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列式混合器、星形絮凝设备、V型沉淀设备、水处理

合集下载

浅谈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浅谈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浅谈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摘要: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水中的悬浮物(SS)、溶解性有机物(BOD5)、氮以及致病微生物等污染物质。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基本单元技术有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

本文将对其中的三个单元:混合、絮凝、沉淀工艺进行论述和比较。

关键词:混合絮凝沉淀1 前言城市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虽然绝大部分悬浮固体和有机物被去除,但还残留有难生物降解有机物、氮、不可沉淀的固体颗粒、致病微生物以及无机盐等污染物质。

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水中的悬浮物(SS)、溶解性有机物(BOD5)、氮以及致病微生物等污染物质。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基本单元技术有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

本文将对其中的三个单元:混合、絮凝、沉淀工艺进行论述和比较。

2 混合混合是原水与混凝剂进行充分混合的工艺过程,是进行絮凝和沉淀的重要前提,混合是混凝剂的水解产物迅速混合到水体的每一个细部,并使水中胶体颗粒脱稳的过程。

混合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混合方式有管式静态混合器混合、机械混合、直列式混合器混合等。

(1)管式静态混合器混合:管式静态混合器混合是在管道内设置多节固定叶片,使水流产生涡流反应,同时产生涡旋反向旋转及交叉流动,从而获得混合效果。

它的优点维护管理方便,不需土建构筑物,在设计流量范围内混合效果较好,不需外加动力设备;其缺点是运行水量变化对混合效果的影响很大,水头损失大,混合器构造较复杂,适用水量变化不大的水厂[0]。

(2)机械混合:依靠外部机械供给能量,使水流产生紊流,它的优点是水头损失较小,适应各种流量变化,能使药剂迅速而均匀的扩散至水体中,同时使胶体颗粒脱稳。

缺点是增加相应的机械设备、需消耗电能、同时也相应增加了机械设备的维修及保养工作,管理维修比较复杂。

需要建混合池,增加占地,应用较少。

(3)直列式混合器混合:它是利用水流通过列管产生高频漩涡,使数种物料充分混合,它混合效果好、对水量、水质的变化适应能力强。

城市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_给水厂课程设计

城市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_给水厂课程设计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3)1.1 设计任务及工作要求 (3)1.2 设计原始资料 (3)第二章总体设计 (5)2.1 资料分析与整理 (4)2.2 设计原则 (6)2.3厂址选择 (6)2.4 水厂工艺流程选择 (6)2.5 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7)第三章净水构筑物的计算 (13)3.1 设计水量 (13)3.2 设计配水井 (13)3.3 药剂投配设备设计 (13)3.4混合设施的设计 (14)3.5反应/絮凝设施的设计 (15)3.6平流沉淀池 (26)3.7普快滤池的设计 (27)3.8 清水池的计算 (29)3.9加氯间的设计计算 (32)第四章 .水厂的平面布置 (32)第五章各构筑物的附属装置及其工艺构造 (33)第六章.高程布置 (33)参考文献 (34)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1.1 设计任务及工作要求1.1.1 设计题目城市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1.1.2 本次课程设计(论文)应达到的目的1加深对《水质工程学Ⅰ》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具有阅读中外文献的能力,技术经济比较和方案分析选择能力,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工程制图及编写说明书的能力。

使学生受到专业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系统训练打下基础。

1.1.3 设计任务完成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即在给出设计任务的基础上,完成所给资料的分析、整理,进行水厂选址,工艺流程选择,方案比较,构筑物的选型,水厂的平面和高程布置以及处理构筑物的初步设计等工作。

主要任务:完成城市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

设计规模为(10+M)×104m3/d(M为学生学号的个位数字)。

原水水质资料、地形地址、气象条件等参数见附《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基础资料》设计要求:完成水源水质评价,设计包括工艺确定、主体处理构筑物初步设计计算、厂区平面、系统高程和主要管网布置等。

一体化絮凝沉淀方案

一体化絮凝沉淀方案

一体化絮凝沉淀方案一体化絮凝沉淀方案简介•本方案旨在解决水处理过程中的絮凝沉淀问题。

•结合传统的絮凝和沉淀方法,集成一体化絮凝沉淀设备,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

方案优势•高效:采用一体化设计,减少处理设备数量,提高处理效率。

•节能:优化能量利用,减少能耗。

•灵活:可根据不同水质和处理要求进行定制。

•自动化控制: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调节。

方案流程1.原水进料系统–设计适当的原水进料管道和过滤器,去除较大的杂质和悬浮物。

2.絮凝剂投加系统–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采用合适的絮凝剂。

–设备投加系统,控制剂量和投加时间。

3.絮凝区域–设计絮凝区域,让水与絮凝剂充分混合并形成絮凝体。

–优化结构设计,提高絮凝效果。

4.沉淀区域–设计沉淀区域,让絮凝体在此沉淀。

–采用合适的沉淀方式,如重力沉淀、浮力沉淀等。

5.清水排放系统–设计清水排放管道和控制装置,保证清水的排放质量。

–可选择对清水进行再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水质。

6.设备维护与管理–设计合理的设备布局,方便操作和维护。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清理絮凝体和疏通管道。

