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观察技巧

病情观察技巧
病情观察技巧

病情观察技巧

曹允芳

一、观察的意义

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护士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的重要标志之一。护理病情观察是指经由护理人员的视觉、听觉、嗅觉及触觉,去收集有关病人及其情况的信息。例如:当护理人员护理病人时,可看到病人是躺着、坐着或是在活动;病人的皮肤是红润或是苍白,然后再触摸病人的皮肤以了解皮肤的温度,感觉皮肤是干燥的或潮湿的;身体有无任何肿块或水肿;听听病人的呼吸、讲话、咳嗽的声音,有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以触压了解病人的疼痛程度,并用触觉去测量病人的脉搏跳动。

护理观察必须是审慎且有意识的,并非临时或偶发的活动;它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一位有技巧、有能力的护理人员,必须随时都在观察,并且能机警、敏锐地以适当的方式反应,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二、观察的目的

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的机会较医师多,对病人的观察时间较长,所以,观察所得的印象与结果也比较准确可靠。能够准确及时地观察病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足以使医师做出正确的判断,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这些信息可使病人转危为安,甚至垂死而复生。同时,通过观察可发现病人身上的缺陷及不良的卫生习惯,而能及时加以矫正,不至于产生不治之症或有碍健康的行为。

1、观察病况,以提供信息给医师作为诊断及治疗的参考:

(1)通过观察可获知病人疾病进展。

(2)通过观察可了解病人对药物及治疗的反应。

(3)根据观察资料可提供必要的医疗措施,而增进病人的舒适,促进病人的健康。

2、观察病人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1)通过观察了解病情的变化及护理的效果,进而调整护理计划,可使病人获得整体性的护理。

(2)通过观察可得知病人对目前生活的适应能力。

3、观察病人的个性与习惯等,可供作整体性护理计划的资料。(1)通过观察可了解病人的性格、观念、情绪等。

(2 )通过观察可了解病人教育、经济、生活等背景。

4 、可当作研究的起点,供研究发展的参考:观察所得的资料可用来研究病人对各种护理活动的反应,及研究发展护理上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

三、观察的种类

(一)按观察者的活动区分

1、旁观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行动,只是在一旁暗中观察其行动,而不使被观察者行动受影响。

2、参与性观察:观察者参与被观察者活动中,与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中观察病人,了解病人的行为、活动。

3、内省性观察(自省性观察):这是指护理人员的自我观察。由观察得到的资料,自己运用思维来分析的,且自我反省、检讨如何帮助病人。

(二)按观察对象区分

1、观察病人:

(1)病人的情况:包括性别、籍贯、年龄、身材、意识程度、情绪、姿势及身体的对称性、活动(平衡度、耐力)、个人卫生(头发、皮肤、衣着是否整齐清洁)、皮肤情况(伤口、病灶、瘀伤、组织变化)、颜色(指甲床、粘膜、结膜、皮肤)、呼吸(声音、速度、深浅)、温度(肤温、体温)、分泌物及引流物(由伤口引流出的血及尿、粪、呕吐物、痰等的性状)、辅助物(眼镜、义肢、助行器、假发、助器)、不适(疼痛、瘙痒、恶心、晕眩的现象)、气味(呼吸、出汗、尿液、引流物、分泌物)。

(2)病人周围的设备:装置在病人身体或身旁的设备应时常检查其功能,使病人免受任何伤害或不适,以达到最理想的利益。例如:静脉注射管路是否已过期?伤口引流管是否通畅?保温箱内的温度是否合适?氧气流量表指示的流量是否合适?注射泵的药物剂量是否准确?

听器)、不适(疼痛、瘙痒、恶心、晕眩的现象)、气味(呼吸、出汗、尿液、引流物、分泌物)。(3)实际或潜在的危机: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时,要敏锐地观察出实际及潜在的危机。

举例说明如下:

A、婴儿床的床栏杆没有拉起来。

B、病人骶骨处有一个发红的受压区。

C、卧床一周的病人今天第一次下床。

D、视力障碍的年迈病人要上厕所。

E、一位心衰病人因口渴而大量摄取水分。

F、一位高血压患者经常便秘。

G、一位分娩后的产妇精神异常。

2、观察病人周围的环境及其反应

(1)病人周围的环境:进入病人的病室时,护理人员应评估其是否安全、清洁、温度、光线是否适当。我们都了解环境对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护理人员有责任观察病人周围的环境,并采取改善措施。例如:护理人员能够通过调整光线或温度、移开一些不需要的设备及物品而便利病人活动。对于一些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或因化学药物治疗造成白血球过低的病患,更要给予一个无菌空间保护。总之,会引起意外、感染或疾病的环境情况,均应立即改善。

(2)病人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事实上,每个人都重视他自己的生活空间及领土权。因此,护理人员在安排、清除或改变病人环境中任何危险因子时,应先评估环境因子对病人的意义,才能确保护理措施的合理与适当,例如:朦胧的光线可能会使护理人员感到压迫,但就一位眼睛对光线敏感的病患而言,放下窗帘使他的房间光线柔和,会让他更舒适。例如:安排同一种病人时,要和手术成功的病人安在一起,这样能增加病人对手术的信心,有利于恢复健康。

3、观察对病人有重要影响的人:

(1)对病人有重要影响的人:与病人的主要影响者接触,可使护理人员了解他们对病人的态度、对健康的处理能力及影响病人的程度,更能与其合作,共同为促进病人健康及从疾病中康复而努力,例如:一位不爱卫生的妈妈,孩子可能会经常出现胃肠道的问题;又如:一个贫穷的儿子,可能会因经济问题而影响重病父亲就医的意愿。

(2)病人对重要影响人的反应:观察病人与其家属、朋友接触前、接触期间或接触以后的情况,将有助于护理人员评估病人的人际关系及他由亲友得到多少的支持。另外,观察病人对健康小组重要成员的反应,也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护理人员也许会观察到某个病人对医师或护理人员存有害怕、过度客气或武断固执的态度,如果护理人员的观察认为这可能会干扰到他的健康照顾时,则需要进一步的评估,以探查问题的本质及范围,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四、正确观察的特性

1、有目的:所观察的事物必须有特定的目的,才能收到观察的效果。

2、有计划:护理上的观察应该系统化且加以组织整理,每位护理人员可发展出个人的观察模式或系统,按部就班地执行,使观察可以顺利进行。

3、客观的:任何观察均应摒除偏见、刻板印象及主观,才不致使收集的资料有偏差。

4、有弹性的:观察过程中,应有效地灵活运用,以确实发挥观察功效。

五、护理人员对观察应具条件

1、具备基本的医学知识:

(1)认识人体解剖构造及生理功能。

(2)能辨识身心各方面功能正常或异常状况。

(3)对各种疾病之前驱症状、症状、征象、病程、一般治疗、预后及合并症等,有正确的认识。

(4)对各种药物的作用、反应及副作用等,有正确认识。

(5)熟悉各种检查及治疗的目的、过程、效果及反应。

2、具有科学精神:能根据所学的原理解释并评价所观察的情况。

3、有经验:经验为判断能力与知识的宝藏。经验可产生敏捷的感官、善于思考的头脑、谨慎真实的态度、坦白谦虚的性情,所以能有充分的准备度及警觉性。

4、对人、事有高度的兴趣及好奇心,有求知欲,因好奇心与兴趣为观察的主要动机。

5、有同情心,能了解病人并设身处地为病人设想,有服务病人的愿望。

6、工作必须有计划、有系统、有程序,并有不断充实求新的精神。

六、阻碍个人发展观察技能的可能因素

1、感觉器官及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例如:色盲、听神经受损。

2、对外界刺激缺乏兴趣。

3、知识及经验的缺乏。

4、对自我观察技能缺乏正确的认识。

5、缺乏磨炼自我观察技能的动机。

七、护理人员在观察时的职责

1、执行护理活动时,应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症状与征象

征象是指疾病上客观的指示,须用特殊仪器如:血压计、体温表,及特殊方法如:叩、听、视、触诊等来测量或检查。

症状是指不必用特殊仪器或方法测量的身体异常现象。

症状的种类有两种:客观症状及主观症状。客观症状又称他觉症状,系他人感觉到病人所发生的不正常现象。主观症状亦称自觉症状,系指病人自己感觉到的现象。主观的症状常有客观的表现,应促使医护人员注意。

护理人员对症状的认识与发现极为重要:

(1)症状,尤其是主观的症状,是病人最关切及注意的事项,也是病人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症状可指出护理措施是否适当。当护理有疏忽或不当时,可从病人身体反映出来,护理人员即可根据病人的表现修改护理活动,以促进病人身心的舒适。

(3)症状指示疾病的开始、过程及预后,并为病危或并发症的征兆,所以足以协助医师诊断与治疗,也可预防病人并发症的产生或疾病的恶化。

2、培养观察的技巧

(1)多吸收社会科学,例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及医护专业新知识,以增加对人类行为的认识。

(2)培养个人倾听的技巧。

(3)学习思维的过程,训练个人思考的能力。

(4)培养观察技能的正确态度。

3、了解在观察中应扮演的角色

(1) 收集病人资料,拟订及执行护理计划,并评价护理的效果。

(2) 报告:以书面或口述的方法。护理人员应有能力判断何种现象、何时需直接以口述方式报告,且该向何人报告。例如下列各种症状出现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确实记录:

A、情况严重、违反正常、变化剧烈的症状,例如:出血、休克、脉搏过速或过慢、体温持续升高、呼吸变快或变慢等。

B、使用护理措施后,仍无法缓解的症状,例如:食欲不振、失眠、便秘、尿潴留等。

C、各种疾病的初期症状及合并症的先兆,例如:手术后咳血、出血、皮肤红疹。

D、各器官功能障碍的症状。例如:每小时的尿量<50ml。

E、病程进步或退步的症状。例如:用药后无改善,症状反而加重。

(3) 记录:观察结束后,须记录时间、行为反应及报告异常。其顺序为:

A、* A(appearance)外表:病人情况、身体是否有明显的缺陷、外表是否清洁、面部表情等。B(behavior)行为:对医疗的反应(合作、被迫)、社交或经济、情绪反应、言语反应(速度是否正常)。

C(conversation)言谈:是否有意念奔驰的现象等。

B、正确地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C、客观地记录,避免参与自己的看法。

八、观察的方法与内容

(一) 直接观察法

利用护理人员本身的感官来观察病人,但味觉则很少使用。

1、视觉(sight):为最古老且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利用眼睛、光及仪器作身体各部位检查,是最有用的方法。这种观察不具形式,病人也许并不知道,因此进行得很自然;并非漫无目的地观看个案,护理人员须以本身具备的专业知识作基础。如:解剖构造、生理功能、病理现象等,有系统地观察,同时分辨出正常与异常的表征,以作为进一步评估或诊断的参考。

(1) 一般行为:利用视察,可察觉到病人语言与非语言的行为所代表的意义。

(2)意识:一种正常的警觉状况。护理人员必须客观且具体地描述病人的意识状态,包括病人对时间、人、物、地点的定向感。

(3) 一般外表:了解病人身体和精神状况的最佳指针。

(4) 呼吸系统:显示呼吸道的异常,例如:咳嗽、咳血痰;依其外观可描述为:

A、水状:稀、无色、似水样。

B、泡沫状:外表清澈且含有泡沫。

C、脓状:黄色或绿色,较粘稠时有臭味。

D、血丝状:含有红色或深色的血丝。

(5)肠胃系统:可了解肠胃道的功能,观察项目包括:呕吐物呈咖啡色或白色、绿色、黄色、血色等。粪便亦可依颜色、性质、次数和量来描述。

(6)循环系统:可了解心脏和血管的功能,观察的项目包括:皮肤潮红或苍白、瘀斑、流鼻血或出血。若循环负荷过重(即液体容积过量)则可导致肺水肿、高血压或水肿。

(7)皮肤系统:观察皮肤粘膜是否呈现干燥、皲裂、发疹、粗糙、鳞片状、发绀、黄疸等现象;伤口分泌物的颜色、量、性质如何。

(8)泌尿生殖系统:观察是否有异状分泌物;尿量、颜色、性质如何。

(9)神经系统:观察是否有抽搐、颤抖、麻痹或无法平衡等现象。视察病人的眨眼反射或瞳孔大小。

2、听觉(hearing):为第二种常用的感觉,利用耳朵或听诊器去分辨由病人身体不同部位所发出来的声音,及其所代表的不同意义。护理人员也可利用倾听来确立病人隐藏的健康问题。(1)一般行为:病人所用的字句、措辞及语调的变化,均与其生活、情绪密切相关。

(2)意识:在倾听的同时,也帮助护理人员了解病人对时间、人物、地点和环境的定向(3)呼吸系统:病人咳嗽声是干的、稀松声的刺耳的或持续的?呼吸音是间歇的、喘气的、哮喘的或鼾声呼吸?

