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障碍存在跨语言普遍性

阅读障碍存在跨语言普遍性
阅读障碍存在跨语言普遍性

阅读障碍存在跨语言普遍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5.9

阅读在现代社会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和交流技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3年颁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的定义,阅读障碍分为获得性阅读障碍(acquired dyslexia)和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

虽然中文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但汉语阅读障碍研究相对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当阅读障碍在西方国家日益受到重视时,亚洲国家却认为自己的文字系统不会产生阅读障碍或者阅读障碍发生率相当低。随着跨语言研究的展开,人们对阅读障碍与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有了新认识,许多后继研究证实,汉语阅读障碍的确存在。

以往研究普遍认为,因为语言文化差异,尤其是书写系统不同,汉语和英语的阅读障碍有着不同的脑区激活模式。之所以预期汉语和英语有着不同的阅读障碍效应,因为汉语和英语在书写系统上不仅具有不同的视觉特征,而且不同的视觉特征与字音有着不同的联系方式。英语是拼音文字语言,在音素层面上通过字母和字母的组合表达词的读音;与之相比,汉语书写系统使用方块字,在读音上直接与单个音节的汉字相联系,而不与字母和音素相联系。

阅读障碍存在跨语言的普遍性。“发展性阅读障碍关系人类健康和发展,对其产生机制的探讨有利于寻找适当方法对阅读障碍儿童进行鉴别与矫治,改善阅读障碍者的生活和学习状况。” 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会长、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李艳惠说。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江苏省语言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教授杨亦鸣带领的神经语言学团队采用高空间分辨率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凯西·普莱斯(Cathy J. Price)合作,在中英两国同时进行阅读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首次以统计为基础对汉、英书写系统如何影响阅读障碍的脑区激活效应进行研究。在控制所有其他实验参数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对比了汉语、英语阅读障碍者及正常阅读者有关书面词汇语义判断任务的脑区激活情况。

结果显示,由于汉语和英语的阅读机制不同,汉语正常阅读者在左脑额下沟(LIFS)表现出更强的激活,而英语正常阅读者在左脑颞上沟后部(LpSTS)有着更强的激活。但两种语言的阅读障碍人群的脑区激活却出乎意料的相同。相对于

正常激活,阅读障碍者在左脑角回、左脑额中回、颞叶后部及颞顶区的激活都减弱,呈现出了一致的激活。

脑成像数据表明,阅读障碍者身上并没有表现出因语言文化不同而导致脑区激活存在差异的现象。汉语和英语阅读障碍者均同时激活了LIFS区和LpSTS区,这与阅读效率不高情况下的脑区使用不依赖于语言文化策略的观点相一致,这些脑区的激活反映了被试的认知能力以及对正字法的加工需求。具体来说,LIFS区在英语阅读障碍者中得到激活表明,该脑区的激活并不仅限于汉语阅读。因此,LIFS区可能是在正字法与语音联系比较弱的条件下负责字词识别的,无论形音之间的弱联系是语言书写系统不同的结果(汉语与英语相比较而言),还是阅读能力的结果(阅读障碍者与正常阅读者相比较而言)。同样,LpSTS区的激活也不仅限于英语阅读,因为在汉语阅读障碍者执行语义判断任务时,以及在汉语正常阅读者和阅读障碍者执行阅读、命名任务时,该脑区也被激活。因此,LpSTS区可能是在正字法与语义联系比较弱的条件下负责字词识别的,无论形义之间的弱连接是文字种类的结果(英语与汉语相比较而言),还是阅读能力的结果(阅读障碍者与正常阅读者相比较而言)。

通过分离阅读障碍效应与汉英正常阅读差异,脑成像研究数据与汉语、英语阅读障碍之间具有认知共性的大量行为数据也取得了一致。研究结果说明,与正常阅读者相比,阅读障碍者受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很小,阅读障碍可能存在跨语言的普遍性。

据悉,两国科学家合作的这一研究成果曾以《中英人群发展性阅读障碍:从不同的语言中分离出阅读障碍效应》为题,于2010年6月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脑》(Brain)。

论幼儿园小班表达性语言障碍个案研究(同名4121)

论幼儿园小班表达性语言障碍个案研究(同名4121)

论幼儿园小班表达性语言障碍个案研究 摘要:表达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显著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患儿常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甚至也不知道怎样用手势或其他非言语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还可伴有构音障碍、学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冲动、攻击等行为。在遭遇挫折时,因为难于表达,幼儿可出现暴怒发作,较大儿童可拒绝对答。 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3至4岁的幼儿发音机制已开始定形,也就是说3-4岁的幼儿是学习发音和口语表达的最关键期。 本文针对小班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的现状,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及教学经验,从幼儿园、家庭、社区、乡土等周边环境出发,利用综合手段对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进行干预。 关键字:表达性语言障碍语言教育策略 根据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现象发现:现今我国特殊教育对象主要是残疾儿童,还有更多的“特殊需要儿童”如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写作障碍、计算障碍等在内的学习障碍、情绪情感障碍、言语障碍、多动症儿童、行为困扰、纪律问题儿童、交往障碍、身体病弱、自闭症等,因此教育服务需面向更多的“特殊需要儿童”。 其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今的幼儿园存在少数有以上情况的儿童,如表达性语言障碍,它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显著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

