确保通路的通畅。 3、透析过程中,认真巡视.检查机器的运转情况,血管通路的情况,体外循环的情况,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及时发现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如出血、溶血、肌肉痉挛、心律失常、低血压等。 (三)操作要点 1、透析前准备 (1)备齐用物?核对患者姓名、透析器、透析管路的型号及有效期、透析机及透析方式。 (2)准备机器、开机、机器自检。 2、检查血液透析器及透析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是否完好,查看有效期、型号, 遵循无菌原则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管路和透析器。 3、预冲 (1)启动透析机血泵80-100ml∕min t用生理盐水先排净透析管路和透析血室(膜内)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不得逆向预冲。 (2)将泵速调至200-300ml∕min,连接透析液接头于透析器旁路,排净透析液室 (膜外)气体。 (3)生理盐水预冲量.应严格按照透析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进行密闭式循环或肝素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卫医政发〔2010〕35号

卫医政发〔2010〕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加强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我部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工作,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透析导致的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三条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医疗服务需求,做好血液透析室设置规划,严格实行血液透析室执业登记管理。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进行指导和检查,加强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规范,制定并落实血液透析室管理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血液透析室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血液透析治疗安全、有效地开展。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指定相关部门负责血液透析室的质量监控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血液透析室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二)对血液透析室的医疗质量、医源性感染管理、器械和设备管理、一次性医疗器具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

(三)对血液透析室的重点环节和影响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控制措施; (四)对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五)对血液透析室发生的医源性感染进行调查,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七条血液透析室应当设负责人全面负责血液透析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应当由具备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二级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血液透析室负责人必须具备透析专业知识和血液透析工作经验。 第八条血液透析室应当配备护士长或护理组长,负责各项规章制度的督促落实和血液透析室的日常管理。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室护士长或护理组长应由具备一定透析护理工作经验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担任,二级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护士长或护理组长应由具备一定透析护理工作经验的初级(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的担任。 第九条血液透析室医师、护士和技师的配备应当达到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的要求。 第十条血液透析室医师负责制定和调整患者透析治疗方案,评估患者的透析质量,处理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相关记录。 第十一条血液透析室护士协助医师实施患者透析治疗方案,观察患者情况及机器运行状况,严格执行核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血液透析室应当根据透析机和患者的数量以及透析环境布局,合理安排护士,每名护士每班负责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应相对集中,且数量不超过5名透析患者。 第十三条血液透析室技师负责透析设备日常维护,保证正常运转,定期进行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的监测,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第十四条血液透析室根据工作需要,可配备血液透析器复用工作人员,从事血液透析器复用工作。血液透析器复用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有关操作技术规程。

血液透析机常规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机常规操作规程 1、开主电源开关,按照机器要求进行自检,将透析液吸管分别与透析A、B液连接。 2、安装透析器及血液管路至透析装置上。 3、用0.9%注射用生理盐水500ml-1000ml预冲血液回路动脉端、肝素管、动脉壶、透析器、静脉壶并排气进行密闭式循环。根据医嘱设置透析处方参数。 4、无菌操作下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根据医嘱从静脉端推注首剂量肝素。接通动脉穿刺针与血液回路动脉端口并固定。开泵80ml/min,引血上机。当血液引至静脉壶时关血泵,夹紧止血夹连接静脉穿刺针与血液回路静脉端口。检查全路通畅,固定稳妥。 5、开血泵由小至200ml~300ml/min之间,按“开始”键,设定各项监测报警范围。 6、按照体外循环管路走向的顺序,依次查对体外循环管路系统各连接处和管路开口处,未使用的管路开口处应处于加帽密封和夹闭管路的双保险状态。根据医嘱查对机器治疗参数。双人核对无误后,开始透析。 7、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每小时1次询问患者自我感觉,测量血压、脉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穿刺针有无脱出移位,并准确记录。 8、如果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对症处理。遇故障及时排除。保证透析顺利进行,除水准确无误。 血液透析机装置日常维护保养及使用安全事项 1、透析机:每班透析后用费森尤斯C液加热消毒一次,每周用20%柠檬酸清洗一次。 2、水处理系统:RO 每日03:00—05:00自动热消毒,隔月用柠檬酸清洗一次。 3、A液为商品原液,B液桶每日用反渗水清洗一次,每周0.3%过氧乙酸消毒一次。 4、室内空气消毒:平板消毒仪紫外线每日13:00-14:00,01:00—04:00定时消毒两次。 5、资装办维修人员定期对机器进行全面保养检测。 6、做好仪器使用及保养记录,以便核查。

