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原罪说与中国的人性本善

合集下载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转载)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转载)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转载)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对此,具有不同信仰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

基督徒认为:人性本恶,人生而有原罪。

儒家学说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或许,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并不重要——因为不论人性善还是恶,人类都已经走过了几千年文明史。

但是,持不同的善恶观的人或民族,则可能产生不同的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价值体系,并由此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

西方的基督教和中国的“儒教”便是如此。

西方基督教的全部教义体现在一部《圣经》上。

据《圣经》记载,上帝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亚当和夏娃。

但是,亚当和夏娃在蛇的引诱下偷食了禁果,以戴罪之身被赶出了伊甸园。

因此,基督徒认为,人生而有原罪。

人的一生必须不断地忏悔、祈祷并且宽恕他人,爱他人,甚至爱你的敌人,即使是遭尽劫难,也认为是上帝让他去承受苦难,而不怨天尤人,更不忌恨他人。

相反,却始终能保持一颗感恩之心。

但中国的儒家学说不同,它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即大德之人讲习的学问道理,在于发扬人们天赋的善良美德。

因而人天生是善良的。

这就可能得出一个这样的推论:如果一个人因作奸犯科而受到了惩处,他也许不但不为自己的行为忏悔,反而可能心生怨恨。

因为他认为,我天赋善良,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违法犯罪的地步呢?那是因为我所受的教育不好、社会环境不好,我从小就没有大德之人来发扬我的天赋美德,不然天性善良的我怎么可能变恶呢?所以,如果说要惩罚的话,应该先惩罚我的父母(不是曾经有报道说,一个死刑犯在行刑前把自己母亲的乳头一口咬下来了吗)、我的老师乃至这个社会——谁叫他们糟蹋了我善良天赋!瞧,多么可怕!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有了这种意识该多么危险。

因而,人是需要有感恩之心、敬畏之心的。

然而,敬畏是需要有神圣的敬畏对象的,如法律,如宗教——如基督教中的上帝。

培根说:“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支柱之一。

”宗教信仰是一种全部生命信仰,是心灵的彻底皈依,是人们集体地表明对一种神秘的、神圣的终极意义和生活超验价值的共同信仰和献身。

中国与基督教

中国与基督教

中国与基督教
第一,人性本恶的观点,驳论于中国传统思想。

(亚当夏娃是上帝的作品,上帝满意自己的杰作,创立宇宙生命人类,看看周遭和星空多么和谐有序)第二,不给让祭奠祖先,违背中国人伦。

(我完全接受上坟,也接受自我心理安慰的道教佛教,安慰剂效应)第三,唐朝就开始传入,已经上千年,千年都不合水土。

(当时影响皇权而被取缔,皇帝才是最高的,耶稣比帝王高贵不符合中国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也要祭天,君权神授,敬拜老天爷元始天尊玉皇大帝,泰山封禅)第四,基督教内部太乱,教派林立,各种纷争。

(天主教完全是世俗化的具有政教合一性质的教派,现在新教才是符合耶稣教导,《圣经》是历史书)
2016-8-30
( 暴力革命,无产阶级,资本家剥削阶级,唯物主义,矛盾斗争,阶级斗争,这是违反人性,反人类的,权贵官僚资本主义怎么解释?有了这套学说,社会就会发生文化大革命,国家还能安稳发展?和谐社会稳定压倒一切都是违反矛盾斗争促进推动进步,相互矛盾呀。

( 蒙古国,外东北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北方四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海,越南霸占最多,印度占领藏南,俄国割让的蒙古汗国的和中国的太多了。

中国日本都是强国,但都不敢跟俄国强硬,中国对东南亚也是投鼠忌器,中国对印度越南韩国的战争让三国人民痛恨中国人,让美国有机可乘包围中国,苏联利用中国与周边战争,让中国的铁杆盟友很少,不是印巴冲突,巴铁也是跟美国混的,现在几乎都是美国的盟友,除了朝鲜伊朗。

中西方人性观区别

中西方人性观区别

中国跟西方人性观的异同——指导老师:高春华摘要:人性,已经是人类讨论的永恒的话题。

虽然依旧各执己见,但综合古今中外各家所长,透过他们的论述,我们放佛可以窥见人性的一些端倪——中西方的人性学说大致相同,但他们的主流却是不同的。

关键词:人性、东西方、善、恶、人性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英国著名哲学家大卫·休谟说过:“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关系,任何科学,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有多远,他们总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

”因此,作为一个人,思考人性这个问题,是与生俱来,与身同在的问题。

我们只有了解了人性,才能对以后生活方方面面问题,有更深入的分析与了解。

中国关于人性的理论主要有:性善论、性恶论、信无善无恶论、信有善有恶论、三品论。

中国古代、现代,关于人性的主流依然是性善论。

1、性善论。

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曾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他对人性的基本设定是人的本性普遍切近,习养造成了千差万别。