据美国资料报道:严重的表达性言语障碍患者约占儿童人口的0.1%,而轻症患者则可能十倍于此。表现性语言障碍发生率学龄儿童约为3%~10%,男孩比女孩多2~3倍,有发育性口齿不清或其他发育障碍家族史者,发生率较高,该病可能与脑损伤、脑发育中若干问题或遗传因素有关,但迄今证据都不足。患有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口语表达运用能力很低,但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正常,并且发音器官和神经系统无异常。 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说话往往很迟,2岁还不会说单词,3岁时不会说短句,讲话很简单,不灵活,错误很多,让人难以理解。这样的儿童在语言表达上虽然问题严重,在学龄期后往往也会产生学习困难及情绪和行为问题。患儿常伴发情绪失调、行为紊乱、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与同伴关系不好,在学龄期尤为突出。 经过研究及调查发现,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和有该类儿童的家庭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一、生长发育方面: 1.1周岁时对熟悉的名称无反应到1岁半时不能识别几种常见的物品,或到2岁时仍不能听从简单的日常指令。 2.语言理解障碍,2岁以后仍不能理解语法结构,不了解别人的语调和手势等意义,其严重程度超过同龄儿童的正常变异范围并伴有语言表达能力和发音的异常。 3.多数患儿对真实声音有部分听力缺损缺乏辨别声音方位及来源的能力,但失聪程度不足以引起当前程度的语言受损。

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从孩子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他所经历的每一步,父母都是小心翼翼的维护着。唯独语言,父母们除了教会孩子简单的字词、为人的道理之外,对于孩子的语言障碍就显得有些束手无策了,面对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很多父母发现的时候,已经有些稍迟。 语言发育迟缓是什么?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 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智力低下、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语言环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 导致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有哪些? 1.疾病因素 儿童不说话,可能与智力、听力障碍、发音器官病变、脑神经或声音器官的肌肉疾病、孤独症等有关。例如,如果孩子的行为、认知、眼睛能和他人对视,没有刻板的行为,自闭症可能会被排除;如果孩

子是由感觉功能障碍引起的语言障碍,早期干预(越早越好,不要错过孩子的黄金干预期)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2.发育因素 有些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会出现暂时性的落后,医学上称之为“特发性语言发育障碍”。例如,孩子可以理解父母的一些简单的指令词,例如走、坐和吃。孩子们能理解和跟随。但是,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理解能力,词汇的掌握程度也不如同龄儿童那么好,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

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有哪些表现呢? 1.特发性语言发育障碍,医学上分为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二种。前者能理解语言但不能表达,后者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均受限制。当孩子开始学语时,语言缺陷即显示出来,孩子可发出一些音节,但不能组成词。记不住普通的词,词汇十分贫乏,不能用完整的句子去描述他所需要的东西,因此语句十分生涩难懂。孩子对语言的学习速度很慢,常比正常儿童慢2~3倍,语言明显落后,如1岁多尚不能叫爸爸、妈妈,4岁尚不能说完整的句子等。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发育性言语或语言障碍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发育性言语或语言障碍 一、概述 发育性言语或语言障碍是一组非特殊原因导致的没有明显脑损 害的言语和语言障碍,其非言语智商水平往往在正常范围内,主要表现为说话延迟,言语理解和(或)表达困难,语音不清晰,或者言语流畅性障碍。临床上分为发育性语音障碍、发育性言语流畅性障碍、发育性语言障碍,后者又分为表达性语言障碍、理解和表达混合性语言障碍、实用性语言障碍三种类型。发育性言语或语言障碍是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美国报道2~3.5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患病率为13.5%~17.5%;4~7岁儿童语言障碍患病率为7.4%~9.4%。国内报道,语言发育迟缓在24~29个月男童、女童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6.2%和15.2%,30~35个月男童、女童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3%和2.6%;4~6 岁儿童发育性语音障碍患病率为2.14%;4~6岁儿童口吃患病率为0.63%,7~9岁儿童为1.19%。部分重度的语言障碍往往导致儿童学龄期后发生学习障碍,甚至影响终身的语言能力。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发育性言语或语言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一般认为是由生物学因素引起,包括遗传和围生期损害等因素。虽然目前未

发现患者大脑有明显的结构异常,但是一些证据支持患儿存在脑发育障碍,如脑电图异常率高于正常儿童,言语任务的脑诱发电位检查显示与语言有关的中枢存在功能障碍,部分患儿的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存在轻度异常,高频范围听力可能受损。患者存在言语与语言障碍的家族史,围生期高危因素也明显多于一般儿童。因此,该类障碍被认为与遗传因素和导致脑损害的围生期高危因素引起听觉传入、记忆、整合、理解的功能不足有关。后天语言环境不良、现代电子产品占据儿童语言交流的时间也可能对语言障碍的发展起到部分促进作用。 三、临床特征与评估 (一)临床特征 发育性言语或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下列几方面的临床表现。 1.发音障碍 说话时发音错误,包括语音错误、替代、遗漏或不清楚,并且与年龄、语言水平不相符,导致他人难以听懂其说话。 2.言语流畅性障碍 说话时出现持续、频繁的语言节奏异常,包括言语中断,词或音节重复、拖拉延长。 3.语言表达障碍 自幼语言表达落后,包括开口说话延迟,语言表达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语言简短,语言表达逻辑错误,语言叙述能力低下,导致沟通困难。 4.语言理解障碍 自幼语言理解落后,从最开始的对词汇、短语、句子的理解困难,到后期对交流对话、叙述事件和故事的理解出现困难。 5.实用性语言障碍