方案实施步骤1.方案评估和设计–分析水质和处理要求,评估方案可行性。

–进行详细设计,包括设备选择、容量计算等。

2.设备采购和安装–根据设计方案,采购相关设备和材料。

–安装设备,并进行调试和验收。

3.系统调试和优化–对系统进行全面调试,确保运行正常。

–优化操作参数,提高处理效果。

4.运行监测与维护–建立运行监测和维护机制,定期检查设备和水质。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总结本方案采用一体化絮凝沉淀设备,集成了絮凝剂投加、絮凝区域、沉淀区域和清水排放系统。

通过合理的流程设计和自动化控制,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

在实施过程中,需注意方案评估、设备采购和运行监测等环节,以确保方案的成功实施和系统的持续运行。

方案费用和预算•方案费用包括设备采购、安装及调试费用、工程设计费用等。

V型滤池基本构造及实际运用

V型滤池基本构造及实际运用

V型滤池基本构造及实际运用V型滤池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中的设备,它通过一定的过滤媒介对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悬浮物质,使水质得到改善。

本文将介绍V型滤池的基本构造及其实际运用。

一、V型滤池的基本构造V型滤池的主体结构由进水口、V型滤料层、排水口、出水口等部分组成。

1. 进水口:进水口是V型滤池的入口,水通过进水口进入V型滤料层,进行过滤处理。

2. V型滤料层:V型滤料层是V型滤池的核心部分,通常由石英砂、砾石等多层颗粒状的滤料组成。

这些滤料具有不同的孔径和密度,能够有效地过滤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质。

3. 排水口:排水口是用于排放经过滤后的废水和滤料中的杂质的出口,通过排水口将废水排出,以保持V型滤料层的正常工作状态。

二、V型滤池的实际运用1. 自来水厂:V型滤池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厂的水处理系统中,通常作为初级过滤设备进行使用。

当自来水从水源进入水厂时,会携带着大量的杂质和悬浮物质,需要经过V型滤池进行过滤处理,除去这些杂质和悬浮物质,使水质得到改善,从而提高生活用水的质量。

2.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中,V型滤池也被广泛应用于工艺水处理系统中。

在造纸厂、化工厂等作用于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水进行循环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水质的净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V型滤池可以将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质过滤出去,满足工业生产对水质的要求。

3. 生活用水:除了自来水厂之外,V型滤池也在很多居民小区、乡村等地方广泛使用。

在这些地方,V型滤池被用于净化生活用水,提高饮用水的质量,为居民提供干净、健康的饮用水。

4. 游泳池和水疗中心:游泳池和水疗中心是需要大量水的场所,在这些场所,V型滤池也被广泛应用。

V型滤池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质,保持游泳池和水疗中心的水质清澈透明,为游客提供一个清洁、健康的环境。

V型滤池在水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通过一定的过滤媒介对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悬浮物质,使水质得到改善。

在自来水厂、工业生产、生活用水、游泳池和水疗中心等场所,V型滤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获得清洁、健康的水资源。

第二章 水的混凝(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87)

第二章 水的混凝(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87)
m:聚合度,10
B (碱化度)=[OH]/3[Al] ×100%(50-80%)
•事先已水解聚合,有效成份多,投加量少。
•对pH变化适应性强。
机理:
吸附电中和与吸附架桥协同作用
铝聚合物形态对混凝的影响? •“六元环”结构模型(最稳定结构):6个6配位八面 体的铝原子的结构—— Al6(OH)12(H2O)126+ •“Al13”结构模型:12个6配位八面体的铝原子围绕1个4 配位的铝原子。一般认为Al13是PAC中最佳的凝聚- 絮凝成份,其含量反映了产品的品质。
剧烈搅拌分散药剂
时间通常在10~30s,一般<2min
G=700-1000s-1,
絮凝过程 :
不仅与G有关,还与时间有关
平均G=20-70s-1, GT=1~104-105
实际设计,采用v和T校核GT或者平均G
最近提出GTC指标(建议值100), C:颗粒浓度 有关混凝动力学指标还需进一步研究。
由于小涡旋也是做无规则的脉动,参考类似异 向絮凝中布朗扩散造成的颗粒碰撞
紊流条件下颗粒碰撞速率:
N0=8dDn2
D:紊流扩散系数和布朗扩散系数之和
但在紊流中,布朗扩散紊流扩散 故,D= u :涡旋尺度 u :相应的脉动速度
设涡旋尺度=颗粒直径d 根据流体力学,计算脉动速度u ,则:
高聚合物的吸附架桥
脱稳胶粒 生长成大矾花(Floc)
(可以通过沉淀去除)d=0.6-1.2mm
特点:需要一定时间使矾花长大,搅拌从强弱
在絮凝设备中完成
第4节 混凝剂和助凝剂
一、混凝剂(Coagulant)
无机混凝剂
铁盐形成的絮体比 铝盐絮体密实,但 腐蚀性强,有颜色。

