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道法自然
1.宇宙自然 为什么条条江河归大海?为什么春去冬又来?为什么月球围绕着地球,地球围绕着 太阳,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来,依照某种规律旋转这、运行着,片刻不息?这,便 是宇宙,便是大自然。 2.“道”的内涵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为博大精深的哲学概念,它体现了自然万物的本原 和运动变化的法则。简言之,易学旨在论一阴一阳之道。《周易》曰: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情以至于 命。”其核心内容是讲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天地万物是由 “道”所产生的。 道教养生学以道教的宇宙生成理论为依据。《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德经》又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道的规律仍为自然无为,必然要逆人欲之所为。 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乃是通过对社会矛盾的观察和思考提出来得的。无论 在政治或人生态度上,都主张自然无为,即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发地达到生存和发展的 最佳状态。这种观念称为“生态智慧”。“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 这说明 人的生命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能 分离,得“道”即可长生,违“道”只能短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
•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以“道”为世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以“
清静无为: • 清静无为:
•
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 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 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 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 身功法等各方面。 身功法等各方面。
•
•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
道 家 的 创 始 人 老 子
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 汉族, 县厉乡曲仁里人, 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 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 思想家, 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 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 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 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 之一,存世有《道德经》 之一,存世有《道德经》 又称《老子》 。其 又称《老子》 。其 的 是 的 , 为 , 其学 国哲学 有 。 道 老子被 为道 。
道 家 思 想
• 道家是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
的思想学派之一。 西汉初年,汉文帝、 的思想学派之一。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 道家思想治国, 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 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先是提出了「 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先是提出了「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再是遵从道家思想。 」,再是遵从道家思想 百家,独尊儒术」,再是遵从道家思想。 虽然道 家并未被官方采纳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 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 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 家思想发展而成。 家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
• • • • • • • • •
(三).以柔为贵、弱者变强 ).以柔为贵、 以柔为贵
老子对‘ 的解释说;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三).以柔为贵、弱者变强 老子对‘道’的解释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所讲的 ).以柔为贵、 以柔为贵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 老子恰恰看到弱而无用的东西之大用。例如: “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弱”,老子恰恰看到弱而无用的东西之大用。例如: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强”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强”, 洼则盈” 曲则全” 后其身而身先” 柔弱胜刚强” “洼则盈”,“曲则全”,“后其身而身先”,“柔弱胜刚强”,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守柔曰强。 “守柔曰强。”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 徒。” 以柔为贵、弱者变强的原理: 以柔为贵、弱者变强的原理: 老子的相反相成的“相生” 老子的相反相成的“相生”原理 弱者变强” “弱者变强”的原则 守柔曰强” “守柔曰强”健身的方法 1.老子的相反相成的“相生”原理 老子的相反相成的“相生” 老子的“相生”思想既包含一般意义上的相互为好,相互共存相互共赢(WIN-WIN)的含义, 老子的“相生”思想既包含一般意义上的相互为好,相互共存相互共赢(WIN-WIN)的含义,有 包含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的法则, 有无相生”之义。 包含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的法则,即“有无相生”之义。 是相反相成的。正如《老子》第二章指出的“有无相生,难以相成,长短相较, “弱” 和 “强”是相反相成的。正如《老子》第二章指出的“有无相生,难以相成,长短相较,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现实世界中所有价值和存在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现实世界中所有价值和存在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 2.“弱者变强”的原则 弱者变强” 对于“弱者变强”老子不是主张用人间的斗争和竞争。因为老子认为“弱者”本身, 对于“弱者变强”老子不是主张用人间的斗争和竞争。因为老子认为“弱者”本身,就是为了打破 人类社会竞争和斗争所带来的反作用。老子虽讲“柔弱胜刚强” 但这里所指的“ 人类社会竞争和斗争所带来的反作用。老子虽讲“柔弱胜刚强”,但这里所指的“强”,并不是指人 类社会中的强者所胜。