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

一、言语障碍的概念 (一)有关的名词术语 言语障碍又称为语言障碍、语言残疾或言语、语言障碍,也有的称之为言语或语言异常、言语或语言缺陷等,我国2006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时采用的是言语残疾。 严格来说,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是两类不同的障碍,因为言语是运用语言的口语过程,而语言则是一种相对于这个口语过程的包含语法规则和发音要求的符号系统,是言语的工具。 因此,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这些现象都称为言语障碍或语言障碍。 本书也就认同习惯,不对这两种现象加以明确区分,并且把上述术语看成是含义相同的术语。1.语言发育障碍 (1)表达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 (2)感受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对言语的理解 倍该病病因不明,早年认为与感知功能障碍脑损伤及遗传因素有关 都无明确的理论或证据支持。也有研究认为,可能发生在听力辨别受损的基础上多数儿童对环境中声音的反应好于交谈声音。 (3)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Landau-Kleffner综合征):主 要表现为理解性失语是指患儿在病前语言功能发育正常病后丧失了感 受性和表达性语言功能,因此本综合征又称为“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 语”。在一开始出现言语丧失的前后2年中,出现累及一侧或双侧颞叶的阵发性脑电图异常或癫痫发作而非语言智力和听力正常本病原因不明,但临床特征提示有可能是脑炎所致。 2.言语发育障碍 (1)特定言语构音障碍:是一种特定言语发育障碍,患儿运用语言的 能力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技能正常特定言语构音障碍在言语 障碍患儿中占很大比重然而病因尚不明了。

(完整版)言语和语言障碍的分类

言语和语言障碍的分类 一、分类 关于言语和语言障碍的分类问题,目前尚有争议。国内学者一般采取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把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合并,统称为言语障碍(或交往障碍),而后再分为构音障碍、声音障碍、口吃和语言障碍四大类;另一种是把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分开,前者再分为构音障碍、声音障碍、口吃三大类,后者分为失语症和语言发展迟缓两大类。在这里,我们采用后一种分类方法。下面简要地介绍各类言语和语言障碍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一)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又称为发音障碍,指的是发音器官在发某个或是某些元音音位、辅音音位或是声调音位的语音时发生异常。 构音障碍是最常见的言语障碍之一,其表现形式主要是以下四种: 1、增音即增加不应该有的音素。例如,将“三”san 发成sang;将“害怕”发成“haipia”。 2、遗漏说话时漏掉了某些或某个应该有的音素。例如,将“剪刀”发成jian ao,漏掉了“d”这个音素;将“月亮”发成yue yang,亮的发音中漏掉了”l“这个因素。 3、歪曲把一个音位发成该语音系统中没有的音位

而出现走音现象。 4、替换把一个音位发成该语音系统中的另一个音位,例如,把“电视”发成“tian shi”,“d”被“t”所替换。 构音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解剖、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和环境方面的原因。能引起构音障碍的解剖和生理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唇裂、腭裂、舌系带短、上下齿咬合不良、软腭麻痹、发音器官肌肉运动不协调等。心理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语音分辨能力差、发音器官的运动觉障碍、听觉记忆广度过窄、发育迟缓、情绪障碍等。另外,如果在音位习得阶段,儿童处在不利于习得正确发音的语言环境中,也容易引起构音障碍。 (二)声音障碍 声音障碍是指说话的音高、音量或是音质出现异常。 1、音高异常即说话的频率过高或是过低,声音与说话人的年龄、性别等不相符。例如,一个成年男性仍像一年级小学生那样用很尖的声音说话就会被认为不正常。而一个女性用很低的嗓音说话,也会让人感觉不舒服。此外,如果说哈的音调平直而单调,缺少起伏变化,这种情况也属于音高异常。 造成声音过高的原因之一是因职业需要不得不提高嗓音,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习惯。另一种原因是有些男孩没有

发育性语言障碍

发育性语言障碍 发育性语言障碍(developmentallanguagedisorder)是指由于发育延迟而引起的语言障碍,而非因听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及严重的精神发育迟缓造成的。发育性语言障碍分为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两种。 目录 1. 1发病机制 2. 2两种分类 3. 3诊断要点 1. ?临床表现 2. ?诊断标准 3. ?鉴别诊断 1. 4疾病治疗 发病机制 据好医生网站资料,该疾病病因尚无定论,可能与脑组织的某些感知觉功能、特别是听觉分辨能力损伤有关。也有人认为是听觉知觉、听觉记忆、听觉整合、听觉理解和表达等脑功能缺陷所致。 两种分类 表达性语言障碍是指一种特定的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显著低于其智力年龄的应有水平,但语言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发音异常可有可无。 感受性语言障碍是指一种特定的语言发育障碍,患儿对语言的理解低于其智龄所应有的水平,几乎所有患儿的语言表达都显著受损,也常见语言发育异常。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语言发育迟滞为最重要的表现。1岁时不会叫“爸爸”、“妈妈”,2岁时还不能组词,常借手势、眼神及其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或需要。 1.感受性语言障碍

患儿能听到声音,但对言语常无反应,不能理解简单的命令,不能根据他人的语言要求去行动。表达性语言障碍者,语言理解尚好,仅表达能力差。 2.入学后发育性语言障碍 患儿常有明显的学习困难,主要是阅读困难,特别是感觉性语言障碍患儿的阅读能力较差,且常伴有计算困难,常需要接受特殊教育。 3.行为问题 该类患儿到学龄期后常因学习困难及与同学交往时语言表达困难,而出现焦虑、退缩、注意短暂、多动或违拗等行为问题。这些患儿的智力正常,视觉感受及视觉?空间知觉正常,内在的语言发育正常,在完成一些带有创意的游戏、绘画、音乐方面与正常儿童一致。 4.听力减退 感受性语言障碍患儿常有轻度的听力减退,电测听检查的听力曲线常很不稳定,波动大。 诊断标准 1.CCMD-3关于表达性语言障碍的诊断标准(F80.1) (1)言语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实际年龄。2岁时不会说单词,3岁不能讲两个单词的短句,稍大后仍有词汇量少,讲话过短,句法错误等,其严重程度超过同龄儿童的变异范围。 (2)语言的理解能力正常。 (3)标准化测验总智商正常(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操作智商及总智商≥70)。 (4)不是由于听力缺陷、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发育迟滞,或广泛发育障碍所致。 2.CCMD-3关于感受性语言障碍的诊断标准(F80-2) (1)言语理解能力低于实际年龄。1岁时对熟悉的名称无反应,2岁时仍不能听从日常生活简单的口令,以后又出现不能理解语法结构、不了解别人的语调、手势等意义,其严重程度超过同龄儿童的变异范围。 (2)有语言表达能力和发音异常。 (3)非言语智力测验智商在正常水平(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操作智商≥70)。 (4)不是由于听力缺陷、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发育迟滞,或广泛发育障碍所致。 鉴别诊断 1.精神发育迟滞 该病主要特点是智能低下,操作智商也明显降低。 2.聋哑病 早期即表现出听不到任何声音,无法学习讲话造成聋哑,听力检查可以确诊。 3.婴儿孤独症

