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学校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合肥万科森林公园项目 09

规划建筑设计理念集锦

设计理念集锦(可以根据项目情况选用) 一、关于设计思想 1、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 新城市主义是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其核心人物是Peter Calthorpe。这场运动始于1990年初。基于市郊不断蔓延、社区日趋瓦解,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新城市主义提出了"公共交通主导的发展单"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以区域性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设计从城镇中心到城镇边缘仅四分之一英里或步行五分钟的距离,取代汽车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在这个半径范围内建设中高密度住宅,提高社区居住密度,同时提倡住宅居住区的多元化。 2、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 美国建筑师佩里针对纽约等大城市人口密集、房屋拥挤、居住环境恶劣和交通事故严重的现实,发展了邻里单位的思想。他建议一个邻里应该按一个小学所服务的面积来组成。从任何方向的距离都不超过0.8~1.2公里,包括大约1000个住户、相当5000居民左右。他的四界为交通主要道路,不使儿童穿越。邻里单位内设置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商业服务设施,并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色以及充分的绿地。建筑自由布置,各类住宅都必须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 3、类的伯恩体系(Radburn) 最早出现在美国,其特点是把绿地、住宅与人行道有机的配置在一起,道路布置成曲线,人车分流,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配置、形成口袋形。相应配置公共建筑,把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区中心。

4、人文居所——“人本主义关怀与新都市主义精神” “人文居所”的内涵在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住区。注重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满足不同人群,尤其是老龄人群对居住、邻里交往、游憩、文体娱乐、学习、交通以及工作等诸多方面的特殊需求。 在“人文居所”的概念中,我们引入新都市主义的规划设计理念。强调较高的居住密度、重视邻里关系的社区、建筑功能的混合、沿交通线路布置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倡导步行交通形式,社区内提供就业机会等等。 二、关于细节设计 1、街——人性化的交流空间 以宜人的尺度,独具特色的开放街道,串联所有的公共设施及场所,为居民提供聚会的空间,增加居民的交流机会,极大地聚集了小区的人气。更要的是,这些魅力的街道将为居民带来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1.对线性空间的探索——内街 采用内街的形式,用“街道”将商业区和休闲中心区融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界面。 2.对线性空间的拓展——梯形界面+岛屿 内街模式尽管内部空间宜人,但是缺乏与城市的交流作用。因此,在线性商业界面进行梯形空间拓展,将其开放度加大,从而将路上的人引入,形成公共的商业场所。 临水界面改造为半岛和岛屿的模式,形成个性的水岸风情休闲场所。 3.化整为零休闲街区 开放度继续加大,将整体形成具有开放性建筑布局,引入“休闲街区”概念,将建筑与公共空间融为一体,形成松散却有序的建筑形态,使人们在街区内有闲庭信步之感,强调休闲概念。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术语中英文对照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术语中英文对照