..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操作规程 (一)用物准备 透析机、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消毒物品、止血带、一次性手套、透析液等。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压、体重等,合理设置脱水量和其他治疗参数。 2、评估血管通路的状态,如动静脉內瘘局部的触诊和听诊、中心静脉置管的评估等,及时发现相关的并发症,并确保通路的通畅。 3、透析过程中,认真巡视,检查机器的运转情况,血管通路的情况,体外循环的情况,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及时发现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如出血、溶血、肌肉痉挛、心律失常、低血压等。(三)操作要点 1、透析前准备 (1)备齐用物,核对患者姓名、透析器、透析管路的型号及有效期、透析机及透析方式。 (2)准备机器、开机、机器自检。 2、检查血液透析器及透析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是否完好,查看有效期、型号,遵循无菌原则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管路和透析器。 3、预冲

(1)启动透析机血泵80-100ml/min,用生理盐水先排净透析管路和透析血室(膜内)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不得逆向预冲。 (2)将泵速调至200-300ml/min,连接透析液接头于透析器旁路,排净透析液室(膜外)气体。 (3)生理盐水预冲量,应严格按照透析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进行密闭式循环或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应在生理盐水预冲量达到500ml 后再进行。 (4)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袋中,并将废液收集袋放于机器液架上,不得低于操作者腰部以下。 (5)冲洗完毕后再次核对,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4、动静脉內瘘穿刺 (1)检查患者自身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并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动。 (2)选择好穿刺点,消毒穿刺部位。 (3)根据血管的粗细和血流量要求选择穿刺针。 (4)采用阶梯式、纽扣式等方法,以合适的角度穿刺血管;先穿静脉,再穿刺动脉,以动脉端穿刺点与动静脉內瘘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之间的距离在10cm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 (5)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钙作为抗凝剂,应根据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射)

最新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一、血液透析室分区布局 布局和流程应当满足工作需要,应设置①功能区:透析治疗室(设立普通治疗区和/或隔离治疗区)和治疗准备室;②辅助功能区:水处理间、清洁库房、污物间、洁具间以及接诊室/区、患者更衣室等;③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有条件可在功能区设置专用手术室/操作室,使用集中供液系统的透析室应在辅助功能区设置配液间,开展透析器复用的透析室应在辅助功能区设置透析器复用间和复用后透析器储存间。 布局和流程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洁污分区明确、标识清晰、流程合理。其中,治疗准备室、水处理间、清洁库房、配液间、复用后透析器储存间及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为清洁区域,透析治疗室、专用手术室/操作室、接诊室/区及患者更衣室为潜在感染风险区域,透析器复用间、污物处理室及洁具间为污染区域,不同洁净度区域内的功能用房遵循相对集中安置的原则。 二、人员 (一)至少配备2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1名具有肾脏病学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配置10台以上透析机的血液透析室至少配备6名执业护士。不足10台透析机的,每台透析机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应至少配备1名工程师/技师。 (四)医师、护士和工程师/技师都应具有3个月及以上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工作经历或培训经历。医疗和护理组负责人必须具备肾脏病学和透析专业知识,具备1年以上血液透析工作经历。 (五)应根据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保洁人员,保洁人员应经规范化培训后上岗,并定期培训考核。 三、房屋、设施 (一)每个血液透析单元由一台血液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床(椅)间距不少于1.0米;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及其安全装置、反渗水供给接口、透析废液排水接口。 (二)透析治疗区内,根据规模及布局应设置1个或多个能够观察覆盖全部患者的医护工作站。 (三)水处理间使用面积不少于水处理机占地面积1.5倍。