接触絮凝沉淀水处理技术在市政水厂的应用

接触絮凝沉淀水处理技术在市政水厂的应用

经管道时在管壁的边 界层作 用下 , 产生 一 系列 涡旋 , 到一定 流 达
速时 , 涡旋脱离边壁进 入紊 流核 心并衰 减 , 在管束 内就形 成均 匀 各向同性 紊流 , 在水 流通过 管束后 , 生 同管 径尺 度相 当的涡旋 产
群, 在其后的流动过程中, 涡旋群逐步衰减为均匀各向同性紊流,
1 水 厂水 质状 况分 析
传统 的管式混 合 : 管式混 合是 利用水 厂进水 管 的水 流 , 通过 吉林 省辉南县净水 厂位 于东北地区 , 水水源主要依靠该地 供 使 从 区的小雨 山水库 。原水特性 主要 为低 温低 浊。p H值在 6 5 . 管道或管 道零件产 生局 部阻力 , 水流 发生湍 流 , 而使 水体 和 . ~7 5 药剂混 合 。管式混 合不够 剧烈 , 药剂 和水 混合 不充分 , 易在管 中 之间 ; 冬季低浊为 7N U 0 T 夏季汛期高浊达 200N U T ~1 U; N T 0
原水一管 式混合器一 跌水 曝气一 孔 室反应一 斜 管沉淀一 普 快滤 池一 出水 。
理 比较
题, 结合市政水 厂的水质 , 通过技 术经济 比较后 , 采用 了新型水 处 32 传 统 工艺与 “ 触 絮 凝沉 淀 水 处理 工艺” 工作 机 . 接 的 下面以吉林省辉南县净水 厂的改扩建工程为代表 , 通过新 型 3 2 1 混合 . . 工艺与传统工 艺的比较 , 对新工艺 的技术原 理及设计 应用 做简要 混合 过程就是 絮凝剂 以液态或固态 的形式投入水 中, 在水 中 介绍。 水解 , 产生水解产物 , 同时通过压 缩双 电层作 用使 水 中胶 体颗粒 脱稳 , 并碰撞粘结成初级矾花颗粒 的过程 。
原水一 直列 式混合 器一 星型翼 片絮凝设备一 V 型斜 板沉淀

水质工程学(Ⅰ)例题、思考题、习题答案

水质工程学(Ⅰ)例题、思考题、习题答案

水质工程学(Ⅰ)例题、思考题、习题第1章水质与水质标准1。

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几类?了解各类杂质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类。

悬浮物:尺寸较大(1?m-1mm),可下沉或上浮(大颗粒的泥砂、矿碴下沉,大而轻的有机物上浮)。

主要是泥砂类无机物质和动植物生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或死亡后的腐败产物等有机物。

这类杂质由于尺寸较大,在水中不稳定,常常悬浮于水流中.当水静置时,相对密度小的会上浮与水面,相对密度大的会下沉,因此容易去除。

胶体:尺寸很小(10nm-100nm),具有稳定性,长时静置不沉。

主要是粘土、细菌和病毒、腐殖质和蛋白质等.胶体通常带负电荷,少量的带正电荷的金属氧化物胶体。

一般可通过加入混凝剂进去去除。

溶解物:主要是呈真溶液状态的离子和分子,如Ca2+、Mg2+、Cl—等离子,HCO3—、SO42-等酸根,O2、CO2、H2S、SO2、NH3等溶解气体分子.溶解物与水成均相,透明。

但可能产生色、臭、味.是某些工业用水的去除对象,需要特殊处理.有毒有害的无机溶解物和有机溶解物也是生活饮用水的去除对象。

2.各种典型水质特点.(数值可不记)江河水:易受自然条件影响,浊度高于地下水.江河水年内浊度变化大。

含盐量较低,一般在70~900mg/L之间。

硬度较低,通常在50~400mg/L(以CaCO3计)之间。

江河水易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色、臭、味变化较大,水温不稳定。

湖泊及水库水:主要由河水补给,水质类似河水,但其流动性较小,浊度较低;湖水含藻类较多,易产生色、臭、味.湖水容易受污染。

含盐量和硬度比河水高。

湖泊、水库水的富营养化已成为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海水:海水含盐量高,在7。

5~43。

0g/L之间,以氯化物含量最高,约占83。

7%,硫化物次之,再次为碳酸盐,其它盐类含量极少。

海水须淡化后才可饮用。

地下水:悬浮物、胶体杂质在土壤渗流中已大部分被去除,水质清澈,不易受外界污染和气温变化的影响,温度与水质都比较稳定,一般宜作生活饮用水和冷却水.含盐量通常高于地表水(海水除外),大部分地下水含盐量在100~5000mg/L,硬度通常在100~500mg/L(以CaCO3计),含铁量一般10mg/L以下,个别达30mg/L。