虽没有明确的指出人性本善,但从其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性本善的方面还是占很大一部分。

孟子却直言不讳的提出了人性本善论,在他认为,人性中,天生充满了仁、义、智、礼等。

以至于儒家的启蒙教育经典《三字经》的开编就讲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的人性本善论的观点。

2、性恶论。

儒家的第三个代表荀子曾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认为,人天性本恶,是后天的培养才使恶变善。

但是,善只能附着在本性之上,而不能取代本性。

他的本恶论,对后世的法家影响很大。

3、无善无恶论。

战国时期的告子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人性和水一样,“水无分于东西”,性也“无分于善不善”。

从告子的言论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所信奉的人性并没有本善与本恶,就犹如水无分于东西一样,全看后天的引导。

后天的环境影响在人性的善恶论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有善有恶论。

西汉的扬雄是汉代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法言》中提出了“人之性也善恶混”的人性论思想。

人之初,性本善?OR 人之初,性本恶?

人之初,性本善?OR 人之初,性本恶?

人之初,性本善?OR 人之初,性本恶?初学汉语,对中国文化中的很多古籍很感兴趣,尤其是一些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口传书籍。

其中,《三字经》就这这样儿的一本书。

书中的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

让我理解到,对于人性的正义与邪恶,原来是是东西方文化都在讨论的话题。

可是,人之初真的性本善吗?是的,由于地域与文化的差别,中国儒家特别是孟子一直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然而,西方的基督教却从一开始就认为人有罪,也就是说人之初,性本恶。

为什么东西方文化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呢,是地域,思维模式的区别,还是文化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同样的问题,选择不同的答案呢?怎么样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个人对基督徒的性本恶这种概念有置疑,人人都有罪,在生活中或者说任何场合,是不是就应当怀疑任何人作任何事情的动机呢?有时候会不会误解别人呢?会不会造成多疑呢?到底该怎么样来对待“罪”的问题。

我是遇到过这样的基督徒,就是感觉所有人做所有事的动机都不纯,而且很容易就去推测其他人做事的动机,因为圣经中说,世上无义人,那就是一个好人没有啊!所以也有可能会使人有愤世嫉俗的可能,会不会引起很多矛盾?在我个人理解,基督教的罪,其根本是指“人在内心与神分离”,当然表现形式可能与儒家所说的恶有部分相同的表达,但实质所指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杀人,界定也不同,一个说是罪,一个说是恶。

但其实内涵不一样,一个在说违反人的伦理,一个在说违反神的律法。

所以,因为人人皆有罪,就怀疑别人作任何事情的动机,这样对于人这样的群体,是一种进步,或者和谐的心里出发点呢?原罪论的这种观点下,基督徒如果对“罪”没有什么意识,这个信仰的根基可能就有点麻烦。

基督信仰觉得小孩子生下来看起来还没有被世俗影响,但是婴儿的血液遗传的先祖的血液是有罪的,而且这种罪会一代比一代还要厉害。

奥古斯丁的这种罪的生物性遗传说,异于基督教圣经的叙述。

却道破了“人之处,性本恶”的观点。

再回来看中国的孟子“性本善”之说,其中的善,我个人的理解是指人有趋善的天性,而非人本源的善质。

人性善恶_精品文档

人性善恶_精品文档
善?恶?
2021/5/27
1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三字经做为中国人的启蒙教材,几乎人人皆知,第一 句:人之初,性本善,在中国更是无人不晓。这一理 念贯穿三字经全部,它也贯穿了中国人的道德学、伦 理学,社会学、法学等等,它更是中国人诸多观念的 构成基础!
2021/5/27
2
2021/5/27
但原罪说中基督宗教中认为任何人天 生即是有罪的,他们的罪先天的来自其 祖先--亚当与夏娃。他们偷食了智慧之 果,懂得了男女羞耻之事。基督教原罪 的观点在西方近代宗教改革的新教领袖 --路德、加尔文那里更是获得了极端的 发挥,他们索性明指,任何人生来即是 恶人,只有笃信上帝,才可能获得灵魂 的拯救。
3
佛印说:“我看你的坐姿,很像佛祖。”
苏东坡非常高兴。接着,他恶作剧地一笑,说:“我看师父的坐 姿,倒是活像一堆牛粪。”
佛印和尚既不生气也不反驳,只是微微一笑。而苏东坡却自以为 占了佛印的便宜,颇有些得意洋洋。
回到家里,苏东坡把故事经过告诉了他的妹妹。苏小妹说:“哥 哥,你实在输得太惨了。佛印大师心中有如来,所以看到的你也是如 来。你心中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别人也是一团牛粪。每个人看到的 外在事物的形象,其实都是他内心的投射啊!”
2021/5/27
5
关于善恶的定义;
生命的特性就是自我的维持和扩张,人的任何欲望实际上都是自我维持 或扩张的动力。
如果你在自我维持或扩张的过程中,损害了别人的维持或扩张(也就是 利益),在道德上,这就是恶。 如果你的行为有利于别人的维持和扩展(也就是利益),那么这就是善。 如果你的行为既没有损害别人,也没有利于别人,那就是中性的,就无 所谓善恶。
我认为: 人性是多面的,没有绝对的定义。