费森尤斯S血液透析滤过机操作规程精编WORD版

费森尤斯S血液透析滤过机操作规程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费森尤斯4008S 血液透析滤过机操作规程 1、A.B 吸杆插入A.B 桶 2、开电源开关自检 3、自检完,接旁路,按Prime 键,排空气 4、select mode HDF? 按enter 5、connect sub tubing?按enter 6、显示please wait! 显示open sub port ! 7、提升置换液端口锁,顺时间转动90 度,显示open pump door! 8、插入置换液管路, 提升置换液端口锁,接好置换液泵管,关好泵门,将Y 型safeline 出口端(白色夹子)与静脉滴液壶相连,打开白色夹子 9、显示start filling sub tubing! 按住stop/start 键填充完sub tube 10、使用↑和↓键选择sub tubing full?按enter 键 11、显示enter sub.volume !按volume 键,输入想要的置换量,按enter 键 12、输入UF 参数,及肝素泵参数 13、引血,上机,进入dialysis 状态,按置换泵上stop/start 键进入HDF 14、打开UF 开关及肝素泵开关 下机 1、显示 UF goal reached 按透析机上 start/reset 键,显示 Reinfusion?按 comfirm 键 2、置换泵上显示Reinfusion with Nacl?按enter 3、降低速度,按start/reset 键回血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 一、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也为急性肾衰竭患者完全或部分恢复肾功能创造了条件。血液透析时需要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血液在透析器中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目的。近年来,也是中毒等急危重症抢救的重要手段。 ??? ??? 二、设立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部,主要对全省血液透析诊疗活动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并受省卫生厅委托检查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工作开展情况。开展技术培训,进行相关技术考评和考核。 ??? ??? 三、开展血液透析技术的医疗机构应配备至少 台以上的透析机,并经省卫生行厅进行技术及人员准入。 ??? ??? 四、医疗机构开展血液透析技术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建立健全质控制度,并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规定,防止由此引发的医源性感染;透析器的重复使用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执行,确保患者安全。 ??? ??? 五、从事血液透析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应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 ??? 第二章???? 医院资质基本要求 ??? 一、内科工作基础 ??? ??? 具备较好的内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具有独立处理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 ??? 二、设置独立的肾脏内科(或者内科肾脏病组) ??? ??? 具备较好的肾脏内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 ??? ??? 肾脏内科病房(或者内科病房内设置肾脏病病床):有肾脏内科专科医师队伍,具有独立处理肾脏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眉山市卫生公众信息网首页

XX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X(试行) 前言 血液透析是将患者体内的有毒代谢产物,通过透析器清除体外、以维持体内组织脏器功能的正常运行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为确保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工作,XX省卫生厅组织省内肾脏病专家编写了《XX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X(试行)》(以下简称《质控规X》),以进一步加强我省血液透析技术的规X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血液透析室的布局及基本要求 一、透析准备间 二、干、湿库房 三、水处理间 四、透析间工作人员区和病人休息区 五、人员通道和病人休息区 六、工作人员办公室 七、医用污物间和污物通道 第三章血液透析室的人员配置及职责 一、医师 二、护士 三、技师 第四章血液透析室设备基本要求 一、透析机 二、水处理设备 第五章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基本要求 一、透析用水 二、透析液 三、水处理系统的维护与消毒 第六章肾衰竭血液透析适应证及禁忌证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适应证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适应证