混合絮凝沉淀池工作原理及辅助设备解析

混合絮凝沉淀池工作原理及辅助设备解析

混合絮凝沉淀池工作原理及辅助设备解析混合絮凝沉淀池根据微水动力学原理、胶体物理化学理论,融合流体边界层分离、澄清池接触絮凝理论,结合絮凝沉淀机理,形成“接触絮凝沉淀水处理技术”。

该设备用湍流涡旋控制原理和边界层理论,使得混合效率高,药剂利用充分,絮凝形成的矾花粒度好,尺度合适,密度大,沉淀既利用了浅池沉淀原理,又增加和强化了接触絮凝及过滤网捕作用,小颗粒泄漏少,沉后水浊度低,沉后出水浊度≤5NTU。

主要配置如下工艺设备:直列式混合器、星形翼片絮凝设备和V形斜板沉淀设备。

1、直列式混合器:直列式混合器在采用流体微水动力学原理来控制混合微观过程和宏观过程,在相同的水头损失下,提高直列式混合器混合效果。

它的主要原理是使水流通过列管时,在边界层的作用下,产生系列涡旋,并在其后的空间衰减,产生高频涡流,从而使混凝剂复杂的水解产物与原水中的胶体颗粒得到充分混合。

直列式混合器采用304不锈钢材质。

2、星形翼片絮凝设备:星形翼片絮凝设备主要原理是利用边界层脱离理论和颗粒碰撞的惯性效应,改变隔板的结构形式,同时改变翼片的形式,改变水流流经翼片附近的流态,增强了翼片控制能力,在不同的水流空间,当水流流经翼片后,在周围短时间会形成准均匀各向同性紊流,紊流中夹带了大量尺寸、强度一定的微小涡旋,在不断的流动过程中,导致涡旋离开原位置并进行彼此碰撞,加大了颗粒的有效碰撞次数,有效地提高了絮凝效果。

絮体颗粒碰撞、吸附,絮体本身产生强烈变形,使絮体中吸附能级低的部分由于变形揉动作用从而达到更高的吸附能级,并在通过设备后絮体变得更加密实,提高絮凝效果,缩短絮凝时间。

星形翼片絮凝设备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导流机构截面为星形,设置1~3片翼片。

3、V形斜板沉淀设备:V形斜板沉淀设备主要原理是综合利用沉淀机理和接触絮凝机理完成沉淀区中颗粒的分离过程,在利用沉淀机理的基础上,在设备内设置涡旋强度控制区域,减弱沉淀区中沉淀设备下部一定位置水流中的大涡旋强度,减少沉淀区水流的脉动。

v型滤池工作原理

v型滤池工作原理

v型滤池工作原理V型滤池工作原理。

V型滤池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特定的结构和材料,将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进行过滤和清洁,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V型滤池通常应用于工业生产、城市供水、游泳池水处理等领域,下面将详细介绍V型滤池的工作原理。

首先,V型滤池的结构是关键的。

它通常由滤料层、集水器、排水系统和支撑结构等部分组成。

滤料层是V型滤池的核心部分,通常采用石英砂、活性炭、磁性材料等高效过滤材料构成,它们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有机物质。

集水器则用于收集经过滤料层的水,并将其导入排水系统,最终输出清洁的水。

支撑结构则用于支撑整个V型滤池的稳定运行。

其次,V型滤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物理过滤和化学吸附来完成的。

当水通过V型滤池时,首先会经过滤料层的物理过滤,其中较大的颗粒物和悬浮物会被滤料层拦截下来,从而使水中的杂质得到初步去除。

随后,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微小颗粒物会通过滤料层的化学吸附作用被进一步去除,这是因为滤料层的特殊材料能够吸附和分解这些有害物质,从而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此外,V型滤池还可以实现反冲洗和再生。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滤料层会逐渐被污染和堵塞,影响其过滤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V型滤池通常会进行反冲洗操作,即通过逆向水流将滤料层中的污染物冲洗出去,恢复其过滤功能。

在长期使用后,滤料层也需要进行再生,这通常包括更换滤料或进行化学清洗等操作,以保持V型滤池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V型滤池通过其特定的结构和材料,实现了对水质的高效净化。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物理过滤和化学吸附,通过这些方式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此外,V型滤池还具有反冲洗和再生功能,能够保持其长期稳定的过滤效果。

因此,V型滤池在水处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改善水质和保障人们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混合絮凝池、沉淀池施工方案

混合絮凝池、沉淀池施工方案

混合絮凝池、沉淀池施工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污水处理成为生态环境保护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混合絮凝池和沉淀池作为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污水的净化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混合絮凝池、沉淀池施工方案,旨在为相关工程提供指导。

二、混合絮凝池施工方案1. 设计与准备在进行混合絮凝池的施工前,首先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准备工作。

确定混合絮凝池的尺寸、材料、结构等技术参数,并确保设计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混凝剂、泵浦、管道等。

2. 施工流程(1)土建施工:首先进行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确保混合絮凝池的稳固性和承载力。

(2)结构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合絮凝池的结构施工,包括搭建池体架构、安装管道等。