关于人性的争论(2019修改版)

关于人性的争论(2019修改版)

…人类那些事的思考系列文章之一…关于人性的争论吴宗友(2013年原作,2019.8略为修改)人性理论是一切人类社会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人性问题被人们长久地争论着。

中国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

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人之性恶,其善伪也”。

战国中期人告子认为人性无善无恶,他说:“性无善与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道家的老子庄子也是持类似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无所作为。

周人世硕及西汉的扬雄等人,认为人性既善又恶,扬雄说,“人之性也,善恶混。

”这几种观点在中国的战国时代就基本形成,后代的思想家又加以发展。

西方也有类似的观点。

一般认为,法国思想家卢梭属性善的观点;德国思想家叔本华属性恶的观点;欧洲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和美国哲学家杜威属既善又恶或无善无恶的观点。

基督教的原罪说是性恶论的观点,因此性恶论在欧美有很大影响。

儒家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所以关于人性本善、本恶这两种观点在中国影响也最深。

中国作家李宗吾的《厚黑学》,把物理学的规律运用到心理学上,认为人性的善恶两种观点,是从不同角度考察人性产生的。

他画了以“我”为中心的圆,第一圈是我,第二圈是母亲,第三圈是兄,第四圈是邻人,第五圈是本省人,第六圈是本国人,第七圈是外国人。

他因此得出“距我越远,爱心越减,爱心与距离成反比例的规律”。

他指出孟子站在图的里面向外看去,见到是孩提爱母亲,稍长爱兄,再进则爱邻人,爱本省人,爱本国人,层层放大。

如果再放大,还可放至爱人类爱万物。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观。

荀子则是站在图的外边向里看,见了本国人就忘了外国人,见了本省人就忘了本国人,见了邻人就忘了本省人…层层缩小,最后只剩下一个“我”。

荀子说“妻子具而存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

”这就是荀子性恶观。

讨论和研究人性,目的是认识人性,解释人类的行为,并从中获得启迪。

基督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基督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基督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基督教,现在已经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影响。

以学校为例:外教在中国的学校里教书,我们必须要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外教大都是从美国英国请来的,而且大都信仰基督教,教学过程中,免不了会教授学生一些有关基督教的信仰之类的东西。

学生们会从中学习或是了解基督教,了解西方文化。

于是,基督教因此在我们的学校里就有了一定的影响。

同样的,基督教在中国这个大社会中,也就一定会展现出一定的意义。

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基督教的意义逐渐得以彰显。

当然,出于不同的考虑和基于不同的熟悉,人们对基督教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亦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形成其价值判定的多样性和对基督教在华影响回升的迥异态度。

随着中国实行经济改革和真正对外开放,在经济理论界和重新崛起的社会学思潮中,曾兴起了一股持续较久的“韦伯(Max Weber)热”。

人们尤其关注其涉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种种说法,以及他对东西宗教伦理与其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的比较。

不少经济学家在谈及韦伯关于新教伦理等所起的“潜在的精神力量”之作用时,既表达了对历史进程的一种感慨,又体现为一种在现实中国社会的呼唤和渴望。

这种现象是颇值得人们玩味和深思的。

人们在打开国门看世界时,忽有一种惊奇和警醒,随之便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和失落感。

这种自知之明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而导致的对外在思想文化体系的客观研究和虚心学习,以及这种研习的坦诚和认真,亦是史无前例的。

在借“他山之石”的此刻,中国人开始重新审阅基督教及其对现代化的意义。

不可否认,一些人因感到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太厚、传统负担太重而对之失去信心和耐心,简单地认为“现代化”即“西化”,而“西化”即“基督教化”,试图以这种绝对而极端的“拿来主义”来将一切推倒重来,由此圆其“现代化”的美梦。

然而,静观基督教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熟悉其对现代发展某些弊端的批评和否定,以及弄清基督教的“普世”意义和价值取向,则使不少中国人深感不能将“现代化”或“西化”与基督教完全等同,二者之间是有着本质不同之处。

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困境

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困境

扉门紧掩——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困境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在中国都有传播,而尤以佛教最为普及。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却并不理想。

中国古代,基督教的传入前后共有三次。

第一次在唐太宗时期,当时被称为景教;第二次是在元代;第三次在明末清初,也就是第一次西学东渐时期。

但这几次的传播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大,基督教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也没有传入中国,所以,有人把1807年到达中国广州的英国伦敦传道会牧师马礼逊看作是到中国传道的第一人,把这一年看作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播起始年。