三、血液透析相对禁忌证 第七章血液透析治疗程序及监测 一、新病人血液透析前准备 二、透析方案 三、血液透析治疗程序及质控要求 第八章血液透析抗凝及抗凝监测指标 一、血液透析抗凝监测指标 二、血液透析抗凝方法 第九章血液透析中并发症及处理 一、透析器反应 二、失衡综合征 三、心血管并发症 四、发热 五、其他常见并发症 六、透析意外的预防和处理 第十章透析病人健康状况评价及推荐标准 一、监测指标及频率 二、血液透析室质量考核标准 第十一章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 二、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 三、血源性感染病人管理制度 四、进入透析室管理制度 五、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11-30T17:02:42.97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1期作者:李婷婷 [导读] 分析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婷婷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扬州 225002) 【摘要】目的:分析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的1月—2018年的6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27例尿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透析前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予以针对性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是保障透析效率的重要环节,能帮助患者顺利完成透析治疗,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关键词】营养风险评估;尿毒症;血液透析;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059-02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治疗过程主要方法之一,透析期间患者因多种因素影响容易营养状况,发生营养不良,使透析效率下降,也容易引发并发症[1]。帮助患者评估营养风险,予以科学干预,对患者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2017年的1月—2018年的6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27例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患者59例,其中有男性31例,女性28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是(60.4±3.6)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6.8±2.4)年。对照组有患者58例,其中有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是(61.5±3.8)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7.0±2.5)年。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透析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透析前帮助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予以针对性干预,方法如下:(1)营养风险评估:科室成立干预小组,纳入具备丰富护理经验及营养学知识的护理人员,采用NRS2002量表帮助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平均指标包括病情严重程度、营养状况以及年龄范围。即:①病情方面,若患者同时有急性并发症存在或髋关节骨折,予以1分;患者近期有腹部手术史、卒中、重症肺炎、恶性血液疾病,予以2分;APACHE评分超过10分患者、有头部外伤患者、接受骨髓移植患者以及在ICU接受治疗的患者,予以3分。②年龄方面,若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予以1分。③营养状况方面,若患者在最近一周食物总摄入量减少程度在25~50%或最近3个月体质量减少程度超过5%,予以1分;若患者在最近一周食物总摄入量减少程度超过50%但不足75%或最近2个月体质量减少程度超过5%,或BMI水平处于18.5~20.5,予以2分;患者在最近一周食物总摄入量减少程度超过75%,最近1个月体质量有超过5%的减少,予以3分。 NRS2002量表总分7分,患者评分低于3分,属营养正常;反之则认为患者有营养风险存在,需给予营养支持和针对性干预。 (2)干预手段:帮助患者根据营养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患者透析效率、营养状况、体质量变化等相关因素。帮助患者进行充分的透析准备,维持血压、血糖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对患者存在的贫血状况进行纠正,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并对血清铁蛋白进行监测,如有必要,予以铁剂补充,若患者年龄偏大,铁剂口服效果差,可选择静脉补铁。进行健康教育,讲解透析方法,予以饮食指导,强调科学饮食对透析效果的意义,示范常用饮食控制工具如量杯、称、盐勺的计量方法。透析过程,保障透析的充分性,对患者的干体重进行适时调整,对血供通路状况进行密切监测。为患者计算出每天应当摄入的热量、蛋白质,嘱咐患者不要食用高磷、高钾的食物,制定对维生素B、C、叶酸进行补充,适当食用新鲜蔬果。针对透析后患者产生的呕吐、恶心等症状应用胃肠动力促进类药物。若患者营养状况差,予以个体化营养支持。 1.3 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评价表评估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3.讨论 血液透析凭借其便捷、相对安全的特点,应用较为广泛[2]。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需要每周多次的进行,在此过程,很多患者存在大量流失蛋白的状况,而患者本身受到病情影响,身体状况差,加之年龄、合并疾病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营养不良,不仅增加了并发症发生风险,甚至使患者生命受到的威胁更甚[3]。因此,在透析前对患者存在的营养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同时根据评估结果予以个体化干预,无论是对透析效果,还是生命健康,都有积极的意义[4-5]。 本文在观察组患者透析治疗前,利用NRS2002量表进行营养风险评估,结果实际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在透析过程有发生营养不良的可能,在给予患者科学的营养干预与支持。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充分证明,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是保障透析效率的重要环节,能帮助患者顺利完成透析治疗,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血液透析滤过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滤过操作规程 一、透前准备 1. 个人仪容仪表准备:衣帽整洁,淡妆上岗,戴好手套、口罩,精神饱满,仪表端庄。 2. 透析机准备:开机自检。将A 、B 液插头分别轻轻插入A 、B 液桶内。并检查是否插好。 3. 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自查七对:看医嘱本.①遵医嘱查对透析液种类②查对透析器机号(是否单超、调钠) ③查对抗凝剂种类④查对血管通路的建立方式⑤查对透析器.管道和安全线等一次性包装物品有无漏气.有无破损及有效期。⑥查对透析器的有效期或消毒日期。 4. 抗凝剂准备:配备与透析机相匹配的抗凝剂一支(将空安 放入污物盘内)肝素盐水连接内瘘穿刺针,同时注满穿刺针1支备用。 5、透析物品准备: ①将无菌包装的透析器和透析管道及安全线放置透析机上。 ②穿刺包准备:治疗巾一块,A 、V (已连接注满的肝素盐水)穿刺针两支,止血带一根,并同时备上一污物盘打包放置治疗车上。 ④胶布准备:将9条胶布粘贴于床头。 ⑤治疗盘的准备:无菌持物钳,棉签一包,棉球罐,静脉穿刺消毒物品一套。 二、透析器及透析管路的冲洗(根据模组提示安装及冲洗) 1. 安装透析管路和透析器: ①透析机自检通过后,打开无菌包装的透析器和透析管道,依次安装透析器、A 、V 透析管道,将静脉端固定于桶沿上,动脉端固定于夹持器上。 ②接水路:将透析液水路的供液管与透析器的静脉端透析液接口连接,排液管与透析器的动脉端透析液接口连接。 ③安装安全线 左列操作规程均显示在ONLINE 模组上 显示 操作 目的 提示 按↑↓选择治疗模式 注:不可选择HD 选择模式HDF/HD 按Enter 键 确认所选治疗模式 按Enter 键 确认连接安全导管 连接置换液管路? 请等待 提兰点柄顺时针旋转90度 安装置换液安全导管 Connect Sub.tubing? Please Wait!

