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一)
儒家眼中的孝道文化
儒家眼中的孝道文化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是向善的起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天下的老人,这个世界真的就是一个美好的人间。
儒家对中国传统的孝道的解释,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精神上敬爱父母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
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
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
二、物质上奉养父母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
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有什么好吃的,一定要首先让老年人吃。
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三、父母身体不好时要照顾好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
侍疾就是指父母生病后,子女要及时请医生诊治,并精心照料,伺候父母饮食起居,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四、事业有成可以满足父母的成就感《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
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
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
五、父母去世后要安排好后事养老送终是为人子女的义务。
《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办理好父母的后事也是尽孝的一种。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儒家经典中的孝道一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其对个人品德和社会伦理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在儒家经典中,孝道的内涵和实践方式得到了详细的阐述,对于我们理解和传承孝道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儒家经典中的经典著作《论语》、《孟子》和《大学》来探讨孝道,以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领会孝道的内涵和要义。
我们不得不提到孔子对孝道的阐述。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记录下的孔子言行的书,其中对孝道的阐述颇为深刻。
在《论语》中,孔子说:“父母,矣闻允。
”言下之意,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是一种基本的伦理要求。
而在另一处,他也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表明孔子认为孝道是仁道的基础,孝道是实现人伦关系和谐的关键。
在《论语》中,孔子还反复强调了“不敬不孝”的道理,他认为孝道是人伦关系的基石,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则。
这些阐述都凸显了孔子对孝道的重视和强调。
《大学》也对孝道作了详细的阐述。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观念。
在《大学》中,对孝道的阐述主要是倡导“养亲”的理念,认为孝道是养育父母的责任。
《大学》中还提出了“柔弱、刚强、侍贫、侍富”等诸多孝道的具体实践方式和要求。
这些阐述都为我们深入理解和践行孝道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儒家经典中的孝道主要是在《论语》、《孟子》和《大学》中进行的。
这些经典著作对孝道的内涵和实践方式作了详细的阐述,为我们深入理解和践行孝道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在当今社会,孝道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孝道精神,努力践行孝道,用自己的行动来延续中华民族的孝道传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个人品德的提升,建设和谐社会。
愿我们能够从儒家经典中深刻理解和传承孝道文化,使之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为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孝爱梅李-浅谈儒家的孝文化
浅谈儒家的孝文化聚沙儒家文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古代如此,现代社会亦是如此。
虽然旧有的制度荡然无存(1),然而我们的行为方式,却还有浓厚的儒家色彩,其中一些核心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孝”就是这样的核心观念。
本文试着梳理儒家经典中诸多关于“孝”的论述,并从历史流变的角度,阐释其现代意义。
(一)孝的重要性古人认为,孝是众多德性的根本,所谓百行孝为先。
《孝经》开篇即云: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
(2)此为孔子之言,孔子以为,孝是先王的“至德要道”,不仅是德性的根本,同时还是政教之根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古代的制度是家国一体,一个人只有在家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才可以立足于社会,才可以入朝为官。
而且古人还认为,一个人如果孝亲的话,也就不可能犯上作乱,因为犯上作乱极有可能连累父兄,即使亲属未受到法律的制裁,也会因为不孝子孙之犯上作乱,而感到莫大的耻辱。
反过来讲,如果一个人不孝的话,也很难让人相信他能治理好百姓。
所以说“孝弟”是“仁之本”。
所以无论是哪个阶层,都要遵守孝道。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4)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5)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言,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
(6)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7)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孝道的重要性在于它代表了家庭和社会的伦理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在儒家经典中,孝道被深入地阐述和分析,为人们提供了在家庭和社会中如何履行孝道的指导,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思想资源。