城市和城市化 2.0.1 居民点 settlement 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0.2 城市(城镇)city 以非农不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0.3 市 municipality; city 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2.0.4 镇 town. 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2.0.5 市域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a city 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2.0.6 城市化 urbanization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2.0.7 城市化水平 urbanization level 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2.0.8 城市群 agglomeration 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2.0.9 城镇体系 urban system 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2.0.10 卫星城(卫星城镇)satellite town 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 城市规划概述 3.0.1 城镇体系规划 urban system planning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3.0.12 近期建设规划 immediate plan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 3.0.13 城市详细规划 detailed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3.0.14 控制性详细规划 regulatory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3.0.15 修建性详细规划 site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0.16 城市规划管理 urban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 城市规划编制 4.1 发展战略 4.1.1 城市发展战略 strategy for urban development 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4.1.2 城市职能 urban function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4.1.3 城市性质 designated function of city 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4.1.4 城市规模 city size 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特定环境,学校建筑设计的好坏,是影响全面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学校的建筑设计,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指标、规范和标准外,在总体环境的规划布置,教学楼的平面与空间组合形式,以及材料、结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备的选用等方面,要恰当地处理好功能、技术与艺术三者的关系,同时要考虑青少年好奇、好动和缺乏经验的特点,充分注意安全。 一、教学楼的组成与设计 中小学教学楼一般是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教学部分:包括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语言教室及图书阅览室等。它们是教学楼的主体部分。 办公部分:包括行政、社团办公室及教师办公室等。 生活辅助部分:包括交通系统、厕所、饮水处以及贮藏室等。 (一)普通教师的设计 1. 要求:大小合适,视听良好、采光均匀、空气流通、结构简单和施工方便等。 2. 教室尺寸的确定:取决于教师容纳的人数、课桌椅的尺寸与排列方式,以及采光、通风、结构、设备及施工等因素。按教育部规定,中学每班学生名额近期为50人,远期为45人,每人使用面积为1.08m2;小学每班近期为45人,远期为40人,每人使用面积为1.04m2。 (1)课桌椅的尺寸:要与学生的身高和人体各部分的尺寸相适应表课桌尺寸。 (2)课桌椅的布置:要满足学生视听及书写要求,并便于通行就座和教师辅导,见图课桌椅的布置。 ①视距要求:第一排前缘距黑板面≥2000mm;最后一排距黑板距离,不超过8500mm,到后墙面距离>600mm。 ②视角要求:水平视角(即前排边座到黑板远端的夹角)应>30°;垂直视角(即第一排学生的视线与黑板顶部构成的夹角)应>45°。 ③座位的排列,每行不宜多于两个座位,行间距b,中学为550~600mm,小学为500~550mm。排距c,中学为850~900mm,小学为800~850mm;课桌距侧墙的距离a,为60~120mm。 (3)教室的平面形状与尺寸:平面形状通常有矩形及方形,此外还有多边形及扇形等,见图教室的平面形状与尺寸。 ①矩形教室:是当前国内大量采用的形式。其平面轴线尺寸,中学可采用:9000mm×6900mm、9000mm×6600mm、9000mm×6300mm,小学可采用8100mm×6600mm、8100mm×6300mm、9000mm×6000mm等几种。 ②方形教室:教室的进深与开间基本相同,平面尺寸(轴线)可采用7200mm×7200mm、7500mm×7500mm、7800mm×7800mm及7500mm×7800mm等。该形式教室的有效面积系数较矩形教室低,且不宜用于内廊式组合。 ③多边形教室:有五边形、六边形等,这种形式在采光、通风和座位排列上有其优越性,但经济性较上述形式要差一些。 (4)教室的层高:取决于空气容量、采光均匀度,房间的比例及经济等因素。一般来说,3.6~3.9m层高才能满足空气容量的要求;其次从房间的比例和空间的视觉效果看,以层高为房间跨度的1/2~2/3为好;最后,还必须考虑经济,不适当的增加层高,就会增加造价,应予避免。 3.教室门窗设计 (1)教室门的设计:门主要作为交通疏散,并兼通风用。根据我国的实践,一般在教室前后各设一门,门洞宽1000mm。在平面组合中,若设两个门有困难,也可只设一个门,

