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俐 性善论与原罪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罪说”与“性善论”的比较
摘要:人性论一直是伦理讨论的焦点,对其探讨与探究对于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与人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性善论”和基督教的“原罪论”对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有着深远影响,并成为一个文化的重要积淀,深入每个民族的骨髓和血液。

本文旨在比较两者不同方式对人们的影响,虽然途径和社会教化不同,但是最终都是导引人们向善和人性超越。

关键词:人性;“性善论”;“原罪说”;比较;“人性超越”
所谓人性即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

人类在认识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进行着自我剖析。

人性问题是古今中外都对其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和思考。

一个民族对于人性的探索会在其民思想观念,族思想意识,社会伦理观念有着重大影响。

对认识中西民族之间的道德伦理的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1。

一直以来,存在着中西两种人性观,即以孔孟为代表的“性善论”与西方的“原罪说”。

以此为基础中西文化传统和底蕴也有差异。

一、儒家性善论
“孔子作为中国儒学的开宗鼻祖。

早在春秋时期,他在人性问题上就提出了两条原则:一、肯定人性存在,认为人的本性基本相同;二、肯定后天‘习’可以改变人性。

其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这种思想初步奠定了中国传统人性论的范式,以后各个时代的哲人差不多钧是在‘自然之性’与‘后天之习’之间保持着合理的张力。

孔子说:‘人之生也直,(《论语·雍也》)天生德于予。

《论语·述而》’孔子认为正直、直率是人所具有的本性之一。

‘直’一种道德。

‘天生德于予’,亦即是说。

‘直’着一类道德是生而具有的。

由此观之,孔子在人性问题上是倾向于性善论的。

”2
“战国时期,孟子是儒学性善论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性善论的左后完成者。

他继承和完善了孔子人性论,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在孟子看来,人性趋善是人的天性,犹如水之就下一样是种客观规律。

孟子认为人固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此‘四端’是性善的萌芽。

这四种善端正是‘四德’(即仁、义、礼、智)养成的基础和先验根据,而‘四端’则是‘四善端’得以保持和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善性虽是人的本性,但它不会自然而然地自我保持;人必须借助于仁、义、礼、智这四种善德的认知和实践,即思善择善,广施善形善举,才能保有和发展自己的善性。

‘四善端’和‘四德’的发展处于辩证统一过程之中,孟子之后,汉代硕儒董仲舒又在孟子‘四德’说中增入‘信’德,将‘四德’发展为‘五常’,因此,后世儒家即以‘五常’解说性善论,并通过对‘五常’道德信条内容的充实和发展完善性善论。

由此可见,儒家特别重视道德主体在修养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强调道德主体对自我行为的意识与把握是道德的关键,坚持把个人的主观努力作为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决定性因素”3。

“养浩然之气”的道德修养原则,是为后人十分推崇的浩然正气,实质上,它是一种基于道德主体的崇高理想和正义感的精神品质,一种高尚的人格气节和道德情操,孟子说,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是说这浩然之气,必须靠合乎正义的道德行为来培养,不得受私欲的蒙蔽和劣行的戕害,才能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否则便会枯萎;同时,它也是人通过长期执着追求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正义行为才培养起来的,而决不是偶然做几件好事就能唾手可得;如果做了亏心事,这浩然之气就会败坏。

具有浩然之气的人被孟子誉为‘大丈夫’。

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儒家这种努力培养高尚独立人格的善养浩然之气的道德修养原则,对后世的知识分子乃至全民族的完善人格追求和社会道德风貌的改善,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不仅如此,善养浩然之气的人格追求,在后来的发展中升华为一种爱祖国、爱人民和对自己的国家民族无限忠诚的具有超越意义的崇高精神境界。

以至于对
1杜以向“性善论”与“原罪说”之人性超越比较[J] 理论导报2012,(8),105-106
2牛慧光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之比较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2004,(4)14-17
3曹连海中国文化的性善论与西方文化的性恶论之比较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J] 2001,(4),42-47
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基督教原罪说
“基督教的人性理论是与原罪说联系在一起的。

根据圣经旧约‘创世纪’的叙述,耶和华在创造了世界后,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了亚当,把他安置在伊甸园中,并吩咐他不可吃‘知善恶树’上的果子。

