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25题专题练习

2017年中考25题专题练习
2017年中考25题专题练习

2017年中考25题专题练习

1、(2016?重庆A )在△ABC 中,∠B=45°,∠C=30°,点D 是BC 上一点,连接AD ,过点A 作AG ⊥AD ,在AG 上取点F ,连接DF.延长DA 至E ,使AE=AF ,连接EG ,DG ,且GE=DF.

(1)若AB 22=,求BC 的长;

(2)如图1,当点G 在AC 上时,求证:BD 2

1

=

CG ; (3)如图2,当G 在AC 的垂直平分线上时,直接写出

CG

AB

的值;

2、(2016?重庆B )已知△ABC 是等腰三角形,∠BAC=90°,CD=

2

1

BC ,DE ⊥CE ,DE=CE ,连接AE ,点M 是AE 的中点.

(1)如图1,若点D 在BC 边上,连接CM ,当AB=4时,求CM 的长;

(2)如图2,若点D 在△ABC 的内部,连接BD ,点N 是BD 中点,连接MN ,NE ,求证MN ⊥AE ;

(3)如图3,将图2中的△CDE 绕点C 逆时针旋转,使∠BCD=30°,连接BD ,点N 是BD 中点,连接MN ,探索

AC

MN

的值并直接写出结果。

3、(2016?一中一模)已知四边形ABCD 为菱形,连接BD ,点E 为菱形ABCD 外任一点. (1)如图(1),若∠A ο

45=,AB 6=

,点E 为过点B 作AD 边的垂线与CD 边的延

长线的交点,BE ,AD 交于点F ,求DE 的长.

(2)如图(2),若∠2AEB ∠-=ο

180BED ,∠ABE ο

60=,求证:BC =BE+DE . (3)如图(3),若点E 在的CB 延长线上时,连接DE ,试猜想∠BED ,∠ABD ,∠CDE , 三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

4、(2016?一中二模)在?ABC 中,以AB 为斜边,作直角?ABD ,使点D 落在?ABC 内,

∠ADB ο90=.

(1)如图1,若AB=AC ,∠BAD ο

30=,AD

36

=

,点P 、M 分别为BC 、AB 边的中点,

连接PM ,求线段PM 的长;

(2)如图2,若AB=AC ,把?AB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CE ,连接ED 并延长交BC 于点P ,求证:BP=CP ; (3)如图3,若AD=BD ,过点D 的直线交AC 于点E ,交BC 于点F ,EF ⊥AC ,且AE=EC ,请直接写出线段BF 、FC 、AD 之间的关系(不需要证明).

25题图1

25题图2

25题图3

P

E D C B

A M D

C B

A F

E

C

D

B

A

5、(2016?一中三模)已知,在△ABC 中,∠ACB=90°,CA=CD ,CG ⊥AD 于点H ,交AB 于点G ,E 为AB 上一点,连接CE 交AD 于点F 。 (1)如图1,若CE ⊥AB 于点E ,HG=1,CH=5,,求CF 的长; (2)如图2,若AC=AE ,∠GEH=∠ECH,求证:CE=22HE ;

(3)如图3,若E 为AB 的中点,作A 关于CE 的对称点A ′,连接CA ′,EA ′,DA ′,请直接写出∠CEH 、∠A ′CD 、∠EA ′D 之间的等量关系。

6、(2016?南开阶段测试一)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连接AC ,AD=2CD

,点E 在AD 边上。

(1)如图1,若∠ECD ο

30=,CE=4,求?AEC 的面积;

(2)如图2,

延长BA 至点F 使得AF=2CD ,连接FE 并延长交CD 于点G ,过点D 作DH ⊥EG 于点H ,连接AH ,求证:FH 2=

AH+DH ;

(3)如图3,将线段AE 绕点A 旋转一定的角度()

0360αα<

图1

图2

图3

7、(2016?南开阶段测试二)在ABC ?中,,90AB AC BAC =∠=o ,点D 是AC 上一点,连接BD ,过点A 作AE BD ⊥于E ,交BC F 于。 (1)如图1,若4,1AB CD ==,求AE 的长;