但如果我们从唐代算起,基督教进入中华大地已有1500年的历史,然而却始终未能融入中国社会。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受困,我认为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的冲突,也就是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

一、基督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中国传统文化本来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化,许多外来文化都能在中国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并迅速生根发芽,比如佛教文化。

然而基督教文化在中国却始终表现得水土不适,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相冲突的。

1、“一神论”与“泛神论”的冲突基督教是主张一神论的。

十诫的第一条就是:除了我(上帝)以外你不可以有别的神。

也就是说,你只能信上帝,上帝是唯一的神。

所以在基督教的神仙体系里只有一个神,就是“上帝”,它并不像佛教和道教的神仙体系这样庞大和复杂。

关于信上帝这一点,天主教和东正教有有一些区别,天主教是信耶稣,而东正教是信耶稣他妈—圣母玛利亚。

传入中国的基督教主要是天主教和新教,东正教信仰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等东欧国家。

但两派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强调一神论。

我们再看中国,可以说绝大数中国人都是泛神论者,正因为这一点,所以在中国佛、道才能共生,我们才能在武侯祠的屋顶上看到中间坐着个弥勒佛,而两边却是道家的神仙,美其名曰:诸神共佑。

杨秀清和西方教士辩法的具体内容

杨秀清和西方教士辩法的具体内容

杨秀清和西方教士辩法的具体内容杨秀清和西方教士之间的辩论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西方传教士逐渐进入中国传教,试图传播基督教。

杨秀清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著有《谈天》一书,主张儒家传统与近代思想相结合,提倡民主、科学、自由,反对外来文化的侵入。

在与西方教士的辩论中,杨秀清展现了深厚的儒家学识和清晰的逻辑思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与西方教士的辩论中,杨秀清首先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和自信。

他认为,中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不需要外来的宗教和教义来指导。

杨秀清批评西方教士企图更改中国传统文化的行为,认为他们不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只是出于自己的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需要。

他坚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精神内涵,能够为中国人民提供精神支持和道德指引,不需要外来文明来改造。

此外,杨秀清还对基督教的教义和信仰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基督教的一神论和原罪观念与中国传统的多神信仰和人性本善观念相悖,无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杨秀清指出,基督教的道德准则和教义在中国社会中难以立足,因为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根本性的不同。

他还认为,西方教士传播基督教的目的不纯,主要是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需要,而不是出于真诚的信仰和救赎。

在辩论中,西方教士则试图通过圣经和神学知识来为基督教辩护。

他们指出,基督教的道德准则和教义是普世的,能够为所有人提供精神慰藉和道德指引。

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其独特之处,但也存在弊端和不足,需要基督教来为其填补空白,提供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同时,西方教士还强调基督教对个人灵魂的拯救和永生救赎的意义,试图用信仰的力量来说服杨秀清和中国人民接受基督教。

在辩论过程中,杨秀清和西方教士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各执一词、坚持各自立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辩论中,杨秀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立精神,坚定地维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尊严和价值,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立下了典范。

浅谈中西方政治文化中的人性假设

浅谈中西方政治文化中的人性假设

浅谈中西方政治文化中的人性假设摘要:中西方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安排,基于各自对人性的不同假设,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建立在其人性恶的理论基础之上,而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一直将人性善作为基本框架,通过对比中西方政治制度中不同的人性假设,深入了解中西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才能为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政治制度;人性假设;性善论;性恶论一、西方政治制度中的人性假设(一)理论基础性恶论的传统在西方文化中源远流长,在西方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的始终是性恶论。

受基督教“原罪说”的影响,在古罗马时期,罗马帝国的教父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奥斯古丁就曾提出“原罪性恶论”认为由于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犯了罪,所以造成人的本性都是堕落的,人是有原罪的,人性是邪恶的,只有通过教会,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才能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名,其目的在于维护教会的权威。

与此同时,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性总是把人类拉向贪婪的私欲,逃避痛苦而毫无理性地去追求快乐”,也支持性恶论。

一直到中世纪末的宗教改革,德国的马丁路德和法国的法文尔又改造了奥斯古丁的“原罪性恶论”,否定了教会的权威,但依旧坚持“原罪人性恶论”,他们认为,原罪是由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带来的,人人都有原罪,堕落和邪恶渗透到所有人的灵魂的每一部分,即“所有的人都包括在原罪之中,所有的人都受到了原罪的污染。

因为婴儿是带着他们的罪一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所以,他们就是由于他们自己的罪而不是由于别人的罪而应该受到惩罚。

虽然他们没有做出他们的罪的结果,但在他们自身之中有着罪的种子;他们的全部本性就好像是一粒罪的种子”。

在马基雅弗利在其代表作《君主论》里也说道,“一般说来,人类的本性总是忘恩负义的,是变化多端、弄虚作假、怯懦软弱、生性贪婪的”。

霍布斯也认为人是相互为战的,人与人之间是像狼一样的状态。

在近代,这种“原罪人性恶论”依旧是社会文化主流,阿克顿认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中西社会工作_爱_的思想对比