(最新)卫生部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最新)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0〕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加强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我部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工作,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透析导致的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三条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医疗服务需求,做好血液透析室设置规划,严格实行血液透析室执业登记管理。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进行指导和检查,加强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管理,保障患者安全。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规范,制定并落实血液透析室管理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血液透析室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血液透析治疗安全、有效地开展。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指定相关部门负责血液透析室的质量监控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对血液透析室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二)对血液透析室的医疗质量、医源性感染管理、器械和设备管理、一次性医疗器具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三)对血液透析室的重点环节和影响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控制措施;(四)对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五)对血液透析室发生的医源性感染进行调查,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七条血液透析室应当设负责人全面负责血液透析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应当由具备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二级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血液透析

江苏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参考标准

江苏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 参考标准 前言 血液透析净化是肾功能衰竭病人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患者由于肾功能衰竭导致尿毒症毒素等在体内聚集,生存受到极大威胁,血液透析是将患者体内的有毒代谢产物等,通过透析器清除体外, 第七章血液透析中心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 第八章血液透析治疗程序及监测 第九章血液透析的抗凝及抗凝监测第十章血液透析时并发症及处理 第十一章透析病人健康状况评价及标准 第十二章血液透析室(中心)消毒隔离制度第十三章可复用透析器的重复使用标准 第十四章血液透析室(中心)的规章制度第十五章血液透析病历管理

第十六章附件 第一章总则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普及,血液透析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数量逐年增加,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也有了逐步提高。为了规范我省医疗机构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行为,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质量,以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透析治疗,制定本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标准。 开展血液透析的单位应具备下述条件:原则上二级(含二级)以上的医院才能开展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 的理由、 1 2、一台透析机和透析椅或床为1个透析治疗单元,透析单元的面积一般不小于3.2m2。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水接口。根据环境条件,可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网络接口、耳机或呼叫系统等。 3、透析治疗间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或备用电源。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在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允许将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病人体内。 4、护士站设在便于观察、运送设备和处理病情的地方。 二、治疗室