(4)肠胃系统:倾听病人对腹胀、恶心感、疼痛及不舒适的感受。对于疼痛问题,护理人员必须注意其特性(持续性、痉挛性、间歇性;或为绞痛、尖锐痛、刺痛、烧灼痛、闷痛)、时间长短及部位。

(5)循环系统:利用听诊器测心率、心杂音,及以血压计测得血压状况。

(6)皮肤系统:从病人的主诉中,了解其皮肤对冷、热的感觉,或麻木、瘙痒、疼痛等的感受。

(7)泌尿生殖系统:由病人的主诉,了解其是否有排尿困难、疼痛、烧灼感或频尿

3、触觉(touch):借由身体的触觉去感觉。

(1)意识:护理人员可以了解其意识程度,或加强其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

(2)肠胃系统:判断病人腹部的柔软性,以了解肠中是否有空气、粪便填塞或有腹膜发炎的现象。

(3)循环系统:感觉脉搏次数、规律性、强弱。触压病人全身或局部,测知水肿的程度。

(4)皮肤系统:触压病人皮肤,若有弹性则表示其组织饱满。脱水时,组织弹性差,轻捏其皮肤,在放开数分钟后仍遗有痕迹。

4、嗅觉(smell):可用来探测征兆及症状。

(1)呼吸系统:呼吸是否有恶臭味、水果味、尿酸味?

(2)皮肤系统:伤口分泌物是否有恶臭味?

(3)泌尿生殖系统:尿液是否有异味,例如:甜味或恶臭味?

5、应用思考与智力:须解释并评价所观察的病人情况,否则无法判断观察结果及满足病人的需要。

6、探询:对于沉默不语的病人,除细心观察外,也可利用此法。

(二) 间接观察法

利用可供观察参考的资料,例如:病历、医嘱、检验报告、记录、会诊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

有时需要靠仪器配合感官,使观察更完善,例如:使用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眼底镜等。

九、观察病人的机会

1、协助医师作检查时:例如观察病人有无不适的表情或沟通障碍。

2、例行晨间或就寝前的护理时。

3、测量生命征象时:例如测量呼吸次数时,可同时观察呼吸时是否两侧胸腔都有起伏,是否有呼吸困难或杂音,痰的量及颜色如何。

4、施行一般护理及治疗时:例如观察对护理活动的反应及医药疗效。

5、护理手术后或病危、有特殊问题的病人时。

6、参考各种与医护有关的记录、资料时:例如病历及访视报告。

7、作家庭访视时。

十、日常护理观察病人的事项

(一)与护理有关的事项

护理对于促进疾病的恢复有其显著的价值,因此,护理人员对于病人的安全、舒适、休息、睡眠、饮食、营养、排泄、清洁、娱乐、运动、职业等,都应加以评估,随时调整护理活动的内容,以适应病人的需要。

(二)与疾病有关的事项

包括疾病的开始、诊断、过程、进展、预后、危急、并发症等。

(三)与医疗结果有关的事项

所有手术或医疗措施,均是为了控制疾病或恢复健康而设的;但效果如何,常需视护理人员有无准确地观察、报告及记录而定。因此,护理人员对于病人一切治疗的过程及结果,不论是进步或退步、有效或无效,均应留心观察且确实记录。

(四)与病人家庭及社会有关的事项

当病人与其家属的关系良好,他对疾病的克服能力会较强,且对康复的愿望也较高。相反地,病人若缺乏家庭的温暖及朋友的关爱,则常会使他感到世态炎凉、生活乏味,对本身生存的价值怀疑,也因此战胜疾病的能力必会减弱,康复的机会亦较少。所以,护理人员要仔细评估病人家庭关系及其所负的责任、生活习惯、经济状况、教育程度、社交关系等,这些都足以左右病人的康复,影响他对疾病的态度与反应。

(五)与病人精神、生活、性情、脾气、心理、态度等有关的事项

人的情绪可为妨碍身体健康的因素,但也可被身体健康情形所扰乱。例如:病人的性情、脾气、兴趣、闲暇的利用、精神特征(例如敏感、易怒、冷淡、兴奋)均与病人的复原有关。恐惧、忧虑、怀疑、灰心、失望等情绪,常阻碍疾病的恢复;而一种“生存意志”则常能协助病人渡过极危急的难关。

(六)与病人身体状况有关的事项

1、一般体态:高矮胖瘦、肌肉坚硬或松软、姿势与步态、活动是否自如、有无畸型、精神饱满或困倦、反应适当或迟钝、躺卧在床上表现是舒适、安静或辗转不安、翻身有无困难、四肢有无抽搐、痉挛、惊厥等。

2、头部:大小位置、形状、颜色、有无肿胀、痉挛、瘫痪、僵硬、表情(冷漠、皱眉、兴奋)等。

3、眼:视力范围、眼神表达、眼球活动情形、有无深陷、突出、红肿、眼皮下垂及闭合情形、瞳孔反应、眼睛分泌物等。

4、耳:形状、颜色、听觉、有无耳鸣或流水声、流脓、耳后痛等。

5、鼻腔:形状、嗅觉、有无分泌液或阻塞、呼吸有无障碍等。

6、口腔:(1)口唇:颜色、有无干燥、破损或疤痕、口垢、溃疡、是否会不自主地张口、说话有无战栗、抽搐或歪斜。(2)牙齿:数目、形状、有无蛀蚀、镶补或假牙及牙雕的颜色、有无松软、出血、萎缩等。(3)舌头:形状、颜色、有无干裂、舌苔、溃疡、创瘢、肿胀、震颤、歪斜、味觉等。

7、胸部:大小、形状、动作、有无压痛或呼吸时疼痛、听诊是否有清晰的肺音及正常的心音等。

8、腹部:柔软或坚硬、有无膨胀、触痛、压痛、腹水、肠蠕动情形。

9、四肢:比例、肌肉的松紧、皮肤充实度、指甲情形、关节活动度、有无肿胀、触痛、变形、四肢的感觉和力量是否正常。

10、皮肤:颜色、充实感、温度、有无伤痕、红斑、疹子、压疮、发痒、干裂、破损、水肿、感觉等情形。

11、排泄:有无大小便失禁、尿潴留、便秘或排泄疼痛、有无异物,例如:脓、血、寄生虫,阴道或阴茎是否有异常分泌物或不适。

12、其他:例如消化不良、失眠、食欲不振、喜爱闲谈或好客等。

课后复习题:

?1、病情观察的目的是什么?

?2、病情观察的内容是什么?

?3、哪些是观察病人的机会?