(2)如图2,点G AE 是上一点,连接CG ,若BE AE AG =+,求证:2CG AE =; (3)如图3,点P AC 是上一点,连接FP ,若AP CD =,求证:ADB CPF ∠=∠。

8、(2016?南开阶段测试三)已知:在□ABCD中,∠BAD=45°,AB=BD,E为BC上一点,连接AE交BD于F,过点D作DG⊥AE于G,延长DG交BC于H

(1)如图1,若点E与点C重合,且AF=5,求AD的长

(2)如图2,连接FH,求证:∠AFB=∠HFB

(3)如图3,连接AH交BF于M,当M为BF的中点时,请直接写出AF与FH的数量关系。

9、(2016?八中第一次全真模拟)在△ABC中,∠ABC=2∠ACB,延长AB至点D,使BD=DC,点E是直线BC上一点,点F是直线AC上一点,连接DE.连接EF,且∠DEF=∠DBC;(1)如图1,若∠D=∠DEF=15°,3,求AC的长。

(2)如图2,当∠BAC=45°,点E为线段BC的延长线上,点F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时,

求证:2。

(3)如图3,当∠BAC=90°,点E 为线段CB 的延长线上,点F 在线段CA 的延长线上时,猜想线段CF 与线段B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猜想的结论。

10、(2016?八中第二次全真模拟)以A 为顶角顶点的等腰三角形ABC 和等腰三角形ADE ,D 在BC 边上,E 在AB 边上,F 为线段AD 上一点,连接FC ,FCA BDE ∠=

∠2

1

. (1)如图1.若AB=6,∠BAC =30°,求ABC S ?

(2)如图1,求证:FA=FC .

(3)如图2,延长CF 交AB 于G ,延长AB 到M 使GM=AC ,连接CM ,∠BAD=∠

BCG ,N 是GC 的中点,探究AN 与CM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11、(2016?八中第三次全真模拟)如图,△ABC 中,AB=BC ,以AB 为一边向外作菱形ABDE ,连接DC ,EB 并延长EB 交AC 于F ,且CB ⊥AE 于G . (1)如图1,若∠EBG=20°,求∠AFE ;

(2)试问线段AE ,AF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如图2,延长DB 交AC 于H ,若O 为DH 的中点,过O 作MN ∥AC 交EF 于M ,交CD 于N ,连结NF ,若24 ABDE S 四边形,BE=6,直接写出BH+NF 的值.

G

F

E D

C

B

A

O

H

M

N

G

F E

D

C

B

A

图1 图2

12、(2016?巴蜀一诊)如图1,正方形ABCD 中,点E 为AD 上任意一点,连接BE ,以BE 为边向BE 右侧作正方形BEFG ,EF 交CD 于点M ,连接BM ,N 为BM 的中点,连接GN ,FN 。 (1)若AB=4,AE:DE=3:1,求EM 的长; (2)求证:GN=FN

(3)如图2,移动点E,使得FN ⊥CD 于点Q 时,请探究CM 与D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13、(2016?巴蜀二诊)现有两个具有一个公共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DE和△ABC,其中∠ACB和∠AED=90°,且AC=BC,AE=DE,CF⊥AB于F,M为线段BD中点,连接CM,EM.

(1)如图1,当A、B、D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若AC=1,AE=2,求FM的长度;

(2)如图1,当A、B、D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求证:CM=EM;

(3)如图2,当A、B、D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请探究CM,EM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先给出结论,然后证明。

14、(2016?巴蜀三诊)等腰Rt ?ABC 中,∠ABC ο

90=,AB=BC ,F 为AB 上一点,连接C F ,过B 作BH ⊥CF 交CF 于G ,交AC 于H ,延长BH 到点E ,连结AE.

(1)当∠EAB =ο

90,AE=1,F 为AB 的三等分点时,求HB 的长;

(2)当∠E ο

45=时,求证:EG=CG ;

(3)在AB 上取点K ,使AK=BF 连结HK 并延长与CF 的延长线交于点P ,若G 为CP 的中点,请直接写出AH 、BH 与CP 间的数量关系。

25题图1

25题图2 25图3

15、(2016?育才一诊)在△ABC中,AB=AC,点F是BC延长线上一点,以CF为边,作菱形CDEF,使菱形CDEF与点A在BC的同侧,连结BE,点G是BE的中点,连结AG、DG.