本文将就儒家经典中的孝道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孔子对孝道的阐述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就是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子女不应该离家远行,而是要在父母身边陪伴他们、孝顺他们。
这体现了孔子对孝道的重视和尊重,同时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因为在当时,孔子所处的社会中,尊敬父母、孝敬长辈被视为一种美德和责任,而孔子更是以自己的言行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除了《论语》,《孟子》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对孝道的阐述也是非常深刻的。
孟子曾经说过:“敬亲则顺,敬长则长,敬上则治。
”这句话表明了孟子认为孝道是一个人修养的基本点,而且孝顺父母甚至是上级,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治理国家的良方。
这些话反映了孟子对孝道高度的重视和认可,也为后人提供了孝道的深刻理解和指导。
在儒家经典中,孝道被视为孝顺父母、尊重长辈的基本美德,同时也被看作是和睦家庭、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而且孝道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孝道的实践,可以增进亲情,促进家庭的团结和和谐。
在当代社会,孝道的重要性并没有减弱,相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孝道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家庭关系变得更为疏远和疏离。
人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个人发展和事业,而忽略了对家庭的关心和孝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孝道更需要被重视和弘扬。
因为孝道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基石。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更应该回归到家庭,关心父母,尊敬长辈,这不仅是一种道德的体现,更是对家庭温暖的守护。
浅谈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1)
浅谈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1)一、生命的追思意识孝道思想中对祖先的祭祀是中国人祖先崇拜的一种表现,是人类亡而不死的生命意识,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孝经·三才》)孝是人类一切社会行为的根本准则,是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起点,故曰“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纲也”(《吕氏春秋·孝行览》)。
孝字是一个会意字,早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就有“孝”字,孝字结构具有双重特征。
从象形角度看,该字上半部是“老”字,表示祖宗、先辈的意思;下半部是“子”字,表示子女、晚辈的意思。
从会意角度看,孝字则是“老”字与“子”字的组合,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意义:“老”扶“子”头,“子”承“老”身,这一结构既可理解为“子”是“老”的拐杖,有责任、义务对“老”的生命进行赡养和照顾;又可看作“老”用饱经生活沧桑的手掌抚摸着“子”的头,向晚辈托付生命传承的责任,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
正是基于这样的意蕴,故《尔雅·释训》解释道:“善父母为孝”;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
从老、从子,子承老也。
”“孝”的文字结构向我们展示了“孝”所具有的最原始、最质朴的意蕴,尽管这只是一种萌芽状态,但构成了整个孝文化的生长点。
正是通过对“老”和“子”这种原发性的生命关系的延伸和提升,才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孝文化。
人类与其他一切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能够自觉用意识的力量去维护生命,在人类早期,人就开始思考自身的存在和生命本源问题,从而产生了对生命本源重视的意识,这种观念则体现在人们对祖先崇拜以及祭祀的活动中。
西周金文中的孝观念大多数表现在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中,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其崇拜对象并非健在的父母,而是先祖。
当时出现的孝字,也多与祖先祭祀活动有关,如《追簋》中有“用享孝于前文人”(《三代吉金文存》9.5),《酒诰》中有“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文侯之命》中有“追孝于前文人”(《尚书·文侯之命》)等,句中无不包含此种意义。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
儒家经典中的孝道是一种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心和照顾。
在儒家经典中,孝道被视为个人品德和社会关系的基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强调了对父母的尊重和敬畏。
《孝经》中说:“无忧之至也,自恭以至于强文”,强调子女应当以自恭之心对待父母。
《论语》中也有孔子的经典名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强调孝道的根本在于家庭的基础和稳定。
这些论述表明,在儒家经典中,孝道被视为子女对父母的一种敬畏之情,是家庭关系维系的重要纽带。
儒家经典中的孝道还强调了传承和发展。
《论语》中有孔子的名言:“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及其壮也,血气方刚;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曾不能治其身,曾不能治其家”,这里提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对父母的责任不断加重。
这也说明了传承的重要性,子女需要将孝道传递给自己的子女,使之代代相传,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
儒家经典中的孝道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心和照顾。
它不仅在理论上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更强调了孝道的实践和行动。
儒家经典中的孝道还强调了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子女将孝道代代相传,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孝道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而儒家经典则是孝道思想的主要载体之一。
自古以来,孝道便是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中流砥柱,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家经典中对于孝道的阐述和分析,无疑是我们了解和传承孝道文化的重要材料。
