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分组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园分组教学

盐城市六一幼儿园 224005 张旭敏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以便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提高教育效益。因时、因地、因内容和幼儿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等活动形式。"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尊重幼师心目中的一种既符合目前国情,又有利于幼儿主体性学习、有利于形式,成为幼儿园教学改革中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幼儿园分组教学现实状况,探讨影响幼儿园分组教学的因素,并提出了分组教学多教师的要求。

一、幼儿园分组教学现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以便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提高教育效益。因时、因地、因内容和幼儿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等活动形式。"我市幼儿园班级人数比较多、教师少,大班额集体教学给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关注每一个幼儿带来困难。于是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等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学组织中的重要形式。在对分组教学及其功能的讨论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分组教学既有集体教学的统一性,又有个别活动的灵活性;既有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为每个幼儿提供更多的自由表达或参与活动的机会,又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但在我平时的教学与观察中却发现分组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并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样使幼儿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分组教学走到现在,它的功能有点形式化,甚至异化

了。

通过观察与访谈,我发现教师在将幼儿分组时,一般有以下几种分组方式:第一,按能力分组,即教师根据幼儿学习速度、学习水平等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层次,并分成相应的组。如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存在的能力水平将幼儿分成两组。处于抽象数字计算水平和数物结合计算水平的幼儿为一组,处于实物计算水平的幼儿为一组。第二,按兴趣或幼儿不同关注点分组,即教师将幼儿按照他们的不同兴趣点或关注点分成不同的组,分别施以教学。如在主题活动《红彤彤的年》中,教师将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分为图画组、橡皮泥制作组、剪纸组、表演组等。第三,按性别分组,即教师将幼儿分成男、女两组。第四,随机分组,即教师不考虑幼儿之间的特点和个别差异,将幼儿随机分成几个组,它的特点是分组简单、方便,教师易于掌握。此类分组形式中,教师将幼儿随机分成多组,但各组活动内容、活动要求或教学方法不同。如体育活动中,教师将幼儿随机分成多组,各组现象区别开来;如美术活动中,教师将幼儿分成不同桌,幼儿独立做画,在这个活动中表面上是将幼儿分成几组,实际上组内、组间幼儿均从事相同的活动,仍为全班集体教学活动,只是坐的位置不同而己,这种不属于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对幼儿的差异进行测查。研究发现,多数教师不愿意花时间去测查和研究幼儿的差异,在这方面幼儿园也缺少以教师的要求和规范,教师对幼儿往往认识不全面,也不清楚他们有什么特殊需要。分组往往是根据教师的

主观判断来进行,通过以往对幼儿的观察来“大概”将幼儿分成不同的组,很少使用观察量表或进行测验来对幼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

二、制约着幼儿园分组教学的效果的因素

我试图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探讨有哪些因素制约着幼儿园分组教学的效果。

首先,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教学,必然要求师幼人数之比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比例。国外一些研究表明,师幼人数之比以1:12为下限。我市幼儿园通常每个班配备3个成人,包括2个教师与1个保育员(由于保育员很少担负教学工作职责,因此实际上只有2个教师),而且由于2个教师分上、下午班工作,实际上经常面对幼儿的只有1个教师,这种制度是我国上世纪50-60年代学习苏联的产物。例如,将幼儿分成几组进行探讨时,教师往往只针对一组进行指导,而另一组则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导致“零教学”现象。调查结果显示,55%的教师表示由于教师人手不够,而不能采取分组教学。而且有的教师认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太繁杂了,教师总得盯着那群孩子,一刻也不能走神。将孩子分几组,老师对一组孩子教学时,如果其他的孩子没有教师照管,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为小孩都有模仿意识,一个小朋友那么做其他小朋友也会跟着学。比如让他们去阳台上玩球,就会觉得不敢玩,人太多,四十多个人,一玩起来很容易磕到碰到。因此,老师的神经绷得紧紧的,生怕出事,不敢轻易将幼儿分开活动,只能全班统一活动,幼儿的自由也就限制了很多。有的教师认为,由

于教师人数过少,教师无法保障两组幼儿的有效教学。而有的教师认为幼儿人数过多,在分组活动时教师无法保障幼儿安全。我市不少幼儿园的班额都存在超额现象,中班大班小班都达到40多人,在这种班额下,教师在教学时往往被安全等其他事情所困扰,而无暇考虑根据幼儿的个性来教学。因此,分组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教师由于没有足够的材料而很少采用分组教学。活动材料是幼儿建构知识的重要媒介物,诱发、支撑和发展着幼儿的探究活动。活动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制约着幼儿的活动方式,而且分组教学的材料的提供必须具有针对性。例如语言活动中,有的组可能需录音机和磁带,有的组可能需要图书等;在数学活动中,有的组可能需要大量实物,有的组可能需要图片和符号等。这就要对症下药。因此,活动材料也会影响到分组教学功能的发挥。当然也存在另一种情况,由于活动材料不足而采用分组教学,比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由于活动材料不足,教师将幼儿分成几组,分别进行玩球、玩绳等活动。

第三,教师缺乏一定的分组教学经验。分组教学要求教师更多地在寻常时刻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肯定幼儿的差异,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育条件等因素,采用合适的分组教学方式,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要使分组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发挥功能,关键在于能根据不同的分组依据采取针对性的教学,使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充分发挥分组的优势,使教学对每一个幼儿发展的意义都得到充分体现,教师要更清楚地了解幼儿的差异,尊重幼儿的不同需要,又能根据这些差异与需要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分组教学能否在教学活动中体

现出其独特价值,与教师是否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紧密相。

例如,一次中班语言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采用传统的全班教学形式,让幼儿欣赏图片,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在教师的组织下,幼儿很积极,发言很主动。随后,教师分组活动,故事由六张组成,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6-7人,各组围成一个圈坐着,每人负责向同伴讲述一张图片内容,共同讲述一个故事。其间,教师到各小组巡回指导。出乎意料的是,分组活动的情景与集体教学的截然不同。不少幼儿只简单地拼摆一下图片,随便讲一下,然后就去看别人,或无所事事地坐在那里。在一个小组,还出现了一个幼儿抢另一名幼儿的图片的现象。大部分地幼儿都自己讲自己的,没有和其他幼儿交流。还有几名幼儿在讲述无关的话题。教师巡回指导时,走到哪个小组,哪个小组就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讲述,教师走后,孩子们的讲述也随之停止,与讲述无关的其他活动重新开始出现。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采用分组教学,希望通过小组活动弥补全班集体教学的不足,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每个幼儿在充分的讲述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应该说,教师充分考虑了幼儿的需要,考虑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考虑了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分组后,幼儿的实践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在实施这一分组教学时,未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对幼儿整体有所把握,又要对幼儿个体有正确的认识。雷斯曼指出,有些人善于通过读(看)来学习;有些人善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