四川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试行)概要

四川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试行) 前言 血液透析是将患者体内的有毒代谢产物,通过透析器清除体外、以维持体内组织脏器功能的正常运行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为确保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工作,四川省卫生厅组织省内肾脏病专家编写了《四川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质控规范》),以进一步加强我省血液透析技术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血液透析室的布局及基本要求 一、透析准备间 二、干、湿库房 三、水处理间 四、透析间工作人员区和病人休息区 五、人员通道和病人休息区 六、工作人员办公室 七、医用污物间和污物通道 第三章血液透析室的人员配置及职责 一、医师 二、护士 三、技师 第四章血液透析室设备基本要求 一、透析机 二、水处理设备 第五章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基本要求 一、透析用水 二、透析液 三、水处理系统的维护与消毒 第六章肾衰竭血液透析适应证及禁忌证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适应证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适应证

三、血液透析相对禁忌证 第七章血液透析治疗程序及监测 一、新病人血液透析前准备 二、透析方案 三、血液透析治疗程序及质控要求 第八章血液透析抗凝及抗凝监测指标 一、血液透析抗凝监测指标 二、血液透析抗凝方法 第九章血液透析中并发症及处理 一、透析器反应 二、失衡综合征 三、心血管并发症 四、发热 五、其他常见并发症 六、透析意外的预防和处理 第十章透析病人健康状况评价及推荐标准 一、监测指标及频率 二、血液透析室质量考核标准 第十一章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 二、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 三、血源性感染病人管理制度 四、进入透析室管理制度 五、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血液透析室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2018年度血液透析室质控工作计划 2017年悄然过去,回顾过去的一年里,在医院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血液透析部顺利完成了升级改造,确保了业务量的增长和医疗服务质量安全,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18年是医院发展的开局之年,是血液透析部发展的新契机。在新年来临之际,为了更好地开展血液透析工作,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我们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制定了2018年的质控工作计划。 一、质控目标确保血液透析工作按照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开展,确保治疗质量,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在此基础上,确保科室业务不断发展。 二、质控措施 1.建立2018年度质控小组。 2.整理制定各项工作标准和流程并监督其落实情况,及时反馈整改。 3.加强应急及急救能力训练及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训练。每月有培训,每季度有演练。争取做到人人参与。 4.加强业务学习,做到技术操作规范化,基础理论考核常规化。科内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每半年进行一次理论考核。 5.加强专科查房,提高下级医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严格执行院感防控规范。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控,防范医源性感染。对一般病人常规定期监测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等传染病指标,对高危人群、重点人群加强监测,严防院感的发生和传播。严格按照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内毒素和细菌污染物的监测,发 现问题及时上报院感科。加强医疗垃圾废物的管理。 7.每周至少和血液透析工程师沟通一次,了解透析机械的运行情况和透析用水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杜绝医疗安全隐患。 8.每周至少和护士长沟通一次,了解护理工作、血管通路、清洁消毒方面存在的问题,改进护理质量。 9.每月召开一次医疗差错、事故分析讨论会,防范相同或相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10.每季度进行一次患者满意度调查,对病人反映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答复和解决。 11.严格执行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制止不良事件并建立长效防范的机制。 12.定期检查医师工作情况,发现工作缺陷,立即整改,重大问题及时上报。 13.年度内个人出现3次以上差错,科室管理小组对其进行当面警告和经济处罚。 14.对质控成员定期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 15.质控小组确定每周检查重点,质控小组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 16.科主任对汇总结果进行讲评。 总之,2017年血液透析部将紧紧地团结在院领导的周围,围绕医院建设的中心工作,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标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安全,争当医院创先争优排头兵,为医院的发展尽心尽力。 参加人员签字: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说明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说明 1.本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是针对医院感染风险事件进行的评估,通过对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以及科室需要做准备的程度进行评分,最终评定风险优先级,以采取针对性预防与控制措施。 2.各科室选择本科室涉及的风险事件进行评分,不相关的项目不用填写。 3.评分在相应分值下打“√”,其中评价积分=风险发生可能性分值×风险发生严重性分值,准备积分=需要准备分值×准备完毕分值,总分=评价积分+准备积分。 4.需要准备程度项目中的“高”指针对该风险事件,科室需要高度重视,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中”指一般重视程度,有针对性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低”指不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做好日常工作即可。 