本文将从《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等儒家经典中,对孝道进行深入分析和阐释。
我们从《论语》中找到了对孝道的阐述。
在《论语》中,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季氏,第一)可见孔子视孝道为人之本,而本则是君子立身之道。
孔子强调了孝道在人生中的特殊地位,他认为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基础,是道德修养的起点。
这与现代社会中强调孝道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在《论语》中还有一则关于孝道的故事:“孝子不以贫,不以富。
唯酒是乐?”(论语,颜渊)这句话表明了孝道不以物质条件作为标准,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表现。
可以说在《论语》中孔子对孝道的阐述,不仅从根本上确定了其地位,又从实践中指导了孝道的具体表现。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孟子》中的孝道思想。
在《孟子》中,存在许多关于孝道的论述,而“孝敬”的观念和实践则被孟子看做是至高无上的。
孟子说:“敬父母,尽力而为之;敬父母,尽忠而为之;敬父母,尽孝而为之。
敬父母四体不勤,敬鬼神四体不恶,敬天地四体不穷,而况於人乎?”(《孟子,梁惠王上》)。
这段话中,孟子将“敬父母”与“敬天地”、“敬鬼神”相提并论,充分彰显了孝道在儒家文化中的至高地位。
孟子还提出了孝子与好人的关系,并论证了孝子之于社会的重要性:“故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敬父母志其小,而不友鬼神善人,何也?不以其小如人,以鬼神善人告祭如在不见则不至,故恶”(《孟子,梁惠王上》)。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深刻理解了孝道与礼仪、人伦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孝子在与家人、社会中进行行为的时候,要遵循礼制规范,严格遵循道德规范,在行为上要恪守礼法,不可有所违背。
儒家孝道观的认识
儒家孝道观的认识
儒家孝道观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观念,认为孝道是人类道德行为中最高的一种,是儒家伦理学的核心。
其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尊重亲长:儒家认为,父母是人类的源头,孝顺父母是人的最基本的开始,所以必须尊敬亲长。
2. 履行责任:儒家认为,孝道是实践情感道德的最基本之道,孝顺父母是人生的一种义务,一个人必须履行自己的孝道责任。
3. 建立家庭:儒家认为,孝道是建立强大家庭关系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通过孝道建立起家庭关系。
4. 自我修养:儒家认为,孝顺父母不仅是行为,更是心灵的修养,只有经过自我修养才能真正地孝顺父母。
5. 社会责任:儒家认为,孝顺父母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社会责任,因为孝顺父母的行为能够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
总体来说,儒家孝道观认为,孝顺父母是人生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个人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类道德的最高境界。
儒家对生命的态度
儒家对生命的态度生命,是儒家思想中的一项重要价值观。
儒家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无论其社会地位、财富还是才能。
儒家的生命观包含着对人类的关怀和尊重,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呵护。
儒家的生命观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儒家强调人的自我价值。
儒家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而宝贵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贡献。
儒家思想中的“仁”就是指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关怀和尊重,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儒家强调培养和发展人的品德和能力,使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
儒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
儒家主张人应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相互依存。
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对自然进行破坏或者剥削。
儒家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儒家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价值和幸福与他人的关系紧密相关。
儒家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儒家思想中的“义”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和体谅,以及互相帮助和支持。
儒家认为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每个人的生命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展。
儒家对生命的态度是尊重和珍视生命,关注人的自我价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儒家思想中的“仁”、“天人合一”和“义”等概念,都体现了儒家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
儒家的生命观不仅是对个体的关怀和尊重,也是对社会的关怀和尊重。
只有在这种关怀和尊重的基础上,人的生命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和幸福。
对《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浅谈
对《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浅谈《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涵盖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论和行事,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和伦理道德观念。
在《论语》中,孝道被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人际关系的准则,是建立和谐家庭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下面将对《论语》中的孝道思想进行浅谈。
一、孝道的定义和内涵《论语》中多次提到“孝”,认为孝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行为,是对父母、祖先和长辈的尊敬、关心和侍奉。