(3)设备安装:安装混凝剂加入设备、搅拌设备等关键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3. 安全与质量控制在混合絮凝池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要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三、沉淀池施工方案1. 设计与准备沉淀池作为混合絮凝池后处理阶段的重要设备,其设计和准备同样至关重要。

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沉淀池的整体结构和材料进行设计,并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2. 施工流程(1)土建施工:进行相关土建工程,包括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等,确保沉淀池的稳固性。

(2)结构施工:根据设计要求搭建沉淀池的结构,并进行管道安装等工作。

(3)设备安装:安装沉淀池所需的设备,如卸泥装置、出水口等,使沉淀池正常运转。

3. 安全与质量控制在沉淀池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安全和质量管控,保障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四、总结混合絮凝池和沉淀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设备,其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工程的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以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运作和环境保护的顺利实施。

水质工程学教案07第二章混凝2-4混合和絮凝设施

水质工程学教案07第二章混凝2-4混合和絮凝设施

(二)管式混合1、管道:将药液加入压水管中,利用管道中水流的紊动力混合。

要求管道中流速大于1m/s。

投药量后管内水头损失大于0.3~0.4mH2O。

投药点至出口大于50倍管径。

2、静态混合器:内为翻卷铁板,造成紊流,翻流的紊团。

分成几个单元串联使用。

流量过小时,效果下降,水流阻力大。

3、扩散混合器:用锥形帽,将药液扩散,用孔板并造成剧烈紊流。

(三)机械混合池搅拌机械:浆板式(适用2m3以下小池)螺旋桨式,透平式。

离心搅拌叶轮搅拌功率:要求速度梯度为700~1000s-1混合时间:10~30s 不超2min注:避免水流同步旋转,应有转速梯度。

可用四周加固定档板的方法解决。

特点:效果好,不受水量变化影响,适合各种规模水厂。

增加机械设备及维修。

二、絮凝设施:基本要求:加药后的原水,在絮凝池中形成大的密实的絮体(肉眼可见)——毫米级。

(一)隔板絮凝池(常用于大中型水厂)1、往复式:水流回转180°,局部水头损失大,絮凝后期急转水流易使絮体破碎。

2、回转式:水流回转90°,局部水头损失小,转弯上应尽量减少冲击。

隔板式是(PF )推流形反应器。

要求设计池数不少于2个。

(1)流速: 首端:0.5~0.6m/s 末端:0.2~0.3m/s中间4~6段,流速递减。

(分段越多,效果越(2)、转弯要求:为了减少水力冲击和水头损失,转弯过水断是廊道过水断面的1.2~1.5倍,并做成圆弧形。

(3)、絮凝时间:20~30min(4)、 隔板净距大于0.5m(为施工和检修) 池底0.02~0.03坡,并设有排泥设施。

(5)计算内容: i 各段水头损失:i ii iti i i l R C v g v m h 2222+=ξvi —i 段内水流速度m/s ; vit —i 段转弯处水流速度m/s ; mi —i 段廊道内水流转弯次数;ξ —转弯处局部阻力系数180°弯,ξ =390 °弯,ξ =1;li —i 段总长m ;Ri —i 段过水断面水力半径; Ci —谢才系数,611i i R nC(曼宁公式) 总水头损失:h=∑hi ,往复式:h=0.3~0.5m回转式:h=0.6h 往复T 在10~30分钟 一般在30~60秒-1 在104~105低浊水,低碱水宜用较大T 值。

矿井污水处理方案

矿井污水处理方案

一、井下水处理站技术方案第一章概述1.1 工程名称南仙泉煤矿井下水处理站工程。

1.2 建设单位县西池乡南仙泉煤矿。

1.3 编制原则1) 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及标准;2) 采用先进、可靠、合理的处理工艺,工艺设计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可调性,以适应水量、水质的变化。

设备选型合理、可靠、先进;3) 在确保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做到工艺流程简洁、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4) 尽量提高自动化控制程度,以便提高运行管理水平,降低劳动强度。

1.4 编制围本方案的设计围如下:1) 南仙泉煤矿井下水处理工艺技术方案设计;2) 污水处理构筑物及其附属购置物设计(不含外围管网设计);3) 污水处理电气自控设计(含污水处理站建筑物部照明系统设计);4) 污水处理站投资估算及其经济技术分析;1.5 设计依据1)煤矿排水水质检测结果2)国家污水排放相关标准3)《煤炭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4)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5)《GBJ14-87 室外排水设计规》- 专业6)《GB5096-93 环境噪声标准》第二章工程概况2.1 项目背景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70%以上,煤炭开采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废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势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无法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

据统计我国40%的矿区严重缺水,已制约了煤炭生产的发展。

矿区多处于山区,水资源更为缺乏,地表水又多为间歇性河流,枯洪水季节流量相当悬殊,常年流量稀释能力差,排入河流的污水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开发、管理、利用好煤矿水资源,对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矿井污水经治理后综合利用,对矿区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和企业意识的不断提高,很多企业对污染物排放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因此,坪上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将该矿达标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8920-2002及《矿井防尘洒水用水水质标准》GB50215-2005 。