建筑设计方案文本

丽水市水阁中心小学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丽水市水阁中心小学校址位于丽水市经济开发区内,基地西距开发区中心大道30米,南距北三路112米,东临东一路。基地南北长约202米,东西宽约200米,总用地面积40047平方米,地块形状方整,地势平坦,是一块理想的建校用地。水阁中心小学规划建设36个班,可容纳1620名在校生。方案力求把水阁中心小学设计成环境优美、设备齐全、高档次、高品位的一流校园。 二、设计依据 1.《丽水市水阁中心小学设计方案招标邀请书》 2.《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3.《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4.《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通知》 5.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相关规范、规定和标准。 三、校园总体规划布局 1、设计构思 本设计崇尚、尊重自然环境,力求创造生态校园,体现园林式校园的特点,以现代的手法、现代的构思和现代的材料来营造一个现代的绿色园林校园,营造出一种优异的校园环境。设计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对中国园林及院落式建筑布局的认知和审美——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视“自然”为人类生存的母体,精神的家园,同时赋予其时代的内容和表现方式。 ·引入周边山体自然景观,整体融入区域地景,形成天人合一的校园生态环境。 ·以绿色校园为构思骨架与灵魂,动静分离,疏密有致,相互渗透的功能分区。 ·层次分明的校园主次道路形成高效便捷的路网结构。 2、规划结构及功能分区 设计以主环路为骨架,相关功能区周边布置形成自由生动的规划结构:其主要构成为江南园林式及院落式的布局理念与手法,来对校园进行区块划分和功能定位。 整个校区分成四个大区块,其中东面临近东一路处设一个校前区,为学校入口广场。围绕校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作者:薛静, 余翔, Xue Jing, Yu Xiang 作者单位:薛静,Xue Jing(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60), 余翔,Yu Xiang(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17) 刊名: 天然气与石油 英文刊名:NATURAL GAS AND OIL 年,卷(期):2010,28(2) 参考文献(11条) 1.许乙弘Art Deco的源与流 2002 2.张建华建筑设计 2007 3.张兵城市规划实践的分析理论 1998 4.谢文慧;邓卫城市经济学 1999 5.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 2006 6.徐建刚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开发及应用/新世纪中国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丛书 2002 7.王爱华;夏有才城市规划新视角 2005 8.王祖华;蔡健;徐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2008 9.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环境保护 1982 10.许浩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 2005 11.日本建筑学会建筑与城市空间绿化规划 20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窦志.赵敏试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期刊论文]-建筑学报2002(10) 2.王民成.WANG Min-cheng浅析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9,35(26) 3.高云.金长峰试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期刊论文]-城市建设2010(9) 4.李冠.朱方位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9(27) 5.冯丹.王东军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6.彭碧.向德军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期刊论文]-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9) 7.郑伟.王健浅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期刊论文]-中华民居2010(11) 8.尹彦凤.李勇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25) 9.郑倩.Zheng Qian现代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期刊论文]-价值工程2010,29(6) 10.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08(8) 引证文献(1条) 1.胡术颖.叶崇福关于建筑设计与城市的综合探讨[期刊论文]-中华民居 2011(6)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bf7769038.html,/Periodical_trqysy201002016.aspx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区域,建筑设计是微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建筑,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前提与先导,而建筑设计则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研究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建筑设计应服从城市规划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因而城市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而城市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风景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地域系统。人在任何时候都在领会城市,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便是城市空间,我们对城市空间进行分析及设计,使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之间的关系协调,就是城市规划。而城市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因此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对城市的有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建筑作为城市构成的基础要素之一又必须服从于城市内容,他们之间在空间上是点与面的关系,好的建筑如同凝固的音乐,是城市的灵魂,但建筑也不能脱离城市环境,必须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因此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同等重要。 城市规划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建筑的问题,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美国城市规划师伊?沙里宁曾说:“通常做设计是要把它置于一栋房子中;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建筑创作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快速发展中,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存在着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问题。如北京的长安街,虽然每栋建筑单体都采用了中国最好的设计院和最优秀的建筑师的作品,而且在建筑造价上也毫不吝啬,就其艺术价值本身而言,仍然是业界人士批判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造型,而在于对周围环境的忽视,以及强烈的个体表现欲所造成的整体不和谐;再如希腊的爱琴海上有一座叫伊特拉的小岛,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尤其是摄影家和画家,被称为“艺术家之岛”,整座岛上布满了十分简单的希腊式的民居,连警察局、医院、饭店都化整为零,成为民居式建筑尺度。几百年来,岛上的居民始终恪守一个规则,就是所有建筑均不超过三层,所有外墙均为白色,这种热爱自然、相互协调的观点,已经形成了一种设计理念。可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注重周围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2 建筑设计与场地设计应协调 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对单个建筑物体的设计,还牵涉到场地设计问题。 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组成要素(建筑、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系统)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和谐,其中,建筑物是场地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与其它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分析如下: (1)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即是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绿化景园设施(绿化、景园小品等)、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工程管线)的详细设计。 (2)从建设流程来看。实际建设流程中,一般首先是业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用地,然后再委托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师是在业主所提出的设计任务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设计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前要做细化和完善设计任务的工作,包括项目的组成内容,并对这些内容的规模、形式等一些有关问题做出较为明确的认定,同时要与业主协商,

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单位信息库

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单位信息库 国内知名规划设计专家信息库 一、国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1.美国易道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香港国际工程设计咨询研究院 3.英国工程设计院 4.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 5. USA RHM 6.艾斯弧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7.澳大利亚DBJ建筑设计事务所 8.盛邦国际咨询有限公司 9. BAZO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0.德国五合国际设计公司 11.太原建筑设计(李祖原)咨询有限公司 12.英国合乐集团 13.美国东肯国际有限公司 14.亚杰克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5. IAPA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16.迪生罗斯蔡尔建筑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17.中新佳联国际规划设计与咨询有限公司18.阿卡规划设计公司 19.英国奥雅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伟信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21.日本竹田设计株式会社 22.美国龙安建筑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23.新加坡CPG集团新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4.加拿大AB—CPL国际建筑与城市设计有限公司25.国依德尔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6.德国欧博迈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27.吕贝尔设计公司 28.美国CA规划设计师事务所 29. AAUPC 30. ARTX同轩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31.新加坡DPC国际规划与设计事务所 32.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SCP)33.裕廊国际工程(苏州)有限公司 34.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 35.法国ILEX景观规划设计公司 36.五兹贝格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37.法国AREP公司 38.澳大利亚IAPA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39.美国W&R国际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40.加拿大普迪国际设计机构 41.德国LATZ城市与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42.美国劳伦斯设计公司 二、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排名不分先后)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北京土人景观与规划设计研究院 6.亚泰都会(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7.城市建设研究院 8.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9.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0.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1.天津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 12.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3.石家庄市规划设计院