孝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敬养父母。
孔子认为,孝是一种基本的人伦关系,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关心,要供养父母并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也要关心他们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定。
2.继承先祖。
孝不仅是对父母的尊敬,还包含着对祖先的敬仰和继承。
在孔子看来,祖先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我们应该通过祭祀、祭拜等方式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要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和文化。
3.忠孝两全。
忠孝两全是《论语》中的一个重要思想。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既忠于自己的国家和君主,又孝顺自己的父母。
这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孝道,才能真正做到忠诚于国家和君主。
二、孝道的重要性1.家庭和谐。
孝道是家庭和谐的基础。
在家庭中,如果子女能够尽到对父母的孝道,就会形成一种尊重长辈、关心家人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2.社会稳定。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孝道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尽到对父母的孝道,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良好风尚,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个人成长。
孝道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父母的尊敬和关心,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三、如何实践孝道1.听从父母教诲。
孔子认为,子女应该听从父母的教诲,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期望。
同时,也要认真学习并遵守家庭规矩和传统价值观念,从而在家庭中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
2.关心父母健康。
子女应该时刻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关注他们的饮食起居和精神状态。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认为是道德伦理的核心之一,被儒家视为治国安邦、修身养性的基石。
儒家经典中形形色色的孝道,体现了古代社会生活的种种情形和人们对孝顺的不同认识和实践,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语》中的孝道《论语》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孔子讲述了不少关于孝道的故事和观点。
孔子认为孝顺是仁德之本,它能够赢得父母和祖先的敬爱和祝福,同时也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与爱心。
孝道要求子女对父母尊敬和顺从,在《论语》中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卫灵公》)这表明孝道是仁道的基础,只有尊敬长辈、顺从父母,并矢志不渝地践行孝道,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孟子》也成为儒家经典之一,在书中孟子对孝道的阐释十分深刻。
他说:“父母爱之,亲之生也;长者敬之,尊之主也;强者暴之,贵之不得已也。
三者示爱,三者示敬。
”(《孟子·公孙丑上》)这说明孝道不仅要表现出尊敬长辈,更重要的是要表达爱,要让长辈感受到自己的感情,关心他们的感受,体谅长辈的苦处。
此外,孟子还提出,孝道是一种双向的互动,不仅子女要尽到自己的责任,老人和长辈也要尊重年轻人的观点。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体系。
其中对孝道的讲述也非常重要。
《大学》说:“自古皆有四敬,瞻(尊敬)天之神而远之,瞻君之官而远之,瞻长者而养之,瞻士之道而成之。
父母者,人之本也,本固则事祖宗,事祖宗则长久。
”(《大学》)这表明孝道要求我们顺应天命,敬仰天神,尊重社会规范和长辈,坚持传统的人文精神和美德,让孝顺的心灵成为一种家庭和社会的基础。
综上所述,儒家经典中对孝道的陈述丰富,无论是《论语》、《孟子》还是《大学》,都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孝道贯穿于儒家思想的各个方面,在家庭、社会和国家建设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深刻领悟和践行。
儒家的孝道观念
儒家的孝道观念
儒家的孝道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观念。
孝道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心和照顾。
儒家孝道观念强调子女应该尽全力孝敬父母,为父母做到三从四德的原则,即孝顺父母、忠诚丈夫、顺从兄长、自律与廉洁。
儒家认为,孝道是人伦关系的基础,是一种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的重要方面。
孝道的实践可以让人获得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以及个人品德的完善。
儒家强调,通过尊敬父母、侍奉父母,子女不仅能够维系家庭的稳定和和睦,还能够传承家族的优秀传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儒家的孝道观念还包括对于父母的教养责任。
儒家认为,孝顺父母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包括了对父母的尊重、对父母智慧的承认和对父母德行的传承等方面。
子女应该尽力以自己的行为来回报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父母争光。
总的来说,儒家的孝道观念以家庭伦理为基础,注重尊重和关爱父母,追求和谐的家庭和社会关系。
这一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深深扎根,并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家庭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中的孝道
儒家思想中的孝道儒家思想中的孝道“百善孝为先”。
孝道是中国文化自古提倡的一种善,同时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儒家宗教根源于对生命创造者的感恩之情与敬畏之心,“孝亲”是儒家宗教的重要内容。
《论语》中记载了不少有关孝道的言论。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儒家强调“博学于文”,以重视教育著称。
孔子指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若要成为“君子”,“文”(后天的文化教育)与“质”(质朴的善良本性)缺一不可,因而,“学文”是儒者不可或缺的人生内容。
不过,勤奋好学、自学成才的儒宗孔子认为,就做人的根本而言,比“学文”更加重要的是“孝”与“弟”,即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