第六节、混凝设施

第六节、混凝设施

第六节、混凝设施水的混凝是指水中胶体杂质与混凝剂进行混合、絮凝形成较大絮凝体的过程。

它是水质常规净化处理的首要环节。

混凝工艺设计计算内容主要包括:(1)确定混凝剂的投加量,设计计算混凝剂配制和投加设备;(2)混合设施的工艺设计计算;(3)絮凝设施的工艺设计计算。

一、混凝剂的配制和投加1、混凝剂溶解和溶液配制混凝剂的投加分为干投法和湿投法两种,干投法指混凝剂为粉末固体直接投加,湿投法是将混凝剂配制成一定浓度溶液投加。

我国多采用后者,采用湿投法时,混凝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 湿投法混凝处理工艺流程A、溶解设备(1)要求①投药方便设计药剂溶解池时,为便于投置药剂,溶解池的设计高度一般以在地平面以下或半地下为宜,池顶宜高出地面0.20m左右,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条件。

溶解池的底坡不小于0.02,池底应有直径不小于100mm的排渣管,池壁需设超高,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

由于药液一般都具有腐蚀性,所以盛放药液的池子和管道及配件都应采取防腐措施。

溶解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若其容量较小,可用耐酸陶土缸作溶解池。

②溶药快在药剂湿投法系统中,首先把固体(块状或粒状)药剂置人溶解池中,并注水溶化。

为增加溶解速度及保持均匀的浓度,一般采用水力、机械及压缩空气等方法搅拌,投药量较小的水厂也有采用人工进行搅拌调制的。

(2)溶解池容积溶解池的容积W 1=(0.2~0.3)W 2W 2为溶液池的容积。

溶解池一般取正方形,有效水深H 1=0.7~1.0m ,则:面积F =W 1/H 1→边长a =F 1/2溶解池深度H =H 1+H 2+H 3式中H 2为保护高,取0.15m ;H 3为贮渣深度,取0.1m 。

溶解池的个数至少设2个,一用一备。

(3)搅拌装置①机械搅拌:以电动机驱动浆板或涡轮搅动溶液,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搅拌方式。

②压缩空气搅拌:在靠近溶解池底部设置格栅以放置块状药剂,格栅下部空间装设穿孔空气管通以压缩空气进行搅拌。

常用混合、絮凝、沉淀设备介绍及对比

常用混合、絮凝、沉淀设备介绍及对比

常用混合、絮凝、沉淀设备介绍及对比摘要:混合絮凝沉淀池采用水力作用,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胶体、悬浮物、浊度等,使得水质得到净化。

目前市场上混合絮凝沉淀池配套的混合、絮凝、沉淀设备多种多样,本文旨在阐述设备种类、工作原理及优缺点等。

关键词:混合;絮凝;沉淀1、混合混合是原水与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等药剂与需要处理的水进行充分混合的工艺过程。

混合是进行絮凝和沉淀的重要前提,该过程主要保证混凝剂的水解产物迅速混合到水体的每一个细部,并使水中胶体颗粒脱稳。

混合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管式静态混合器、机械混合和湍流混合器。

1.1管式静态混合器原理:利用进水管的水流,通过管道或管道内部零件产生局部阻力,使水流发生湍动,从而使水体和药剂达到混合目的。

优点:设备简单,不占地,造价低。

缺点:不适应低负荷运行,当流量减小时,混合时间延长,可能在管中絮凝沉淀,降低混合效果。

1.2机械混合原理:依靠外部混合搅拌机提供能量,使水流产生紊流,达到混合目的。

优点:水头损失小,可在各种流量负荷下运行,使得药剂迅速而均匀的扩散至水体中,达到胶体颗粒脱稳,节约投药量等。

缺点:需增加机械设备,消耗电能,增加相应的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增加管理维修工作量。

1.3湍流混合器原理:使水通过混合器设备内部结构时,可在设备内迅速产生均匀的高频微涡旋,混凝剂的水解产物瞬间进入水体细部,与原水中的胶体颗粒得到快速、充分混合,使胶体瞬间脱稳;另外水流的强剪切力迅速阻断了微絮体的不合理长大,混合效果理想。

优点:混合快速,脱紊完全,管道式安装,不占地,不需土建结构。

缺点:相对管道静态混合器价格稍高。

2、絮凝絮凝分为同向絮凝和异向絮凝,在混合絮凝沉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同向絮凝。

该过程是使经充分混合后的具有絮凝性能的微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较大的絮粒,以适应沉淀分离的尺寸要求。

这要求颗粒本身具有充分絮凝能力和外界提供给颗粒获得适当的碰撞接触而又不致破坏的水力条件。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及主要设备介绍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及主要设备介绍

化学水处理系统及主要设备介绍
一、水处理系统及设备介绍
补给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过滤系统和除盐系统,设备出力为2套100m3/h 的除盐系列及2台2000m3除盐水箱。