?4、怎样培养自己观察的技巧?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 意义:病情观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时、准确的观察病情变化,为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也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病情观察的内容:一、一般情况的观察二、特殊系统的观察 一般情况的观察:1.发育与体型;2.饮食与营养;3.面容与表情;4.体位;5.姿势与步态;6.皮肤与黏膜 1.发育与体型:正常人年龄、智力与体格的成长状态处于均衡一致。双上肢展开后约等于身高,坐高等于下肢的长度,胸围等于身高的一半。垂体功能异常出现巨人症、侏儒症,其他如佝偻病、鸡胸、杵状指、梭状指等。体型分为匀称型、瘦长型、矮胖型。 2.饮食与营养:观察饮食有时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一定的作用,可观察患者的食欲、食量、饮食习惯、进食后的反应。 临床上一般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常用营养良好、中等、不良三个等级对营养状态进行描述。 对营养状态异常包括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3.面容与表情:1)急性病容;2)慢性病容;3)二尖瓣面容;4)贫血面容;5)满月面容;6)甲亢面容;7)肾病面容;8)肝病面容;9)伤寒面容;10)苦笑面容;11)面具面容;12)粘液性水肿面容;13)肢端肥大症面容 4、体位:主动体位;被动体位;被迫体位 5、姿势与步态:蹒跚步态:见于佝偻病、大骨节病。 醉酒步态:见于小脑疾病、酒精及巴比妥中毒 共济失调步态:见于脊髓痨患者 慌张步态:见于震颤麻痹患者。 跨阈步态:见于腓总神经麻痹。 剪刀步态:见于脑瘫与截瘫患者。 间歇性跛行: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 6、皮肤与黏膜: 皮肤颜色:苍白、发红、发绀、黄染、色素沉着、色素脱失。

病情观察的内容

病情观察的内容 胥旭军 (一)一般情况的观察 1、发育与体型发育状态通常以年龄与智力、体格成长状态(如身高、体重及第二性征)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综合判断。成人发育正常状态的判断指标常包括:头部的长度为身高的1/7—1/8;胸围约为身高的1/2;双上肢展开的长度约等于身高;坐高约等于下肢的长度。体型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括骨骼、肌肉的成长与脂肪分布的状态等。临床上把成人的体型分为三种:匀称型(正力型):即身体各部分匀称适中。瘦长型(无力型):身体瘦长,颈长肩窄,胸廓扁平,腹上角<90°。矮胖型(超力型):身短粗壮,颈粗肩宽,胸廓宽厚,腹上角>90°。 2、饮食与营养状态饮食在疾病治疗中占重要地位,并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因此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食欲、食量、进食后反应、饮食习惯,有无特殊嗜好或偏食等情况。营养状态通常可根据皮肤的光泽度、弹性,毛发指甲的润泽程度,皮下脂肪的丰满程度,肌肉的发育状况等综合判断。营养状态与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和代谢等因素有关,是判断机体健康状况、疾病程度以及转归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上一般分为良好、中等和不良三个等级。 3、面容与表情疾病及情绪变化可引起面容与表情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健康的人表情自然、大方,神态安逸。患病后,通常可表现为痛苦、忧虑、疲惫或烦躁等面容与表情。某些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特征性的面容与表情。临床上常见的典型面容包括有:急性病容,表现为表情痛苦、面颊潮红、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口唇疱疹等,一般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球菌肺炎的患者。慢性病容,表现为面色苍白或灰暗,面容憔悴,目光黯淡、消瘦无力等,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肝硬化、严重结核病等患者。二尖瓣面容,表现为双颊紫红,口唇发绀,一般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贫血面容,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舌及结膜色淡,表情疲惫乏力,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患者。除了以上这四种典型面容外,临床上还有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满月面容、脱水面容以及面具面容等。 4、体位体位是指身体在休息时所处的状态。临床上常见的体位有: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患者的体位与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疾病可使患者采取不同的体位,有时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如:昏迷或极度衰竭的患者,由于不能自行调整或变换肢体的位置,呈被动卧位;胆石症、肠绞痛的患者,在腹痛发作时,常辗转反侧,坐卧不宁,患者常常采用强迫体位。 5、姿势与步态姿势即指一个人的举止状态,依靠骨骼、肌肉的紧张度来保持,并受健康状态及精神状态的影响。健康成人躯干端正,肢体活动灵活自如。患病时可以出现特殊的姿势。步态是指一个人走动时所表现的姿态,年龄、是否受过训练等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步态。常见的异常步态有:蹒跚步态、慌张步态、剪刀步态、间歇性跛行、保护性跛行等。 6、皮肤与黏膜皮肤、黏膜常可反映某些全身疾病的情况。主要应观察其颜色、温度、湿度、弹性及有无出血、水肿、皮疹、皮下结节、囊肿等情况。如贫血患者,其口唇、结膜、指甲苍白;肺心病、心力衰竭等缺氧患者,其口唇、面颊、鼻尖等部位发绀;热性病患者皮肤发红;休克患者皮肤湿冷;严重脱水、甲状腺

临床护士病情观察技巧

临床护士病情观察技巧 一.概念 ?病情观察:即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积极启动视、听、嗅、触等感觉器官及辅助工具来获得有关病人及其情境的信息过 程;观察病情变化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系 统工程,它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 二.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1)广博的医学知识;(2) 严谨的工作作风;(3) 高度的责任心; (4)训练有素的观察能力;(5) 五勤:勤巡视、勤视察、勤询问、勤思考、勤记录 三.病情观察的方法 a直接观察法:利用感觉器官观察病人的方法包括视诊、听诊、触诊、叩诊、 嗅诊护士用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双手触摸来观察患者的意识、行为、生理、病理变化等,这是观察病情最基本的方法. b间接观察法:医生、家属交流、交接班阅读病历、检验报告借助仪器,如 心电监护仪,血糖检测仪. 1.视诊:定义:是用视觉来观察病人的全身或局部表现的方法。 方法: 通过医务人员的眼睛直接观察, 特殊部位借助仪器进行 内容:病人的外观、行为、意识、各系统的生理、病理变化 2.听诊:定义:用听觉听取身体各部发出的声音而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方法。 方法:用耳或听诊器 内容:语声、呼吸声、咳嗽、呃逆、嗳气、肠鸣、关节活动间、骨擦音、呻吟、啼哭、呼(尖)叫等身体所能发出的任何声音 3触诊: 定义:通过手的感觉进行判断的一种诊法 方法:浅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 内容:体表温湿度、弹性、光滑度、脏器外形、软硬度、移动度 4.叩诊: 定义: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部,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 方法:间接叩诊法,直接叩诊法。 内容:常用于对胸腹部做评估,如心界大小、腹水检测等。