3,CD=2,求AG的长度;

(1)如图①,当∠BAC=∠DCF=90°时,已知AC=2

(2)如图②,当∠BAC=∠DCF=60°时,AG与DG有怎样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并证明;(3)当∠BAC=∠DCF=α时,试探究AG与DG的位置和数量关系(数量关系用含α的式子表达).

D

A

图2

B

C

E

O D

A 图1 F

B C

O D

A F 图3 O ′ 16、(2016?育才二诊)菱形ABCD 中,两条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和点F 分别是BC 和CD 上一动点,且∠EOF+∠BCD=180°,连接EF . (1)如图1,当∠ABC=90°时,若AC=42,BE=32,求线段EF 的长;

(2)如图2,当∠ABC=60°时,求证:CE+CF=1

2

AB ;

(3)如图3,当∠ABC=90°时,将∠EOF 的顶点移到AO 上任意一点O′处,∠EO′F 绕点O′旋转,仍满足∠EO′F+∠BCD=180°,O′E 交BC 的延长线一点E ,射线O′F 交CD 的延长线上一点F ,连接EF.探究在整个运动变化过程中,线段CE 、CF ,'O C 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17、(2016?育才三诊)已知:在△ABC中,∠BAC=60°.

(1)如图1,若AB=AC,点P在△ABC内,且PB=5,PA=3,PC=4.直接写出∠APC的度数

(2)如图2,若AB=AC,点P在△ABC外,且PA=3,PB=5,PC=4,求∠APC的度数;(3)如图3,若AB=2AC,点P在△ABC内,且PA=3,PB=5,∠APC=120°,直接写出PC的长。

18、(2016?外国语学校第二次诊断)中点、平行线、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都是常见的几何图形! (1)如图1,点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斜边BC 的中点,点E 、F 分别在AB 、AC 边上,

且∠EDF ο

90=;连接AD 、EF ,当BC =25,FC 2=时,求EF 的长度;

(2)如图2,点D 为等边三角形ABC 边BC 的中点,点E 、F 分别在AB 、AC 边上,且

∠EDF ο90=;M 为EF 的中点,连接CM ;当DF//AB 时,证明:3ED =2MC ;

(3)如图3,点D 为等边三角形ABC 边BC 的中点,点E 、F 分别在AB 、AC 边上,且

∠EDF ο90=;当BE 6=,CF 8.0=时,直接写出EF 的长度。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辽宁省含答案)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辽宁省含答案) 2017年大连市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I、II两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各部门之间既相互配合,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 中央集权。”下面体现这一特点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公九卿制 D.行省制 2. 商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古代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出现在 A.夏朝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 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在促进民众文化素质提高方面贡献最大的发明是 A B C D 4.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批判矛头在思想文化领域主要指向 A.腐朽的宋明理学 B.拜金逐利的风气 C.反动的君主政体 D.董仲舒的新儒学 5.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疯狂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对中国传统经济的重大影响是 A.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6. 近代航运业是中国较早出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 行业,也是外国侵略者操纵中国近代国民经济的重要据点性行业之一。中国近代航运业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 A.轮船招商局成立 B.安庆内军械所成立 C.福州船政局成立 D.江南制造总局成立 7. 谭嗣同在《仁学》中大胆抨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纲常礼教,提出了“男女内外通”的主张。据此判断,谭嗣同是主张 A. 民族平等 B.国家独立 C. 男女平等 D. 发展资本主义 8. 纵观孙中山先生一生的奋斗历程,辛亥革命无疑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篇章。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性质的是 A.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结束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D.颁布了

中考数学第25题专题复习训练(含答案)