中西社会工作_爱_的思想对比

人 文 论 坛170INTELLIGENCE中西社会工作“爱”的思想对比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徐亚丽 崔 丽摘 要:社会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爱”。

西方的社会工作的“爱”是基督教的“博爱”,而对中国本土性社会工作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的“仁爱”。

本文通过对中西“爱”的对比,试图理清中西社会工作的异同点,希望对社会工作本土化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西 社会工作 爱 对比真正的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但是有关助人方面的理念和行动中国社会自古就有,中国文化中也不乏助人思想。

王思斌教授在讨论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时,将中国社会工作称为“本土性社会工作”,主要指“那些土生土长的、发挥着有效的助人功能的制度化的行动过程”。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中不能忽视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影响。

同时,倪勇教授说过“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是爱,是基督之爱”,指出了社会工作的本质。

因此,中西方社会工作的“爱”的比较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一、西方社会工作“博爱”思想(一)基督教“博爱”思想的起源1、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古希腊文化是基督教“博爱”思想的来源之一,古希腊城邦制的“友爱”思想是“博爱”思想的前身。

“友爱”是“两个人之间因任何一种可爱的东西而引起的相互吸引与爱恋”,也就是友谊或爱。

“友爱”思想突破了血缘氏族的局限,将“爱”的范围扩大,最终扩大到公民之间平等的“友爱”,其中,家庭中的亲情也是“友爱”的一种。

博爱、平等是它的贡献。

2、古罗马文化的影响古罗马的斯多亚学派,直接影响了基督教的博爱思想。

斯多亚学派给基督教提供了宇宙间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思想。

认为“每个人都是神的儿女,相互间都是平等的思想”,被基督教吸收,扩大了博爱的范围。

同时,斯多亚学派进一步提出“真正的国家或理想的法律都是没有民族界限的”,“任何人都可以取得公民权”。

打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更加扩大了博爱的范围。

后来通过犹太人的传播影响范围更加扩大。

(二)“博爱”思想的内容博爱一词,是法国大革命的口号,有着特定的内涵。

李丽俐 性善论与原罪说

李丽俐 性善论与原罪说

“原罪说”与“性善论”的比较摘要:人性论一直是伦理讨论的焦点,对其探讨与探究对于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与人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性善论”和基督教的“原罪论”对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有着深远影响,并成为一个文化的重要积淀,深入每个民族的骨髓和血液。

本文旨在比较两者不同方式对人们的影响,虽然途径和社会教化不同,但是最终都是导引人们向善和人性超越。

关键词:人性;“性善论”;“原罪说”;比较;“人性超越”所谓人性即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

人类在认识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进行着自我剖析。

人性问题是古今中外都对其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和思考。

一个民族对于人性的探索会在其民思想观念,族思想意识,社会伦理观念有着重大影响。

对认识中西民族之间的道德伦理的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1。

一直以来,存在着中西两种人性观,即以孔孟为代表的“性善论”与西方的“原罪说”。

以此为基础中西文化传统和底蕴也有差异。

一、儒家性善论“孔子作为中国儒学的开宗鼻祖。

早在春秋时期,他在人性问题上就提出了两条原则:一、肯定人性存在,认为人的本性基本相同;二、肯定后天‘习’可以改变人性。

其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这种思想初步奠定了中国传统人性论的范式,以后各个时代的哲人差不多钧是在‘自然之性’与‘后天之习’之间保持着合理的张力。

孔子说:‘人之生也直,(《论语·雍也》)天生德于予。

《论语·述而》’孔子认为正直、直率是人所具有的本性之一。

‘直’一种道德。

‘天生德于予’,亦即是说。

‘直’着一类道德是生而具有的。

由此观之,孔子在人性问题上是倾向于性善论的。

”2“战国时期,孟子是儒学性善论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性善论的左后完成者。

他继承和完善了孔子人性论,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在孟子看来,人性趋善是人的天性,犹如水之就下一样是种客观规律。

从人性论看基督教和儒家文化的会通性

从人性论看基督教和儒家文化的会通性

从人性论看基督教和儒家文化的会通性由于中国文化以历史悠久著称,而西方文化则以现代文明为特征,因而一般认为,二者相去甚远。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们曾就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异同进行过激烈的争辩。

在过去的一些争论中,人们似乎过多地强调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很少看到甚至忽略两种文化的共性。

本文拟以人性论这一文化核心为基点,剖析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精神底蕴的基督教文化的文化内涵,以展示中西文化之间的可会通性。

