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儒家的孝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儒家的孝道。
(1)物质赡养。
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
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有什么好吃的,
一定要首先让老年人吃,关心父母的日常起居,满足他们
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需要。
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
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2)“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
对父母的孝敬,在物质层面上的赡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的关怀,
孝敬父母的实质在于爱、在于敬、在于尊重,孔子在论及
孝敬父母的时候也多侧重于发自子女内在的真情实感,要
真心实意,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使父
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
《论语·为政》: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
(3)继承遗志,立身创业。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与父之道,可谓孝矣。
”意思说,武
王、周公都达到了孝的标准,孝就是善于继承前人的志向,
并且把前人的遗志做好。
曾子曾说:“孟庄子之孝也,其他
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在曾子看来,
孟庄子对父母行孝之事一般人都能做到,但他在居丧期间
其父之家臣与其父的施政方针,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孝行。
也就是说,作为子女,应当继承父母的正业善道,并将其
发扬光大。
(4)“孝”是“仁”的基础。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不仅是孝的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
仁
是人行为的最高准则,是一种普遍原则,要实现这一原则,
必须有一个近的入手处,这就是孝。
2.社会性别研究论述。
(1)概念:社会性别是人的性别被从自然属性转变为文化属性,而成为社会角色,即一般所说的性别。
主要是指自身所在
的生存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包括家人、朋友、周围人群、
社会机构和法律机关的认定等,是人基本的社会属性之一。
社会性别是当代妇女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女权主义学术的中
心内容,它区别于以人的生物特征为标志的“生理性别”,
指的是社会对男女特征、角色、活动、责任等以社会性的
方式构建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
(2)概念的发展历程:
“社会性别”首先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格·如本在1976年提出的,这对西方的妇女研究有重大的促进和发展。
其一,社会性别的提出是对生理性别的批判,提出了男女应从社会、文化的背景去理解的问题。
其二,社会性别的提出,强调“后天”对“先天”影响,指出社会制度、法律、价值观对妇女的歧视而造成政治、文化、经济上的压迫。
其三,
实现男女平等的道路有待于建设一个平等的社会制度,创造一个平等的文化。
80年代,“社会性别”概念广泛运用于历史研究,斯科特在《社会性别:一个有效的历史分析范畴》一文中指出:社会性别是基于两性差异的诸多社会关系中的一种,是表现在意义、规范、组织机制、主体建构等诸方面交互作用的系统;社会性别还是表示和维持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途径和方式。
这意味着要想改善妇女的状况,必须连同社会制度、文化结构一起改变。
这样的分析比局限于父权制在家庭与资本主义市场中形成男人对妇女的控制要全面深刻得多。
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对“社会性别”提出反思。
后现代女学主义者的出现,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过去的问题。
首先,后现代女学主义者主张以权力取代社会性别,因为,权力的概念涉及广泛,包括多种不同的因素,而且超脱了社会性别中的二元论——男女的局限。
新词汇对抗、权力成为女学理论中的新视角。
其二,后现代女权主义的理论模式,批判了社会性别中的二元论。
强调多元论和不同性,以批判以往的共同性的社会性别,成了后现代女学主义的重要特点之一。
进入90年代,社会性别史一度成为写作主流。
90年代末,一些学者提出要“超越社会性别”,关注妇女身份的差异与流动,打破单一、固定的性别视角与性别分析方法,将妇女相关的更多的范畴、因素、身份等进行交叉分析,彰显妇女间的差别,把妇女与性别权力置于不同时空位置,进行“语境化”研究。
(3)社会性别与中国妇女史的研究:
上世纪初,国内也有过妇女史研究的繁荣期,这与当时知识界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现代性诉求密切相关。
80年代以来,妇女史研究曾一度活跃起来,但在传统史学界影响甚微。
尽管妇女学界、史学界与妇联界都涉猎妇女史,9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引入社会性别进行“本土化”工作,回到中国语境研究本土妇女与性别史,进行基础研究工作的系列探索,但至今仍属星星之火,蓄势待燎原。
20世纪90年代前后,西方社会性别理论逐渐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
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启蒙、传播和发展三个阶段。
目前,中国女性学学者已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领域,开始用社会性别视角分析研究我国的社会问题和女性问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已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并渐成规模。
首先,形成了以中共党校、各地社会科研机构、高校和妇联组织等机构为主的学术研究网络。
其次,涌现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女性学逐渐作为一门学科进入高校教育。
一些高校相继在本科和硕士两个层面开设了女性/社会性别研究的课程,设立了女性研究方向,有力地推动了女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再次,国内国际项目合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在中国,教育部门越来越支持高校的女性和性别研究,在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中设立了一些妇女和性别研究的项目。
国际上,我国的妇女研究机构得到许多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