“仁义”是儒家的基本道德价值,“孝弟”则是“为仁之本”。
在“孝”与“弟”两项中,更为根本的是“孝亲”。
在这一点上,儒教与基督有很大区别。
基督也提倡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爱上帝、爱基督。
《圣经》上记载,基督要求信徒们爱天父和基督超过爱自己的生身父母。
孔子则认为,凡是不能够将爱父母作为人生第一要义者,就是在做人的根本上还没有立起来。
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呢?因为儒家文化对人的生命来源的看法与基督有所不同。
犹太教和基督认为,一位男性的天父———上帝———创造了一切,与天地万物一样,人也是上帝的创造物,因此,人最该爱戴与感恩的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造物主天父。
儒家文化则认为,天地孕育万物,父母生育儿女,我们生在天地之间,既要敬畏感恩造就了这一切包括人类的天地大父母,又要孝顺感恩养育了自己的生身父母。
在基督信徒的婚礼仪式上,感恩与顺服上帝是重要内容,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上,则一拜天地(人类和万物的大父母),二拜高堂(自己的生身父母),最后夫妻对拜,男女合德。
正因为中国儒家文化认为生身父母是个体生命的来源,所以对父母极其感恩,父母在家庭中地位神圣,“孝亲”是儒家宗教的重要内容。
儒家思想中的死亡观与生命态度
傅佩荣儒家思想直接谈及死亡的地方并不多;不过,从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反映出死亡看法的倒有不少。
我们就由这个角度来看看儒家的死亡观。
第一,儒家认为死亡是自然生命的结束,人既然出生,就无法避免老、病、死,死亡是极其自然的现象,因此在《论语颜渊》中即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之言,也有”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话。
死亡既非人力所能左右,是自然的结果,所以儒家认为人对死亡毋须过分悲叹。
价值生命的完成不过,儒家认为人活在这世上,除了”自然生命”之外,还有”价值生命”需完成,人必须藉自然生命以实现其价值生命,因此人必须珍惜生命。
所以,当颜渊死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以”不幸”二字来形容,并为他痛哭。
这不仅出自深刻的师生情谊,也出自对”道统”恐怕失传的忧念,颜渊的自然生命太短促,无法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生命,在孔子看来是极为可惜的一件事。
因此,儒家认为君子应当善自惜生。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就曾劝诫子路不可”暴虎凭河,死而无悔”,在〈宪问〉中,亦批评”若匹夫匹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
在他看来,为血气之勇或小信小义而轻易牺牲生命,都是很不值得的。
在《孟子尽心篇上》也劝人不要”立乎岩墙之下”,从事不必要的冒险。
所以,尽管管仲变节改事齐桓公,孔子仍对他赞誉有加,因为他对社会国家尽上了责任,完成了自我的价值生命。
基于同一理由,儒家并不认为长命是一件好事。
孔子就曾在论语宪问篇中说他的朋友原壤”幼而不逊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如果一个人只有自然生命,活得很老,却无法完成自我人格与价值生命,则不如不活;自然生命绝非人一生的目的所在。
自然生命的結束第二、儒家认为死亡是自然生命的結束。
儒家一方面相信死亡与命运有关,另一方而相信死亡与使命有关。
所谓使命,即是人对于自己之所以成为一个人的自觉:人要知道自己为何而生、为何而死;知道为何而生为何而死,就可以选择某一理想,以成全其价值生命。
当人一旦对死亡采取主动态度,就不再被动的被死亡攫获,生命向度遂豁然开朗。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孝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经典中有很多关于孝道的论述,下面我将从《大学》、《论语》和《孟子》三部经典中选取几篇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孝道。
我们从《大学》中来看。
《大学》是儒家经典中的一篇论文,是儒家思想的起源之一。
其中有一段话写道:“家有常礼,所以成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不行。
”这段话强调了家庭礼仪的重要性。
按照儒家的观点,礼仪是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孝道的具体体现。
在家庭中,子女应该按照规定的礼仪行事,尊敬父母长辈,孝顺父母,尊重家庭内部的秩序。
通过遵循常礼,家庭才能和谐有序,子女也才能成才立业。
从而这段论述强调了孝道与礼仪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论语》中的论述。
《论语》是儒家经典中的一部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
其中有一句著名的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意味着孝道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孩子在父母面前尽心尽力,尽孝尽顺。
孔子认为,孩子应该先孝顺父母,和父母保持亲密的关系,不离不弃,不远游,而且出外游玩时也要遵守规定的行为准则。
这样的话体现了孝道对于父母的尊重和孝敬。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孟子》中的论述。
《孟子》是儒家经典中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重要来源。
在《孟子》中,提到了孝道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孝之于国。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句话意味着孝道不仅仅是对于父母的尊敬,更是对于国家的责任和报答。
按照孟子的观点,孝道不仅表现在对于父母的尊重和孝敬,同时也包括对国家的关心和奉献。
孝道与国家的对应关系,提醒我们要关心社会大局,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儒家经典中的孝道论述强调了家庭礼仪的重要性,指出了孝道的第一要义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孝敬,同时也提出了孝道对国家的责任和报答。
这些论述的核心观点都是为了强调孝道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在今天,尽管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古代经典中的孝道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神。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
浅谈儒家经典中的孝道分析在儒家经典中,孝道是多次被谈到的议题,从《论语》到《大学》和《中庸》,孝道的重要性始终如一。
在《论语》中,孔子说:“孝哉,闵其犯我。
忠哉,信如之君。
”(弟子们死后,其父称病请孔子为之主丧,孔子以为义,数涕下,谓弟子曰:“回也,盖闻夫君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孝”是指对父母的孝顺,“忠”是指忠于国家和国王,这反映了儒家思想中为人所持守的价值观。