5.风险优先级根据本科室评定的风险事件的总分进行排序,总分最高的风险优先级填“1”,总分第二的填“2”,以此类推。 6.降低风险的措施:科室应至少针对风险优先级前三位的风险事件制定防护措施并执行。 风险事件 风险评估评 价 积 分 针对风险需要做准备的程度准 备 积 分 总 分 风险 优先 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乘× 风险发生的严重性需要准备 乘 × 准备完毕 高中低无很高高中低无高中低高中低 3 2 1 0 4 3 2 1 0 3 2 1 1 2 3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6 √√ 4 10 1 风险事件降低风险的措施负责人落实情况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1.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讨论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措施。 2.认真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穿刺前严格洗手和手卫生。 3.正确选择无菌贴膜或敷料。 4.认真做好导管的护理工作,每天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 导管。1.月日召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 2.加强手卫生督导,手卫生正确率和依从性提高。 3.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试行)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试行) 第一章总则 一、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也为急性肾衰竭患者完全或部分恢复肾功能创造了条件。血液透析时需要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血液在透析器中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达到清除体代废物、排出体多余的水分和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目的。近年来,也是中毒等急危重症抢救的重要手段。 二、设立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部,主要对全省血液透析诊疗活动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并受省卫生厅委托检查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工作开展情况。开展技术培训,进行相关技术考评和考核。 三、开展血液透析技术的医疗机构应配备至少4台以上的透析机,并经省卫生行厅进行技术及人员准入。 四、医疗机构开展血液透析技术应符合本规要求,建立健全质控制度,并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规定,防止由此引发的医源性感染;透析器的重复使用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执行,确保患者安全。 五、从事血液透析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应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章医院资质基本要求 一、科工作基础 具备较好的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具有独立处理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二、设置独立的肾脏科(或者科肾脏病组) 具备较好的肾脏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 肾脏科病房(或者科病房设置肾脏病病床):有肾脏科专科医师队伍,具有独立处理肾脏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三、血液透析室(中心) 血液透析室(中心)(简称血透室)应具备透析区、水处理区、治疗室、候诊室等基本功能区域;应有符合规定的透析机、水处理装置及抢救的基本设备;建立并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和透析用水及水处理设备的质量检测制度、技术操作规、设备检查及维修制度;有完备的病历档案管理制度:包括透析治疗患者知情同意书、首次病程记录、透析治疗记录单、化验单等。建立健全透析病人登记册,普通病人、隔离病人及急诊病人分别登记。四、急、慢性透析并发症处理及综合抢救能力 具有麻醉科、重症监护室、放射科、检验科及大科等的医疗技术支持。 五、开展血液透析技术的医疗机构必须取得当地环保部门的污水排放许可证。 第三章血液透析室(中心)的人员配置及职责 一、医师 (一)血透室主任:应由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肾脏科诊疗操作技术和全面管理能力的肾脏科专科医师担任。拥有10台透析机以下的血透室主任应由具有主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10台透析机以上的血透室主任应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试行)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试行) 血液透析室是对患有慢性或急性肾衰竭、免疫性疾病和中毒等疾病的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场所。 一、分区布局 布局和流程应当满足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具备相应的工作区,包括普通透析治疗区、隔离透析治疗区、水处理间、治疗室、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和医务人员办公区等基本功能区域。开展透析器复用的,还应设置复用间。 二、人员 (一)至少有2 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1 名具有肾脏病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0 台血液透析机以上,每增加10 台血液透析机至少增加1 名执业医师; (二)每台血液透析机至少配备0.4 名护士; (三)至少有1 名技师,该技师应当具备机械和电子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医疗知识,熟悉血液透析机和水处理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术; (四)医师、护士和技师应具有 3 个月以上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工作经历或培训经历。 三、房屋、设施 (一)每个血液透析单元由一台血液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使用面积不少于3.2 平方米;血液透析单元间距能满足医疗救治及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