中考数学第25题专题复习训练(含答案) 专题复习训练(含答案) 1. 已知△ABC 和△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ADE=90°,点F 为BE 的中点,连接DF 、 CF 。 (1)如图1,当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中点,2D E =,求2D E =;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将△ADE 绕A 点顺时针旋转45°时,线段DF 、CF 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3,在(1)的条件下将△ADE 绕A 点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时,线段DF 、CF 又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2. 如图所示,△ABC ,△A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AED=90°.F 为线段BD 的中点. (1)如图1,点E 在AB 上,点D 与C 重合,EF=2,求AB 的长. (2)如图2,当D 、A 、C 在一条直线上时.线段EF 与FC 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③,连接EF 、FC ,线段EF 与FC 又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1,△ACB、△AED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D=∠ACB=90°,点D在AB上,连CE,M、N 分别为BD、CE的中点. (1)求证:MN⊥CE; (2)如图2将△AED绕A点逆时针旋转30°,CE与MN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4. 已知,如图1,等腰直角△ABC中,E为斜边AB上一点,过E点作E F⊥AB交BC于点F,连接AF,G 为AF的中点,连接EG,CG。 (1)如果BE=2,∠BAF=30°,求EG,CG的长; (2)将图1中△BEF绕点B逆时针旋转45°,得如图2所示,取AF的中点G,连接EG,CG。延长CG 至M,使GM=GC,连接EM=EC,求证:△EM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将图1中△BEF绕点B旋转任意角度,得如图3所示,取AF的中点G,再连接EG,CG,问线段EG和GC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 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是()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③造纸术的发明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 873 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 103 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4.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5.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6. 1862年6月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7. 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江苏省灌云县实验中学2018届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灌云县实验中学 2018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政史共100分钟试卷分值:60分) 一、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7每题2分,共24分,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的表格内) 1.下列图片符合半坡人生活特征的是() 第3题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秦朝这些措施实质上()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C.掌管国家军事权力 D.实现了国家统一 3. 历史地图直观地再现历史,右上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分封制 B.春秋诸侯争霸 C.战国诸侯争霸 D.三国鼎立 4.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其中尚书省的主要职责是() A.起草政令 B.执行政务 C.负责审核 D.考核官吏 5.“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6.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学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单元,小华归纳了 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7.毛泽东在1949年元旦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此时解放战争的形势是() A.战略反攻打响 B.战略决战即将开始 C.三大战役胜利在望 D.渡江战役已经开始 8.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C.土地改革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 9.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希腊“极盛时期”

(完整版)中考数学第25题专题复习训练(含答案).docx

第25 题 专题复习训练 ( 含答案) 1.已知△ ABC和△ 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ADE=90°,点 F 为 BE的中点,连接 DF、CF。(1)如图 1,当点 D 在 AB上,点 E 在 AC中点,DE 2 ,求CF; (2)如图 2,在( 1)的条件下将△ ADE绕 A 点顺时针旋转45°时,线段 DF、CF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 3,在(1)的条件下将△ ADE绕 A 点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时,线段DF、CF又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2. 如图所示,△ ABC ,△ A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 ∠AED=90°.F 为线段 BD 的中点.( 1) 如图 1,点 E 在 AB 上,点 D 与 C 重合, EF=2,求 AB 的长 . ( 2)如图 2,当 D、 A 、 C 在一条直线上时.线段EF 与 FC 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 3)如图③,连接EF、 FC,线段 EF 与 FC 又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 1,△ ACB 、△ AED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ED= ∠ ACB=90 °,点 D 在 AB 上,连 CE,M 、N 分别为 BD 、 CE 的中点. (1)求证: MN ⊥CE; (2)如图 2 将△ AED 绕 A 点逆时针旋转 30°, CE 与 MN 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4. 已知,如图1,等腰直角△ ABC 中, E 为斜边 AB 上一点,过 E 点作 EF⊥ AB交 BC于点 F,连接 AF, G为 AF 的中点,连接EG, CG。 (1)如果 BE=2,∠ BAF=30°,求 EG, CG的长; (2)将图 1 中△ BEF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 45°,得如图 2 所示,取 AF 的中点 G,连接 EG,CG。延长 CG 至 M ,使GM=GC ,连接 EM=EC ,求证:△ EM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将图 1 中△ BEF 绕点 B 旋转任意角度,得如图 3 所示,取 AF 的中点 G,再连接 EG, CG,问线段 EG 和 GC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M A A A G F G G E E F E B F C B C B C 图 1图 2图 3

