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海陆棚相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 岸 相
浅海陆棚相
思考题与总结
①试说明浅陆棚相的一般沉积特征。 ②试述风暴岩的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③试述曲流河、潮坪及风暴沉积在纵向 层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用图表示。
四、浅海风暴沉积
浅海风暴流是季节性台风或飓风引起的风暴潮 所产生的。
这种风暴潮的强大动力冲刷着沿岸和近岸沉积, 在风力减退时,风暴退潮流携带大量呈悬浮状态的 沉积物向海方向搬运,形成一个向海方向的密度流。
艾格(Ager,1973)把由风暴流作用形成的一套沉 积物组合称为“风暴岩”(tempestites),属于事件性 沉积类型。 一次风暴形成的风暴层厚度约几十厘米至1m。 具有特征的垂向沉积层序和沉积构造。
风暴岩垂向层序在一个沉积剖面上往往发育不 全,而平行层理和丘状交错层理是典型的风暴层理。
风暴岩底部具明显的侵蚀 面
碎屑பைடு நூலகம்粒呈直立状 或菊花状排列
普 陀 岛 滨 岸 风 暴 沉 积
普陀岛滨岸 风暴沉积
风暴流沉积受水体深度影响,风暴作用随深度 的增加而减小。
从内陆棚至外陆棚,风暴及风暴退潮流的影响 逐渐减小,因此,风暴岩有近源和远源之分。
第八章 浅海陆棚相
Neritic shelf facies
一、一般特征
浅海陆棚环境 包括近滨外侧至大 陆坡内边缘这一宽 阔的陆架或广海陆 棚区。 其上限位于浪 基面附近,下限水深 一般在200m左右, 宽度由数公里至数百 公里不等。
浅海陆棚的水动力条件复杂而多样,其中包括 有海底、正常的和风暴引起的波浪、潮汐流以及密度 流等。它们对沉积作用的影响随深度而变化。 陆棚浅水区阳光充足,氧气充分,底栖生物大 量繁殖。 陆棚深水区因阳光和氧气不足,底栖生物大为 减小,藻类生物几乎绝迹。 碎屑沉积物 生物成因的沉积物 Emery(1968)认为 原地基岩风代产物 现代陆架沉积有 自生沉积物 6种主要类型 火山沉积物 较早期沉积环境形成的残留物
古代滨外陆棚沉积主要为粘土岩、粉砂岩、细 砂岩,砾岩较少,并有大量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 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高,不稳定组分少,圆度 及分选较好,填隙物多为化学胶结物。常见海绿石、 鲕绿泥石、胶磷矿等自生矿物。 沉积构造:波痕、交错层理,较深水处水平层 理发育。常见生物搅动构造、底冲刷、虫孔、虫迹。 生物化石:在较浅水区,种类和数量众多。
影响现代 硅质碎屑 沉积性质 的主要因 素有 6种
直接由大陆向毗邻陆棚地区供给沉积物 的类型和速度 陆棚水动力状态类型和强度
决定水深的海平面波动
影响可供搬运沉积物类型的气候 生物作用与沉积物物理、化学相互作用 影响浅海陆棚沉积物的化学因素
古代浅海陆棚相与现代不尽相同。 古代浅海陆棚相有长期的沉积发育史,沉积厚 度大,由于岸线的迁移,沉积物分布面积广泛 。 现代浅海陆棚相由于发育历史短暂,沉积厚度 薄而不广,且大部分为残留沉积物所占据。
浅海陆棚相可分为过渡带和滨外陆棚两个亚相。
二、过渡带
过渡带是指近滨与滨外陆棚之间的过渡地带, 位于波基面以下。
过渡带沉积一般为粉砂质砂及泥质粉砂沉积, 有时因强风暴而成风暴砂层。
生物种类多、数量多,生物扰动作用强烈。
三、滨外陆棚
位于过渡带外侧至大陆坡内边缘的浅海区,也 常称为“陆架”或“陆棚”。
古代滨外陆棚沉积多属水体较浅、海底地形平 缓的陆表海沉积。
现代滨外陆棚多属陆缘 海性质。沉积物主要是粉砂 质粘土或粘土质粉砂,在滨 外陆棚的滨岸浅水区,泥质 沉积中常夹有粗粉砂或细砂 的夹层,为强烈风暴期形成 的风暴砂层。 河流携带的陆源物质越过 滨岸带 现代沉积物 现代滨外 原地沉积 陆棚沉积 残留沉积物
近源风暴岩: 较厚,粒粗,底部 侵蚀构造发育。
远源风暴岩: 厚度小,细粒为主, 底界明显,但侵蚀 构造不发育。
若密度流进入风暴浪底以下,可形成正常浅海 浊流沉积(浊积岩)。
风暴岩和浊积岩在垂向上可以共生。 风暴岩 浊积岩
海退层序
浊积 岩 风暴 岩
海进层序
海岸 沙丘 后滨 前滨
近滨 上部 近滨 下部
④泥岩或页岩段 ③丘状或浪成交错层段 ②平行层段
①粒序层或滞留沉积段, 有侵蚀的底
风暴活动 通常分为高峰期 和衰退期两个阶 段,不同阶段沉 积沉积特征各不 相同。
风暴高峰期风暴浪引起的涡流及风暴退潮流强 烈地冲刷海底,形成时显的冲刷面。 风暴衰减期是在风暴高潮之后,风暴减弱,细 粒沉积物迅速地从悬浮状态沉积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