这里的胜,包含着相生,即排除斗争和分歧的,结束斗争的“相生”的胜利。 类社会中的强者所胜。这里的胜,包含着相生,即排除斗争和分歧的,结束斗争的“相生”的胜利。 因此战胜“ 并成为强的东西,而是追随“反者道之动”的道走向“相反相成” 因此战胜“强”的“弱”,并成为强的东西,而是追随“反者道之动”的道走向“相反相成”。实际 生活中以柔克刚的例子很多, 滴水石穿” 以弱胜强” 委曲求全” 忍辱负重” 生活中以柔克刚的例子很多,如,“滴水石穿”,“以弱胜强”,“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等。 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如果经常处于柔的状态, 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如果经常处于柔的状态,则可 避免过早衰老。这种贵柔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避免过早衰老。这种贵柔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3.“守柔曰强”健身的方法 守柔曰强” 中国传统的健身术也是以柔见长,如导引、气功、太极拳、导引保健功等。 保健功等 中国传统的健身术也是以柔见长,如导引、气功、太极拳、导引保健功等。
养生思想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 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 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 道家所主张的“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 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 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 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 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 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 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 养生的根本观点。 •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 返朴归真” 自然” 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 贵柔” 促进。
贵柔、返朴归真: • 贵柔、返朴归真:
• 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
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 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 “返朴归真”。 返朴归真”
(二).清静无为
• 1.虚静 • 老子认为“重为轻根,静为燥君”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认为“重为轻根,静为燥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不仅
主张为政应求清静,人生的活动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在繁忙中静下心来。 主张为政应求清静,人生的活动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在繁忙中静下心来。故 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认为,万物的根源是“ 状态的。 宜“致虚极,守静笃”。老子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面 对世事的的纷争,能够致虚守静,就可把握根本。他极力倡导“无欲” 对世事的的纷争,能够致虚守静,就可把握根本。他极力倡导“无欲”、“无 无知” 无为”的思想。其意是指要淡泊无为,无忧无虑, 求”、“无知”、“无为”的思想。其意是指要淡泊无为,无忧无虑,返扑归 真,处于自然状态,保其精神,全其性命。 处于自然状态,保其精神,全其性命。 2.“无为” 无为” 道德经》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在生生化化中反复运转,但无论怎样运转变化,都是源于“ 天下万物在生生化化中反复运转,但无论怎样运转变化,都是源于“道” 的本体,事物的对立面正好体现了“ 的运动。 有道无” 的本体,事物的对立面正好体现了“道”的运动。这句格言告诉了 “有道无” 又又到无”的深刻哲理。指导人们共同实现“无中生有”、“有生万物” 有生万物” 的目的。 的目的。 道德经》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其义是修道者要天天反省自己,减少杂念,减少再减少,直至没有杂念, 其义是修道者要天天反省自己,减少杂念,减少再减少,直至没有杂念,就能 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名言。不能望文生义, 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名言。不能望文生义,要领悟它的 精神境界。 精神境界。 3.“无为处世”的含义有如下三点。 无为处世”的含义有如下三点。 无为是相对有为而言,含有一种相生相成的道理; 无为是相对有为而言,含有一种相生相成的道理; 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即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勉强作为; 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即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勉强作为; 无为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无为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没有贪欲、杂欲,但不能没有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没有贪欲、杂欲,但不能没有发展。没有杂欲是一种 美德,但创新是一种社会责任。若仅仅满足安贫乐道,止步不前,幸福的空间 美德,但创新是一种社会责任。若仅仅满足安贫乐道,止步不前, 只会越来越小。 无为而无不为”理解为在“在无为中生存, 只会越来越小。把“无为而无不为”理解为在“在无为中生存,在有为中发 才能有健康的身体,稳定繁荣的生活。 展”。才能有健康的身体,稳定繁荣的生活。
形神兼养: • 形神兼养:
• 庄子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刻意》说:“吐故 庄子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 庄子·刻意》 •
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 由此可见, 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见,我国古 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 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 道家的自然养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都有众多的崇拜者与继承者。 道家的自然养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都有众多的崇拜者与继承者。他们一方面身体力 行,体验效果,同时还阐述发挥补充老庄养生思想,撰述著作,指导后人。 体验效果,同时还阐述发挥补充老庄养生思想,撰述著作,指导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