语表达性语言障碍

.语表达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显著低于同龄儿童,但言语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其发生率学龄儿童约为3%~10%,男孩比女孩多2~3倍。临床表现如下: ①2岁时不会说8个以上单词,3岁时不会讲句子。 ②3岁后表现为词汇量扩展受限、重复、过多地使用少量常用词难以选用适当的词与词替换,讲话过短句子结构幼稚句法错误,错用或不会用介词、代词、动词及名词,句子不通顺等。 ③口语缺陷常伴有词音形成延迟或异常。 ④患儿常伴发情绪失调行为紊乱,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与同伴关系不好,在学龄期尤为突出。 ⑤少数患儿伴有轻度耳聋,但其严重程度较轻微。 这部分患儿早期进行语言的治疗后,大部分很快能恢复到正常儿童水平,但由于家庭、社会对此类儿童认识不足,很多“贵人语迟”说法等,导致这部分儿童到学龄期时候语言表达理解落后,造成学习困难。 小儿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夏季多发。主要是因为: ①肠道内的感染由细菌和病毒造成,特别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夏季容易繁殖造成胃肠的侵犯。②胃肠道以外的疾病引起发烧和细菌毒素的吸收而使消化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增加。③不合理地喂养婴幼儿,孩子吃得过多,过少;或过早、过多吃淀粉类、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突然断奶等,都能引起孩子拉肚子。 急性胃肠炎如果引起的是轻型腹泻,一般状况良好,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为黄色或黄绿色,少量粘液或白色皂块,粪质不多,有时大便呈“蛋花汤样”。急性胃肠炎也可以引起较重的腹泻,每天大便数次至数十次。大量水样便,少量粘液,恶心呕吐,食欲低下,有时呕吐出咖啡样物。如出现低血钾,可有腹胀,有全身中毒症状;如不规则低烧或高烧,烦躁不安进而精神不振,意识朦胧,甚至昏迷。 小儿胃肠炎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就是说,急性胃肠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设法查出并及时消除这个病根子。孩子出现什么症状,就设法消除这个对身体有害的症状。如果是由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调整饮食并服用乳酶生、酵母片等;如果是由身体的其它疾病引起的,可选用抗生素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是由身体的其它疾病引起的,就积极治疗这个疾病;如果孩子呕吐、腹泻失

语你同行:认识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

语你同行:认识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 儿童语言障碍是最常见的发育性障碍,一半以上的学龄前期语言障碍将持续至学龄期,并导致学习障碍和伴发心理和社会行为异常。 那么对于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是否也存在差异呢? 一般来讲,言语障碍是指个体的言语或说话异于常人,使说话内容受损害,既妨碍个体间的交流,又造成自己的不良反应,通常包括构音、发声和语流方面的障碍。语言障碍则是指个体表现出的语言学知识系统与其年龄不相称,落后于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 言语障碍的表现及原因 1)构音障碍 在构音过程中,发音器官的位置、方式、速度、强度或动作协调发生问题,以致发出的语音产生错误,并影响到对方对说话内容的理解,称为构音障碍。构音障碍可分为器质性构音障碍和功能性构音性障碍两类。器质性构音障碍往往存在生理方面的异常,如裂腭、神经功能缺失等。 2)声音障碍

声音障碍又称为发声障碍、声音异常、嗓音障碍,即声音发生异常,通常表现为: ①不恰当的音调(太高、太低、单调、缺乏变化)。 ②音量太高或太低,有些儿童说话太轻,甚至可能完全没声音;有些儿童则是持续地大声 说话。 ③音质问题,如声音沙哑、尖锐、有呼吸声等。 造成声音异常的原因可能有个体咽喉部疾病(声带疾病-急性、慢性咽喉炎、声带结节、声带息肉),也可能是个体的心理因素、性格、精神刺激导致,尤其是不正确的发声习惯造成。 3)语流障碍 语流障碍的典型表现是口吃,指语流或说话节奏中断,言语不流畅,特别是在有些音节、词语、句子上有迟疑、停顿、重复或延长现象。 语言障碍的表现及原因 语言障碍可分为语言发育迟缓和失语症。 1)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展迟缓的儿童往往表现为表达和理解语言技能方面的障碍,语言技能出现的时间、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显著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造成儿童语言迟缓的原因通常有脑伤、智力落后、听觉障碍、发声器官机能障碍、情绪困扰、环境剥夺等。