2019-2020全国设计院排行榜

2019-2020全国设计院排行榜 1、DESTROY建筑事务所戴帆(DAI FAN) DESTROY建筑事务所是一家全球性顶级设计、建筑、工程和规划建筑设计集团。DESTROY建筑事务所是建筑鬼才戴帆(DAI FAN)创立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机构。通过遍布全球的办公室和顶级建筑设计团队,DESTROY建筑事务所为世界各地客户提供创新而卓越的引领时代潮流的设计方案,项目类型跨越了从大型城市公共空间、混合功能综合体、超高层建筑综合体到度假居住、办公展览、教育科研等相关的规划、建筑、景观设计。意大利《当代建筑》连续多年将DESTROY建筑设计事务所列为建筑创新设计及技术创新型的行业领袖。DESTROY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国际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中国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建筑设计集团。DESTROY建筑事务所将国际领先的经验与本地的团队相结合,事务所集结了约一百五十名由25个不同国籍成员组成的专业团队,争取将个人潜能升华为团体创作结晶。业务从美国、日本、大中华区覆盖到欧洲、东南亚及中东等地。DESTROY建筑事务所通过举办各种展览、论坛及活动,让几年间,随着各种精彩展览的开展,如:,《技术与建构》建筑实验展(2014),亚洲顶尖建筑大师展(2015),先锋建筑(2015),当代中欧建筑师展(2016),变化中的亚洲城市(2016),纽约“宇宙宣言”建筑展(2016)。更多的人接触到专业思想的碰撞。DESTROY的建筑是一种本质的、想赋形的建筑,本着团队合作的理念与工作哲学,自创立以来便将交换、传承、学科交叉和思想碰撞融合贯彻。同时,DESTROY建筑事务所着重强调社会参与,为二十一世纪城市化进程的问题和挑战提供创新且具体的解决办法。近年来的作品包括:法国FA PARIS 180米高的摩天楼;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占地面积400公顷的“太空城”(项目范围涵盖城市规划、旅游规划、交通建筑、会展建筑、办公建筑、城市综合体、体育建筑、酒店建筑、教育建筑)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此项目为运用“人类纪”的种种思想设计城市与建筑概念的尝试;中国浙江台州“海城新区”占地13平方公里的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设计中,此项目包括占地面积1300亩的江南水镇旅游产业的规划,占地1200亩的高新科技产业园区的规划与一系列交通建筑、综合型医院、商业综合体、酒店度假区、沿河风光游览区、音乐厅、美术馆、政府行政与金融中心的建筑规划与设计;东京China Glasses (Tokyo)、美国佛罗里达州当代美术馆。

大学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策略分析要点

摘要: 结合进行大学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实践,论述了中国教育大发展背景下的校园规划理论及其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校园规划;空间;环境;环境 0 引言 近年来,全国高校建设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更新,也促进校园规划设计观念的改变,对大学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更新的要求。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是校方和规划设计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①注重交往空间和环境的整体设计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大学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的形式和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而是扩展到整个校园中。学生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之外,在教室外的庭院中以及一切活动场所中相互交流都是获取知识陶冶性情的重要途径。因此,对话、交流、沉思乃至休憩,这些课堂以外学生更为自主的活动变得大为重要。为了顺应教育内涵的变化,新校园规划设计应着重加强校园交往空间(交流共享空间)设计,在校园内为师生提供多层次的亲切宜人的学习、交流和思考的场所,并通过各种层次交流环境的潜移默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设计师的关注焦点从仅仅注重建筑的单体结构转换到建筑与环境上来,把校园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实现规划、建筑、景观的整体化设计,创造“建筑之间和谐一致而不失各自的特色,建筑与环境相互呼应,融为一体”的整体校园形象。在这里,建筑只是主角之一,作为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强化群体空间场所的感染力,加强环境和空间特色的创造。②注重校园中心区规划设计,使之成为个性鲜明,有凝聚力的共享空间在校园交往空间中,校园中心往往是处在主入口,主轴线上,由主体建筑,主要空间(广场)和主要景观组成,是学校的行政教学中心,人流交往(礼仪)中心,资源信息及景观中心,是整个校园的资源共享和环境共享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讲代表着校园的形象,统帅整个校园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校园中心区设计是学校设计的重中之重。③建筑集中化、综合化建筑集中化、综合化是当今校园建筑发展趋势之一,打破传统的学科分界,集合教学研究空间,集合信息传输、贮存管理等系统使之集中化、集体化。减少资源重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变分散为集中使之共享、公用。④自然与建筑的和谐一个全新的校园建设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深刻影响,同时具有鲜明特征的自然环境也对校园的空间氛围产生强烈的作用。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充分利用地形,使建筑与地形巧妙结合,融于山水自然环境中。⑤注重校园的地域性、文化性及个性创造校园的地域性、文化性及个性是校园场所精神的实质,是师生们对校园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根基,对于全新的校园尤为重要。没有地域性,文化性与个性,校园建筑与环境将显得苍白无力。⑥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大学校园内交通组织的重点应是确保步行系统(自行车)流线的顺畅和便捷。从生活区到教学区“三点一线”之间的人流是主要人流,要设有足够宽的道路以满足人流交通。基于对以上认识的实践,我们在青岛酒店管理学院设计中刻意营造这种氛围。 1 工程概况与场地特征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内第一所专门培养酒店管理、旅游等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其目标是培养准外交人员,追求端庄、典雅和时尚。新校园位于青岛市李仓区,地处花椒山北麓,地形复杂,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南北坡度10%左右,属中缓坡地形。自南向北形成三个台地,台地高差4~8m。第一台地东西向坡度<3%,属平坡地形,平坦宽敞,是校园主要建设用地。第一台地东端与九水路高差约7m,西端高差约2m(入口处)。几条冲沟自南向北从校园穿