病情观察与危重病人的抢救习题

第十九章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单选题 1. 消耗性疾病的面容和表情可表现为 A.面色潮红,兴奋不安 B.呼吸急促 C.口唇干裂 D.精神萎靡 E.烦躁不安 2. 一般情况下,极度衰竭患者的体温异常表现是 A.体温过低 B.低热 C.中等热 D.高热 E.超高热 3. 引起双侧瞳孔扩大常见的中毒药物是 A.吗啡 B.氯丙嗪 C.颠茄 D.敌百虫 E.敌敌畏 4. 给予患者用氧指征,一般应以动脉血氧分压低于 A.7.6kPa B.6.6kPa C.5.6kPa D.4.6kPa E.3.6kPa 5.鼻导管给氧,导管插入的长度为 A.鼻尖至耳垂 B.鼻尖至耳垂的1/2 C.鼻尖至耳垂的1/3 D.鼻尖至耳垂的2/3 E.鼻尖至耳垂的1/4 6.更换氧气筒的标志是氧气表的压力显示 A.5kg/cm2 B.10kg/cm2 C.15kg/cm2 D.20kg/cm2 E.25kg/cm2 7.停止氧气的正确方法是 A.关紧流量表,取下鼻导管,关总开关再重开流量表 B.关紧总开关,取下鼻导管,关好流量表 C.取下鼻导管,关紧总开关再关流量表 D.关紧流量表再关总开关,取下鼻导管重开流量表 E.取下鼻导管,关紧流量表再关总开关,重开流量表 8.使用氧气过程中,如调节氧流量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拔出导管调节流量 B.直接调节流量 C.分离导管调节流量 D.更换粗导管并加大流量 E.关闭总开关调节流量后再开总开关 9.要求氧浓度达到45%时,应为患者调节流量为 A.2L B.4L C.6L D.8L E.10L 10.发生氧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持续用氧时间超过1~2天,氧浓度高于 A.30% B.40% C.50% D.60% E.70% 11.曾某,鼻窦炎,实施鼻部手术后采用口呼吸,患者主诉心前区不适,护士遵医嘱为其氧 气吸入,该患者适宜的给氧方式为 A.单侧鼻导管法 B.鼻塞法 C.面罩法 D.漏斗法 E.氧气枕法 12.吸痰法是为了防止痰液堵塞而引起 A.支气管哮喘 B.肺气肿 C吸入性肺炎. D.慢性支气管炎 E.肺纤维化 13.下列不符合吸痰护理操作的是 A.插管前应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病情观察与掌握技巧

病情的观察与掌握技巧 一概念: 病情观察即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积极启动视、听、嗅、触等感觉器官及辅助工具,从症状到体征,从生理到精神、心理,将病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来获得有关病人及其情境的信息的过程。 二、观察的意义 ●有助于及时发现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并发症。 ●为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和用药反应。 ●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 ●可当作研究的起点,供研究发展的参考 三、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训练有素的观察能力,做有心人 ●严谨的工作作风,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同时还要细心。 ●去伪存真、详加分析、反复印证的能力 ●广博的医学知识 ●“五勤”:勤巡视、勤观察、勤询问、勤思考、勤记录 四、观察的方法 (一)直接观察法:利用感觉器官观察病人的方法包括视诊、听诊、触诊、叩诊、嗅诊,护士用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后触摸来观察病人的意识、行为、生理、病理变化等,这是观察病情最基本的方法。(二)间接观察法:通过与医务人员、家属的交流及相关书面资料获得疾病信息,借助仪器获得疾病信息,如监护仪、血糖仪等。 五、观察的内容 ?一般情况的观察; ?生命体征的观察; ?意识状态的观察; ?瞳孔的观察; ?心理状态的观察; ?特殊检查或药物治疗的观察。 (一)一般情况的观察 1、发育与体形:胸围等于身高的一半,坐高等于下肢的长度,两上肢展开的长度约等于身高。

(1)均称型:身体各部分匀称适中 (2)瘦长型:身体瘦长,颈长肩窄,胸廓扁平,腹上角<90o (3)矮胖型:身短粗壮,颈短肩宽,胸廓宽厚,腹上角>90o 2、饮食与营养状态: 通常可根据皮肤的光泽度、弹性,毛发指甲的润泽程度,皮下脂肪的丰满程度,肌肉的发育状况等综合判断。营养状态与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和代谢等因素有关,是判断机体健康状况、疾病程度以及转归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上可分为良好、中等和不良三个等级。 3、面容与表情 常见的几种典型面容: 急性病容:表现为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呼吸急促,口唇疮疹,表情痛苦,见于急性热病,如大叶性肺炎、疟疾等病人。 慢性病容:表现为面色苍白或灰暗,面容憔悴,目光暗淡,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晚期、慢性肝病、结核病等病人。 病危面容:表现为面肌消瘦,面容枯槁,面色苍白或铅灰,表情淡漠,双目无神,眼眶凹陷,鼻骨嵴耸,见于严重休克、大出血、脱水、急性腹膜炎等严重疾病的病人。 二尖瓣面容:表现为双颊紫红,口唇发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病人。贫血面容: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舌及结膜色淡,表情疲惫乏力,见于各种类型血病人。 4、体位: 指身体在休息时所处的状态。患者的体位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疾病可使患者采取不同的体位,有时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临床常见体位有: ①主动体位,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改变卧床姿势。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②被动体位,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 ③强迫体位,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如肺心病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卧位。 5、姿势与步态:

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护理人员应尽的职责。病情观察中,必须做到“五勤”,即勤巡视、勤观察、勤询问、勤思考、勤记录。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捕捉到病情变化信息,为正确诊断及处理提供依据,减少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 一、观察方法 1. 通过视、触、叩、听等感觉器官观察 护士用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双手触摸来观察患者的意识、行为、生理、病理变化等,这是观察病情最基本的方法。 2.通过医疗仪器设备等辅助工具观察 如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血糖检测仪检验血糖等获取临床监测指标,提高观察的效果。 3.通过交接班、阅读病历、各种检查报告等观察可获取有关病情变化的信息。 4.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朋友等沟通交流观察可全面了解病情发生原因、经过及心理变化等。 二、观察内容 1 一般情况观察 1.1发育与营养分良好、一般、较差、不良。 1.2 面容与表情 (1)急性病容: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呼吸急促,口唇疮疹,表情痛苦。见于:大叶性肺炎疟疾等 (2)慢性病容:面色苍白或灰暗,面容憔悴,目光暗淡。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晚期、慢性肝病结核病等病人。 (3)病危面容:面肌消瘦、面容枯槁,面色苍白或铅灰,表情淡漠,双目无神,眼眶凹陷,鼻骨嵴。见于:严重休克、大出血、脱水、急性腹膜炎等(4)二尖瓣面容:双颊紫红,口唇发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病人。 (5)贫血面容:面色苍白,唇舌及结膜色淡,表情疲惫乏力。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病人 1.3姿势与体位昏迷或极度衰竭病人,呈被动体位。胆石症、肠绞痛病人,在腹痛发作时,常驻机构辗转反侧,坐卧不宁,病人常采用强迫体位。 1.4皮肤与粘膜应注意观察其颜色、温度、湿度、弹性及有无出血、水肿、皮疹、皮下结节、囊肿等情况。 (1)缺氧病人:口唇、面郏、鼻尖等部位发绀。如肺心病、心力衰竭。(2)休克病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 (3)严重脱水:皮肤弹性差 (4)心性水肿:下肢水肿。 (5)肾性水肿:多见于眼睑、颜面水肿。 1.5饮食、排泄、睡眠 2 生命体征观察 2.1体温变化正常成人36-37.4℃. 发热类型主要有①稽留热(39-40℃,持续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不大于1℃)见肺炎球菌肺炎、伤寒。②驰张热(>39℃,波动大),见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③间歇热(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见疟疾。④不规则热,见于流感。体温低于35℃称体温过低,见于休克及极度衰竭病人。

病情观察护理.