一、原罪说、性善论与生命升华人性论是说明人之所以为人的理论,是对人性的假设。

对人性的界定和看法涵蕴了人们对人的本性、人生的意义、人生的理想境界以及实现理想境界的途径等几个方面的认识,因而,在很多文化体系或宗教教义里,人性论是其人生观的要义所在。

(一)“原罪”说与生命升华基督教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性理论是众所周知的“原罪”说。

在圣经的开篇,创世纪即对人类始祖如何受到撒但的诱惑而违背了神的旨意,偷食禁果这一原罪产生的原因作了详尽的描述。

以此为依据,许多人倾向认为,在人性论问题上基督教是持“性恶”说观点的。

实际上,基督教对人性的看法并非能够以原罪说一言以概之。

在创世纪人类起源故事的背后蕴含着基督教对人性善恶问题较为全面的讨论:在叙述了宇宙起源故事后,创世纪说到,当上帝造好天地万物之后,便照自己的“形像”、“样式”造人。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创世纪1:26)创世纪接着还以隐喻方式向人们指出了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创世纪2:7)这二段话向我们暗示,人虽然是受造物,但却大大高出其他所有受造物,因为人与其他受造物有二个不同特征:(1)人是上帝按照自己形像创造的;(2)灵性是上帝单独赐给人的。

其中,“人是上帝按照自己形像创造”的教义肯定了上帝的至善、公义、圣洁和仁爱等神性也存在于人类之本真中。

试析基督教与儒学人性论比较

试析基督教与儒学人性论比较

试析基督教与儒学人性论比较作者:潘孟辉概要:基督教和儒学两种人性论虽然冲突,但对人心向善的教化目的上又有融合之处,教化的手段虽然不同但同样可以相互借鉴,都具有合理性。

只有中西两种人性论相互融合,才能使人之为善的教化更有成效,通过善的教化作用,帮助更多的人达到至善的境界,达到人皆可以成尧舜的目的。

只有人人都生活在一个充满善的这回中,世界才能变得更加和谐。

这也是任何一种道德、哲学、宗教的终极目的所在。

基督教的人性论是与原罪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从《创世纪》中可以看出,人类的罪行来自于最初对于上帝意志的违背。

在中世纪,经过教父哲学代表人物奥古斯丁对于《旧约·创世纪》的诠释,他发展处一套“原罪”、“恩宠”和“预定”的理论,他认为,“至善的上帝创造的一切都是好的。

由于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了上帝不得偷吃智慧果的禁令,导致整个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原罪,别切这种罪行通过遗传代代相传永驻人世,由于人类的罪行,因而,种种灾难将随着人类的罪恶不可避免地降到人间,唯一的办法是依靠上帝的恩宠方能得救”。

我们不难发现,基督教中关于原罪的说法可以理解成在人性论上的性恶论主张。

先秦儒学中人性论问题是一个大问题。

孔子很少提及人性问题,他曾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只是肯定了人的天性是十分相近的,并没有直接对人性论问题进行讨论。

孟子明确提出“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他认为人皆有“四善端”,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于要发挥和扩充人先天就已经具备了的仁、义、礼、智四善端,讓人的本性不为邪恶所遮蔽,即要“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虽然,孟子之后的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但是纵观儒学发展史,我们可以认为依然以“性善论”为主流。

有关于基督教的性恶论与儒家性善论的冲突,历来被许多学者津津乐道,强调两者的差异。

根本的一个理由是:原罪说来自圣经的启示,而性善论以人类理性为基础。

但是,我认为我们无需将两者的冲突扩大,两者关于人性论的探讨只不过是支撑各自理论的垫脚石而已,两种理论的归结点都是人性的完善上,这就足以让我们忽视其内在的差异性。

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佛教中所说的与原罪说恰恰相反,佛教认为世间一切都是善,人性也是如此,佛教认为人生下来就带有功德,所谓功德,就是前世向善所积累的,所以佛教也认为人就是善的本源,换句话来说,他们认为人生下来就为善,也就是孟子所的人性本善!原罪说,即基督教中认为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的,他们的罪先天地来自其祖先——亚当与夏娃。

他们偷食了智慧之果,懂得了男女羞耻之事。

基督教原罪的观点在西方近代宗教改革的新教领袖——路德、加尔文那里更是获得了极端的发挥,他们索性明指,任何人生来即是恶人,只有笃信上帝,才可能获得灵魂的拯救。

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已经是一个争论了上千年的话题。

但最近,科学家帮助人们找到最终答案。

据美联社3日报道,在一个实验中,科学家手里的衣服夹子掉地上了。

他不用担心,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会过去帮他捡起来,并且还给他。

这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仅有18个月大的孩子也具有帮助他人的无私品质和能力。

德国一家人类进化研究所致力于寻找人类大脑发育的过程,以及人类协作精神产生的源泉。

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研究一群婴儿面对各种环境时如何反应协作。

他们意外地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

心理学研究员每天在一群刚刚会爬的婴儿面前作简单的动作,比如用夹子挂毛巾,把书垒成堆。

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员会故意笨手笨脚地搞砸这些最简单的任务。

比如把夹子掉了,或把书堆碰倒了。

此时实验室24个婴儿在几秒钟之内,同时都表现出要帮忙的意思。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员从来不主动要求婴儿帮助他,也不说「谢谢」之类的话。