建筑设计公司排名

2004年度CIHAF中国建筑二十大品牌影响力青年设计师(排名不分先后)庄惟敏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陈一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专业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总建筑师 吴耀东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建筑创作工作室主任 周恺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 宋照清上海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建筑师 刘亮北京阿奇贝斯设计公司设计师 余立北京翰时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设计师 姚嘉美国WY国际设计顾问公司设计总监 杨为众深圳市筑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欧英柏柏景(广州)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设计师 袁建平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郭建祥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刘嘉峰英国阿特金斯集团规划设计董事 陈跃中易地(EDSA,亚洲)总裁兼首席设计师 毛厚德日本M·A·O一级建筑士事务所总经理、首席设计师 王漓峰澳大利亚柏涛(墨尔本)建筑设计公司董事 冼剑雄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副总经理 傅国华加拿大KFS国际建筑师事务所总经理,首席建筑设计师 盛宇宏汉森国际伯盛设计执行董事、首席设计师 马清运上海马达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2004年度CIHAF中国杰出样板房室内设计师(排名不分先后)

陈现培北京元洲装饰有限责任公司首席设计师 洪约瑟香港洪约瑟设计事务所总经理兼设计总监 陈耀光杭州典尚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设计总监 秦岳明深圳市朗联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设计总监 李益中深圳市派尚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设计总监 陈厚夫深圳市厚夫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设计总监 姬赟东易日盛装饰集团 郑家和上海郑家和环境艺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设计总监 利旭恒台湾室内设计师设计总监 王辛上海青同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兼主创设计师 2004年度CIHAF中国建筑十大品牌影响力景观园林设计院(公司)(排名不分先后)易地(EDSA·亚洲)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柏景(广州)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 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 阿特金斯顾问国际有限公司 北京阿奇贝斯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日本M·A·O一级建筑士事务所 泛亚设计公司Earthasia LTD 杭州陈樟德园林设计研究院

建筑规划设计步骤

建筑策划 一、前期方案策划工作内容纲要 1、总平阶段策划工作内容纲要 1.1拟订项目规划概念性总纲 目的:将所有市场信息转化为技术语言,形成该项目产品定位的总纲要。 1.2、代表或协助甲方制定规划方案设计招标文件 目的:针对该项目制定规划方案设计阶段的具体要求。 1.3、提供可行的策划规划方案供甲方选择,并确定作为策划标 底的策划规划方案。 目的:在设计单位制作投标方案的同时,本公司专业人员同样具体进行规划方案总平概念规划及产品开发类型的规划,达 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1.3、人车出入口规划,整区及各小区的保安规划概念设计; 1.3、配合环境景观顾问用地范围内的公共空间及环境规划概念设计; 1.3、竖向规划概念设计; 1.4、完成总平规划概念设计文件。 目的:在各方方案的优点综合基础上,完成一个完善的概念性方

案。 1.5、成果文件 1.5.1、概念设计说明 1.5.2、用地分析图 1.5. 2.1、区域示意图 1.5. 2.2、用地现状坡度分析 1.5. 2.3、用地现状坡向分析 1.5. 2.4、用地现状高程分析 1.5. 2.5、用地现状自然排水分析 1.5. 2.6、用地现状植被现状分析 1.5. 2.7、用地现状景观分析 1.5. 2.8、用地周边环境、现状条件分析 1.5. 2.9、用地对外交通分析 1.5. 2.10、用地适宜性分析 1.5.3、规划概念图 1.5.3.1、总平面 1.5.3.2、彩色渲染总平面 1.5.3.3、功能分析 1.5.3.4、空间构成概念 1.5.3.5、交通分析