病情观察护理 病情观察护理是指对病人的病史和现状进行全面系统了解,对病情作出综合判断的过程。病史方面,包括病人患病前后的精神体质状况、环境及可能引起疾病的有关因素等情况;现状是指病人对当前病状的诉述。护理人员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对病人的精神、音容、举止、言谈等情况进行细致观察,为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目的1、为疾病的诊断和施护提供依据疾病对机体的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后,机体便会产生一定的反应,这些反应以一定形式表现于外,即是症状、体征和证候。由于病性、病位和病因的不同,表现证候亦不一样。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表现及其发展过程的观察、综合分析,判断为何病何证及其病因、病位和病性,医生诊断和拖护提供依据。 2、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做到心中有数病情的轻重与病人的表现有一定关系,藉助于病情观察,可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 要求1、既有重点,又要全面病情观察应根据不同的病证有不同的重点。如体温变化是外感温热病的重点内容,而对高血压病人来说,一般并不重要。所谓全面,是指对观察重点的各个方面及其全过程的了解。如对腹泻病人要观察腹泻出现的时间,大便的次数、性状、颜色、量及其伴随症状等。在治疗过程中还应观察效果和用药反应,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等。 2、细致而准确对观察项目要细致准确,能用计量表示的一定要启示具体数量,如体温、尿量等。对不能量化的,要表达准确。如对疼痛病人以谈笑如常、踡卧不动、转侧不安、呻吟呼号等表达疼痛的轻重程度。 3、排除干扰,获取正确结果病情观察常可受多种因素干扰影响。 内容和方法1、一般状况包括神色、精神、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睡眠、饮食等。这些内容虽比较简单易取的项目,但却十分重要。例如神色的改变,常是反映机体正气的盛衰,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上有较大的意义。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被称为生命体征,也说明在病情观察中的重要性。 2、围绕主要症状进行观察病证在其发展的一定时期,常会出现一个或一组主要的、令病人最痛苦的症状。而这些症状的好转与恶化,常反映病情的她转与恶化。主要症状的转移,又常提示病证在质上的变化。所以,围绕主症的观察,应成为病情观察的重点。例如腹泻病人的主症为大便次数多而稀溏,观察重点应是大便的次数、性状,以及围绕腹泻而出现的腹痛、发热、里急后重等证。这些症状一般可随大便次数减少而减轻。但如出现腹泻突然中止,而主症转为高热、四肢厥冷、出冷汗、面色发灰等证,则是病证转为湿阻热遏、阴阳

血透病情观察要点

血液透析中病情观察要点 慢性肾衰(尿毒症期)是所有肾脏疾病进入终末期后必然的结果,肾脏排泄调节功能受损、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进入尿毒症期的患者,基础疾病较多,病情较复杂,机体条件较差,其治疗方式有肾脏移植和血液净化治疗。目前国内外相关调查显示,尿毒症期患者行血液透析的占多数。血液透析常规每次4小时,透析过程中经常出现相关并发症,有的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做好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情观察是十分必要的。 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每小时记录一次血压、脉 搏、呼吸。 2.及时发现透析中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等紧急并发症,报告医生, 并及时处理。 3.观察穿刺处或置管处有无肿胀、渗血,管路有无扭曲、受压,及 时发现及时处理。 4.处理透析机各种报警。 护理措施: 血液透析中的监护内容包括患者生命体征、神志、血液透析紧急并发症的观察,血管通路监护,体外循环监测和透析液路(又称水路)的监测4个方面。 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 体温一般在透析前和透析结束前各测量体温1次,并记录于血液透

析护理记录单上。 脉搏、血压和呼吸在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中,血压监测尤为重要。了解引起低血压原因,应尽量避免,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患者出现高血压时遵医嘱给药。收缩压超过200mmHg,口服降压药无效者可使用硝普钠持续静脉滴注,特别严重的患者要终止透析。 神志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头痛、视力模糊、嗜睡、昏迷等多与透析失衡综合症、空气栓塞、低血糖、低血压、严重心率失常或心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有关。此外,超滤过快、过多也易发生上述情况。应严密观察并做好护理记录。 血管通路的观察 1.上机后,妥善固定穿刺针和深静脉置管,防止脱落和移位 2.每30~60分钟观察穿刺和置管处有无出血、肿胀,一旦发现,要 立即关闭血泵,重新穿刺后继续透析。 3.重症患者神志不清、躁动不能配合者,可派专人守护或适当约束 或夹板固定,防止脱出造成大出血。 4.向患者做好宣教工作,说明保持肢体制动的重要性。 体外循环血路的观察 1.引血到体外循环血路时观察管路是否有漏气、漏血现象。 2.每30~60分钟观察血路各连接处是否衔接紧密,防止接头松脱导 致大量出血。、 3.当出现透析器或静脉壶血液颜色变深,有血泡沫,静脉压逐渐增 高,应立即夹住动脉管路始端,用0、9﹪氯化钠注射液快速从泵