2017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 (开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017·河南)1.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洛阳白马寺洛阳龙门石窟日本唐招提寺内鉴真塑像A.寺院建筑的中国化 B.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C.文化传播者的坚韧 D.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 (2017·河南)2.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7·河南)3.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2017·河南)4.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2017·河南)5.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这次会议()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2017·河南)6.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斗争历程证明了这一重要结论。下面属于这一历程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台儿庄战役 D.西藏和平解放 (2017·河南)7.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 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 D.标志着解 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2017·河南)8.右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 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训练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训练 ()1、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的“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商鞅变法 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D百家争鸣 ()2. 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这是为了纪念 A.鉴真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3.“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材料所述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4.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传播新思想 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D .筹建海军 ()5.“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变 化应出现在 A.戊戌变法后 B .洋务运动后 C .辛亥革命后 D.护国运动后()6.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主要是因为这场革命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7.从1995年起,沈阳市每年都会在某日的夜晚鸣响防空警报,以示国耻。这一做法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那么这一做法所特选的日子应是: A.1月1日B.9月18日C.8月13日D.7月7日 ()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他们应去的城市是 A.北京B.上海C.济南D.长沙 ()9、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施第六个五年计划D.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开始 ()10、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C.基本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D.消灭了地主阶级 ()11、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A.农业合作化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C.手工业合作化D.没收官僚资本 ()12.依据所学知识判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是英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公民权利的变化? A.“光荣革命”期间B.权利法案》颁布后 C.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D.英国共和时代 1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影响 14、唐朝实行民族政策。西北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 15、1727年,清雍正时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16、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清朝时设置(1684年),隶属福建省,巩固了我国的海防。 17、北伐战争:目的:时间:1926年主要 对象:主战场: 18、西安事变:时间:目的: 结果: 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明治维新主要措施: (1)政治上: (2)经济上: (3)在社会生活方面:

2017重庆中考数学第25题几何专题训练

G F E D C B A M 证明题 1.如图,△ABC 中,∠BAC=90°,AB=AC ,AD⊥BC,垂足是D ,AE 平分∠BAD,交BC 于点E .在△ABC 外有一点F ,使FA⊥AE,FC⊥BC. (1)求证:BE=CF ; (2)在AB 上取一点M ,使BM=2DE ,连接MC ,交AD 于点N ,连接ME . 求证:①ME⊥BC;②DE=DN. 2.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BC ,E 为AC 边的中点,过点A 作AD ⊥AB 交BE 的延长线于点D ,CG 平分∠ACB 交BD 于点G ,F 为AB 边上一点,连接CF ,且∠ACF =∠CBG 。 求证:(1)AF =CG ; (2)CF =2DE 3.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F 分别是边AB 、CD 上的点,AE=CF ,连接EF ,BF ,EF 与对角线AC 交于O 点,且BE=BF ,∠BEF=2∠BAC。 (1)求证:OE=OF ; (2)若BC=23,求AB 的长。 4.已知,如图,在?ABCD 中,AE ⊥BC ,垂足为E ,CE=CD ,点F 为CE 的中点,点G 为CD 上的一点,连接DF 、EG 、AG ,∠1=∠2. (1)若CF=2,AE=3,求BE 的长; (2)求证:∠CEG=∠AGE .