上帝又从亚当的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出了夏娃,使她成为亚当的配偶。

在化身为蛇的魔鬼的引诱下,夏娃和亚当偷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他们两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

1’耶和华知道他们偷吃了禁果,变得和自己一样能分辨善恶,便把他们逐出了伊甸园,任凭他们在大地上繁衍。

后来,他又发现,‘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2’甚至‘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3’。

于是,耶和华后悔了,决定用洪水把人类消灭掉,只把挪亚及其后代保留下来。

夏娃和亚当因偷吃禁果而堕落,这被称作是人类的原罪。

从‘创世纪’的叙述可以看出,人原先对善恶似乎完全是无知的,只是因为受了蛇的诱惑,偷吃了禁果,才知道了善恶。

而人一旦知道了善恶以后,‘终日思想的尽都是恶’,甚至“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

按照这样的说法,在偷吃禁果之前,人类祖先的本性似乎是无善恶可言的;而在偷吃禁果之后,人性便变成恶的了。

其实,原罪只是一个隐喻,它表明:人类作为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从出生的时候起就具有作恶和犯罪的意向。

所以,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在新生的婴儿身上已带着原罪,不过要在他成长时才显出来。

亚当不幸,我们所有的人也在亚当中不幸4。


原罪深深地嵌入了人类的基因,代代相传,永远无法摆脱。

基督教用傲慢(pride)、嫉妒(envy),暴怒(wrath)、懒惰(sloth)、贪婪(greed)、暴食(gluttony)以及淫欲(lust)这七个撒旦的恶魔形象来代表最基本的七种罪恶,但实际上,原罪之恶的内容远胜于此,它不仅包含了欲望之罪,还包含智慧之恶、知识之恶等深刻而广泛的内容5。

它能够让人以客观虔诚的心态对待自己,接受上帝的救赎。

“原罪说和解脱说确实构成了基督教教义的最核心的内容。

事实上,原罪说也就是基督教的人性理论,而这种人性论是与我们上面提到的荀子的人性论相近的,即主张人性在本来的意义上就是恶的。

相较之下,西方的性恶论却充满了浓重的宗教气息。

原罪之恶是大恶、深恶、彻彻底底的恶,只有上帝才是善的。

而对于恶的克服又不能指望人类自己的力量,只能求助于神的力量,等待上帝的救赎,人们除了相信,别无他法。

善归神,恶归人,寄希望于彼岸、寄希望于超人间的力量的原罪之恶,在此便具有了无限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却也透出无法抵御的悲观情绪。

“原罪说”作为基督教教义的出发点和核心,一方面奠定了基督教的思想理论基础,正因为人生而有罪,才有了基督教教人向善、断赎罪的思想。

基督教虽然并没有明确提出人权和民主的概念,但是在内容上,《圣经》就早以强调了。

基督教所信奉的实质为仁爱,公义之道的上帝之道,表现了基督教所提倡的,就是希望人们能遵守上帝的意志,尊重人,爱护人,秉性公义,做到正直、公平、公正。

基督教尊重人权的思想传统,对西方正直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多重要的西方国家都将“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人权思想写在宪法的开头,如法国1848的宪法中写到的“自由,平等、博爱。

”而且,教义中“感恩”的思想也对社会保障产生了巨大影响6。

“性善论”与“原罪说”殊途同归
“孟子认为:‘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告子》)。

仁、义、礼、智是人之本性,人之‘善端’,因此,只要顺着人的本性而为,发扬内心的善性,人人都可以实现人性的超越,达到成仁成圣的境界。

孔子曾言:‘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上》),二者都认为,只要内心努力追求仁的境界,就能达到仁道,成为像要属于那样的人。

因此,能不能实现成仁成圣的目标,取决于自己主观意愿和努力的程度,‘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孟子曾说:‘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虽然这里孟子说的是君王的执政问题而非个人的修养问题,但实质上两者同理。