1.5.3.6、车行分析 1.5.3.7、人行分析 1.5.3.8、消防道路分析 1.5.3.9、绿化分析 1.5.3.10、日照分析图 1.5.3.11、景观分析 1.5.3.12、竖向设计分析 1.5.3.13、土方平衡分析 1.5.3.14、主要广场节点分析 1.5.3.15、商业规划概念 1.5.3.16、公建配套规划概念 1.5.3.17、停车场规划概念 1.5.3.18、人车出入口门禁规划概念 1.5.3.19、整区及各小区的安防规划概念 1.5.3.20、分期开发示意图 1.5.3.21、建筑风格及色彩概念 1.5.3.22、生活单元组织说明 1.5.3.23、公共活动空间说明 1.5.3.24、彩色鸟瞰透视概念图; 1.5.3.25、管网系统及其它配合设计的概念图说;

房地产项目规划及建筑设计建议(通用版)

房地产项目规划及建筑设计建议(通用版) 第一部分项目定位及设计提示建议 第二部分项目调研及户型配置建议 项目品牌形象定位 项目具有绝版地段的区位优势,享有“合肥地王”美誉,周边市政配套齐全、生活资源完善,尽享都市繁华与便利。我们针对地块独一无二的价值优势这一突出点,加之对周边住宅的综合分析,提出项目总体形象定位思路: 属性定位:CBD首席府邸 SOHO商务公寓USP(核心营销理念)定位:财富中心知本领袖 项目建筑风格应以遵循上述形象定位的思路为原则,完全展现项目—— 现代的、时尚的、健康的、优雅的、个性化的、极富品味的独特魅力 项目功能定位 集商、住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厦。 项目之两座塔楼的功能定位思路:A座设计为纯住宅,

B座设计为SOHO商务楼和 酒店式公寓。 考虑到项目特殊的地段区位与研判合肥目前已开发与在售物业的市场形势,按照分区设计的原则,策划代理公司提出项目的物业功能定位建议如下: ★裙楼商业部分——以引进大型超市、主题商场作为主要用途。 定位为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 业广场;裙楼顶层可考虑引进大型证券 公司营业部。 ★塔楼部分——建议根据物业产品功用形式的不同分两个区域 ※商务区域:主要以大开间SOHO式商居物业与小间 隔酒店式商务 公寓两类产品为主,适合于中小型公 司(金融、证券、风险投资、资讯、 IT高科技等)办公或自用居住目的, 并吸引部分用于出租获利的投资置业 者购买; ※高档豪宅区域:以满足城市富裕阶层、事业成功人士 居家自用为目的的高档次、高品位物 业为主,尽量体现都市CBD中心物业

的尊贵性与身份象征。 同时,根据合肥当地的住宅消费水平与市场售价情况,在建筑智能化、生态化配套设计方面应充分考虑现代高新科技成果的综合运用与合理超前. 设计理念建议: 1.项目的总体形象应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特别是作为合肥都市 中心的地标性建筑,项目不仅代表了实力雄厚的古井集团在房地 产开发上的扛鼎之作,更代表了21世纪经济腾飞的新合肥的新 面貌,应能充分体现出现代高层、高档商用、居家建筑的尊贵感 与时代感。 百花大厦建成后将是合肥的第一品牌物业。 2.在住宅的“三度空间”(适用空间、意境空间、结构空间)中, 营造具有独特品位的个性空间。 3.提供健康、自然、安全、舒适的商务与居家环境。 4.建立当代新的理想生活、工作模式。 5.具有居住、休闲、游憩、学习、工作等综合性完整功能。 6.充分运用现代人居科技文明成果,在智能化、信息化及生态 环境方面具有未来前瞻性。 7.具有户型、功用选择的多样性、整体感及认同感。 8.建筑立面及造型充满朝气、活力、趣味、美感与想象力。 9.结合徽商文化的精髓——“通商四海、诚信为本”,酝酿独具

中小学方案设计说明(含投资估算)

