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威胁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威胁论”

吴柳燕

人文科学试验班 3100101960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各种“中国威胁论”也不断出现,并在一些国家有一定市场。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威胁论”的产生原因、表现及其危害,并强调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关键词:

中国威胁论和平崛起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空前的飞跃和举世瞩目的成就。曾几何时,“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国家大行其道。诸如“中国抢夺石油资源造成高油价”、“中国对粮食的需求加剧世界粮荒”、“中国大量出口威胁其他国家就业”等一系列莫须有的指责铺天盖地地卷来,将尖锐的矛头直指向中国。

一.“中国威胁论”的产生原因

经济上,中国正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增长。即使是在强势经济体竭力避免负增长的2009年,我们的目标依旧是“保八”,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军事上,中国正在加快现代化建设,军事力量不断加强。国庆阅兵展示的我军全系列装备就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政治上,中国随着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总之中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在不断地增强。

中国崛起的势头迅猛,西方一些大国认为中国的觉醒和强大会对现有大国的地位和国际格局形成挑战,循着固有的冷战思维将中国视为敌人,千方百计地在各种场合打压中国,于是“中国威胁论”的出现也不足为怪了。

令人称奇的的是,纵观当今世界,印度的崛起同样令人瞩目,但国际社会对印度的崛起则显得“民心所向”。

通过对中印两国整体情况的对比,我认为,“中国威胁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与西方的民主和人权截然相反的政治意识形态。西方国家认为,冷战的结束意味着西方的自由民主模式作为一种普世价值最终取得了全面彻底的胜利,剩下的问题就是使非西方模式的国家接受并实行西方的自由民主模式。而中国作为一个不能被纳入西方世界的国家,自然成为了他们最大的“眼中钉”。与之相反,在冷战后美国毫无芥蒂地接纳印度。印度的崛起是构建在与美国合作之下的,是在“民主阵营”之内的,是在意识形态上符合西方世界要求的,同时也是符合许多国家制衡中国的目的的,因此,这样的崛起,是不必引起过多恐慌的。

二.“中国威胁论”的表现及其危害

“中国威胁论”包括经济威胁论、政治威胁论、军事威胁论、资源环境威胁论、文明威胁论等。

“中国经济威胁论”是主要论调,也是炮制中国其他威胁论的基础。该论调认为中国通过操纵汇率和利用低廉的劳动成本等方式来获取经济发展, 不仅与其他国家争夺国际资金, 而且使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不平衡加剧, 造成西方国家大量失业。该论调不顾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客观情况,故意不着边际地预测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并指责中国将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共同威胁。于是,各国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性较强的进口策略以限制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军事威胁论”是其重要论调,也是“中国经济威胁论”的目的所在。西方认为,中国随着经济发展必然大规模地发展军事力量,走对外扩张争夺霸权的道路。此外,西方国家还夸大中国军费的增长速度、规模、水平。

“中国政治威胁论”是另一重要表现形式。共产主义思想国家从诞生那天起就是在骂声中度过的。一些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在世界市场上与美国的竞争并不是中国最想要的,而建立一个完全不同的政治体系才是其最终目的。

此外,一些西方学者还提出了“资源环境威胁论”。他们认为, 人口众多的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消耗各种各样的资源, 这将同其他国家发生抢占国际资源的冲突和对环境造成污染。例如,中国进口大量的粮食, 将会对世界粮食供应造成威胁; 中国消费热的出现,“将对全世界产生严重的影响”。

“中国威胁论”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其用意旨在引发其他国家对中国全面崛起的猜忌,从而诱使这些国家在经济、政治、以至军事上参与遏制中国崛起的种种举措。“中国威胁论”大大损害了国家与人民的形象,恶化了国内投资环境,影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近年来,“中国威胁论”的蛊惑和煽动,使得一些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对华投资信心和积极性受到影响,特别是该论调涉及的“环境、能源和人口威胁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他们与中国合作的忧虑和担心。影响了中国引入外资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迟滞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从南美洲国家对中国的心存芥蒂到大洋洲国家对中国的高度警惕,无不与“中国威胁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与中国有着传统友谊的非洲大陆也出现了非洲版的“中国威胁论”,把当前的中非友好合作诽谤成一种“阴谋”、“祸害”和“新殖民主义”。认为中国的工业水平和出口能力的提升,严重威胁到非洲的制造业,使得非洲无法逾越工业化的门槛。

三.中国的和平崛起

改革开放的中国虽然一直在迅速发展,但是至今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依然面临着繁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中国的发展并不会对全球构成威胁,中国远称不上经济超级大国。按照IMF的预测,到2020年美国、欧盟的GDP将分别达到20万亿美元左右;日本的GDP是美、欧的40%;中国的GDP将达到5万亿美元,但仍低于日本。与此同时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其GDP人均占有量比例很小。因此,称中国为经济超级大国为时尚早。“中国威胁论”持有者,看到的只

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竞争优势,看到的只是在相同技术背景和产品质量下的产业竞争优势。

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看,中国不会对别国构成威胁,现在不会称霸,而且永远不会称霸。中国将以一个负责任的、理性的、高瞻远瞩的、友好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舞台上,铭刻在历史的书页上。

从历史因素来考虑,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以“和为贵”, 主张“和平而安静”, 讲究“兼爱”、“非攻”, 主张以理服人的“王道”, 鄙视以武力压人的“霸道”。儒家所提倡的仁爱、礼义、包容等,千百年来滋润着整个民族的思想、灵魂与气质,它奠定了民族文明的基调。中国人发明了火药, 却并没有用来制造枪炮侵略别人, 中国人发明了罗盘, 却并没有制造兵舰横行四海, 历史上中国鲜有侵略他国的记录。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会威胁他国。20 世纪30 年代, 英国哲学家罗素写道:“现代世界极为需要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特别是‘和气’的思想”; 如果这种思想“能为世人接纳, 那么这世界将充满欢乐祥和。”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先生也曾说过:“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会给任何国家造成威胁, 而是要用其富有活力的高尚的民族文化, 去点燃人类文明之光! ”

从现实因素来考虑,中国选择和平崛起的道路,这不仅仅是口号上的,更是实质上的。一方面,中国为了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但不会采取称霸的手段,而且反对霸权主义;另一方面,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消除了侵略扩张的阶级根源。中国“和平崛起”有几层含义, 一是发展的方式是和平的, 不是通过战争来实现;二是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世界和平;三是发展的环境应该是和平社会, 中国不希望世界出现战争和冲突。所以, 中国的崛起是不会给他国带来麻烦, 不会损害他人利益, 相反一个更加开放和强大的中国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会给各国发展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会促进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形成。

四.“中国威胁论”的现状

中国国力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已今非昔比,外界也已认识到,要解决国际重大问题离不开中国参与。长期以来,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中国威胁论”思维的作用下对中国进行遏制、围堵, 但收效甚微, 不得不重新认识中国,从今年的美国大选亦可看出端倪。随着中国崛起而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日益增长以及美国公众对中国的信息与认识与日俱增,竞选言论也日渐务实,离谩骂式的“中国威胁论”渐行渐远。

参考文献

[1 ] 阎学通,孙学峰.中国崛起及其战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 陆钢,郭学堂.解读“中国威胁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 ] 禾春红.“中国威胁论”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