在《大学》中,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思想,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
大学又说:“身体端正,衣服整洁,戒饮食,恭敬谨慎,而后以孝悌而首是也。
”这里明确阐述了孝道是文化价值观的核心之一。
当个个家庭都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满足国家的要求的事情就会更容易实现了。
在儒家经典中,除了孝道,还有其他的价值取向,如“仁、义、礼、智”等。
这些所有的价值,都要在真正的儒家文化中通过孝道来得到实践。
所以孝道是一种载体,在儒家文化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长大和接受教育,那么他们就会无形中吸收孝道的基本性质。
孝道的基本概念是对长辈的孝顺和尊重。
这不仅仅是父母之间的关系,对爷爷奶奶、祖父母等辈也是一样的。
因此,在儒家经典中,孝道是与老年人有关的一种价值观念。
孩子们应该尊重长辈,帮助照顾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安度晚年。
但这种尊重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贡献,更包括精神上的关注。
总之,孝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今天的中国,尽管儒家文化已经演变为现代文化的一部分,但人们仍然会遵循传统的孝道作为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并在家庭和社会中不断发挥它的作用。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意蕴解读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意蕴解读自公元前五世纪初,儒家孝道思想就已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是一种传统的道德观念,它凸显了人类崇尚敬老、尊师负责、节约节俭、克己奉公的精神,为了把握和准确把握儒家孝道思想的核心内涵,本文对先秦时期儒家孝道思想的意蕴进行解读,为了更好地认识儒家孝道思想,深入剖析其理论深度和内在价值。
首先,要了解先秦时期儒家孝道思想的意蕴,必须从儒家孝道思想的定义开始。
儒家孝道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正视自然,尊重与爱护父母和其他长辈。
它是一种道德观念,强调儒家家庭伦理,强调人们服从长辈、礼貌待人、关爱弱者,宣扬以和而不是以斗为主的理念。
此外,儒家孝道的核心意义在于传统的节俭和家庭教育,尊重父母既表达了儒家家庭观念,也是对道德规范和伦理道德的认可。
其次,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内在价值决定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从《诗经》到《论语》,从《易经》到《论衡》,儒家孝道思想都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方式存在于文学著作中,充分反映了儒家孝道思想的思想深度。
例如,孔子在《论语》中强调,“孝子思其母”。
在《春秋》中,儒家孝道思想更加强调了服从长辈的重要性,例如,孔子说:“忠孝无反,则圣人之道不坠也。
”外,儒家孝道思想的核心内容也反映在礼仪文化中,例如父母应该如何尊重和爱护子女,子女应该如何尊敬父母等。
最后,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实践价值也体现在他们的日常行为中。
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成员之间都要相互尊重,祖孙三代相守,维护家庭和谐,遵守传统的礼仪规范,礼让并重,维护社会秩序,例如拜谒长辈、朝贺祝贺、犒赏师长等等。
此外,家庭还要定期举行祭祀、孝偿节任务,阐述社会和精神伦理,增强人们爱国爱民、敬老尊贤的思想观念。
综上所述,先秦儒家孝道思想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度完善的家庭伦理观念,它强调以节俭和克己奉公为基本原则,以尊敬父母为核心,是一种凝聚人们共同精神的阐述,更是一种表达真理的最高形式。
因此,先秦的儒家孝道思想不仅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内涵,也体现出儒家礼仪文化的实践价值,可以说是儒家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生重死 三立不朽——儒家思想的生命智慧
贵生重死三立不朽——儒家思想的生命智慧“生存或毁灭,这是个问题”千百年来,哲学思想家们都试图在回答一个看似简单却蕴涵无穷深意的问题。
二千多年前儒家从“生”来观“死”,将重心放在了人身上,思考人性、关怀生命,并形成了中国儒家独特的生命智慧——贵生重死,三立不朽。
接下来我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一)生命宝贵珍爱生命儒家认为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宝贵的, 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人为万物之最灵最贵者”的思想,《尚书·泰誓上》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荀子在《王制》篇中说道:“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将天地万物分为四类,用这种比较的方法,从现象上说明了为什么天地万物中人最为贵。
《易经·系辞传下》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并进一步强调“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简单地说就是天地君亲师,只有人类才具备这样的智慧,所以人最贵。
总之,儒家在看待生命问题上是采取了贵“生”的态度的。
医学接受贵“生”思想甚至更深刻地贯彻这种精神。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意思是说天上覆盖与地上承载的, 自然界万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
孙思邈在《千金方》的自序中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这里他以人命重于千金为比喻,也是他为何要把“千金”两字作为自己书名的真正含义。
(二)乐生安死, 畏天知命儒家贵“生”重“死”的生命智慧另一表现层面就是“乐生安死”“畏天知命”的积极人生态度。
儒家主张“乐生”是珍爱生命,奋发图强,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安死”,不是崇尚死亡,而是当死亡来临时,不惧生命的终结,坦然面对。
这不是简单的宿命思想,这种面对死亡的坦然超然,是在生命的过程中始终勤勉奋斗,追求理想,身体力行,以身践道的态度。
儒家的孝道及其现实意义
一:简述儒家的孝道“孝道”文化是中国特有的,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考证,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
“孝”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意思是小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
“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于待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