第一篇概述 一、项目概况 1、基地位置 项目地块位于,总用地面积4.5平方米(约9.96亩),其中规划建设用地7.5平方米(约20.89亩),代征防护绿地及规划道路用地面积47平方米。 2、工程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包括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一所,其中初级中学办学规模为30班、40人/班;高级中学办学规模为36班、平均35人/班;小学办学规模为84班、30人/班;幼儿园办学规模为15班、20人/班;合计班级数165班,在校生人数5280人。 在本设计中,主要建筑物包括一栋三层幼儿园综合楼;两栋教学楼,分别为五层和六层;两栋行政综合楼,分别为四层和五层;两栋学生宿舍,各六层;两栋学生食堂,各三层;一栋教职工宿舍十四层;一栋礼堂二层;一栋体育馆二层。总建筑面积75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3、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现行标准、规范、规程。 三、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篇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在设计中着重强调校园的开放性、自然性、人文性、历史性。 在这里我们采用三个走势截然不同的元素:线形步行广场、集中式运动区、开放式连廊形成的教学综合体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巨大的张力,加强整体上的向心感。 一、功能分区 学校布局按照“分区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分别以小学部、中学部、幼儿园和教工宿舍作为四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管理分区,体育馆、礼堂(多功能教室)等设为共享区域。 小学部 设置于地块的西侧,由生活区、运动区、教学区和综合办公区组成。组团以运动区为中心,教学区、生活区采用首层架空,建筑之间通过开放式连廊连接,使各建筑及连廊形成围合空间,供师生在课间活动使用。主入口设置于南侧次要规划路上,位于小学部组团的中间部位,紧挨运动区,人行及景观视野开阔。 中学部 紧邻小学部,位于小学部东侧。以教学区为起点自南向北布置综合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各功能组块通过开放式线形步行广场相互联系起来,形成稳重而又不完全对称,围合而又相互渗透的空间特色。主入口与小学部设于同一侧规划路上,入口连接着开放式线形步行广场,视野开阔。 幼儿部 位于地块中学部生活区与运动区之间,独立地块。出入口位于地块西侧规划路,幼儿园生活用房及室外活动场地均位于独立地块南侧,采光通风充足。 教职工宿舍 位于地块西北角,设置独立出入口,地面停车,地下车库范围及出入口设置于其附近,方便满足教职工车行出行要求,且不影响地块内教学人行方向。 体育馆、礼堂 位于地块东南角,定义为小学部、中学部共享区域。体育馆、礼堂这种大公共空间,人流相对活跃冗杂,放置于地块相对独立的一侧,又通过开放式线形步行广场与小学部和高中部快捷的联系起来。位于地块规划路转角处,在造型和体量上为整个项目形成良好、活跃的展示面。 二、规划结构及交通组织 在校园空间设计中,设置一直两竖三条主要景观轴线。 小学部和中学部各以一条以学校入口广场为起点贯穿南北的“主轴线”联系起教学区和生活区,以外环一条车行道联系起主入口和次入口。 一条形成校园空间骨架的横向景观步行轴,将几个区域的核心空间加以贯穿。次轴线空间尺度适宜,建筑界面变化丰富收放有致。其间以精心设计的人工园林为主,通过多处花池、雕塑、地面铺装的处理,为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创造出活跃、宜人的环境氛围。 步行人流通过校园两条竖向景观主轴线而进入由教学楼围和的广场空间,自由到达所去的教学楼。小学部与中学部之间又通过横向景观轴相互联系。车行则沿外环路可以到达校园各个建筑单体,满足消防设计。这样实现人、车分流,学生生活在一个安全、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中。 不规则屋面的连廊增添了空间的流动性和场地的围合感。他们共同围合成教学广场区。 三、环境设计 校园的环境不是孤立的封闭的,是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的,我们必须考虑到他的生态环境。 在绿化设计中使点、线、面状的绿地相互结合,形成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校园绿化系统。 教学区的大片绿化,校前区的中心广场,生活区的生活广场构成校园的“绿荫精华”。浪漫的构图,无形中产生一种张力,凝聚成校园空间中独有的形式美感与场所精神,也成为城市共享的绿色资源。 与空间相融的点,象触角般渗透到各分区的结点绿化,如花坛、教学楼间的庭院绿化、雕塑、小品、水榭、校门构筑物等,从整体到局部的一系列丰富的景观环境。 四、空间设计 设计中注重人经过建筑时在活动中感受到的效果,在空间中流动,自由的欣赏建筑的方式。 强调多层次的交流空间,为人的活动、停留、交往创造不同尺度的空间。 “围而不堵,透而不疏”的空间设计使校园建筑既有空间形态上的围合感,又形成有丰富层次的室外空间。 庭院空间:教学楼间25-30米的庭院绿化是学生课间活动使用频率最高的场所,底层架空使庭院间的绿化相互渗透,视线上有通透感。 广场空间:教学区前的广场结合绿化和硬质铺地,乔木行成半围合的广场空间,供集会,露天演出时使用。 连廊灰空间:教学区,生活区的连廊是一种维系动感的要素,将整体串联起来,充满了无限的空间可能性。 第三篇建筑设计说明 一、小学教学楼 1、平面布局 (1)、首层架空,靠北面首层局部设置小学部运动区的更衣室、淋浴间、管理用房。 (2)、二~四层平面 二~四层平面南北向主要布置普通教室,东侧东西向空间布置教师办公室、厕所及专用教室。 (3)、五层平面 五层平面布置一些专用教室及教室办公用房。 2、剖面设计 一层较室外标高高0.1m,每层层高3.6m。