言语语言病理学

言语语言病理学 内容简介 “言语语言病理学”在我国尚属新兴学科。该学科是以各类人群的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为研究对象的。“言语语言病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该学科不仅要求学习者掌握基本的语言学和儿童发展、康复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学习者通过临床实践运用这些理论。为此我们希望通过本书使读者基本了解特殊人群、特别是特殊儿童常见的言语语言问题,了解并掌握常用的言语语言评估和矫治训练方法,为言语语言障碍者矫治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言语语言病理学”是融语言学、医学、康复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为此我们在编写中尽力反映相关学科在本学科中的运用,同时尽量呈现本学科已有研究成果。本书由三个部分十二章构成。本书是在“言语语言病理学”授课讲义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言语语言病理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言语、语言和沟通 第三节语言障碍、言语障碍和交流障碍 第二章汉语言基础理论 第一节汉语语音 第二节汉语词汇 第三节汉语语法 第三章正常儿童语言发展 第一节语言发展理论 第二节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四章构音障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构音障碍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型 第三节构音障碍的评估 第四节构音障碍的矫正与训练 第五章嗓音障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嗓音障碍的评估 第三节嗓音障碍的预防与矫正 第六章口吃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口吃的评估 第三节口吃的矫正与训练 第七章语言发展迟缓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语言发展迟垦的评估 第三节语言发展迟缓儿童的语言干预

第八章失语症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失语症的评估 第三节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 第四节儿童失语症 第九章自闭症儿童言语语言障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自闭症儿童的言语语言障碍表现 第三节自闭症儿童的言语语言矫正 第十章听觉障碍儿童的言语语言障碍 第一节听障儿童的言语语言障碍表现 第二节听障儿童的听力训练 第三节听障儿童的言语语言训练 第十一章弱智儿童的言语语言障碍 第一节弱智儿童的言语言障碍表现 第二节弱智儿童的言语语言练 第十二章唇腭裂儿童的言语语言障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唇腭裂儿童的言语语言障碍表现 第三节唇腭裂儿童言语语言障碍的评估与矫正

小儿语言障碍的的评定与康复

小儿语言障碍的的评定与康复 发表时间:2009-08-01 发表者:刘振寰 (访问人次:2890) 1. 儿童语言障碍的评价与诊断 1.1 儿童语言障碍的临床特点 1.1.1 失语症(aphasia):是言语获得后的障碍,是由于大脑损伤所引起的的言语功能受损或丧失,常表现为听、说、读、写、计算等方面的障碍。 1.1.2 运动性构音障碍(dysarthria):是由于神经肌肉病变引起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出现发声和构音不清等症状称为运动性构音障碍。 1.1.3 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指由于听力障碍引致的语言障碍。儿童一般在七岁左右言语即发育完成,可以称为获得言语,获得言语之后的听觉障碍的处理只是听力补偿问题,获得言语之前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的中度以上的听力障碍所导致的言语障碍,不经听觉言语康复治疗,获得言语会很困难。 1.1.4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delayed language development):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 1.1.5 器质性构音障碍(deformity dysarthria):由于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称为器质性构音障碍,其代表为腭裂,可以通过手术来修补缺损,但部分患儿还会遗留有构音障碍,通过言语训练可以治愈或改善。 1.1.6 口吃(stutter):是言语的流畅性障碍。确切原因不清楚,部分儿童是在言语发育过程中不慎学习了口吃,或与遗传以及心理障碍等因素有关,可表现为重复说初始的单词或语音、拖音等。部分儿童可随着成长自愈。 1.1.7 发声障碍(dysphonia):是由于呼吸及喉头调节存在器质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常见于声带和喉的炎症、新生物及神经的功能失调。 1.1.8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dysarthria):指在不存在任何运动障碍、听力障碍和形态异常等情况下,部分发音不清晰。通过训练这种障碍可以完全恢复。 1.2 评价方法 1.2.1 听力检查:可选择听觉行为反应检查(BOA)、条件探索听力反应检查(COR)、配景 听力检查(PS)、游戏听力检查(PA)、听力计检查法、听觉诱发脑干反应检查(ABR)。 1.2.2皮博迪图片词汇检查(PPVT):适用于2.5岁-18岁。 1.2.3 伊得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验(ITPA):适用于3岁-8岁11个月。 1.2.4 贝莉婴儿发育量表-智力量表:适用于0-3岁儿童。 1.2.5 韦氏学龄儿童智力检查修订版(WISC-R):适用于6-16岁,为智力检查,分为语言测验和操作测验两个部分。 1.2.6 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适用于4岁-6.5岁。

语言障碍知识

语言障种类繁多,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脑性语障的分类。 一、语音障碍 语音障碍发病于儿童9岁之前。不能正确说单词的正常发展幼儿不属于语音障碍。这种障碍的原因尚未明了,但是某些原因是儿童不能理解他(她)语言发声时的规则。儿童发出的言语声音与其年龄和文化不相符。儿童似乎不能理解如何区分和发出语言的音素或声音来组成一个可被理解的词语。 100个孩子中约有4或5个孩子发生障碍,并且男孩多于女孩。 从概念上很难将语音障碍与发音障碍区分开来。发音障碍儿童只是难以正确发出声音;而语音障碍儿童似乎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的声音。他(她)可能不理解声音的独特性以及声音间的差异,从而在发出言语声音的方式上存在问题。例如,不理解词尾辅音的儿童就会把“hat”发成“ha”,把“dog”发成“do”。 语音对于读写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习阅读需要理解字母法则一,也就是系统地组合字母来代表声音,而这些声音组合起来可以构成单词。语音意识是对语言声音结构的理解;它包含将声音组合成单词的能力、将单词分割成声音的能力,以及处理口语声音的能力。没有语音意识,学生就不能理解字母原则,也就无法解码单词。并非所有语音障碍儿童都缺乏语音意识。有些儿童在口语工作记忆上(记住已经说过的和他们想要说的内容)或者单词学习和单词提取上存在严重问题。工作记忆和单词提取的缺陷被认为是一种语音加工障碍。 语音障碍出现时可能伴有其他障碍。有许多不同的语音理论和替代性分类系统,我们在这里无法一一阐述;这些足以说明语音障碍表明儿童对语言声音系统的理解无法与其年龄及文化相符。语音障碍会影响言语声音的生成,通常也会影响读写能力。 二、发音障碍 发音障碍是指发声时出现错误。该障碍从本质上说并非一种语音障碍,而是个体遗漏、替换、歪曲或增加言语声音的障碍。比如口齿不清,包括替换或者歪曲/s/这个音。遗漏、替换、增加单词声音或者发音质量较差可能会让说话者很难被理解甚至无法被理解。言语发音上的这些错误也会带来严重的社会性惩罚,让说话者受到嘲笑或奚落。 何时将发音错误视作一种障碍?这取决于临床医生客观的诊断,这种诊断受到经验、错误数量及类型、错误一致性、说话者的年龄和发展特征,以及个体言语的可理解性的影响。