一、先秦时期儒家的孝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体家庭的形成,父系家长制的确立,“孝”的观念就逐渐形成和发展。
下面,我们从儒家的经典和有关文献中来考察儒家关于“孝”的内涵和它的变化、发展。
首先,我们考察《诗经》和《尚书》中“孝”的观念大家都知道,《尚书》和《诗经》都是经过孔子删定的儒家经典,其中包含着关于“孝”较为原始的观念和内容。
1、奉养父母《尚书·酒诰》说:“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在农闲的时候,用牛车载着商品,去远处的地方进行贸易,用来孝敬赡养父母,让你们的父母高兴。
2、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诗经·小雅·蓼(音lù,陆)莪(音é)》这首诗抒发未能奉养父母、孝敬父母而使父母离开人世之后的悲痛不已的心情。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生我劬瘁”。
对父母的逝世,悲伤不已。
他们在十分劳累和病困中生育了我。
他们不但生育我,抚养我,还疼爱我,照顾我,庇护我。
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德应该予以报答3、尊敬父母,娶妻必告之《诗经·齐风·南山》:“藝蔴如之何,衡从(纵)其亩。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诗借用种蔴必有田垄的道理,比喻娶妻必须告诉父母。
4、孝顺父母应该成为效法的榜样。
《诗经·大雅》中还说:“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永言孝思,昭哉嗣服”孝顺先人的思想是全体臣民的榜样;还应该管理好自己职务以内的事情。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孝子的孝顺之心真诚而不枯竭,全家永远能得到福祉。
5、不孝父母是最大的罪过。
如果儿子不能成就父业,大伤他父亲的心;如果父亲不慈爱自己的儿子,反而厌恶他;如果为弟不尊敬兄长,为兄的不友爱弟弟。
那就应该用文王制定的法律来惩办这样的人,不可赦免他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一)论文关键词]孝道生命意识追思爱敬延续论文摘要]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传统中,儒家孝道思想不仅体现出一种家庭伦理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人类对于自身生命的关怀,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一种体现。
祭祀祖先是对生命的追思意识,孝养父母是对生命的爱敬意识,生儿育女、以期传宗接代是对生命的延伸意识,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正是通过这三个层面展示出来,这也是儒家孝道文化独特魅力所在。
梁漱溟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
”1](P307)当人们谈论儒家孝道思想的时候,往往最容易想到子女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其实,儒家孝道思想不仅局限于子女对父母的孝养,还包括其他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崇拜、祭祀祖先和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是对过去生命的一种追思;对父母的尽孝则是对现在生命的珍视与关爱;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对未来生命能够得以延续的一种期望,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古代社会,人类的生命正是通过在这三个环节中的不断流动得以传承与提升。
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2](P31),生命意识则是儒家孝道思想的本质。
一、生命的追思意识孝道思想中对祖先的祭祀是中国人祖先崇拜的一种表现,是人类亡而不死的生命意识,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孝经·三才》)孝是人类一切社会行为的根本准则,是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起点,故曰“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纲也”(《吕氏春秋·孝行览》)。
孝字是一个会意字,早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就有“孝”字,孝字结构具有双重特征。
从象形角度看,该字上半部是“老”字,表示祖宗、先辈的意思;下半部是“子”字,表示子女、晚辈的意思。
从会意角度看,孝字则是“老”字与“子”字的组合,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意义:“老”扶“子”头,“子”承“老”身,这一结构既可理解为“子”是“老”的拐杖,有责任、义务对“老”的生命进行赡养和照顾;又可看作“老”用饱经生活沧桑的手掌抚摸着“子”的头,向晚辈托付生命传承的责任,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
正是基于这样的意蕴,故《尔雅·释训》解释道:“善父母为孝”;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
从老、从子,子承老也。
”“孝”的文字结构向我们展示了“孝”所具有的最原始、最质朴的意蕴,尽管这只是一种萌芽状态,但构成了整个孝文化的生长点。
正是通过对“老”和“子”这种原发性的生命关系的延伸和提升,才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孝文化。
人类与其他一切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能够自觉用意识的力量去维护生命,在人类早期,人就开始思考自身的存在和生命本源问题,从而产生了对生命本源重视的意识,这种观念则体现在人们对祖先崇拜以及祭祀的活动中。
西周金文中的孝观念大多数表现在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中,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其崇拜对象并非健在的父母,而是先祖。
当时出现的孝字,也多与祖先祭祀活动有关,如《追簋》中有“用享孝于前文人”(《三代吉金文存》9.5),《酒诰》中有“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文侯之命》中有“追孝于前文人”(《尚书·文侯之命》)等,句中无不包含此种意义。
祖先崇拜的出现固然是由多方面心理因素造成的,但感念生命的由来、感激祖先赋予生命无疑是最重要的方面。
他们知道:“先祖者,类之本也”(《荀子·礼论》),“无先祖焉出?”(《大戴札记·礼三本》),“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效特性》)。
由于生命是从祖先那里传承而来的,我们先人所拥有的生命来之不易,所以人不能忘祖,“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礼记·祭义》)。
人们祭祀祖先,就是要表达对祖先赋予我们生命的崇敬、感激和追思之情。
“我们从思想的观念来看,人的最高生活目标就是生命,尤其在古代社会,举凡一切人能赖以生存的都被人视为最高价值所在,而当人智对自我主体有更深刻认识时,对生命之源,生命所从出之所,必生敬慕感念之情而加以祀之。