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 一概念:病情观察即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积极启动视、听、嗅、触等感觉器官及辅助工具,从症状到体征,从生理到精神、心理,将病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来获得有关病人及其情境的信息的过程。 二病情观察的方法: 1、直接观察法视诊、听诊、触诊、叩诊、嗅觉、询问、思考 2、间接观察法 (1)通过与医生、家属的交流、床边和书面交接班、阅读病历及其他相关资料,获取有关病情的信息。 (2)借助仪器如监护仪,提高观察的效果。 三病情观察的内容 1、发育与体型:体重、身长、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坐高等。体重测量公式:3~12月:体重(kg)=(月龄+9)÷2;1~6岁:体重(kg)=年龄×2+8;7~12岁:体重(kg)=(年龄×7-5)÷2。 2、饮食与营养 3、面容与表情:面容指面部呈现的状态。表情是在面部或姿态上思想感情的表现。 急性病容慢性病容贫血面容苦笑面容二尖瓣面容 4、体位:是指个体在卧位时所处的状态。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 5、姿势与步态:姿势即举止的状态,步态即走动时所表现的姿态。 6、睡眠 7、皮肤与黏膜:应观察其颜色、温度、湿度、弹性及有无出血、水肿、皮疹、皮下结节、囊肿等情况。 皮肤苍白可由贫血、末梢毛细血管痉挛或充盈不足所致。皮肤发红是由于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流加速及红细胞量增多所致。发绀皮肤呈青紫色。皮肤黏膜发黄称为黄染。 (1)皮肤湿度与汗腺分泌功能有关。皮肤弹性与年龄、营养状态、皮下脂肪及组织间隙所含液体量有关。皮下出血根据其直径大小及伴随情况分为:小于2mm称为瘀 点,3~5mm称为紫癜,大于5mm称为瘀斑,片状出血并伴有皮肤显著隆起称为 血肿。瘀点受压后不褪色 (2)皮疹种类很多,应仔细观察和记录其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发展顺序、分布部位、形态大小、颜色,压之是否褪色,平坦或隆起,有无瘙痒及脱屑等。 (3)斑疹: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凸出皮肤表面。 丘疹:除局部颜色改变外,凸出皮肤表面,见于药疹、麻疹及湿疹等。 斑丘疹:在丘疹周围有皮肤发红的底盘称为斑丘疹,见于风疹和药疹等。 荨麻疹:为稍隆起皮肤表面的苍白色或红色的局限性水肿,为速发性皮肤变态反应所致。 (4)皮下组织的细胞内及组织间隙内液体积聚过多称为水肿。 轻度: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见组织轻度下陷,平复较快。 中度:全身组织均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下陷,平复缓慢。 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 8、呕吐:是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由于胃肠逆蠕动增加,进入食管通过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应注意观察呕吐的次数、发生时间、方式及呕吐物的性状、量、色、气味及伴随症状等。 呕吐时间:妊娠呕吐常发生在清晨,幽门梗阻的呕吐常发生在夜晚或凌晨。 呕吐方式:中枢性呕吐不伴恶心,呕吐呈喷射状。消化道疾病所致呕吐与进食时间有关,呕吐物中可发现致病菌,呕吐后可缓解不适感。 病情观察的内容 呕吐物性状:一般呕吐物含有消化液及食物。幽门梗阻时呕吐物常为宿食,高位小肠梗阻

病情观察技巧

病情观察技巧 曹允芳 一、观察的意义 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护士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的重要标志之一。护理病情观察是指经由护理人员的视觉、听觉、嗅觉及触觉,去收集有关病人及其情况的信息。例如:当护理人员护理病人时,可看到病人是躺着、坐着或是在活动;病人的皮肤是红润或是苍白,然后再触摸病人的皮肤以了解皮肤的温度,感觉皮肤是干燥的或潮湿的;身体有无任何肿块或水肿;听听病人的呼吸、讲话、咳嗽的声音,有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以触压了解病人的疼痛程度,并用触觉去测量病人的脉搏跳动。 护理观察必须是审慎且有意识的,并非临时或偶发的活动;它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一位有技巧、有能力的护理人员,必须随时都在观察,并且能机警、敏锐地以适当的方式反应,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二、观察的目的 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的机会较医师多,对病人的观察时间较长,所以,观察所得的印象与结果也比较准确可靠。能够准确及时地观察病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足以使医师做出正确的判断,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这些信息可使病人转危为安,甚至垂死而复生。同时,通过观察可发现病人身上的缺陷及不良的卫生习惯,而能及时加以矫正,不至于产生不治之症或有碍健康的行为。 1、观察病况,以提供信息给医师作为诊断及治疗的参考: (1)通过观察可获知病人疾病进展。 (2)通过观察可了解病人对药物及治疗的反应。 (3)根据观察资料可提供必要的医疗措施,而增进病人的舒适,促进病人的健康。 2、观察病人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1)通过观察了解病情的变化及护理的效果,进而调整护理计划,可使病人获得整体性的护理。 (2)通过观察可得知病人对目前生活的适应能力。 3、观察病人的个性与习惯等,可供作整体性护理计划的资料。(1)通过观察可了解病人的性格、观念、情绪等。 (2 )通过观察可了解病人教育、经济、生活等背景。 4 、可当作研究的起点,供研究发展的参考:观察所得的资料可用来研究病人对各种护理活动的反应,及研究发展护理上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 三、观察的种类 (一)按观察者的活动区分 1、旁观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行动,只是在一旁暗中观察其行动,而不使被观察者行动受影响。 2、参与性观察:观察者参与被观察者活动中,与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中观察病人,了解病人的行为、活动。 3、内省性观察(自省性观察):这是指护理人员的自我观察。由观察得到的资料,自己运用思维来分析的,且自我反省、检讨如何帮助病人。 (二)按观察对象区分 1、观察病人: (1)病人的情况:包括性别、籍贯、年龄、身材、意识程度、情绪、姿势及身体的对称性、活动(平衡度、耐力)、个人卫生(头发、皮肤、衣着是否整齐清洁)、皮肤情况(伤口、病灶、瘀伤、组织变化)、颜色(指甲床、粘膜、结膜、皮肤)、呼吸(声音、速度、深浅)、温度(肤温、体温)、分泌物及引流物(由伤口引流出的血及尿、粪、呕吐物、痰等的性状)、辅助物(眼镜、义肢、助行器、假发、助器)、不适(疼痛、瘙痒、恶心、晕眩的现象)、气味(呼吸、出汗、尿液、引流物、分泌物)。