补给水处理系统进水为净水站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出水,由工业水母管接至清水箱。

过滤系统包括二台三层滤料过滤器和三台活性炭过滤器,三层滤料过滤器滤料为无烟煤、磁铁矿、石英砂,活性炭过滤器滤料为活性炭,分别采用并联布置。

除盐系统包括二套一级除盐设备和二台混床,混床采用并联布置,除盐设备设计出力为100m3/h。

补给水处理流程: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出水⇒工业消防水池⇒工业水泵⇒清水箱⇒三层滤料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阳离子交换器⇒中间水箱⇒中间水泵⇒阴离子交换器⇒混合离子交换器⇒除盐水箱(浮顶式)⇒除盐水泵⇒主厂房凝结水补水箱。

水处理系统图重点掌握过滤系统、一级除盐及混床系统。

三、水处理泵类设备规范
四、补给水系统水质指标
五、补给水处理综合数据设计值。

V型滤池基本构造及实际运用

V型滤池基本构造及实际运用

V型滤池基本构造及实际运用【摘要】V型滤池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设备,具有独特的构造和实际运用价值。

本文从V型滤池的构造要点、材料选择、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以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V型滤池在水处理领域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在分析了V型滤池的有效性、环保意义以及发展前景,指出V型滤池在提高水质、减少污染排放等方面的重要性。

V型滤池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重要环保意义的水处理设备,有助于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V型滤池、构造要点、材料选择、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污水处理、应用、有效性、环保意义、发展前景1. 引言1.1 V型滤池基本构造及实际运用V型滤池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备,其基本构造和实际运用对于提高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V型滤池通常由过滤介质层、滤池体、进水口、排水口、气体排放口等组成。

过滤介质层是关键的部分,通常选择石英砂、活性炭等材料。

V型滤池的构造要点包括合理设计过滤介质层的厚度、选择适当的滤池体材质和尺寸等。

在安装调试过程中,需要确保进水口和排水口的位置正确,气体排放口通畅,以保证滤池正常运行。

运行维护阶段需要定期清洗过滤介质,检查滤池体是否损坏,确保滤池的正常运行。

V型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通过V型滤池的有效过滤,可以有效去除悬浮物、泥沙和有机物等污染物,提高水质和净化环境。

V型滤池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的特点,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V型滤池的有效性、环保意义以及发展前景都是令人期待的。

2. 正文2.1 V型滤池的构造要点1. 滤池结构设计:V型滤池通常由上部进水口、中部过滤装置和下部排水口组成。

其V型设计不仅增加了过滤面积,提高了过滤效率,还能够减少水流的阻力,节约能源。

2. 过滤介质选择:在V型滤池中,常用的过滤介质包括砂、砾石和活性炭等。

这些介质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污染物和有机物质,提高水质。

V型滤池基本构造及实际运用

V型滤池基本构造及实际运用

V型滤池基本构造及实际运用V型滤池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市政、农业等领域。

V型滤池的基本构造包括过滤介质层、底部集水器、进水管道、排水管道、清洗装置等。

本文将介绍V型滤池的基本构造及实际运用。

一、V型滤池的基本构造1. 过滤介质层V型滤池的最重要部分是过滤介质层,过滤介质是用于过滤水中杂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过滤介质包括石英砂、活性炭、磁铁矿砂等,不同的过滤介质适用于不同的水质和处理要求。

过滤介质层通常具有一定的厚度,以确保过滤效果和水处理效率。

2. 底部集水器V型滤池的底部集水器用于收集被过滤水中的杂质和废物,避免它们再次进入到出水口。

底部集水器通常由多个排水管道组成,可以通过排水管道将收集的杂质和废物排出滤池,保持滤池内部的清洁。

3. 进水管道进水管道是将待处理的水引入滤池的管道,通常进水管道的位置不太高,以确保水可以均匀地下降到过滤介质层上,从而避免水流过大对过滤层的破坏。

排水管道是将被过滤的水引出滤池的管道,排水管道的位置通常位于滤池的底部,以确保滤池内的水可以被有效地排出。

5. 清洗装置清洗装置是用于清洗过滤介质层的设备,包括反冲洗系统、气体洗涤系统等。

通过清洗装置可以去除过滤介质层上的污物和杂质,恢复过滤介质的清洁和过滤功能。

二、V型滤池的实际运用1. 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V型滤池通常被用于对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颗粒物、油污等杂质,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V型滤池的过滤效果稳定、可靠,适用于不同的工业废水处理需求。

2. 市政领域在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等方面,V型滤池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供水系统中,V型滤池可以对水质进行预处理,去除水中的泥沙、有机物等,保护后续设备和管道不受到污染。

在污水处理系统中,V型滤池可以对污水进行初级处理,去除固体颗粒物、有机物等,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

在农业灌溉、养殖等方面,V型滤池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农业灌溉系统中,V型滤池可以过滤水中的泥沙、杂质,保护灌溉设备和农田不受到污染。