”3](P71)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先祭祀与崇拜的行为,是孝道思想一种追本溯源的情结,核心是对生命来源的追思。
孔子虽主张“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但他谈论孝不是承继周人只注重对祖先的追思,而是延续春秋的新思想,他将孝还原为人对祖先、父母的真实情感,为孝找到了现世个体存在的生命依据。
在回答宰我问“三年之丧”时,孔子指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这是从生命追思的角度对“三年之丧”的合理性作出说明:我们生下来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难道在父母去世时,不应该守丧三年作为回报吗?可见,“三年之丧”并不神秘,它不过是人们真实情感在生命意义上的具体体现。
孔子还曾经有言:“所重:民、食、丧、祭。
”(《论语·尧曰》)人除了吃饭外,最重要的就是办丧礼和祭祀鬼神了。
但孔子所认为的丧礼并不仅仅是一个礼节仪式的问题,他的重点在于内心感情在丧礼中的表现。
在林放问他礼之本时,他的回答充分表现了这一点。
“礼,与其奢也,宁俭。
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对祖先祭祀的重视当与古人祖先崇拜的观念紧密相关。
由此追溯孝观念产生的文化心理根源,我们不难发现,孝观念与祖先崇拜是直接关联的。
祖先崇拜观念不仅使古代中国社会带着氏族制的脐带跨进了文明社会的门槛,进而由氏族制发展到宗法制,它还深刻地影n向了中国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
钱穆先生说:“儒家的孝道,有其历史上的依据,这根据,是在殷商时代几已盛行的崇拜祖先的宗教。
上古的祖先教,演变出儒家的孝道;在秦汉以后的两千年,儒家的孝道,又维系了这个古老的宗教。
”4](P51)这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祖先崇拜观念与孝道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祖先崇拜活动中所体现出的孝道观念是对生命的一种追思。
二、生命的爱敬意识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不仅是在敬宗祭祖的活动中去体悟生命、感念生命,去追思生命来源,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珍惜和爱护正在存有的生命,把对先人生命的幽思化为一种现实的生命意识,生命的终极关怀也相应地转化在现实的伦理生活中,在现实中以爱心对待父母、以养心敬重父母,甚至在此基础上善待自己。
孝道思想的爱敬意识主要表现为对父母的关爱,孟子道:“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万章上》)意思是说孝的至高点没有比尊亲更高的孝行为了。
换言之,尊敬父母就是最高、最大的孝。
荀子也曾说:“能以事亲谓之孝。
”(《荀子·王制))这也是说能够奉养自己的父母,就是孝。
可见,孝首先是赡养父母,诚如《孝经》所云:“夫孝,始于事亲。
”关爱父母、孝敬父母,对于“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年龄逐渐增大,子女因父母能够高寿而感到高兴、喜悦;同时父母在世的生命也在日渐减少,子女则因父母年迈而产生忧虑、恐惧。
子女应当珍惜父母这一有限的生命,尽可能地去延长。
当然,对父母的孝敬、对父母生命的延长,在物质层面上的赡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的关怀,孝敬父母的实质在于爱、在于敬、在于尊重。
孔子在论及孝敬父母的时候也多侧重于发自子女内在的真情实感。
如:“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孔子弟子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这就意味着孝敬父母在物质层面上的满足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更要对父母有恭敬之心。
“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
”(《中庸》)其中所体现的思想就是说,孝顺父母是有原则的,孝敬父母要常常反问自己对父母尽孝是否是真心实意,如果对双亲不是诚心诚意,也就谈不上是孝顺父母了。
从外在形式来看,孝敬父母的行为要严肃庄重,要合乎于礼:“生,事之于礼;死,葬之于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孝经·纪孝行章》)从内在情感来看,孝敬父母要怀有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感情,要“笃于亲”,只有心里对父母有笃诚的亲爱之情。
才能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才能做到对父母“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总之,对父母的孝行具有不同层次和境界,但核心是尊敬,诚如曾子所言:“其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祭义》)同时,孝道思想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还表现为对自我的关怀、珍爱。
“身者,亲之遗体也。
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身体不仅是自己的生命的承载体,同时也是父母生命遗留下的身体,是父母生命在我们身体中的延续。
善待自我、重视自我就是对父母乃至祖先生命的保全。
“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也。
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也。
”(《礼记·祭义》)“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
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能敬其身,是伤其亲。
伤其身,是伤其本。
”(《礼记·哀公问》)为了保全自身的生命,为了自身安全,不登高,不临深,不处险地,“游必有方”。
当然,伤风败俗、违科犯禁的行为更不能去做,以达到“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礼记·祭义》)的境界。
孔子的弟子曾子临死时对他的弟子们说:“启予足,启予手。
”(《论语·泰伯》)让弟子们看到自己的身体是完整的,没有损伤,并以此感到欣慰。
曾子说,自己在生活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十分注意不使自己的身体受损伤,这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身体是受之于父母的,其中承载了从祖先传下来的生命。
曾子等都认为,受之于父母以完整的身体,应该以完整的身体还给父母,才能使父母的生命也得以延续,这是孝道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涵。
“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作为一个生命体,自己的身体肯定是过去生命的承载者,生命是通过这一有形物质而贯穿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
“人对自我存在、自我生命的重视,正表现人对生命的崇高敬意。
因为人的生命源于父母,父母的生命无限地往上追溯则来自天地,故人对自我生命的敬意就好比对父母、对天地的敬意一样。
”3](P24)。
在当时家族观念流行的社会背景下,强调对自身的珍视、爱惜,体现出对家族生命传承的责任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