浅谈病情观察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病情观察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与患者的接触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病情观察,对于我们护士来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功。有时候,有的病人不舒服,他不会告诉你,而是要你主动去沟通,通过交流才会发现。有的病人,神志不清,不能言语;小孩子,不能表达或表达不清,就更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才能发现病情。也许生命会不经意的在你的手中和你的眼中逝去,所以,敏锐的观察力,是我们护士必须具备的能力。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了病情加重的蛛丝马迹,并给予及时的处理,避免了一切不利于病情恢复的可能,减轻了病人的负担,甚至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记得前几个月我们科收治了一个病人,男,22岁,动静脉畸形入院。主诉偶发癫痫,患者生活能自理,开始的几天和正常人一样,但是只要是住在我们科的病人我们都会时刻观察病人病情,因为颅内动静脉畸形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出血,约占半数以上,且多在16~35岁之间发病。畸形血管破裂可导致脑实质内、脑室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症状,位于功能区的AVM 出血,可致偏瘫、失语等体征,甚至危及生命,并且病情变化极为迅速。有一天上夜班按照常规的巡视病房,只见患者大汗,于是我马上呼叫患者,当时只说了一句“护士我左手动不了了。”当我再询问时,只见患者已经意识不清了,突发癫痫,抽搐。于是我赶忙呼叫医生并及时测血压,测瞳孔,吸氧,开通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与苯巴比妥钠10mg入壶,丙戊酸钠入壶,给与甘露醇静点,过了2分钟左右,患者抽搐停止,过了5分钟,患者意识清醒。之后我每5分钟观察患者,测瞳孔,询问患者,30分钟后症状缓解. 通过这个例子,使我感悟颇深,我意识到了病情观察是护士的基本职责,是护理危重患者的前提。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瞳孔、意识状态的变化,排泄物、分泌物的异常,都为观察危重患者的病情提供了依据。倘若我当时没有及时发现恐怕后果不堪设想了。这也让我能够不断去总结经验教训。 完善的病情观察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要有重点,又要全面观察,应根据不同的病情有不同的重点。第二,要细致而准确。不能忽略任何的细节。第三,认真记录,仔细观察,重点扼要的进行交班,发现异常和危症要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要做好病情观察,护士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广博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的观察能力,有目的的使用各种感觉器官,借助观察仪器,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症状、体征等进行全面细心的观察,记录、分析、判断,可及时准确的掌握和预见病情的变化,为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为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 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抢救程序,熟练的抢救技术,急救器材与药品的齐全良好的备用状态,也是抢救患者的保证。分秒必争的抢救,对患者的预后、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要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不断总结提高病情观察能力,才能挽救患者。

病情观察要点

急性胰腺炎 病情观察要点:1、消化系统:症状、体征,腹痛性质、部位、腹胀情况、恶心呕吐程度、胃肠减压时引流物的性质、量。2、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血压、体温、是否出现黄疸、有无出血症(腰部青-紫色斑),脐周蓝色改变,皮肤出血点,意识状态及尿量。3、病人睡眠、饮食、心理、活动、家属状况。4、血、尿淀粉酶与发病时间情况,低血钙、高血糖、白细胞升高情况,辅助检查B超、X线、CT、MRI检查情况。并发症1.局部胰腺及胰周组织坏死;胰腺及胰周脓肿;急性胰腺假性囊肿;胃肠道瘘。2.全身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败血症,糖尿病等。 甲状腺良性肿瘤 手术前:评估颈部肿块、有无压迫神经、气管、食管相应症状 功能锻炼:练习手术时体位,2次/日,每次5-10分钟 手术后:生命体征、特别呼吸、心率变化;伤口及引流(负压及引流液性质);发音、吞咽、饮水后呛咳、手足抽搐 乳腺癌 手术前:局部肿块情况及心理引流 手术后:生命体征、伤口及引流(负压及引流液性质)、加压包扎、患侧上肢皮肤血运(颜色、温度)、臂围、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 体位:卧床-垫软枕抬高10-15度,功能位;下床-功能位,扶健侧;肿胀严重可带弹力袜。腹外疝 手术前:评估疝内容物能否回纳 手术后:生命体征、伤口敷料、阴囊有无肿胀 肠梗阻 评估:既往史、手术史及外伤史,发病前有无感染、饮食不当等诱因;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腹痛、腹胀、呕吐、肛门排气等情况 了解:血常规、电解质、腹部B超、X线射片 急性阑尾炎 手术前:腹痛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范围;感染性休克、腹部体征 了解:血常规、B超 手术后:生命体征、伤口敷料、肛门排气、并发症(切口感染、出血、粪瘘、肠梗阻) 直肠癌 手术前:评估饮食及排便习惯、有无排便困难、便血、排便时剧痛、直肠、钢管周围红肿热痛及有无脓肿形成; 了解:肠镜、肛门指检、Ct 手术前肠道准备:手术前3天进流质、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和缓泻剂;手术前晚禁食、清洁灌肠 手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伤口渗血、疼痛、尿潴留、便秘 健康教育:2-3天内进流质、以后改无渣或少渣,手术后3天尽量避免解大便,以利伤口 愈合 大肠癌 评估:既往有无肠道疾病、有无家族史、有无大便习惯改变及腹部肿块;有无消廋、贫血;了解:腹部X线、B超、血常规、电解质 肠道准备:手术前3天进流质、口服抑菌药和缓泻剂;手术前晚及手术晨清洁灌肠;结肠、直肠肿瘤患者禁用高压灌肠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管路护理、造口护理、并发症(出血、感染、吻合口瘘);肠切手术

呼吸科病情观察要点

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血压、心率及心律、脉搏和尿量等情况。 2.观察患者呼吸方式、呼吸频率和节律、胸廓运动变化;观察患者排痰情况、痰液性状及颜色。 3.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有无紫绀,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情况。 4.观察哮喘发作先兆症状,如胸闷鼻咽痒、咳嗽、打喷嚏等,应尽早采取相应措施。了解患者哮喘的病因和过敏源,避免接触诱发因素。 5.观察吸氧管是否通畅,有无扭曲、打折、受压,吸氧流量是否合理。 6.观察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尤其是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如茶碱类、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剂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血压、心率及心律、脉搏和尿量等情况。 2.观察患者呼吸方式、呼吸频率和节律、胸廓运动变化。 3.观察患者咳嗽频率、剧烈程度,咯痰的量、性状、颜色,咯痰是否容易,有无咯血。 4.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有无紫绀,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情况。 5.观察吸氧管是否通畅,有无扭曲、打折、受压,吸氧流量是否合理。 6.观察患者雾化吸入使用是否正确。 7.观察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尤其是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如茶碱类、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剂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血压、心率及心律、脉搏、尿量等情况。 2.观察患者呼吸方式、呼吸频率和节律、胸廓运动变化。 3.观察患者咳嗽频率、剧烈程度,咯痰的量、性状、颜色,咯痰是否容易,有无咯血。 4.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有无紫绀,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情况。 5.观察患者双下肢有无浮肿,观察并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水量情况。 5.观察吸氧管是否通畅,有无扭曲、打折、受压,吸氧流量是否合理。 6.观察患者雾化吸入使用是否正确。 7.观察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尤其是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如茶碱类、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剂等)。 并发症的观察: 1.观察患者神志改变,有无烦躁、昼夜颠倒、嗜睡、昏迷等;观察患者 皮肤改变,有无皮肤潮红、大量汗出等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双眼球结膜水肿。 2.观察患者有无心慌、有无咯血及胸痛、有无恶心、呕吐、呕吐物量及 颜色、有无黑便、有无面色苍白等情况。 3.观察患者皮肤有无出血点、瘀斑、瘀点。 4.观察患者有无震颤、抽搐、有无腹胀等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