21.儿童语言发育障碍

儿童语言发育障碍 特发性语言发育障碍可分为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两种。前者能理解语言但不能表达,后者语言理解和表达均受限制。患儿开始学语时语言缺陷即表现出来:可发出一些音节,但不能组成词;记不住普通的词,词汇十分贫乏,说话短不能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达,句法错误,语句十分生涩难懂;语言学习速度很慢,语言明显落后,如两岁多不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4岁还不能说完整的句字等。 特发性语言发育障碍儿童在学前阶段可无明显的心理情绪异常,进入幼儿园后由于语言交流困难,幼儿常出现紧张、退缩、违拗等行为问题,且常存在阅读、理解和计算等学习困难。 由于这些儿童的内在语言发育正常,在创意游戏中、绘画时和学音乐中的表现尚可,人际交往能力无显著受损,可以表情和手势表达自己的需求,对父母、亲人能建立较好的依恋关系,可与周围小朋友起玩耍,正常同龄儿童在智力测验中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相差无几,而特发性语言发育障碍的儿童则表现为言语智商较差,但操作智商正常,表现为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的发展不平衡。 感受性语言障碍的儿童口头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均差。儿童不能理解简单的指令,能听到声音但对语言内容却不理解,对手势、表情理解尚可部分儿童听力检查虽有轻度听力减退,但听力的减退与其对语言缺乏反应的程度极不相称。 主要的干预手段是对语言进行特殊训练。表达型语言障碍者预后良好。不经治疗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获得语言能力,但早期干预仍然是必要的。语言训练的重点是模仿他人讲话,父母最好也参与训练并在亲子互动中应用相关技巧。感受性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患儿对语言的理解、听觉记忆及听觉知觉等方面的能力,专门训练后语言能力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预后仍较差。

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矫治

第七章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矫治 第一节言语和语言障碍的概述 一、言语和语言的区别和联系 言语和语言是相互关联又互相区别的两个概念。语言是一种符合系 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属于社会现象。言语是人运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与他人进行交往或者独立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属于个体现象。言语活动过程包括感受和表达两个方面, 听别人讲话和看书面文 字是言语的感受活动过程,自己说话和写字是言语的表达活动过程。 二、言语和语言障碍的概念 言语障碍是指理解或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缺陷,不能正常进行语言交往活动。语言障碍是指个体具有的语言学知识系统与其年龄不相称。在日常生活中,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常被统称为言语和语言障碍,或者是语言障碍。 第二节言语和语言障碍的类型 一、言语障碍的类型 言语障碍一般分为发音障碍、声音障碍、言语流畅性障碍三类。 (一)发音障碍 又称构音障碍,是指发音的部位和方法不正确导致声母、韵母、语调的语音发音错误。常见的情况有:

2.音的省略。 3.音的添加。 4.音的歪曲。 5.声调异常。 (二)声音障碍是指说话时在音质、音调、音量、共鸣方面有异常现象。常见的情况有: 1.音质异常。发音中有呼吸声、沙哑、假声带发音、尖声、颤抖声等。 2.音调异常。习惯性音调过低或过高,音调范围太窄等。 3.音量异常。说话声音太小或太大。 4.共鸣异常。如鼻音过重或不足。 (三)言语流畅性障碍 是指说话的节律异常,如口吃现象,将某个音或某些音节不适当 地重复、延长、停顿。 二、语言障碍的类型语言障碍的分类不太一致,有的分为语言发展迟缓、失语症两类,有的只包括语言发展迟缓一种类型。 (一)儿童语言发展迟缓 与同龄儿童比较,儿童语言与发展迟缓包括语言发生的时间晚,发展的速度慢,发展的程度低三种情况。其表现有: 1.语意障碍。 2.语法障碍。 3.语用障碍。

语言中枢神经发育迟缓

语言中枢神经发育迟缓 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交流沟通能力。如果语言系统发育受到阻碍,就很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人际交往。对于语言中枢神经发育迟缓,大家有了哪些了解呢?可以通过了解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去加深对这个疾病的认识。 语言中枢神经发育迟缓临床表现 特发性语言发育障碍,临床上分为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二种。前者能理解语言但不能表达,后者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均受限制。 当患儿开始学语时,语言缺陷即显示出来,小儿可发出一些音节,但不能组成词。记不住普通的词,词汇十分贫乏,不能用完整的句子去描述他所需要的东西,因此语句十分生涩难懂。患儿对语言的学习速度很慢,常比正常儿童慢2~3倍,语言明显落后,如1岁多尚不能叫爸爸、妈妈,4岁尚不能说完整的句子等。 特发性语言发育障碍儿童在学前阶段可无明显的心理情绪异常,仍然活泼、愉快,上学后由于语言交流困难,小儿常出现焦虑、抑郁、退缩、违拗等行为问题。该类儿童常学习困难,主要是阅读、理解和计算困难。 由于这些儿童的内在语言发育正常,因此可参加一些带有创造性的游戏,也可以绘画。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如用表情和动作表示自己的需求。对母亲能表示依恋,能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对患儿进行智力测验时,表现为言语部分差,但操作部分正常,出现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的分离。 语言中枢神经发育迟缓诊断 感受性语言障碍的儿童口头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均差。儿童不能理解简单的指令,不能根据语言要求指出或拿到某种物品。这类患儿能听到声音,但对语言却不理解,给以手势、表情时有反应。听力检查虽有轻度听力减退,但与临床上所见到的,对语言的毫无反应极不相称。电测听检查的听力曲线常很不稳定,波动大。 以上就是有关于语言中枢神经发育迟缓的一些症状表现和如何判断这个疾病的相关内容。大家可以通过这样的内容去对疑是患者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但是小编提醒大家还是需要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进一步确认。