HJ2006-2010 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2006-2010 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适用于本标准。
GB 4482 水处理剂 氯化铁 GB/T 22627—2008 水处理剂 聚氯化铝 GB/T 17514 水处理剂 聚丙烯酰胺 GB 50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34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HJ/T 35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 CJJ 60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J/T51 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 HG 2227 水处理剂 硫酸铝
北京市联华印刷厂印刷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
2011 年 3 月第 1 版 开本 880×1230 1/16 2011 年 3 月第 1 次印刷 印张 1.5
字数 60 千字
统一书号:135111·140 定价:23.00 元
HJ 2006—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公告
2010 年 第 94 号
环 境 保 护 部 发布
HJ 2006—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06—2010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00062 北京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 16 号)
网址: 电话:010-67112738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与运行,现批准《大气污染治理工 程技术导则》等 9 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 2000—2010) 二、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氨法(HJ 2001—2010) 三、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2—2010) 四、制革及毛皮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3—2010) 五、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4—2010) 六、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5—2010) 七、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6—2010) 八、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7—2010) 九、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08—2010) 以上标准自 2011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 ()查询。 特此公告。

多模式A2-O+高效沉淀+V型滤池用于地下式污水厂

多模式A2-O+高效沉淀+V型滤池用于地下式污水厂

多模式A2-O+高效沉淀+V型滤池用于地下式污水厂多模式A2/O+高效沉淀+V型滤池用于地下式污水厂地下式污水厂是一种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地下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无噪声、无异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加,地下式污水厂面临的处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处理质量,多模式A2/O+高效沉淀+V型滤池被引入地下式污水厂。

多模式A2/O+高效沉淀+V型滤池是一种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它将多种处理单元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和悬浮物等。

该工艺通过不同的处理环节,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同时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氮、磷等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多模式A2/O是一种采用了好氧、缺氧和厌氧处理方式的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等特点。

其中,好氧处理阶段通过激活污水中的微生物,使其分解有机物。

缺氧处理阶段通过添加外部碳源,将污水中的氮物质转化为氮气以达到去除氮的目的。

厌氧处理阶段则通过加入硫酸钙等物质,将污水中的磷转化为磷酸钙,达到去除磷的效果。

高效沉淀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加入絮凝剂和混凝剂等物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快速沉淀下来。

通过沉淀池中的慢速沉淀,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以及其他杂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V型滤池是一种采用生物附着处理的滤池,其中填料具有大表面积,通过填料上的生物膜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附着在上面,同时通过空气曝气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微生物进行分解和去除有机物。

V型滤池具有处理效率高、稳定性好、排泥量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下式污水厂中。

地下式污水厂采用多模式A2/O+高效沉淀+V型滤池工艺后,可以有效地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处理质量。

在多模式A2/O工艺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可以得到有效去除。

通过高效沉淀的加入,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等杂质可以迅速沉淀下来。

水工艺设备理论基础

水工艺设备理论基础

水工艺设备理论基础水工艺设备是指用于水处理过程中的各种设备和工具,包括搅拌器、澄清器、过滤器、离心机、蒸发器、沉淀池等。

这些设备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来改善水质,使其适合特定的用途或满足特定的标准。

在水工艺设备中,搅拌器是使用最广泛的设备之一。

它通过搅拌水体,使其达到均匀混合的效果。

搅拌器的种类繁多,包括机械式搅拌器、气浮式搅拌器、涡流式搅拌器等。

搅拌器的选择要根据水体的性质、搅拌的目的和工艺要求来确定。

澄清器是另一种常用的水工艺设备。

它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将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聚集在一起,并沉淀到底部。

澄清器的种类也很多,包括沉淀池、重力澄清器、浮选澄清器等。

澄清器的选择要根据水体的浑浊度、固体颗粒的大小和浓度等因素来确定。

过滤器是用于去除水体中悬浮物和微生物的设备。

常见的过滤器包括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膜过滤器等。

砂滤器通过砂层将悬浮物截留下来,而活性炭过滤器则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氯等。

膜过滤器则是利用微孔膜的选择性通透性来分离水中的物质。

离心机是一种根据物质的密度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设备。

在水处理中,离心机常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

离心机通过高速旋转,使水中的固体颗粒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从而分离出来。

离心机的种类繁多,包括固液离心机、浓缩离心机等。

蒸发器是将水中的溶解物和悬浮物浓缩至一定程度的设备。

蒸发器通过加热水体,使水分蒸发,而溶解物和悬浮物则留在容器中。

蒸发器的种类包括单效蒸发器、多效蒸发器、膜蒸发器等。

蒸发器的选择要根据需要浓缩的物质性质、浓度和产能等因素来确定。

水工艺设备的选择和设计应考虑到水处理目标、水质要求、处理规模和经济性等因素。

同时,还应合理安排设备的布局和操作参数,以使水处理过程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合理使用水工艺设备,可以达到改善水质、保护环境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

水工艺设备理论基础是水处理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搅拌、过滤、沉淀、离心和蒸发等各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