5.如图1,在△ABC中,∠ACB=90°,∠BAC=60°,点E角平分线上一点,过点E作AE的垂线,过点A作AB的线段,两垂线交于点D,连接DB,点F是BD的中点,DH⊥AC,垂足为H,连接EF,HF。 (1)如图1,若点H是AC的中点,AC= 23 ,求AB,BD的长。 (2)如图1,求证:HF=EF。 (3)如图2,连接CF,CE,猜想:△CEF是否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6.如图1,△ABC中,∠BAC=90°,AB=AC,AD⊥BC于点D,点E在AC边上,连结BE. (1)若AF是△ABE的中线,且AF=5,AE=6,连结DF,求DF的长; (2)若AF是△ABE的高,延长AF交BC于点G. ①如图2,若点E是AC边的中点,连结EG,求证:AG+EG=BE; ②如图3,若点E是AC边上的动点,连结DF.当点E在AC边上(不含端点)运动时,∠DFG的大小是否改变, 如果不变,请求出∠DFG的度数;如果要变,请说明理由. 7.在△ABC中,AB=AC,∠A=60°,点D是线段BC的中点,∠EDF=120°,DE与线段AB相交于点E,DF与线段AC (或A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1)如图1,若DF⊥AC,垂足为F,AB=4,求BE的长; (2)如图2,将(1)中的∠EDF绕点D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DF扔与线段AC相交于点F.求证: 1 CF 2 BE AB +=; (3)如图3,将(2)中的∠EDF继续绕点D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使DF与线段AC的延长线交与点F,作DN⊥AC于点N,若DN=FN,求证:3() BE CF BE CF +=-. 8.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180 ABC ADC ∠+∠=?,AB=BC. A B F D C E 25 B A F D C E G 25 A F D C E G 25

安徽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 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2.图1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3.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哉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4. 20世纪20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缘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暴力反抗的道路,从此,一支英

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这次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 5.九一八事变后,《生活画报》刊载了《东北义勇军喋血苦战情形》和《沦亡一年后东北情况》等图片,真 实记录了日军的侵华暴行和东北军民的英勇抗战。这反映了 A.日军侵华蓄谋已久B.日本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C.全面抗战已经开始D.中国是最早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6.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 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科学引领未来。最早提出图2原理的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B.瓦特C.牛顿D.爱迪生 8.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作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A.现实主义B.人文主义C.浪漫主义D.蒙昧主义 9.“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A.普法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10.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史实结论 A 欧洲人称0—9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B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粮食税苏俄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

2017年广东省历史中考真题(有答案)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 ●瓦子(舍)在城市出现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句子长短不一的新诗歌体裁的出现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中考历史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 )1.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 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朝代 D .铁器时代 (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 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 读源于(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分封制 ( 史实 推论 A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 C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 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 )5.题5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 )6.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 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控制军队 B .强化皇权 C .钳制思想 D .改革科举 ( )7.《中国历史十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 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 .闭关锁国 B .休养生息 C .轻徭薄赋 D .重文轻武 ( )8.观察题8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 D .协定关税影响 ( )9.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 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 .舰船数量劣势 B .洋务运动贡献 C .甲午战败原因 D .维新变法成效 ( )10.林伯渠说:“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 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A .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 .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 .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 .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 )11.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 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 .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C .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12.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 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 A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 .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 )13.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 会。”这个人是( ) A .张謇 B .张之洞 C .詹天佑 D .李鸿章

2017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解析及2018河南中考预测1.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洛阳白马寺洛阳龙门石窟日本唐招提寺内鉴真塑像

6.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斗争历程证明了这一重要结论。下面属于这一历程的历史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 B .南昌起义 C .台儿庄战役 D .西藏和平解放 7.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 ) A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 .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C .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D .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8.右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 .大力发展重工业 C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 .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9.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増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 A .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B .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 .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10.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大 C .中共十三大

11.近年来,华为、中兴、航天科工、中芯国际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领跑“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使中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这主要是由于我国( ) A .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B .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C .努力维护周边地区安全 D .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12.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土豆传入西欧,地瓜和玉米流入中国;而其它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 ) A .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B .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 C .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D .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 13.“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理性”、“自然法”等是当时思想家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汇。启蒙思想家热衷“理性”一词是由于( ) A .自然科学的发展B .新航路的开辟 C .人文主义的出现D .资本主义兴起 14.恩格斯指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象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这里强调了拿破仑( ) A .受到德国人民的欢迎B .损害了德国的利益 D .有利于德国的统一 15.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个小时降低为一个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 .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C .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中考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doc

中考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

中考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 类型一: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可用六个字概括,即审(审题),设(设未知数),列(列方 程),解(解方程),检(检验),答。 1.;以“开放崛起,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博会”已于2012年5月20日在湖南长沙圆满落幕,作为东道主的湖南省一共签订了境外与省外境内投资合作项目共348个,其中境外投资合作项目个数的2倍比省内境外投资合作项目多51个. (1)求湖南省签订的境外、省外境内的投资合作项目分别有多少个? (2)若境外、省内境外投资合作项目平均每个项目引进资金分别为6亿元,7.5亿元,求在这次“中博会”中,东道湖南省共引进资金多少亿元?