(二)透析治疗区内设置护士工作站,便于护士对患者实施观察及护理技术操作; (三)水处理间的使用面积不少于水处理机占地面积1.5 倍;(四)治疗室等其他区域面积和设施能够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三级医院至少配备10 台血液透析机,其他医疗机构至少配备5 台血液透析机;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水处理设备、供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必要的职业防护物品;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配备相应的设备。 (二)急救设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 (三)信息化设备:至少具备1 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五、规章制度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相关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规章制度至少包括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设备设施及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制度、患者登记和医疗文书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等。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进行的血液透析的病人进行风险评估,并依照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适合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以血液透析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对我院经过血液透析的病人(854例)进行降低风险评估管理,加强我院透析中心关于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风险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对我院854例血液透析患者的风险评估及控制,得出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且经过这些方法的实际运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为当前使用的最为广泛和普遍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其主要特点有:(1)技术含量较高。血液透析要求精确的仪器,如血液透析仪进行检测和透析,对血液中一些非常规的检测需较高的检测技术。(2)专科性较强。现在每家医院(三甲以上)基本上都设立了独立的血液透析中心,独立于其他科室,这说明血液透析专科性较强。(3)风险性较大。血液透析所使用的血液透析机存在着不确定的风险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的854例血液透析患者(包括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部分药物中毒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一共作了854次透析。具体患者资料为:男性患者532例,女性患者为322例,年龄范围为18—82岁。在各个年龄段,急性肾衰病例数、慢性肾衰病例数以及药物中毒病例数为:(1)18—30岁:82例;(2)30—50岁:184例;(3)50—70岁:233例;(4)70岁以上:355例。 1.2 方法 1.2.1 危险源的识别危险源的识别是在已确认危险源的前提下进行的一个特定性过程,其实质是找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排斥反应、组织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血液透析机的不安全性、外界因素对患者的危害及其在管理护理上的缺陷。危险源的识别是较为复杂的血液透析前期工作,它不仅需要收集各类可能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而且还要查阅血液透析的相关标准,从中找出有不符合的危险源。总的来说,危险源识别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患者安全、环境安全以及机械设备安全等方面。 1.2.2 风险评估在对患者进行上述危险源识别后,就需以识别的危险源为基础资料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流程为:(1)风险评估方法确立:查阅相关专业书籍及法律法规,查找透析过程中常见护理安全事故原因,并组织科室护士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调查研究患者既往发生过的护理安全事件以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2)风险因素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即护理、透析机操作、护理意外事件以及突发事件处理不当。风险评估最终目的就是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上述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方面,即人为因素及系统因素。人为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抗风险的能力,另外,患者不遵医行为也是构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如透析间期不注意控制水分摄入造成水潴留过多,透析当日注射胰岛素等;系统因素主要来源于透析机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管理机制上的不完善以及监控制度的不科学等方面。 2风险护理管理对策 2.1加强经常性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如组织透析室的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文件书写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深入学习和交流,定期地邀请资深专家来我院进行讲座以及一些定期的医学义务护理的社会活动。通过举行各种活动,不仅锻炼了护理人员的实践技能,又在意识或思想层面提高了她们的风险防范意识。 2.2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血液透析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经过对本院854例血液透析患者回顾性分析,在实际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异常现象,并提出相应措施:(1)恶心欲呕吐的策略:血液透析中务必要避免患者产生低血压,而且在血流量控制时要按照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