儿童语言障碍儿童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语言障碍儿童的诊断与治疗 1、语言障碍的概念。 我们天天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打交道需要掌握日常用语,也称为交流和沟通。与人交流沟通是复杂的过程,许多人都相信交流沟通对每天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可估计的重要性。交流沟通是语言的传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思想、意见或事实的交换,它需要传送者组成和输送一个信息,而接受者是解释和理解这个信息。与人交流沟通时使用的是语言。因此交流是较大的概念,而语言是交流中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它同思维密不可分,所以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语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语言也得到发展和丰富。如我们生活中碰到的外来语,是国际交流密切而产生的结果,而科技语,则是生活、工作科技化后一种必然的现象。语言学家普遍认定语言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而语法则是语言的结构体系。 言语和语言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有时两者的涵义相近,互相混用。用于区分语言和言语不同的标准是,言语是语言的一部分,言语常指人的语言实践,亦即个人运用语言的过程或产物。由于语言和言语很容易混淆,我们用口语来代表言语,两者同义,取其易于和语言一词的区别。 1977年美国口语-语言-听力学会的定义:“语言障碍是个体在语言系统的知识上未能与预期的常模相称的情形。特别是当一个儿童在语言的运用技巧上有缺陷,未达到同年龄儿童的预期水准时,就称语言上有缺陷。” 著名学者范来波1978年给说话障碍下的定义为:“和常人的言语偏离甚远,以致惹人注意,干扰信息交往,甚至使说话人或听话人感到苦恼的言语异常。” 根据美国口语-语言-听力学会的定义,交往障碍包括四种不同类型的障碍,指口语障碍、语言障碍、听力障碍和交往异常。 在残疾人抽样调查手册中,我国把听力和语言障碍放在同一类,对语言残疾(障碍)的定义为:“语言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语言障碍。从而难能同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这里的语言障碍是指单纯的语言障碍,包括失语、失音、严重口吃和构音不清。 因此,我国的语言残疾和说话障碍是一致的,但不涉及语言障碍和交往障碍的范围。 2、语言障碍的类别。 ⑴构音异常。构音异常指说话时吐字不清,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发音不准确。交往障碍的学龄儿童中有70—80%属于构音异常,在语言障碍中有单纯的构音障碍现象,也有的是构音异常伴随其他症状出现。构音异常常见的有四种情况,说话时出现替换音、省略音、弯曲音、添加音等。

论幼儿园小班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的现状及教育策略

论幼儿园小班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的现状及教育策略 摘要:表达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显著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患儿常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甚至也不知道怎样用手势或其他非言语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还可伴有构音障碍、学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冲动、攻击等行为。在遭遇挫折时,因为难于表达,幼儿可出现暴怒发作,较大儿童可拒绝对答。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3至4岁的幼儿发音机制已开始定形,也就是说3-4岁的幼儿是学习发音和口语表达的最关键期。本文针对小班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的现状,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及教学经验,从幼儿园、家庭、社区、乡土等周边环境出发,利用综合手段对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进行干预。 关键字:表达性语言障碍语言教育策略 根据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现象发现:现今我国大陆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是残疾儿童,还有更多的“特殊需要儿童”如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写作障碍、计算障碍等在内的学习障碍、情绪情感障碍、言语障碍、多动症儿童、行为困扰、纪律问题儿童、交往障碍、身体病弱、自闭症等,因此教育服务需面向更多的“特殊需要儿童”。其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今的幼儿园存在少数有以上情况的儿童,如表达性语言障碍,它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显著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据美国资料报道:严重的表达性言语障碍患者约占儿童人口的0.1%,而轻症患者则可能十倍于此。表现性语言障碍发生率学龄儿童约为3%~10%,男孩比女孩多2~3倍,有发育性口齿不清或其他发育障碍家族史者,发生率较高,该病可能与脑损伤、脑发育中若干问题或遗传因素有关,但迄今证据都不足。患有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口语表达运用能力很低,但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正常,并且发音器官和神经系统无异常。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说话往往很迟,2岁还不会说单词,3岁时不会说短句,讲话很简单,不灵活,错误很多,让人难以理解。这样的儿童在语言表达上虽然问题严重,在学龄期后往往也会产生学习困难及情绪和行为问题。患儿常伴发情绪失调,行为紊乱,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与同伴关系不好,在学龄期尤为突出。经过研究及调查发现,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和有该类儿童的家庭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一、生长发育方面:

儿童语言障碍与语言评估

161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9年(第17卷)第3期刘雪曼,美国培声听力语言中心主任, 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兼职助理教授。美国言语语言及听力协会(ASHA)认证的言语和语言病理医师(MS/CCC- SLP)、听力医师(AuD/CCC-A),美国听力学家协会(AAA)国际委员会委员,美国 交流健康联盟(CCCH)董事会主席。专长于儿童语言障碍评估诊断、康复及临床 研究。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儿童家庭干预机构THERAPY 2000建立听力筛查、诊 断及综合性语言评估和康复等诊疗部门,主持该机构与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 合作的临床科研工作。带领团队研发了“梦想儿童普通话听力理解和语言表达 能力标准化评估”(Dream-C)及“梦想婴幼儿语言沟通测评”(DREAM-IT)工具, 根据美国研究生儿童语言障碍课程与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共同设计了美国培 声儿童语言障碍临床专业资格培训。参与撰写《爸妈带我学说话——儿童语言 发展家长指导手册》,卫健委“十三五”听力言语康复专业的高校教材《语言康复学》。2012年被聘为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海外顾问,2017年被聘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杂志第十五届海外编辑委员,2019年被聘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儿科学组儿童语言门诊规范化建设协作组海外指导专家。 1 儿童语言障碍与其它相关发育障碍或精神发 育疾病 语言障碍是常见的儿童发育障碍之一,是指儿童的 语言理解或表达大幅度地低于同龄儿童语言水平[1]。语 言障碍儿童通常在词汇、语法和/或叙事方面严重落后 于同龄儿童。他们在说话时平均句长较短、词汇缺乏、叙doi:10.3969/j.issn.1672-4933.2019.03.001儿童语言障碍与语言评估 刘雪曼1, 2LIU Xue-man Lucy 事关键成份(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局、人物心理等)缺失。儿童语言障碍可以分为语言理解障碍(receptive language impairment)、语言表达障碍(expressive language impairment)及语言理解表达混合型障碍(mixed expressive and receptive language 作者单位:1 美国培声听力语言中心 达拉斯 75234 2 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达拉斯分校 达拉斯 75234 作者简介:刘雪曼 博士 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儿童语言障碍和相关发育障碍的语言评估和康复 通讯作者:刘雪曼,E-mail:lucy.liu@https://www.360docs.net/doc/c015489440.html, 【摘要】语言问题是常见的儿童发育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本文系统回顾了儿童语言障碍与其他相关发育障碍的定义、症状、评估、鉴别诊断和循证干预。基于中国的医疗环境,讨论了以鉴别诊断和早期循证干预为目的、以跨专业实践团队相互合作为背景的综合性评估的重要性。 【关键词】儿童语言障碍;儿童语言评估;儿童发育障碍;鉴别诊断;循证干预;迟语 【Abstract 】Language problems are one of the key symptoms for many common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definition, symptoms, prevalence, assessment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 of child language disorder with other relate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It also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s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early and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 in the context of an inter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m collaborating with one another in view of China’s unique healthcare environment. 【Key words 】Child language disorder ;Child language assessment ;Child developmental disorde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 ;Late talking An Overview of Child Language Disorders and Assessments

脑卒中后言语和语言障碍康复问题

脑 卒 中 后 言 语 和 语 言 障 碍 康 复作者:李光耀 问班级:09康复治疗学一班 题学号:0912250115

脑卒中后言语和语言障碍康复问题 【摘要】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基础护理、语言障碍的护理、肢体功能的锻炼、心理干预以及家庭ADL 训练的近况进行综述。提出重视并尽早进行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和锻炼的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方法对多例脑卒中致语言障碍病人进行系统训练,在治疗前后运用改良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评估其语言功能,评估标准提高2度者定为明显好转,评估标准提高1度者为好转,并进行比较。 结果大多数运动性失语患者和感觉性失语患者明显好转,但,完全性失语患者疗效较差,仍有多例患者未见好转。 结论开展各种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语言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疗效。 【关键词】脑卒中;失语;康复训练 言语和语言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最常见的为失语症,一些研究[1]表明,一组15~50岁的脑卒中患者失语症发生率达65%,另一作者观察到脑血管意外后7d内发生失语者高达30%以上,病后3周内存活患者有20%发生失语,另有9%不能确定,病后6个月内仍有13%患者失语,这表明失语症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 言语和语言治疗是对各种言语、语言障碍的评价、治疗和研究[2],其中言语、语言又各有含义。言语(speech)为口语交流的机械部分,为使口语发音表达清晰,需要相应的神经肌肉活动。言语障碍可由咽下困难(Dysphagia)、构音障碍(Dysarthria)及发音困难(Dysphonia)等因素所致。语言(Language)是通过应用符号达到交流的能力,它包括用符号表达和对符号的接受能力,符号包括口头和书面的符号(文字),还应包括姿势语言(如手势、哑语)。而中风所致言语、语言障碍除上述因素外,还可以由运用障碍(Dyspraxia)、诵读困难(Dyslexia)和书写困难(Dysgraphia)等因素造成。我们在下文中分几部分进行综述。 1 言语和语言障碍分类 1.1 构音障碍(Dysarthria)由损伤了控制言语肌肉的神经所致,(如:唇、舌、颚、面颊等)肌肉功能丧失以致言语声含糊,不易听懂,有时患者还会有吞咽,进食困难。临床上分为痉挛型、弛缓型、运动(过强或过弱)型,运动失调型和混合型。其中痉挛型、运动型与混合型构音障碍多见[3]。 1.2 失语症(Ahasia)也称言语困难(Dysphasia),是一种语言障碍,可引起理解、言语、阅读、书写和计算能力的损害,语言功能可有或轻或重的损害,多数人保留无意识言语,目前国外较通用的失语症分类方法有Besonwv类和Schnell分类法。 Besonwv分类:在1988年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灶部位提出失语症分类为: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传导性失语、混合性经皮质性失语、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和完全性失语7种类型,未包括早期曾提出过的皮质下失语和命名性失语。1993年高素荣[4]曾提出失语症分类中命名障碍(Anomia)是常见症状,没有命名障碍难以诊断为失语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