规划建筑方案设计

规划建筑方案设计 规划建筑设计的内容作为纲要、构建,用以指导后期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等细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规划建筑方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篇1:规划建筑方案设计现代住宅趋于多元化的风格,居住面积增大,各种大功率电器的使用使电量明显增加,功能复杂,使住宅电气设计由原来的纯照明向多功能、多回路的方向发展。电气设计内容也日趋复杂,项目繁多,确保供电可靠、用电安全,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生活。 建筑供配电设施的设计与建造要响应国家政策与号召,将以人为本做为设计出发点,本着安全、实用、经济的基本原则,使设计方案更加符合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要求,做到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建筑的供配电设施设计要符合当地的电力部门要求以及城市规划要求,此外,供电配套设施也要纳入整体规划当中。建筑的配电设计要统一规格,对相关的用电负荷计算也要统一标准,准确的标注相应的用电负荷范围。 供配电方案应满足居民用电性质及有用电容量,遵循安全、稳定且便于日后维护的原则,实行一户一表制。因为,当供配电系统建造投入使用后,再想对其构进行改动将十分的困难,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可能影响到居民使用及建筑的整体布局。

建筑供配电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应选择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及小区配电设计方案的设备,且相关的配电设备供应商,要具有相应的生产资质,产品也要具有合格证明等,从而保证用电系统安全。 建筑供电的可靠性与供电设备的选用有着必然的关系,建筑供电设备的选择首先要保证日常用电负荷的需求,保证供电的可靠性而且还要尽力避免建筑在日常供电过程中造成的能源浪费。选用适合的供电设备,尽量减少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影响住宅建筑供电设计方案的因素有很多,建筑供电方案的设计会随着用电负荷、建筑规模及建筑未来发展状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我国建筑的供电方案在原理上是大致相同的,但是在一些供电的细节上还存在差异。在供电设备的选择方面:规模大、用电负荷高的建筑要尽量选择功率相对较大的用电设备进行电力控制;规模较小的建筑在采购供电设备时,只需要满足当前建筑日常供电即可。建筑选择供配电等级、供电设备的时候要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就是指在确定建筑供电等级以及购买用电设备时,等级要高于最高用电负荷用电设备的功率,要大于最高的居民需求功率。供电等级的确定,决定了住宅小区供电方式以及供电线路的铺设方式。因为供电等级的确定和用电设备的购买是一次性的,设备生产厂家只会提供一定年限的维修和保养,如果出厂的

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书

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住宅产业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 与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汇报准备材料 一、成套住宅产业化技术部分 按照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文件汇编》中“国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住宅产业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格式”、“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成套技术量化评价指标”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体现该项目拟采用的各种体现“四节一环保”的成套技术,具备条件的应考虑该技术的具体做法。 二、规划与建筑设计部分 本部分设计依据应包含《住宅技术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性能认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以及防火、节能等方面的规范。 (一)规划设计篇 1、规划设计的主要依据 2、规划设计指导思想、理念和原则 3、规划结构和空间布局 4、道路系统与交通组织 5、环境景观 6、竖向规划与无障碍设计 7、配套公建与室外活动场地、老年健身场地 8、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一览表、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一览表 (1)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一览表

注:▲必要指标,△选用指标,---本表格内容不填

(二)建筑设计篇(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调整内容) 1、建筑设计依据 2、单元平面与住宅套型 住宅户型构成一览表 3、无障碍设计 4、住宅楼单元公共空间 5、公共建筑与地下车库 6、消防设计 7、节能设计(包括墙体、门窗、屋面等内容,应按照每栋住宅来设计) 8、室内外建筑装修、装饰做法 9、部品、设备设施选用 (三)暖通设计篇(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调整内容) 1、设计依据 2、室内采暖设计参数 3、供暖设计,包括:热源、补水定压、热力管网、采暖系统等内容。 4、燃气设计,包括:燃气用量、燃气管道、燃气设备等内容 5、消防设计,包括:住宅单体消防设计、安全疏散、消防水源、消防水量、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器等内容 6、节能设计(该部分要求按照每栋楼进行设计) (四)给排水、中水设计篇(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调整内容) 1、设计依据及范围 2、给水系统,包括:供水水源、本期用水量、给水系统、管材、景观喷洒供水水源及方式 3、热水供应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