2、小明的妈妈在菜市场买回3斤萝卜、2斤排骨,准备做萝卜排骨汤. 妈妈:“今天买这两样菜共花了45元,上月买同重量的这两种菜只要36元”; 爸爸:“报纸上说了萝卜的单价上涨了50%,排骨的单价上涨了20%”; 小明:“爸爸、妈妈,我想知道今天买的萝卜和排骨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请你通过列方程(组)求解这天萝卜、排骨的单价(单位:元/斤).

3、用一根绳子环绕一个圆柱形油桶,若环绕油桶3周,则绳子还多4尺;若环绕油桶4周,则绳子又少了3尺。这根绳子有多长?环绕油桶一周需要多少尺?

4、儿童节期间,文具商店搞促销活动,同时购买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可以打8折优惠,能比标价省13.2元.已知书包标价比文具盒标价3倍少6元,那么书包和文具盒的标价各是多少元?

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 1、某玩具店购进一种儿童玩具,计划每个售价36元,能盈利80%.在销售中出现了滞销,于是先后两次降价,售价降为25元. (1)求这种玩具的进价;(2)求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精确到0.1%)

广东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机密★启用之前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在答题卡上填写字迹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 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 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 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 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个体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 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 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 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 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 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朝代 题1—1图石斧题1—2图骨耜(复原图)D.铁器时代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3、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A 公元前138 年,张骞出使西域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4、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5、题5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 现的朝代是

2020届中考历史模拟类编:世界现代史综合题(有答案)(加精)

世界现代史综合题 一、选择题 )C 史实结论 A 欧洲人称0~9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B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粮食税苏俄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 C 美国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新政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 根据《欧洲联盟条约》发行欧元欧洲具有统一的货币政策 施都()A 图1 五年计划,四年完成图2 工作付酬的美国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C.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D.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的完成 ◆(2017·江苏淮安)19.下列哪一项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作用?()C A.削弱了政府的权力B.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二、非选择题 ◆(2017·广东)27.回看历史,昭示未来。历史最终证明,冷战没有真正的赢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演说是冷战的宣言,紧接着美国政府又提出马歇尔计划。 ——搞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材料二如题27表 组织成立时间性质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为遏制苏联,由美国策划成立的军事政治集团 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由苏联控制,与北约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材料三 形成均势,竞赛的结果,使得双方都拥有多次毁灭对方的能力……美苏尽管争夺激烈,但竭力避免直接碰撞,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 ——摘自岳麓书社《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四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使冷战在欧洲的对抗有了什么新发展?(1分)这标志着什么世界格局的形成?(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没有发生战争”的原因有哪些?(2分)长期的军备竞赛给美苏两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说明,美国是否达到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目的?(2分)从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来说,冷战留下了哪些教训?(2分) 27.(1)由战时同盟关系到战后同盟关系的破裂。

中考数学25题专题训练

一、复合题 1. (2012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 如图,已知抛物线2 y x bx c =-++与一直线相交于(10)A -,,(23)C ,两点,与y 轴交于点N ,其顶点为D . (1)求抛物线及直线AC 的函数关系式; (2)设点(3)M m ,,求使MN MD +的值最小时m 的值; (3)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C 相交于点B ,E 为直线AC 上任意一点,过E 作EF ∥BD 交抛物线于点F ,以B D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点E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4)若P 是该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 上方的一动点,求APC △面积的最大值. 2. (2012 浙江省丽水市)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A 是抛物线2y x =在第二象限上的点,连结OA ,过点O 作 OB OA ⊥,交抛物线于点B ,以OA 、OB 为边构造矩形AOBC . (1)如图1,当点A 的横坐标为________时,矩形AOBC 是正方形;. (2)如图2,当点A 的横坐标为1 2 -时. ①求点B 的坐标; ②将抛物线2y x =作关于x 轴的轴对称变换得到抛物线2y x =-,试判断抛物2 y x =-经过平移变换后,能否经过A B C ,,三点?如果可以,说出变换的过程;如果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3. (2012 江西省)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 143L 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C . (1)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 (2)二次函数2 243(0)L y kx kx k k =-+≠∶,顶点为P . ①直接写出二次函数2L 与二次函数1L 有关图象的两条相同的性质; ②是否存在实数k ,使ABP △为等边三角形?如存在,请求出k 的值;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③若直线8y k =与抛物线2L 交于E 、F 两点,问线段EF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会,请求出EF 的长度;如果会,请说明理由.