因为如果做出感谢等表示,很容易改变研究的初衷,使婴儿在帮助人的同时期望回报。

所以整个研究中,婴儿完全展现了真正的利他主义精神,助人而不图回报。

这就是性本善!!一旅游团坐竹排游览,突然一个浪头打来,竹排翻了,上面的十几名游客全落入了水中,其中有一对新婚的夫妻,也有抱着孩子的女人,还有银婚的老夫妇……上的人,会游泳的人只有一个人,他就是那个新郎。

“性善论”与“原罪论”之人性超越比较

“性善论”与“原罪论”之人性超越比较

“性善论”与“原罪论”之人性超越比较作者:杜以向来源:《理论导刊》2012年第08期摘要:人性论是一切伦理的起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性善论”和基督教的“原罪论”对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影响深远。

本文对二者在善恶的概念和来源、人性超越的途径和社会教化的方式等方面异同作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并指出了两者之间可以互为补充的关系。

关键词:人性;“性善论”;“原罪论”;人性超越;比较中图分类号:B82-0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8-0105-02引言人性即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

一个民族的人性论,会深深渗透进人们的思想意识,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对本民族的个人道德、社会伦理观念有着重大影响。

因此,探讨中西民族之间不同的人性论,对认识中西民族之间的道德伦理差异有着重要意义。

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传统的人性论以儒家尤其是孟子的“性善论”为核心,而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人性论则以基督教的“原罪”观念为核心。

中国传统的人性论主要是孟子提出的“性善论”。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孟子通过观察,发现人人天生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而这些使人向善的源头,其本质就是后来儒家大力提倡的“仁、义、礼、智”,因此他认为,人性的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

他还进一步指出,向善是人的本性,正如“就下”是水的自然倾向一样:“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这种人性本善的思想,经后继儒家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性论的主流。

基督教思想核心的人性论则是“原罪论”。

罪,在神学上表示人类对神的背离,人类选择了受造物而不是造物主作为终极关切或执着献身的对象,直接造成了人神关系的隔绝,这正是原罪的涵义所在,而其它道德上的种种罪过或恶行都是由此而来。

西方有原罪说,而我们呢?

西方有原罪说,而我们呢?

西方有原罪说,而我们呢?针对人类的性,西方圣经以一种圣训的方式给我们揭示了它所带来的危害和我们应以遵守的准则,后又经过人们的口传相授形成了原罪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亚当和夏娃所犯得罪。

按照西方人的观点,亚当和夏娃在偷吃禁果之后,尽管客观上繁衍了人类,享受了性所给予的快感和快乐,但这种行为同时也被视为对上帝所犯下的罪,折射出人的不完善。

人们在进行这件事时,往往会带有羞耻感和罪恶感(也许只有在纯粹肉体的高潮到来的那一刻,这种感觉才会消失)。

那西方的原罪说到底是怎样的呢?一起来了解下。

原罪说的定义:基督教中认为任何人天生都是有罪的,他们的罪先天的来自其祖先——亚当与夏娃。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违背了与上帝的约定,禁不住诱惑,偷吃了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这种悖逆带来了罪,也带来了罪恶感和羞耻感,更主要的是亚当和夏娃认识到了一点,那就是人类可以拥有自由意志(也许他们当时并不知道这种自由意志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罪恶,不然他们为什么去做呢?),可以不听上帝的指挥。

如何去除或拯救人的这种罪呢?西方人尤其是神学家奥古斯丁主张,只有相信为世人承担罪孽的耶稣基督(实际就是信仰基督),才能从原罪中被拯救出来,死后才会升入天堂。

从原罪说的定义可以看出,西方人尤其是犹太人从一开始就对人的弱点和缺陷有所洞察,并在思想观念和行为规则上进行了谋划、规避,虽说现在的人们对天堂地狱说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执着”,但在原罪说方面,在西方的实际生活中确实起到了很好的道德警示作用。

个人觉得,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给西方带来了助益:第一,在观念上,以一种神话式的朦胧感和敬畏感,让人们从小就认识性,在思想和行为上起到自我警醒的作用,以正确的方式去对待。

第二,以圣训的方式揭示出人的弱点和缺陷(即人生下来是有罪的),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压制和规避不合理、不道德的欲望,教人向善离恶,修正自己的心灵和行为,以求获得灵魂的最终救赎。