无论是君王
1转引自M.Heidegger,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1977. P20-28
2转引自M.Heidegger, Holzwege Franfurt,1950, P284
3转引自M.Heidegger, Holzwege Franfurt,1950, P310
4俞吾金《西方的人权理论与儒家的人的学说》学术界[J] 2004年02期79-85
5孙婧文《性恶与原罪》青年文学家[ J] 2011年10期192+194
6徐菁《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政治和文学》知识经济 [J] 2010 20 167-168
从政治国,还是个人立身处世,都有一个‘不为’与‘不能’的问题。

因此,在‘性善论’的语境俐,人性超越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不要仰仗外在力量来臻于道德完善1。


“基督教信仰认为人人皆有原罪,因为原罪,人的本性堕落了,而堕落的本性使人无法给出正确的善恶判断,人也无法根据自己的堕落本性摆脱自己的堕落本性,所以罪人往往认识不到自己的罪,更不可能摆脱自己的罪’人的罪性或人性的恶来源于滥用自由意志,而不滥用自由意志又是不可能的,因为滥用意志所导致的人性亏缺具有存在论意义上的终极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所以,罪人当然仍然向善,但是,他的罪使他无法向善’因此,除了虔诚的向神忏悔,还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外在约束机制以惩戒的手段限制人的行为,对罪人加以警醒和惩戒,才能使之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罪恶,达到忏悔的目的,因此基督教伦理非常重视律法的强制作用’人要想改恶从善,必须遵循法律,接受惩戒’不同于中国的‘礼,基督教的律法重在强调’不能做什么,以防范人的犯罪为主,是以否定的形式来颁布道德戒律(如"摩西十诫),采用惩戒与法治的方法来规范人们行为’所以“原罪论在道德实践中强调他律,而对个体道德教化不太看重。

2”
“总之,‘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但受外部影响,亦有堕落的可能,人性超越的关键是人主观意志的追求,重视用教化的手段调动人向善的积极性,劝导和说服是道德实践的主要方式;‘原罪论’认为人性虽因原罪而堕落,但是非意识尚存,仍有向善之心,但堕落的人性使人常常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罪恶,所以人性超越需要外在力量即神的恩宠来救赎,重视用惩戒的手段来阻止人作恶的倾向’道德教化通过使人内省,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律法惩戒效果更加直接、高效。

‘性善论’肯定人性本善,更深刻地注意到了人性光明的一面,肯定自我在完善道德、实现人性超越方面发挥主观意志的作用,使人更加积极向上,具有乐观自信的精神,所以更加注重现世生活,以追求成仁成圣为目标。

而‘原罪论’则更深地注意到了人性幽暗的一面,认为人之罪性乃客观存在,使人更加谦卑冷静,具有一种高度自省精神,力求依靠上帝的恩典来得蒙救赎,所以更注重来世生活,以升入天国为目标。

其实,一个人生下来到底是“善”还是‘恶’的,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最终达到‘善’的境界才是最重要的。

‘性善论’和‘原罪论、站在不同的角度,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对人性超越的方式和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答案,因此二者不是针锋相对的,而是可以取长补短的。

”3
文献:
1杜以向“性善论”与“原罪说”之人性超越比较[J] 理论导报2012,(8),105-106
2杜以向“性善论”与“原罪说”之人性超越比较[J] 理论导报2012,(8),105-106
3杜以向“性善论”与“原罪说”之人性超越比较[J] 理论导报2012,(8),105-106
杜以向“性善论”与“原罪说”之人性超越比较[J] 理论导报2012,(8),105-106。

牛慧光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之比较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2004,(4)14-17。

曹连海中国文化的性善论与西方文化的性恶论之比较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J] 2001,(4),42-47。

俞吾金《西方的人权理论与儒家的人的学说》学术界[J] 2004年02期79-85。

谢文郁《走出文化盲点:原罪论视角下的性善论》教育文化论坛[J] 2011,(2) 113。

余保玲《中西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比较》改革与开放[J] 2010年22期191-192
胡卫青《中西人性论的冲突:近代来华传教士与孟子性善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J ]2000年03期68-75 吴秋新《人性善恶之我见》法制与社会[ J] 2009年5期
孙婧文《性恶与原罪》青年文学家[ J] 2011年10期192+194
徐菁《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政治和文学》知识经济[J]2010年20期167-16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