中考专题训练之25题

中考专题训练之 25题(一)角平分线模型 1.如图,OF 是/ MON 的平分线,点 A 在射线 OM 上,P, Q 是直线 ON 上的两动点,点 Q 在点P 的右侧, 且PQ=OA ,作线段OQ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直线 OF 、ON 交于点B 、点C ,连接AB 、PB. (1) 如图1,当P 、Q 两点都在射线 ON 上时,请直接写出线段 AB 与PB 的数量关系; (2) 如图2,当P 、Q 两点都在射线 ON 的反向延长线上时, 线段AB , PB 是否还存在(1)中的数量关系? 若存在,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P (3) 如图3, / MON=60°,连接AP ,设—— =k ,当P 和Q 两点都在射线 ON 上移动时,k 是否存在最小 OQ 2.如图,/ MAN=60 , AP 平分/ MAN ,点B 是射线AP 上一定点,点 C 在直线 AN 上运动,连接 BC,将/ ABC (0 °

2,将^EDF 以点D 为旋转中心旋转,其两边 DE 、DF'分别与直线AB 、BC 相交于点G 、P , 当△DGP 的面积等于3讥时,求旋转角的大小并指明旋转方向. ①请判断线段BC 与BD 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 ②请探究线段 AC, AD 和BE 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结论并证明; (2)如图2,当点C 在射线AN 的反向延长线上时,BC 交射线 AM 于点F ,若AB=4, AC='0,请直接写出 线段AD 和DF 的长. 中考专题训练之25题(二)等边三角形模型 1.已知:△ ABC 和^ ADE 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 BE, CD,点F , G , H 分别为DE, BE , CD 中点. (1)当^ ADE 绕点A 旋转时,如图1,则^ FGH 的形状为 ,说明理由; (2)在^ ADE 旋转的过程中,当 B , D , E 三点共线时,如图 2,若AB=3, AD=2,求线段FH 的长; (3)在^ ADE 旋转的过程中,若 AB=a, AD=b (a >b >0),则^ FGH 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若 存在,直接写出最大值和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如图,在菱形 ABCD 中, AB=2 , / BAD=60°,过点D 作DE 丄AB 于点E , DF 丄BC 于点F . (1)如图 1,连接AC 分别交DE 、 DF 于点 M 、N ,求证:MN=^AC ; 0 (2)如图 连接GP ,

2017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 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 证他们生活在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朝代 D .铁器时代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分封制 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5、题5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6、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 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A 、控制军队 B 、强化皇权 C 、钳制思想 D 、改革科举 7、《中国历史十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 、闭关锁国 B 、休养生息 C 、轻徭薄赋 D 、重文轻武 8、观察题8表,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小农经济的破产 题1—1图石斧 题1—2图骨耜(复原图)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 9、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A、舰船数量的劣势 B、洋务运动的贡献 C、甲午战败的原因 D、维新变法的成效 10、林伯渠说:“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11、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2、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A、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13、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是 A、张謇 B、张之洞 C、詹天佑 D、李鸿章 14、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A、全境解放 B、社会主义 C、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 15、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6、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A、《朝鲜停战协定》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中国加入联合国 17、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 A、土地所有权变化 B、经济体制的变革 C、乡镇企业的出现 D、农民积极性提高 18、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19、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殖民者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这一“心病”直接推动了西欧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的兴起 C、工业革命的爆发 D、科学革命的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