第三,客观上形成了一套道德行为准则(从结果上看,西方的圣经要比中国在小学和中学推行的思想道德课管用的多,对一个人的三观影响也更大、更长远),西方人家家必备圣经,不仅有其历史传统、宗教所需等因素,更带有着很强的家庭教育性质,即通过家人的言传身教,使人从小就在这方面受到熏陶,建立起有效的道德行为规范,比如什么是对的,好的;什么是错的,不好的,需要去摒弃的;以及如何对待邻人,如何处理好与外界的关系,如何对待“上帝”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督教的原罪说与中国的人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
引言:谈到人性,立即面临一个明显的吊诡,就是:一方面人有共同的本性,另一方面这个本性又难以掌握,因为它显示为一种趋向。

以下略作说明。

我们对于人类以外的天下万物,都可以问:“它是什么?”因为万物不论是具有物质,具有生命,或具有意识,如矿物、植物或动物,都有明确的“本质”,可以让人清楚理解。

唯独对于人,不能询问:“人是什么”因为人的意识达到反省阶段,展现自我意识,可以以自我为中心,从事自由的选择。

人的选择构成了人的内涵,因此若由先天界定“人是什么”并无多大意义。

如果询问:“人是什么?”就等于在隐然中假定人与万物无异,是某种具有固定不移的本质的东西。

这样问,完全忽略了人的特性正在于人的自由,可以选择“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

换言之,我们只能对人询问:“人能够成为什么?”
正文:
基督教认为,人本性有罪。

宣扬上帝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他们被安置在伊甸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后来夏娃在魔鬼的引诱下,怂恿亚当偷吃了伊甸园内能知善恶树上的果子,即禁果(智慧果),因而触怒了上帝,被驱逐出乐园,“下放”到地上劳动。

亚当和夏娃的罪一直传到他们所有的后代,成为人类苦难的根源,即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

即便是刚出世即死去的婴儿,虽未犯何罪,但因其有与生俱来的原罪,仍是罪人。

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原罪的表现,就算是圣人也不可避免。

而我们这样的凡人就自是不必说了!原罪被封于内心的隐秘之处,而释放原罪的一个很大因素就是我们都存在某种心理缺陷,当某种外力恰好击中了这种缺陷,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瞬间丧失理智,沦为疯子。

原罪的教义是基督教重要的基础教义。

我们的基督教清楚地告诉人们,“原罪”是由始祖亚当传下来的。

原罪说揭示了人性的有限性和缺陷性,包括人生存在的被创造性的不自主性,人的认识能力的缺陷性,人的道德觉悟的欠缺性,人的行为能力的不完善性和人的现实生活的不圆满性等。

在人性缺陷的表现上,基督教强调的则是道德的瑕疵。

原罪使人背离上帝的真理,分不清对错是非善恶,结果以错为对,将非作是,认恶为善,生活失去上帝的指引和护佑,结果不仅使个人生活陷入迷途和苦难的深渊,而且使他人和整个社会也陷入混乱和灾难之中。

很明显,佛教所看到的人性缺陷不仅包括精神的、心理的,而且也包括生理的、肉体的,且人性缺陷在生理和肉体的欲望上表现最为突出;而基督教所看到的人性缺陷则主要是精神的、价值的,尤其是道德价值观的,肉体的缺陷虽然也存在,但它不是根本的。

在人性善恶的判断上,基督教则坚持善恶一体。

人的善性源自上帝赋予人的灵性,是与与生俱来的;而原罪产生则是来自人对上帝的背叛,是由人自身的本性所决定,所以由原罪所带来的罪性即恶性对人(人类祖先的后代)来说也是与生俱来的。

可见,人实际上是善性与恶性的统一体,作为善性的灵性是上帝赋予的,而作为恶性的罪性则是人自身的,灵性和罪性或善性与恶性都是人的本质存在。

基督教这种将善恶二性都看作人的本质存在的观念。

中国的古老文化,强调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春秋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孟子说,人性善。

《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提出“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我国古文《三字经》的第一段说:“人之初,性本善。

”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

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其中初的意思是刚出生的婴儿,人生命的开端。

善的字面意思是指品质好,心质良好。

在三字经中: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的源端才会有善的行动。

善是指人性的光辉点,人心的美好。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但是对刚出生的婴儿上说,是无分善恶的。

“善”其实并不是指空和无知。

因为它的儒学含义并不在此。

在儒学和哲学上说。

“人之初,性本善”真正含义在于人的向善之心,人有善的欲望和力量,人性的趋势永远都是向善的。

在一个实验中,科学家手里的衣服夹子掉地上了。

他不用担心,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会过去帮他捡起来,并且还给他。

这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仅有18个月大的孩子也具有帮助他人的无私品质和能力。

在人类社会中,研究者处处可以找到人性本善的证据。

人们为慈善机构捐款,尽力保护环境,在地铁上为老人让座。

这些行为除了获得自我满足感,通常不会有任何实质回报。

可见助人为乐是人的天性使然。

令科学家不解的是,人类是动物界惟一具有利他行为的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